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神经系统精品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核医学课件:神经系统

一.血脑屏障 二.显像原理 三.应用
血脑屏障
Blood-brain barrier,BBB
脑毛细血管的结构 ✓ 内皮细胞层 排列紧密、 细胞间孔少、小 被神经胶质细胞包绕 双层同心内皮细胞膜:脂质成分 ✓ 细胞浆内含多种酶:屏障 ✓ 与细胞膜之间有一薄层细胞浆包绕 ✓ 离子、载体通道、生物泵
血脑屏障
➢ 注射美解明→癫痫亚临床发作(病灶血流量和葡萄 糖代谢率增加)→放射性过度浓聚→发作期癫痫成像 →外科手术定位
美解眠(bemegride)试验
脑代谢显像
脑代谢底常物用:正?电子显像剂
核素 氧 15半O衰-C期O2,15O-H2O显像剂
15O 13N
氨 葡 核基 萄 酸酸糖291..80911F8561F-CmmF--FLiiMnnTDEGT,11C13-NT-YNHRH3,21,1253OAI-mIMoTnia
脑组织。滞留的量(入脑的量)与局部 脑组织的血流量成正比。
利用该化合物发射的γ射线,在体外用 SPECT而探测到,反映该局部脑组织的局部脑 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rCBF),进而获得脑组织的血液供应情况。
脑血流灌注显像
显像前准备
✓ 封闭脉络丛:过氯酸钾 ✓ 安静 ✓ 避免声、光等对大脑的刺激兴奋
常见异常脑血流灌注
✓ 局限性放射性↓ ✓ 局限性放射性↑
癫痫发作期 脑缺血:过度灌注(luxury perfusion)
✓ 大小脑交叉失联络 →
(crossed cerebellar diaschisis)
✓ 一侧大脑灶性↓,对侧小脑↓(慢性脑血管病)
✓ 脑萎缩 ……
临床应用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血脑屏障
Blood-brain barrier,BBB
脑毛细血管的结构 ✓ 内皮细胞层 排列紧密、 细胞间孔少、小 被神经胶质细胞包绕 双层同心内皮细胞膜:脂质成分 ✓ 细胞浆内含多种酶:屏障 ✓ 与细胞膜之间有一薄层细胞浆包绕 ✓ 离子、载体通道、生物泵
血脑屏障
➢ 注射美解明→癫痫亚临床发作(病灶血流量和葡萄 糖代谢率增加)→放射性过度浓聚→发作期癫痫成像 →外科手术定位
美解眠(bemegride)试验
脑代谢显像
脑代谢底常物用:正?电子显像剂
核素 氧 15半O衰-C期O2,15O-H2O显像剂
15O 13N
氨 葡 核基 萄 酸酸糖291..80911F8561F-CmmF--FLiiMnnTDEGT,11C13-NT-YNHRH3,21,1253OAI-mIMoTnia
脑组织。滞留的量(入脑的量)与局部 脑组织的血流量成正比。
利用该化合物发射的γ射线,在体外用 SPECT而探测到,反映该局部脑组织的局部脑 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rCBF),进而获得脑组织的血液供应情况。
脑血流灌注显像
显像前准备
✓ 封闭脉络丛:过氯酸钾 ✓ 安静 ✓ 避免声、光等对大脑的刺激兴奋
常见异常脑血流灌注
✓ 局限性放射性↓ ✓ 局限性放射性↑
癫痫发作期 脑缺血:过度灌注(luxury perfusion)
✓ 大小脑交叉失联络 →
(crossed cerebellar diaschisis)
✓ 一侧大脑灶性↓,对侧小脑↓(慢性脑血管病)
✓ 脑萎缩 ……
临床应用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核医学神经系统ppt课件

3.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局部脑血流显像和
脑代谢显像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编辑版ppt
▪
思考分析
▪ 患者,女,21岁,清晨起床后突然意识丧失,晕倒 在地,10分钟后恢复神智,家人迅速将她送到附 近医院就诊。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 问题
▪ 1、诊断?
▪ 2、建议进一步检查?
