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测量物质的密度

合集下载

【2013】【物理课堂笔记】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2013】【物理课堂笔记】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6.3 测量物质的密度一、测量物质密度的原理:需要的器材:天平(测量质量m)、刻度尺(测规则物体体积V)、量筒或量杯(测不规则物体体积V)二、量筒的使用:1、认清量程、分度值,便于快速准确读数(不需要估读,取整即可)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底部或凸液面顶部相平。

2、液体的体积单位一般是升(L)、毫升(mL)1L=1dm3 1mL=1cm3 1L=103mL三、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测量方法:1、方法:“排水法”,或“溢水法”具体:量筒内放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放入被测固体,读出水面升高后的体积V2,用V2-V1即物体体积V物。

(其中“适量”是指:水能完全浸没被测物但又不得浸没物体后超出量程。

)2、对于萝卜、苹果、土豆等可以切成规则形(长方体)状测量体积。

3、对于糖块等会溶于水的固体,可以用保鲜膜包裹,或者用面粉、细沙等替代水测量。

或者配置好饱和溶液替代水完成测量。

4、对于密度小于水的固体(如蜡、木块等),可以采用“针压法”或者“助沉法”,但要记得去掉助沉物的体积。

5、对于易吸水的固体,也应该先包裹后测量,或者用细沙等替代水。

四、测量液体密度:1、在烧杯内装入待测液体,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1;2、将烧杯内的液体倒入空量筒一部分,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3、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4、待测液体密度表达式:五、实验记录表格:1、测量固体密度:六、实验误差分析:1、测固体密度,应先测质量,后测体积。

若反了,会因固体沾水质量偏大而导致所测密度偏大。

2、测液体密度,若先测空烧杯质量,再测液体和烧杯总质量,然后全部倒入量筒,会因为倒不干净残留而使所测体积偏小导致最终所测密度偏大;但若先用量筒测体积,然后倒入烧杯测质量,同样会因为量筒内残留液体,质量偏小导致最终密度测量偏小。

