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废水脱色的混凝处理(一)
含硫化黑染料废水混凝脱色的试验研究

环境科 学与管理
ENVI RONM ENTAL CⅡ CE S AND ANAGEⅣⅡc M NT
Vo. 4 Nn 2 13 1
De .2 o e 09
文章 编号 :6 4-6 3 (0 9)2— 0 8— 3 17 19 20 1 07 0
9 . % 。同时还探讨 了将有机 混凝 剂 P M 与氯化 铁进 行 复配 处理含硫 化 黑染料废 水 的效 果。结 果表 明 当 68 A
P M 投 加 量 为 O 1 /, A .2gl氯化 铁 的投 加 量 为 02 / 时 , . 8g l 复合 混凝 剂 的脱 色效 果 最 好 , 色 率 高达 9 . % 。 脱 88 关 键 词 : 染废 水 ; 化 黑 ; 凝脱 色 印 r E 混 中 图分 类 号 : 55 ) o 【 文献标识码 : A
Su y o lc u ain De oo iain o a twae nan n uf rBlc e td n F o c lt c lrz to fW se trCo ti i g S l a k Dy o u
Ja g B L e Z a g Ya p n W a g Xio e in o , iF n , h n n i g , n a p i
( . ni n na Moi r gC ne el gin rv c , ri 5 0 6 C ia 1 E vr me t nt n et o H i n j gPoi e Habn1 0 5 , hn ; o l o i rf o a n
2. c o lo e sr n n i n n n i e r g, r i i e st fS in e a d Te h oo , r i 5 0 0,Chn S h o fCh mi t a d E vr me tE gn e i Ha b n Un v ri o ce c n c n lg Y Ha b n 1 0 4 y o n y i a;
染料化工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染料化工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染料化工行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其中涉及着大量的水处理问题。
染料化工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就是针对该产业中的废水问题而制定的一种处理方案。
该方案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旨在将废水转化为可排放到环境中的安全水质,以达到对环境的保护和污染治理的目的。
染料化工污水的处理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输送及初次混合在工厂废水管道输送水道里,混入一定比例的处理药剂和助剂,进行初次混合。
旨在完成初步的搅拌作用,将废水和处理药剂充分接触,使得废水处理成分更均匀一些。
2. 粗筛废水含有大块的固体杂质,如沙石、树叶、纸张等,对于废水处理设备会产生阻塞,甚至磨损等影响。
因此在废水处理前应该进行粗筛,用来过滤大块固体杂质,减轻机设备的负荷。
3. 原水池在处理之初,为方便调整水质以及对废水中不同化学物质的分离处理,需要设计原水池来进行处理。
水质通常会根据工厂生产的污水特性而分不同等级需求。
4. 中和调节池染料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呈酸性的废水,这些废水的直接排放会给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因此,在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加入一些碱性物质,让废水呈中性或微碱性,避免对环境的危害。
中和调节池便是用来将废水中的酸碱度控制在安全范围的一种工艺。
5. 混凝反应将处理药剂与废水混合,因为处理药剂的吸附、凝聚、沉淀等特性,使废水中的浊物聚合成更大颗粒的固体,并不断增大使废水变得清晰,方便通过沉淀和过滤对水中的杂质进行脱除处理。
6. 简化沉淀通过混凝反应之后,固体颗粒逐渐增大沉淀到底部,随着时间推移,固体颗粒逐渐收缩,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向下运动速度越来越缓慢的情况,这时就可以通过简化沉淀来快速分离水中的固体颗粒避免复杂回流带来的负面问题。