▪ 3、拟定治疗方案及评价。
编辑版ppt
PET 2D或3D的采集
图像经处理, 三个断面的影像和相关的定
量参数
http://www.024s /沈阳 沈大男 科医院 http://www.s /沈阳 沈大男 科医院 /沈阳沈 大妇科 医院 http://www.s / 沈阳沈 大妇科 医院
编辑版ppt
从本原理可以看出,rCBF显像既可反
映出局部脑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又可
反映出局部脑细胞的功能状态,是一种
功能显像。
http://www.lj yy024.c om/沈 阳铁西 沈大医 院 http://www.lj yy024.c om/hhx/混合 型 http://www.lj yy024.c om/kfal/康复 案例 http://www.lj yy024.c om/telf/特色 疗法 http://www.lj yy024.c om/txx/苔藓 型 http://www.lj yy024.c om/wh/危害 http://www.lj yy024.c om/ws x/萎缩 性 http://www.lj yy024.c om/wybb/外 阴白斑 http://www.lj yy024.c om/wybb/by/ 病因 http://www.lj yy024.c om/wybbl x/白 斑类型 http://www.lj yy024.c om/wyy ybl/外 阴营养 不良 http://www.lj yy024.c om/yydt/医院 动态 http://www.lj yy024.c om/zjtd/医师 团队 http://www.lj yy024.c om/zl/ 治疗 http://www.lj yy024.c om/zs x/增生 型 http://www.lj yy024.c om/zz/ 症状
神经系统核医学PPT课件

脑功能性疾病诊断
通过核医学影像技术,如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和正电 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对脑功能性疾病进行诊断,如癫痫、帕金森 病等。
脑部疾病治疗
利用放射性药物对脑部肿瘤进行放射治疗,以及利用核医学技术对脑功 能性疾病进行神经调节治疗。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神经退行性疾病诊断
成像技术的应用
介绍核医学成像技术在神经系统 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如帕 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和癫痫等。
03 神经系统核医学的临床应用
CHAPTER
脑部疾病诊断与治疗
01
脑部肿瘤诊断
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SPECT)等技术,对脑部肿瘤进行早期诊断和定位。
02 03
神经肿瘤治疗
利用放射性药物对神经肿瘤进行放射治疗,以及利用核医学技术进行神经调节治 疗。
04 神经系统核医学的未来发展
CHAPTER
新型放射性示踪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结词
新型示踪剂是未来发展的关键,它们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 丰富的信息。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放射性示踪剂的研究和应用成为了神经系统核医学发展的重要方 向。这些新型示踪剂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能够更好地定位和定性病变,从而提 高诊断的准确率。此外,新型示踪剂还可以提供更多的生物学信息,帮助医生更深入地
核医学与其他医学影像技术的融合与应用
总结词
核医学与其他医学影像技术的融合将提高诊断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有助于医生更好地评估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详细描述
核医学与其他医学影像技术如X射线、CT、MRI和超声等技术的融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例如,将PET与MRI技术结合,可以同时获取病变的代谢信息和解剖结构信息,为医生提供更全面的诊 断依据。此外,这种融合技术还可以用于治疗过程的监测和疗效评估,为个性化治疗提供支持。
核医学-神经系统-精品医学课件

❖ 因此,rCBF断层显像在TIA和RIND的早期诊断、治 疗决策、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 床价值
药物介入实验
❖ 大部分SPECT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在静息状态下实 施,但静息显像不能发现轻微、隐匿性的病变。 采用了药物介入方法以后,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 明显提高病变检出率。
