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土地改革

合集下载

《农场农垦改革情况汇报(6篇)》

《农场农垦改革情况汇报(6篇)》

《农场农垦改革情况汇报(6篇)》(篇一)一、土地确权情况**农场共有国有土地3.2万亩,截止目前已完成全部3.2万亩权籍和外业调查,其中已完成登记发证0.252万亩,发证率约为8%。

无争议2.534万亩已完成内业整理交付国土部门,尚未完成发证具体原因如下:以往土地确权工作中,由于当时**省国营**农场与相邻村集体存在争议,未能指界确权。

自农垦国有土地确权工作开展后,作业单位对**省国营**农场界线进行调查,重新划定界线、填写调查表、整理图件资料后汇交**县不动产登记中心,但因不动产中心权属库为“**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库”,数据显示部门农场土地属性为集体土地,与本次调查情况不相符,不能直接录入。

现经沟通协调,由国土部门申请政府批示后,再进行数据录入。

全部数据录入完成,经过不少于15个工作日公示后,方能发证。

其余0.414万亩与附近村庄存在争议,目前正在积极协商中,确保202x年底发证率达95%。

二、办社会职能剥离情况**农场采用**县委、县政府财政购买服务方式完成的办社会职能剥离,完成**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任务。

(篇二)按照**省农垦局《关于报送深化农垦改革专项试点工作总结材料的通知》(冀垦字〔**〕35号)要求,对农垦改革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一年来推进农垦改革专项试点和综合示范工作情况一是深入调研,全面部署和广泛动员改革工作**农场召开全场干部职工大会,全面传达贯彻省市农垦改革文件精神。

会议要求全场干部职工要认真学习和把握好文件精神,做好改革的基础准备工作,加强与省市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做好配套政策、方案的起草工作,全面部署改革宣传和动员工作。

农场各区相继利用座谈会、广播、明白纸等形式宣传农垦改革各项政策精神,做到家喻户晓。

二是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完善领导责任机制成立了农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场党委书记、场长贾福利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场党政办公室,负责农垦改革日常工作的布置、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分解任务,明确责任,把责任落实到个人。

准确把握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专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

准确把握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专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
6 0 5 。 5 0 1
政 策 资讯
是什么? 陈锡 文 : 决定 》 《 中提 出, 现有 的土地承包关 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 不变 。“ 长久不变 ” 是这次文件的一 大亮点 。农村 改革后 ,9 4年 中共 18 中央 1 号文件 提出了土地 承包期 延 长到 1 5年 ,9 3年 中共 中央 1 19 1号 文件 又提 出土地承包 1 到期 后 5年 再延长到 3 。 0年 现在顺应农 民的期
政 策 资讯
准 确 把 握 农 村 土 地 制 度 改 革 的 方 向
— —
专访 中央财 经领 导小组 办公 室副主任 、 中央农 村工作领 导小
组 办公 室主 任 陈锡 文
} 慧 蠹蓑 …
, - - q- - l f提 出, 坚持两个最严格的制度 , 期内 - 一 - - 要 第
增加 自己的建设 用地。
这两 个 制 度 配套 进 行 双 边 约 束 ,实际对整个 中国的土地管理是
个非常严格的要求 。原 因很简单,
现的 面已降筝 在耕 积经到戒l 地 了. 6 1囫 8一 2 们
亿亩 ,人均耕地面积 只有一亩三分 由买卖等等 ,在舆论 上搞得大家 比 八 , 只相 当于世界平均水平 的 4 %, 0 两个 “ 严 格 的 制 度 ”相 配 套 。 较迷茫 、 最 混乱。我 出去吃饭 , 连餐馆 再减少确实会危及 国家的粮食安全
确权 、 登记 、 颁证制度 。没有这项制 涛总书记 考察 的安徽小 岗村 ,在 这 部 门,只要跟农 民商量就可 以直接 度 , 代人 、 一 两代人 , 往下 就没有 个 大 包 干 的发 源地 ,农 民 的地 已 经 买 了 ? 再 , 3流转 了。只有产权 清晰稳定 , 人搞得清楚 了。赋予农 民更加充分 有 1 要依 固 法保 障农 民对 承包 土 地 的 占 有、 使用 、 收益等权利。 陈锡文 :这一点应对社会广 为

