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权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外业数据采集操作技术

合集下载

林改外业勘界

林改外业勘界

林权勘界方法与步骤林权勘界工作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界限准确,面积真实,技术要求高,工作量大,工作环境艰苦。

各地区在开展林权外业勘界工作之时,必须统一程序和技术要求,勘界工作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依法办事的原则,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求真务实,精心操作,按质量要求完成林权勘界工作。

第一节林权勘界的概念和任务一、林权勘界的概念林权勘界就是对宗地的界至等相关因子进行勘测和认定,其目的是通过群众认可、合同约定、林权证确认,对宗地的有关内容进行定义,实现宗地、合同、林权证相一致。

历次林权改革往往忽视了这一点,留下了有证无山、有山无证、山证不符、界限不清等许多隐患,给林业生产经营稳定造成很大影响。

二,林权勘界的任务中央10号文件明确规定,通过这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依法进行实地勘界、登记、核发全国统一式样的林权证,做到林权登记内容齐全规范,数据准确无误,图、表、册一致,人、地、证相符。

最终就是要将村集体所有的林地,按宗地区划的要求,全部落实到区划到1:1万(或1:2.5万)地形图上,并保证集体林地确权到户。

第二节林权勘界的范围与主要内容一、林权勘界的范围本次我省林权制度改革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林地所有权为集体的,要将集体林地全部承包给农牧民个人,农牧民对林地享有使用权、受益权、经营权和处臵权等,其勘界范围为本地区范围内所有的集体林地(即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宜林荒山(沙)地),包括集体所有的商品林地和公益林地;第二是林地所有权为国有的,就是将国有林地在权属不变的情况下,划归当地林区农牧民群众进行林地的管护和管理,其勘界范围为纳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补助范围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补偿范围内国有林场、国有林区和自然保护区等林业单位的森林。

包括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和地方生态公益林,商品林不在此范围。

二、林权勘界的主要内容1、以村(林场)为单位,勘测勾绘村(林场)、组行政界线和其范围内的林业用地界线,计算各类林地面积。

河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细则

河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细则

第一章总则第1条目的和意义为了统一全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技术标准,规范调查范围、内容、程序、方法、深度和成果等技术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十一条、第十二条,参照国家林业局颁发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2条调查范围调查范围为全省所有土地,总面积约187693平方公里,计划两年完成。

各国有森林经营单位的调查,纳入所在县的调查一并考虑。

第3条主要调查内容1、核实各类行政区划境界线和森林经营界限。

2、查清各类土地利用面积、分布;3、查清各类林地数量、质量及其分布;4、测算林木蓄积量及其生长量;5、调查与森林资源有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6、提出森林经营、保护和利用意见。

第4条主要调查方法土地利用现状和各类林地面积调查:以地形图为底图,借助最新的高分辨率SPORT5卫星遥感图像的光谱特征,在室内进行全面小班级区划。

在此基础上,组织职业队伍专业技术力量进行普遍的现场核对,补充、细化小班区划,落实属性因子。

各类林木蓄积量:整理现有存档数据,并随机抽取部分测树样地进行实测,利用树种、林龄、密度、直径、树高等林分属性数据,编制数量化林分蓄积量表,概略测算小班蓄积量。

散生木蓄积:通过现场目测方法,统计测算资源总量。

四旁树资源:以县为总体,以自然村为单元,抽取部分样本,采用比估计的方法,通过单位面积资源保有量,测算四旁树资源总量。

各类林木蓄积生长量:采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连续观测结果,分别树种建立直径生长模型,估计林木蓄积生长量。

第5条主要调查因子测定误差限制1、小班主导地类面积区划误差不超过5%。

2、林龄调查:涉及造林成效的小班、5年或不足5年生幼树林龄调查不得有错,其它小班的平均年龄误差不超过1个龄级。

3、平均树高调查:1米以下限0.1米,1—5米限0.5米,5米以上调查误差不超过2米。

4、平均直径调查误差限20毫米。

5、单位面积株数调查误差限制在15%以内。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林业局关于广东省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林业局关于广东省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林业局关于广东省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4.26•【字号】粤府办[2010]25号•【施行日期】2010.04.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林业局关于广东省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10〕25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省林业局制订的《广东省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林业局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年四月二十六日广东省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方案(省林业局)为加快推进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步伐,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粤发〔2008〕14号),在认真总结我省前一阶段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订本方案如下:一、改革范围和主要内容这次改革的范围是所有权属于集体的山林。

