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背景下江西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开题报告及任务书
中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的开题报告

中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目前,中国蔬菜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蔬菜生产国之一,而且已逐步实现了从蔬菜大国向蔬菜强国的转变。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蔬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受到关注。
因此,本文选取中国蔬菜产业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分析中国蔬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促进中国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 蔬菜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对中国蔬菜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蔬菜生产结构、蔬菜品种、生产技术、市场规模等因素的分析,同时探讨蔬菜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2. 国际市场竞争格局:分析中国蔬菜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及竞争格局,探讨蔬菜出口市场的优势和不足,分析国外蔬菜生产、市场等情况,寻找中国蔬菜产业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和互动。
3. 国际竞争力分析:在考察蔬菜产业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国内蔬菜产业与国际上蔬菜产业的差异、优劣势、对比关系,重点分析中国蔬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探究其存在的问题、挑战和优势。
4. 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路径与措施:根据分析结果,探讨如何提高中国蔬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包括加强科技创新、提升质量与品牌、拓展营销渠道等方面的措施和路径。
5. 实证与验证:在研究的最后将通过实证调查验证研究结果,从而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中国蔬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及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具体路径和措施。
三、拟达到的目标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蔬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为中国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对策建议,其中具体目标包括:1. 对中国蔬菜产业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
2. 分析国际市场竞争格局,了解蔬菜出口市场的优势和不足。
3. 详细比较国内蔬菜产业与国际上蔬菜产业的差异和优劣势。
4. 研究具体提高中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措施和路径。
5. 通过实证调查验证研究结果,进一步了解中国蔬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提高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四、预期成果和贡献本文的预期成果包括:1. 深入分析中国蔬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准确评估其优势和不足,为提高中国蔬菜产业竞争力提供决策支持。
关于江西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问题的实践报告

关于江西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问题的实践报告内容摘要:作为传统农业大省的江西,在农业生产和贸易上拥有优越的地理交通区位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利用这些优势条件大力发展农产品对外贸易应该是发展江西农业外向型经济的重要选择。
但近十年江西的农产品经历了一个较大的波动起伏,形势不容乐观。
本文立足于对江西农产品对外贸易所存在问题及其成因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以期对江西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有所助益。
通过对实践工作的梳理,本文总结出江西农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出口贸易总量偏小,增速缓慢;出口产品结构失调,利润率低;主要农产品出口波动较大;产业化程度不高,生产规模过小,抗风险能力差等。
通过对现存问题及其成因分析,本文认为应该从狠抓产品在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和大力推进行业协会建设等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进,推进江西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江西;农产品贸易;问题对策前言作者主要从事农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负责检验公司所收购及公司生产基地所生产产品的质量等级、所用农药化肥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其残留程度等。
在工作过程中发现,虽然公司用于对外出口的多数农产品均达到甚至超出国家相关标准,但公司近十年的外贸业务仍存在持续下滑的状况。
对此,作者通过工作实践中的观察和对相关部门统计数据的综合分析,归纳出公司乃至整个江西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产品缺乏质量竞争优势、产品附加值低、产品出口贸易市场过于集中、贸易体制落后、贸易主体缺乏竞争力以及国外贸易壁垒和绿色技术壁垒等。
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应当从狠抓产品在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和大力推进行业协会建设等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进,推进江西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工作简述本人于2001年12月任职于江西财经大学后勤服务集团,担任集团办公室科员职务。
江西财经大学后勤服务集团主要负责学校的膳食保障与供应、水电保障与供应、园林绿化与保洁、物业管理、社区服务、住宿接待服务与车辆运行保障等后勤保障服务工作。
WTO框架下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我国农 产品 的各项贸 易活动必 须在 WT 规则下运 行 , O
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主要 因素 。 二、 农产 品市场竟争力的构成 因素
对于影响农 产品市场 竞争 力的 因素 ,除 了在其构成因素 1 . 政策和体制 因素 。充分利用 WT 有关规 则 , WT O 在 O
