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美学特色
简论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

简论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李白,唐代伟大的诗人,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而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瑰宝。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热情奔放、想象丰富、语言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
李白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将自然界的景象和人生的体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力量。
他的诗歌中不乏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壮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的诗歌中充满了对个性和情感的表达,他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抒发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他的诗歌不仅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也反映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狂放不羁。
李白在诗歌中大量运用了神话和传说,通过这些神奇的故事和人物,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
这些神话和传说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使人们能够在其中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上也具有独特的风格。
他运用了比喻、象征、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让人们感受到了他对美的追求和执着。
李白的浪漫主义表现在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对个性和情感的表达、对神话和传说的运用以及对艺术手法的运用等方面。
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瑰宝,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美感和思考。
李白的诗歌充满了热烈的情感和豪迈的气势。
他善于通过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现出对自由、生命和爱情的热爱和追求。
例如,在《将进酒》中,他写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段诗歌传达了人生短暂,要及时行乐的情感,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自信和豪迈气概。
李白的诗歌还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超凡的意象。
他的诗歌不拘泥于现实生活的束缚,而是通过奇特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自然、历史和现实融入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意象之中。
例如,在《夜泊牛渚怀古》中,他写道:“三国周郎赤壁,渔樵江渚皆度曲。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李白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中体现了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由奔放的个性:李白的诗歌表达了对自由、放浪、无拘无束生活方式的向
往。
他倡导饮酒作乐,追求人生快乐,表现出了对束缚的反抗和对自由的追求。
2.自然意境的追求:李白的诗歌中大量描绘了自然景色,他通过对山水、花草、
月夜等自然景致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并将自然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
3.对历史传说的神秘迷恋:李白的诗作中常常涉及神话传说、仙侠传奇等题材,
展现了对神秘、超凡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他常常将自己幻想成仙、化身为神佛,表现出对超越尘世的渴望。
4.理想化的爱情观念:李白诗歌中描绘了对于理想化爱情的追求和向往,表现
出对爱情的执着和浪漫情感。
他将爱情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追求,而非俗世间的柴米情感。
简述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一)

简述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一)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引言李白是中国唐朝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的特征,表现出对自然、爱情、自由等主题的热情追求。
本文将简述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以给读者一个大致的了解。
1. 对自然的热爱•李白的诗作中经常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如山川、江河、星空等。
•他喜欢通过饱满的诗句来表达自然的壮丽和奇妙之处,使读者感受到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愉悦。
2. 对爱情的浪漫追求•李白的诗歌中常常出现对女性的赞美和歌颂,表达他对爱情的热情和向往。
•他倾情描绘了追求爱情的欢乐与激情,将爱情与浪漫的自然景色相结合,营造出浪漫的氛围。
