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态软件发展趋势
第七章 组态软件

(2) 使来自设备的数据与计算机图形画面上的各元 素关联起来。
(3)
(4)
处理数据设备报警及系统报警。
存储历史数据并支持历史数据的查询。
(5)
各类报表的生成和打印输出。
(6) 为使用者提供灵活、多变的组态工具,可以适 应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7) 最终生成的应用系统运动稳定可靠。
8)具有与第三方程序的接口,方便数据共享。
今后——还会有新 的内容。 课程:
计算机控制系统
SCADA: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即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 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人机接口 MMI:man machine interface——人机接口 世界上第一个商品组态软件——Intouch,美国 Wonderware公司,80年代末。目前几十种
。
国际上知名的12种监控软件如下表:
公司名称 Intellution Wonderware Nema Soft TA Engineering 通用电气 西门子 Rock-Well 信肯通
National Instruments
产品名称 FIX,iFIX INTOUCH
Paragon\ParagonTNT
画面显示
第三方程 序接口
计算与 控制 处报 理警 检 查 与
通信程序组态 软件
I/O设备驱动 I/O Server I/O 设备 现场设备
课程:
计算机控制系统
组态软件的数据流
2、图形显 示
1、数据采 集加工
组态软件通过I/O驱动程序从现场I/O设备获得实 时数据,加工,一方面图形方式显示,一方面按照 组态要求和操作人员指令将控制数据送给I/O设 备,对执行机构实施控制或调整控制参数。 存储、检索历史数据,报警。 实时数据库是组态软件的核心和引擎。通过高效 的内部协议相互通信。
组态技术

• 嵌入式组态软件分开发系统和运行系统。嵌入式组态软件 的开发环境一般运行于具有良好人机界面的Windows 操 作系统上,而运行环境可基于多种嵌入式操作系统如 Windows CE,DeltaOS,NT Embedded及LINUX和Dos之 上,甚至直接支持特定CPU, • 嵌入式自动化组态软件的运行系统大多为组件式可伸缩配 置结构,一般包括:人机界面HMI组件(包括历史数据浏览、 趋势图等可选模块)、历史数据记录组件、网络通讯组件、 Internet组件、Control逻辑和流程控制组件及实时内核。
mcgsTpc嵌入式一体化触摸屏TPC7062K
• 嵌入式组态软件的组态环境和模拟运行环境是一套完整的 工具软件,可以在PC上运行。 • 嵌入式组态软件的运行环境则是一个独立的运行系统,它 按照组态工程中用户指定的方式进行各种处理,完成用户 组态设计的目标和功能。运行环境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必 须与组态工程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才能构成用户应用系统。 一旦组态工作完成,并且将组态好的工程下载到嵌入式一 体化触摸屏的运行环境中,组态工程就可以离开组态环境 而独立运行。 • TPC是北京昆仑通态自动化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生产的 嵌入式一体化触摸屏系列型号,其中TPC7062K具有代表 性。
什么是组态?
• 与硬件生产相对照,组态与组装类似。如要组装一台电脑, 事先提供了各种型号的主板、机箱、电源、CPU、显示器、 硬盘、光驱等,我们的工作就是用这些部件拼凑成自己需 要的电脑。当然软件中的组态要比硬件的组装有更大的发 挥空间,因为它一般要比硬件中的“部件”更多,而且每 个 “部件” 都很灵活,因为软部件都有内部属性,通过 改变属性可以改变其规格(如大小、形状、颜色等)。
组态软件介绍

目前大部分组态软件都是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的,一般是用 面向对象设计语言开发的,开发过程中主要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
3.实时数据库运行管理程序 组态软件内部含有实时数据库系统,用户定义的全局变 量都存放在实时数据库中,这些变量的集合被形象称为数据 词典。有些组态软件中也将变量称为“标签”。实时数据库 中的I/O变量是随着生产现场变送器的输出值而变化的,而实 时数据库中的I/O变量一变化就会引起画面上的图形变化。实 时数据库的管理功能包括定义变量名称、数据类型、与外部 设备的连接等各种参数。
