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数据素养教育视角下图书馆科学数据管理研究

合集下载

国外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素养教育研究

国外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素养教育研究

国外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素养教育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科学数据素养已成为现代高校图书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探讨国外高校图书馆在科学数据素养教育方面的实践与发展,以期为提升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科学数据素养教育水平提供借鉴与参考。

文章首先界定了科学数据素养的概念及其在教育中的重要性,然后综述了国外高校图书馆在科学数据素养教育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资源建设、实践平台等方面。

通过对国外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素养教育的深入研究,本文揭示了其教育特点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科学数据素养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二、国外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素养教育的现状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科学数据素养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一背景下,国外的高校图书馆纷纷将科学数据素养教育纳入其服务范畴,积极应对并适应这一变革。

国外高校图书馆在科学数据素养教育方面表现出极高的重视程度。

许多图书馆设立了专门的数据服务部门,为学生提供从数据获取、处理、分析到共享和保存的一站式服务。

图书馆还与教师合作,将数据素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确保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掌握科学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技能。

国外高校图书馆在科学数据素养教育方面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手段。

除了传统的讲座和培训课程外,图书馆还利用在线平台、社交媒体等新型工具,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图书馆还积极与企业、研究机构等外部合作伙伴建立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案例研究。

国外高校图书馆在科学数据素养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数据素养教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还促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这些图书馆也通过不断完善和优化服务,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国外高校图书馆在科学数据素养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效。

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于我们国内的高校图书馆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图书馆的数字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

图书馆的数字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

图书馆的数字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的角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图书馆不再只是提供纸质书籍和资料,而是成为了数字化时代的信息中心。

在这个背景下,图书馆的数字素养和信息素养教育也变得尤为重要。

一、数字素养: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能力数字素养是指个体在数字化环境中获取、理解、评估和使用信息的能力。

对于图书馆来说,数字素养是基础,是用户能够利用图书馆提供的数字资源进行学习和研究的前提。

图书馆应该提供培养数字素养的机会和资源,例如开设数字素养培训课程、提供数字资源的访问和使用指南等。

二、信息素养教育:培养信息获取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信息素养是指个体获取、评估和使用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和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变得尤为重要。

图书馆应该教育用户如何有效地获取信息,包括使用各种检索工具和数据库,以及如何进行信息评估和筛选。

同时,图书馆也应该培养用户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数字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关系数字素养和信息素养是相辅相成的。

数字素养是信息素养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才能更好地获取和利用信息。

而信息素养则是数字素养的延伸,它强调的是对信息的理解和评估能力。

数字素养和信息素养的结合,能够使用户在数字化时代更好地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提高学习和研究的效果。

四、图书馆的数字素养和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为了提高用户的数字素养和信息素养,图书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开设数字素养培训课程:图书馆可以定期举办数字素养培训课程,教授用户如何使用各种数字工具和资源。

2. 提供数字资源的访问和使用指南:图书馆可以制作简明扼要的指南,指导用户如何访问和使用数字资源,包括数据库、电子书籍等。

3. 推广信息素养教育活动:图书馆可以组织信息素养教育活动,如讲座、研讨会等,让用户了解如何获取和评估信息的方法和技巧。

4. 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图书馆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例如为用户推荐适合他们的数字资源和学习工具。

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分析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资源的日益丰富,信息素养已成为现代大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

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揭示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实地调查,本文期望为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优化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ncreasing abundance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formation literacy has become one of the essential core competencies for modern college students. As an important base for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talents, university librarie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This article aims to deeply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China, reveal its existing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and propose correspondingimprovement strategies. Through reviewing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conducting field investigations, this article aims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s for the optim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y libraries.本文将对信息素养及信息素养教育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内涵与外延。

大数据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用户行为分析与研究

大数据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用户行为分析与研究

大数据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用户行为分析与研究【摘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开始利用大数据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

