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青虾生态高效养殖新技术

合集下载

青虾“太湖2号”专池育苗养殖技术示范

青虾“太湖2号”专池育苗养殖技术示范

2020.12青虾又名日本沼虾、河虾,营养丰富,广受江浙沪一带消费者喜爱。

青虾池塘养殖投入低、效益高、价格稳、风险低,逐渐成为渔业发展的重要产业。

由于人工养殖环境下青虾近亲交配导致性状退化,而良种青虾种质资源稀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青虾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江苏省现代农业(青虾)产业体系创新中心的领导下、在体系岗位专家团队的指导下,2019年丹阳青虾推广示范基地(丹阳市水产技术指导站)引进了新品种青虾“太湖2号”1000余千克,其中在核心示范点丹阳市司徒镇雨禾家庭农场进行专池育苗示范,推广青虾良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核心示范点43亩青虾育苗塘,亩均产虾苗60.20千克,虾苗平均规格11675尾/千克,除满足核心示范点150亩的虾苗放养需求外,还可以推广周边示范户100亩的青虾养殖。

现将青虾专池育苗养殖技术示范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丹阳市司徒镇雨禾家庭农场位于122省道南侧,交通方便,池塘总面积150亩,水电设施齐全,布局合理,池塘呈东西向,塘口面积8~12亩,池深1.5米,池塘埂坡比1∶2.5,池塘全部安装微孔增氧设施,配备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建有二级生态净化塘,养殖用水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1989)。

育苗塘为3、5、8、9号塘,4个池塘共计43亩。

2.亲本培育(1)培育前准备工作。

一是清塘消毒。

漂白粉干法清塘,并曝晒1周以上。

二是栽种水草。

一般栽种轮叶黑藻,在塘底呈“井”字形分布,株距×行距为8米×8米。

水草总面积约占池塘面积1/3,若养殖前池塘里有则无须栽种。

三是进水。

水位加至0.6~0.8米,池塘进水口用80目的网布制作成网袋双层过滤,防止野杂鱼等随水流进入。

放养前需试水,青虾活动正常即可正式放养。

(2)引进种虾。

1月中旬从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指定青虾良种繁育点溧阳社渚青虾良种基地引进150千克“太湖2号”种虾,规格1300~1500尾/千克,采用水箱+网格+增氧泵运输方法,运输时间控制在两小时内,将装有良种的网格箱缓慢移入池塘中,亩放养量7.5千克。

青虾池塘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青虾池塘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3 培肥水质
清塘后 池水 注入5 0~ 7 c 注水 口设 置4 0 m, 0目、 0 6 目双 层 尼龙过 滤 网过 滤 , 防止野 杂鱼 混入 。 春季 施 发酵 有机 肥 2 0~ 3 0 g6 7 培养 饲料生物 。 0 0 k /6 m ,
7 水 质管理
养 虾池 的进 水 口必 须用 双层 密 网片拦住 , 以防 止野杂
2 池修 、 晒池 , 去多 余 的淤泥 , 池塘 挖 在 中间 开 挖3~ 5 的集 虾沟 , 0 ~4 c 沟底 向 出水 m宽 深2 0 m,
口倾斜 , 以便 于干塘捕 虾 。 养前2 d 每6 7 清塘宁 13 放 0 , 6m用 / 瓶 , 茶子饼 1 或 0~ 1k , 5 g 浸泡 3~4 , 池泼 洒 , h全 杀灭 野杂 鱼 。 d 排干池水 , 5 g 6 m 生石灰全 池泼洒 , 7后 用7 k/ 7 6 草荒地 、 青苔 和湖靛分别用 除草剂 、 硫酸铜药 物泼洒清 除。
鱼 类 等敌 害生 物进 入 虾池 。 虾 喜清 新水 质 , 青 当池水 容氧
量 在5 gL m /以上 , 明度在4 c 透 0 m以上 时 , 摄食 量 大 , 虾 生长
4 苗种放养
春 季虾 放 养( 殖 期 1~ 6 ) 般在 1~2 放 养 上 养 月 一 月
安徽农 学通报 ,A h i giS iB l2 01 (6 n u A r c. u1 01 ,6 1) . .
4 3
青虾 池塘 高产 高效养殖 技术
任启 清
( 溧水 县晶桥农业 服务 中心 , 江苏溧水2 2 0) 1 0 1
摘 要: 介绍 了青虾池塘 高产 高效养殖技 术 , 主要 包括 : 池塘选择 、 池塘整理 、 培肥 水质 、 苗种放 养 、 栽种 水草 、 饲料 投喂、 水质管理 、 病害防治 、 时捕捞 上市等 , 及 为养 殖户提供参考 。 关键 词 : 虾; 青 池塘 ; 养殖技术