二、 组态软件的种类 组态软件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集散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的诞生而出现的,当时集散系统的厂商只将本公 司生产的控制设备(如板卡、智能仪表、智能模块等)的图形和 驱动程序集中在一起制作成库,供用户设计时选用,这样的组态 软件是依赖于硬件的,不同的集散系统厂商开发的组态软件只能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硬件设备,不可互相替代。直到现在仍有一 些这样的组态软件在流行,如美国A-B(Allen-Bradley)公司的 RSView32、德国西门子公司的WinCC等就是这种专用组态软件。 随着PC机可靠性的不断提高和在工控领域的普及发展,以及世界 上许多工控厂商主动公开通信协议,加入基于工业PC机的控制行 列,于是又诞生了一些通用组态软件。目前世界上流行的组态软 件有几十种,我国的通用组态软件开发也有近20年的历史,目前 国内较大的组态软件开发公司和产品有北京亚控公司的组态王 Kingview、北京三维力控公司的PCAuto、北京昆仑通态公司的 MCGS等。
工业组态技术教程

3. 具体功能实现
组态软件的使用者是自动化工程设计人员。 组态软件包的主要目的是使使用者在生成适合自 己需要的应用系统时不需要修改软件程序的源代 码,因此在设计组态软件时应充分了解自动化工 程设计人员的基本需求,并加以总结提炼,重点 集中解决公共性问题。
(1)如何与采集控制设备间进行数据交换; (2)使来自设备的数据与计算机图形画面上 的各元素关联起来; (3)处理数据报警及系统报警; (4)存储历史数据并支持历史数据的查询; (5)各类报表的生成和打印输出;
(6)为使用者提供灵活、多变的组态工 具,可以适应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7)最终生成的应用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8)具有与第三方程序的接口,方便数据 共享。 (9)简单的回路调节;批次处理;SPC 过 程质量控制 (10)符合IEC 61131-3 标准。
其他设计
人机界面系统的设计还包括报警组态及输出、 报表组态及打印、历史数据检索与显示等功能。 各种报警、报表、趋势的数据源都可以通过组 态作为动画链接的对象。
(2)实时数据库系统
实时数据库是一个数据处理中心,是组态软 件的核心部件,是构建分布式应用系统的基础, 它负责实时数据运算与处理、历史数据存储、统 计数据处理、报警处理、数据服务请求处理等。
工业组态技术
陈礼勇
2013-9-2
学好《工业组态技术》可以给我们 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带来有益的帮助
★ PLC课程、综合训练和毕业设 计 ★ 可以直接接手一个实际工程的 上位组态的工作
2
课程说明
• 本课程为专业课程,主要学习一个反应车间的监控系 统上位机组态技术。监控中心从现场采集生产数据, 并以动画形式直观的显示在监控画面上。监控画面还 将显示实时趋势和报警信息,并提供历史数据查询功 能,最后完成一个数据统计的报表。
组态监控

监控组态软件不仅有监控和数据采集(SCADA)功能,而且有组态、开发和开放功能。
监控组态软件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DCS和PLC等工业控制技术的突飞猛进而发展起来的。
随着个人计算机(PC)的普及和开放系统的推广,基于PC的监控组态软件在工业控制领域不断发展壮大。
监控组态软件广泛运用于工业、农业、楼宇和办公等领域的自动化系统。
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发展,自动化产品呈现出小型化、网络化、PC化、开放式和低成本的发展趋势,并逐渐形成了各种标准的硬件、软件和网络结构系统。
监控组态软件已经成为其中的桥梁和纽带,是自动化系统集成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组成部分。
西门子公司的W1nCC 是WlndowsControIConter(视窗控制中心)的简称。
它集成了SCADA、组态、脚本(Script)语言和OPC等先进技术,为用户提供了Windows操作系统(W1ndows 2000或XP)环境下使用各种通用软件的功能。
WinCC继承了西门子公司的全集成自动化(TIA)产品的技术先进和无缝集成的特点。
WinCC运行于个人计算机环境,可以与多种自动化设备及控制软件集成,具有丰富的设置项目、可视窗口和菜单选项,使用方式灵活,功能齐全。
用户在其友好的界面下进行组态、编程和数据管理,可形成所需的操作画面、监视画面、控制画面、报警画面、实时趋势曲线、历史趋势曲线和打印报表等。