药物试验原理
⑶ 静脉注入显像剂后患者仰卧于断层床上,确定OM线(眼外 眦与外耳孔连线,与地面垂直)后 用头托固定头部
(4)采集完毕后使用断层处理软件进行图像重建,显示水平、 冠状及失状断层三个方向图像,供临床诊断。
3、正常影像
❖ 大脑半球各切面影像放射性分布左、右基本对称。 ❖ 大脑各叶皮质区影像放射性分布较浓,白质区和脑室
❖ 放射性配体 ▪ 多巴胺受体 ▪ 乙酰胆碱受体 ▪ 苯二氮卓受体 ▪ 阿片受体 ▪ 5-HT受体
显像方法
❖ 静脉注射后动态采集、静态采集、定量/半定 量 ▪ 结合动力学参数 ▪ 最大结合容量,结合解离常数、受体的数量 和活性
3、适应证
(1)锥体外系疾病,如PD,HD等。 (2)癫痫。 (3)痴呆(退行性、非退行性)。 (4)精神疾病 (5)其他(毒品成隐、酒精依赖、AIDS等脑部病变)
❖ PD患者双侧纹状体摄取减少,减少程度与病情严 重程度成正比
❖ DAT显像还用于高血压、HD、精神疾病等的诊断与 研究
(二)乙酰胆碱(M、N)受体显像 (三)苯二氮绰(GABA、PBZ、NMDA)受体显像 (四)5羟色胺(5-TH1-3、5-THT)受体显像 (五)阿片(μ、δ、К)受体显像
❖ 影像表现:TIA缺血病灶在SPECT上表现为相应区域 的低血流区,显示为放射性降低或缺损区域,可为 单个或多个。
❖ 其灵敏度受病变程度和发作时间的影响,发病后2周 进行检查阳性率在50%左右。
药物介入实验
❖ 大部分SPECT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在静息状态下实 施,但静息显像不能发现轻微、隐匿性的病变。 采用了药物介入方法以后,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 明显提高病变检出率。
药物试验原理
⑶ 静脉注入显像剂后患者仰卧于断层床上,确定OM线(眼外 眦与外耳孔连线,与地面垂直)后 用头托固定头部
(4)采集完毕后使用断层处理软件进行图像重建,显示水平、 冠状及失状断层三个方向图像,供临床诊断。
3、正常影像
❖ 大脑半球各切面影像放射性分布左、右基本对称。 ❖ 大脑各叶皮质区影像放射性分布较浓,白质区和脑室
❖ 放射性配体 ▪ 多巴胺受体 ▪ 乙酰胆碱受体 ▪ 苯二氮卓受体 ▪ 阿片受体 ▪ 5-HT受体
显像方法
❖ 静脉注射后动态采集、静态采集、定量/半定 量 ▪ 结合动力学参数 ▪ 最大结合容量,结合解离常数、受体的数量 和活性
3、适应证
(1)锥体外系疾病,如PD,HD等。 (2)癫痫。 (3)痴呆(退行性、非退行性)。 (4)精神疾病 (5)其他(毒品成隐、酒精依赖、AIDS等脑部病变)
❖ PD患者双侧纹状体摄取减少,减少程度与病情严 重程度成正比
❖ DAT显像还用于高血压、HD、精神疾病等的诊断与 研究
(二)乙酰胆碱(M、N)受体显像 (三)苯二氮绰(GABA、PBZ、NMDA)受体显像 (四)5羟色胺(5-TH1-3、5-THT)受体显像 (五)阿片(μ、δ、К)受体显像
❖ 影像表现:TIA缺血病灶在SPECT上表现为相应区域 的低血流区,显示为放射性降低或缺损区域,可为 单个或多个。
❖ 其灵敏度受病变程度和发作时间的影响,发病后2周 进行检查阳性率在50%左右。
神经系统核医学ppt课件

21
frontal cortex in the left of SPECT brain perfusion imaging
frontal cortex in the left of SPECT brain perfusion imaging
with Diamox test
22
+ 稀疏或缺损,范围大于CT
24
Left parietal lobule, frontal lobule, temporal lobule and caudate nucleus
25
右侧大脑中动脉梗塞 Crossed cerebellar diaschisis
26
Luxury perfusion
27
+ AD(早老性痴呆): >50y,是一种弥漫性
defect or decrease, more than CT + 交叉性小脑失联络:病变对侧小脑呈放射性 减低 Crossed cerebellar diaschisis
+ 梗死灶周围过度灌注 Luxury perfusion + 受制于分辨率腔隙性脑梗塞rCBF显像无法
显示
23
Crossed cerebellar diaschisis
11
+ 横断面 Transverse section + 冠状面 Coronal + 矢状面 Sagital
12
+ 两侧大脑皮质、基底核神经核团、丘脑、
小脑放射性较高,呈对称性均匀分布,且 脑灰、白质对比度好,影像轮廓清晰 + 全脑平均血流量CBF的参考值为44.2 4.5ml /(100g min)
1
+ 探索大脑的秘密
第九版核医学课件神经系统

正常
右侧额、顶叶缺血
左侧额顶叶脑梗死
脑血流灌注PET图像
核医学(第9版)
二、脑代谢显像
(cerebral metabolism imaging)
(一)显像剂:18F-FDG、15O2、11C-MET等。 (二)葡萄糖代谢显像
1. 原理与方法 18F-FDG是葡萄糖的类似物,静脉注射后被脑组织所摄取,摄取的量反映 了局部脑组织的功能。
核医学(第9版)
(三)显像方法
1. SPECT或PET
检查前准备:封闭脉络丛 ,封闭视听;头位固定; 注射药物; 图像采集、处理。