7.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质量较高的道工艺技术。
其原理是通过在处理设备中引入微生物来生物降解有机废物,从而提高处理效果。
该技术可以使废水中的腐殖质、淀粉质、蛋白质、油脂等有机物质得到生物降解,使水质得到很大的提升。
染料废水脱色方法

染料废水主要来源于染料及染料中间体生产行业,由各种产品和中间体结晶的母液、生产过程中流失的物料及冲刷地面的污水等组成。
由于染料生产品种多,并朝着抗光解、抗氧化、抗生物氧化方向发展,从而使染料废水处理难度加大。
染料废水的处理难点:一是COD高,而BOD/COD值较小,可生化性差;二是色度高,且组分复杂。
COD的去除与脱色有相关性,但脱色问题困难更大。
染料的颜色取决于其分子结构。
按Wiff发色基团学说,染料分子的发色体中不饱和共轭链与含有供电子基或吸收电子基的基团相连,另一端与电性相反的基团相连。
化合物分子吸收了一定波长的光量子的能量后,发生极化并产生偶极矩,使价电子在不同能级间跃迁而形成不同的颜色。
一般来说,染料分子结构中共轭链越长,颜色越深;苯环增加,颜色加深;分子量增加,特别是共轭双键数增加,颜色加深。
从理论上讲,多种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都可以用于染料废水的脱色处理,如絮凝沉淀、吸附、离子交换、超滤、渗析、化学氧化、光氧化、电解及生物处理方法。
考虑到工业效率与处理成本,目前工业上常用的方法有絮凝沉淀(气浮)、电解、氧化、吸附、生物降解等方法。
1.絮凝沉淀(气浮)法在染料废水中投加铝、铁盐等絮凝剂,使其水解形成带高电荷的羟基化合物,它们对水中憎水性染料分子如硫化染料、还原染料、分散染料(如直接耐晒翠蓝GL、分散红玉S-2G FL等)的混凝效果较好,PAC投加量在100~150mg/L时,即可取得90%以上的脱色效率。
而对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特别是对小分子量、单偶氮键、含有数个磺酸基的水溶性染料的混凝脱色效率较差。
高价金属盐的电中和作用可降低染料粒子的ζ电位,但取得最佳效果并不需要降为0。
混凝过程的吸附架桥作用是明显的,该过程并不改变染料的分子结构。
硫酸亚铁对带-SO-3、-OH、-NH2、-X等基团的染料分子也具有较好的混凝脱色效果,这主要是由于Fe2+可以与上述基团的未共用电子对发生络合反应而形成大分子螯合物,降低了水溶性,在染料废水中呈胶体状态,进而通过硫酸亚铁水解产物的混凝作用被去除。
《2024年高浓度染料废水(含偶氮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范文

《高浓度染料废水(含偶氮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染料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排放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高浓度染料废水,包括含有偶氮染料废水的处理,已经成为环境治理的重要课题。
这类废水的有效处理不仅关系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也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研究高浓度染料废水(含偶氮染料废水)的处理技术,对于实现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浓度染料废水及偶氮染料废水的特点高浓度染料废水通常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色度高、毒性大、成分复杂,其中偶氮染料废水更是由于其难降解性和生物毒性,成为处理难点。
这类废水的直接排放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影响生态环境。
三、高浓度染料废水(含偶氮染料废水)处理技术1. 物理化学法物理化学法主要包括吸附法、混凝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等。
吸附法利用活性炭、树脂等吸附材料对废水中的染料进行吸附,达到净化目的。
混凝沉淀法通过向废水中加入混凝剂,使废水中的染料颗粒凝聚沉淀。
氧化还原法利用氧化剂或还原剂将染料分解或还原为无害物质。
2. 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方法。
对于高浓度染料废水,一般采用厌氧生物处理和好氧生物处理的组合工艺。
