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方向选题

合集下载

汉语言文学(专升本)专业论文热门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升本)专业论文热门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升本)专业论文热门选题1.神话在文学构建中的作用2.《论语》中“君子”思想考论3.《诗经》中体现的人物审美4.从《世说新语》看魏晋时期的孝道思想5.南北朝乐府民歌与唐诗长篇叙事诗的联系和比较6.魏晋风度与酒文化7.唐诗中的女性形象分析8.宋词中的意象研究9.明清小说的发展与演变10.《聊斋志异》中女性形象解读11.《红楼梦》主题研究12.《红楼梦》人物形象研究(可以选取其中一个或者多个人物形象研究)13.唐诗中的爱情叙事研究14.李商隐诗词研究15.唐宋社会状况与诗词发展关系研究16.中国古典戏剧中女性形象研究17.论白居易的新乐府诗18.辛弃疾词研究19.论《西厢记》对元杂剧的继承与创新20.晚明思潮与汤显祖的戏剧创造21.《诗经》中体现的人物审美22.试论李清照的生活历程与词风23.论晚清“谴责小说”24.浅析陆游诗25.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画意”“禅意”26.东坡词中的主体意识与人生思考27.论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艺术表现手法28.《西厢记》中人物的反叛性格探析29.科举对元明戏剧文学的影响30.论梁启超与“三界革命”31.沈从文小说研究(可以谈沈从文小说的某一方面)32.余华小说研究(可以谈余华小说的某一方面)33.论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34.浅析《围城》中的女性形象35.莫言小说研究(可以谈莫言小说的某一方面)36.贾平凹小说研究(可以谈贾平凹小说的某一方面)37.论苏童小说女性悲剧命运的原因38.谈《围城》的讽刺艺术39.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武侠小说论40.金庸小说中的侠义精神研究41.赵树理创作的意义42.浅评曹禺的《雷雨》43.周作人散文论44.王小波小说研究(可以谈王小波小说的某一方面)45.试论朱自清散文46.黄金枷锁下的“恶之花”——曹七巧的悲剧命运及根源47.论张洁早期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和价值观48.论徐志摩的散文艺术49.鲁迅小说研究(可以谈鲁迅小说的某一方面)50.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研究51.张爱玲悲剧意识探析52.林徽因小说艺术初探53.网络小说研究54.公路电影主题表现形式研究55.玄幻文学研究56.史铁生的生命观57.论中国电影现状与当下大众文化的价值观58.民间传说在动漫文学创作中的价值贡献59.周星驰电影研究60.于连形象及其社会意义的研究61.安娜和苔丝的命运悲剧62.十九世纪欧美文学中的女性想象研究63.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丑角形象研究64.哈代的命运观65.《牛虻》研究66.《红字》研究67.《百年孤独》与魔幻现实主义68.中国文化在川端康成写作中的表现69.《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人物形象研究70.《飘》中的人性立场71.论《简爱》72.地方方言研究(可以任选一个地方的方言)73.广告语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研究74.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研究75.《红楼梦》叙事修辞研究76.网络语言研究。

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指南一、引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是一项重要的学术研究工作,选题是论文研究的第一步,也是影响整个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关键因素。

本指南旨在为文学专业学生提供选题的指导,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论文主题。

二、选题原则1.兴趣与激情:选择与自己兴趣和激情相符的主题,这样能够提升研究的动力和领悟。

2.研究价值:选取有一定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论题,能够关注到当代社会和文化的问题。

3.可行性:选题要符合自身的能力和条件,以确保研究的可行性和可完成性。

4.新颖性与创新性:选择在既有研究基础上能够有所创新的论题,避免选择已有较多研究成果的主题。

三、选题建议1.经典文学作品研究可以选择一部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创作背景、文体特点、主题内涵等,以揭示作品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

2.当代文学与社会问题关注当代文学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例如反映女性地位、社会阶层分化、文化认同等议题,从文献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3.跨文化研究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以文学互文为研究视角,探讨文学作品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变化和影响。

4.文学与其他艺术的交叉研究探讨文学与音乐、绘画、表演等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分析作品之间的互相借鉴和相互影响。

5.文学与心理学结合研究结合文学作品与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深入探讨文学对人类情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6.文学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究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关注跨文化交流中的翻译策略与文化传播。

四、选题注意事项1. 合理界定研究范围:确保选题范围适中,既不过于宽泛无法深入,也不过于狭窄导致资料不足。

2. 深入文献阅读:对选定的研究主题进行充分的文献调研,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3. 确定研究方法与途径:根据选题的特点和研究的目的,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和途径,如文献分析、实地调查、案例研究等。