3. 对自由的追求•李白崇尚自由不拘束的生活,他把自由看作一种精神追求和人生态度,贯穿于他的诗歌中。
•他通过描绘自由自在的形象和表达对束缚和约束的解放渴望,表达了对自由的崇高追求。
4. 对人生的热爱和豪情壮志•李白笔下的人物多为豪气冲天、胸怀壮志的英雄人物。
•他表达了对人生美好的向往和热爱,以及追求个人理想和成就的决心。
结论李白的诗歌以其浪漫主义的特征而闻名于世,他用丰富的词藻和深情的笔触描绘出了自然、爱情、自由和人生的美好和追求。
他的诗歌带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和情感共鸣,使人们感受到人生的激情和热爱。
5. 对艺术与美的追求•李白的诗歌充满了艺术的表现力和美的追求。
他笔下的景物、情感和人物形象都是经过他的艺术加工和塑造的。
•他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精湛的词藻,使诗歌充满了美的意境,给人以视觉和心灵的享受。
6. 对神秘、超越性的思考•李白的诗歌中常常涉及神话、神灵和超自然现象。
他描绘了奇妙的幻境和超越常人的经历。
•他对神秘事物的思考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宇宙的探索,使诗歌融入了哲学和形而上学的思考。
7. 对民族精神的强调•李白的诗歌中常常抒发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赞美和追求。
•他将个人情感与民族意识相结合,强调了个体在大历史背景下的意义和使命感。
浅谈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内容摘要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继承并发扬了浪漫主义的传统,丰富了浪漫主义的艺术技巧,并使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在诗作中达到高度的统一,把浪漫主义精神和创作方法推向了新的高峰.本文通过具体作品的分析阐述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研究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重点应了解他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才能真正得到李白诗歌的精髓。
关键词:李白浪漫主义特色诗歌浅谈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李白是唐代诗坛的一位最杰出的诗人,李白在继承庄子、屈原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基础上,丰富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使浪漫主义的诗歌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伟大的,也是最典型的.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
杜甫称赞他的诗也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这种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的确是他诗歌最鲜明的特色.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的手法,使内容和形式得到高度的统一。
因此,本文在探讨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的同时,重点探讨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一、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成因将李白放在盛唐这个大的社会环境中,来分析其浪漫主义诗风的形成,无疑会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1。
时代的影响诗歌是时代的产物,李白在诗歌上取得巨大成就更是与时代密不可分.首先,由于统治集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发展生产,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唐玄宗元年间,国家高度统一,国力空前强大,政治比较清明,社会也相对安定,这就极大地激发了人们乐观上进的信心,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爱国精神,而这种乐观向上的社会心态正是培养浪漫主义诗歌情调的优良温室.其次,唐王朝采取了开明政策,社会思想文化比较开放活跃,封建礼教相对松驰,人们主观精神昂扬奋发,它与诗人们宣泄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那种慷慨激昂、奋进敢为的精神特质。
只是这种精神特质在李白的身上,反映得更强烈,而且也更艺术性一些。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美学特色

人 文 论 坛143INTELLIGENCE························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美学特色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学院 中文对外汉语教学2班 孙嘉黛摘 要:李白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另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在他的诗歌中,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他生活的时代主要是开元、天宝的四十多年,即所谓“盛唐时期”。
这是唐帝国空前繁荣强盛却又潜伏着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的时代。
这一时代特点结合他的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性格,使他的诗篇表现出了与杜甫诗歌中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迥然不同的浪漫主义风格,具有鲜明的独创性。