厌氧生物处理能够在较宽松的条件下对有机物进行分解,而好氧生物处理则能进一步降低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
3. 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如光催化氧化、声波催化氧化等,通过产生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等,将有机物迅速氧化为低分子量化合物或无机物,从而达到净化目的。
这种技术对处理难降解的偶氮染料废水具有较好的效果。
四、各种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物理化学法处理效果好,但成本较高,适用于对处理效果要求较高的场合。
生物法成本较低,但需要较长的处理时间和适宜的处理条件。
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效果好,但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高。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废水的性质、处理要求、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技术或组合工艺。
五、结论高浓度染料废水(含偶氮染料废水)的处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结合多种处理方法和技术。
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及工艺流程

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及工艺流程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
物理法包括格栅筛网、调节、沉淀、气浮、过滤和膜技术等;化学法包括中和、混凝、电解、氧化、吸附和消毒等;生物法则包括厌氧生物法、好氧生物法和兼氧生物法。
目前国内的印染废水处理主要以生物法为主,辅以物理法和化学法。
然而,近年来难生化降解有机物的大量进入印染废水,给处理增加了困难。
新型染料、PAV浆料和新型助剂等难以被普通微生物利用,使得原有的生物处理系统COD去除率大都下降到50%左右甚至更低。
此外,PAV等化学浆料造成的COD占印染废水总COD的比例相当大,但是它们很难被普通微生物所利用,使其去除率只有20%~30%。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内外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主要是新的生物处理工艺和高效专门细菌以及新型化学药剂的探索和应用研究。
印染废水处理单元的选择需要考虑废水的水质和水量变化情况。
对于水量变化大的废水,调节池应考虑停留时间长些,但是如果后续处理单元为水解酸化或厌氧处理时,调节时不应采用曝气方式搅拌混合。
对于含疏水性染料较多的废水,混凝反应工艺应放在生化前面,以去除不溶性染料物质,减轻后续生物处理的负荷。
混凝药剂可根据染料性质选用碱式氯化铝(PAC)或硫酸亚铁(FeSO4)等,混凝反应方式采用机械搅拌易于调整水力条件,保证反应充分,反应时间应在25~30min 之间。
在考虑脱色效应时,应把反应时间再适当延长。
对于原水pH值高的废水,通常使用H2S04或HCl中和。
为了节省药剂用量,可在调节以后进行中和。
如果采用烟道气中和,则应考虑脱硫及除灰。
4) 沉淀(气浮):为了分离物化投药反应,可以考虑沉淀。
由于污泥量大,优先考虑辐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适用于小水量。
当有地皮可利用时,平流沉淀池采用吸泥方式时也可采用。
当投药量大时,泥量也大,辐流池可能会引起异重流,新颖地周边进出水沉淀池可克服这一缺点。
如果废水中表面活性剂含量高,可以选择气浮法。
染料废水脱色混凝剂(PSDC—1)的制备和效果实验

a uain weeiv siae .I c r a c t x e me t h eutidc t h t I - o g l th o d g lt r et t o n g d na c d ewi e p r n ,t er l n ae t a  ̄ Ia ac a ua a ag o o n h i s i d PS s n s
P AC相 比 , S C I不 仅 具 有 良好 的 混 凝 效 果 而 且 具 有 良好 的 脱 色 效 果 。 PD - 关 键 词 脱 色 混 凝 剂 聚 硅 酸 复 盐 污 水 处 理