它为操作者提供了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操作环境,不仅缩短了软件设计周期,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WinCC的另一个特点在于其整体开放性,它可以方便地与各种软件和用户程序组合在一起,建立友好的人机界面,满足实际需要。
用户也可将WinCC作为系统扩展的基础,通过开放式接口,开发其自身需要的应用系统。
WinCC因其具有独特的设计思想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借助于模块化的设计,能以灵活的方式对其加以扩展。
它不仅能用于单用户系统,而且能构成多用户系统,甚至包括多个服务器和客户机在内的分布式系统。
组态软件的现状与发展

动化系统 的“ 水平” 垂直” 和“ 集成中起着 桥梁和纽带 的作用,已成为 自动化系统
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
速的控制过程成为可能。工程技术人员
对传统 的仪表控制方式很熟悉 ,但往往 缺乏专业的计算机知识;而专业 的计算 饥技术人员又往往缺乏实际的控制经验。 这样在计算机与控制之间就存在着一个 巨大的障碍,而组态软件则成为逾越这一 璋碍的桥梁 。组态软件可以提供一个 良 好的人机界面 ,使技术人员可用最简单 的方法随心所欲地组成 自己的控制系统。
S A A 的软件平 台工具 ,具有 丰富的 C D ) 设置项 目,使用方便灵活 ,功能强大。
组态软件最早出现时 , MI H 或MMI 是其主要内涵 ,即解决人机图形界面问 题 。随着它的快速发展 ,实时数据库 、
杂, 要求控制及时可靠 。 基于以上特点 ,
控制站采用 P C作为控制器,操作站与 L 管理站计算机监控部分采用工控组态软 件开发监控软件。使用局域 网连接操作
I / O设备 获得实时数据 ,对数据进行必
要 的 加工 后 ,一 方 面 以图形 方式 直 观地
计算机 的监控系统开始进入市场 ,为组 态软件提供 了发展空间。目前 自动化产
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 ;另一方面按照组 态要求和操作人员的指令将控制数据传
世 界 仪 表 与自 动 化
— __ 一
二 组态软件的特点
组态 的概 念最 早 来 自英 文 C ni o f —
g rt n uai ,含义是 使用软 件工具对计算 o 机及软件的各种资源进行配置 ,达到使
程项 目中。而对于 占市场份额较 多的中
小规 模工 程项 目,使 用国 内开 发的组 态软件是比较经济 的选择 。本文以L E P
组态软件基础知识ppt课件

9、视用户需求,制作历史趋势,报警显示,以及开发报表系统。之后 ,还需加上安全权限设置。
10、对组态内容进行分段和总体调试,视调试情况对软件进行相应修 改。
11、将全部内容调试完成以后,对上位软件进行最后完善(如:加上 开机自动打开监控画面,禁止从监控画面推出等),让系统投入正 式(或试)运行。
4
组态软件的系统构成
二、以成员构成划分
组态软件因为其功能强大,而每个功能相对来说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因此其组成形式是一个集成软件平台,由若干程序组件构成。其中必备的典 型组件包括: 1、应用程序管理器 2、图形界面开发程序 3、图形界面运行程序 4、实时数据库系统组态程序 5、实时数据库系统运行程序 6、I/O驱动程序 7、扩展可选组件
2
概述
2、组态软件特点与功能
一般来说,组态软件是数据采集监控系统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的软件平台工具,是工业应用软件的组态软件由早先单一的人机界面向数据处理机方向发展,管理的数据
3、当时国内的工业自动化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水平还不高,组态软件提供了对大 规模应用、大量数据进行采集、监控、处理并可以将处理的结果生成管理所 需的数
据,这些需求并未完全形成。
6
组态软件现状和使用组态软件步骤
使用组态软件的一般步骤
1、将所有I/O点的参数收集齐全,并填写表格,以备在监控组态软件和PLC 上组态时使用。
组态软件基础知识
概述 组态软件的系统构成 组态软件现状和使用组态软件步骤 组态软件发展趋势
1
概述
组态软件

组态软件目录[隐藏]简介国外进口品牌组态软件国内品牌组态软件组态软件特点监控组态软件2008年最新发展及趋势简介国外进口品牌组态软件国内品牌组态软件组态软件特点监控组态软件2008年最新发展及趋势[编辑本段]简介组态软件在国内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它可以理解为“组态式监控软件”。
“组态(Configure)”的含义是“配置”、“设定”、“设置”等意思,是指用户通过类似“搭积木”的简单方式来完成自己所需要的软件功能,而不需要编写计算机程序,也就是所谓的“组态”。
它有时候也称为“二次开发”,组态软件就称为“二次开发平台”。
