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管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职业卫生管理培训 ppt课件

三、“四位一体”的职业卫生管理模式
劳动者
卫生等政府监管部门
履行保护健康义务 主张健康权利
职业卫生服务机构
用人单位
卫生预评价、防护效果评价 职业病危害监测、评价 健康监护 职业病诊断、治疗 劳保用品提供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职业卫生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职业卫生现状: “三个并存和二个依然”;成效明显和 问题突出并存、防治力度加大和违反职防的现象反弹并存、 国家的职防要求不断提高和工艺、设备的滞后并存。作业 场所职业危害依然不尽人意、铅作业员工体检结果依然不 容乐观。
6、按规定组织员工职业健康体检,其结果如实告知员工
(1)上岗前的职业健康体检。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查明劳 动者是否有职业禁忌症,有职业禁忌症不得从事其所禁忌 的作业;
(2)在岗时的职业健康体检,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监护员 工是否有职业损伤
(3)离岗时的职业健康体检,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员 工在停止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时的健康状况。(最后一次 在岗期间的健康检查在离岗前的90日内,可视为离岗时检 查)。
更衣室换下工作服 脱下工作服
洗手洗脸漱口
洗澡洗头
规定路线出厂
七、工作场所清洁及弃物处理要求
工作场所应按6S管理和清洁生产要求
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 环境保
护部 公告 2012年第18号
铅酸电池行业准入条件
5、长兴县人民政府文件 长政发〔2012〕67号 长兴县铅酸蓄电池行业职业卫生长效管理实施细则
11 作业场所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100%
2
接铅劳动者血铅超标率控制在10%以下,不出现 血铅600ug/L以上的劳动者
具体表现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未完成 更衣室、休息室、浴室、洗衣房需提升 部分生产设备陈旧,防护差,产尘多 更衣柜设置未与车间隔离 白班、晚班无间隙,造成车间铅尘无沉降时间,铅浓度本
职业卫生管理与职业危害防护ppt课件

声压级峰值[dB(A)]
n≤100 100<n≤1000 1000<n≤10000
140
130
120
24
附: 安全生产事故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
安全生产事故
是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 情况。
⒈ 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伤亡多是突发性的,职业病危害 因素是慢性的、积累性的、渐进式的,到一定程度才回表现 出来;
11
续 三、职业性危害因素、来源、分类及标准
● 物理因素:是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害因素,不良的物 理因素都可能对作业人员造成职业危害。主要包括高温、 低温、潮湿、气压过高或过低等异常的气象条件,噪声、 振动,辐射(电离、非电离)等。
● 生物因素: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料以及作业环 境中可能存在某些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如炭疽杆菌、霉 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和真菌等。
超限 倍数控制其短时间接触水平的过高波动。
22
续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⒉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2007) 第二部分:物理因素
● 规定了工作场所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 适用于存在或产生物理因素的各类工作场所。适 用于工作场所卫生状况、劳动条件、劳动者接触物理因 素的程度、生产装置泄露、防护措施效果的监测、评价、 管理,工业卫生设计及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等。 ● 不适用于非职业性接触。 ● 工作场所超高频、高频电磁场、工频电场、激光 束、激光照射皮肤、微波、不同体力劳动强度WBGT限制 (℃)、噪声、脉冲噪声、手传振动职业接触限值;井 下采掘工作场所气象条件、体力劳动强度分级13项
●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在遵守PC-TWA 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浓度。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解读课件

02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 理规定的主要内容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建设与管理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应与主体工 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 投入生产和使用。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 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 生防护设施的管理制度,定期 检查、维护、更新,确保其处 于正常状态。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与评价