池塘青虾生态高效养殖新技术

池塘青虾生态高效养殖新技术

池塘青虾生态高效养殖新技术摘要:本人根据往年的养殖经验,结合生产实际重点探讨池塘青虾健康高效生态养殖新技术,供大家参考。

一、创造良好的池塘条件 1.池塘条件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

溶解氧大于5毫克/升,底层溶解氧应大于3毫克/升,pH7.5~8。

面积为2~5亩,水深本人根据往年的养殖经验,结合生产实际重点探讨池塘青虾健康高效生态养殖新技术,供大家参考。

一、创造良好的池塘条件1.池塘条件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

溶解氧大于5毫克/升,底层溶解氧应大于3毫克/升,pH7.5~8。

面积为2~5亩,水深1.2~1.8米;池底平坦,坡度1∶(2~2.5);每个池塘需配备1~2台1~1.5千瓦的增氧机;进水口用80目的网布袋进行过滤,以防野杂鱼进入。

2.清塘消毒虾苗放养前7~10天,用75~100千克/亩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杀灭病原体和敌害生物。

3.加水施肥生石灰消毒后2~3天,加注水50~60厘米,施发酵好的有机肥150~200千克/亩和1~1.5千克/亩EM原露等微生物制剂,以培育天然饵料生物。

4.设置水草及隐蔽物虾池加水后随即种草,水草以轮叶黑藻为主,辅以少量聚草,间距1~2米,深水处种聚草,浅水处种植苦草,其覆盖面占水面的30%左右。

从各地生产实践表明:水草较多的池塘,青虾抱卵迟、规格大。

另外,在虾池浅水处可放些茶叶树枝、毛竹梢等。

有条件的还可铺设网片,实行立体养殖,以增加青虾的栖息场所,进一步提高水体的利用率,可有效地增加产量和提高商品虾的规格。

二、虾苗选购和合理放养1.虾苗应到青虾良种场选购,切忌为节省成本而多年自繁自育。

以选择异地或良种场的抱卵虾繁殖的虾苗为宜,只要育苗池虾苗密度适中,一般控制在80万~100万尾/亩以内,育出来的苗规格比较整齐。

2.适当推迟放苗时间。

江、浙地区5、6月份放养的虾苗,经2~3个月的饲养后,大部分已性成熟,8、9月份将产生大量的子一代青虾。

廊坊地区青虾生态高效养殖技术

廊坊地区青虾生态高效养殖技术

廊坊地区青虾生态高效养殖技术作者:刘颖于连生来源:《黑龙江水产》2024年第03期摘要:青虾作为廊坊地区的主要水产养殖品种之一,养殖前景看好,文章介绍了青虾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成虾养殖技术,以供參考。

关键词:廊坊地区;青虾;生态养殖中图分类号:S966.12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4-2419(2024)03-0369-03廊坊市位于海河流域中下游,水系发达,拥有国家级蓄滞洪区4个,总面积1985.66hm2,水资源可利用量高达7.74亿m3。