“监控(Supervisory Control)”,即“监视和控制”,是指通过计算机信号对自动化设备或过程进行监视、控制和管理组态软件,又称组态监控软件系统软件。
译自英文SCADA,即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
它是指一些数据采集与过程控制的专用软件。
它们处在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层一级的软件平台和开发环境,使用灵活的组态方式,为用户提供快速构建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功能的、通用层次的软件工具。
组态软件的应用领域很广,可以应用于电力系统、给水系统、石油、化工等领域的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以及过程控制等诸多领域。
在电力系统以及电气化铁道上又称远动系统(RTU System,Remote Terminal Unit)。
组态软件是有专业性的。
一种组态软件只能适合某种领域的应用。
组态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工业计算机控制中。
如DCS(集散控制系统)组态,PLC(可编程控制器)梯形图组态。
人机界面生成软件就叫工控组态软件。
在其他行业也有组态的概念,如AutoCAD,PhotoShop等。
不同之处在于,工业控制中形成的组态结果是用在实时监控的。
从表面上看,组态工具的运行程序就是执行自己特定的任务。
工控组态软件也提供了编程手段,一般都是内置编译系统,提供类BASIC语言,有的支持VB,现在有的组态软件甚至支持C#高级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概述新型的工业自动控制系统正以标准的工业计算机软、硬件平台构成的集成系统取代传统的封闭式系统,它具有适应性强、开放性好、易于扩展、经济、开发周期短等优点。通常可以把这样的系统划分为控制层、监控层、管理层三个层次结构。其中监控层对下连接控制层,对上连接管理层,它不但实现对现场的实时监测与控制,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完成上传下达、组态开发的重要作用。监控层的硬件以工业级的微型计算机和工作站为主,目前更趋向于工业微机。组态软件指一些数据采集与过程控制的专用软件,它们是在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层一级的软件平台和开发环境,能以灵活多样的组态方式(而不是编程方式)提供良好的用户开发界面和简捷的使用方法,其预设置的各种软件模块可以非常容易地实现和完成监控层的各项功能,并能同时支持各种硬件厂家的计算机和I/O设备,与高可靠的工控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结合,可向控制层和管理层提供软、硬件的全部接口,进行系统集成。目前世界上有不少专业厂商包括专业软件公司和硬件/系统厂商生产和提供各种组态软件产品。 ◆ 组态软件现状目前中国市场上的组态软件产品按厂商可大致划分为三类,即国外专业软件厂商提供的产品,国外硬件或系统厂商提供的产品,以及国内自行开发的国产化产品。从近几年的调查结果来看,国内组态软件市场大部分份额仍被国外几家组态软件占据,如:FIX、InTouch等。这些“洋软件”在功能完备性、产品包装、市场推广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并非所有方面都尽善尽美。 — 美国Wonderware公司的InTouch InTouch堪称组态软件的“鼻祖”,率先推出的16位Windows环境下的组态软件,在国际上曾得到较高的市场占有率。InTouch软件的图形功能比较丰富,使用较方便,但控制功能较弱。其I/O硬件驱动丰富,但只是使用DDE连接方式,实时性较差而且驱动程序需单独购买。它的5.6版(16位)很稳定,在中国市场也普遍受到好评。7.0版(32位)在网络和数据管理方面有所加强,并实现了实时关系数据库,但其实只是在SQL Server上增加了数据传输插件。在32位Windows环境下,InTouch已受到其他产品的猛烈冲击。 — 美国Intellution公司的FIX产品系列较全,包括DOS版、16位Windows版、32位Windows版、OS/2版和其他一些版本,功能较InTouch强,但实时性仍欠缺,总体技术一般。其I/O硬件驱动丰富,只是驱动程序也需单独购买。最新推出的iFIX是全新模式的组态软件,思想和体系结构都比较新,提供的功能也较为完整。但也许过于“庞大”和“臃肿”,对系统资源耗费巨大,用户最为明显的感受就是“缓慢”,提供的许多“大而全”的功能对于中国用户也并不适用。而且经常受Windows操作系统影响而导致不稳定。 — 澳大利亚CIT公司的Citect是组态软件中的后起之秀,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得很快。