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实施方案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实施方案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实施方案一、目的意义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是利用现代农业装备进行集约化育插秧的生产方法,通过严格的温湿度控制,既缩短了育秧周期,提高了秧苗的抗逆性,又直接促进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的推广运用,是实现水稻生产种子良种化、育秧标准化、供秧商品化、插秧机械化的有效途径。

有利于全面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水稻机械化育秧省田、省水、省肥、省工,培育出的秧苗均匀、健壮、整齐,且能有效克服“倒春寒”的影响,确保不烂种、不烂秧;机械化插秧作业不仅省工节本,提高了栽插时效,而且秧苗群体密度易于调控,其带土小苗移栽、缓苗期短,分蘖早、节位低,宽行窄株、通风性好,易获稳产高产,直接提高了农民收入,有效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是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指导思想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拉动相结合,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突出重点和全面推动相结合的原则,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全面提高水稻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水平,为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x年,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作为粮食产量提升年重要示范工程之一,积极引进并扩大示范。

三、主要目标以示范点建设和整村推进示范村为抓手,建设8个区级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和19个整村推进示范村,实现全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面积15万亩。

四、实施内容(一)建设八个区级示范点。

巩固扩大已有的4个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规模,新增4个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

每个示范点一次育秧面积达10-35亩,可确保大田机插面积1000-3500亩。

每季育秧2-3次,实现机械化育插秧示范面积达5万亩。

1、建设地点。

扩建已有的4个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分别是XX镇XX村、XX乡XX村、XX镇XX集村和XX店镇XX村。

x 年新增XX镇XX寨村、XX村、XX镇XX岗村和XX镇XX堰村4个示范点。

水稻机械化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机械化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102023.11水稻机械化插秧高产栽培技术李胜楠(葫芦岛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葫芦岛 125000)1 塑盘育秧幼苗的育秧工作是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重要环节,育秧的成效会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所以,农民应重视育秧工作,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育秧。

1.1 准备床土育秧的床土要尽量选取无杂物、无污染的土壤,通常选取细且松软的、不含草木灰的菜园土、旱地土或稻田土,每亩地需要100公斤床土,过筛后将75%的床土进行培肥熟化处理,使其变为营养土,主要的培肥方法为壮秧营养剂培肥法和有机肥结合无机肥法,剩下25%未处理的床土作为盖种土。

1.2 秧田准备苗床地要尽量选择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便利、便于集中管理的平整地块,在播种前7~10天开始上水整地,使用土埂圈起开沟起畦,沟宽25厘米,畦宽140~150厘米,四周开深15厘米的沟后再进行排水晾板,使板面变得沉重结实。

1.3 准备材料目前,北方地区最常使用的是软盘细土育秧方法,具有育秧质量好和返青快的优点,每亩地需准备30张秧盘。

1.4 选种和种子处理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情况,选择适应性强、抗倒伏、性状稳定的水稻种子进行种植。

水稻生长过程中易发生病虫害,选种时,要考虑当地流行的病虫害情况,在正规的种子市场购买种子,挑除霉变、不完整、不饱满的种子,在日照充足的天气,将种子晾晒3天左右,可以起到减少种子水分、降低病虫害和提高种子发芽率的作用。

再使用25%咪鲜胺乳油3000倍液中浸泡两天后用清水洗净,控干后堆放在稻草上,维持28~30℃,缺水时及时浇水,种子露白后进行播种,可以消灭种子表面的病虫害,并有效降低种子外壳的坚硬度,提升种子的发芽率。

1.5 播种要根据种植地的气候、温度选择播种时间,北方播种时间一般在5月5日到6月5日。

播种时将秧盘平铺在秧板上,两个空秧盘要紧紧贴合,秧盘底部要与床面紧贴,再将营养土均匀平铺在秧盘中,高度1.8~2.0厘米,刮平后喷水,将底土浸湿后才可进行播种。

水稻机插秧实施方案

水稻机插秧实施方案

水稻机插秧实施方案水稻机插秧是一种高效、省力的插秧方式,能够大大提高插秧的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

为了确保水稻机插秧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的实施方案,下面就是一份水稻机插秧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

首先,选择合适的机插秧设备至关重要。

在选择机插秧设备时,我们需要考虑设备的性能、稳定性、耐用性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插秧场地情况,选择合适的型号和规格,确保设备能够适应不同的地形和土壤条件。

其次,进行插秧前的准备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插秧前,我们需要对插秧场地进行清理和平整,清除杂草和杂物,保证插秧机能够顺利作业。