本文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入手,探讨了大数据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用户行为分析方法、高校图书馆用户行为特点分析、影响用户行为的因素分析以及用户行为改进策略研究。

通过对研究成果的总结,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展望,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为高校图书馆提供更有效的用户服务和管理策略,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和图书馆服务质量。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图书馆、用户行为分析、研究、应用、方法、特点、因素、改进策略、成果总结、不足、展望、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代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术信息资源的集中地,承担着为师生提供学术支持和信息服务的重要职责。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图书馆信息资源愈发丰富多样,用户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

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高校图书馆也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自身的服务模式和管理策略。

在这一背景下,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能够帮助图书馆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用户行为,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对用户在图书馆的行为进行大数据分析,可以深入了解用户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情况,发现用户需求的潜在规律,为图书馆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大数据分析还可以帮助图书馆发现用户行为中的问题和瓶颈,通过精细化的数据分析,指导图书馆改进服务和管理措施,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本文旨在运用大数据技术,对高校图书馆用户行为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探讨用户行为的特点、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为高校图书馆提供更科学的管理建议和服务优化方案。

通过这一研究,将有助于推动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1.2 研究意义高校图书馆是学校内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图书资料和学习环境。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高校图书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与开放大学合作研究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与开放大学合作研究

第7期2023年3月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No.7March,2023基金项目:广州市2020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名称: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线上教学实践与探索研究;项目编号:202012566㊂广州市2022年度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名称:广州开放大学工科实验课程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022JXGG195㊂作者简介:刘艳丽(1977 ),女,江苏徐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数字素养,计算信息管理,在线教育㊂提升全民数字素养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与开放大学合作研究刘艳丽1,潘瑞侠2,谢惠玲1(1.广州开放大学,广东广州510091;2.广州工商学院,广东广州510800)摘要:为适应数字时代发展需要,促进国民素质提高与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的转换,我国将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作为一项基础性与战略性工作㊂文章重点分析了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的两支 主力军 开放大学和公共图书馆系统当前各自具备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开放大学与公共图书馆系统有机融合的建议与思考,以期能够发挥二者各自的独特优势,弥补短板不足,共同助力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㊂关键词:开放大学;公共图书馆;数字素养与技能中图分类号:G252;G720㊀㊀文献标志码:A 0㊀引言㊀㊀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日益发展与普及,加强全民数字技能教育与培训㊁普及提升公民数字素养水平已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普遍共识㊂2021年11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了‘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阐述了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指导思想㊁基本原则㊁发展目标㊁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并对行动进行了全面部署㊂当前,亟待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的重点对象是老人㊁农民㊁城市低学历劳动者以及部分特定人群㊂遍布全国各地的开放大学和公共图书馆可为上述人群提供便捷的教学培训与学习资源,因而是实施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的两支主力军㊂在这一行动中,开放大学和公共图书馆系统均有其独特优势,但也有各自的短板㊂推动开放教育与公共图书馆系统有机融合,能够有效发挥各自优势特长,弥补短板不足,形成体系优势,达到1+1>2的效果,对于助力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㊂1㊀开放大学系统数字素养与技能教育的优势与不足㊀㊀开放大学原名广播电视大学,于1979年成立,在我国已发展40余年,早期主要以广播电视技术为基础进行高等教育,现在则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进行开放教育㊂它以开放教育为基本特征,以服务终身教育㊁全民教育为基本办学宗旨,是 