Citect产品包括16位和32位Windows版,它的计算机味道很浓,与其他软件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界面部分很漂亮,很吸引人,但使用的方便性和图形功能不及InTouch,且版本升级较慢,一直没有很大的体系改变。其控制算法比较好,I/O硬件驱动相对比较少,但大部分驱动程序可随软件包提供给用户。 — 德国西门子公司的WinCC 新版软件有了很大进步,但体系结构还是比较老的思想,在网络结构和数据管理方面要比iFIX差,但也属于比较先进的产品之一。西门子似乎仅是想把这个产品当作其硬件的陪衬,对第三方硬件的支持也不热衷,若选用西门子硬件,能免费得到WinCC,所以对于使用其他硬件的用户,不是个好选择。 — 美国T.A.Engineering公司的AIMAX AIMAX也提供了16位和32位Windows下的不同版本。其3.5版(16位)在国内曾形成一批用户。AIMAX的图形组态方式比较直观,但提供的功能较少。中国市场常见的其他国外专业软件公司的组态软件产品还有原美国Heuristics公司的ONSOPEC,原美国Intec Control公司的PARAGON,美国Iconics公司的Genesis,以色列PC SOFT公司的WIZCON以及美国U.S.Data公司的Factory Link等。然而这些产品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所占有的市场份额相对都比较小。近年来一些国外著名硬件或系统厂商推出了日趋成熟的组态软件产品,如美国GE公司的Cimplicity,美国AB公司(Rockwell自动化)的RSView。这些组态软件一改过去仅为其本身硬件配套的OEM形式,通过大力加强对其他硬件产品的驱动支持和软件内部的各种功能,而发展成为专业化的通用组态软件。如美国GE公司成立了近百人的专门软件部门,已将其Cimplicity开发成为通用组态软件产品,尤其加强了服务器及网络冗余和管理层方面的功能,适应了潮流,加之随软件提供各种驱动程序,在国际市场上也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Cimplicity也好,RSView也罢,都不算有很突出的特点,版本升级也太慢。国产化的组态软件产品也正在成为市场上的一支生力军,近年来已有一定影响力的产品有组态王、SYNALL、MCGS、天工、ControlX、虎翼、力控等。国内有不少单位,如一些高校、研究所、公司,甚至一些个人正在积极地搞组态软件产品的开发。国产化的组态软件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优势,但总的来讲,由于资金来源缺乏,软件工程的组织薄弱,因此软件商品化的程度还比较差。目前国产化组态软件主要应用于一些小型的、非重要性的项目中。下面列举并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国内组态软件。 — 北京亚控公司的组态王 组态王是国内较早出现的组态软件产品之一。早期的组态王仿照InTouch,只是个人机接口,到了5.1版本,在数据管理和开放性方面有了一些改进。但体系结构却没有实质性地突破。没有摆脱早期形成的不合理的程序构架。其网络功能较为薄弱,支持不了真正意义上的分布式系统。6系列版本的结构从广告宣传上看应该很不错。 — 北京昆仑通态公司MCGS 其思想比较独特,属于很另类的产品,有很多特殊的概念和使用方式。 — SYNALL是独特的产品,但使用起来有点别扭,网络方面有独到之处,但效率和稳定性还有待提高。 — 哈尔滨华富公司的ControX2000是比较新的组态软件 其产品体系结构非常象iFIX,界面漂亮,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有许多自己的特色。但从它DEMO版运行效果来看,执行代码的运行效率不是很高,特别是图形处理环节,似乎有些缺陷。DEMO运行也不十分稳定。用一些分析工具观察其执行的结构,感觉其程序结构设计不十分合理,代码重用率低。 — 大庆三维公司的ForceControl(力控)是国内较早出现的组态软件之一 早期力控一直没有作为正式商品广泛推广,所以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1993年,力控就已形成了他的第一个版本,只是那时他还是一个基于DOS和VMS的版本。后来随着Windows3.1的流行,又开发出了16位Windows版。但直至Windows95版本的力控诞生之前,他主要被用于公司内部的一些工程项目。32位Windows下的1.0版的力控,在体系结构上就已经具备了较为明显的先进性,其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其基于真正意义的分布式实时数据库的三层结构,而且其实时数据库结构为可组态的“活结构”。这些特点显然是受了如Apecs、InfoPlus等先进的大型控制软件的影响。