廊坊市淡水养殖总面积约2160 hm2,水产品产量1.85万t,养殖品种以鲤、草鱼、南美白对虾、青虾等为主。

以下介绍廊坊地区青虾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成虾养殖技术,供各地参考。

1 人工繁殖1.1 亲虾培育亲虾池面积0.07 hm2~0.33 hm2、水深1 m左右。

挑选的亲虾应体质健壮,无病害,无损伤,体长6 cm以上。

亲虾放养时间为早春,放养密度10 kg/亩~25 kg/亩,雌雄比例以4∶1为宜。

青虾投放后投喂配合饲料,促进青虾的性腺发育 [1]。

1.2 育苗池条件育苗池面积0.33 hm2~0.53 hm2,深1.5 m,长方形。

池底平整,淤泥厚度10 cm~12 cm,不漏水。

在育苗池内中间部位挖宽3 m~4 m、深0.2 m~0.4 m集虾沟,沟底为斜坡状,倾斜方向为出水口方向,便于后期排水、捞虾苗。

进水口处安装两道过滤网,分别为40目、60目;出水口处安装一道60目过滤网即可。

1.3 育苗池消毒在育苗池投放亲虾之前,先做好清塘消毒,使用清塘灵以1 g/m3兑水全池泼洒,将池塘内的黄鳝、泥鳅等杂鱼敌害进行清理,泼洒处理后7 d左右排放池水,保持育苗池内水深5 cm~10 cm,使用生石灰50 kg~75 kg全池泼洒消毒;当池塘内的藻类生物较多的情况下,可使用98%硫酸铜0.5 kg~0.75 kg排干池水后全池喷雾。

排水后晾晒育苗池7 d~15 d,随后灌水使用。

青虾池塘主养技术

青虾池塘主养技术

复合 肥用 量 增 加 , 造成 成 本增 加 。不 晒塘 的虾 池 水
质 不 稳 定 难 以控 制 , 多水 发 黑 变红 , 少 水 清 的 肥 肥
见底。
2 青虾苗种的捕捞 方法
青 虾 的苗 种 放 养 ,主要 采取 以下 几种 捕 捞 方
法。
33 加水 .
青 虾 放 养 前 1 , 池 开 始 过 滤 加 水 , 次 加 0d 虾 一
用 苗 种 网在 池 中来 回拉 捕 , 作 要 求 快 , 一 操 第
网时 苗种 在 网 中 的 密度 大 , 易 造 成 死 亡 , 气 闷 容 天 时 , 能采 取 这种方 法 。 不
3 _ 围赶 法 4
苗 种 繁育池 塘 水色保 持 肥 活嫩 爽 , 色 出现 不 水 好情 况及 时调 节 , 按水 色调 节方 法 管理 。繁育 青 虾 苗池水 要 1 加足 , 中 出现青 虾蚤 状 幼体 后 不 宜 次 池 加水 , 环境 的改 变容 易造 成 青虾 蚤状 幼 体 的大 批死
培 育 过程 中 出现 大 风 、 雨 等 恶劣 天 气 , 虾 暴 青 蚤状 幼体 都会 出现 大批 死 亡 , 是 青虾 苗种 繁 殖 带 这 有偶然 因素 的最 主要原 因。 繁育池 底 部发 现底 栖虾 苗后 , 开始 投 喂粉 碎 的 颗 粒饲 料 , 浆可 以停 止投 喂 。 豆
32 晒塘 .
时 清除 。镇江 益生 堂药业 公 司生产 的“ 藻 三效 ” 虫 1 瓶/x 6 l m水 深 ,使 用 过程 中我 们发 现 此药 对 3 6 7Iz l・
虾苗 的危 害较小 。
在 虾池 中央或 池底 最 低 处 , 主 沟架 潜 水 泵抽 开 水 , 持 沟 中无 水 , 保 老池 塘 曝晒 2 右 , 0d左 淤泥 少 的 池塘 可相对 减 少曝 晒天 数 。池底 淤泥 晒 到有小 裂缝 即可, 宜太干 , 不 太干 后 期虾 池水 质 清 瘦难 培 肥水 ,

青虾池塘高效养技术

青虾池塘高效养技术

青虾池塘高效养技术青虾,学名日本沼虾,又称河虾,动物分类上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的长臂虾科。

青虾是名特水产品,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市场行情好,且养殖技术简单,是深受养殖户欢迎的养殖品种。