同时,还需要对插秧机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接着,确定插秧的时间和方式。

一般来说,水稻机插秧的最佳时间是在水稻幼苗期,这样可以避免对水稻幼苗的伤害。

在确定插秧时间的同时,还需要根据地块的大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插秧方式,确保插秧的均匀和密度。

然后,进行插秧操作时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在进行插秧作业时,操作人员需要熟练掌握插秧机的使用方法,确保插秧的深度和间距达到标准要求。

同时,还需要注意及时清理插秧机的秧盘和秧管,防止堵塞影响插秧效果。

最后,进行插秧后的管理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插秧后,我们需要及时灌溉和施肥,保证水稻幼苗的生长需要。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水稻幼苗的病虫害防治,确保水稻的健康生长。

总的来说,水稻机插秧实施方案需要从选择设备、准备工作、插秧时间和方式、插秧操作细节以及插秧后的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安排,确保插秧工作的顺利进行。

只有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才能保证水稻机插秧的高效、高质量完成,为水稻的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农业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方案

农业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方案

农业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方案为加快推进我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粮食增产丰收,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x]1号)、《xx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切实抓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通知》(湘农业办发[201x]57号)和《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方案的通知》(株政办函[201x]2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201x年全县新推广水稻插秧机40台以上,机插面积2万亩以上,培训机械育秧技术人员和插秧机手80人以上(具体目标任务分解见附件)。

二、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成立xx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副县长张智敏任组长,县政府法制办副主任谭海亮、农办主任朱少东、农机局局长周广德任副组长,县农办、财政局、农业局、农机局等单位为成员单位。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县农机局局长周广德兼任办公室主任。

各乡镇相应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主管农业的副乡(镇)长专抓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

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如下:县农办:负责全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协调、督查、考核。

县财政局:为全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县农业局:结合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统筹安排好全县各地集中育秧工作,负责指导全县机械化水稻育插秧工作。

县农机局:负责全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任务分解与下达,并制定考核方案;负责组织全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骨干、农机合作组织、农机大户的技术培训,举办机插秧演示会,并成立专家技术组织,对育插秧机械化工作进行技术指导;负责做好育插秧机具推广工作,督促农机生产企业和经销商搞好售后服务工作;负责全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工作推广综合汇总。

各乡镇负责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生产的农业种植大户的任务落实。

三、工作步骤全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按照早、中、晚稻生产规律分阶段进行:(一)宣传发动。

水稻机械化育秧流程及技术要求

水稻机械化育秧流程及技术要求

水稻机械化育秧流程及技术要求水稻机械化育秧是指利用机械设备进行育秧过程中的各项操作,包括插秧、育秧、灌溉、施肥等环节,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轻劳动强度。

机械化育秧可以提高水稻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减少对人力资源的依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稻机械化育秧流程及技术要求,以期为相关农业生产者提供参考。

一、水稻机械化育秧流程1. 土壤整地土壤整地是育秧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为了翻耕土壤,使土壤松软透气,便于水稻的生长。

机械化育秧的土壤整地通常采用旋耕机或拖拉机等机械设备进行操作,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土壤整地工作,减少人工劳动量。

2. 水稻育秧水稻育秧是机械化育秧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育秧盘播种、苗床管理、移秧等操作。

育秧盘播种是指利用育秧盘进行播种,将水稻种子均匀地分布在育秧盘上,然后将育秧盘移至相应的育秧室进行育秧。

苗床管理包括定时浇水、施肥、防病虫害等工作,通过机械设备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移秧是指将育秧后的水稻幼苗移植至田间苗田或直接移植到水田中,可以通过水稻移植机等设备进行操作,提高移植的速度和效率。

3. 灌溉灌溉是水稻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机械设备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灌溉操作,包括定时灌溉、施肥等工作,提高灌溉效率,减少人工操作。

4. 病虫害防治水稻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通过机械化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实现及时、有效地防治,减少对农药的使用,降低农药残留。

5. 收割水稻机械化育秧的最后一步是收割,通过水稻收割机等设备可以实现高效、快速地收割作业,减少人工劳动,提高生产效率。

1. 设备先进性水稻机械化育秧所需的设备应具备先进性,包括育秧盘播种机、水稻移植机、灌溉设备、病虫害防治设备、收割机等,这些设备应具备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以满足高效生产的需求。

2. 操作便捷性水稻机械化育秧设备的操作应简单便捷,操作人员不需要经过复杂的培训即可上手操作,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2023年水稻机械插秧和油菜机械播种推广方案

2023年水稻机械插秧和油菜机械播种推广方案

2023年水稻机械插秧和油菜机械播种推广方案一、背景随着人们对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手工插秧和播种方式逐渐显现出工时长、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等问题。