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的基本支撑,是继续教育的主力军,也应该成为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重要力量,其主要具有以下3个方面的突出优势㊂1.1㊀长期积累的体系优势㊀㊀办学40多年来,开放大学一直致力于全民教育㊁继续教育㊁终身教育,建立起了覆盖中央㊁省㊁市㊁县(区)的办学体系㊂目前,国家开放大学的办学体系由总部㊁分部㊁地方学院㊁学习中心和行业㊁企业学院共同组成,1个国家开放大学总部和5所地方开放大学㊁40所省级和副省级城市开放大学㊁3735个学习中心(市州分校㊁区县工作站㊁企业教学点等)组成的 1+5+40+3735 办学网络立体覆盖全国城乡[1]㊂近年来,随着开放大学转型升级,已初步形成学历教育㊁社会培训㊁老年教育 三驾马车 并驾齐驱的局面㊂自学校成立以来,仅学历教育招生就达2050万人,毕业学生1512万人[2],全国开放大学系统现有在籍学生约500万人㊂面向不同人群的社会培训和老年教育,更是开放大学的重点领域㊂为服务特定群体,2000年左右,开放大学就与军队合作,创建了八一学院㊁总参学院,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合作,成立了残疾人教育学院[3]㊂据统计,2021年,仅广州开放大学系统(含下属43个分校)组织的社会培训就达到80余万人次㊂开放大学的教学对象覆盖各个年龄段,办学地点从沿海一线城市到西部偏远乡村,是我国覆盖人群最全㊁覆盖地域最广的教育机构㊂1.2㊀实践成熟的信息技术优势㊀㊀开放大学一直走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的前沿,早在诞生之初,就充分利用广播㊁电视进行远程教育,并由此得名 广播电视大学 ㊂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就开始着手建设电大在线平台,并初步形成了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㊂当前,开放大学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以高水平网络运营机构为依托,运用虚拟专用网㊁互联网㊁教育科研网㊁移动通信网和卫星网等多种网络,以 云㊁路㊁端 三位一体为技术支撑模式,已构建了集 教㊁学㊁管㊁研㊁服 等于一体的现代远程教育云平台,开发了适应远程开放教育需要的 云教室 以及移动学习App,建成了一个数字化资源中心和249个数字化资源分中心,实现了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 的深度融合㊂同时,将原有的学习资源整理㊁改造上线,目前已建设了700多门网络核心课程㊁6.7万门优质课程㊁3.7万门五分钟课程[2]㊂上述系统已在全国开放教育系统的教学实践中充分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完善,可以继续在数字素养与技能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㊂1.3㊀专业化远程教育人才优势㊀㊀据2019年统计数据,全国开放大学体系有6.2万名专任教师㊁3.4万名兼职教师[4]㊂这支教师队伍具有丰富的远程教育教学经验和熟练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形成了集课程设计㊁课程教学㊁课程管理㊁教学服务㊁技术保障于一体的综合人才体系,同时广泛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市和绝大部分县(区),在数字素养与技能教育中,可以即插即用,直接面向不同地区㊁不同人群,满足精准学习需求㊂与此同时,开放大学也存在一些先天的不足,如:数字素养与技能教育课程资源不够丰富,缺少质量高㊁易推广的精品课程;师资队伍以教育培训和课程管理为主,科研能力比较薄弱;开放大学自成体系,系统内的沟通交流与协作比较顺畅,但与系统外的高校㊁科研单位㊁培训机构交流不够,相对比较封闭等㊂2 公共图书馆系统数字素养与技能教育的优势与不足㊀㊀公共图书馆具有社会教育职能,是全民终身学习的场所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一条就明确提出,要 发挥公共图书馆功能,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5]㊂因此,公共图书馆理应承担起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的责任㊂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当前在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中,公共图书馆具有以下优势㊂2.1㊀海量馆藏资源可以为数字素养提升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㊀㊀作为搜集㊁整理㊁收藏图书资料的专门机构,公共图书馆在数字教育资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㊂根据‘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的数据,仅2021年,全国出版各类报纸就达到276亿份,各类期刊20亿册,图书110亿册㊂近年来,随着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不断推进㊁纸质资源的持续数字化,公共图书馆的数字馆藏占比不断上升㊂据2019年底的统计数据,仅国内省级公共图书馆所拥有的馆藏资源就达到107146万册[6]㊂研究数据显示,2020年,在31个省级公共图书馆官网中,有27个建有特色数字资源,约占省级图书馆总量的87.1%,全国省级公共馆特色数字资源库数量总和为340个,全国平均拥有特色数字资源库数量为11个,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数字资源十分丰富[7],海量的数字资源能够为