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章 元素性质及周期反常现象解读

合集下载

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性规律与元素性质变化及元素周期表的趋势

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性规律与元素性质变化及元素周期表的趋势

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性规律与元素性质变化及元素周期表的趋势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重要的工具,它以一种有序的方式展示了所有已知化学元素的信息。

元素周期表的设计有助于我们理解元素的性质和规律,在化学研究和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性规律、元素性质变化以及元素周期表的趋势。

1. 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性规律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的顺序排列,将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分类。

周期表的每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每一竖列称为一个族。

这种排列方式揭示了许多元素性质的周期规律。

1.1 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是一个元素的原子中心到其最外层电子的平均距离。

从周期表中可以看出,原子半径随着周期数的增加而减小,而在同一周期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也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同时核吸引力对电子的作用也增强,使得电子云更加紧密,从而缩小了原子半径。

1.2 电离能和电子亲和能的周期性变化电离能是指从一个原子或离子中移去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而电子亲和能是指一个原子或离子吸引并获得一个额外电子所释放出的能量。

这两个性质也有周期性变化。

在周期表中,可以观察到电离能和电子亲和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

这是因为随着电子层数和核电荷的增加,电子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也相应增强,因此需要更多的能量才能移除一个电子或者吸收一个电子。

2. 元素性质的变化元素周期表不仅展示了元素的周期性规律,还反映了元素性质的变化。

不同族和周期的元素具有特定的化学性质,可以根据周期表的排列来预测元素的性质。

2.1 金属、非金属和类金属根据周期表可以将元素分为金属、非金属和类金属。

在周期表的左侧,大部分元素都是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导性和延展性。

在周期表的右侧,有一群非金属元素,它们通常是不良导体,脆弱且不可塑性。

在中间部分,是一些性质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元素,被称为类金属。

2.2 元素的化合价和氧化性元素的化合价指的是一个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时所带的电荷。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元素的一些物理和化学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出现规律性变化的现象。

这一周期性的变化反映了元素内电子结构的变化。

本文将从周期表的发现开始,介绍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主要原因以及应用。

周期表的发现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家门捷列夫于1869年提出的化学元素分类图表。

在这个表中,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递增排列,同时可以根据元素的周期性变化进行分组。

化学家门捷列夫根据元素的性质绘制了第一版的周期表,并发现了元素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1.原子半径: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

在同周期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在同族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加。

2.电离能:电离能是指从一个原子或离子中移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

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增加,第一电离能呈现周期性变化。

在同周期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加。

在同族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3.电负性:电负性是指元素吸引和结合电子的能力。

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增加,电负性呈现周期性变化。

在同周期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加。

在同族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

4.酸性:酸性是指物质在溶液中释放出H+离子的能力。

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增加,酸性呈现周期性变化。

在同周期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酸性逐渐减弱。

在同族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酸性逐渐增强。

5.金属性:金属性是指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导电性、延展性和反射性等。

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增加,金属性呈现周期性变化。

在同周期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

在同族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6.化合价:化合价是指一个原子和其他原子形成化合物时与其他原子相连的价数,即原子化学价。

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增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在同周期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最高可达价数逐渐增加。

化学元素周期表详解

化学元素周期表详解

起源简介现代化学的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的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首创的。

1913年英国科学家莫色勒利用阴极射线撞击金属产生X射线,发现原子序数越大,X射线的频率就越高,因此他认为原子核的正电荷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并把元素依照核内正电荷(即质子数或原子序数)排列,经过多年修订后才成为当代的周期表。

常见的元素周期表为长式元素周期表。

在长式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

表中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一纵列称为一个族,最后有两个系。

除长式元素周期表外,常见的还有短式元素周期表,螺旋元素周期表,三角元素周期表等。

道尔顿提出科学原子论后,随着各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数据日益精确和原子价(化合价)概念的提出,就使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与性质(包括化合价)之间的联系显露出来。

德国化学家德贝莱纳就提出了“三元素组”观点。

他把当时已知的54种元素中的15种,分成5组,每组的三种元素性质相似,而且中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较轻和较重的两个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的一半。