关键词:李白 诗歌 积极浪漫主义 精神一、浪漫主义的表现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诗人,其非凡的自负与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质和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诗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面貌他的豪放性格和任侠行为是诗人浪漫主义精神最具体的表现,这就构成了他诗歌浪漫主义精神的主要动力,是健康的也是积极的。
他的不可驯服的叛逆精神,冲击封建秩序的高傲狂态,敢于和权臣作斗争也是诗人浪漫主义性格的表现。
李白诗歌中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是他的作品非常显著的特征之一。
浪漫主义从来就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倾向。
积极浪漫主义企图强固人们对生活的意志,在人们心中唤醒对一切压迫的反抗信心。
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主要表现为积极的浪漫主义。
虽然李白作品的思想内容接受了庄周的影响。
他以道家蔑视腐恶现实的态度来反抗现实,以道家冲破一切人为束缚的精神来追求自由,他虽然有时狂于花月之间,呈现颓废色彩,但不是死气沉沉的。
《将进酒》中“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行路难》中“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诗歌艺术特色

李白诗歌艺术特色(五)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李道英老师讲稿)一、浪漫主义是李白诗歌最突出的艺术特色。
李白继承了庄周、特别是屈原诗歌创作的浪漫主义传统,并加以创造性发展。
首先,是其诗歌中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
李白是个高度个性化的人物,常以饱满丰富、激昂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写诗,使其诗充满浓厚的自我表现特征。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李白感情丰富、极愿袒露自己胸怀。
喜怒哀乐,一以诗歌发之。
他的理想,他的追求,他的得意,他的受挫,他的悲愤不平,他的呐喊抗争,在其诗中均有突出表现。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他始终有理想,有热情,有希望;他的感情始终是豪迈昂扬、激愤悲壮,绝无阴暗颓唐的调子,他的诗作也无不充满着激动人心的感情。
其次,是其积极的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1、丰富、奇特、瑰丽的想象。
李白的诗歌想象极为丰富、奇特。
有的光怪陆离、雄奇瑰丽,令人惊心动魄、目不暇接。
如千古绝唱《蜀道难》李白从未到过蜀道,但这首诗是他凭借想象写出的千古绝唱:第一部分通过神话传说写蜀道的历史夸张而神秘;第二部分具体描写蜀道之难,除“青泥何盘盘”一句落在实处外,其余全凭想象,令人可愕可畏,可恐可怖;第三部分又突然想象如果有人在那割据叛乱的话该会出现什么可怕的情况。
真“可为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也。
”有的则又幽深悠扬,自然新颖,或不失天真的童趣,或深具哲理的意蕴。
如《峨眉山月歌》《把酒问月》。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日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常相随”。
李白奇特想象往往和现实紧密相连,其对幻想世界的追求正是对现实世界不满的一种曲折反映,如其《梦游天姥吟留别》、《古风》十九。
2、大胆生动的夸张,这一特点在写景诗中体现的最为突出。
但李白的夸张决不止于写景,他总是把自己的种种感情推向极端。
例如“落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李白的夸张还善于与比喻或奇特的想象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形象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论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论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摘要:李白在青年时代,沐浴的盛唐时的时代氛围,具有豪迈、乐观、昂扬的感情,希冀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及时建功立业,完成平生的远大抱负。
后又有在居之不易的长安的光荣历史与痛苦回忆,最后被迫离开了繁华的帝都,走向民间,使他认清了上层统治阶级,以至度过了漂泊流离与沦落不遇的不幸的晚年,带着深深的遗恨而又留下光耀千古的优秀诗篇,离开了人世。
关键词:李白浪漫主义艺术特色唐代的诗歌有着独具魅力的时代风格与时代精神:博大、雄浑、深远、超逸、充沛的活力,浓郁的激情,不息的生命力,崭新的生活体验,以及壮阔为美的审美情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一切合起来就成为唐代诗歌与其他朝代诗歌的区别特色。
综观李白诗歌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李白是个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在中国诗歌史上,他的作品艺术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
从李白创作的诗歌来看,主要表现为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
李白的抒情方式最具鲜明的特点是,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如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
与喷发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的同时,他的诗歌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