近年来,随着对青虾生长特性、营养需求及颗粒饲料研究的深入,利用颗粒饲料饲养青虾技术已发展成为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高效养殖模式,并取得了很好的示范推广效果。

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及水产研究人员参考。

一、池塘条件1.池塘的选择青虾对水质要求较高,养殖青虾水源应取自水质清新,无污染的水域;池塘大小,根据养殖者的管理水平及养殖规模来确定,单个池塘以0.2-0.4公顷为佳(合3-6亩),要求水深1.2米左右,最大水位时水深不超过1.5米。

2.池塘清整放苗前应对虾池进行清整消毒,清整虾塘时间在放苗前40-50天进行,抽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曝晒塘底10天左右;加固池坡、塘基,堵塞漏洞。

池塘消毒一般在放苗前15天进行,经曝晒的池塘每千平方米可用生石灰75-150公斤带1.0厘米水全池泼洒清塘(合每亩50-100公斤);未经曝晒池塘,可用五氯酚钠全池泼洒,用量为0.2g/m3,能够将野杂鱼、螺蛳全部药死,再用漂白粉(含有效氯30%)溶液全池泼洒,用量为25g/m3。

水体体积计算要准确,漂白粉溶解后要经过过滤才能使用,以免虾误食残渣引起死亡。

3.施肥育水消毒一周后即可进水,进出水时均必须用40-60目筛绢严格过滤,以防野杂鱼虾苗及其受精卵进入;进水后投放一些经发酵的有机肥料,如鸡粪,一般每亩150-300公斤,使虾苗下塘后有足够的浮游生物饵料。

4.设置附着物养虾池塘中,虾的栖息大多在池底或池塘四周的浅水处,仅可作短距离的游动,在池中设置一些附着物可增大水体利用效果,改善水质环境。

一般可种植水草或沿岸浅水处摆放一些茶树根,也可移栽一些水葫芦,面积约占池塘面积的1/3。

二、苗种放养苗种放养主要掌握放养时间、规格和密度。

青虾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技术

青虾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技术

6 0 — 8 O目双 层筛 绢 网片 过滤 。
1 . 2 增氧 设施
要求 0 . 2 0 ~ 0 . 3 3 h m2 水 面安 装 l - 5 k W 增 氧机 1台 。 池 底
微 孔管 增 氧 一 般 采 用 主管 道 、 充 气管 道 、 微 孔 管三 级 供 气 , 可 集 中供 气或 分池 充 气 的方 法 。 池底 设 微孔 管 增氧 设备 ( 鼓 风机 、 电动机 、 塑料 管 、 微 孔管 等 ) 。
1 . 3 池塘 清 整和 消毒
青 虾 的 饲 料 以 全 价 配 合 饲 料 为佳 , 要 求 蛋 白 质 含 量
3 5 %以上 。 根 据青 虾不 同生 长阶段 , 选用 不 同规 格 的饲料 。 虾 苗体长 小 于 2 . 5 c m, 投 喂 0号 、 l号料 ; 体长 2 . 5 ~ 3 . 5 c m 投喂 2号料 : 体长 3 . 5 c m 以上 投喂 3号料 。
容. 以为 该技 术的推 广提 供 参考 。 关键 词 青虾 ; 生 态 高效 ; 池塘 双 季养 殖
中图 分类 号 ¥ 9 6 6 . 1 2 文献 标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1 0 0 7 — 5 7 3 9 ( 2 0 1 3 ) 1 6 - 0 2 7 5 - 0 1
宣城 市 郎溪 县 地处 皖东 南 , 紧邻 上海 、 南京 、 无锡 、 苏 州 等大 中城 市 , 素 有“ 鱼米 之 乡” 之 美称 , 发展 青 虾养 殖具 有 自 然、 地理 地 域 、 技 术 等 有利 条 件 。 多 来年 , 通 过 不断 探 索 , 总 结 出青 虾 生态 高效 养 殖技 术 , 即 运 用微 孔管 增 氧 、 优 质苗 种
高产 、 优质 、 高效 生态 养殖 【 】 - 2 ] 。

