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精养池套养青虾对比试验

合集下载

南美白对虾“八字精养法”,混养河蟹、二茬青虾,亩效益倍增

南美白对虾“八字精养法”,混养河蟹、二茬青虾,亩效益倍增

南美白对虾“八字精养法”,混养河蟹、二茬青虾,亩效益倍增南美白对虾近年来在全国范围推广非常迅速,大量新入行养虾户加入进来,前几年产量稳定,效益还不错。

但近两年,病害时有暴发,严重影响了养虾的经济效益,我们根据收集整理了南美白对虾养户分享的经验教训,总结出“八字精养法”的基本原理,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突出“水、种、饵”基础上,将“密、混、轮”作为健康养殖手段,加强“防、管”的力度,完全可以避免病害发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养虾:对虾游塘的六大原因及应对方案一、水环境、面积、水深、水质指标等基本条件要符合健康养殖的要求。

虾场生态环境必须优良,四周无任何污染源,水源充足,水质符合水产养殖用水标准,进排水方便。

虾池面积2000~6670㎡(3~10亩),水深1.8~2.5m为宜,池底平坦,沙质土或壤土,保持5~6cm厚底泥。

虾池水质的PH值7.5~8.5,氨氮≤0.1mg/L,亚硝酸盐≤0.1mg/L,溶解氧≥5mg/L以上,池底H2S≤0.1mg/L,有机质含量≤5mg/L,透明度保持在25~35cm之间。

水质管理措施1、适当补水和施肥,保持水质有一定的肥度,调节水中藻类组成,使绿藻或硅藻成为优势种群,并形成一定的数量,以利藻类光合作用造氧。

2、每7~10天测1次溶氧、氨氮、亚硝酸盐、PH值等指标,如某一个指标不适,需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虾苗放养1个月后,7~10天用1次护水宝(微生物制剂),解除池中有害物质;养殖两个月后使用底质改良剂改善底质环境。

4、养殖期间不宜大量、频繁换水,做到不大排大灌,防止虾苗应激反应,尤其是发病或将要发病期间,要保持水质相对稳定。

二、种选购虾苗前必须调查苗场的生产资格、信誉度和亲虾来源、历年销售的虾苗养殖情况、育苗期间发病用药情况等。

虾苗出场前必须由质量检疫部门出具PCR检测报告。

同一区域必须放养同一苗场的优质虾苗,切勿放养未经检测的其它虾苗,否则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虾苗暂养1、围拦起池塘一角,清塘消毒,经过滤注水,施肥培养生物饵料。

河蟹和青虾混养养殖模式

河蟹和青虾混养养殖模式
7 月初, 以投喂颗 粒饲 料为主 , 适当搭配
要求水源充足 , 排注水方便 , 水质 良好。
塘四周用 5 0 c m 高的铅 皮板做 围栏 。 蟹 塘
高的溶解氧。
2 . 清塘 肥水 : 前 一年 河蟹 养殖 结 束 后, 排干池水 , 挖去塘中过多的淤泥, 清除 杂草 , 利用冬季低温和太阳曝晒杀灭塘底
虾蟹 的品质 。 但为不影 响套养青 虾的生 长, 8 月下旬后, 因气压多变, 水质不稳, 将 蟹池内水草的覆盖率控制在4 0 %左右, 有 利于减轻套养青虾的应激反应, 提升商品 青 虾的产量及商品规格。 2 . 河蟹 养殖单 个池塘 面积要大 , 大 面积池塘在微风作用下会起波澜, 和空气
6 - 9 月每隔7 ~ 1 0 d 加水 1 次, 每次加水1 0 c m 左右, 并保持水深相对稳定, 及时清除被 夹断 的苦 草, 割除 伊乐藻草 头。 8 月下旬 后保持水草覆盖面积不大于池塘面积的 4 0 %, 过多要定期清除, 偏少要及时移植
水 花 生入 池 。
养成的商品虾蟹色泽光亮, 近似于天然湖
活动物性饵料。
目前该试验己取得了初步成果 , 现将相关 植 的水草有伊 乐藻、 苦草、 轮叶黑 藻等。
养殖 条 件

