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青虾高产养殖法

合集下载

青虾池塘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青虾池塘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3 培肥水质
清塘后 池水 注入5 0~ 7 c 注水 口设 置4 0 m, 0目、 0 6 目双 层 尼龙过 滤 网过 滤 , 防止野 杂鱼 混入 。 春季 施 发酵 有机 肥 2 0~ 3 0 g6 7 培养 饲料生物 。 0 0 k /6 m ,
7 水 质管理
养 虾池 的进 水 口必 须用 双层 密 网片拦住 , 以防 止野杂
2 池修 、 晒池 , 去多 余 的淤泥 , 池塘 挖 在 中间 开 挖3~ 5 的集 虾沟 , 0 ~4 c 沟底 向 出水 m宽 深2 0 m,
口倾斜 , 以便 于干塘捕 虾 。 养前2 d 每6 7 清塘宁 13 放 0 , 6m用 / 瓶 , 茶子饼 1 或 0~ 1k , 5 g 浸泡 3~4 , 池泼 洒 , h全 杀灭 野杂 鱼 。 d 排干池水 , 5 g 6 m 生石灰全 池泼洒 , 7后 用7 k/ 7 6 草荒地 、 青苔 和湖靛分别用 除草剂 、 硫酸铜药 物泼洒清 除。
鱼 类 等敌 害生 物进 入 虾池 。 虾 喜清 新水 质 , 青 当池水 容氧
量 在5 gL m /以上 , 明度在4 c 透 0 m以上 时 , 摄食 量 大 , 虾 生长
4 苗种放养
春 季虾 放 养( 殖 期 1~ 6 ) 般在 1~2 放 养 上 养 月 一 月
安徽农 学通报 ,A h i giS iB l2 01 (6 n u A r c. u1 01 ,6 1) . .
4 3
青虾 池塘 高产 高效养殖 技术
任启 清
( 溧水 县晶桥农业 服务 中心 , 江苏溧水2 2 0) 1 0 1
摘 要: 介绍 了青虾池塘 高产 高效养殖技 术 , 主要 包括 : 池塘选择 、 池塘整理 、 培肥 水质 、 苗种放 养 、 栽种 水草 、 饲料 投喂、 水质管理 、 病害防治 、 时捕捞 上市等 , 及 为养 殖户提供参考 。 关键 词 : 虾; 青 池塘 ; 养殖技术

青虾池塘双茬高产养殖技术

青虾池塘双茬高产养殖技术

青虾池塘双茬高产养殖技术2004年淮安市楚州区青虾主养面积0.6万亩,混养2.0万亩,主养平均单产达75千克/亩,涌现出一批高产高效的典型。

在池塘中自繁青虾苗种并实行双季养殖模式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青虾养成规格和增加渔农民的收益,因此该养殖模式已在我区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成效十分显著,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

一、池塘准备1.池塘选择面积一般为3~5亩,水深1~1.2米,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无污染。

2.池塘消毒根据春、秋两茬虾(12月~4月,5月~11月)的养殖要求,每年12月底前和翌年5月中旬前分别用200~250千克/亩生石灰对池塘进行全面消毒,如池底淤泥较深还可适当加量。

消毒时池中保持10~15厘米的水位,以提高清塘效果。

3.水草栽种清塘后7~10天栽种伊乐藻、轮叶黑藻等水草,栽种面积一般占池塘面积的1/4,栽植位置离池塘浅水坡1米左右。

养殖第一茬虾时水温较低,水草可推迟到翌年2月补种。

4.培肥水质第一茬虾肥水一般在清塘后进行,通常每亩施经发酵的有机肥200千克,培肥水质,有利于青虾在越冬期间避免青苔等杂藻的危害;第二茬虾的施肥方法是:在清塘种草后先在成虾养殖池中设置的网箱内进行虾苗繁殖,待幼体孵化出膜并长至1厘米左右时再适量施肥(也可以提前至幼体培育阶段进行施肥,施肥量为春季用量的一半)。

5.网箱设置每亩水面设置一大一小网箱两个,小网箱套在大网箱内,大网箱用30目尼龙网布做成,面积10平方米左右,小网箱用9~10目的聚乙烯网布做成,一般2平方米左右,箱体沉入水中40厘米。