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变为价格和质量的双重 竞争 , 而且 , 越来越 标准化生产 。 建立一个 有效的农产品质量监测和控制体系 , 是 3信誉竞争力。是指产品 、 , 品牌和 企业的市场信誉程度的
《 农业协议》 的主要 内容如下 : Nhomakorabea1市场准入。该协议要求非关税壁垒关税化 , + 最低市场准
框架下构建合理有效 的农 业支持与保护的政策体系 。特别是
还包括如下几个 主要的外因 : 为了抓住入世的机遇 , 积极应对挑 战 , 首先 应认真分析构成农 中分析到的内因外 ,
农产品竞争力就是农业 企业 主( 或农户 ) 目前和未来在各 绿箱政 策和 黄箱政 策 ;利用 WTO成 员资格 参与 WTO 多边 O 根据 WT 的基本原则 , O 参照 国 自的环境中以比它们国内和 国外的竞争者更有吸引力的价格 谈判以及制定 WT 新规 则; 际规范 , 进~步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加快农 产品外 和 质量来进行( 设计 ) 生产并销售货物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
按照市 场经济的基 本规 则 , 调整 机会。国际 竞争力则是一国一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 贸体制和国内流通体制改革 ; 国家的农业发展政策 ,建 立和完善 国内农业宏观调控体 系和 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农产品竞争力是在交易过
WTO与江西重要农产品(续)

WTO与江西重要农产品(续)
黄志刚
【期刊名称】《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年(卷),期】2002(021)006
【摘要】@@ 3加入WTO对中国农产品及江西农产品的影响rn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加入WTO后,一种受国际市场冲击的中国农产品,如果江西该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在全国均占有重要比重,则江西因该产品而受其冲击也大,相反,所受冲击就小;一种受益于WTO的中国农产品,如果江西该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占全国的比重越大,则江西因该产品而受益于加入WTO的程度就越高,反之亦然.
【总页数】6页(P429-434)
【作者】黄志刚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7.56
【相关文献】
1.加入WTO后江西农产品出口贸易前景展望 [J], 刘缉川;高云
2.加入WTO后江西农产品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 [J], 曹光四;张琳
3.WTO与江西重要农产品 [J], 黄志刚
4.加入WTO后我国重要农产品供需平衡问题研究——一、加入WTO之前我国重要农产品供求平衡状况 [J],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5.江西省一九八四年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收益比较表(续) [J], 吴慕林;闵凯波;杨小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实施状况及应对研究的开题报告

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实施状况及应对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农产品国际贸易愈加频繁,但与之相应的,各国之间保护主义、技术壁垒等非关税贸易壁垒也日渐增多,从而使得农产品贸易受到较大的制约。
其中,技术性贸易措施成为非关税贸易壁垒中的重要部分。
针对这一情况,通过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实施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有效探讨如何加强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应对策略。
二、研究内容和思路本文旨在通过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实施状况,尤其是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情况及其对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应对策略进行研究,以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具体思路如下:1. 研究背景及目的2. 相关论文和研究3. 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概念和分类4. 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实施状况5. 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实施状况6. 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7. 应对策略建议8. 经验总结三、预期成果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实施状况及其对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应对策略建议。
预期成果包括:1. 对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措施实施状况有更全面的了解。
2. 清晰了解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分类和本质。
3. 发现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4. 提出应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策略建议,为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提升提供参考。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对于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促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对于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这一问题,更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今后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WTO与江西重要农产品

WTO与江西重要农产品
黄志刚
【期刊名称】《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年(卷),期】2002(021)005
【摘要】以江西为例,从分析WTO与江西重要农产品关系入手,探求入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为此,笔者采用Delphi法和专门化系数法确定了江西的重要及潜在重要
农产品;讨论了江西农产品在全国的进出口地位并将之与江西农产品在全国的生产
地位进行了比较分析;逐一地从每一个具体的农产品出发,研究了加入WTO对中国
农业(农产品)和江西农业(农产品)的影响.研究表明,(1)江西农产品的出口在全国的
地位远低于其生产地位;(2)入世后中国大多数农产品会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但粮食、油料、牛肉及牛奶等产品会受到较大冲击,对江西来说,仅油料市场冲击较大;(3)入世后江西同全国一样,中低档农产品有较强竞争力,高档优质产品将面临严峻挑战.