1 . 池塘条件: 以新开池为最好 , 一般 池塘亦 可, 面积1 0 ~ 4 0 亩; 水深 1 . 2 ~ 1 . 8 m, 平 均1 . 5 m 左 右; 坡 比l : 3 ~ 1 : 4 , 底部有富 向长方形 为好 , 便于饲养 管理 和拉网操 作; 四周不 应有 高大 的树木和房屋 , 以免 遮挡阳光 和风吹; 池底四周挖宽 、 深均为

7 5 0 元、 饲料费2 1 3 8 元、 螺  ̄i l O O O 元、 草种

蟹池套养青虾不同放养密度养殖对比试验

蟹池套养青虾不同放养密度养殖对比试验

蟹池套养青虾不同放养密度养殖对比试验王万兵;田蕾;丁凤琴【期刊名称】《水产养殖》【年(卷),期】2015(036)011【总页数】3页(P11-13)【作者】王万兵;田蕾;丁凤琴【作者单位】芜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安徽芜湖241100;芜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安徽芜湖241100;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正文语种】中文芜湖县为安徽省青虾、河蟹养殖重点区域之一,近年来,河蟹销售价格波动已引起广大渔业科技人员和水产养殖户的高度关注,为着力探索合理的河蟹、青虾生态混养苗种放养比例,形成适合本地区的河蟹、青虾高效养殖模式,示范带动河蟹养殖产业稳产增收。

2013年芜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联合安徽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技术力量,借助“河蟹主养池塘多品种套养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在芜湖县六郎镇保丰村河蟹标准化养殖生产基地进行了蟹池套养青虾不同放养密度养殖效果的对比试验。

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 养殖方法1.1 试验条件试验地点在安徽芜湖县六郎镇保丰村河蟹养殖示范基地。

选择15×667 m2左右的标准化河蟹主养池塘3个作为试验池,共计面积43×667 m2,其中1#池面积13.5×667 m2,2#池面积15.5×667 m2,3#池面积14×667 m2。

3个试验池相邻,进排水系统相互独立,坡比1∶3,池深1.5~2.0 m,蟹池内沿池埂四周开挖宽3 m,深0.6~0.8 m的环沟。

1.2 放养前准备前一年河蟹养殖捕捞上市结束后,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曝晒20~30 d至池底淤泥发白,1月中下旬注水1 m,每667 m2用31%的漂白粉10 kg,化水全池均匀泼洒,5 d后排干池水。

2月2日加水20 cm,667 m2试验池施用经充分发酵的80%农家肥+20%饼肥100 kg。

1.3 种草投螺2月5日前每667 m2将40 kg伊乐藻截成10~15 cm的小段,约10根为一束,以束间距1 m、行间距1.5 m栽种于试验蟹池环沟的浅水区,伊乐藻种植面积约占蟹池面积的20%左右。

浅谈苏南地区河蟹、青虾混养模式(下)

浅谈苏南地区河蟹、青虾混养模式(下)

2022.10广告四是养殖户对于喂料缺少认知,不会通过食台来判断是否需要加料或者减料,盲目听从别人意见,别人说加料就加料。

盲目加料导致大量饲料得不到消化、利用,使得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含量升高,引起有害藻类暴发,虾蟹出现伤亡。

此外,饲料中含有的磷酸二氢钙还会生成磷酸钙(不溶于水),使得水体中钙离子浓度下降,降低了水体硬度,进而影响虾蟹蜕壳。

五是水草栽种密度高,塘口的水草覆盖率达到80%以上(图6)。

塘口水草栽种密度过高,加上温度逐渐升高导致水草光合作用增强,水体溶氧达到饱和,大量气体的产生使虾蟹体内形成气栓,导致虾蟹气泡病频发,甚至形成河蟹“水瘪子”,最后河蟹大量死亡,导致产量降低。

图6塘口水草密度高在该混养模式下河蟹平均亩产量35~40千克,青虾亩产量15千克左右。

产量相较正常塘口产量低,没有实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因此该地区养殖户要想养好河蟹、取得好的效益,就应该解决好肥害问题,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每年河蟹上市后在冬闲期间要充分清淤、晒塘,淤泥控制在10~20厘米,充分晒塘消灭病原微生物,确保不会影响下一年养殖。

