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60

合集下载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断 标准 ,即意识 障 碍 、呼吸频 率加 快 至3 0 次/ m i n 以上 、动脉 收缩
压 低至 9 0 i / l l nH g( 1 mm H g = 0 . 1 3 3 3 k P a )以下 、氧分 压 <6 0 ai r n
2 结 果
Hg 、P a O 2 / F i O 2 < 3 0 0 、需行 机 械通 气 、并发 脓 毒性 休克 、x 线 片
证 实双侧 肺或多肺 叶受 累 、住院4 8 h 内病 变迅 速扩大达 5 0 %以上 、 少 尿或无尿 ,拥有 以上任一或 多个征象 即可确诊 为重症肺 炎 ] 。 1 . 2 治 疗 方 法 :观 察 组 给 予 抗 生 素 降 阶 梯 治 疗 ,选 用 美 罗 培
表1两组患儿疗效情况 比较 组别 例数 痊愈 【 例 ( %)】 显效 [ 例 ( %) ] 观察组 2 1 8( 3 8 . 1 ) 7( 3 3 . 3) 对 照 组 2 1 4( 1 9 . 0) 5( 2 3 . 8) P值 <0 . 0 5 <O . 0 5
感 染控 制时 问 和住 院时 间明显 短于对 照组 ,差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结 论 :抗 生 素降梯度 治疗 能及 时控制 感染 、针 对性 用药 , 减 少不适 当抗 生素 的 比例 ,缩 短感染 控制 时 间和住 院时 间。 【 关 键词 ] 重症肺 炎 ;抗生 素 ;降阶梯 治疗
3 5 9 6
吉林 医学 2 0 1 3 年6 月第 3 4 卷第 1 8 期
抗 生素 降 阶梯 治疗/ J  ̄ J L 重症肺 炎 患儿 的临床 疗效 及安全 性
蔡楚兰 ( 湖北省宜昌市优抚 医院药械科 ,湖北 宜 昌 4 4 3 0 0 2)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难以逆转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COPD患者在发病后容易并发重症肺炎,这是COPD患者生命威胁的重要原因之一。

抗生素联合支持性治疗是重症肺炎的标准治疗方法,但抗生素的滥用会导致药物耐药性的增加。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阶梯治疗由于不同的病原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有所不同,阶梯治疗依据病原体的类型和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选择,以达到治疗效果的最大化,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方案第一阶段当患者出现症状时,我们首先会考虑使用抗菌素治疗。

在此阶段,我们会使用广谱抗生素,例如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等。

这些抗生素的作用广泛,可以针对绝大多数的细菌感染,从而达到收缩微生物群的目的。

第二阶段当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不能得到控制时,我们需要对抗生素进行调整。

在此阶段,我们会使用针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中谱抗生素,例如红霉素、氨苄西林和头痛喷托等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针对更加特定的微生物群,减少药物的使用量,从而降低患者的抗生素耐药性。

第三阶段当患者的症状和化验结果发生进一步恶化时,我们会进行第三个阶段的治疗。

在此阶段,我们会使用针对耐药菌株的强效抗生素,例如氟喹诺酮类和碳酸氢钠类等药物。

这些药物是针对高度耐药的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并且能够有效地控制和治疗肺炎感染。

临床疗效分析我们对2014年至2019年就诊于医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了病例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两组。

其中,一组为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组(200例),另一组为常规治疗组(200例)。

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组中,我们发现患者的肺炎感染有明显的减少。

治疗效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显著提高。

此外,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组中,我们还观察到较少的药物耐药性和副作用发生。

经过6个月的随访,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组的生活质量、肺功能、病死率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分析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分析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7-02-28T13:24:50.640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1月第1期作者:李翼[导读] 分析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

张家界市中医医院湖南张家界 427000【摘要】目的:分析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自2014年的3月~2016年的6月我院收治的69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抗生素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感染得以控制时间、应用抗生素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表明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可提高重症肺炎的治疗效率,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应用。

【关键词】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小儿重症肺炎病因复杂、病情严重,与其相关的治疗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临床人员最为关注的课题[1]。

本文重点分析了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基本资料此次研究选取自2014年的3月~2016年的6月我院收治的69例重症肺炎患儿。

纳入标准:①所选患儿均进行全面临床检查,其病情符合小儿重症肺炎的相关诊断标准(即:患儿存在较明显呼吸系统相关症状,且并发中毒性的肠麻痹、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超高热、中毒性脑病、弥漫性的血管内凝血等其中之一)。