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教育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撑㊂2.2㊀广泛分布的场馆设施可以为数字素养教育提供良好的场所㊀㊀根据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2个[8],在县级以上城市均有设立,有2397个县(市㊁区)建立图书馆总分馆制,建成分馆2万个,同时大力向基层延伸,累计建成村级文化服务中心575384个[9]㊂这些场馆数量众多㊁分布广泛,不同地域㊁不同身份的教育对象都能便捷使用,部分场馆还配置有自主学习机㊁智慧显示屏,引进了与VR㊁AR技术结合的多媒体设备,让用户身临其境地学习,有效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可为数字素养与技能教育提供良好的场所和设施保障㊂根据‘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年公共图书馆总流通72898万人次,广泛分布的场馆设施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支撑㊂2.3㊀已率先展开数字素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㊀㊀图书馆界早就开始研究探索面向全民的数字素养教育体系,在知网检索发现,2018年以来发表的关于数字素养研究的学术论文共618篇,其中172篇是图书馆界发表的,占27.83%㊂同时,图书馆系统也开展数字素养与技能教育活动,笔者通过检索省级图书馆的活动开展情况发现,全国31家省级图书馆,有19家开设有数字素养相关教育活动㊂可见,图书馆系统在提升全民数字素养方面既有理论基础,也有实践经验㊂公共图书馆系统在具备上述三大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㊂一是缺少专业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教育人才体系㊂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公共图书馆系统从业人员仅57796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6966人㊁中级职称人员18540人[10],且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图书资料信息的管理维护和图书馆的日常运行工作,与国家开放大学体系相比,能够直接参与组织实施数字素养与技能教育的人才数量和教学实践能力都有较大差距㊂二是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水平不高㊂如部分省级公共馆的数字资源只能在图书馆内或局域网内访问,还有部分数字资源的受众范围局限于本馆用户,加大了用户查阅数字资源的成本㊂三是专业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教育方面的资源还有欠缺㊂公共图书馆系统数字资源虽然十分丰富,但专门用于数字素养与技能教育方面的资源其实并不多,针对不同人群开发的课程体系㊁构建的系统化培训体系更少㊂3 系统融合的思考与建议㊀㊀开放大学和公共图书馆是老人㊁农民㊁城市低学历劳动者和部分特定人群能够方便获取教学培训与学习资源的渠道,是实施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的重要支撑力量㊂在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教育中,开放大学和公共图书馆系统均有其独特优势,但也有各自的短板,推动开放大学与公共图书馆系统有机融合,共享数字素养教学资源和渠道,联合建设数字素养教育平台,共同开发有针对性的数字素养教育内容,能够有效发挥各自优势特长,弥补短板不足,形成体系优势㊂3.1㊀共享数字素养教育资源和渠道㊀㊀公共图书馆在数字教育资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开放大学体系建设有完整的教育管理人才队伍和面向不同群体的教育渠道,二者在共享数字素养教育资源和渠道方面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㊂一方面,可以将公共图书馆现有数字素养教育资源向开放大学教育体系开放,使开放大学在学历教育㊁社会培训㊁老年教育等教学活动中能够自由使用,提升数字素养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系统可以依托国家开放大学体系成熟的教育渠道和教学管理人才队伍,便捷开展面向全民的数字素养教育培训㊁竞赛㊁数字制作实践等活动㊂3.2㊀联合建设数字素养教育平台㊀㊀在提升全民信息素养与技能行动中,公共图书馆系统和开放大学体系是两支主力军,二者可以强强联手,联合建设数字素养教育平台㊂一是打造综合数字素养教育平台㊂建议由国家层面牵头组织,依托国家开放大学体系或公共图书馆现有网络平台系统,通过整合现有资源,细化教育目标,规范教育标准,打造一个综合的数字素养教育权威平台,为不同社会主体的数字素养教育提供标准和依托㊂二是打造针对特定人群的专用数字素养教育平台㊂针对老人㊁农民㊁军人等特殊群体,有针对性地构建个性化的教育体系和资源,建设专用教育平台,提高数字素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㊂三是打造区域合作平台㊂公共图书馆和开放大学在全国县以上地区均有广泛分布,完全可以整合各自资源,就地开展区域合作㊂同时,由于数字素养培育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涵盖数字素养学习框架构建㊁课程和教学设计㊁馆员专业发展㊁标准和评估等多个实践范畴,也可以由公共图书馆和开放大学牵头,整合政府㊁高校㊁科研院所㊁教培企业等力量,打造更加完善的区域合作平台㊂3.3㊀联合开发针对性的数字素养教育资源㊀㊀目前,无论是开放大学体系还是公共图书馆系统,在专业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教育方面的资源都还有欠缺,有必要进行重点开发,区分3个方面㊂一是基本数字工具性知识和技能方面㊂应从最基本的知识入手,为常用应用软件开发面向公众的基本功能教学内容,包括在线支付㊁网上银行㊁网上挂号㊁信息搜索㊁谣言识别等数字工具的操作技巧,通过学习,让人们能够熟练操作数字工具,克服因数字操作水平低下对正常工作与生活的不良影响㊂二是数字化高阶知识技能方面㊂应通过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创新项目设计,如面向特定人群的专业数字素养教育课程和系统化培训体系,面向普通公众的制造型创客空间项目,面向创业者的创业型创客空间项目等,促进社会创新文化氛围的构建,提升特定人群更高阶的专业数字能力㊂三是数字化应用态度方面㊂应向公众普及数字伦理㊁数字法律规范相关知识,促使用户在了解数字身份㊁隐私㊁安全等问题的基础上,更加科学有效地使用㊁创新数字资源[11]㊂3.4㊀加强公共图书馆与开放大学体系的合作制度建设㊀㊀目前,除‘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在 