【总页数】5页(P363-367)
【作者】黄志刚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7.56
【相关文献】
1.加入WTO后江西农产品出口贸易前景展望 [J], 刘缉川;高云
2.加入WTO后江西农产品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 [J], 曹光四;张琳
3.WTO与江西重要农产品(续) [J], 黄志刚
4.加入WTO后我国重要农产品供需平衡问题研究——一、加入WTO之前我国重要农产品供求平衡状况 [J],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5.不顺畅的双重管制——加入WTO后我国重要农产品进口管理评价 [J], 蓝海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研究

2、国内支持政策: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政策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产生重要影 响。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农业补贴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但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保险等方面的支持仍有待加强。
3、贸易壁垒:部分发达国家设置了较高的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限制了我 国农产品的出口。这使得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难以突破,甚至面临被挤出市 场的风险。
2、提高产品质量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关。同时,加 强农业环保和绿色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参与国际竞争
积极扩大农产品出口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多元化出口渠道。同时,加强与 国际农业合作组织沟通与交流,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五、结论
3、价格优势:我国农产品价格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然而,随着人民币升 值和国内成本上升,这种价格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因此,提高我国农产品的技术 含量和附加值,是保持价格竞争力的关键。
五、影响因素分析
1、农业生产模式:我国农业生产模式相对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同时, 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导致生产成本较高,影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4、价格优势:我国农产品价格具有比较优势,但这种优势正逐渐减弱。主 要原因是人民币升值、国内成本上升以及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
六、提升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以下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加强农业生产模式调整:推广集约化、规模化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农业 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三、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次演示采用了国内外贸易统计数据和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数据,以定量分析 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首先,我们从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库、国家统计局等权 威机构收集了相关数据。然后,我们对数据进行了清洗和处理,确保数据准确性 和一致性。最后,我们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更直观地反映我 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和问题。
中国省域农业竞争力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省域农业竞争力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家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农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虽然中国的农业生产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各个地区之间,在农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这不仅会影响到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也会影响到全国的农业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
因此,对于各个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农业的发展现状,为制定更优化的农业政策提供参考。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以中国各个省份为单位,对各个省份的农业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
本研究将采用VIVE模型 ( Vertically Integrated System of Economic ) 分析法和熵权法来计算各个省份的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Python和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计算。
三、预期目标和成果:本研究旨在:1、深入了解中国各个省份之间的农业发展现状,发掘各个省份的农业发展潜力。
2、对各个省份的农业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各个省份的农业竞争力的差异性和相关因素。
3、提出各个省份的农业改进措施和策略,以推动整个国家的农业发展。
本研究的成果主要包括:1、各个省份的农业指标和评价结果表格。
2、各个省份农业竞争力的分析报告,包括分析各个省份的农业发展现状、农业竞争力的评价结果和相关因素分析。
3、针对各个省份的农业现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策略。
四、研究的可行性:本研究所需的数据来源主要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各个省份经济数据,这些数据易于获取和证实的可靠性,因此本研究的数据来源和数据质量都具有可行性。
本研究所需要的计算方法和软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成熟的技术支持,因此也具有可行性。
五、研究的局限性:本研究并不对农业生产的具体品种和生产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对于各个省份的具体农产品之间的竞争关系和市场价值的影响并没有直接考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设计)题目 学生姓名 WTO 背景下江西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教师