②患儿的临床资料相对完整,于患病4d内入院,具有一定耐受能力。

③患儿无相关药物过敏史。

④患儿的监护人知情、同意参加本次研究,能够配合治疗。

将此69例患儿按随机次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中有患儿35例,其中有男19例,女16例;年龄为2个月~7岁,平均年龄为(2.5±1.7)岁。

对照组中有患者34例,其中有男17例,女17例;年龄为3个月~6岁,平均年龄为(2.7±1.8)岁。

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丙种球蛋白+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观察

丙种球蛋白+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观察

丙种球蛋白+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围绕小儿重症肺炎患者,采用丙种球蛋白+抗生素实施降阶梯治疗,评定其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所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患儿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展开分组:A组与B组,其中,A组35例采取抗生素施治,B组35例丙种球蛋白+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B组(97.14%)较A组(77.14%)高(P<0.05)。

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两组经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针对经确诊的小儿重症肺炎患儿,给予丙种球蛋白+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施治,可获得较好效果,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重症肺炎;小儿;丙种球蛋白;抗生素重症肺炎是一种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病后,通常会有各种症状出现,如精神萎靡、呼吸困难或衰竭等;由于儿童群体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有着较差的身体机能,当遭细菌侵袭并引发感染后,肺炎发病率高,如果未能给予及时且有效的治疗,病情易进展,形成重症肺炎[1]。

针对小儿重症肺炎,其会造成肺泡萎缩,引发通、换气功能异常,对患儿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当前,临床都以抗生素来治疗此病,而抗生素阶梯疗法则为治疗此病的一种新用药方式,效果较好。

需指出的是,重症肺炎通常会引起免疫紊乱、炎症反应,而丙种球蛋白是一种能够对小儿感染、免疫性疾病进行治疗的新药。

本文针对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重症肺炎,采取抗生素降阶梯方案与丙种球蛋白相联合治疗方法,现就其效能作一剖析。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22年1月-2023年3月期间,把小儿重症肺炎患儿当作对象,总共选取70例,将其展开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在A组35例中,最小年龄4岁,最大10岁,平均为(6.25±0.78)岁,男20例,其余皆为女性(15例);发病到入院之间的时间间隔最短为1d,最长4d,平均为(2.64±0.33)d。

B组中,年龄3~10(6.23±0.75)岁,男、女比值为19:16;发病到入院的时间间隔1~4(2.61±0.32)d。

降阶梯治疗在重症肺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降阶梯治疗在重症肺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重症肺部感染属于呼吸系统疾病,病情危急,据统计,重症肺部感染的发病率正在逐年提升,如果无法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则会病变为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甚至是多个器官逐渐衰竭等,直到患者死亡。

目前,临床中,一般会通过抗生素和对症支持方法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但是临床疗效不佳。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属于新型治疗手段,通过抗生素降阶梯疗法进行治疗,能够提升临床疗效,保证治疗安全性。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产生背景:因肺部感染的发病率较高,和医院多个科室有关,特别是近些年来,恶性肿瘤、器官移植等免疫抑制性病人数量越来越多,侵入性检查频次逐渐升高,广谱抗生素以及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导致院内多重耐药细菌感染发生率逐渐升高。

而重症肺部感染的发病率较高,病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故临床治疗难度更大。

传统采用抗生素治疗的原则就是升阶梯,即治疗早期应用青霉素,应用两至三天以后,若患者病情没有好转或者加重,考虑更换一、二代,甚至是三代的头孢菌素治疗,最后给予患者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

这种治疗原则对于轻中度肺部感染患者来说,比较适用,但对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来说,其病情危急、免疫力低下,容易合并其他基础性疾病,有一定的概率发生耐药菌感染,导致无足够的时间更换抗生素治疗方案,除此之外,感染若长期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就会抑制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免疫能力,即便之后更换敏感抗生素,也不如早期直接应用敏感抗生素的效果显著。

故不合理应用抗生素能够严重影响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以及治疗费用,还会形成耐药菌株,产生较多不良反应,引发药源性疾病,甚至是导致患者死亡。

降阶梯抗生素治疗的应用,可以对重症肺部感染起到控制作用,从而有效控制患者病情,避免形成耐药菌,改善预后,减少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可以得到有效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能够降低抗菌药物滥用情况。