小网箱中投放少量水花生(约占箱体面积的15%),用作亲虾的隐蔽物,以减少自相残杀。

二、苗种投放1.第一茬虾苗放养在12月份放养第一茬虾苗,所放虾苗选用上年底达不到上市规格的幼虾(以原池余留下的虾苗为佳,有利于提高成活率),规格3厘米左右,亩放养量为5~10千克。

2.第二茬虾苗种培育及放养第二茬青虾的上市时间在秋季,养殖周期较长,因此所需苗种可通过自繁自育来解决。

青虾池塘高效养技术

青虾池塘高效养技术

青虾池塘高效养技术青虾,学名日本沼虾,又称河虾,动物分类上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的长臂虾科。

青虾是名特水产品,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市场行情好,且养殖技术简单,是深受养殖户欢迎的养殖品种。

近年来,随着对青虾生长特性、营养需求及颗粒饲料研究的深入,利用颗粒饲料饲养青虾技术已发展成为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高效养殖模式,并取得了很好的示范推广效果。

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及水产研究人员参考。

一、池塘条件1.池塘的选择青虾对水质要求较高,养殖青虾水源应取自水质清新,无污染的水域;池塘大小,根据养殖者的管理水平及养殖规模来确定,单个池塘以0.2-0.4公顷为佳(合3-6亩),要求水深1.2米左右,最大水位时水深不超过1.5米。

2.池塘清整放苗前应对虾池进行清整消毒,清整虾塘时间在放苗前40-50天进行,抽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曝晒塘底10天左右;加固池坡、塘基,堵塞漏洞。

池塘消毒一般在放苗前15天进行,经曝晒的池塘每千平方米可用生石灰75-150公斤带1.0厘米水全池泼洒清塘(合每亩50-100公斤);未经曝晒池塘,可用五氯酚钠全池泼洒,用量为0.2g/m3,能够将野杂鱼、螺蛳全部药死,再用漂白粉(含有效氯30%)溶液全池泼洒,用量为25g/m3。

水体体积计算要准确,漂白粉溶解后要经过过滤才能使用,以免虾误食残渣引起死亡。

3.施肥育水消毒一周后即可进水,进出水时均必须用40-60目筛绢严格过滤,以防野杂鱼虾苗及其受精卵进入;进水后投放一些经发酵的有机肥料,如鸡粪,一般每亩150-300公斤,使虾苗下塘后有足够的浮游生物饵料。