开展数字助老助残行动 和 建设数字技能认证体系与终身教育培训体系 中两次提到国家开放大学外,在开放大学和公共图书馆系统的数字素养教育方面的制度建设整体较为落后,开放大学和公共图书馆开展公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教育的专门制度缺失,关于公共图书馆与开放大学体系合作的制度更是空白,这导致开放大学和公共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的合作缺乏制度支撑㊂鉴于公共图书馆和开放大学都由政府工作部门(分别是教育部门和文化旅游部门)主管,首先可以在政府部门内部打通壁垒,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可以先在一地试点,成熟后全国推广);而后通过立法等程序,将数字素养教育纳入开放大学和公共图书馆的工作职责,建立科学合理的合作制度,为提升全民信息素养与技能行动提供稳固的制度支撑㊂4 结语㊀㊀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内,推动开放大学与公共图书馆系统并肩作战㊁携手同行,将有效提升数字素养教育的覆盖人群和教育质量,助力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产生质的跃升,踏出我国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的坚实步伐㊂参考文献[1]国家开放大学.学校概况[EB/OL].(2021-08-06) [2022-12-05]./Portal/ Category/CategoryList.aspx?CategoryId=924df1f7-0cbb -414f-9abb-257ba7c97f50.[2]荆德刚.开放大学改革:使命㊁发展与挑战[J].开放教育研究,2020(4):4-11.[3]杨志坚.中国开放大学之路[J].中国远程教育, 2019(6):1-7.[4]鞠传进.国家开放大学教育统计年鉴[M].北京: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2019:10.[5]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EB/OL].(2017-11-04)[2022-12-23]./ zgrdw/npc/xinwen/2017-11/04/content_2031427.htm.[6]国家统计局.分地区公共图书馆基本情况(2019年)[EB/OL].(2020-09-01)[2022-05-14].http:// /tjsj/ndsj/2020/indexch.htm. [7]周瑛,李楠.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现状调查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21(2): 18-23.[8]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新办举行文化和旅游赋能全面小康新闻发布会图文实录[EB/OL].(2021-08-27)[2022-05-27]./xwfbh/ xwbfbh/wqfbh/44687/46672/wz46674/Document/ 1711338/1711338.htm.[9]新华社.全国已建成超2万个图书馆分馆[EB/ OL].(2021-04-23)[2022-05-26].https://baijiahao. /s?id=1697835574201592427&wfr=spider&f or=pc.[10]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EB/ OL].(2020-06-22)[2022-05-22].. cn/xinwen/2020-06/22/content_5520984.htm. [11]庄晓娟.图书馆数字素养服务研究与思考[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9(4):6-9.(编辑㊀李春燕)Research o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public library and open university under thebackground of national digital literacy improvementLiu Yanli1Pan Ruixia2Xie Huiling11.Guangzhou Open University Guangzhou510091 China2.Guangzhou Industrial andCommercial College Guangzhou510800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age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national quality and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and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a big network country to a network power China regards improving the digital literacy and skills of the whole people as a basic and strategic work.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urren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wo main forces of the action to enhance national digital literacy and digital skills the open university and the public library system.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thoughts on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the open university and the public library system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respective unique advantages make up for their shortcomings and jointly help enhance national digital literacy and digital skills.Key words open university public library digital literacy and digital skills。