4. 撰写合理的论文提纲:在选题之后,制定科学合理的论文提纲,明确主要研究内容和论证思路,指导论文的具体写作。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一、选题背景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研究汉语言和汉文化的学科,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汉语,掌握汉语言言理论知识和相关文学作品及其理论研究方法。

作为一个本科专业,毕业论文是学生进行独立研究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对特定问题的探讨和分析,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

在选择毕业论文选题时,需要选取一个有一定研究意义的课题,既要与专业相关,又能展现出个人的研究能力和特长。

本文将探讨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为同学们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二、选题建议1. 汉字文化研究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研究汉字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选择探讨汉字的起源、发展历程,汉字与文化的关系,或是汉字的书法艺术等方面的课题。

通过对汉字文化的研究,加深对汉语言文化的理解,扩大视野。

2. 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解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熟悉古代文学作品,可以选择其中一部重要的作品进行深入研究。

可以从文学风格、主题、人物形象等角度分析作品的独特之处,或者与其他作品进行对比研究。

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解析,深入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和价值。

3. 当代文学作品的批评与研究当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可以选取一部当代文学作品进行批评与研究,探讨其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或者对作者的作品风格、创作思路进行分析。

通过对当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了解当代文学的新潮流、新思潮。

4. 方言与文学研究方言是汉语言文学的一大特色,不同地区的方言文化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和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可以选取某个方言进行研究,了解其语音、词汇、语法特点,探索方言与文学的关系,或者进行方言与标准汉语的对比研究。

通过对方言与文学的研究,把握汉语言文学的多样性和地域性。

5. 网络文学研究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学成为汉语言文学领域的新兴研究方向。

可以选取某个网络文学作品或研究网络文学现象和特点,探讨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异同,网络文学对当代文学的影响等课题。