2. 介入试验-药物负荷、刺激试验
药物负荷:乙酰唑胺试验 (碳酸酐酶抑制剂)
CO2+H2O
× 碳酸酐酶
H2CO3
脑内CO2↑,pH↓,血管扩张,血流增加。
病变血管反应减弱,潜在缺血区和缺血区rCBF增高不明显,呈相对放射性分布减低区。
正电子配体
123I-ILIS,123I-IBZM,123I-CIT, 99mTc-TRODAT-1
123I-IQNB
123I-iomazenil
18F-dopa,11C-NMS,11C-CIT, 11C-raclopride,11C-d-threo-MP
11C-nicotine,11C-QNB
11C-flumazenil
123I-2-ketanserin,123I-CIT
76Br-2-ketanserin,11C-CIT
123I-morphine,123I-O-IA-DPN 11C-DPN,11C-CFN
核医学(第9版)
受体 多巴胺 乙酰胆碱 苯二氮 5-羟色胺 阿片
神经递质和受体显像主要临床应用
《神经系统核医学》课件

脑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脑肿瘤的诊断
利用核医学技术,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单光子 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可以检测肿瘤的存在和定 位,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脑肿瘤。
脑肿瘤的治疗
核医学技术还可以用于脑肿瘤的治疗,如放射性核素治疗和 放射免疫治疗,这些方法能够针对肿瘤细胞进行精准打击, 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义。
其他领域
除上述领域外,核医学还广泛应用于骨骼系统、泌尿系统等领域,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信息。
02
神经系统核医学基础
神经系统的生理结构
1 2
3
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负责处理和传递信息。
突触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通过突触传递信息。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和营养作用。
脑血流灌注显像
总结词
反映脑部血流灌注情况的核医学成像技术
详细描述
脑血流灌注显像是核医学成像技术之一,通过注射示踪剂,利用PET或SPECT检测示踪剂在脑部的分 布,能够反映脑部血流灌注情况。脑血流灌注显像在诊断脑缺血、脑肿瘤以及评估神经功能方面具有 重要价值。
神经递质与受体显像
总结词
揭示神经递质与受体分布和功能的核医 学成像技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可以显示脑部结构,对出
CT
血和骨折等病变敏感。
PET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可以显示脑部代谢和 功能活动。
03
神经系统核医学成像技术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总结词
无创、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核医学成像技术
详细描述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是一种核医学成像技术,通过追踪放射性示踪剂在 体内的分布,能够无创地提供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图像。PET在神经系统疾病 的诊断、治疗评估和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核医学 课件 PPT】神经系统核医学

• 神经受体显像(自学)
• 脑脊液间隙显像(自学)
• 脑显像(自学)
放射性核素脑血管显像 血-脑屏障功能显像
脑血流灌注显像
• 原理: 注射能穿透BBB进入脑组织的显像剂,稳定 停留,其分布与血流量成正比,通过显像观 察脑血流分布情况。(脑细胞活性、脑细胞 功能状态)
• 显像剂总体要求: ①分子量较小(500) ②电中性 ③脂溶性(脂水分配系数lgP=0.50.25)
脑代谢显像
• 显像剂 18F-FDG(葡萄糖代谢显像) 15O2(氧代谢显像) 11C-MET(氨基酸代谢显像)
脑葡萄糖代谢显像
原理
正常影像
1.灰质高于白 质。 2.大脑皮质、 基底节、丘脑、 脑干、小脑影 像清晰。3.左 右大致对称。
异常影像
脑组织影像不符合正常表现,出现局部放射 性增高或减低区,或大脑皮质萎缩、脑室扩 大、脑外形失常、中线移位等。
临床应用
• 癫痫定位 • 早老性痴呆
Alzheimer disease, AD • 脑肿瘤 • 帕金森病
Parkinson disease,PD • 脑生理功能与智能研究等
癫痫病灶的定位
发作期 发作间期
Alzheimer’s Disease
1.PET、PET/CT是 当前早期诊断AD的 技术手段。 2.PET/MRI技术。