维护社会稳定
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 和谐发展。
规定的背景与历史
背景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职业病危害问题日益突出,劳动者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国政府纷纷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
历史
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经历了多次修订和完善。目前 实施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 定》。
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职业 卫生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卫
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用人单位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 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进行上岗 前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
训。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 培训档案,记录劳动者的培训情
况。
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
用人单位应当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进行演练,确保 劳动者熟悉应急救援程序和正确使用应急救援器材。
目标
旨在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保护 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提高职业卫生 水平,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规定的重要性
01
02
03
保障劳动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益
确保劳动者在工作场所中 免受不良因素的危害,提 高劳动者的健康水平和生 活质量。
促进企业发展
良好的职业卫生管理有助 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 竞争力,树立企业形象和 品牌价值。
职业卫生培训课件PPT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与职责
主要管理机构
管理机构的作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等。
通过管理机构的监管和指导,推动用 人单位加强职业卫生管理,提高劳动 者的职业健康水平,预防和控制职业 病的发生。
管理机构职责
制定职业卫生相关政策和标准,组织 开展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和评估,负责 职业病的诊断与鉴定,提供职业卫生 技术服务等。
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内容与形式
宣传教育内容
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健康影响、职业病防护措施、职业健康权益保护等。
宣传教育形式
通过宣传册、海报、宣传片、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提高员工对职 业卫生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职业卫生培训内容与方法
培训内容
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使用与维护、个人防护用品选 用与佩戴、职业健康监护与档案管理等。
建入尘土和噪声,可能导 致尘肺病和听力损失等职业病。
建筑装修
接触油漆、涂料、胶粘剂等有害物质,可能对皮肤、呼吸道和眼睛造 成化学灼伤、中毒和过敏反应等职业病。
采矿业职业病危害案例分析
煤炭开采
在煤矿井下工作,长时间吸入煤尘和岩石粉尘,可能导致尘肺病 和呼吸系统疾病等职业病。
3
建立激励机制
通过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职业卫生 工作,提高整体职业卫生意识和素质。
2023
PART 06
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案例 分析
REPORTING
制造业职业病危害案例分析
机械制造
长时间操作车床、铣床等机械设备,吸入金属粉尘、噪声 和振动,可能导致尘肺病、听力损失和振动病等职业病。
电子制造
办公室环境
长时间处于封闭的办公室环境中,可能存在空气污染、空调病等问 题。
职业卫生健康知识培训课件

范措施。
经验教训总结
对事故处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 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和现场处
置方案。
Part
06
企业内部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建 设
组织架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要求
设立职业卫生管理部门