Pr pa a i n & e f c f p y ii i c o ato e r to f e t o ol s lc c de ol r i n
te td d etf se tr rae y sufwatwae .Th p i m n io o p li S  ̄ - n d en se trtet e t u h a eo t mu c dt n fra pyn P I I i y i watwae ram n ,s c o is g g s o cn rt f c n e tain o I - n H au ,we esl t .P I - rpr r sd t r tt emo e y i se — o PS ̄ Ia d p v e l r e e e cd S  ̄ Ip e ae weeue te h d l en watwa d o a d g
维普资讯
第 3卷 第 9期
2 002年 9月
环 境 污 染 治 理 技 术 与 设 备
Te hni e nd Eq pm e orEnvionm e a c qu s a ui nt f r nt lPol i l on Contol ut r
染料废水的混凝实验的实验报告

染料废水的混凝实验的实验报告篇一:混凝实验报告物化实验一混凝环93第四小组刘梦圆张晨刘作亚吴悦吕晓佟混凝过程是现代城市给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工艺研究中不可缺少也是最为关键的前置单元操作环节之一。
在原水和废水中都存在着数量不等的胶体粒子,如粘土、矿物质、二氧化硅或工业生产中产生的碎屑等,它们悬浮在水中造成水体浑浊,混凝工艺是针对水中的这些物质处理的过程。
混凝可去除的悬浮物颗粒直径范围在:(有时认为在1?m)。
1nm~0.1?m通过试验摸索混凝过程各参数的最佳值,对于获得良好的混凝效果至关重要。
一、实验目的1. 2. 3. 4.了解混凝的现象及过程,观察矾花的形成。
了解混凝的净水作用及主要影响因素。
了解助凝剂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探求水样最佳混凝条件(包括投药种类、投药量、pH值、水流速度梯度等)。
二、实验原理天然水体中存在大量胶体颗粒,是水产生浑浊的一个重要原因,胶体颗粒靠自然沉淀是不能去除的。
胶体的布朗运动、胶体表面的水化作用以及胶体间的静电斥力,使得胶体颗粒具有分散稳定性。
其中因胶体颗粒带有一定电荷,它们之间的电斥力是胶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胶体表面的电荷值常用电动电位?表示,又称为Zeta电位。
Zeta电位的高低决定了胶体颗粒之间斥力的大小和影响范围。
一般天然水中的胶体颗粒的Zeta 电位约在(-30mV)以上。
若向水中投加混凝剂能提供大量的正离子,能加速胶体的凝结核沉降;压缩胶团的扩散层,使电位降到(-15mV)左右而变成不稳定因素,也有利于胶粒的吸附凝聚,即可得到较好的混凝效果。
然而当Zeta电位降到零,往往不是最佳混凝状态。
同时,投加混凝剂后?电位降低,有可能使水花作用减弱,混凝剂水解后形成的高分子物质(一般具有链状结构)在胶粒与胶粒之间起着吸附架桥的作用,也有利于提高混凝效果;即使?电位没有降低或者降低不多,胶粒不能相互接触,但通过高分子链状物吸附作用,胶粒之间也能形成絮凝体。
消除或降低胶体颗粒稳定因素的过程叫脱稳。
混凝沉淀+AO+Fenton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混凝沉淀+A/O+Fenton工艺处理印染废水赵岩!李洪军"胡晓聪!(1浙江艾摩柯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2杭州天锦环境科技咨询发展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摘要:采用“混凝沉淀+A/O+Fenton"组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运行结果表明混凝沉淀对COD&、色度的去除率达50%以上# A/O系统对CODa去除率达到30%以上#Fenton系统对CODg 苯胺均具有50%以上的处理效率,各项出水指标均能够达到GB 