2019年精选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3课 土地改革复习巩固第五十四

2019年精选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3课 土地改革复习巩固第五十四

2019年精选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3课土地改革复习巩固第五十四篇第1题【单选题】新中国建立后的土地改革政策与过去的主要不同是( )A、限制和打击富农经济B、限制富农经济,中立富农C、保护民族工商业者D、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土地分配情况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B、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只占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C、土地分配不均D、土地全部被地主占有,农民没有土地【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经历了以下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①土地改革②人民公社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④农业合作化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②①③④D、①②④③【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村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和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材料表述的是( )A、土地改革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云南省昆明近郊某农民分得田地三亩六分,这一史实应发生于( )A、土地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C、人民解放战争D、建国时期【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农村社会调查,就l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增加40%以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新中国的建立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土地改革的完成D、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从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和特产税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中国的农民来说无疑都是重磅好消息,1950-1952年中国农民也收到一个重磅好消息,它是( )A、实行减租减息政策B、实行土地改革C、推行农业生产合作社D、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注重历史图片的史料价值,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课程不可或缺的基本方法,如下图所示几幅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A、1950~1952年土地改革B、“大跃进”运动C、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

我国农村土地改革几个重点知识

我国农村土地改革几个重点知识

我国农村土地改革几个重点知识一、深化农村改革重点是“三块地”下个阶段深化农村改革要坚持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

从这方面来讲,重点是“三块地”:第一块地,就是承包地。

这方面的改革主要是实行“三权分置”和搞好30年的延包,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

更好地激活土地权能,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现在全国耕地有5.4亿亩在各种主体间进行流转,有7200万户的农户参与了流转土地。

有的是流转出去,有的是流转进来。

土地承包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这是党的十九大给广大农民的一颗“定心丸”,也写进了这次修订的《土地管理法》。

从第一轮土地承包算起,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将稳定75年,让各方面都有稳定的预期。

目前,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农村承包地的确权登记,这为下一步的30年延包打下了基础。

从明年开始,我们将选择一部分县市进行延包试点,总结经验,在试点基础上形成全国的配套政策和延包的办法,确保这项大政策能够很好地衔接、平稳地过渡。

第二块地,就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这次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明确,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符合规划,并且经过三分之二以上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意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入市,这是一个重大的改革创新。

大家知道,过去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是不能直接入市的,需要经过征地环节。

据测算,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有4200多万亩,可以说这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是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集体经济的重要支柱,所以一定要管好用好。

第三块地,就是农村宅基地。

这是农民的重要财产。

这一轮机构改革明确,农业农村部负责农村宅基地改革工作。

这方面,2015年全国已经有33个县开展了改革试点。

宅基地涉及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也涉及到农村的稳定。

所以,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稳慎推进的原则,再选择一批县和市,深化改革试点。

重点是以宅基地的“三权分置”为抓手,探索落实宅基地的集体所有权,保证宅基地农户的资格权,适度放活宅基地的使用权,既保障农民权益,又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

反映五,六十年代反映淮河两岸土地改革作品

反映五,六十年代反映淮河两岸土地改革作品

反映五,六十年代反映淮河两岸土地改革作品
陈xx著中篇小说《土地》第一部反映我国农村土改的小说云南首部土改时期乡土长篇小说《碉楼》、xx世纪xx年代中国文坛涌现了一大批反映土地改革的创作,像短篇小说《腊梅花》(康x)、《石滚》(韶x)、《红契》(束x)、《水落石出》(峻x)、《庄户牛》(陶x)等;中篇小说《江山村十日》(马x)等;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周xx)和《太阳照在桑乾河上》(丁x)等
周xx,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了长篇小说《暴风骤雨》。

小说聚焦土地改革运动,描写了元茂屯村民在土改工作队带领下,夺回土地、当家做主的故事。

《暴风骤雨》的创作,取材于周xx在东北从事土改工作的真实经历。

作家亲身参与并生动记录巨大变革。

《桑干河上》所描写的是19xx年华北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初期的情况,通过暖水屯一个普通村庄的土改运动,从发动到取得初步胜利的描写,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农村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揭示出各个不同阶级不同的精神面状态,并且展现了中国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已经踏上的光明大道。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全书58节,每节都描写一个中心情节或中心人物,作者吸收了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有头有尾、情节集中等长处,又与自己擅长的心理分析、环境描写相结合,使得全书波澜起伏,舒徐有致。