池塘青虾养殖高产10妙招

池塘青虾养殖高产10妙招

池塘青虾养殖高产10妙招好多在池塘里养殖青虾的新过养殖户们都曾经面临单产偏低的状况,在经过经验总结积累后,逐渐摸索出一年双季养虾、投喂全价颗粒饲料等技术措施,可取得较好的养殖经济效益。

经过和青虾养殖多年的养殖户交流后,总结其经验主要有以下10点。

1、种植水草青虾属甲壳类动物,有脱壳和互残等自然现象。

因此,养殖中为避免青虾发生互残现象,就必须种植一些适宜的水草来防止青虾之间相互残食。

种植的水草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种植于池边浅水带四周的水花生;另一类是种植于浅水带池塘底部的沉水植物,有伊乐藻、轮叶黑藻等,这类水草繁殖迅速,所以当池塘内水草过多时,可用人工方法捞除稀疏,使塘内水草呈星点分布最好。

一般情况下,水草的生长面积占池塘水面总面积的比例应控制在30%左右。

养虾:河虾养殖六项技术2、水质管理在高温季节必须做到每周加水或换水1次,先排底层老水,再加15~20厘米深的新水。

夜间或清晨发现青虾浮头,必须开增氧机和加注新水,特别是在闷热或雷阵雨之前的天气里,应采取全天24小时加水和换水措施,保持池水呈微流水状态。

3、清塘、消毒为适应无公害养殖的需要,青虾养殖清塘药物选用茶籽饼和巴豆较为理想,切不能用五氯酚钠。

巴豆使用方法:平均水深10厘米左右的池塘,每亩用巴豆5-7公斤,使用前将巴豆磨碎成糊状盛进容器中,加烧酒100克或食盐750克密封保存3天。

用池水将之稀释,连渣带汁全池泼洒。

过10-15天将池水加深至1米左右即可放入虾苗(注水时用细网目的聚乙稀网布过滤)。

茶籽饼使用方法:保持池水深0.5米,将新鲜茶籽饼均匀撒于池内,使池水呈10×10-6-15×10-6浓度,15天后加水至1米深,投放虾苗。

4、苗种放养青虾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在养殖环境适宜、饵料充足的情况下,虾苗经过2个月的养殖每尾可达到3克以上的商品规格。

因此,可采用春季和夏季两次放养、一年养两茬的养殖模式。

夏季放养在7月左右进行,亩放1厘米左右的虾苗4万~6万尾,10~20天后投放少量鲢鱼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池塘青虾生态高效养殖新技术
本人根据往年的养殖经验,结合生产实际重点探讨池塘青虾健康高效生态养殖新技术,供大家参考。

一、创造良好的池塘条件
1.池塘条件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

溶解氧大于5毫克/升,底层溶解氧应大于3毫克/升,pH7.5~8。

面积为2~5亩,水深1.2~1.8米;池底平坦,坡度1∶(2~
2.5);每个池塘需配备1~2台1~1.5千瓦的增氧机;进水口用80目的网布袋进行过滤,以防野杂鱼进入。

2.清塘消毒虾苗放养前7~10天,用75~100千克/亩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杀灭病原体和敌害生物。

3.加水施肥生石灰消毒后2~3天,加注水50~60厘米,施发酵好的有机肥150~200千克/亩和1~1.5千克/亩EM 原露等微生物制剂,以培育天然饵料生物。

4.设置水草及隐蔽物虾池加水后随即种草,水草以轮叶黑藻为主,辅以少量聚草,间距1~2米,深水处种聚草,浅水处种植苦草,其覆盖面占水面的30%左右。

从各地生产实践表明:水草较多的池塘,青虾抱卵迟、规格大。

另外,在虾池浅水处可放些茶叶树枝、毛竹梢等。

有条件的还可铺设网片,实行立体养殖,以增加青虾的栖息场所,进一步提高水体的利用率,可有效地增加产量和提高商品虾的规格。

二、虾苗选购和合理放养
1.虾苗应到青虾良种场选购,切忌为节省成本而多年自繁自育。

以选择异地或良种场的抱卵虾繁殖的虾苗为宜,只要育苗池虾苗密度适中,一般控制在80万~100万尾/亩以内,育出来的苗规格比较整齐。

2.适当推迟放苗时间。

江、浙地区5、6月份放养的虾苗,经2~3个月的饲养后,大部分已性成熟,8、9月份将产生大量的子一代青虾。

若放养时间推迟到7月中旬左右,由于突然改变了青虾的生存环境可使秋繁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3.调整放养密度,实行轮捕疏养。