4287-201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直接排放标准0关键词:印染废水;混凝沉淀;AO生化;Fenton氧化引言印染行业是工业领域的废水排放大户,印染企业针对不同的布料采用不同的染色工艺、使用不同的染料和助剂,使其产生的废水具有水质、水量变化大,有机物含量高、色度深、可生化性差⑴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罠印染废水处理的成熟工艺较多,目前采用的有物化法、生化法、物化-生化法叫这些方法都可以对印染污水治理产生一定效果2012年开始,印染废水排放执行新的排放标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XGB4287-2012巴废水直排指标COD&由100mg/L提升至80mg/L,因此探究一种更加高效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十分必要$以浙江某印染废水处理工程为例,研究“混凝沉淀+A/O+Fenton”对印染废水中常规污染物的去除效率,以期为同类废水处理提供参考。
1企业及废水的基本情况企业主营涤纶、涤棉布的染色加工,车间研究所用的染料以分散染料、活性染料为主$废水主要来自生产过程中的染色和漂洗工序,废水每天产生量约为2000m3$废水经处理后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XGB4287-2012(及其修改单规定的排放标准$目水水质标1$表1设计进、出水水质指标单位:(mg/L)污染项目COD NH4+-N SS色度/倍pH苯胺进水水质2500302008006〜11!2排放标准!80!10!50!506〜9!12废水特点及设计思路印染工业废水主要是有机污染废水,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有生产工艺排出的各种染料、浆料、助剂、表面活性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染料废水脱色的混凝处理(一)摘要:阐明了染料废水的污染特征来源及混凝的脱色机理和方法,探讨了无机混凝剂和有机混凝剂在印染废水脱色处理中的应用,介绍了国内外染料脱色的新技术工艺,并在此基础上对染料废水的脱色混凝进展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废水处理脱色混凝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印染废水已成为我国目前主要有害、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
随着染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和后整理技术的进步,新型助剂、染料、整理剂等在印染行业中被大量使用,进一步加重了印染废水脱色处理的难度。
印染废水属于含有一定量有毒物质的有机废水,含有残余染料、染色助剂、酸碱以及一些重金属,其中残余染料及助剂构成了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并使废水带有特殊的颜色.因此,如何使印染废水脱色是处理的重要问题,脱色方法的研究也成为印染废水处理的重要课题。
混凝法是向废水中添加一定物质,通过物理或化学的作用,使原先溶于废水中或呈细微状态、不易沉降、过滤的污染物集结成较大颗粒,以便于分离的方法。
印染废水处理的方法很多,物理方法包括吸附法、膜分离技术、超声波气振法、高能物理法;化学方法包括化学混凝法、臭氧氧化法,芬顿试剂氧化法、湿式空气氧化法、超临界水氧化法、焚烧法;电化学法包括电混凝法、电气浮法、电氧化法、微电解法;光化学氧化法包括光分解、光激发氧化、光催化氧化等。
其中混凝法具有成本较低,操作简单而有效等优点,成为工业用水和废水处理的重要手段。
1染料废水的来源及特点染料废水是主要有害的工业废水之一,主要来源于染料及染料中间体生产行业,由各种产品和中间体结晶的母液、生产过程中流失的物料及冲刷地面的污水等组成。
我国染料工业具有小批量、多品种的特点,大部分是间歇操作,废水间断性排放,水质水量变化范围大。
染料生产流程长,产品收率低,废水组分复杂、浓度高(COD为1000~10万mg/L)、色度深(500~50万倍)。
废水中的有机组分大多以芳烃及杂环化合物为母体,并带有显色基团及极性基团。
废水中还含有较多的原料和副产品,如卤化物、硝基物、苯胺、酚类等,以及无机盐如NaCl、Na2SO4、Na2S等。
由于染料生产品种多,并朝着抗光解、抗氧化、抗生物氧化方向发展,从而使染料废水处理难度加大。
染料废水的处理难点:一是COD高,而BOD/COD值较小,可生化性差;二是色度高,且组分复杂。
COD的去除与脱色有相关性,但脱色问题困难更大。
2染料分类及发色机理2.1染料分类2.1.1直接染料直接染料一般属双偶氮、三偶氮或二苯乙烯型结构,分子中亲水基团含量较高,水溶性好,溶解度大,在水溶液中直接染料分子一般呈直线形展开,几个芳环位于同一个平面内。