文学论文方向选题

文学论文方向选题
文本细读
通过对文学作品进行细致的阅读和分析,探究作品的主题、语言、结构等方面。
比较研究
将不同文学作品进行比较,探究其异同点以及相互影响。
历史背景分析
将文学作品置于其历史背景中,探究其时代意义和社会价值。
跨文化研究
将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探究其文化差异和共同点。
文学鉴赏的审美体验
情感共鸣
想象力的激发
文化是文学创作的土壤,为作家提供了丰富的素 材和灵感。
文学与文化相互影响,文学作品的传播和接受也 受到文化背景的制约。
文学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文学作品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能够记录和传承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
文学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教化、审美和娱乐的功能,能够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 方式。
文学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桥梁的角色,有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
文学对心理健康的
影响
研究文学作品对读者心理健康的 影响,如减轻压力、提高自尊和 幸福感等。
文学与历史学
文学与历史的关系
探讨文学作品如何反映历史事件、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以及如 何影响历史观念的形成。
文学作品中的历史元素
分析文学作品如何运用历史元素来构建情节、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 如历史背景、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等。
古典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思想
02
研究古典文学作品的中心主题、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探讨
其对社会和文化的反映和影响。
古典文学作品的传承与创新
03
分析古典文学作品在后世的传承、演变和创新,探讨其在现代
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现当代文学作品研究
01
现当代文学作品的 流派与思潮
研究现当代文学的主要流派、思 潮和运动,分析其形成和发展背 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方向一、中国现当代文学鲁迅小说集《呐喊》思想价值研究《阿Q正传》中阿Q形象的典型性研究论《野草》的艺术特征郁达人小说的艺术特色郭沫若诗集《女神》的浪漫主义特色研究论老舍小说的国民性批判老舍小说《骆驼祥子》中祥子形象的悲剧内涵研究曹禺《雷雨》的悲剧性内涵研究曹禺《日出》中陈白露形象研究徐志摩诗歌意象研究巴金小说《寒夜》的悲剧内涵研究新感觉派小说艺术特色研究张爱玲小说的叙事特征研究张爱玲小说《金锁记》中曹七巧形象研究萧红《呼兰河传》的主题意蕴研究论萧红小说中的女性意识研究论沈从文小说《边城》的人性美钱钟书《围城》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钱钟书《围城》的讽刺艺术研究朦胧诗的艺术特点研究舒婷诗歌的意象研究海子诗歌中的“麦地”意象研究海子诗歌中的家园主题研究先锋小说的叙事技巧研究论苏童小说中的江南文化特色莫言小说《红高粱》的艺术特色余华小说《活着》中福贵形象研究余华小说中的父亲形象研究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形象研究陈忠实小说《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研究王安忆小说《长恨歌》中的王琦瑶形象研究小说《狼图腾》的生态意识研究网络小说的类型化特征研究《诗经》中的比、兴手法研究《诗经》中的爱情诗研究《楚辞》的浪漫主义风格研究《史记》中人物形象分析《孔雀东南飞》悲剧内涵研究汉乐府诗中婚恋题材作品研究《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研究论三曹对建安文学的贡献试论三曹诗歌的艺术差异《世说新语》中的人物形象研究论陶渊明田园诗思想内蕴陶渊明诗歌中的经典意象研究论李白饮酒诗的思想价值和艺术特色李杜诗歌艺术的比较论王维山水诗的色彩艺术孟浩然王维诗歌比较李商隐的爱情诗研究论李商隐诗意象研究试论白居易的新乐府诗白居易感伤诗研究李煜词的艺术特色李煜和李清照亡国词的比较研究试论唐人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唐传奇中的形象研究苏轼诗歌的哲理内涵辛弃疾词的风格研究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研究试析李清照词中的梅花意象三言”“二拍”中的形象研究《西厢记》的叙事艺术《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论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叙事艺术《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儒林外史》中的儒生形象研究《西游记》惩恶扬善的主题内蕴研究《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研究古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比较研究《荷马史诗》的艺术特点《神曲》的艺术特点堂吉诃德形象及典型意义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特色莎士比亚历史剧的“真实性”研究《伪君子》的艺术特色《浮士德》的象征寓意雨果《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思想倾向巴尔扎克作品的社会意义拜伦诗歌的艺术风格普希金的抒情诗奥斯丁小说的婚姻观研究狄更斯作品的现实主义风格研究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描写艺术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契诃夫短篇小说艺术《静静顿河》的艺术成就《简爱》的女性主义研究《呼啸山庄》的艺术特色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卡夫卡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茨威格作品的艺术特点《老人与海》的艺术特点荒诞派戏剧的主要特征《等待戈多》的艺术特色《复活》的思想意义《局外人》的存在主义特色研究“黑色幽默”小说研究:以《第二十二条军规》为例福克纳作品文学特色研究伍尔夫作品艺术特点研究马尔克斯小说与拉美文学“魔幻现实主义”特色法国新小说研究20世纪英国戏剧研究名著电影改编研究:以XX为例经典作品传播研究:以XX为例美国不同族裔作品研究:以《追风筝的人》为例美国非裔作家作品研究:以莫里森《宠儿》为例美国犹太作家作品研究美国戏剧研究:奥尼尔、阿尔比等剧作家作品。

现当代文学论文选题

现当代文学论文选题

现当代文学论文选题(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以下所列可视为研究范围,可自拟题目)1、鲁迅研究(既可以是综合研究,也可以是单篇的作品研究,题目自拟,如《鲁迅小说艺术的独创性》,《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阿Q性格分析》等于。