因此,推广水稻机械插秧和油菜机械播种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

为此,制定2023年水稻机械插秧和油菜机械播种推广方案,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目标1. 提高水稻和油菜的机械化插秧和播种率,达到80%以上。

2. 减少插秧和播种过程中的人工劳动,降低人力成本。

3. 提高生产效率,适应农田管理和耕种要求。

4. 降低插秧和播种过程中的农药使用量。

三、推广策略1. 宣传推广(1)开展水稻机械插秧和油菜机械播种技术的培训班,邀请专家进行示范和讲解,提高农民对技术的认知和兴趣。

(2)举办农业科技展览会,展示水稻机械插秧和油菜机械播种技术的成果,吸引农民和农业企业参观并了解技术。

(3)委托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农村合作社,通过农田示范、技术交流会等方式,向广大农民宣传推广机械插秧和机械播种的优势和效果。

2. 资金支持(1)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购买水稻机械插秧机和油菜机械播种机,支持农民购置和使用相关设备。

(2)鼓励农业企业和合作社投资水稻机械插秧和油菜机械播种设备,并提供财务补贴和技术支持。

3. 技术改进(1)加大研发力度,推动水稻机械插秧和油菜机械播种技术的创新和改进,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2)建立技术咨询热线和技术服务团队,及时解答农民在机械插秧和机械播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相关技术指导和培训。

4. 政策支持(1)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民购置机械插秧和机械播种设备,并给予相应的补贴和优惠政策。

(2)建立机械插秧和机械播种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对推广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政策和推广策略。

四、推广效果评估和调整1. 对推广过程中的技术培训、设备购置等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收集农民和农业企业的反馈意见,了解推广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XX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可作为模板使用】

XX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可作为模板使用】

_______年________省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名称: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示范项目项目申报单位:________项目承担单位:________项目负责人:________项目联系人: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年________月一、项目实施背景________县辖________个乡镇(开发区),________万人口,耕地面积________万亩,常年种植水稻面积________万亩,占全市水稻面积的________,占全省水稻面积的________,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在农业机械化作业方面,全县农机总动力达________万千瓦,小麦生产过程基本实现机械化,但是水稻种植、收获机械化程度相对落后,尤其在水稻插秧方面,机械化水平仍只有________%,主要还是靠手工进行。

这种传统的插秧劳动方式作业强度大、作业时间长、作业效率低,严重占用当地劳动力,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与建设现代化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

因此,大力发展水稻插秧机械化生产刻不容缓。

我县自________年起在我县召开了数次插秧现场示范会议,并组织育新农机合作社等农机合作组织开展了________次水稻机械插秧比赛等类似活动。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在我县________等乡镇的推广程度较高,已形成了许多具有相应规模的机插秧大户,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同时经过数年的农机购臵补贴工作,水稻手扶、乘坐式插秧机下补到农民群众中,获得了很好的认知程度,为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机械和技术保障。

加之今年省农机局继续将我县列入省级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县,重点示范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

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强化示范,扩大示范推广效果,加快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在我县的推广步伐,减轻水稻生产劳动强度,降低水稻生产成本,促进水稻生产增产增收和节本增效,为发展我县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作出应有的贡献。

水稻机械化实施方案

水稻机械化实施方案

水稻机械化实施方案
首先,水稻机械化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
断推进,传统的人工耕作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

机械化作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缓解劳动力短缺的问题,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

同时,机械化作业还能减少对土壤的损伤,提高土壤肥力,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水稻机械化实施方案需要从种植、管理、收获等环节全面考虑。

在水稻
种植方面,可以利用播种机、插秧机等设备进行作业,提高播种、插秧效率;在管理方面,可以利用喷雾机、施肥机等设备进行农药喷洒、施肥作业,提高管理效率;在收获方面,可以利用联合收割机、水稻收获机等设备进行作业,提高收获效率。

同时,还可以利用无人机、智能设备等现代技术手段,实现水稻生产全程信息化、智能化。

此外,推广水稻机械化实施方案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参与。

政府可以加
大对水稻机械化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推动机械化设备的研发和生产;企业可以加大对机械化设备的投入和推广力度,提高设备的性能和适用性;农民可以积极参与机械化作业,学习和掌握机械化技术,提高生产技能。

同时,还可以开展水稻机械化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推动机械化实施方案在水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总之,水稻机械化实施方案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

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加大对机械化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推动水稻机械化实施方案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应用,为我国粮食生产的现代化进程作出积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是利用现代农业装备进行集约化育插秧的生产方法,通过严格的温湿度控制,既缩短了育秧周期,提高了秧苗的抗逆性,又直接促进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的推广运用,是实现水稻生产种子良种化、育秧标准化、供秧商品化、插秧机械化的有效途径。