01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全面管理企业的职
业卫生工作。
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02
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配备足够数量的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病原微生物
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可引起各种传染病。
寄生虫
如血吸虫、钩虫、蛔虫等 ,可引起寄生虫病。
动植物毒素
如蛇毒、蜂毒、河豚毒素 等,可引起中毒、过敏反 应等。
心理社会因素
工作压力
长期工作压力过大可导致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
睡眠问题
工作压力大、倒班工作等可导致 睡眠问题,影响身体健康。
人际关系
采取隔声、吸声、消声等 措施,降低噪声对工人的 影响。
操作规程与培训制度
01
02
03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明确各岗位的安全操作要 求,规范工人操作行为。
实施安全培训
定期开展职业卫生知识培 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 和操作技能。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制定应急预案,指导工人 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正确的 应对措施。
个人防护用品管理
高温
高温作业可引起中暑、热射病、 热痉挛等。
化学性危害因素
有毒物质
1
如铅、汞、苯、甲醛等, 可引起中毒、癌症等。
农药
4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 可引起中毒、神经系统疾 病等。
粉尘
2
如煤尘、硅尘、棉尘等,
可引起尘肺、呼吸系统疾
经验教训总结
对事故处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 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和现场处
置方案。
Part
06
企业内部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建 设
组织架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要求
设立职业卫生管理部门
01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全面管理企业的职
业卫生工作。
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02
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配备足够数量的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病原微生物
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可引起各种传染病。
寄生虫
如血吸虫、钩虫、蛔虫等 ,可引起寄生虫病。
动植物毒素
如蛇毒、蜂毒、河豚毒素 等,可引起中毒、过敏反 应等。
心理社会因素
工作压力
长期工作压力过大可导致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
睡眠问题
工作压力大、倒班工作等可导致 睡眠问题,影响身体健康。
人际关系
采取隔声、吸声、消声等 措施,降低噪声对工人的 影响。
操作规程与培训制度
01
02
03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明确各岗位的安全操作要 求,规范工人操作行为。
实施安全培训
定期开展职业卫生知识培 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 和操作技能。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制定应急预案,指导工人 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正确的 应对措施。
个人防护用品管理
高温
高温作业可引起中暑、热射病、 热痉挛等。
化学性危害因素
有毒物质
1
如铅、汞、苯、甲醛等, 可引起中毒、癌症等。
农药
4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 可引起中毒、神经系统疾 病等。
粉尘
2
如煤尘、硅尘、棉尘等,
可引起尘肺、呼吸系统疾
职业卫生管理要点PPT课件

9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1.建设项目职业卫生 “三同时”审查登记表; 2.建设项目批准文件; 3.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委 托书与预评价报告; 4.建设单位对职业病危 害预评价报告的评审意 见; 5.安全监管部门审核批 文; 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 防治法律责任承诺书。
职业病防护设施 设计审查
1.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 2.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报告书; 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合同书; 4.检测与评价结果报告(向安监局 报告)。
1.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 质证书; 2.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 报告。
13
警示与告知
形成材料