不能盲目延迟河蟹上市时间而不清淤,直接将塘口在翌年投入使用。

二是减少水草栽种密度,在水草间留下足够的空间以保证水体流通、防止高温天气由于水体不流通导致烂根、漂草,并可降低气泡病的发病率。

在栽种水草前可旋耕使水草扎根,同时也能保证有足够的间隙。

在栽种水草时可以适当补充草肥,以促进水草扎根、生长。

温度升高后要及时拉草,保证水草不会过密,防止引起漂草、烂草,也可使用“草得力”控草。

高温天气水草活力不好时,可以使用“草救星”,通过其中的微量元素快速恢复水草活力,再辅以“草得力”促进水草根茎生长,从而达到保草的目的。

三是勤改底。

针对塘口选择不同的底改产品,以保证水体的安全,防止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造成虾蟹减产。

依据塘口情况应多选择处理硫化氢、增氧及分解淤泥底质类底改产品。

在处理塘口底部硫化氢及淤泥底质的同时要保证水体充足的溶氧,防止缺氧引起河蟹大面积爬边或伤亡。

池塘河蟹、鳜鱼、龙虾、青虾混养试验

池塘河蟹、鳜鱼、龙虾、青虾混养试验
始 用地 笼 套取 陆续 上 市 , 鱼 1 月 下旬 , 鳜 1 干塘捕 捉
的通道 , 以确保 池塘有 足够 的光线 和空 间 。 清 明前 投放 鲜活 螺蛳 30k/6 仅可 提 0 g67m ,不
国人民喜爱。试验注重河蟹的生态养殖 , 人工种植 水 草 为其 提 供 隐蔽 和 饵 料 , 辅 以人 工 饵 料 , 大 再 极
地提 高 了其 生态 产量 和质量 , 市场 十分欢 迎 。
养蟹 用 防逃 塑料 布 固定 在木 桩上 , 底边 埋 人土 中 3 0
em ,
夯 紧压 实 , 进行 严格 检 查 , 并 接头 处进 行加 固处
理, 防止河蟹 逃跑 , 四周 杂草处 理干净 。
23 放养前 的准 备工作 -
1 试 验 的设 计 原 理
鳜 鱼 , 蛋 白质 含量 高 , 其 口味鲜美 , 市场 需求 量 大, 价格 高 。生长 的主要 活动空 间为 整个水 体 , 自然 状 态下 主 要摄 食 小 鱼 、 虾 , 用 其食 性 能 较 好 地 小 利
(. 1 南京市江宁区水产技术指导站 , 江苏 南京 2 10 ; . 11 0 2南京市江 宁区淳化街道农业服务 中心 江苏 南京 2 12 ) 1 12
目前 河蟹 、 鱼 、 虾 、 虾 市 场前 景 看 好 , 鳜 龙 青 价
22 建立 防逃设 施 .
格 走俏 , 养殖 具有 较 高பைடு நூலகம்的经 济 效益 。根 据其 生 物学
主, 采取切茎分段扦插的方法 ,5 3 g 6 z 2 ~ 0 / 7n, k 6 r 苦 草 以插 种为 主 ,. k /6 z 01 g 7m ,水草面 积控 制在水 面 6 的 4 %左 右 , 0 如过密 , 隔 1 ~ 51 开一 宽为 3 5m 每 0 1 1 3 ~