浅析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

浅析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

浅析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摘要】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首先介绍了信息素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强调其在提升学生信息技能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的重要性。

随后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角色,以及提供的丰富资源和服务。

具体举措包括开展培训课程、举办讲座以及提供研究指导等。

对于挑战和对策部分,则讨论了信息爆炸带来的挑战以及图书馆应对之道。

结论指出,信息素养教育在高校图书馆中应持续发展,不断跟进新技术和信息趋势,以满足学生的信息需求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水平。

整体来看,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信息素养教育, 目的和意义, 角色, 资源与服务, 具体举措, 挑战与对策, 持续发展.1. 引言1.1 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重要性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信息素养是指个体在获取、评估、管理、利用和分享信息的能力,是当代社会人们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主要存储和传播机构,承担着培养学生信息技能和信息意识的重要任务。

通过图书馆的丰富资源和专业服务,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信息检索能力、信息评估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求。

高校图书馆也是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场所和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促使他们主动学习、自主探究。

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信息素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信息素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提高他们获取、评估、利用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信息素养教育旨在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信息管理和信息利用的方法,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

通过信息素养教育,学生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知识面,提升学术和职业竞争力。

数智时代地方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体系改革实践研究

数智时代地方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体系改革实践研究

数智时代地方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体系改革实践研究魏春虹
【期刊名称】《时代人物》
【年(卷),期】2024()10
【摘要】数据密集背景下,数据素养日趋重要。

基于此,本文从数据素养的内涵出发,通过政策解读、文献与实践调研分析数据素养研究现状,重点阐述地方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在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内容与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立足地方高校图书馆工作实际,从加强多维合作,优化教研团队与数据学科馆员队伍建设,强化数据基础设施与数据素养资源导航等维度提出优化措施,旨在为推动地方高校图书馆大学生数据素养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总页数】3页(P0022-0024)
【作者】魏春虹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
【相关文献】
1.数智时代地方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2.数智时代高校图书馆面向新文科的学科数据服务研究
3.数智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转型研究——基于美国公共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服务实践分析
4.数智时代档案学专业本科生数据素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5.数智时代高校图书馆用户数字素养教育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第 190 页经验交流2024/3 (上) 总第430期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文/中国科学院大学图书馆 王晓韵网络时代的信息错综复杂,更新极快,信息素养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

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可以帮助其高效开展收集、整理信息等工作,更好地开展科研活动。

通常,高校图书馆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信息检索与利用、科研工具使用、论文写作等方面,高校图书馆能给予大学生指导与帮助。