例如钙、锶、钡,性质相似,锶的相对原子质量大约是钙和钡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的一半。

法国矿物学家尚古多提出了一个“螺旋图”的分类方法。

他将已知的62种元素按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顺序,标记在绕着圆柱体上升的螺旋线上,这样某些性质相近的元素恰好出现在同一母线上。

这种排列方法很有趣,但要达到井然有序的程度还有困难。

另外尚古多的文字也比较暧昧,不易理解,虽然是煞费苦心的大作,但长期未能让人理解。

英国化学家纽兰兹把当时已知的元素按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顺序进行排列,发现无论从哪一个元素算起,每到第八个元素就和第一一个元素的性质相近。

这很像音乐上的八度音循环,因此,他干脆把元素的这种周期性叫做“八音律”,并据此画出了标示元素关系的“八音律”表。

显然,纽兰兹已经下意识地摸到了“真理女神"的裙角,差点就揭示元素周期律了。

不过,条件限制了他做进一步的探索,因为当时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值有错误,而且他也没有考虑到还有尚未发现的元素,只是机械地按当时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将元素排列起来,所以他没能揭示出元素之间的内在规律。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000001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000001

7N 8O 14P 16S
A是氮元素 B是氧元素 C是硫元素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二课时·碱金属&卤族元素
2020/12/26
邵东一中 高一化学备课组
碱金属元素单质: Rb
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查阅元素周期表填写P5表格,从中发现碱金 属的原子结构有何共同点?
①相同点: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 都为 1个 。
13、下列各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为 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 D )
A.
2 34
B.
11
19
2 10 11 18 19
C.
D.
6
67
11 12 13
14
24
31 32
14、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电子层只
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是D( )
A.金属元素 B.稀有气体元素 C.非金属元素 D.无法确定为哪一类元素
②每一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递增。
③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类别
短周期
长周期 不完全
周期
周期数
1 2 3 4 5 6
7
包括元 素种数
2 8 8 18 18 32
26
稀有气体元素原 子序数
2 10 18 36 54 86
(118)
2、族:
周期表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 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形成一个族。
结论: 氧化性:Cl2>Br2>I2 还原性:I->Br->Cl-
小结
卤素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决定了单质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与金属反应,生成卤化物。 与氢气反应,生成卤化氢。 与水反应,生成卤化氢和次卤酸。

元素的周期性与性质规律

元素的周期性与性质规律

元素的周期性与性质规律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们以多种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

然而,元素并非孤立存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周期性和规律性。

本文将探讨元素的周期性和性质规律,并分析背后的原因。

1. 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周期表是一种以元素相似性为基础的排列方式,将元素按递增的原子序数进行分类。

根据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可归纳为以下几个规律:1.1 周期性表现元素周期表呈现出周期性的特征,即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增加而定期重复。

例如,钠、铜、银等元素在有限周期内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2 周期表族别元素周期表还将元素按相似性分为不同的族别。

同一族别的元素在化学性质上有相似之处,如第一族的碱金属元素具有活泼的金属性质。

2. 元素周期性规律元素周期性的规律主要表现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原子结构等方面。

2.1 原子半径元素周期表中,从左到右,在同一周期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原子核的正电荷逐渐增加,吸引外层电子向原子核靠拢。

2.2 电离能电离能是指从一个电离态转变为另一个电离态所需的能量。

在周期表中,从左到右,在同一周期内,电离能逐渐增加。

这是因为原子核的正电荷逐渐增加,外层电子与原子核的吸引力增强。

2.3 电负性电负性是元素吸引共用电子对的能力。

在周期表中,从左到右,在同一周期内,电负性逐渐增加。

这是由于原子核的吸引力增加,更强烈地吸引周围的电子。

2.4 金属性在周期表中,从左到右,在同一周期内,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这是由于金属性元素倾向于失去电子,而非金属性元素倾向于获得电子。