夏季青虾在河蟹养殖池中套养方法

夏季青虾在河蟹养殖池中套养方法

夏季青虾在河蟹养殖池中套养方法一、虾苗投放前的准备工作1.药物清除池塘中的小杂鱼,避免青虾投放后摄食幼虾,影响回捕率。

2.进水泵口用80目的密网过滤进水,防止养殖中再将外源水中的野杂鱼带入。

3.在青虾苗投放前杀虫并消毒,适度肥水。

二、自繁虾苗套养1.开挖一个边角塘,池塘大小根据繁育苗种需要而定。

2.增设水车式或微孔增氧设备。

3.每亩水深1米,用茶饼清塘,并用10千克/亩的生物肥肥水。

4.选择个大、健康、色泽一致的抱卵虾,每亩投放6至8千克。

5.育苗管理:早晚观察产卵孵化情况,等观察到蚤状幼体后,每亩每天使用0.5千克黃豆,浸泡后打浆泼洒,培养浮游生物,供虾苗摄食。

6.每晚9点至早上6点,开启增氧设施,保持池塘水体充足的溶氧。

7.当蚤状幼体变态成幼虾后改用对虾或青虾粉料,早、晚投喂,随着幼虾的生长,逐渐改为投喂破碎料。

8.当幼虾长到七月下旬,规格达到14000尾/千克左右。

加深池水,将边角塘培育的虾苗,浸入大塘混养。

三、“太湖一号”良种青虾的套养七月底,八月上旬。

预购14000尾/千克的青虾苗,每亩投放3千克左右,前期饲料可将米糠,菜籽饼或颗粒饵料粉碎后加在投喂河蟹的小杂鱼中一道投喂。

,河蟹捕捞以后以颗粒饵料或菜饼、麸皮、米糠、豆粕,一起粉碎后投喂。

保持适口的饵料,促使青虾的生长。

四、注意事项虾苗的运输:夏季气温高,为了确保青虾成活率,一般要选择晴好天气清晨捕捞,早上运输。

运输采用水箱盛深井水,液态充氧方法运送。

青虾苗种投放时,有增氧设备的池塘可开启增氧。

然后将盛装幼虾的苗箱,放入水中,让虾苗自由游出。

分散放养。

没有增氧设备的池塘,可开启加水用的水泵,运用加水,物理增氧,在进水口放养,利用水的流动让虾自行散开。

避免集中或缺氧投放。

病害防治:青虾在河蟹池中夏季套养,一般生态条件好很少发病。

从生产实践中观察,重点要关注青虾红鳃病的预防。

时间掌握九至十月份,季节交换的时候。

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碘制剂300毫升泼洒,隔天一次,连用两次即可。

河蟹塘混养小龙虾新模式试验

河蟹塘混养小龙虾新模式试验

河蟹塘混养小龙虾新模式试验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20年第8期杨正锋1 刘中峰2 季建科3多年以来,河蟹一直作为江苏省特种水产养殖的主导品种,但随着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养殖产量的稳步提高,河蟹的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象2019年的河蟹价格表现就较为疲软,往年即使价格一直保持坚挺的大规格河蟹也卖出了近几年少有的“白菜价”,小规格河蟹价格更是有点“惨不忍睹”,对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产生了较大影响,亏损面扩大。

鉴于此,我市塘桥镇的一位水产养殖户未雨绸缪,另辟蹊径,有别于其他养殖户普遍实行的河蟹与青虾套养模式,2019年初时大胆采用河蟹与小龙虾混养模式,获得了初步成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蟹价疲软的情况下,依靠蟹塘产出的优质小龙虾,从而弥补了蟹价下跌带来的效益下降,取得了令人较为满意的经济效益。

现就其养殖方法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一、清整消毒6只养殖塘口净水面积为47.5×667m2,等上年捕捞结束后,于当年元旦过后就抽干塘水,挖除池底多余淤泥,塘底剩余淤泥厚度约10cm,干塘曝晒约20天,并于1月底进水10cm,用漂白粉10 kg /667m2进行清塘,3天后加水至30-40 cm。

二、种苗放养待漂白粉药性消失后,在2月上旬放养蟹种,规格为105只/ kg;2月25日时投放小龙虾苗种;4月初时又投放体长5厘米加州鲈苗种,具体放养品种及数量详见附表1。

三、饵料投喂从4月初开始投喂小龙虾专用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8%,每二天投一次,投喂量为0.35-0.5kg/667m2,随着气温的升高逐渐增加;从5月份开始改为每天投喂一次。

坚持“四定”原则,当天气突变时减少投喂量,保证吃好吃饱不剩食。

每天开始投喂时间春秋季为下午16:30后,夏季高温天延后1小时。

在投喂品种上,前期至8月底,只投小龙虾专用配合饲料,9月份起改投熟化的玉米片和冰鲜鱼,以提高河蟹的规格,改善品质口味。

整个养殖过程共计消耗小龙虾专用配合饲料6000kg、熟化玉米片3560kg及冰鲜鱼9300kg。

河蟹套养模式

河蟹套养模式

37河蟹套养模式2020年的河蟹养殖一是行情低迷,二是产量普遍偏低,河蟹养殖户大多处于保本状态,河蟹养殖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养殖户都在寻求更大的养殖利润空间,而单纯的河蟹养殖已满足不了养殖户对利润的追求,河蟹套养可以提高养殖效益,下面就介绍一下。