3、若量筒读数时视线俯视,测量体积偏大,最终密度偏小;仰视,测量体积偏小,最终密度偏大。

4、易吸水的固体,若不做处理就测量,所测体积偏小,导致所测密度偏大。

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设计:6.3测量物质的密度学案设计(含解析)(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设计:6.3测量物质的密度学案设计(含解析)(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3.学会测量液体和小石块的密度.自主探究一、密度的测量原理1.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原理是,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密度是量(选填“间接测量”或“直接测量”).2.物质的质量可以用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可以用来测量.二、量筒的使用1.量筒是测量的工具.2.量筒上的单位标度是;量筒壁上的最大刻度是量筒的;量筒壁上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值.3.在量筒上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面,与液面,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4.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量筒直接测量,固体体积也利用量筒测量,即先测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再测出量筒内固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总体积,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的体积.三、测量液体的密度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2.将烧杯中的液体倒一部分到量筒中,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3.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4.根据计算得出该液体的密度.四、测量固体的密度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2.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用细线系好石块,轻放入量筒中,记下此时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3.根据计算出该石块的密度.课堂检测1.实验室里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最大量度范围和分度值,要求一次较准确地量出100 g密度为0.8×103 kg/m3的酒精,则应选用的量筒是(前者标的是量程,后者标的是分度值)( )A.500 mL,10 mLB.100 mL,2 mLC.250 mL,5 mLD.50 mL,2 mL2.小明为测量老陈醋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应是( )A.所测出醋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B.能测出醋的密度且步骤合理C.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D.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3.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液体的体积(V)及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可分别由量筒和天平测得,某同学通过改变液体的体积得到几组数据,并画出相关图象如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跟液体的体积的关系的是( )4.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画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A.20 g,1.0×103 kg/m3B.60 g,0.8×103 kg/m3C.60 g,1.0×103 kg/m3D.20 g,0.8×103 kg/m35.小平同学想知道一块均匀大岩石的密度,于是他从这块大岩石上砸下一小块,用天平称得其质量是27 g,将其放入装有80 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90 mL,这一小块岩石的密度是kg/m3,它的密度与那一大块岩石的密度(选填“相等”或“不相等”).6.某小组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所示.(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处,然后调节,使天平平衡.接着,用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称量的小颗粒质量是g.(2)因小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所称量的小颗粒体积是cm3.(3)该物质的密度是g/cm3.(4)在步骤C中,若摇动不够充分,则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值偏.参考答案自主探究一、密度的测量1.ρ=质量和体积间接测量2.天平量筒或量杯二、量筒的使用1.液体体积2.mL 量程分度3.垂直平行相切相切三、测量液体的密度4.ρ=四、测量固体的密度3.ρ=课堂检测1.C2.D3.B4.A 解析:由图象可知,当液体体积V=0时,所对应的质量m为量杯的质量,故量杯的质量m杯=20 g;要计算液体的密度,可任选表格中的一组数据,如选取第三组数据可得到:m杯+m液=80 g,即20 g+ρ液V液=80g,故ρ液==1 g/cm3=1.0×103 kg/m3.5.答案:2.7×103相等解析:小岩石的体积V=90 mL-80 mL=10 mL,则小岩石的密度为ρ= =2.7 g/cm3=2.7×103 kg/m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小岩石的密度和大岩石的密度是相等的.6.答案:(1)零刻度线平衡螺母147.6 (2)60 (3)2.46 (4)小解析:在调节天平时,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读数时把砝码的总质量和游码所表示的质量加起来,读游码时要读左端刻度线表示的示数,读得示数为147.6 g.颗粒体积等于总体积减去细铁砂的体积,总体积为160 mL,细铁砂的体积为100 mL,则颗粒体积为60 mL.该物质的密度为ρ==2.46 g/cm3.若摇动不够充分,所测出的颗粒体积将比实际的偏大,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偏小.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ρA>ρB>ρC,且ρA>ρ水B.ρA>ρB>ρC,且ρC>ρ水C.ρA<ρB<ρC,且ρA>ρ水D.ρA<ρB<ρC,且ρC>ρ水2.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物质的质量大于乙物质的质量 B.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C.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 D.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Kg/m33.下列光路图中错误的是A.放大镜成像B.小孔成像C.平面镜成像D.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4.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符合A.10cm <f<20cm B.f>10cm C.f<10cm D.f>20cm5.如图所示,一束激光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向杯中加水,观察到的光斑将会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位置不变D.消失6.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透过放大镜形成的像 B.看起来水没那么深C.桥在水中的倒影 D.灯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7.小王在探究熔化实验时,把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质加热,通过实验记录,将温度随加热时间(环境情况和加热源是相同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甲和乙都是晶体B.固体时甲的比热容比乙小C.甲的熔点比乙低D.乙固体时的比热容比液体时小8.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露水晶莹C.秋天,薄雾缥缈D.冬天,瑞雪纷飞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调节手机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C.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D.摩托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悠扬的琴声不可能是噪声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D.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不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二、填空题11.ICU重症监护室内配有充满氧气的钢瓶,供急救病人时使用,其密度为5kg/m3.若某次抢救病人用去瓶内氧气的一半,质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密度为_____kg/m3.12.如图所示是时下流行的手机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着手机自拍相比,使用自拍杆增大了A.物距B.像距C.像的大小D.焦距13.伊春地区一年四季分明,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

教学设计2: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教学设计2: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学会用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3.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2.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

2.通过对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过程中,从产生误差的角度进行评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质量和密度的概念以及密度计算公式后进行,具体包括了量筒的使用、测量固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这些知识。

让学生掌握利用密度公式间接测量物质的密度,培养实验操作能力,本节课起到了巩固前面所学内容的作用,是密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体现,也有助于以后压强、浮力知识的学习。

测量物质的密度是初中阶段的一个重要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有重要作用。

在这个实验中,要求学生在前面学习质量、密度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天平的使用,并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

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某个物理量的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步骤,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要能理解实验原理、注意实验仪器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根据数据得出结果以及对实验结果从产生误差的角度进行评估,这些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点:用量筒测物体的体积,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中,从产生误差的角度进行评估。

三、教学策略在学本节课之前,学生对质量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习了测量质量的工具──天平的使用方法,对密度概念与计算公式已有所了解。