下面题目如单列作家的,亦同此要求)2、郭沫若研究3、茅盾研究4、艾芜研究5、觉新 ------ 一个矛盾交织的形象6、分析《家》中觉慧的形象7、试论祥子与虎妞的形象8、评《骆驼祥子》中虎妞的形象9、评《雷雨》中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10 、《雷雨》中繁漪形象的分析11 、《雷雨》主要戏剧冲突之我见12 、朱自清散文中的诗意美13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之异同观14 、抗战时夏衍在桂林的戏剧活动和创作15 、莎菲女士之我见16 、重评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17 、评《暴风骤雨》中老孙头的形象18 、对新时期文学的反思19 、论莫言的小说20 、论韩少功的“寻根”之作21 、对新时期“女性文学”的思考22 .论《凯旋在子夜》23 .论琼瑶的小说24 .论贾平凹散文的美学追求25 .论《鸡洼窝人家》26 .论《棋王》27 .论老舍的戏剧观28 .论张贤亮的小说29 .论郭小川诗歌的艺术特色30 .贺敬之与郭小川诗歌创作比较31 .舒婷的诗歌创作32 .韦其麟的叙事诗创作33 .谈莎红的抒情诗34 .秦似的杂文创作35 .杨朔与刘白羽的散文创作特色36 .玛拉沁夫的小说创作37 .李准的小说创作38 .秦牧的散文特色39 .论蒋子龙的“开拓者家族”40 .农村社会建设的领头人 ---- 梁生宝、武耕新研究41 .闻捷诗歌研究42 .郭小川的叙事《一个与八个》研究43 .论《钟鼓楼》44 .论《北方的河》45 .论王安忆的小说46 .论高行健的探索剧47 .论新诗潮48 .论北岛的诗49 .论新时期通俗文学现象50 .论王蒙的小说51 .港台文学研究52 .论新时期的小说艺术53 .论黄宗英的报告文学54 .论柯岩的创作55 .论新时期的知青文学56 .论新时期的军事文学57 .论刘绍棠的小说58 .论刘索拉的小说59 .论新时期的改革文学60 .周梅森小说论61 .方方小说论62、余华小说论,63、苏童小说论64、格非小说论65. 新生代诗歌研究66. 金庸小说论67. 席慕蓉现象研究68. 论谌容的小说69、广西三剑客70、东西小说研究71、凡一平小说研究72、鬼子小说研究73、新生代小说研究74、新生代诗歌研究75、新生代女性散文研究76、余秋雨的散文77、毕飞宇小说研究78、池莉小说研究79、张抗抗小说研究80、迟子建小说研究81、王安忆小说研究82、铁凝小说研究83、残雪小说研究、84、贾平凹小说研究85、新时期的军事题材小说86、论样板戏87、十七年“重放的鲜花”小说论88、十七年的长篇小说89、老舍的戏剧90、新时期戏剧91、通俗小说论92、台湾现代派诗歌93、白先勇的小说94、陈映真的小说95、李昂的小说96、台湾乡愁诗97、台湾乡土小说98、张爱玲的小说99、两岸小说比较100、90年代女性散文研究。