诗歌中的意象多为:大鹏,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壮美雄奇之物,有更多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制造了更多的浪漫。
李白诗歌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
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修饰的诗,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反映出其不肯苟同与世俗的高洁人格。
一、李白诗歌的主观浪漫主义色彩强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
正如许多伟大的作家一样,在李白的全部作品中,也包含着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方面的因素,但就他的主导倾向而言,他却是一个积极浪漫主义的大师。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者,他虽然也接受了《诗经》现实主义的影响,但对他影响更深的却是《楚辞》中屈原的作品。
李白和屈原有相似的政治理想和不幸遭遇,同样有着不满现实的反抗精神,也有着可以媲美的高贵品质和艺术天才。
李白诗歌中浪漫主义情怀

李白诗歌中浪漫主义情怀李白诗歌中浪漫主义情怀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天才诗人,他的诗歌,具有最强列的浪漫主义精神。
李白是盛唐诗坛中一颗璀璨的巨星,以其不朽的诗歌征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李白留给后人九百多首诗篇,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珍贵财富,其诗歌具有一种激荡宏大的情感张力,不仅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内容和形式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纵观李白诗歌,浪漫主义是其主要特色。
本文将对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特色进行阐述。
一、李白的诗词豪迈奔放“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意气奋发,豪迈奔放,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未来极其乐观。
是对自我、对人生的有力肯定,同时也表现出诗人顽强的生命力量,它曾经鼓舞过众多颓唐失意的人奋起前进。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又如,“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诗人用他炽热的感情、丰富奇特的'想象力抒发着自己的情怀,这种情怀大气磅礴、排山倒海、一泻千里。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字里行间充满火热的感情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呈现出一种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
李白的诗歌最大的特征就是“豪”。
他的豪放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者是他对自己的自信十足,以至于有一些狂妄,因此他有恃才傲物的资本,表现出自己的清高。
李白被唐玄宗召赴长安时,他满心喜悦,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当他明白自己只是个“御用文人”的时候,他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傲然离去。
另一个方面,李白的诗歌气势恢宏,意境广阔。
“噫吁口戏,危乎高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贺知章为李白的大气深深所折服。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意境阔达,气势磅礴。
二、李白的诗歌想象丰富李白善于借助超现实的幻想或古代神话传说构成各种瑰丽奇特的艺术境界。
当现实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或象征他的炽烈感情时,他便借助于超现实的幻想或古代神话传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美学特色摘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浪漫主义是白诗歌最突出、成就最高的特点。
清新自然是白诗的重要风格,白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在他的诗中,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他生活在“盛唐”时期,这是唐帝国空前繁荣强盛却又潜伏着滋长着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的时代。
这一时代特点,结合着他的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性格,使他的诗篇具有很鲜明的独创性。
而在他众多的诗歌中,《梦游天姥吟留别》这一首的浪漫主义色彩最为突出。
本文就是试图通过他的这首名作来探讨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美学特色及其成因。
该诗题又作《别东鲁诸公》。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白在唐都长安受权贵们的排挤,被放出京。
次年白将由东鲁南游越中,行前以此诗书赠友人。
全诗托以梦幻,设以虚境,用梦游天姥的浪漫主义奇特想象,寄以情怀,向诸公申明心迹;通过浪漫主义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光明等理想境界的追求,对王侯、权贵的傲岸不屈的蔑视。
关键词:浪漫主义特色(强烈、奇诡、跳跃、逸宕)成因正文: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白以其飘逸、豪放的浪漫主义诗风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