青虾性成熟的迟早与放养密度密切相关。

放养密度越大,性成熟越早。

具体密度应根据养殖模式决定:池塘专养青虾,每亩投放1.5~2.0厘米的虾苗6万~8万尾:与常规鱼混养,每亩放苗1.5万~2.0万尾即可。

冬末春初放养虾种,密度不宜过大,一般每亩放养规格1200~1600只/千克虾种8~10千克,以保证5~6月份养成上市。

此外,养到9月份后应采取轮捕疏养、捕大留小的措施,及时将达到商品规格的虾捕捞上市,以降低池塘的载虾量,促进青虾生长。

三、科学地投喂饲料
青虾饲料要求优质新鲜,大小颗粒适口,幼虾期要求粗蛋白质含量达35%~40%,中后期(4厘米以上)喂成虾料,粗蛋白质含量达30%~32%。

投饲应遵循”四定”原则,具体应根据天气、水温、水质变化和摄食情况灵活调整。

四、加强水质管理,保持良好的水质
青虾不耐低氧,其耗氧度与窒息点均高于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

鱼池中缺氧时,青虾总是比鱼先浮头和先死亡。

因此,调控水质是青虾养殖成败与获得高产的关键,养虾水质必须达到”肥、活、嫩、爽”的要求。

其主要措施如下:
1.机械增氧。

专养青虾池,由于青虾投放数量较大,密度高,须保证虾池有足够的溶氧。

7、8、9月每天傍晚16∶00至第二天早晨7∶00应多开增氧机,闷热天或阴雨天,白天也要适当开机增氧。

尤其是秋季青虾苗种放养时正值高温季节,拉网捕苗和放苗一般在上午低温时进行,此时正是池塘水体缺氧的时间,如果不提前对虾苗塘采取增氧措施,很容易引起虾苗缺氧死亡。

2.经常加注新水或施用微生物制剂。

经常注入新水,是改善水域环境、保持良好水质最有效的措施。

缺少水源或注水不便的虾塘,应采用光合细菌、EM原露、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改良和调节水质。

3.适时施追肥培育浮游生物,保持水色为黄绿色或褐色等理想水色,透明度控制在25~30厘米。

追肥一般宜使用腐熟的有机肥和尿素、过磷酸钙等化肥。

4.定期泼洒生石灰,一般每隔15~20天用10~15克/立方米石灰水全池泼洒。

五、适时套养鱼种,控制青虾的过量繁殖
鱼种套养时间掌握在8月底和9月初。

主要套养品种为花白鲢、湘云鲫、鲂鱼、黄颡鱼等鱼种,数量不宜过多,一
般每亩放50~100尾。

让鱼种摄食池中大量的浮游生物和青虾变态前的蚤状幼体,从而控制青虾的繁殖数量。

六、控制青虾性早熟和密度的几种有效方法
1.改进放养模式。

好多养殖者都以放养抱卵虾为主,实行自繁、自育、自养。

这种模式属粗放型的养虾方式,虽然苗种成本低,方便实用,但难以控制密度,上市虾规格参差不齐,产量效益均不高。

因此,要提高产量和效益,必须采取改粗养为精养,改放抱卵虾为放养优质虾苗,改养一茬虾为两茬虾等技术措施。

2.虾苗放养到9月上旬,当虾池内出现蚤状幼体时,可采取加大换水量或用20千克/亩生石灰化浆后全池泼洒,快速提高pH值,使仔虾和尚未变态的蚤状幼体因无法忍受水质因子的突变而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