141个比较文学论文选题

141个比较文学论文选题

141个比较文学论文选题比较文学论文选题范例一:1、文本文学与文化: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动力2、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3、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4、关于当前比较文学研究与教学的若干问题5、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对当代国际比较文学研究趋势的思考6、关于比较文学的对象与方法7、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新辩证观念8、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美国比较文学研究趋势9、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 中日近现代比较文学初探10、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之现状与未来11、比较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复兴与发展12、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及元—泛比较文学论13、比较文学的课程设置探讨14、比较文学的课程设置探讨15、跨文明研究:21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的理论与实践16、诠释学与比较文学的发展17、论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18、比较文学视野中文学传播模式的历史嬗变与当下态势19、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和前瞻20、比较文学“危机说”辨21、浅论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22、文化文学与教育:比较文学在教学中应用的现时性23、也谈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和"跨文化研究"--与曹顺庆先生商榷24、语言文学文化的互为载体关系与"比较文学"研究25、关于比较文学研究的“文化热”26、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文化透析27、比较文学的跨文化研究视野28、《简明比较文学原理》与《比较文学》的比较研究——从比较文学与文化的关系入手29、文化语境下的比较文学教学研究30、梁启超的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31、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32、基于比较文学的中俄文学文化内涵分析33、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比较文学的发展──著名学者乐黛云先生访谈录34、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现代化中国想象——华夏边缘叙述与新时期文化35、百年中国比较文学的一项重大工程——评《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36、百年中国比较文学的一项重大工程——评《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37、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的再阐释与现代文化的重构38、中西比较文学实证性影响研究中“游”的精神文化阐释39、东西文化场域间的探索——日本当代比较文学研究之一40、以宏观视野看待比较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的文化特性41、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比较文学意义42、比较文学概论43、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比较文学意义44、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45、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转折与建构46、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47、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48、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49、钱锺书谈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50、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丛书51、中西比较文学教程52、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三阶段53、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54、比较文学译文集55、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56、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57、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学58、多元文化与比较文学的发展59、比较文学与当代文化批评60、比较文学视域下的文化差异——以《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差异为例61、古典文献学养与跨文化视野的相遇--读严绍璗《比较文学与文化“变异体”研究》62、比较文学视域中我国的跨文化研究63、评严绍璗教授《比较文学与文化“变异体”研究》64、古典与现代:站在美国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最前沿——美国南方比较文学学会来访纪要65、从比较文学角度看《爱莲说》的文化内涵66、比较文学下中英文化中的女性独立意识67、文化·文学·人格──比较文学的本性及障碍68、比较文学视角下语言文学文化的互为载体关系研究69、从比较文学到跨文化交流——访香港着名学者李达三教授70、小议比较文学中的跨文化研究比较文学论文选题范例二:71、面对文化转型的思考72、从比较文学角度浅析中国对联文化内涵73、跨文化研究的世纪盛会74、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之于比较文学研究与教学的意义75、“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乐山举行76、中日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新史料:《和刻本中国古逸书丛刊》出版77、文化异质性及其对比较文学的影响78、双向融摄:跨文化研究与中国比较文学79、文化对话:跨越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障碍80、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81、后殖义时期的比较文学82、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83、比较文学教程84、变异学: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重大突破85、外国文学就是比较文学86、文学与疾病——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方面87、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中国视野——在17届国际比较文学年会上的发言88、比较文学与21世纪人文精神89、新辩证观念:中国比较文学与多元文化对话90、论比较文学研究中翻译的创造性叛逆91、重申文学性:对新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思考92、流散文学与比较文学:机理及联结93、译介学: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新视野94、中国学派:比较文学第三阶段学科理论的建构95、比较文学新编96、文化相对主义与比较文学97、当代中国比较文学发展中的几个问题98、生态批评与跨学科研究——比较文学视域中的西方生态批评99、全球语境中的比较文学:中国的视角100、比较文学论文题目大全101、寻求跨中西文化的共同文学规律: 叶维廉比较文学论文选102、比较文学的国际性和民族性103、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学术背景与理论构想104、比较文学的不变与变105、全球化语境下比较文学教师的素质建设106、中国比较文学百年史整体观107、建构比较文学学科研究新范式108、关于比较文学学科基本理论的再思考109、中国比较文学发展透视110、我的比较文学之路111、“世界文学”的命运与比较文学的前景112、论比较文学的翻译转向113、比较文学与学术创新——曹顺庆教授访谈114、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 中日近现代比较文学初探115、中国生态批评十五年:危机与转机——比较文学视野116、吴宓——中国比较文学之父117、比较文学研究资料118、比较文学的问题意识:以"和而不同"的尴尬现状为例119、从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史看文化软实力120、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121、比较文学视野中的经典阐释与文化沟通122、比较文学与文化转型时期123、跨文化对话:新世纪比较文学发展必由之路124、文化研究视域中的比较文学125、在多元互动的比较中审视中国文化126、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文化考察127、比较文学:走向现代文论与文化研究128、文化研究背景下的中国比较文学批评129、关于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课题的思考130、中国文化的三次转型与中国比较文学源流131、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132、跨文化观念发生学研究与原典实证--读严绍璗先生的《比较文学与文化"变异体"研究》133、文化研究/比较文学:挑战还是超越?134、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美比较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年会纪要135、中国文化和文学走出去:人文学者的使命——读王宁新着《比较文学世界文学与翻译研究》136、比较文学的奇葩——读《新文学作家与外国文化》137、比较文学视野中的日本文化:严绍璗海外讲演录138、世界文化与世界文学的比较文学观建立139、现代意识与民族文化: 比较文学研究文集140、从比较文学到文化研究──西方比较文学发展三人谈141、“文化对话”的主旨和策略─—转型期中国比较文学的定位与选择。

文学理论毕业论文参考选题汇总

文学理论毕业论文参考选题汇总

文理导航论文选题参考汇总含文学理论、美学、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等)1. 文学活动论2. 文学构成要素论3. 选取本人熟悉的文学理论(或“文学学” 、“文学导论” 、“文学引论” 、“文学原理”等)教材进行比较研究,谈得失、特点及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等问题。