对权属有争议的山林,要依法依规,按照“逐级负责、分级调处”的原则,积极稳妥调解处理。

对权属争议尚未解决的,暂不纳入改革范围。

(一)明晰产权。

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经村民会议过半数或村民代表会议2/3以上成员同意后,依法将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通过均股、均利等方式,落实到农户,确立经营主体地位。

产权明晰后,要依法进行林权勘界、登记,核发全国统一式样的林权证。

对已发放的全国新林权证,经核实准确无误的,要维持不变;如发现错误、重漏登记,或者四至范围、面积精度误差较大的,或者遗失、损坏的,要进行纠正、更正或补办,重新予以登记、发放林权证,做到图、表、册一致,人、地、证相符。

2024年林业工作人员述职报告参考范文(五篇)

2024年林业工作人员述职报告参考范文(五篇)

2024年林业工作人员述职报告参考范文在过去的一年,卧牛吐达斡尔民族镇林业站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遵循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方针,全体同志共同努力,林业生产和林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下是工作进展的详细报告:一、营林绿化造林工作是林业发展的基石。

本年度,我站成功完成新造林____亩,对村屯进行了绿化,共植树2350株。

完成退耕还林补植补造____亩。

在迎接国家验收的关键时期,鄂镇长亲自带领团队,我们印制并发放了《退耕还林补植补造责任状》,确保责任到户。

林业站全体成员多次深入造林户家中,运送补植补造树苗,并提供了技术指导。

在国家检查组来镇检查时,虽然雨季道路泥泞,但我们确保了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得本年度退耕还林任务顺利通过了省级和____年的阶段验收。

二、林权改革及林权证办理工作今年是林改工作的关键补充阶段。

我镇已完成林改方案制定、摸底调查、公示和勘界等基础工作。

在外业勘界方面,已完成____个村和____个自然屯的测量工作,内业工作也已全部完成。

我们不畏严寒酷暑,深入林地实地测量,与村干部和林权所有者确认边界,并成功办理了195本林权证。

三、森林保护我们始终坚持“三分造,七分管”的原则,着重从三个方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一是严格源头管理,执行凭证采伐、运输、经营加工制度,以及伐前设计、伐中检查、伐后验收制度;二是及时预报和防治森林病虫害,对____亩受病虫害影响的林地进行了地面化防;三是对林业行政案件进行了严厉查处,共处理案件____起。

四、森林防火我们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扑灭”的方针,加强领导,完善组织架构,广泛宣传,明确责任,加强野外用火管理。

特别是在清明节期间,镇领导亲自带领林业站成员进行不间断的巡逻防护,及时发现并有效扑灭火灾隐患,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

五、积极完成镇党委、镇政府交办的各项中心工作1、宣传贯彻林业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