1. 选题目的和意义: 入世对江西省农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了更好的适应国际竞争,我省急 需提高自身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就在于通过收集和整理入世以来 的有关统计调查资料前提下,运用实证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从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 势理论出发,通过对我省农产品生产能力、市场售价、规模竞争力、出口竞争力等四个 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出江西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现状及其演变轨迹,提出江西进 一步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对策措施,从而为今后江西省农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 实践指导。 2.本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中国加入 WTO 后,许多专家、学者根据 WTO 的游戏规则,就我国农产品或农业竞争 力作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针对性的对策,并且在很多方面达成了一致的看法。近两 年来,许多省份针对当前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竞争现状,专门立项研究 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对策措施。首先,在江西农产品竞争力的评价体系方面。根据农产 品或农业竞争力的概念的理解,设计了若干要素作为衡量农产品或农业竞争力的标准。 有些学者对此作了分析,如翁鸣、陈劲松(2003)尝试性地构建我国农业竞争力指标体 系,在此基础上评价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再有周绍森、尹继东等(2005)编著的《江西 在中部地区的崛起方案》一书中,就对江西农产品竞争力建立了一套评价体系。其次, 在研究农产品竞争力的方法方面。目前国内有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我国加 入 WTO 的新形势来分析的。王珍教授(2004)在简述外国农业支持政策及我国农业政策的 现状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各国农业政策及国家农业的补贴对改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 影响。最后,在提升江西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方面。可以借鉴国内外学者分析入 世后提升我国农产品竞争力对策的一些观点。大部分学者认为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贸易 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应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从质量、价格、营销策略入手,发展省 农产品加工业,提高产业化水平,发展绿色农业,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5.指导教师意见及建议:
签字: 年 月 日
注:此表前四由学生填写后交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否则不得开题。
3.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将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概念进行解释,阐述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三个主 要影响因素。接着从市场售价、生产成本、生产规模、出口竞争力四个方面分析我省农 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现状。然后在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分析影响我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各 种因素,比如我省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农业科技等。最后,分析入世对我省农产品 出口的影响, 在分析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 WTO 背景下提升我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4.完成论文的条件、方法及措施,包括实验设计、调研计划、资料收集、参考文献等内 容。 通过大学三年多的国际贸易,国际经济与合作,跨国公司概论等专业课的学习,掌 握了扎实的国际经济合作,国际劳务合作和国际贸易等基本理论知识,参加相关专业的 理论实践和调研活动,积极参与老师和同学的科研课题和相关讨论,大量阅读了相关文 献资料。 论文查阅资料主要通过如下方式: (1)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 (2)阅览室大量翻阅 报刊杂志; (3)利用网络,进入各类网站查找数据和文献; (4)阅读电子图书。 对于模糊概念、理论以及疑问请教、咨询老师、同学等并对其进行讨论。同时对该 问题分析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1] 国家统计局,2000-2005: 《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出版社,。 [2] 江西统计局,2000-2005: 《江西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出版社。 [3] 刘力,2001: 《WTO 与中国农业发展对策》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4] 唐正平,2001: 《中国农业问题研究》 ,中国农业出版社。 [5] 王珍,2004: 《WTO 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中国经济出版社。 [6] 翁鸣、陈劲松,2003: 《中国农业竞争力研究》 ,中国农业出版社。 [7] WTO 经济导刊双月刊,2007 年第 1 期。 [8] 陈洪琪, 李志刚,2005: 《江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基于市场营销的视 角) 》 ,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第 6 期。 [9] 李志虎,2003: 《WTO 框架下我国农业制度的创新》 ,中国知网。 [10] 周波,朱述斌,2002: 《江西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第 6 期。 [11] 张继河, 邹晶晶, 曾素芳,2006: 《江西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 《安徽 农业科学学报》第 4 期。 [12] Shenggen Fan , Xiaobo Zhang, 2003, “Production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ese Agriculture: New National and Regional Measures” ,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服务中心网站, 2003 年 12 月。 [13] Westcott, P.C. and J. M. Price.,2001, “Analysis of the modity Loan Program with Marketing Loan Provinces,USDA,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 ,July .2002。 [14] “China makes clear positions on WTO’s agriculture trade talks” ,People’s Daily , May 22,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