4. 文艺的功能作用新探5. 现代主义文学和批评研究6. 文学观念史研究(可以是文学整体观念或某一文体或类型演变研究)7. 文学活动的发生学研究8. 试论文学活动的地位9. 试论文学活动的交往对话属性10. 试论形式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批评方法11. 试论英美新批评的基本观点和批评方法12. 试论结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批评方法13. 试论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14. 恩格斯文学理论体系研究15. 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16. 论艺术积累与生活积累的关系17. 作为文艺创作的基础的“生活”究竟在何处?——兼论“创作要上去,作家要下去”之说的意义及其限度18. 有意积累与无意积累及其意义——艺术积累两面观19. 文学阅读中的接受与创造问题研究20. 论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的关系21. 国内叙事研究述评22. 消费时代的叙事策略23. 小说叙事艺术研究(可以具体作品为例)24. 叙事理论研究25. 优美与崇高的比较研究26. 论审美距离27. 论审美移情28. 形式美研究29. 自然美研究30. “有意味的形式”研究31. 论审美知觉的特点32. 审美共鸣研究33. 从“诗言志”到“诗缘情而绮靡”的发展34. 文艺批评的功用价值论35. 中西文艺批评方法的比较研究36. 文化批评研究37. 文艺批评标准研究38. 论历史传统与现实生活对文艺创作的双重作用39. 论创作者的艺术欣赏对其创作活动的意义(结合具体作家的欣赏实际)40. 对艺术欣赏者的再创造问题的研究41. 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及其艺术表现(结合具体作家和作品)42. 论浪漫主义的理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具体作家和作品)43. 论自然主义文学的真实性、意义及其局限(结合具体作家和作品)44. 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关系研究——以巴尔扎克、左拉的小说创作为例45.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与接受美学中的相关理论研究言意46. 论日常生活与审美的关系47. 论情感在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转换关系中的作用 48. 论抒情文学中意象及其意义49. 文学生产特征论50. 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关系论51. 论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52. 文艺的审美意义与娱乐作用关系谈53. 新时期现实主义的发展和流变54. 文学隐喻研究55. 文学象征研究56. 大众文化(文学)与民间文化(文学)的比较 57. 大众传媒与审美方式的转变58. 审美文化研究59. 文化市场与文艺发展研究60. 审美日常生活化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61. 艺术消费研究62. 文化转型时期的文学批评研究63. 文化市场研究64. 大众文化理论研究65. 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学研究66. 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特征比较67. 中国内地文学现象研究68. 某一文学期刊(如《当代》 、《钟山》、《芙蓉》等)研究 69. 新时期以来美学教材研究70. 审美文化研究71. 论韩愈的文体革新理论72. 白居易诗论与司空图诗论比较73. 中国古代风格论(或创作论、欣赏论)研究74. 论“无言之美”或“大音希声” 、或“大象无形” 75. 中国古代文论范畴研究:意境、韵味、滋味、虚静、性灵、妙格、趣味,童心、妙悟等76. 中国古代文论命题研究: “象外之象” 、“神与物游” 、“形神兼备” 、“虚实相生” 、 辨”、“有我之境” 、“无我之境”等 77. 韦勒克《文学理论》比较分析78. 对某种具体的文艺(化)现象的分析研究79. 网络文学审美特征论80. 论文艺创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取向的多重性 81.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创作价值取向的实现及其条件 82. 对当代文学生产活动的文学性与市场性对立统一关系的研究探讨 83. 在文学与非文学的接壤处呈现 ——网络文学作品生成论 84. 当代视野中的“雅文学”与“俗文学”及其关系研究 85. 网络的虚拟性与真实性86. 论本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性转换87. 庄子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影响88. 朱光潜在当代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89. 论小说的叙述视角90. “诗言志”与“诗缘情”辨析91. 先秦儒家文论研究92. 先秦道家文艺观研究93. 六朝人物品藻与文论之关系94. 《文心雕龙》与《诗品》比较谈95. 意境理论的确立和发展96. 李渔戏曲理论研究97. 金圣叹小说理论研究98. 柏拉图“艺术模仿自然”解密99. 柏拉图美学思想的特征100. 论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101. 贺拉斯《诗艺》与亚里士多德《诗学》比较102. 布瓦洛《诗的艺术》再评价103. 康德美学思想研究104. 论黑格尔的艺术发展观105. 精神分析学和文艺学研究106. 巴赫金文艺思想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具体地说,可以将这些问题分为两大类:
(1) 从语言视角出发,细致分析文学作品的内在修
辞、文体风格、结构技巧和主题意义。 (2) 运用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理论, 研究作品与现实、心理、文化和政治等外部因 素的关系,提出的问题是关于文学再现性、主
体性,文学的作用,文学与社会历史的关系文
LOGO
学术论文写作
文学类论文写作
Contents
1
文学类论文写作的基本过程
2
研究、阐释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
3 文学批评的常用方法
/379538905
LOGO
(一). 英美文学类论文写作的基本过程 1)选择作家、作品、明确研究范围
对英语专业本科生而言,英语文学论文的选题通常意味着要先选择作家和作品。 通常确定作家、作品并不困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也可以根据指导老师 的推荐做出选择;难的是,如何使选题具有一定的新意和研究价值。大都数情况 下很多学生都愿意选择熟悉的一些经典作品,如《雾都孤 儿》、《傲慢与偏 见》、《简・爱》、《呼啸山庄》、《德伯家的苔丝》、《老人与海》等。选 择经典作家 的代表作品为研究对象并不是不可以,但对于一般本科生而言,要就 这些作品的某一方面进行较为深入、有创意的探讨,这是有相当难度的。因为, 对于某一经典文本的某些问题,国内外评论界可能早有定论,而一般的学生尚不 能用当代文论的新视角去解读,很难提出自己的新解。鉴于此,很多学术界人士 建议学生去关注那些经典作家的其他重要作品,如美国文学,我们可向学生推荐 马克・吐温的《傻瓜威尔逊》和《神秘的陌生人》、麦尔维尔的《雷德本》和 《比利・巴德》、詹姆斯的《鸽翼》、和《金碗》、霍桑与海明威等人的某部 (些)短篇.
/379538905
LOGO
根据以上的分类及其理论,结 合阅读的具体作品,我们便可 开始选定自己论文的题目。
/379538905
LOGO
在确定文学类论文选题的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从小题入手
一般来说,论文题目宜小不宜大,宜窄不宜宽。如果选题过大、过于
LOGO
(6)故事的叙事者和叙事人称; (7)故事中描述的事件及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8)主导故事的语气及作者对中心人物或主要事 件的态度; (9)简要评说故事的写作风格,并用简短的引文 予以说明; (10)故事中的讽刺性、象征性描写及其在故事 中的作用; (11)用一个句子概括故事的主题; (12)对故事进行总的评价,简要地提出自己的 观点。
/379538905
LOGO
4)确定选题 总体而言,对文学的思考主要围绕以下几 个方面展开: (1)文学与外界现实的关系; (2)文学与内在心理的关系; (3)文学语言的内在特征; (4)文学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5)文学与伦理道德的关系。
/379538905
学与道德伦理的关系等。
/379538905
LOGO
总的来说文学研究方向主要研究英美文学史及各时期的 文学流派,作家,作品的文体与写作风格。论文可选 择做某一文学理论或作家作品的分析、评论,比较中 西文学作品或作家,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或人物角色。
1.文学流派研究 2.作家研究 3.作品评论或分析 4.文学批评理论分析 5.中西文学作品的比较分析 6.英美文学其他方面的研究
宽,论述起来面面俱到,就不能深入细致地进行研究;而且,短短几 年的大学学习,对绝大部分的学生来讲只是掌握了一些基本理论,要 独立地研究和分析一些大问题,还显得理论准备不足,再加上缺乏写 作经验,很容易会淹没在繁多的材料堆里不能自拔,乱了头绪,最终 论文很可能言之无物、肤浅空洞。 有的同学选题是关于20世纪经典文学与作家的研究,涉及的内容也
/379538905
LOGO
分析是理解与解释文学作品的一种方法,也是阐 明论点的最基本方法。在一篇论文中,作者不可 能始终只用一种方法。 分析一篇小说,先要划分它的组成成分,然后选 择其中的一种成分加以仔细研究。 小说成分包括:故事情节、叙事方法、人物、象 征、比喻、语气、语言风格等。 注意:在一篇论文中,不可能同时研究所有成分, 通常是以一种成分为主,但集中研究一种成分, 往往要涉及其它成分,尤其是作品的主题。另外, 在论文的开头部分,一般要说明你所研究的那个 成分与整体的关系。
/379538905
LOGO
小说