白从小就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且对自己的政治才能十分自负,总想依靠自己的才能学识以获得帝王的特殊赏识,一步而跃居卿相的高位,去建立赫赫功业,但他却在求仙访道的途中,又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崇尚自然,追求自由,蔑视王侯富贵和世俗平庸。
而白为了表达这种矛盾所造成的强烈感受,必然在创作上要选择易于表达自我主观色彩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白的浪漫主义诗作以高歌祖国名山大河的神奇与秀丽、险伟与阳刚为主,配以作者奇特的想象与感受,融入更多的美学象征成分,创造出浩淼博大的艺术境界,极拓展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诗作传统的新天地,从而影响并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
那么,如何来理解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美学特色呢?我觉得应从以下方面来着手:一、白诗歌概述盛唐文化,孕育出无数杰出诗人,白无疑是其中最具神韵的天才诗人,盛唐诗歌的气、情、神等在白的诗歌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总揽他的诗歌,我们既能看到那种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又能领略到那种神奇宏大的美丽想象。
在他的诗歌中,既有浩瀚壮观的瑰丽奇景,又有标举风神情韵的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既有“济苍生”、“安社稷”的宏伟理想,又有非凡奇特的浪漫主义色彩。
他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大胆地运用高度夸的比喻,对眼前所见进行艺术的描绘,使形象具有扣人心弦的强大艺术感染力。
他的想象奇特而丰富,他把自己的形象思维驰骋于悠远的时间和旷邈的空间之中,而无所拘束。
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他还运用各种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创造出特异惊人的艺术形象。
更值得注意的是,他总是在强烈感情的驱使下,把夸的比喻、丰富的想象等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和神话传说巧妙地结合起来,因而使他的许多浪漫主义诗篇具有豪迈的气势、昂扬的情调、奇特的形象和非凡的意境,从而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加之他那生动、明净、华美而自然清新的语言,更使他光彩耀人,名垂千古。
纵观白诗歌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白是个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在中国诗歌史上,他的作品艺术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
他的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
白的抒情方式最具鲜明的特点是: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如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
与喷发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他的诗歌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
诗歌中的意象多为:大鹏、巨鱼、长鲸、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壮美雄奇之物。
这为其提供了更多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制造了更多的浪漫。
白诗歌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
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修饰的诗,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反映出其不肯苟同于世俗的高洁人格。
表现个人的理想抱负与建功立业的渴望,以及理想和愿望难以实现的失意与愤懑的情绪。
如《梁甫吟》、《古风》(第十首)等,赞美古代名臣贤相借表达自己的人格理想与建功立业、拯物济世的雄心壮志。
《行路难》、《将进酒》、《登宣州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表现了失意后的抑郁愤懑和鄙弃世俗、蔑视权贵的傲岸个性,以及欲求超脱的旷达情怀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关怀现实的政治、忧患时局和批判现实的黑暗,以及对人民的热爱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如《古风》中的一些诗,抨击了统治者的昏庸荒淫和专横跋扈,具有很强的观实批判精神。
安史之乱后的诗,如《奔亡道中》、《永王东巡歌》等,表现反对分裂割据、靖难救国的爱国精神。
《丁都护歌》、《宿五松山下荀媪家》、《长干行》等,表现了对普通百姓的感情和对妇女不幸命运的同情。
热情讴歌大自然,寄托自己的情怀。
白一生好游历亲近自然,因此写景记游诗数量较多。
如《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审美情趣和情感寄托。
白诗歌风格以雄奇飘逸,真率自然为主,但也有多维度的呈现。
他上承庄、骚的浪漫主义精神,又以个人的艺术天才创造性地运用了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使诗歌的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
他反对绮丽华靡、雕琢繁饰,倡导清新自然、朴素真率的诗风。
白的诗歌虽不乏对现实生活的深刻体验,但在艺术表现上却偏重于心感受的抒写,因而他的诗歌感情充沛、率真豪放,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他的诗歌无论是何种题材都具有浓厚的主观抒情色彩,充分地表现着生活中诗人的喜怒哀乐、好恶爱憎的感情,使我们时时体会到诗人自我抒情形象的存在。