染料分子可通过基团之间的氢键相互缔合,有较大的聚集倾向,在水溶液中以胶体形态存在,较易被化学混凝法去除。
2.1.2活性染料活性染料有单偶氮型、蒽醌型、酞菁型等。
活性染料在水中的分散状态随其结构而变。
分子量大或芳环呈平面者易发生缔合,形成大分子基团而易被除去;分子量小且芳环不在一个平面内,多以接近真溶液的状态存在,混凝去除率下降。
2.1.3还原染料还原染料分子结构的基本骨架是分子量较大的多环芳香族化合物,疏水芳香环多而亲水基团少,它与分散染料均属于非离子型的疏水性染料,在水中溶解度极微,主要以疏水性的悬浮微粒存在,稳定性较差,混凝剂加入后易发生凝聚而被除去。
2.1.4弱酸性染料弱酸性染料一般为单偶氮和双偶氮类,溶解度中等,常温下在水溶液中以接近胶体的状态存在,易被混凝除去。
2.1.5中性染料中性染料常见的为单偶氮2∶1型金属络合染料,中心络合离子为Co2+、Cr2+等。
由于中心存在金属络离子,导致几个苯环不在同一个平面内,分子间较难缔合,染料在水中以接近真溶液的状态存在,即使混凝剂投加量较大,脱色率也很低1]。
李硕文2]的研究表明,直接染料和还原、分散、硫化染料易通过化学混凝去除,脱色率高;活性染料混凝去除效果随分子量而异;分子量大的易去除;强酸性染料脱色率低,弱酸性和中性染料脱色率高;阳离子染料用混凝剂难以去除,脱色率低。
2.2发色机理染料的颜色取决于其分子结构。
按Wiff发色基团学说,染料分子的发色体中不饱和共轭链(如-C=C-、-N=N-、-N=O)的一端与含有供电子基(如-OH、-NH2)或吸收电子基(如-NO2、>C=O)的基团相连,另一端与电性相反的基团相连。
化合物分子吸收了一定波长的光量子的能量后,发生极化并产生偶极矩,使价电子在不同能级间跃迁而形成不同的颜色。
一般来说,染料分子结构中共轭链越长,颜色越深;苯环增加,颜色加深;分子量增加,特别是共轭双键数增加,颜色加深。
2]3混凝沉淀(气浮)法目前,在常用的印染废水脱色方法中,混凝沉淀(气浮)法由于技术投资省、设备简单、占地少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在混凝过程中,混凝剂在水中先发生水解、聚合等化学反应,生成的水解、聚合产物再与水中的颗粒发生静电中和、粒间加桥、粘附卷扫等作用,生成粗大的混凝体再经沉淀除去。
以上几种作用可能同时产生,在不同的条件下某种作用可能是主导因素。
印染废水中染料发色基团就是通过上述的复杂过程而完成脱色处理的。
混凝法的关键在于混凝剂的选择,投加量少,管理方便,并能取得最佳经济效果的混凝剂是最有生命力的。
在印染废水中使用的混凝剂很多,大致可分为无机混凝剂和有机混凝剂两类。
3.1无机混凝剂在实际应用中的无机混凝剂以铁盐、铝盐为主,镁盐由于其特殊的吸附作用也和其它混凝剂复配而被广泛使用。
李玉江3]的研究发现,PAFM是一种含有铁、铝、镁等多种金属离子的新型复合混凝剂。
pH 值在5~10范围内,PAFM具有良好的混凝除浊性能。
PAFM自身的协同混凝作用,使其具有优良的脱色效果,且pH值适应范围宽。
PAFM对成份复杂的工业印染废水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和COD去除能力。
高玉宝4]通过研究(化学氧化法和化学混凝法)发现,光激发产生的复合氧化气体较纯ClO2具有更好的脱色效果,且二者对活性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优于对分散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都是在pH胡成松5]通过实验发现,聚合硫酸铁具有投加量小、矾花大、沉降速度快、脱色率高等优点,特别是其pH适应范围广,对pH=4的废水脱色率为85%,pH>6以后,脱色率可达92%以上。
黄新文6、7]研究发现PSDC-Ⅰ、PSDC-Ⅱ均为同时具有混凝和脱色效果的新型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和储存稳定性,且具有两个最佳脱色区:一个是pH值在6—8左右;另一个是pH值在13左右。
余莹8]在实验中发现,将聚硅铝铁硼应用于处理印染废水,其脱色效果佳,透光率可达98%;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其COD的去除率高达85%;且具有制备工艺简单、高效、矾花大、沉降速度快、污泥体积小、脱色及去除COD效果良好等优点。
通过多方面的研究及实践证明,利用无机混凝剂可以较好地去除印染废水中大部分悬浮态染料、分散染料、还原染料、硫化染料及水溶性染料中分子量较大的部分直接染料,但对于活性染料、金属络合染料的去除效果则较低。