4.设置附着物养虾池塘中,虾的栖息大多在池底或池塘四周的浅水处,仅可作短距离的游动,在池中设置一些附着物可增大水体利用效果,改善水质环境。

一般可种植水草或沿岸浅水处摆放一些茶树根,也可移栽一些水葫芦,面积约占池塘面积的1/3。

二、苗种放养苗种放养主要掌握放养时间、规格和密度。

青虾高密度养殖法

青虾高密度养殖法

青虾高密度养殖法适当提高池养青虾的饲养密度,可获得青虾养殖的高产高效。

现介绍亩产青虾250公斤左右的养殖技术如下:一、池塘选择。

选择面积1000平方米左右,水深0.8-1.2米的池塘。

要求水、电供应方便,进、排水口防逃、防敌害设施完备。

二、彻底清塘。

选用清塘净或生石灰等进行干池清塘。

清塘后7-10天进水,进水时还要注意过滤,防止敌害进入。

三、水草栽培。

虾塘栽培的水草以轮叶黑藻、眼子菜等沉水植物为宜。

栽植密度要适中,以40%左右的水面能见池底为度,且水草种植要分散,呈块状分布。

若栽植水花生,则应严格控制繁殖量,防止过量覆盖水面。

水草进池前要用漂泊粉等药物浸泡,以杀灭草中有害生物。

四、虾种放养。

每亩放养规格为每公斤3000-4000尾的虾种20-25公斤。

最好选择自繁自育虾种,同地规格力求整齐。

放养时间在4月上旬或7月下旬,养殖80天左右即可上市,一年可养两茬。

每亩可产体长5厘米左右的成虾250公斤左右。

五、饵料投喂。

青虾食量不大,但生长速度快,饵料报酬率很高。

在水草充足的前提下,每亩每天投饵2-4公斤。

饵料用豆饼粉、菜饼粉加适量麸皮和少量螺肉泥(带壳轧碎)或鱼粉(浆)混合而成,每天喂2次,早少晚多,多点分散,定时投喂。

六、水质管理。

整个养殖期内,要始终抓住增氧环节,切实加强水质管理。

养殖池一定要配备足够功率(每亩1千瓦小时)的增氧设备,保证池水溶氧丰富。

此外,要注意做好防病、防毒、防逃等日常管理工作。

养成的高品虾要及时捕捞出售、防止挤塘“压库”,影响生产和效益。

青虾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青虾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青虾高产高效养殖技术青虾高产高效养殖技术青虾,学名日本沼虾,是一种淡水经济虾类,其味美、肉鲜嫩,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Ca、P,营养丰富,适应于各类人群,尤其是生长发育的少年儿童,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近年来,随着对青虾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营养需求及颗粒饲料研究的深入,青虾养殖已发展成为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高效养殖模式。

我委针对本地特点对青虾高产高效养殖提出如下建议:一、池塘条件池塘选址要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池塘面积一般为8~10亩,以长方形为宜,池塘坡度1:2.5~3,池水深1.0~1.2m,池底平坦,池底淤泥10cm左右,进排水渠道分开,道路、电力、养殖机械等配套设施完善。

二、营造优越的水体生态环境青虾是地方名特优水产品,水质要求高,不耐低氧,要养好一塘虾首先是养好一塘水。

在营造优越的水体生态环境上,主要做到:1、日晒池底在虾苗下塘前,抽干虾池水,采取日晒池底的方式,暴晒池底20~30天,晒至池底出现1~2个食指粗的裂缝为宜。

2、药物清塘青虾苗种放养前要清塘,彻底杀灭水体中野杂鱼及各类敌害生物。

一般采用清塘灵、生石灰、漂白粉、漂白精等药物清塘,生产上以生石灰清塘为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疏松池底土壤,改良池底土壤结构;二是调节水体酸碱度;三是有效地补充青虾生长所需的Ca。

清塘方法:在虾苗下塘前15天左右,排干塘水,然后用100~120kg/亩生石灰化水后,全池泼洒,进行清塘消毒;清塘后7~10天进水,进水时要用60~80目网片过滤,以防野杂鱼及鱼卵进入虾池。