A
B
A: MRI图像,病灶边缘呈增强征象。 B: PET 图像显示病灶无FDG摄取。
MET-PET与FET-PET在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探测
Weber,Wester et al. Eur J Nucl Med (2000)
脑转移瘤
11C-Choline PET 左额叶胶质细胞瘤
帕金森病(PD)与亨廷顿病(HD)
• 脑脊液间隙显像(自学)
• 脑显像(自学)
放射性核素脑血管显像 血-脑屏障功能显像
脑血流灌注显像
• 原理: 注射能穿透BBB进入脑组织的显像剂,稳定 停留,其分布与血流量成正比,通过显像观 察脑血流分布情况。(脑细胞活性、脑细胞 功能状态)
• 显像剂总体要求: ①分子量较小(500) ②电中性 ③脂溶性(脂水分配系数lgP=0.50.25)
脑代谢显像
• 显像剂 18F-FDG(葡萄糖代谢显像) 15O2(氧代谢显像) 11C-MET(氨基酸代谢显像)
脑葡萄糖代谢显像
原理
正常影像
1.灰质高于白 质。 2.大脑皮质、 基底节、丘脑、 脑干、小脑影 像清晰。3.左 右大致对称。
异常影像
脑组织影像不符合正常表现,出现局部放射 性增高或减低区,或大脑皮质萎缩、脑室扩 大、脑外形失常、中线移位等。
临床应用
• 癫痫定位 • 早老性痴呆
Alzheimer disease, AD • 脑肿瘤 • 帕金森病
Parkinson disease,PD • 脑生理功能与智能研究等
癫痫病灶的定位
发作期 发作间期
Alzheimer’s Disease
1.PET、PET/CT是 当前早期诊断AD的 技术手段。 2.PET/MRI技术。
A
B
A: MRI图像,病灶边缘呈增强征象。 B: PET 图像显示病灶无FDG摄取。
MET-PET与FET-PET在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探测
Weber,Wester et al. Eur J Nucl Med (2000)
脑转移瘤
11C-Choline PET 左额叶胶质细胞瘤
帕金森病(PD)与亨廷顿病(H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10月2日
25
二、方法:禁食4小时
三、定量分析
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Local cerebral metabolic rate of glucose, LCMRGlu)
全脑葡萄糖代谢率(Cerebral metabolic rate of glucose, CMRGlu)
2020年10月2日
2020年10月2日
9
(二)、PET脑血流灌注显像
13NH3·H2O 740-925 MBq(20-25 mCi) PET 2D或3D的采集 图像经处理, 三个断面的影像和相关的定
量参数
2020年10月2日
10
(三)、介入试验
原理和分类:由于脑组织血流供应丰富,大脑的动脉供血 相互交连吻合形成广泛的侧枝循环,因此脑血流灌注的储 备能力较强,使得轻微的储备血流下降时,常规的脑血流 灌注断层显像往往不能发现异常。通过外部各种因素的介 入,引起对该因素具有反应应答部分的局部脑血流发生改 变,以实现与其他部位之差异,这就是脑显像介入试验的 基本原理。
20
2、异常图像分析
在二个断面以上有一处或多处可见大脑皮 质放射性分布异常(>2cm 2cm);表现为 放射性分布稀疏、缺损或增高,两侧不对称, 白质区扩大,脑中线偏移,失联络征,以及 介入试验后病变区血管不扩张,其相应支配 区血流灌注相对减低等。
2020年10月2日
21
定量及半定量分析
半定量分析一般为勾感性区的方法,计算 病灶与对侧相应部位的放射性计数比值,差 异大于10%为异常。(但双侧病变者诊断较 难)
2020年10月2日
22
transverse
sagittal
Abnormal rCBF
rCBF<23 ml/(100g.min)
2020年10月2日
coronal
23
Normal TIA Brain infract
13N-NH3·H2O PET cerebral perfusion tomography
分类:介入试验分为负荷试验与激活试验
2020年10月2日
11
2020年10月2日
12
乙酰唑胺试验:(碳酸酐酶抑制剂)
乙酰唑胺 可导致脑内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引起脑 血管扩张,正常rCBF增加20~30%。而病变血管扩 张反应很弱,在缺血区和潜在缺血区rCBF增加不明 显。因此在影像上表现为相对的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3.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局部脑血流显像和 脑代谢显像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2020年10月2日
2
▪
思考分析
▪ 患者,女,21岁,清晨起床后突然意识丧失,晕倒 在地,10分钟后恢复神智,家人迅速将她送到附 近医院就诊。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 问题
▪ 1、诊断?