因为已经熟练掌握了温度计的读数方法,可以直接通过观察结构得出用量筒测液体体积的方法,学生观察思考就能操作,重点是引导学生观察水面的形状,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以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6.3测量物质的密度

6.3测量物质的密度
6.3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测固体密度(石块)
质量——天平 砝码 体积——量筒(排水法) 量筒的使用 1量程,单位,分度值 2眼睛视线 读数时,视线要跟凹 面相平.
石块的体积
V V2 V1
V2 (cm )
3
V1 (cm3 )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石块的质 量m(g)
石块放入前 石块和水 水的体积 的总体积
石块的体 积
石块的密 度
V1 (cm )
3
V2 (cm )
3
V V2 V1
(cm )
3

(g/cm3 )
二 测量液体的密度
m m2 m1 (g) 质量——天平 (分别测出倒入量筒前后液体和玻璃杯的总质量)
体积——量筒 量筒的质 量筒和水 量 水的质量 量筒中水质量 量筒中 水的体 积 水的密度
m 1 g) (
m m2 m1 (g)m 2 (g )源自(cm ) (g/cm3 )
V

3

法?
木块不沉入水中,也能用天平和量
筒测出木块的密度吗?想想有什么好办
压入法 坠入法(捆绑法)
例题

给你一个托盘天平,一只空的墨水瓶和足
量的水,如何测出牛奶的密度?写出实验步骤,
并写出牛奶的计算表达式. (水的密度查表可 以知道)

2021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点与考点解析

2021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点与考点解析

第 1 页 共 20 页6.3测量物质的密度1.测量工具:密度测量的常用工具是量筒(量杯)、天平。

用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体积;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1)量筒的使用:如图(1)所示,使用量筒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首先分清量筒的量程、单位和分度值(常见量筒单位是ml ,1ml=1cm 3,1l =1000ml=10-3m 3;图(1)中,量筒量程 100 ml ,分度值 2 ml );二、量筒使用时应放在水平桌面上;三、当液面是凸面时,视线应与凸液面的顶部保持水平;当液面是凹面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保持水平,图(2)中,红线表示正确读数的视线方向,此时读数为7.0ml )。

图(1)图(2)(2)天平的使用: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天平的使用及注意事项:测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将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刻度(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表示横梁平衡;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用镊子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指示值。

2.液体密度的测量:液体密度的测量步骤如下:(1)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 1;(2)将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出烧杯与液体的总质量m 2;(3)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图(3)液体密度测量图(4)固体密度测量1.测量物质的密度密度测量是本节乃至本章的重点内容,在第六章中占据非常重要地位;也是常考内容,所以,对本节的学习更应该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本节主要知识点有:量筒的使用、密度公式、液体密度测量、固体密度测量、密度计算和密度测量的实验探究。

中考中,有关本节知识点的考题会经常出现,属于常考内容。

有关密度测量有时作为一个考题,有时也和其他知识点结合组成一个考题。

考试内容主要集中在密度的测量方法、密度测量的步骤、密度测量注意事项和密度测量的实验探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件
(m)
小石块放 入前水的 体积
V1
小石块和 小石块的
水的总体 体积
积 V2
V= V1- V2
小石块 的密度
四、测液体的密度
•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 盐水、烧杯
实验步骤:
上面的三幅图是改进后的实验方案,请将下面的步骤补 充完整,并练习设计出记录数据的表格。
1.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 2. 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小石块
参照上面的三幅图,请叙述测石块密度的步骤,设计出记录数据的表格, 写出密度的表达式。
1. 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 2. 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V1 。
3.用细线将石块系好,慢慢放入量筒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

4.小石块密度表达式: = m = m
V V2 V1
实验记录表格
小石块 的质量
ρ 盐3水. 密用度天平表测达出式烧:杯和剩=余m盐1水–V的m质2量m2。
实验记录表格
玻璃杯和 玻璃杯和 量筒中水 量筒中水
水的质量 剩余水的 的质量 的体积
/m1
质量/m2
m
v
水的 密度
给你一个托盘天平,一只墨水瓶和足量的水, 如何测出牛奶的密度?写出实验步骤,并写出牛奶 的计算表达式.
根据 m ,只要测出质量m和其对应的体积
=__3_._6_7_____g/cm3。
甲 乙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V
V就行.可以分别用水和牛奶将瓶装满,用天平测出 它们的质量,求出水的体积,即是瓶的容积和牛奶的 体积.
练一练
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矿石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时, 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 衡螺母向___左_____调。用天平称矿石的质量。把矿石 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 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用量筒量出矿石的 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矿石的密度