3、施足底肥在虾池施肥上,主要做法是:在虾池一角挖一土坑,一般8~10亩的虾池土坑大小为5m×3m×0.8m,把有机粪肥放入土坑中发酵。

在虾苗放养前7天左右,注水到50~60cm,根据虾池肥瘦度采取全池泼洒的方法施入经过发酵的有机肥200~300kg/亩,培育水质,培育虾苗适口的天然饵料。

青虾高密度养殖技术

青虾高密度养殖技术

青虾高密度养殖技术【篇一:青虾高密度养殖技术】适当提高池养青虾的饲养密度,可获得青虾养殖的高产高效。

现介绍亩产青虾&nbsp250公斤左右的养殖技术如下:一、池塘选择。

选择面积&nbsp1000平方米左右,水深0.8-1.2米的池塘。

要求水、电供应方便,进、排水口防逃、防敌害设施完备。

二、彻底清塘。

选用清塘净或生石灰等进行干池清塘。

清塘后7-10天进水,进水时还要注意过滤,防止敌害进入。

三、水草栽培。

虾塘栽培的水草以轮叶黑藻、眼子菜等沉水植物为宜。

栽植密度要适中,以40%左右的水面能见池底为度,且水草种植要分散,呈块状分布。

若栽植水花生,则应严格控制繁殖量,防止过量覆盖水面。

水草进池前要用漂泊粉等药物浸泡,以杀灭草中有害生物。

四、虾种放养。

每亩放养规格为每公斤3000-4000尾的虾种20-25公斤。

最好选择自繁自育虾种,同地规格力求整齐。

放养时间在4月上旬或7月下旬,养殖&nbsp80天左右即可上市,一年可养两茬。

每亩可产体长&nbsp5厘米左右的成虾250公斤左右。

五、饵料投喂。

青虾食量不大,但生长速度快,饵料报酬率很高。

在水草充足的前提下,每亩每天投饵2-4公斤。

饵料用豆饼粉、菜饼粉加适量麸皮和少量螺肉泥(带壳轧碎)或鱼粉(浆)混合而成,每天喂2次,早少晚多,多点分散,定时投喂。

六、水质管理。

整个养殖期内,要始终抓住增氧环节,切实加强水质管理。

养殖池一定要配备足够功率(每亩1千瓦小时)的增氧设备,保证池水溶氧丰富。

此外,要注意做好防病、防毒、防逃等日常管理工作。

养成的高品虾要及时捕捞出售、防止挤塘“压库”,影响生产和效益。

(本文已被浏览 9921 次)【篇二:青虾高密度养殖技术】青虾高密度养殖可夺取养殖高产,提高池塘效益。

现介绍亩产青虾200公斤的养殖技术要点如下:一、池塘选择选择面积1000平方米、水深80~120厘米的池塘,要求水电供应方便,进排水口防逃、防敌害设施完备。

提高青虾产量有绝招

提高青虾产量有绝招

提高青虾产量有绝招青虾养殖的溶氧要求较高,致成活率偏低而影响至产量,提高青虾养殖成活率,增加产量产值的技术,我们一起来看看:目前池塘主养青虾,若能将平均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到80公斤/亩,则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现将提高池塘主养青虾单位面积产量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条件。

⑴水源。

水源充足,水质清洁无污染,符合渔业用水标准,进排水方便。

⑵虾塘。

面积不宜过大,以0.201-3.35公顷为好。

⑶虾塘坡度和水深。

坡度1:2.5-1:3,水深1.2-1.5米。

⑷底质。

淤泥不超过10厘米,底部向排水处有一定的倾斜。

二、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⑴清塘。

放养前7-10天,用75公斤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彻底消灭野杂鱼和病原体。

⑵注水。

清塘4天后,注水50厘米。

⑶施基肥。

注水前每亩施经发酵的有机肥300-400公斤。

⑷种植水草。

沿塘四周浅水地带种植苦草,伊乐藻、马莱眼子菜等水生植物,水草种植面积占虾塘面积的40%左右。

三、放养模式(实行两茬放养)⑴第一茬单产50公斤左右。

放养时间从7月下旬至8月初,每亩放养规格2厘米左右的虾苗4万-5万尾。

放养宜在晴天的早、晚进行,避免白天阳光的直射,一次放足。

为调节水质和控制秋繁,须搭配放养花鲢等鱼类。

混养方法有两种,一是混养老口花鲢,每亩放养规格0.3公斤/尾的花鲢30尾;二是混养花鲢和团头鲂夏花,每亩各800尾。

第一茬至12月份干池结束。

⑵第二茬12-1月份放养规格3厘米左右的幼虾,每亩放养20公斤。

单养,不混养鱼类。

至翌年6月底结束。

四、饲养管理。

⑴水质。

养殖期间须始终保持良好的水质及合适水位。

根据虾池水色和透明度等情况,及时注、排水、调节水质,保持池水溶氧充足与水质清新,促进虾的生长发育和蜕壳。

饲养后期,应经常换水。

如无条件经常换水,可定期泼洒适量光合细菌与底质改良剂。

饲养期间还要根据池水和pH值和钙、磷的含量,适时施生石灰和磷肥。

生石灰每次用量为每亩10-20公斤,过磷酸钙每次用量为每亩8-10公斤。

池塘青虾养殖高产10妙招

池塘青虾养殖高产10妙招

池塘青虾养殖高产10妙招好多在池塘里养殖青虾的新过养殖户们都曾经面临单产偏低的状况,在经过经验总结积累后,逐渐摸索出一年双季养虾、投喂全价颗粒饲料等技术措施,可取得较好的养殖经济效益。

经过和青虾养殖多年的养殖户交流后,总结其经验主要有以下10点。

1、种植水草青虾属甲壳类动物,有脱壳和互残等自然现象。

因此,养殖中为避免青虾发生互残现象,就必须种植一些适宜的水草来防止青虾之间相互残食。

种植的水草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种植于池边浅水带四周的水花生;另一类是种植于浅水带池塘底部的沉水植物,有伊乐藻、轮叶黑藻等,这类水草繁殖迅速,所以当池塘内水草过多时,可用人工方法捞除稀疏,使塘内水草呈星点分布最好。