征地的经济学分析与中国征地制度的改革

征地的经济学分析与中国征地制度的改革
第2 6卷 第 2 期 21 0 0年 3 月
昆明冶金 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 u n l fK n n tl ry C l g o r a o u mig Meal g ol e u e
V0. 6 No 2 12 . Ma. 01 r2 0
d i1 . 9 9 ji n 1 0 0 7 .0 0 0 . 2 o:0 3 6 /.s . 0 9— 4 9 2 1 .2 0 1 s
契约做 准备 的 成本 都 是 先 于 交 易 决 策 而 沉 淀 的。 新 制度 经济 学 认 为 ,交 易 成 本 是制 度 的源 泉 , 制
关 键 词 :征 地 制度 ; 交 易成 本 ;公 正 补偿 中图 分 类 号 :F 1.6 04 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0 7 0 9— 4 9一(0 0 0 0 9 0 2 1 )2— 0 0— 4
Ec n mi a y i d Reo m fLa d Ex l r t n i i a o o c An lssAh n o
向被征用土地 的组织 和个 人给予相应补偿 的行政 行
为。土地征收制度研究是 伴 随着工业 化 、城市化 与
权 交易 中发 生 的 。交 易成 本 由信 息 搜 寻成 本 、谈 判 成本 、缔 约成 本 、监 督履 约 的成 本 、可 能发 生 的处理 违约行 为 的 成 本构 成 。这 些 信息 成 本 和 为
2 Fcl f cnmc ,Y n igU i r t,K n ig 50 1 hn ) . aut o oo i y E s um n nvs y u mn 09 ,C ia ei 6
Ab t ac s r t:Th u r n a d e plr t eo m sa h tis e. Th a ra ay e h ure tln x lr — e c re tln x o a i rf r i o s u n e p pe n lz st e c r n a d e p oa

历史《土地改革》

历史《土地改革》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
第3课 土地改革
一、《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一)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一、《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一)原因
材料二: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 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 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 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 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 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 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所 有制。
一、《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二)过程
比较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
类 别 名 称
封建土地 所有制
农民土地 所有制
不同点
土地 地主阶级 占有者 与农民关系
产品分配
地主 阶级
地主阶级占
剥削与被剥削 有绝大部分 劳动成果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1: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 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 阶级来说,就是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 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 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 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 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时期
内容
意义
国共十年对峙 打土豪、分田地、废 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时期
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巩固和发展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实行地主减租减息、 即减轻了了农民的负担,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
抗日战争时期 农民交租交息
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团结地主中的开明分子,

2023中考真题:土地改革(教师用卷)

2023中考真题:土地改革(教师用卷)

第3课土地改革【2023年中考题分解】一、选择题1.(2023·;福建·15)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

如图体现的历史事件的共同之处是()图8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农民在分到的土地上插界标图9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A.保障了解放战争的胜利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C.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D.确立了土地公有制答案:B解析: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各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是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生产力。

图1、图2体现的历史事件的共同之处是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故选B项;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但不是两次土改的共同之处,排除A项;1950年的土地改革,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也不是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排除C项;材料中的两次改革,都是农民分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并没有确立土地公有制,排除D项。