2、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做好造林规划、幼林抚育等工作,保护绿化树木。

在河南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ArcMap应用

在河南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ArcMap应用
程 建设 项 目相 继 在 建设 中 ,要 建设 好 这 些 工 程 项 目离不 开 地 形 图 。新 形 势 下 的 林 业 建 设 要 求
理 信息 系 统平 台 , 四个 重 要 部 分 组 成 : 面 软 由 桌 件 dst 、 eko 服务 器 GS软 件 、 入 式 G S软 件 和 p I 嵌 I 移 动 GS软 件 。Ac iw、 rE ir A c f I r e A cdt 和 rl o是 V o n 三 级桌 面 软件 A c I eko rG Sd st p的三 级 产 品 , 能 功 逐 渐 由弱到 强 、 由简 单 到 全 面 , 就 是 说 Acno 也 rlf 功 能最 强大最 齐 全 的桌 面 产 品 , 最 常 用 于制 图 也 的桌 面产 品。A c p是 一 个 以地 图 为核 心 的用 rMa 于 编辑 、 示 、 询 、 析 地 图数 据 的模 块 , 含 显 查 分 包 着一 套 复杂 的专 业制 图和 编辑 系 统 , 是对 象 编 既 辑器 , 又是数 据表 生成 器 。在 Ac p 中 , 以制 rMa 可 作 点状 、 线状 、 面状 地 图符号 , 以打 印或输 出地 可 图 , 以生 成 要 素 并 编 辑 , 可 以 进 行 空 间 分 析 可 也 等等 。
选 smblg ctgr su iu a e y o y o a oi / nq e vl e e u vle a u
( )在 G oe mc g 工 具 条 上 , 击 A d 5 erf i e n 点 d C nrl on 按 钮 。 ot it oP
() 6 使用该工具在扫描图上精确到找一个控 制点 点击 , 然后 鼠标 右击 输 入该 点 实 际 的坐 标 位
( a n onyF rs yIvs gt nT a D t gQn h i 1 10, hn ) D t gC u t oet n et ai em, ao iga 8 0 0 C ia o r i o n

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总结4篇

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总结4篇

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总结4篇【第1篇】2023上半年林权制度工作总结集体林权制度是林业中根本性的基础工作,是林业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乡按照县政府《关于推进全县集体林权制度的意见》(_____府发[2023]140号)、《_____省林业厅关于印发<_____省集体林权制度2023上半年林权制度工作总结【第2篇】乡镇集体林权制度工作总结范文某某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县林改办的统一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认真贯彻落实昭通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加快林产业发展的意见》、大关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加快林产业发展的意见》,深入学习《中共大关县委大关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的实施意见》及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的有关文件精神。

通过全镇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和村民的积极参与,按期完成了全镇的主体工作。

达到了产权明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利划分明确的效果,调动了广大群众及社会力量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促进了林业产业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和林区和谐稳定。

为了深入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总结经验教训,现将某某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工作总结一、基本情况某某镇东接某某镇,南靠某某镇,西连某某镇,北临某某乡,最高海拔2324米,最低海拔700米,国土面积185.98平方公里,全镇11个村(社区)、75个自然村、185个组。

农业户数6994户,农业总人口28485人。

有耕地面积20685亩,其中水田5970亩,旱地14715亩。

林地总面积112032亩,占国土面积的44.96%。

按权属分:国有林面积6471亩,集体林面积105561亩。

按林地现状分:有林地65356亩,疏林地3121亩,灌木林19004亩,未成林地22675亩,无林地1876亩。

退耕地14474.725亩。

林权地籍调查工作研究

林权地籍调查工作研究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106XIANGCUN KEJI 2021年9月(上)林权地籍调查工作研究王德时(岳西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安徽岳西246600)[摘要]林权地籍调查是明确林业宗地信息,了解林地经营权、森林及林木信息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目前,林权地籍调查还存在效率低、外业勘察量大、图档更新慢、查询统计难和资源浪费较为严重等问题。

针对这些不足,结合林权地籍调查工作实践,从林权地籍调查原则、调查路线、调查内容、调查任务、调查方法、调查步骤、调查机制和调查质量8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议,对推动林权地籍调查及确权登记审核工作优质高效开展,进一步提升林权管理的规范化、法治化水平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林权地籍调查;确权登记;审核[中图分类号]F29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1)25-106-3林权是关于森林资源及林木、林地等所有权、使用权的总称,是关于森林、林木、林地各项权利在法律意义上的表现。

林权调查的目的是进一步明晰森林或林木所有权人、使用权人,造林年度、面积、权属类型及其历史沿革等[1]。

《不动产权籍调查技术方案(试行)》《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暂行办法》等均将包括林权在内的自然资源权籍调查及确权登记审核做了明确规定。

各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笔者针对林权地籍调查及确权登记审核进行简要论述,以推动林权地籍调查及确权登记审核工作优质高效开展,进一步提升林权管理的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1林权地籍调查现状林地权属及林木权属共同组成了林权,林权地籍调查是明确林业宗地信息、了解林地经营权以及森林及林木信息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目前,基层林权地籍调查主要由乡镇林业站具体负责[2]。