有利于全面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水稻机械化育秧省田、省水、省肥、省工,培育出的秧苗均匀、健壮、整齐,且能有效克服“倒春寒”的影响,确保不烂种、不烂秧;机械化插秧作业不仅省工节本,提高了栽插时效,而且秧苗群体密度易于调控,其带土小苗移栽、缓苗期短,分蘖早、节位低,宽行窄株、通风性好,易获稳产高产,直接提高了农民收入,有效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是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指导思想
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拉动相结合,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突出重点和全面推动相结合的原则,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全面提高水稻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水平,为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x年,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作为粮食产量提升年重要示范工程之一,积极引进并扩大示范。

三、主要目标
以示范点建设和整村推进示范村为抓手,建设8个区级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和19个整村推进示范村,实现全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面积15万亩。

四、实施内容
(一)建设八个区级示范点。

巩固扩大已有的4个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规模,新增4个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

每个示范点一次育秧面积达10-35亩,可确保大田机插面积1000-3500亩。

每季育秧2-3次,实现机械化育插秧示范面积达5万亩。

1、建设地点。

扩建已有的4个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分别是XX镇XX村、XX乡XX村、XX镇XX集村和XX店镇XX村。

x 年新增XX镇XX寨村、XX村、XX镇XX岗村和XX镇XX堰村4个示范点。

2、建设单位及内容。

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机械化育插秧实施主体,扩建示范点规模分别如下:
(1)XX镇东方红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

原有育秧大棚26个,今年新增16个大棚,示范点规模达30亩,每季育秧2-3次,供机插秧面积9500亩以上。

(2)XX乡XX岗村再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

原有育秧大棚5个,今年新增15个大棚,示范点规模达12亩,每季育秧2-3次,供机插秧面积6000亩以上。

(3)XX镇XX集村友好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

原有育秧大棚7个,今年新增10个大棚,示范点规模达10亩,每季育秧2-3次,供机插秧面积5500亩以上。

(4)XX镇XX村耕耘农机专业合作社。

原有育秧大棚12个,今年新增10个大棚,示范点规模达15亩,每季育秧2-3次,供机插秧面积6500亩以上。

x年新增示范点如下:
(1)XX镇华润现代农业农场。

新建育秧大棚20个,示范点规模达12亩,每季育秧2-3次,供机插秧面积6000亩。

(2)XX岗乡粮王冠现代农业合作社。

新建育秧大棚22个,示范点规模达15亩,每季育秧2-3次,供机插秧面积6500亩。

(3)XX镇金大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新建育秧大棚15个,示范点规模达10亩,每季育秧2-3次,供机插秧面积6000亩以上。

(4)XX镇鑫丰农业专业合作社。

新建育秧大棚10个,示范点规模达8亩,每季育秧2-3次,供机插秧面积4000亩以上。

(二)建设整村推进示范村19个。

在全区19个乡镇各确定1个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整村推进示范村,带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面积达10万亩以上(详见附表)。

(三)组织参观学习。

3月中旬,将组织全区乡镇政府分管领导、农技人员、机械化育插秧示范合作社负责人、种粮大户等,开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观摩培训会,加深对机械化育插秧感性认识,了解掌握关键技术,推进全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应用推广。

(四)开展专题技术培训。

从3月份开始,组织农机、农技骨干开展以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为主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育插秧机械化的应用水平。

(五)抓好技术攻关。

机械化育插秧是一项新的技术,为使农艺技术与农机操作相结合,将派驻农业科技人员全程跟踪指导服务。

严抓环节衔接、严把技术关口、严控关键措施,保障机械化育插秧成功。

五、主要配置设备和资金需求
平均每个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设备主要配置如下:(1)每个示范点以育插秧大棚15亩计算,每亩投资1万元,需投资15万元;(2)机械化育插秧播种流水线设备1台套,需投资5万元;(3)每个基地配备秧盘3万张,需投资11.4万元。

总计每个示范点共需建设资金31.4万元。

为鼓励支持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工作,建设经费除了农户自筹资金以外,申请市、区财政对每个新增示范点安排10万元扶持资金,对原有4个示范点补助5万元,共需补助资金60万元,经区验收后拔付兑现。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区政府成立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确保目标顺利实现。

(二)加强部门协调。

加强农业、农机部门协调配合,组织农机、农技人员帮助示范点建设,培训种粮大户,开展科技指导服务。

通过以点带面,促进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和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应用推广。

(三)加大资金投入。

整合资源,集中部分建设项目资金加大投入,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建设提供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