1.工作场所警示标识一览表(表2-7); 2.职业病危害告知书或劳动合同中告知; 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职业病和职业禁忌证告知签字。(可以 并入健康监护档案)
报警装置
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 故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 设置报警装置
应急
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 故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 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和冲洗设 备
安全联锁与报警
放射工作场所配置安全连锁 与报警装置
12
检测与评价
日常监测
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检测
现状评价
1.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 季报汇总表(表4-3) ; 2.日常监测记录。
职业 卫生 管理 要点 1
CONTENTS
目录
Page 4
责任体系
Page 5
规章制度
Page 7
管理机构
Page 8
前期预防
Page 11
工作场所管理
2
CONTENTS
目录
Page 17
防护设施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1.建设项目职业卫生 “三同时”审查登记表; 2.建设项目批准文件; 3.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委 托书与预评价报告; 4.建设单位对职业病危 害预评价报告的评审意 见; 5.安全监管部门审核批 文; 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 防治法律责任承诺书。
职业病防护设施 设计审查
1.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 2.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报告书; 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合同书; 4.检测与评价结果报告(向安监局 报告)。
1.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 质证书; 2.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 报告。
13
警示与告知
形成材料
1.工作场所警示标识一览表(表2-7); 2.职业病危害告知书或劳动合同中告知; 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职业病和职业禁忌证告知签字。(可以 并入健康监护档案)
报警装置
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 故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 设置报警装置
应急
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 故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 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和冲洗设 备
安全联锁与报警
放射工作场所配置安全连锁 与报警装置
12
检测与评价
日常监测
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检测
现状评价
1.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 季报汇总表(表4-3) ; 2.日常监测记录。
职业 卫生 管理 要点 1
CONTENTS
目录
Page 4
责任体系
Page 5
规章制度
Page 7
管理机构
Page 8
前期预防
Page 11
工作场所管理
2
CONTENTS
目录
Page 17
防护设施
职业卫生监督与管理 PPT课件

职业卫生监督与管理 PPT课件
第一单元.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体系简介
2
1.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涵义
•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是调整、规范劳动 关系中劳动者卫生安全的法律规范
• 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表现形式依其 立法主体、法律效力不同,可分为法律、 行政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
• 经国家批准生效的有关职业病防治国际 条约、公约也是职业病防治法规的一种 形式
伤残赔偿
劳动争议
卫生部门
职业病危害告知
超时 夜勤倒班 职业病危害评价
前期预防
上岗前体检
劳动过程 中的防护 与管理
职业健康监护 职业卫生培训 医学救援、诊断
病人保障 诊断鉴定 治疗康复
技术服务 提供与管理
法规标准 全面负责
职业病报告
职业健康监护
职业病医疗康复
职业病劳动能力鉴定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安全告知
22
3.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 安全生产法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安全生产的监督 管理”及“法律责任”做出了基本的法律规定。 在第四、五、六条明确规定:
•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 配备防护设施、治理职业危害 – 工作场所危害评价与管理 – 健康监护(上岗前、在岗中、离岗时) – 危害告知(合同、工作场所、培训教育) – 建立危害监测和劳动者健康档案 – 职业病报告义务 – 对患职业病者的救治、安置 – 依法参加工伤劳动保险 – 落实职业危害治理和职业病防治经费 – 未成年工、女工保护
25
4 职业病防治行政法规
第一单元.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体系简介
2
1.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涵义
•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是调整、规范劳动 关系中劳动者卫生安全的法律规范
• 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表现形式依其 立法主体、法律效力不同,可分为法律、 行政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
• 经国家批准生效的有关职业病防治国际 条约、公约也是职业病防治法规的一种 形式
伤残赔偿
劳动争议
卫生部门
职业病危害告知
超时 夜勤倒班 职业病危害评价
前期预防
上岗前体检
劳动过程 中的防护 与管理
职业健康监护 职业卫生培训 医学救援、诊断
病人保障 诊断鉴定 治疗康复
技术服务 提供与管理
法规标准 全面负责
职业病报告
职业健康监护
职业病医疗康复
职业病劳动能力鉴定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安全告知
22
3.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 安全生产法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安全生产的监督 管理”及“法律责任”做出了基本的法律规定。 在第四、五、六条明确规定:
•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 配备防护设施、治理职业危害 – 工作场所危害评价与管理 – 健康监护(上岗前、在岗中、离岗时) – 危害告知(合同、工作场所、培训教育) – 建立危害监测和劳动者健康档案 – 职业病报告义务 – 对患职业病者的救治、安置 – 依法参加工伤劳动保险 – 落实职业危害治理和职业病防治经费 – 未成年工、女工保护
25
4 职业病防治行政法规
《职业卫生与防护(第2版)》教学课件 第10章 职业卫生管理工程

第一节 职业卫生管理概述
职业卫生管理的手段和方法
经常性职业 卫生监督
行政管理 手段
I级——浓度接近 国家卫生标准
Ⅱ级——浓度 较高、 有职业病发生的
潜在危害 Ⅲ级——浓度高、
职业病发病
多危害且严重
依靠卫生行政组织 系统,运用行政 手段和方式进行 管理,通过文件、 规章、计划等形 式,按照行政区域 和组织系统管理职
➢ 第六章共15条。指出了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行为追究的法 律责任。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一)
•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四条规定,卫生部制 定发布了《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本 办法共有十二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向县级卫生行 政部门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主要内容、申 报程序、申报资料管理、变更申报和应当承担的 法律责任等内容。
业卫生工作
法律监督 管理
通过国家或政府 颁布有关法律、 法规,对职业病 防治工作提出规 范化并带有强制 性的规定和要求
卫管生理宣TCit教le
加强对职业病防 治的宣传教育提
高劳动者的自 我健康保护意识
第一节 职业卫生管理概述
职业卫生业务管理(参见教材内容)
职业卫生 业务管理 专业机构
企业职业 Add You职r T业ex卫t 生
卫生业务
业务管理
管理机构
措施
和组织
职业卫生 业务工作 的程序
第二节 职业卫生管理法规体系
一 职业卫生法律体系框架及表现形式
1、法律体系框架
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我 国在多年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国初步形成 了具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接轨的,符合依法治国 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要求的,安全由管理职涉及业很多卫学科生,由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三十四条 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 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 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 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 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 (3)安全帽在使用时受到较大冲击后,无论是否发现帽壳有明显的断裂纹或变形, 都应停止使用,更换受损的安全帽。一般安全帽使用期限不超过3年。
■ (4)安全帽不应储仔在有酸碱、高温(50℃以上)、阳光、潮湿等处,避免重物挤压 或尖物碰刺。
■ (5)帽壳与帽衬可用冷水、温水(低于50℃)洗涤,不可放在暖气片上烘烤,以防帽 壳变形
使用规范
■ (1)佩戴前,应检查安全帽各配件有无破损、装配是否牢固、帽衬调节部分是否卡 紧、插口是否牢靠、绳带是否系紧等,若帽衬与帽壳之间的距离不在25~50mm 之间,应用顶绳凋节到规定的范围。确信各部件完好后方可使用。