以手工绘制地形图及记录相关信息为主的林权地籍调查方式,地籍调查的质量和效率都难以满足新时期林权地籍调查的实际需要。

1.1调查效率较低传统的林权地籍调查主要依靠林业地籍调查机构手工绘制地形图。

不动产测量技术标准和要求

不动产测量技术标准和要求

不动产测量技术标准和要求为了做不动产登记的测量工作,使不动产登记工作顺利开展和进行,确保不动产登记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特制定不动产测量技术标准和要求。

测量数据的完整和准确是保证测量成果数学精度的基础,外业调查的成果数据则是测量选位的依据,不动产测量的内容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面积测量、地籍调查和地籍测量、房产调查和房产面积测量、林地面积调查和林地面积测量、土地勘测定界等。

一、地籍测量1、作业依据(1)《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3)《l:500、l:1000、l: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4)《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国土资发[2001]359号;(5)《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试行)》;(6)《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8)《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2007);(9)《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 1016-2007);(10)《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

2、权属调查权属调查是获取地籍信息资料的重要手段,权属调查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地籍调查的核心。

调查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权属状况、利用状况调查和界址调查等,满足《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目的是查清每宗(块)土地的面积、位置、权属、界线、数量、四至关系、用途、级别、利用现状及其地上建筑物、附着物等基本情况,满足土地登记的需要(图件见附录A)。