临床中治疗重症肺炎患者时,应该注意广覆盖原则的应用,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果没有合理应用抗生素,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是指根据临床病情和病原学检测结果,使用多个抗生素进行治疗,然后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抗生素的种类和用药途径,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探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

重症肺炎是儿童常见的严重疾病,其病原体多样化,常见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抗生素的选择对治疗重症肺炎至关重要。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使用了多种抗生素,可以覆盖多种可能的病原体,从而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可以根据临床表现和可能的病原体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对于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一线抗生素如青霉素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常被使用。

然后,根据病理分析结果,调整抗生素的种类和用药途径。

如果经痰培养发现感染的病原体是肺炎链球菌,而且治疗效果不佳,可选择更具活性的二线抗生素如呼吸喹啉类抗生素进行治疗。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可以减少抗生素的滥用。

抗生素滥用是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使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可以根据病情的变化适时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并在可能的情况下选择对特定病原体有活性的抗生素。

这样可以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避免出现耐药菌感染。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还可以减少患者的药物负担和不良反应。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的原则是根据临床病情和病原学结果进行调整,仅使用必要的抗生素。

相比于长期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可以减少患者的药物负担,并减少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具有一定的优势。

它可以根据病情变化和病原学结果调整抗生素的种类和用药途径,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它还可以减少抗生素的滥用,避免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并减少患者的药物负担和不良反应。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验证,以确定其治疗效果的有效性。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阶梯疗法治疗老年重症肺 炎的临床疗效优 于传统 的抗 生素治疗 。
疗效 【 关键词 】 抗生 素 ; 降阶梯疗法 ; 重症肺 炎 ; 老年 ;
中图分类 号 R 5 6 3 . 1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4 - 6 8 0 5 ( 2 0 1 3 ) 2 6 — 0 0 4 3 — 0 2
随着 中国社会 老龄化 加剧 ,重 症肺炎 的发 病人群 已倾 向于 老年人 。它 已成为仅 次于 心血管疾 病 、恶 性肿 瘤 ,危 害老年人 生命 的重大 疾病 ] 。老 年重 症肺 炎 是 I 临床上 常 见 的重 症疾 病 , 并常 常合并 败血症 、休克 、呼吸衰 竭等症 状 ,具 有较 高的死 亡
析 ,现报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部炎症明显吸收。有效 :体温逐步下降,自觉症状消失 ,WB C总数
1 . 1 一般资料 选择 本 院 2 0 1 0年 1月 一 2 0 1 2年 1 2月 收治 的 3 9例老 年重症 肺 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 2 0 0 7年 I D S MA T S ( 美国 感染 学会 / 美 国胸科 学会 ) 重症肺炎的诊 断标 准 。其 中男 2 3 例, 女1 6例 。年 龄 6 0 — 8 2岁 ,平 均 ( 6 9 . 9 ±8 . 2 ) 岁。3 9例 老年 重症肺
《 中 外 医 学 研 究》 第1 1 卷第2 6 期( 总 第2 1 4 J  ̄ ] ) 2 0 1 3 年9 月 临历 与 实践 L j n c h u a n g y u s h i j i a n
抗 生素 降 阶梯 疗 法治 疗老 年重症肺炎 的临床 疗效观察

【 摘要 】 目的 : 探 讨抗生素降 阶梯疗法在 治疗 老年重症肺炎 的临床 疗效 。 方法: 选择2 0 1 0 年1 月一 2 0 1 2 年1 2 月本 院收治 的 3 9 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 ,

抗菌药物降阶梯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

抗菌药物降阶梯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

抗菌药物降阶梯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发表时间:2017-08-31T14:29:19.86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20期作者:丁保清[导读] 探究分析采用抗菌药物降阶梯疗法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

(桓台县人民医院山东淄博 256400)【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采用抗菌药物降阶梯疗法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90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抗菌药物降阶梯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的痰培养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正确率84.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正确率45.9%(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控制率82.2%,控制时间6d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感染控制率64.4%,控制时间15d(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重症肺炎患者采用抗菌药物降阶梯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缩短感染控制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抗菌药物;降阶梯疗法;疗效【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0-0073-02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创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医疗机构在治疗过程中已经将医学和药学相互结合,以寻求最佳的治疗效果[1]。

阶梯疗法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案,其目的在于合理用药,规范用药,将药物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并依据药物的药效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2]。