白的诗歌善于运用丰富而奇诡的想象,创造出绚丽多姿的艺术形象,并寄托着诗人的情感意蕴和精神境界。
他总是在强烈感情的驱使下,把夸的比喻、丰富的想象等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和神话传说巧妙地结合起来,因而使他的许多浪漫主义诗篇具有豪迈的气势、昂扬的情调、奇特的形象和非凡的意境,从而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加之他那生动、明净、华美而自然清新的语言,更使他光彩耀人,名垂千古。
在白众多的诗歌中,《梦游天姥吟留别》这一首的浪漫主义色彩最为突出。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
这首诗融写景、议论、抒情于一体。
写景处意境鲜明且富有变化,议论时直抒胸臆,表明诗人不事权贵的坚定决心。
诗歌中有大胆的夸、丰富的想象、扬的意境,这些都要细加体会。
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缤纷多采的艺术形象,新奇的表现手法,向来为人传诵,被视为白的代表作之一。
那么,我就从这首《梦游天姥吟留别》来探讨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及其成因吧!二、《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形成以及表现在其中的浪漫主义特色(一)诗歌的创作和形成过程在唐玄宗天宝四年,白由于遭到宧官高力士等人的谗害而被迫离开长安官廷。
当时,权贵的谗毁、玄宗的疏远激起了白心的极度苦闷和矛盾,也因此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唐王朝统治阶级的黑暗腐败、官场的复杂以及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他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
三年的供奉翰林生涯没能实现他“济苍生”、“安黎元”的夙愿,这是他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
他曾一度消沉,“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以此表示对现实的愤懑。
那年,他将由东鲁南游吴越留别友人时,写下了《梦游天姥吟留别》。
本诗即行前与友人们表白自已蔑视权贵的愤激心情而作的。
而诗题中的天姥,是指令天台的天姥山,白在诗中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力,把天姥山的瑰丽神奇虚写了出来。
诗中首先写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渺茫难找来衬托天姥山的“云霞明灭或可”景致优美及容易寻找。
然后再极言天姥山高得与天相连,运用夸的笔调写天姥山的冈峦在天空中横贯。
至于描绘天姥山的气势,白以五岳被它超出,赤城为其掩蔽来衬托出天姥山的不凡气势。
另外,白又以高四万人千丈的天台和天姥山相比,指出天台对比起天姥颢得矮小,以致像要倾倒在它的东南面,由此天姥山之高便不言而喻了。
然后白笔锋一转,写自己做梦到吴越去,并游经灵运从前往宿的地方,并且描绘了天色突然转暗,雷电交加中仙人洞府的石门,訇然开了。
仙人洞中有一座金银筑成的台,而仙人们乘风一个个降下来,并且密如乱麻。
由于突如其来的看到这些景象,诗人不由得大吃一惊,而亦因此而惊醒起来。
当白醒后回味刚才的情景时,使他悟得世间万物亦是如此,如流水般一去不回。
从而再深一层指出自己不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自己活得不开心。
当白醒后回味刚才的情景时,使他悟得世间万物亦是如此,如流水般一去不回。
从而再深一层指出自己不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自己活得不开心。
(二)具体的浪漫主义特色在诗中的体现这首诗的容丰富、曲折、奇谲、多变,它的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构成了全诗的浪漫主义华赡情调。
1.诗歌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情调,主要采用了奇特的想象,描绘了一个异彩纷呈、亦真亦幻的艺术境界。
开头先以传说导入,是虚写,然后用夸、对比的手法描写了天姥山,是实写,以虚衬实,突出了天姥山的神奇伟壮,暗含赞美和向往之情。
中间梦境的描写全用幻笔来写游景与游仙,或超然自得、飘逸洒脱,或瑰丽神奇、变幻多姿,幻化出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梦游图。
游景采用叙述游踪与景物描写并用的手法,从梦入吴越到飞度镜湖,从至剡溪到攀登天姥山,一路写来,景物也随之变换,同时又有联想,联想到公当年著屐登山。
尤其是登山所见的景物描写,写得极其别致。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仅仅十字便生动地概括出了一个曙光初照的景象,而且视听并用,声色俱佳。
随后的景物描写:千岩万转、迷花倚石、熊咆龙吟、林慄颠惊、云清水淡,更是变化多端,异彩纷呈。
游仙的描写更是奇诡怪异,气象万千。
电闪雷鸣、山崩地裂、洞天门开,“洞天福地”的仙界景象随之展现:青冥浩荡、日月照耀、霓衣风马、虎鼓瑟而鸾回车、云君仙人纷纷而出。
惊心动魄的场景和光彩缤纷的仙境,幻象叠出,想象神奇。
结尾是醒后言志抒情,表达了人生如梦的失落感和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不自由的愤恨。
整首诗又是用虚实结合的笔法把现实与理想、人间与幻境熔铸为一体,把心灵情志的“真”与艺术表现的“幻”妙融为一境。
2.诗歌以梦游留别为题,兼及游仙。
其实整首诗对梦境和仙境的描写,也是与现实的比衬。
诗歌构思奇特而有致,由现实导入梦境,由梦境又回到现实,而以梦境的描写为主。
所以显得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而场景的变换、意蕴的不同,又使结构层次波澜起伏,诗情意绪也随之波动。
诗歌的手法以想象为主,但也变化多端,叙述、描写、对比、夸、议论、抒情,无所不用,使诗歌的手法显得新奇多变而富于表现力。
诗歌意境雄奇而伟壮,形象缤纷而奇幻,句式参差错落,自由而流畅。
这首诗歌充分显示了白卓越的艺术才能。
三、白诗歌浪漫主义行成的原因(一)浪漫主义诗作形成的社会因素盛唐时期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昌盛,这种环境下形成了白豪迈的性格、炽热的情感、敏锐的政治追求,这些条件奠定了白诗歌浪漫主义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