6.3测量物质的密度课件PPT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3测量物质的密度课件PPT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小砖块有吸水性,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误差较大,故C错误;
⑥根剩余盐水的质量
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能浸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会溢出
(2020兰州)小亮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在测量牛奶的密度实验中有下列步骤,其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1)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 ___________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小红在做“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其操作步骤如下: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 )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知识点1 量筒的使用
D
基础巩固

60


知识点2 测量液体的密度
3. 在测量牛奶的密度实验中有下列步骤,其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C ) A. 测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 B. 将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并读出示数 C. 测出此时量筒和牛奶的总质量 D. 测倒出牛奶后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
12. (2020兰州)小亮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的实验数据
如表所示.则该液体的密度和空量杯的质量分别是( B )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
30
50
70
液体的体积
10
30
50
C
14. 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矿石的密度.先用天平称出矿石的质量,如
图甲所示.接着按图乙、丙、丁的顺序测其体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⑤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 (1)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 ___________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黄州西湖中学学科导学案活页年级八班级学生时间
在玻璃杯中盛上盐水,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读出砝码
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
___________ 为了测不沉于水的木块的密度,小明准备先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出木块体
小明发现指针偏在分度盘的左侧,
g,密度为 kg/m3。

将上述步骤中表达式讨论写出,那么算出食盐水的密度是。

1、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65g
2、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测出倒出体积V
3、测量剩余盐水和烧杯总质量m2(如图中天平所示)
4、盐水的密度计算式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1.
将液体全部倒出 用天平测量空量 杯质量
M2.
1)液体密度 ρ=mv1-m2
2)测量结果偏小(因为质量偏小)
1)没有量筒,只有天平和水,烧杯及待 测液体,请写实验步骤和结论 2)有天平但没有砝码,水,烧杯、刻度 尺及待测液体,请写实验步骤和结论
3)有天平,水,烧杯、及待测固体,请 写实验步骤和结论
玻璃 玻璃 量筒中水 量筒 水的
杯和 杯和 质量
中水 密度
水的 剩余
的体
质量 水的

质量
V
m1(g)m2 (g) m m1 m2(g) (cm3) (g/cm3)
测量液体的正确方法(步骤)
用天平测 杯和液体 的总质量
M1.
倒到量筒 用天平测量剩余 中一部分 液体和杯的总质 读出液体 量M2. 的体积V
平测量 垂物的 垂物将
木块的 质量M 体积
木块悬 入水中
4)水和 悬垂物 和木块 的体积)
V1
3)木块的密度 ρ=
m
V.实验原理: ρ= m
v V2- 1
2.实验器材:
天平和砝码,量筒,烧杯, 待测液体
5.(1)设计表格 (2)将实验数据记在表中,求出液体的密度.
1)液体密度 ρ=mv1-m2
其它方法(1)
用天平测 将杯中装一定 将杯中该液体全部 空杯质量 量某液体,用 倒到量筒中,读量 M1. 天平测总质量 筒内液体的体积V
M2,
1)液体密度ρ=mv2-m1
2)测量结果偏大(因为体积偏小)
其它方法(2)
用天平测 读量杯内 量杯和液 液体的体 体质量 积V
V2 (cm3 )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石块的体积 V V2 V1
二、测量密度的实验原理及实验器材
1.实验原理
ρ m V
2.测量仪器: 天平、量筒
3.测量对象:
石块
盐水
一:测量固体的密度 (可以沉入水中的物体)
m 1.实验原理: ρ=
V
2.实验器材: 石块,细绳,天平和砝码,烧杯,
1.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2.观察量筒,思考课本 P117 [想想 做做]中的问题。 3.量筒上的标度
单位: 毫升 mL (ml) 1 mL = 1 cm3
最大测量值:常用100 mL,200 mL 分度值: 1 mL, 2 mL,5 mL
一、量筒的使用
3.量筒的读数方法
认识量筒和量杯
用量筒测液体 的积.量筒里的水 面是凹形的,读数 时,应把量筒放在 水平桌面上,观察 刻度时,视线、刻 度线与量筒内液体 的凹液面最低处三 者保持水平。
倒出的水的体积为( ) C A. 等于8mL B. 大于8mL C. 小于8mL D. 无法确定
解析: 读数时俯视刻度,读出的数值比实际数值大;读数时 仰视刻度,读出的数值比实际数值小。本题中,第一 次读数是俯视,量筒内水的实际体积小于20mL;第 二次读数是仰视,量筒内剩余的水的实际体积大于 12mL;故倒出的水的体积小于8mL。选C。
二:测量固体的密度
(不可以沉入水中的物体)
(1)针压法
1)用天 2)读出量 3)用针
4)读出
平测量 筒中水的 将木块 水和木
木块的 体积
压入水 块的总
质量M V1