一、小龙虾套养模式近几年水产养殖的明星要数小龙虾,因此套养小龙虾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式。

套养模式有两种:1.保留原塘小龙虾种,在清塘时不使用菊酯类药物或者只在环沟使用菊酯类,保留虾种,在开春时通过肥水来保障虾苗存活率。

2.5月份放虾种,适当投放虾苗(每亩5~10公斤),也可投放抱仔虾,按各个地方的习惯来投放。

该模式的优点:(1)产量高,效益好。

(2)能减少蟹塘中体质差的螃蟹。

缺点:(1)龙虾螃蟹相互残食,降低螃蟹的存活率,虾蟹养殖很难控制蜕壳期一致,很难做到虾蟹都高产。

(2)龙虾饵料需求大,残饵粪便多,容易恶化底质。

(3)龙虾极易暴发弧菌病,每年6~8月份是养殖高峰期,一但发病几乎很难控制,而且易造成虾蟹都发病,造成批量性损失。

高温季节一般要定期改底,3~5天一次,控制弧菌数量,定期补钙增强体质,一旦发现小龙虾出现损失且持续性增加,要赶紧抽虾来卖。

(4)池塘水草难保,河蟹易发继发性感染造成大量死亡,降低河蟹产量。

(5)近两年小龙虾行情不算稳定,也得酌情考虑。

二、套养青虾模式此模式是指在河蟹养殖过程中,在5月下旬每亩投放100~150克青虾抱仔虾,投放之前每亩使用敌百虫250~350克。

近两年青虾价格还可以,一般亩利润能达到1000元左右。

弊端:青虾对池塘环境要求较高,对池塘水平衡基础属性要求较高,尤其是溶氧,池塘青虾数量不38时可造成河蟹大量死亡,因小失大。

三、黄蟹模式黄蟹主要指6月黄,即每年农历6月上市蜕完4壳的螃蟹,由于近几年黄蟹价格还可以,有部分养殖户也在尝试黄蟹模式,即增加蟹苗投放密度(每亩1800~2000只),全塘以伊乐草为主,前期主要投喂冰鲜鱼,增加河蟹体质,减少死亡量,在脱完3壳或4壳以后开始提苗,主要卖公蟹,减少养殖周期,回笼资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3月起,我们选择河蟹养殖池塘实施套养青 
虾对比试验,现将试验隋况介绍如下: 