一般情况下,水草的生长面积占池塘水面总面积的比例应控制在30%左右。

养虾:河虾养殖六项技术2、水质管理在高温季节必须做到每周加水或换水1次,先排底层老水,再加15~20厘米深的新水。

夜间或清晨发现青虾浮头,必须开增氧机和加注新水,特别是在闷热或雷阵雨之前的天气里,应采取全天24小时加水和换水措施,保持池水呈微流水状态。

3、清塘、消毒为适应无公害养殖的需要,青虾养殖清塘药物选用茶籽饼和巴豆较为理想,切不能用五氯酚钠。

巴豆使用方法:平均水深10厘米左右的池塘,每亩用巴豆5-7公斤,使用前将巴豆磨碎成糊状盛进容器中,加烧酒100克或食盐750克密封保存3天。

用池水将之稀释,连渣带汁全池泼洒。

过10-15天将池水加深至1米左右即可放入虾苗(注水时用细网目的聚乙稀网布过滤)。

茶籽饼使用方法:保持池水深0.5米,将新鲜茶籽饼均匀撒于池内,使池水呈10×10-6-15×10-6浓度,15天后加水至1米深,投放虾苗。

4、苗种放养青虾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在养殖环境适宜、饵料充足的情况下,虾苗经过2个月的养殖每尾可达到3克以上的商品规格。

因此,可采用春季和夏季两次放养、一年养两茬的养殖模式。

夏季放养在7月左右进行,亩放1厘米左右的虾苗4万~6万尾,10~20天后投放少量鲢鱼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池塘青虾高产养殖法
池塘青虾高产养殖法
为了改变池塘青虾养殖单产偏低这一现状,采用一年双季养虾、投喂全价颗粒饲料等技术措施,可以取得较好的养殖经济效益。

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1.池塘要求。

青虾耗氧量高,不耐低氧,同时,青虾又属底栖动物,游泳能力差,喜欢在池底活动。

因此,养殖青虾的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一般养虾池塘面积以3~8亩为宜,坡比为1∶3~1∶3.5,水深1.5米左右,池底无淤泥,水源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

苗种投放前半个月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并在每个塘内安装好增氧设施。

2.种植水草。

青虾属甲壳动物,有脱壳和互残现象。

因此,为了避免青虾发生互残现象,就必须种植一些适宜的水草来防止青虾之间相互残食。

种植的水草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种植于池边浅水带四周的水花生;另一类是种植于浅水带池塘底部的沉水植物,有轮叶黑藻、伊乐藻等,这类水草繁殖迅速,所以当池塘内水草过多时,可用人工方法
捞除稀疏,使塘内水草呈星点分布最好。

一般情况下,水草的生长面积占池塘水面总面积的比例应控制在30%左右。

3.设置网片。

在虾塘中间设置10~33目的无节夏花网片,用毛竹架固定,按屋架形设置于水面下20~40厘米处,坡度为15~20度,以便青虾上下爬行,每排网片宽3~4米,长度因池而定,一般5亩左右的池塘可设2排网片。

4.苗种放养。

青虾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在养殖环境适宜、饵料充足的情况下,虾苗经过2个月的养殖每尾可达到3克以上的商品规格。

因此,可采用春季和夏季两次放养、一年养两茬的养殖模式。

夏季放养在7月左右进行,亩放1厘米左右的虾苗4万~6万尾,10~20天后投放少量鲢鱼种。

放养时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放养时间应选择晴天的清晨或阴天不闷热的时候进行,放养时要避开苗种脱壳高峰期。

到了8~9月还会出现一次批量产卵孵化出的小虾苗,这批虾苗到年底规格一般可长到2~3厘米,可作为春季放养苗种,一般亩放3万~5万尾。

5.投喂管理。

根据青虾的摄食生活习性,坚持四定的投喂原则。

一般每天投喂2次,时间为上午8时~9时、下午5时~7时,上午投喂总量的1/3,下午投喂总量的2/3。

饵料应投在长有水草的浅水区,并且要投撒均匀。

青虾苗种的日投喂量一般控制在3%~5%,前期以投喂细颗粒饲料为主。

随着青虾个体的增大,可适当投喂相应规格的颗粒饲料。

投喂时要细心观察青虾的吃食情况,一般每次投喂量以2~4个小时内吃完为宜。

6.水质管理。

在高温季节必须做到每周加水或换水1次,先排底层老水,再加15~20厘米深的
新水。

夜间或清晨发现青虾浮头,必须开增氧机和加注新水,特别是在闷热或雷阵雨之前的天气里,应采取全天24小时加水和换水措施,保持池水呈微流水状态。

7.日常管理。

每半月用生石灰水或二溴海因、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处理,杀灭病菌及病原体。

同时观察青虾身上是否附着纤
毛虫,可用硫酸铜水溶液全池泼洒,全池的施药浓度为0.7ppm,隔7天再用1次。

8.适时起捕。

青虾长到4~5厘米就可以起捕上市。

一般春放苗种5~7月起捕上市,夏放苗种9~11月起捕上市。

雨季虾塘浑浊水治理方法
每年4、5月,华南地区养殖对虾的旺季开始到来。

这个季节东北季风转为亚南季风季节,气温变化较大,雨量增加,往往使正在养殖对虾的虾塘,水色由褐色、绿色变浑浊,呈乳白。

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天气突变,浮游植物死亡,产生缺氧,或浮游动物暴发性繁殖,大量摄食藻类。