体积
3)木块的密度 ρ= m V2
v V2- 1
二:测量固体的密度
(不可以沉入水中的物体)
(1)悬垂法
1)用天 2)水和悬 3)用悬
课堂作业
1. 给你一架天平、一只小烧杯、适量的水、 如何测出牛奶的密度? 要求:(1)简要写出实验步骤;
(2)根据你测量的物理量,写出计算牛奶 密度的公式。
提示
等体积法: 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牛奶。
量筒的使用:
• 用量筒可以直接测出液体的体积。
• 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因用刻度尺根本 无法测出其体积。这时只能用量筒利用排 水法进行测量。具体方法是:先在量筒中 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面所对刻度V1,再 将被测物体轻放入或按入水中,读出此时 读数V2,V2-V1即是该固体的体积。
量筒的使用:
V1(cm3 )
100ml
毫 升
在看量筒的容积时是看液面的中心点 俯视时视线斜向下 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液面上所
以读到的数据偏高,实际值偏低。即甲俯视液面,读 1ml 数偏大。
仰视时视线斜向上 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液面下所以读到的数据偏 低,实际值偏高。即乙仰视液面,读数偏小。
例. 向量筒内注入水,俯视读数为20mL, 倒出一部分后,仰视读数为12mL,则
提 出 问 题
现在我想知道这块石头的密度,该怎么做呢?
有这样一杯盐水, 我怎样测量它的 密度呢?
盐水
密度的测量: ρ=m/v
需要测量的量: ①质量:m ② 体积: V
①质量m 天平(使用方法)
② 体积V ①质量m
规则: 刻度尺
不规则:量筒(量 杯/使用方法)
天平
② 体积 V 量筒
一、量筒的使用
测量性实验设计的一般方法
• (1)根据测量的需要选定相关的物理公式 • (2)由公式中待测的物理量选定测量的工
具 • (3)熟悉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能正确
进行测量和读取数据,以及根据公式进行 计算和数据处理
有这样一个物体,要测 量这一物体的密度,需 要测量哪些量?怎样测 量?
菊花石块形成于距今约2.8亿年前。 其成份为天青石与栖霞岩,内含丰富 的硒、锶、铋等多种微元素,对人体 有强身健体,抗癌益寿作用。
水,量筒.
3.实验步骤:12..用用天量平筒称测出出石石块块的的质体量积..
4.实验操作
“小石块”
M
V1
V2
5.实验结果:
m
ρ=
v V2- 1
5.(1)设计表格 (2)将实验数据记在表中,求出石块的密度.
石块的 石块放 石块和 石块的 石块的 质量 入前水 水的总 体积 密度
的体积 体积
m( g ) V1(cm3) V2 (cm3) V (cm3) (g/cm3)
7.注意量筒的读数应该
量筒里的水 面是凹形的, 读数时,视 线要跟凹面 相平.
? 蜡块不沉入水中,也能用天 平和量筒测出蜡块的密度吗? 想想看,有什么好办法?
1.压入法: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蜡块 投进量筒和压入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就 是蜡块的体积。
2.沉锤法: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 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钩码先浸没在水中,记下此 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然后钩码和蜡块一 起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 V2与V1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