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 
(1)塘口条件:池塘选择在靠近沟口,水源充足、 
且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的场所,试验池塘4口,面积 分别为22亩、l3亩、20亩、12亩;对照池塘4口,面积 分别为14亩、11亩、6亩和4亩。池塘水深1.2~1.5)K, 坡LL1:(2.5~3),pH值7.6,弱碱性。每口池塘四周用 1米×1米水泥板砌成防逃墙。 (2)清整消毒:试验前将老池塘的水排干,清除池 底过多的淤泥,淤泥深15 ̄20厘米,经冻晒7~10天, 注入20 ̄30厘米新水,并亩投放生石灰100千克,化水 全池泼洒进行消毒,清塘期问用60目网片拦住进排水 口,以防野杂鱼进入池塘。 2.苗种放养 (1)幼蟹放养:1月底前,为发挥池塘水体生产潜 力,我们针对试验情况,试验塘每亩放养1000 ̄1400 只/千克的幼蟹400只,对照塘放养相同规格幼蟹600 只,共计投放4.78万只。下塘时均用蟹苗复壮液浸泡 5~1O分钟,幼蟹放养时按池塘面积的32%,围拦暂养到 6月上旬。 (2)鱼种放养:2月底前放养鱼种,投放的鱼种要求 规格基本一致,体表无伤、活力强。下塘时用4%的食盐 水浸泡10--15分钟,放养0.5--0.6千克/亩的白鲢36 尾、0.6~0.75千克/亩的花鲢12尾,102亩池塘共投放 鲢鳙鱼 ̄4896尾,同时试验池塘67亩,每亩放养10 ̄12 厘米的细鳞斜颌鲴鱼种4O尾,共计投放2680尾,对照池 塘未投放。 (3)仔虾放养:在4口试验池塘,3月7—12日放养规 格920只/千克的仔虾1072千克,亩放养16千克,即1.47 万只/亩;7月20—26曰,放养规格6100只/千克的仔虾 181千克,每亩放养量2.7千克,即1.65万只/亩。 3.池塘生态修复 (1)种植水草、投放活螺蛳:清明节期间,为营造 良好的水体生态养殖环境,在蟹池中种植占池塘1/3面 积的水草,其种类为轮叶黑藻、苦草、伊乐藻;8月下 旬,根据池塘中的水草减少程度,及时补植伊乐藻。3 月底一4月上旬在蟹池中每亩投放活螺蛳l50--200千 克,7月22日每亩再补放30 ̄50千克。 (2)培育水质:为增加放养鱼种的天然适口饵料, 促进水草和活螺蛳生长的需要,基本做到“水肥草 丰”。在水温15 ̄C时,采用施堆肥方法,每亩施发酵的 鸡粪100千克,并根据池塘水温变化调节池塘水位。 4.饲料投喂 试验过程中选用膨化颗粒饲料。其 
中用于饲养幼蟹的1 颗粒饲料,粗蛋白≥36%;用于饲 
养商品河蟹、青虾的2#~3 颗粒饲料,粗蛋白≥33%和粗 
蛋白≥29%;用于培育仔虾的1 颗粒饲料,粗蛋白≥ 
36%。在试验过程中,前期(1—2月底)因水温较低且不 
稳定,幼蟹规格不大,食量小,隔日投喂1 颗粒饲料、 
野杂鱼等,中后期(3—10月底)主要投喂2 ~3 颗粒饲 
料,并按定质、定量、定位、定时的“四定”方法投 
喂,每天投喂2次,上午投喂量占30%、傍晚投喂量占 
70%,日投喂量按养殖品种体重的3%~8%计算,同时根 
据天气、水质及摄食情况适当增减。7月底仔虾放养 
后,连续7天每亩投喂豆浆5~6千克,以便为仔虾摄食 
生长提供丰富的适口天然饵料。水温在25 ̄30 ̄C摄食量 
大时,适当增加饲料投喂量,以2小时内吃完为度,10 
月份饲料投喂量逐渐减少,投饲料坚持到l1月初。在饲 
料投喂过程中,坚持用EM菌按饲料的1%~2%拌饵投喂, 
增强养殖品种的免疫力。 
5.水质管理3—5月每10 ̄15天加注新水一次, 
保持水深1~1.2米,6—9月份高温季节,每3~5天加注 
新水或换水一次,使池塘水深达到1.2~1.5米,同时在 
6—9月份每20~30天使用1克/米。漂白粉全池泼洒一 
次,以起到净化水质、杀灭病原体的作用,并可减少残 
饵等过多的悬浮物。根据水质变化情况,适时追旋氮磷 
肥,每亩每次施尿素1~1_5千克、过磷酸钙2~3千克。 
6.病害防治 7—9月每15天施用1次复合碘制剂 
0.1~0.2克/米。,9月上旬施用1次硫酸锌,可防治虾蟹 
纤毛虫病,并定期在饲料中掺拌大蒜素、维生素c、免 
疫多糖。 
二、试验结果 
经过320天的生产管理,至12月底共收获商品河蟹 
6342千克、青虾3845.8千克(其中春季投放仔虾,5月底 
6月初收获,亩均产4.5~5.2厘米的商品青虾24.6千 
克;夏季投放仔虾,11月底收获,亩均产6~6.2厘米的 
商品青虾32.8千克)、细鳞斜颌N345千克、鲢鳙鱼7196 