■ (2)根据使用者头的大小,将帽箍长度调节到适宜位置(松紧适度),高空作业人 员佩戴的安全帽,要有颏下带和后颈箍并应拴牢,以防帽子滑落与脱掉。
4
安全帽
安全帽是指对人头部受坠落物及其 他特定因素引起的伤害起防护作用 的帽子。安全帽由帽壳、帽衬、下 颏带及附件等组成。
5
组成结构
■ (1)帽壳:一般采用椭圆形或半球形薄壳结构。这种结构,在冲击压力下会产生一 定的压力变形,由于材料的刚性性能吸收和分散受力,加上表面光滑与圆形曲线 易使冲击物滑走,而减少冲击的时间。根据需要加强安全帽外壳的强度,外壳可 制成光顶、顶筋、有沿和无沿等多种型式。
■ (3)生物力学:标准中规定安全帽必须能吸收4 900N,一这是因为生物学试验,人 体颈椎在受力时最大的限值,超过此限值颈椎就会受到伤害,轻者引起瘫痪,重 者危及生命。
7
选择原则
■ 1.应选择合格产品 ■ 安全帽必须按国家标准GB2811进行生产,出厂的产品应通过质检部门检验符合标准要求
才能发给产品合格证,在购买安全帽时,应看是否持有生产许可证书和有效期。 ■ 2.选择适宜的品种 ■ (1)根据安全帽的性能选择:每种安会帽都具有一定的技术性能指标和它的适用范围。 ■ (2)款式的选择,大沿帽和大舌帽适用于露天作业,这种安全帽有防日晒和雨淋的作用,
■ (2)帽衬:帽衬是帽壳内直接与佩戴者头顶部接触部件的总称,其由帽箍环带、顶 带、护带、托带、吸汗带、衬垫拴绳等组成。帽衬的材料可用棉织带、合成纤维 带和塑料衬带制成,帽箍为环状带,在佩戴时紧紧围绕人的头部,带的前额部分 衬有吸汗材料,具有一定的吸汗作用。帽箍环形带可分成固定带和可调节带两种, 帽箍有加后颈箍和无后颈箍两种。顶带是与人头顶部相接触的衬带,顶带与帽壳 可用铆钉连接,或用带的插口与帽壳的插座连接,顶带有十字形、六条形。相应 设插口4~6个。
小沿帽通用于室内、隧道、涵洞、井巷、森林、脚手架上等活动范围小,易发生帽沿碰 撞的狭窄场所。 ■ (3)关于安全帽的颜色,应遵循安全心理学的原则。国际较通用的黄色加黑条,是引起警 戒的标志,红色是表示限制、禁止的标志;蓝色起显示作用等。 ■ 对矿业安全帽,煤矿习惯采用黑颜色,这可能因煤尘是黑色玷污安全帽看不出来,而其 他颜色则很易察觉。但矿工帽采用黑色,显然不符合安全人机学原则,因为矿井下照明 较差,黑色矿工帽在明暗对比不明显时,容易由于视觉模糊而发生安全事故,所以应采 用明亮的颜色,便于发现引起警觉。
职业卫生管理
1
不好好学习,你就违法了!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 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宪法制定。 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通过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作出修改。自2017年11月5日起施行。
■ 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增强职业病防范意识,遵守职业病 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 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
2
职业病危害因素可分为10类:
■ 1、粉尘类 ■ 2、放射性物质类 ■ 3、化学物质类 ■ 4、物理因素 ■ 5、生物因素 ■ 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 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 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 9、导致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 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 (3)下颏带
6
防护机理
■ (1)缓冲减震作用:帽壳与帽衬之间有25~50mm的间隙,当物体击安全帽时,帽壳 不因受力变形而直接影响到头顶部。
■ (2)分散应力作用:帽壳为椭圆形或半球形,表面光滑,当物体坠落在帽壳上时, 物体不能停留立即滑落;而且帽壳受打击点的承受的力向周围传递。通过帽衬缓 冲减少的力可达2/3以上,其余的力经帽衬的移个面积传递给人的头盖骨,这样就 把着力点变成了着力面,从而避免了冲击力在帽壳上某点应力集中,减少了单位 面积受力。
3
职业病目录 10类132种
■ 1、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矽肺、煤工尘肺、碳黑尘肺、滑石尘肺、电焊工尘肺等19 种。
■ 2、放射性疾病、外照射急性放射疾病、内照射放射病等11种。 ■ 3、化学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锰及其化合物中毒、氨中毒、氯气中毒、氮氧化和物中
毒、苯中毒、四氯化碳中毒等60种。 ■ 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中暑、减压病、高原病、航空病手臂震动病等7种。 ■ 5、传染病:炭疽、森林脑炎、布式杆菌病5种。 ■ 6、皮肤病: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溃疡、化学性皮肤灼伤等9种。 ■ 7、眼病:化学性眼部灼伤,电光性眼炎、职业性白内障等3种。 ■ 8、耳鼻喉口腔疾病:噪声聋、铬鼻病、牙酸蚀病等4种。 ■ 9、肿瘤:石棉所致肺癌、苯所致白血病等11种。 ■ 10、其他;金属烟热、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等3种。
■ 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 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 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 (3)安全帽在使用时受到较大冲击后,无论是否发现帽壳有明显的断裂纹或变形, 都应停止使用,更换受损的安全帽。一般安全帽使用期限不超过3年。
