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武术继承_改革与发展的思索_由武术门派的渊源成因看武术门派的发展走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武术继承、改革与发展的思索

——由武术门派的渊源成因看武术门派的发展走向

程大力

(成都体育学院 成都610041) 刘 锐

(四川联合大学 成都610064)

 【摘要】宗法社会结构所导致的武术秘密承传制度,造成了中国武术门派林立的特征。在公开化的现代社会,绝大多数武术门派将消失而不复存在。武术套路,将成为保存消失门派大致风貌的“博物馆”。

关键词 宗法制度 秘密承传 武术门派 套路 博物馆功能

中图分类号 G 852

Ponderation on the Inheritanc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ushu

Cheng Dali et al

(Cheng du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heng du 610041)

Abatract Secret inher itance system of m ar tial arts in the relig ious so cial structure r e-sulted in a v ar iety o f Wushu schools.But in a o pen socicty today,mo st schools of martial arts hav e disappeared.Wushu series,no doubt,w ill serv e as a “museum ”to conserve the outlook of the disappeared scho ols.

Keywords r elig io us sy stem secret inheritance Wushu schools series functio n o f museum

1 中国社会宗法制度内向封闭的特点,造成中国武术门派林立的特征

中国武术门派繁多,为世界武术史所仅见。各门各派,风格迥异,各有专门。少林、武当、峨嵋是俗称的三大派。河南少林又分为红、孔、俞三家;武当剑分三乘九派;峨嵋派有僧、岳、赵、杜、洪、会、字、化八大门。至于太极则有陈、杨、吴、孙、武、郝、常、李诸多门派,各门派中又有分支,如陈氏又有老架、新架、赵堡架等之分。而形意拳又分为山西派、河南派、河北派。据统计,全国目前已查明的所谓“历史清楚、脉络有序、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就有300多个。

中国武术能称得上博大精深,门派众多是一个重要特征。然而,为什么中国武术会形成这么多的门派呢?

第一部《中国体育史》的作者郭希汾在他的著作中这样解释道:“技击之有南北二派,实由于天时地理之关系,出诸天演之自然,非人力之能为也。”北人身材高大,北地气候酷寒又一定程度造成北人筋强骨健,北派拳术因之气势雄劲,大开大合,力量深厚。而南派拳术,则多工于细腻。这和南人的矮小灵动,恰好一致。武林至今还有“南拳北腿”的谚语。但郭希汾可以用第24卷1998年第4期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Jo urnal o f Chengdu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 Vo l.24No.4.1998

第4期程大力,等:关于中国武术继承、改革与发展的思索1998年第4期

“天演自然”解释南北二派,却无法用之来解释整个武术门派,更无法解释南北二派的不绝对,即北方拳术亦有工于细腻的,南方拳术亦有大开大合的,以及相同的地域为何却生出了若干迥异的拳类。

武术门派在中国武术的早期发展史上并未确立。从文献记载看,宋以前的中国武术技术粗糙,仅以刀、枪、剑、棍、拳等分门别类,尚处于以军事技术为主的不发达状态。从明代开始,武术门派才开始真正形成。嘉靖时人郑若曾在《江南经略》一书中就记载了当时流行的拳法十一家、棍法三十一家、枪法十六家、刀法十五家、剑法六家、杂器械十家、钯法五家、马上器械十六家。仅以拳法为例,《江南经略》载:赵家拳有赵太祖神拳三十六势、芜湖下西川二十四势、抹陵关打、朝童掌拳六路;南拳有似风、似蔽、似进、似退共四路;北拳有看拳以下共四路;又有西家拳六路、温家钩挂拳十二路、孙家披挂拳五十三添、九滚十八跌打挝拿、绵张短打破法、九内红八下等破法、三十六拿法、三十六解法、七十二跌法、七十二解法等。郑若曾声称:这些武术“各有专门、秘法散之四方”,“教师相传,各臻妙际。”显然门派的特征已非常明显。

武术门派的产生,与中国社会宗法制度的内向封闭的特点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明代开始出现的诸如“×家拳”、“×家枪”等称谓,以及后来武林盛行的“宗—门—家—派”的名称,顾名思义,已足以说明宗法与武术的关系。另外,所谓“正宗”、“名门正派”及其讲究,无疑也是宗法习俗。事实上,诸如洪拳、梅花拳之类,甚至就是直接从宗法性质结社组织内生发出来的,连名称亦如此。

杨露蝉三下陈家沟学艺,似乎已是武林一段佳话。然而杨露蝉为何要三下陈家沟?综合各种史料予以分析,却原来原因也不见得那么冠冕堂皇。说穿了那就是:当时练陈氏太极拳者,都是陈氏族人,异姓只有杨露蝉与其同乡李伯魁二人。陈氏族人对这两个外姓人,开初显然有些欺生与歧视。牌位大王陈长兴,开始对杨露蝉也是或粗暴或冷漠。对杨露蝉传授技艺,也大大留了一手。据说杨露蝉一次半夜醒来,听见隔院有声,爬上墙上一看,原来是陈长兴正在教授陈氏家族子弟太极拳,杨露蝉发现他讲的都是自己闻所未闻的太极拳精义,大为吃惊,于是每天晚上都来偷窥。这才功夫大进。杨露蝉陈家沟“偷拳”之说就是这样来的。即便如此,杨露蝉仍未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三下陈家沟,并且在以谦恭忠顺彻底感动了陈长兴以后,陈长兴才倾其所有相授,杨露蝉才修成了精绝的武功,创杨氏太极并被誉为“神拳杨无敌”。陈氏太极拳突破陈氏宗族的范围流传于外,竟费了如此周折。

旧日中国武林的师徒关系也纯粹是宗法性质的。“事师如父,执役如仔”,“一日如师,终生为父”,这些熟语,无疑反映了师徒制中宗法父权的本质。武术的承传遵循严格的师徒制。师徒单传尤如父子单传。比如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载:内家拳先是温州的陈州同从陕西王宗学艺,陈州同学成后,“以此教其乡人,由是流传于温州。嘉庆间,张松溪为最著。松溪之徒三四人,而四明叶继美为之魁,由是流行于四明。四明得近泉之传者为吴昆山、周云泉、单思南、陈贞石、孙继槎,皆各有授受。昆山传李天目、徐岱岳。天目传余时仲、吴七郎、陈茂宏。云泉传卢绍歧。贞石传董扶舆、夏枝溪。继槎传柴元明、姚石门、僧耳、僧尾。而思明之传则为王征南。承传系统为师徒一线单传,记载这一线枝蔓的墓志铭,已与宗族的家谱无异。师徒制下的武术承传既是“线”而不是“面”,武术当然是秘密而不是公开的。

造成武术门派的是秘密状态,而造成这种秘密状态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绝技”的手段以维护宗族团体的各种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