适量淤泥的益处 

虾池中保持适量的淤泥,具有供肥、保肥和调节水 
质的作用。 
1.供肥 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无机营养盐 
成分,这些物质经细菌分解和在适当条件下被交换释 
放,可源源不断地为水体供应氮、磷、钾等营养,被浮 
游植物(藻类)等吸收利用。因此,可以说淤泥是虾池的 
“肥料仓库”。生产实践证明,具有适量淤泥的虾池, 
池水容易变肥,浮游生物繁殖较多。 
2.保肥和调节水体肥度 淤泥中的大量胶体物质 
(包括腐殖质、粘土颗粒、氢氧化铝、氢氧化铁等),含 有电荷,是提供吸引阴、阳负离子附着的中心。由于淤 泥中胶体的调节作用,所以当虾池大量施肥后,池水不 会突然变得过肥,而当水体中营养盐类下降时,淤泥胶 体中吸附的营养物质经过细菌分解或交换逐渐释放至水 体中,供浮游生物利用。 淤泥中以及水体中胶体对磷酸盐吸附特别强烈,施 磷肥后不久大部分磷即被胶体吸附,以后再逐渐解吸、 释放到水体中。因此,虾池施无机磷肥有明显的“后效 性”,有时施肥后的第二、三年仍有肥效。淤泥吸附离 子受pH值的影响,为提高施用无机磷肥的效果,以使池 水pH值保持在6.547.5范围较好。 新开虾池施肥后肥度和水质往往不够稳定,变化较 大,主要就是缺乏足够多的淤泥对肥料起着缓冲、调节 作用。因此虾池保持一定厚度的淤泥,对保肥和调节水 质肥度有着重要意义。 二、过多淤泥的害处 池底层水体本来不多的氧消耗殆尽,造成缺氧状态。在 
缺氧条件下,厌氧菌大量繁殖,对有机物进行发酵作 
用,产生较多的还原性中问产物——氨、硫化氢、甲 
烷、有机酸等。这些物质大多对水生动物是有害的,它 
们在水体中积累,会影响水生动物的生长。 
3.容易引起对虾发病 淤泥过多,容易使水质恶 
化,酸性增加,病菌易于大量繁殖,因此淤泥是病原菌 
的温床。同时在不良环境中,虾体抗病力减弱,因此容 
易发生虾病。 
三、降低淤泥危害的措施 
1.清除过多的淤泥 清淤有湿、干两种方法:① 
湿法清淤,在收虾后保持2O厘米左右的水位,将底泥搅 
起后连水带泥一起排出池外,如此反复几次,或在收虾 
后把池水排干,用高压水枪冲埽 池底。②干法清淤,先 
晒池,待池底淤泥晒成龟裂后将表层土移除。注意切勿 
贪图方便将池泥堆放在池堤上,以免池泥中的无机盐营 
养物质、病毒或细菌被雨水冲刷后再度进入虾池。 

千克,实现产值75.78万元。 
通过试验对照分析,试验塘67亩,获利润36.7万 
元,亩均获利润5477.6元;对照塘35亩,获利润10.2万 
元,亩均获利润2914元。因此在河蟹精养池塘套养2季 仔虾,亩均新增优质商品青虾57.4千克,在每亩增加 1100 ̄1300元的仔虾、细鳞斜颌鲴鱼种成本基础上,亩 均新增利润2084.8元。 三、小结与讨论 1.蟹、虾基本都属杂食性甲壳动物,两者混养可能 会争夺食物,为了不影响河蟹前期的生长,幼蟹下塘 后,围拦养殖N6月中上旬,并在3月和7月底分别投放 仔虾,增产成效显著,但套养夏季仔虾增长倍数更为显 著,蟹偏向于动物食性、虾偏向于植物食 ,河蟹精养 池塘套养青虾可摄食河蟹不能利用的食物碎屑及残饵, 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2.河蟹、青虾都需要水质清新、溶氧丰富的水体环 境,蟹池混养青虾,由于蟹的耐氧性比青虾高,在养殖 水体缺氧时,青虾首先表现出不适反应,能起到“警 示”的作用,从而能提醒养殖户尽早采取措施,加换新 水,保证河蟹养殖不受损失。 
3.饵料投喂在保证河蟹食量的前提F,需适量增加 
青虾喜食的粉末、细粒状饵料,有利于蟹、虾生长,但 
投喂时应坚持宁少勿多的原则,以尽量利用蟹池中的天 
然饵料,否则会浪费饵料,败坏水质。 
4.细鳞斜颌鲴素有“清道夫”之称,在河蟹精养池 
中套养30~40尾/亩,在不增加生产成本时,可增收 
10% ̄20%,并且能明显减少池塘中的有机碎屑、腐殖 
质、残饵,实现养殖生产用水的循环利用,对提高产品 
品质和效益十分必要。 
安徽芜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王万兵 
电话 (O553)8791O99 
邮编 2411 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