3.2有机混凝剂由于普通的无机混凝剂在废水处理中药剂投加量大,处理费用高,且随水质的变化需改变加药条件,因此运行管理比较复杂。
最近几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有机高分子混凝剂与无机混凝剂相比,具有用量少、pH适用范围广、受盐类及环境条件影响小、污泥量少、处理效果好等优良性能。
目前用于印染废水中的有机混凝剂主要分为天然和合成两大类。
3.2.1天然有机高分子混凝剂天然高分子混凝剂的主要品种有碳水化合物类(多聚糖类)、壳聚糖、甲壳素类,微生物混凝剂类三大类,通常使用农副产品中的有机高分子物质提取制得,价廉,易降解,但电荷密度较小,分子量较低,且易发生生物降解而失去混凝活性,故使用范围不广。
以价廉物丰、无毒、生物可降解的淀粉为原料制得的阳离子淀粉在工业废水处理中是优良的高分子混凝剂和阴离子交换剂。
取代度0.3以下的阳离子淀粉对印染废水有脱色效率高、用量少、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特点。
具本植等10]选用N-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为阳离子化试剂,以6%LiOH水溶液为催化剂,控制温度70℃、反应时间2h、反应体系含水量24.6%,以干法制备了取代度为0.5的交联阳离子淀粉(CCS),脱色效果可达90%左右。
李旭祥11]用(NH4)2SO4做引发剂,将淀粉与丙烯腈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制得的改性淀粉混凝剂,用于处理印染废水,色度去除率为91%以上。
木质素是天然芳香蔟化合物,吴冰艳12]利用木质素做原料,用季胺盐单体与之进行接枝聚合制得的木质季胺盐混凝剂,在处理丁酸染料废水时,混凝剂中的季胺离子与废水中的磺酸基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质,从而使染料得以混凝沉降去除。
当投加量为20mg/L时,色度去除率可达90%以上。
壳聚糖的混凝机理主要是电荷中和以及分子架桥作用13]。
甲壳素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多糖物质,广泛存在于虾、蟹的外壳中,壳聚糖作为混凝剂处理废水,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回用;甲基壳聚糖是甲壳素一种衍生物,处理印染废水的脱色率与壳聚糖相当,但混凝速度快于壳聚糖,且混凝物不易破碎,便于固体液分离。
方忻兰14]利用海虾、蟹壳为原料,制得的壳聚糖为阴离子型天然有机高分子混凝剂,用来处理印染废水,CODCr去除率可达85%以上,形成的矾花颗粒大,沉降快。
无论是无机混凝剂和有机混凝剂都存在最佳剂量,小于或大于最佳投加量,混凝效果都不好。
邹鹏15]通过实验得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壳聚糖、三氯化铝的最佳投加质量浓度分别为0.2g/L、10g/L、35g/L。
三者中,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药剂最低,AlCl3使用药剂最多。
将壳聚糖与氯化铝复合,能大大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
壳聚糖能很好地对污泥进行预调理,使其易机械脱水;其调理效果好于无机的AlCl3,但却差于CPAM。
在采用AlCl3和壳聚糖两种混凝剂复合对污泥进行调理时,发现污泥比阻值达到更低水平,两者投加顺序不同对污泥调理效果也不同。
3.2.2合成有机高分子混凝剂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混凝剂,分子量大,分子链中所带的官能团多,在水中的伸展度大,混凝性能好,用量小,pH值范围广。
同时在混凝过滤、脱水等分离操作方面都具有优越的性能。
目前应用最好的高分子混凝剂PAN-DCD,通过静电作用和分子间氢键将水中的日染料混凝、聚沉和沉降,其对中性染料、活性染料、酸性染料脱色效果良好,脱色率达90%以上基于染料染色机理的混凝脱色机制,邵青等合成了外观为无色或浅色粘稠液体,它是一种分子结构和空间形态与植物纤维以及蛋白质纤维的结构和空间结构相似的线性分子。
该脱色剂对能染上这种纤维的染料均具有强亲和力,其印染废水的COD去除率为50—90%,色度去除率为80—99.9%。
孙云霞16]以魔芋精粉为主要原料,用磷酸二氢钠为酯化剂在尿素的催化下,合成魔芋葡甘聚糖磷酸酯新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