围绕一篇小说写毕业论文,是要根据作者表现的某个要 点,确定一个有意义的论题,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动 手写论文之前,应该仔细阅读几遍,有些章节、段落还 需反复读。读的目的是为了理解作品,而解读就是理解 与解释一篇作品的最基本的方法。 解读(explication)就是从头至尾逐字逐句地研读,并 逐句甚至逐字地解释一篇故事,或一个剧本、一首诗。 解读不仅是读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也是阐明作品的意 思的方法。 解读只能作为一篇毕业论文里的一个部分,但它是一种 很适用的方法,因为小说家偏爱写一些需要读的特别仔 细的词句。而在以小说写论文时,必须重点解读其中的 某个章节(关键的场景、对话、需要特别关注的描述或 关键的词句等)。
LOGO
读原著必须 带着两个问题:
此作品给 你的感觉 和印象是 什么?
作品是如 何构成的 ?
/379538905
LOGO
原著读一遍是不够的,通常: 第一遍是熟悉、欣赏; 第二遍是有重点地研读,更慢、更细, 带着分析的眼光去弄清人物、事件、语 言形象、背景和一切重要成分在故事结 构中所起的作用; 第三、第四遍还需反复阅读某些段落、 章节。
/379538905
LOGO
2)认真阅读原著 一篇研究文学 作品的毕业论文好 不好,主要看作者 对该作品的了解和 作者阐释论证自己 观点的方法与技能。 了解作品的主要途 径是阅读原著,那 么如何读?
/379538905
/379538905
LOGO
(二).
研究、阐释文学作品的基本方 法
撰写一篇文学评论类毕业论文,主要是具 体详细地说明作者对该作品的理解,而作者的 理解又集中体现在论文的论点上。那么,论证 论文的论点,一般需要综合使用解读、分析、 对比与比较这几种基本方法: (1) 解读 (Explication) (2) 分析 (Analysis) (3) 对比与比较 (Comparison)
选方向与自己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素质结构及写作经验的“匹
配度”,尽量避免一些明显超过自己能力水平的问题。 比如从英语文学选题的,应尽量从外国文学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 方向切入,避开难以理解的一些文学批评理论研究方向,因为该理 论知识的学习仍处在英语专业研究生阶段
/379538905
LOGO
/379538905
比较与对比(comparison and contrast), 既可用于小说或戏剧,也是深入理解与阐释一首 诗的常用方法。我们既可以比较分析同一位诗人 的几首诗,或几位诗人的主题与思想内容类似或 相同的诗,也可以以几首诗中的某些成分,如语 言形象、象征手法等为主题比较分析。
LOGO
(3)旧题新作 就文学方向选题而言,文学题材的旧题新作似乎很难,我们 不妨换一个新视角看问题。
例如,现在许多经典名著都有动漫版本,把原著与动漫版
比较,或者名著不同更新译本的比较,也是旧题新作。 例如:“影片《傲慢与偏见之简· 奥斯汀》与原《傲慢与 偏见》的风格比较分析”
/379538905
过于宽泛,不妨试图把大题目做以肢解。例如,文学作家的研究可以
包括作品的起源、风格、修辞、翻译、文化解读、作家等等。做好划 分之后,有的时候还需要层层肢解,才可以找到更加明确精细的选题。
/379538905
LOGO
(2)选题要适当,避免“眼高手低”
选择一个恰如其分的、适当的题目,才可以保证写作的顺利进行。 何为适当呢?一是难易要适当。选题时一定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所
LOGO
5)拟写初稿与定稿 在着手写初稿过程中,提 纲会引导作者逐条逐点地写下 去,但不能完全被它框死。如 果写的过程中有新的想法,而 新的想法对于论证论点又有益, 就应当毫不犹豫地将它写进去。 初稿需经反复最该才能定稿。 第一稿完成后,首先要删去不 相关的内容,并补充必要的内 容,以使论证更清楚更有说服 力。
/379538905
LOGO
诗歌
研究一首诗的论文的写作基础,是充分理解诗歌 的各种成分。首先是解读,即逐词逐行地读这首 诗,理解他的每个细节,包括词的字面义和涵义, 语言形象、比喻、典故和象征的意义,以及押韵 格式、用词与韵脚的音响效果等。 解读诗的目的,就是通过研读理解各成分如何发 挥作用共同表达什么意思和达到什么效果。 分析即挑选某个成分,并从这个角度去阐释诗歌 的主题及其中心思想。(长诗与短诗都适用)从诗 的社会意义、象征手法、独特的语言形象等。
LOGO
4)构思 选定论题、确定论点后,即可根据论文的中心思想构思论文的 结构了。构思过程实际上也是拟写提纲的过程。阅读时围绕同一 主题所提的“为什么”及其答案就可能成为论文提纲的细目。根 据这些细目选择适宜的资料,有效地将每一个细目扩展成一个或 几个段落,一篇文章的雏形就大致形成了。
/379538905
/379538905
LOGO
3)阅读有关评论 在熟读作品之后再读读别人对作品的 评论与批评对论文的写作是大有益处的。 作者可以从别人,尤其是专家那里学到许 多有用的知识,甚至受到不少启发,但要 注意不要让别人牵着鼻子走,不知不觉以 别人的眼光去看作品,难以形成自己的观 点。
/379538905
LOGO
(三). 文学批评的常用方法
1)形式批评 (Formalist Criticism) 2)生平批评 (Biographical Criticism) 3)历史观批评 (Historical Criticism) 4)性别观批评 (Gender Criticism) 5)心理分析评论 (Psychoanalytic Criticism) 6)社会学批评(Sociological Criticism) 7)神话批评(Mythological Criticis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