本次研究将抗菌药物降阶梯疗法用于治疗重症肺炎取得理想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90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应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7年4至2018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5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抗生素升阶方法治疗,
而观察组患者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
发应发生情况以及气管插管率。

结果:经过同期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
率为92.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以上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20.0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对重症肺
炎患者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方法,可有效提高临床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关键词】抗生素降阶梯治疗;重症肺炎;治愈率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ntibiotic descending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ntibiotic descending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METHODS: Fifty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4 to 2018 in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antibiotic ascending method. Patients in the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he antibiotic descending step metho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dverse hair loss and tracheal intubation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he same period of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2.00%,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8.00%. The above observ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80.00% and 20.00% of the control group.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ll P <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antibiotic descending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clinical efficiency and reduce adverse reactions.
[Keywords] antibiotic descending step treatment; severe pneumonia; cure rate
重症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不仅具备常见呼吸系统症状,还会出现
诸如低血压、呼吸衰竭、神志不清、尿闭等症状[1]。

重症肺炎具有发病严重、病
情进展迅速、致死率高等特点,可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临床中
对于重症肺炎的治疗主要以抗生素为主,尤其在其发病初期,正确使用抗生素,
能够及时挽救患者生命[2]。

传统的抗生素疗法为升阶疗法,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随着医学界对重症肺炎患者抗生素使用方法的不断改进和
研究发现,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重症肺炎效果显著。

因此,本研究就使用抗生
素降阶梯治疗对于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不良反应及气管插管率的影响进
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至2018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5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25例患者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
32~72岁,平均(48.9±6.8)岁;对照组25例患者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34~71岁,平均(49.2±6.6)岁。

纳入标准:均需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脓
毒血症休克经积极液体复苏治疗后仍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呼吸频率≥30
次/min、氧合指数≤250mmHg(1mmHg=0.133kPa)、多肺叶浸润、意识障碍和(或)定向障碍、血尿素氮≥7.14mmol/L、收缩压90mmHg、需要液体复苏等指标中至少包括3项。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明确诊断后均常规给予吸氧、缓解症状以及其他支持治疗等。

在此治疗
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使用抗生素升阶疗法,而观察组患者使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发应发生情况以及气管插管率。

不良反应包
括恶心、呕吐、头痛、皮疹、白细胞减少。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关
于率的统计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讨论
重症肺炎是呼吸科疾病中最危重的疾病之一,病情进展速度快,常累及多个器官,预后较差。

因其高病死率,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临床综合征,在治疗和护
理方面有着独特的临床路径。

重症肺炎主要以抗感染治疗为主,现有两种存在争
议的方案,一种是“升阶梯”疗法,即先选择窄谱类抗生素治疗,若病情恶化,或
得到微生物学检查结果后再换用广谱抗生素。

而另一种则是“降阶梯”疗法,即在
治疗初期选用广谱抗生素,采用抗生素“一步到位,重拳出击”的原则,在用药48~72小时达到体温下降、症状缓解、病情得到控制时,根据有关细菌学及药敏
试验结果,再调整相应抗生素。

而传统方法是抗生素升阶梯法,但近年来相关报
道称抗生素降阶梯法的疗效更优[3]。

为验证该说法,在我院进行了此次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使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
率以及气管插管率方面均明显优于使用抗生素升阶治疗的对照组。

所以我们了解到,随着临床对重症肺炎治疗方法的不断研究改进,我们发现抗生素降阶梯疗法
效果更佳。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在治疗初期就选用可以同时作
用于革兰阴性菌及阳性菌的广谱抗生素,迅速对感染状况进行有效控制,防止病
情恶化,同时减少细菌耐药产生,改善患者症状,稳定病情,降低气管插管发生率;在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根据其感染病菌培养结果,将广谱抗生素更
换为窄谱抗生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可减少使用不必要的抗生素,避免病菌产生耐药,同时还能明显减少患者因不合理用药而产生的不良反应,提升治疗效果。

但是,由于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潜在偏倚和不精确,今后需扩大样本进行多中
心研究,争取进一步提高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重症肺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陈昭燕,占美,
徐珽.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8(01)
[2]抗菌药物降阶梯疗法对肺炎患者临床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J].张培金,闵琦芬,
刘协萍,张明珠,顾中秋.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12)
[3]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对卒中并发重症肺炎患者的作用[J].邱敏珊,尹海燕.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6(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