3. 周期性规律背后的原因这些元素周期性规律的出现是由于原子结构和电子排布的变化所导致的。

3.1 原子核的正电荷原子核的正电荷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从而吸引外层电子向原子核靠拢,导致原子半径减小,电离能增加。

3.2 外层电子的屏蔽效应外层电子与原子核之间存在内层电子的屏蔽效应。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内层电子数量增多,屏蔽效应增强,减弱了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导致电负性减小。

廖传珠高二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课件3课时

廖传珠高二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课件3课时
(2) Na+ < Cl Na
(3) Cl- >
(4)K+ Ca2+ S2- CI-
S2->CI->K+>Ca2+
2.同周期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最高正价:+1递增到+7。(氟、氧例外) 负价:-4递增到-1,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最高正价+|负价|=8
3.电离能(阅读课本P18)
概念
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 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 用符号I1表示,单位:kJ/mol 从一价气态基态正离子中再失去一个电子所需 要的能量叫做第二电离能。符号I2
鲍林
L.Pauling 1901-1994
鲍林研究电负性 的手搞
以氟的电负性为4.0和锂的电负性为1.0作为相对 标准,得出了各元素的电负性。 电负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尺度
金 属:<1.8 类金属:≈1.8 非金属:>1.8
变化规律: ①同一周期,主族元素的电负性从左到右逐 渐增大,表明其吸引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 ②同一主族,元素的电负性从上到下呈现减 小趋势,表明其吸引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 电负性的意义: ①电负性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 性越小,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金属性越强。
ⅤA半充满、 ⅡA全充满结构 2)同主族的元素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少。 电离能的意义: 电离能是衡量气态原子失去电子难易的物 理量。元素的电离能越小,表示气态时越容 易失去电子,即元素在气态时的金属性越强。
学与问:
1.碱金属的电离能与碱金属的活泼性存在什么关系?
碱金属元素的 第一电离能越小,金属的活 泼性就越强。 2.为什么原子逐级电离能越来越大?这些数据跟 钠、镁、铝的化合价有何关系? 因为首先失去的电子是能量最高的电子,故第 一电离能较小,以后再失去电子都是能级较低 的电子,所需要的能量多;同时失去电子后, 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对电子的引力更强,从而 电离能越来越大。

元素的周期性规律与性质

元素的周期性规律与性质

元素的周期性规律与性质元素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单位,它们的周期性规律与性质的研究对于我们了解自然界的组成及其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元素的周期性规律以及元素性质的相关内容。

一、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对元素进行分类和归纳的重要工具。

1869年,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了第一份元素周期表,他将已知的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在表格中。

元素周期表以水平行为周期,垂直列为族。

周期表的特点是:1.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性质呈现出周期性变化。

2. 同一水平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电子排布结构。

3. 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二、周期性规律1. 原子半径原子半径是指原子中心至最外层电子轨道边缘的距离。

根据元素周期表的布局,我们可以看到原子半径随着周期的增加而减小,原子半径在同一族元素中则呈现出随着周期数增加而增大的趋势。

2. 电离能电离能是指在气态下,从一个单一的原子中移走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

根据元素周期表的布局,我们可以看到电离能随着周期的增加而增大,电离能在同一族元素中则呈现出随着周期数增加而减小的趋势。

3. 电负性电负性是一个量化描述原子吸引外层电子的能力的指标。

元素周期表显示,电负性随着周期的增加而增大。

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电负性增加,且从上到下电负性减小。

4. 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金属是指在常温下具有良好导电性、热导性和延展性的元素。

而非金属则相反,它们通常是不良导电、不良热导和脆性的。

元素周期表的左边是金属性元素,右边是非金属性元素。

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三、元素性质的规律1. 反应活性元素的反应活性通常随着周期数的增加而增强。

低周期数的元素在与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时更容易失去或获得电子,因此它们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

相反,高周期数的元素由于电子排布结构的稳定性,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才能发生反应,因此具有较低的反应活性。

2. 氧化态氧化态是指元素在化合物中的电荷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