■ (4)安全帽不应储仔在有酸碱、高温(50℃以上)、阳光、潮湿等处,避免重物挤压 或尖物碰刺。
■ (5)帽壳与帽衬可用冷水、温水(低于50℃)洗涤,不可放在暖气片上烘烤,以防帽 壳变形
使用规范
■ (1)佩戴前,应检查安全帽各配件有无破损、装配是否牢固、帽衬调节部分是否卡 紧、插口是否牢靠、绳带是否系紧等,若帽衬与帽壳之间的距离不在25~50mm 之间,应用顶绳凋节到规定的范围。确信各部件完好后方可使用。
■ (2)根据使用者头的大小,将帽箍长度调节到适宜位置(松紧适度),高空作业人 员佩戴的安全帽,要有颏下带和后颈箍并应拴牢,以防帽子滑落与脱掉。
4
安全帽
安全帽是指对人头部受坠落物及其 他特定因素引起的伤害起防护作用 的帽子。安全帽由帽壳、帽衬、下 颏带及附件等组成。
5
组成结构
■ (1)帽壳:一般采用椭圆形或半球形薄壳结构。这种结构,在冲击压力下会产生一 定的压力变形,由于材料的刚性性能吸收和分散受力,加上表面光滑与圆形曲线 易使冲击物滑走,而减少冲击的时间。根据需要加强安全帽外壳的强度,外壳可 制成光顶、顶筋、有沿和无沿等多种型式。
■ (3)生物力学:标准中规定安全帽必须能吸收4 900N,一这是因为生物学试验,人 体颈椎在受力时最大的限值,超过此限值颈椎就会受到伤害,轻者引起瘫痪,重 者危及生命。
7
选择原则
■ 1.应选择合格产品 ■ 安全帽必须按国家标准GB2811进行生产,出厂的产品应通过质检部门检验符合标准要求
才能发给产品合格证,在购买安全帽时,应看是否持有生产许可证书和有效期。 ■ 2.选择适宜的品种 ■ (1)根据安全帽的性能选择:每种安会帽都具有一定的技术性能指标和它的适用范围。 ■ (2)款式的选择,大沿帽和大舌帽适用于露天作业,这种安全帽有防日晒和雨淋的作用,
■ (2)帽衬:帽衬是帽壳内直接与佩戴者头顶部接触部件的总称,其由帽箍环带、顶 带、护带、托带、吸汗带、衬垫拴绳等组成。帽衬的材料可用棉织带、合成纤维 带和塑料衬带制成,帽箍为环状带,在佩戴时紧紧围绕人的头部,带的前额部分 衬有吸汗材料,具有一定的吸汗作用。帽箍环形带可分成固定带和可调节带两种, 帽箍有加后颈箍和无后颈箍两种。顶带是与人头顶部相接触的衬带,顶带与帽壳 可用铆钉连接,或用带的插口与帽壳的插座连接,顶带有十字形、六条形。相应 设插口4~6个。
小沿帽通用于室内、隧道、涵洞、井巷、森林、脚手架上等活动范围小,易发生帽沿碰 撞的狭窄场所。 ■ (3)关于安全帽的颜色,应遵循安全心理学的原则。国际较通用的黄色加黑条,是引起警 戒的标志,红色是表示限制、禁止的标志;蓝色起显示作用等。 ■ 对矿业安全帽,煤矿习惯采用黑颜色,这可能因煤尘是黑色玷污安全帽看不出来,而其 他颜色则很易察觉。但矿工帽采用黑色,显然不符合安全人机学原则,因为矿井下照明 较差,黑色矿工帽在明暗对比不明显时,容易由于视觉模糊而发生安全事故,所以应采 用明亮的颜色,便于发现引起警觉。
职业卫生管理
1
不好好学习,你就违法了!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 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宪法制定。 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通过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作出修改。自2017年11月5日起施行。
■ 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增强职业病防范意识,遵守职业病 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 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
2
职业病危害因素可分为10类:
■ 1、粉尘类 ■ 2、放射性物质类 ■ 3、化学物质类 ■ 4、物理因素 ■ 5、生物因素 ■ 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 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 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 9、导致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 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 (3)下颏带
6
防护机理
■ (1)缓冲减震作用:帽壳与帽衬之间有25~50mm的间隙,当物体击安全帽时,帽壳 不因受力变形而直接影响到头顶部。
■ (2)分散应力作用:帽壳为椭圆形或半球形,表面光滑,当物体坠落在帽壳上时, 物体不能停留立即滑落;而且帽壳受打击点的承受的力向周围传递。通过帽衬缓 冲减少的力可达2/3以上,其余的力经帽衬的移个面积传递给人的头盖骨,这样就 把着力点变成了着力面,从而避免了冲击力在帽壳上某点应力集中,减少了单位 面积受力。
3
职业病目录 10类132种
■ 1、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矽肺、煤工尘肺、碳黑尘肺、滑石尘肺、电焊工尘肺等19 种。
■ 2、放射性疾病、外照射急性放射疾病、内照射放射病等11种。 ■ 3、化学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锰及其化合物中毒、氨中毒、氯气中毒、氮氧化和物中
毒、苯中毒、四氯化碳中毒等60种。 ■ 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中暑、减压病、高原病、航空病手臂震动病等7种。 ■ 5、传染病:炭疽、森林脑炎、布式杆菌病5种。 ■ 6、皮肤病: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溃疡、化学性皮肤灼伤等9种。 ■ 7、眼病:化学性眼部灼伤,电光性眼炎、职业性白内障等3种。 ■ 8、耳鼻喉口腔疾病:噪声聋、铬鼻病、牙酸蚀病等4种。 ■ 9、肿瘤:石棉所致肺癌、苯所致白血病等11种。 ■ 10、其他;金属烟热、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等3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