2.(2023·山东济南·14)20世纪50年代初,许多农民见面时的问候语由“老乡,吃了吗?”变为“同志,翻身了吗?”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土地改革的开展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C.人民公社的成立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20世纪50年代初”“农民”“翻身了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农民翻了身,得到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故A项正确;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是在三大改造时期,排除B项;1958年,全国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排除C项;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D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 改革 。
15 年7 ,云 南省第 一届 农 民代 表大 会提 90 月 出 , 全省 开展 清匪反 霸 、 租退 押运 动 , 在 减 为土地 改革 作准 备 。1 5 年 冬至 1 5 年 春 , 8 个 县开 90 92 在 5
展 了清 匪反 霸 、 租 退 押运 动 , 分 组织 和发 动 群众 , 初 减 充 并
领导 下 完成 了新 解 放 区 的土地 制 度 改 革 。 云南 解放 较 晚 ,土地 改 革开 始 的时 间 比全 国多 数 新 解 放 区晚 了1 左右 。 由于历史 、 年 地理 、 民族及 社 会 发 育程 度不 同等方 面 的原 因 ,云南 的土 地 占 有 和 阶级 关 系十 分 复杂 。中共 云 南省 委 从 实 际 出发 , 分类 指导 , 取不 同 的方式 , 利完 成 了土 采 胜
云 南 的 土 地 改 革
@ 张 晖
新 中 国成立 后 , 了彻底 废除 封建 剥削 的土 为 地所 有制 , 放和 发 展农 村生 产 力 , 固新 生 人 解 巩 民政 权 , 为工业 化 开辟 道路 , 必须 进行 土地 改 革 。
15年6 , 90 月 中央人 民政 府颁 布 了《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土 地改革 法》 15年 冬至 15年 春 , 党 中央 ,90 93 在
行 较宽 的 政策 , 持先 反 汉 族恶 霸 , 斗 汉 族 地 主 , 实 尊 坚 先 切 重各 少数 民族 的风 俗 习惯 , 慎 对待 和处 理 各少 数 民族 间 谨
的租佃 关 系 , 分配 中特 别 照顾少 数 民族农 民 的困难 , 硬性 不
5 5
的一部分 地 区 , 约40 余 个 乡 、0 多万 人 口的地 区 , 共 00 70 分两
结 中农 , 步 骤 、 区 别地 消 灭封 建 剥 削制 度 , 展农 业 生 有 有 发
反霸 、 压反 革命 做起 , 镇 首先 解决 政权 问题 ; 第二 , 土地 改 把 革 与发 展 山 区生产 紧密 结合起 来 ; 三 , 终 注意 和 突出 民 第 始 族 特点 , 加强 民族 团结 。在 土地 改革 中遇到 重大 问题 时 , 尽 量 通过 各少 数 民族 内部大 多数 群众 自觉 自愿 和群众 自己行
批 完成 了土地 改革 。
进 行少 数 民族 问的土地 调整 ,谨慎 对待 少 数 民族群 众 的敏
月 至 年底 , 首先 在 昆 明 、 呈贡 、 宁 、 良 、 晋 宜 曲靖 、 江 6 县 澄 个
内地 山 区的土 地 改革 ,执 行和坚 持 了一些 比较 好 的政 策 和做 法 , 保证 了土改 的顺 利进 行 , 除 了封 建 剥 削制 度 , 废
发展 了山 区生产 , 进 了民族 团结 。 促 比如 , 在土 改一 开始 , 就 注 意有计 划地 培 养少 数 民族 干 部 , 少数 民族 地 主 、 对 富农 执
步建 立 了农 代会 、 民协 会 、 农 民兵 组织 , 顿 了乡村 政权 , 整 为 土地 改革创 造 了有利 条件 。 15 年8 2 日至9 1 91 月 1 月 3日,云南 省 委举 行 干部 扩大 会 议, 总结减 租退 押经 验 , 讨论 部署 全 省 的土地 改 革 。会议 决 定, 土地改 革在 全省 分类别 、 分批 次展 开 。首 先在 内地 坝 区 和 山区进 行 土地 改 革 ,并制 定 了计 划 。根 据会 议 精 神 , 从 15 年 秋 季开 始 土地 改 革 试 点 ,9 2 首 先在 减 租 退 押后 91 15 年 的全省 内地农 村进 行土 地改 革 。 云南 内地 的土地 改革 ,分 为 内地 坝 区和 内地 山 区两个
涉及 人 口多 、 规模 大 , 对全 省完 成土 地 改革 任务 具有 决 定性

在 内地 山 区 的土地 改革 中 , 着重 解 决三 个 突 出问题 : 第

针对 封建 势力 基 本上 未被触 动 的实 际 , 地改 革从 清 匪 土
的意 义 。 省委 强调 , 终坚 持放 手 发动群 众 , 贫雇 农 , 始 依 1 月 , 15 年8 云南 省制 定 了《 关于 民族
杂居 区实行土地改革的若干规定( 草案 ), 》强调在山区开展
土地 改革 的先 决 条件 就是 要少数 民族 内部绝 大 多数 群众 自 觉 自动实 行土 改 。
部分 分别 制定 政策 , 土 改 。内地 坝 区的 土地 改革 , 于 进行 由
市 的23 乡进 行土 改试 点 l作 。 15 年 1 4个 丁 92 月至7 , 3个 月 在 8
整 县和2 个县 的各 一部分 , 约3 个 乡进 行 了土地 改 革 ; 8 共 34 1 15 年9 至 15 年7 ,在 内地 坝 区 的4 个 整县 和2 个县 91 月 92 月 4 2
15年7 至 1月 , 多 民族 杂居 的 内地 山 区( “ 居 92 月 2 在 即 杂
区 ” 的 2 个 整 县 和2 个 县 的一 部 分 , 约3 0 个 乡进行 了 ) 5 5 共 80 土地改 革 。这些 地 区社会 经济 落 后 , 产 力水平低 下 , 生 民族 关 系 比 内地 坝 区复杂 , 大部 分 山区没 有进 行 减租 退 押 , 群众 基 础 差 , 治 不稳 定 , 政 一部 分 山 区基 层 政权 不在 人 民手 中 。 内地 山区 的这些 情况 ,决 定 了土地 改 革必须 采 取有 别 于坝
动起 来解 决 。
产 的总路线 , 在 土地改 革 中注 意保存 富农 经 济 , 护 民族 并 保
工商业 。
坝 区 土改 分 为准 备 阶段 、 划分 阶级 、 收 征 收 、 配 以 没 分
及 组织建 设等 几个 阶段 , 进行 得 比较顺 利 和 彻底 。 15 '9 9 ll  ̄ 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