▪ 2、建议进一步检查?
▪ 3、拟定治疗方案及评价。
刺激试验:视、听、语、认知、运动等,主要研
究大脑功能。
2020年10月2日
13
静息脑灌注影像:左额叶皮质灌注轻度降低
乙酰唑胺脑负荷试验:左额叶皮质灌注相对明显降低
2020年10月2日
14
四、结果判断
1、正常图像分析(Imaging analysis)
两侧大脑皮质、基底节神经核团、丘脑、小脑等灰质 放射性较高,对称分布,脑灰、白质对比度好,轮廓清楚。
26
四、正常图像
2020年10月2日
27
第三节 脑受体显像 (Neuroreceptpr Tomography)
一、原理:
将放射性标记的神经递质或配体引入人活 体后,能选择性地与靶器官或组织的受体相 结合,用 PET 或 SPECT 可以获得正常人或 病人的脑神经受体显像,用于了解受体的分 布部位、数量(密度)和功能,并估算出内 源性神经递质的释放速率。
2020年10月2日
3
2020年10月2日
4
第一节、脑血流灌注显像
(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Tomography; rCBF)
• •
2020年10月2日
5
一、原理
静脉注入能通过完整的血脑屏障进入脑 细胞的显像剂,其进入脑细胞的量与局部 脑血流量成正比。显像剂进入脑细胞后在 有关酶的作用下水解或构型转化形成非脂 溶性物质,不能反扩散出脑细胞而较长时 间滞留在脑组织内,从而能满足临床显像 检查的需要。此时在体外用SPECT进行采 集,即能获得反映局部脑组织血流量的断 层影像。
小分子(<500kD)、零电荷、脂溶性。
如SPECT 99m Tc-HMPAO 99mTc-ECD
PET 13NH3·H2O
15O·H2O
2020年10月2日
8
三、方法
(一)、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 1、显像前准备,注射药物30-60min, 口服过氯酸钾封闭脉络丛、甲状腺和 鼻粘膜。注射前5分钟患者处于安静环 境,封闭视听。 2、图像采集 眦耳线尽量垂直地面 3、图像处理
神经系统核医学 Nuclear neurology
核医学科
2020年10月2日
1
简介
1.神经核医学的发展过程及临床、科研地位
2.神经核医学的基本内容:包括普通脑显像 (核素脑血管显像、脑静态显像)、局部脑 血流显像、脑代谢显像、神经递质和受体 显像、脑脊液间隙显像、脑肿瘤核素治疗 及体外放射分析等。
2020年10月2日
24
第二节 局部脑葡萄糖代谢断层显像
(Regional Cerebral Glucose Metabolism Tomography
一、原理:
葡萄糖是脑组织的唯一能源物质,脑皮质各 叶、各区和各神经核团的葡萄糖代谢情况与 它们的功能直接相关。用正电子发射体 18F 标 记的脱氧葡萄糖( 18F-FDG )为显像剂,静 脉注射后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照相机 ( PET )可获得各个断层的葡萄糖代谢率。。
介入试验后,正常脑血管扩张,血流灌注增加
2020年10月2日
15
冠状面
பைடு நூலகம்
2020年10月2日
16
横断面
2020年10月2日
17
矢状面
2020年10月2日
18
Normal rCBF
Transverse
2020年10月2日
Sagittal
19
Coronal
正常脑血流 灌注显像
2020年10月2日
2020年10月2日
6
从本原理可以看出,rCBF显像既可反 映出局部脑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又可 反映出局部脑细胞的功能状态,是一种 功能显像。
2020年10月2日
7
二、显像剂
--进行脑血流研究的前提是显像剂能随血流进入局部 脑组织, –而水溶性、大分子、带电物质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因 此,入脑显像剂的基本条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