如果池塘透明度较高,浮游植物繁殖数量不能满足浮游动物的需要,就会把浮游植物吃光,从而失去原来水色而变浑浊。

因为池塘中的水色和透明度是由池塘中的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决定的。

浑浊水的危害性在于造成池塘缺氧。

因为池塘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

据报道,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的含量,占海水池塘溶氧收入可达91.3%-100%,而大气的扩散作用在池塘溶氧收入中仅在5.3%-7.8%。

池塘水浑浊,意味着池塘中浮游植物
极少,当然光合作用就极少,产生氧气自然减少。

正因为6、7月份是阴雨天、暴雨和大暴雨季节。

这种天气阳光减弱,光合作用减少,供氧量也减少,在这种恶劣天气下,若日常管理工作不力,对虾就很容易发病。

缺乏科学知识的虾农对这种水色的处理一筹莫展,其实认清其发作原理,解决浑浊水问题并不困难。

浑浊水除了由于供氧量减少,影响对虾呼吸与生长外,还可以导致水质恶化。

因为池塘底质中存在大量对虾排泄物、残饵和生物尸体,这些物质若在含氧量充足的情况下,易进行氧化反应,有害的物质,例如氨氮、亚硝酸和硫化氢等,就越来越少。

池塘底质在缺氧情况下,还原反应增多,有害物质越来越多,导致对虾应激,病害由此发生。

浑浊水有如下处理方法:
使用消毒药物,杀死部分浮游动物。

常用生石灰,浓度为20ppm(每立方水体20克,若水深为1米,每亩用生石灰13公斤左右)。

生石灰先溶于水,加水稀释,全池均匀泼洒,使用生石灰后水会变清些。

也可以用其它消毒剂,但其浓度必须以对虾安全为前提。

停止投料1-2餐。

目的是让虾饥饿,抢食部分浮游动物,
减少浮游动物数量,方便培养藻类。

换水5-10厘米。

换水的目的是补充藻种。

因浑浊水中藻类很少,藻种少培养藻类更困难,故必须增加藻种含量,方便肥水,以便能在较
短时间内把藻类培养起来。

如果自己养殖的相邻池塘正在养虾或养鱼,水色也好,没有其它病害,可抽些过来,补充藻类,效果也很好。

立即施肥。

所用肥料尽力用无机肥,不用有机肥。

从近年许多虾农反映,用有机肥肥水,对虾发病机会较多。

据广西北海某地虾农反映,2004年上半年发病虾塘中,80%是使用鸡粪肥水。

广东斗门虾农也有相同反映。

因为鸡粪是有机物,不易溶于水,不易被单细胞藻类吸收利用,沉积到池底后,容易腐烂发臭,污染底质。

而水质的恶化,往往是由于底质恶化引起,同时,鸡粪处理不好,又可以带细菌病毒,容易引起对虾发病。

使用单细胞藻类生长素。

它是根据单细胞藻类特需的营养要求配制而成,含有高活性的氮、磷、钾、硅等营养元素,有利于单细胞藻类繁殖,有效期长,一般养殖一造虾只需一次性肥水。

用量也少,一般水深为1米,每亩放1-1.5公斤即可。

价格也便宜,通常每亩费用为6-8元。

使用更简单,只要加水溶解,稀释全池泼洒即可。

见效也快,24小时内水色会变为褐色和绿色,48小时内达到预期效果。

肥水时应在上午晴天进行,阴天和雨天不要肥水。

结合使用微生物制剂,例如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和EM菌等。

此外,施些沸石粉和合理使用增氧机,效果更好。

总之,浑浊水对正在养殖的对虾危害极大,它在最初出现时,对虾并没有明显异常症状,但若不及时处理,其后果不堪设想。

务必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改变水色和透明度,保持养殖水体的生态平衡,防止虾病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