3、界址点测量界址点是确定权属界线位置的关键点位,必须准确测定。

地籍要素测量(行政界线、地类界线、道路、街道、建筑物、围墙、栅栏等)应参照城市测量规范,以满足《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对地籍图精度要求为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权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外业数据采集操作技术
摘要林权信息管理是推进林地、林权流转的基础,是深刻贯彻落
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土地流转的基础性工作,利用空间数据源的地形
图、航空图片底图和林权属性数据进行林地所有权边界权属的确认,
并通过内业数据数字化处理,形成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林权信息
管理系统。从准备工作、现场勘界、制作边界确认汇集图、边界确
认程序等环节总结出林权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外业数据采集操作技
术。
关键词林权信息管理系统;外业数据采集;操作技术
中图分类号 tp315;s758.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8-0273-01
1准备工作
1.1基础材料准备
林权空间数据航空图片(县土管局1995年土地勘查、2005年核查);
林权空间数据地形图(2008年版1∶10 000地形图);林权属性数据
(2006年山林延包集体林权清册);乡(镇)林权管理更正章1枚。
1.2勘界前工作准备
全乡各权属单位在电脑中建立文件夹,输入“林地所有权勘界记
载表”;编制乡级各权属单位组织机构代码,组织机构代码同2008
年“二类”森林资源调查相一致;由12位数字组成,如(331024仙居
县)(1地块所有权)(01安岭乡)(001村);根据航片的区域边界描绘
权属单位范围的基本区块图。
2权属勘界
2.1制作草图
根据2006年山林延包集体林权清册在权属单位范围的基本区块
图,进行实地勘界、逐块勾绘。连在一起的,以整块定为1个小班;
单独的山场按照林权证清册划定1个小班;外村或外乡的插花山也
单独勾为1个小班,并标明外村或外乡的权属单位。
2.2完善草图
根据外业所勾绘的地块草图逐块进行重新勾绘,边界线保持清晰
不能涂改,边界线有纠纷不能解决的,用虚线勾绘。
2.3填写林地勘界记载表
(1)林地所有权权利人:某村某组。
(2)林权证号:暂时不填,等待外业完成后发放林权证时统一编
号。
(3)地块编号:由20位数字组成,前6位为行政代码,代表县;第7
位表示地块性质,“1”表示所有权,“5”表示国有山;第8~9位为
乡代码;第10~12位为村代码;第13~14位为组代码,若没有组用00
表示;第15~17位为农户编号,没有农户用000表示;第18~20位为
地块编号。
(4)坐落:坐落在自己村范围的填写自己村的村名,若为插花山地,
填写山场插花在那个村的村名。
(5)小地名:原山林权证中由多块山多个小地名组成1个小班的,
填写具有代表性的1~4个地名;单块的小班山场,按照林权证清册的
地名填写。
(6)面积:地形图用扫描仪扫描入电脑进行计算。
(7)四至:多块山组成1个较大的小班,其四至以较为固定的地物、
地貌填写;单独的山场小班,按照林权证清册四至不变填写。
(8)注记:记载插花山村名、山场是否为集体统管山、自留山、责
任山等。
2.4图纸粘贴
若小班面积比较小,采用a4纸张,图纸直接粘贴在a4纸的下方方
格中;若小班面积比较大,采用a3纸张粘贴,在a4纸的下方方格中
填写四至林地权属边界接边村村名。
2.5图纸粘贴处边界线注析
图纸粘贴后,若边界线同毗邻村有连接,标明毗邻村的边界线长
度,注明毗邻村的村名,若毗邻村是同乡的只注明毗邻村的村名;若
毗邻村是同县外乡的注明毗邻村的乡、村名称;若毗邻村是外县的
注明毗邻村的县、乡、村名称;以便毗邻村边界线的确认。
3制作边界确认汇集图
根据权属单位组织机构代码的顺序从上到下、再从左到右排列制
作边界确认汇集图。从边界确认汇集图上看,从上到下是确认给毗
邻村单位的印章,从左到右看是毗邻村单位确认给该村的印章。边
界确认汇集图的制作给确认对象带来很大方便。
4边界确认程序
(1)根据作边界确认汇集图找出相对应的确认单位,采用acd打开
2005年土管航片图给予审阅,并对地形图四至、地形、地貌等内容
认真地加以确认范围。
(2)林地所有权勘界记载表中“林地所有权权利人:某村某组”处
盖上村民委员会的公章;若采用a3纸张粘贴的,在a3粘贴纸张左上
角上盖上村民委员会的公章。
(3)山块坐落在某村范围内,边界线同毗邻村没有接边的,在图纸
粘贴骑缝处盖上该村村民委员会的公章;山块插花在其他村的,边
界线同其他毗邻村没有接边的,在图纸粘贴骑缝处由插花在那个村
的村民主任确认、签字后,盖上该村村民委员会的公章。
(4)山块边界线同毗邻村有接边的,由在图纸粘贴处注明的毗邻
村的村民主任确认、签字,并盖上该村的村民委员会公章。
(5)山块边界线同毗邻村有接边的,若采用a3纸张粘贴,由在a4
纸的下方方格四至中标明的边界接边村的村民主任确认、签字,盖
上该村的村民委员会公章,同时在a3粘(下转第276页)
(上接第273页)
贴纸张上相对应注明边界接边村处由该村的村民主任确认、签字,
并盖上该村的村民委员会公章。
5核发林权证
填写核发林权证的申请书;建立集体林权证清册;填写林权证并
予以发放。
6制作林权图
根据已经确认的林地山块,描绘全乡集体林地权属全图。
7内业数据处理
(1)经确认后权属单位的“林地所有权勘界记载表”采用扫描仪
扫描进入计算机系统,作为原始依据保存。
(2)根据乡属范围内的权属图、地图边界线进行数字化,并对林权
属性数据与地图数据进行配对输入计算机系统,制作林权信息管理
系统。
8注意事项
(1)政策宣传要内紧外松,宣传必须到位,讲明国家林改政策;林
权实行网上管理,必须建设林权信息管理系统。
(2)权属边界线若有修改,必须盖有“乡(镇)林权管理更正章”。
(3)权属单位在“2008年山林延包”林权证清册中的山块必须逐
块填写“林地所有权勘界记载表”。
(4)权属单位的插花山块,对方没有确认、签字、盖章的,作为纠
纷山处理,对山块不能编号,不能发放林权证。
(5)权属单位集体山场对毗邻的国有山场边界线能确认的给予确
认,不能确认的就不需确认,但国有山场对毗邻的权属单位集体山
场的边界线必须确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