但1.0版的力控尚存在明显的不足,如:I/O驱动较少,界面和产品包装不够美观等。在1999~2000年期间,力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最新推出的2.0版在功能的丰富性、易用性、开放性和I/O驱动数量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很多环节的设计上,力控都能从国内用户的角度出发,既注重实用性,又不失大软件的风范。另外,该公司在产品的培训、用户技术支持等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相信在较短的时间内,力控软件产品将在工控软件界形成巨大冲击。目前进入市场的组态软件仅有一二十个主要品牌,但有能力进入组态软件市场的公司估计在几十个。其中硬件厂商的组态软件产品目前在中国市场占有的份额也不容忽视,它们不但在对本公司硬件产品的集成配套方面具有优势,而且正在打入与其他厂家硬件产品集成的市场。一些原DCS的系统厂商,如Rosemount,Honeywell等公司也陆续推出了新型的、更开放的控制系统以及现场总线产品,并配以“开放的”组态软件。其中国内已有一定规模软件同时有能力(包括技术实力、资金实力)快速进入组态软件市场的不会少于十家。如几大国内DCS系统商:浙大中控、北京和利时、浙江威盛、北京金穗等;另外几大电力系统商:南京南瑞、山东大学积成电子、山东烟台东方电子,四川联合大学等;其它大型系统集成商:清华同方、清华紫光、天津仪表等。由于这些公司均有很强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工程经验、业绩,市场影响力和认同程度较高,不少公司均有上市公司的背景,资金充足,一旦组态软件市场进入高利润的成熟销售期,这些公司估计会对组态软件市场有一定的响应。其软件虽然是整个控制系统的配套软件,但都接近通用组态软件,不用付出太大的代价就可以进入市场,因此应该说这些公司是组态软件商第一梯队最大的潜在竞争者。从目前来看,这些组态软件的开放性还主要是面对管理层,对下面的控制一般仍只针对本公司产品,因此不能称为通用组态软件,这些专门的组态软件都有很强的仪控特色,且价格不菲。 ◆ 组态软件的特点和市场分布组态软件有着工业产品和软件产品的共同特点。由于需要在工业现场使用,可靠性始终被列为第一位,工程业绩成为衡量软件的决定性因素。同时由于工业现场检验认同的时间一般较长,因此一个组态软件被市场认可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由于组态软件不同于一般的工业产品,它的扩散性极强,地域限制小,加上新产品漫长的市场认同期,一旦产品市场成熟,成长极其迅速,极容易形成市场垄断局面。目前组态软件市场基本分布在系统集成(含生产线技术改造)、产品成套配套的部分。市场基本集中在系统集成,大多用于中小工程的上位机监控。产品成套配套市场部分根据产品的不同可分为控制类产品和非控制类产品两大类。控制类产品指与目前在市场销售的DCS、PLC、仪表产品配套等。这种模式与系统集成市场不同的是,软件直接与控制产品的生产厂家配套,大部分属于OEM方式。由于国产组态软件的低价格和本土化,对低价位产品的国内或国外厂商均有极大吸引力。非控制类产品指与成套设备如锅炉、冷冻机、小区系统等进行控制配套。随着嵌入式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成熟和不断降价,尤其是大容量电子盘、内存价格的大幅度下跌和WINDOWS CE的上市,长期困扰嵌入式计算机控制系统大规模应用的瓶颈已被打破。该系统在产品成套市场将会有一个巨大的发展。目前计算机化控制对工业产品品质、档次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由于组态软件使用简便,对产品开发人员要求不高,对目前国内高级软件人员极其匮乏的产品生产企业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这部分市场单个软件的价格较低,但由于产品市场巨大的数量和稳定的需求,其总体利润应该大于系统集成市场。目前,还有一个市场处于启蒙阶段,如果启动,可能会迅速发展,即电教市场,利用组态软件组成各种教育软件。现在国内各中高等院校(包括中专)电教均较发达,但由于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统一的教育软件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教师。利用组态软件组成符合各自教育风格的各种演示对各教师会有较大的吸引力。由于组态软件使用的简便性,对计算机水平不高的非计算机专业教师和院校将是很好的促进。尤其对于工科院校,长期以来对控制原理、电路原理、力学原理等需要形象教学的科目由于实验室条件限制大多数仍停留在文字教学阶段。由于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