但是,高校图书馆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方面,依旧存在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落后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应改进信息素养教育的形式与内容,以求更好地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作用。

文章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本科生进行抽样调查,以期发现国科大图书馆在本科生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不足,并根据学生需求和教学需要不断完善信息素养教育方式。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笔者编制了关于国科大本科生信息素养水平的调查问卷,共三十道题目,旨在掌握国科大本科生的信息素养能力的客观情况,了解本科生关于信息素养教育的需求。

本次调查对象为国科大本科生,发放问卷220份,有效问卷220份,一年级学生占45.9%,二年级学生占25.9%,三年级学生占16.8%,四年级学生占11.4%,涉及国科大本科15个专业。

二、信息素养的内涵及认知现状(一)信息素养的内涵。

随着信息技术向数字技术的发展,信息素养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

自信息素养概念在1974年提出,经历了图书情报时代、信息技术时代和数字化能力时代[1],其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与发展。

教育部于2021年通过的《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中则提到,信息素养是个体恰当利用信息技术来获取、整合、管理和评价信息,理解、建构和创造新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力、思维及修养。

调研表明,有49.5%的同学选择了“不太了解”,有7.7%的同学选择了“一点都不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户数据素养教育视角下图书馆科学数据管理研究用户数据素养教育视角下图书馆科学数据管理研究摘要:文章在概述科学数据与数据素养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图书馆界的科学数据管理研究与实践进展进行了梳理,最后从用户数据素养教育视角,分析了图书馆科学数据管理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科学数据;数据管理;图书馆;数据素养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等均与数据密不分离,一方面,社会因数据而产生新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范式,使我们不得不去适应并力争在新的范式环境下有所创新和发展,如201X 年,JimGre在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计算机科学和远程通讯委员会的演讲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以数据密集型计算为基础的科学研究第四范式概念,并将其作为与实验科学、理论推演、计算机仿真三种科研范式平行的科学研究。

这就要求科研工作者不但需注重所从事实验、分析的最终结果产生,还需注重在最终结果产生过程中数据的积累、应用和二次、乃至多次开发,这也隐性的要求科研工作者不但需具备在所从事科研领域的仪器、工具应用能力,还需具备基于数据处理平台的数据存储、辩识、分析和挖掘能力,具备传统的基本信息素养已经不适应数据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数据素养应运而生并受到社会的重视;另一方面,图书馆不但通过其专业的信息与数据处理,如分类、分析、借阅、组织与呈现等行为,使其馆藏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并使其地位总是被人们和社会所接受与认可,同时,图书馆也总是能在社会的发展中起到文化传承、文明传播与社会教育的功能,使其用户通过享受图书馆的资源推送等服务而提高了资源获取与利用、信息搜索与分析等技能。

图书馆在大数据时代也扮演着同样的角色,并通过为读者用户提供科学数据保存、分析与挖掘等数据监管服务而实现了从信息到数据的业务对象转换,使图书馆继续成为社会的信息中心机构。

那么,在现实中,这些数据管理服务是否被大多数用户所接受,是否在实践过程中考虑到了用户的数据素养,如何在未来将普遍开展的数据服务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等等问题,都是已有的学术研究所不涉及的,这也就是的立论与创新之处。

一、科学数据与数据素养概述1.1 科学数据科学数据是产生于实验等科研过程中、蕴含有用价值的数据总称。

最早的科学数据定义是1958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OECD关于公共资助科学数据获取的原则和方针中认为科学数据作为科学研究基本来源的事实记录,被科学团体所共同接受的对研究结果有用的数据。

但不包括实验室笔记、初步分析、科学论文的草稿、未来的研究计划、同行评论以及个人和同行的交流,以及实物等。

之后,不同国家、不同机构对其进行了不同的定义,但均都提到了科学数据的价值与本质:反映客观世界、含有科学价值。

笔者认为:科学数据就是指收集了科研结果产生或科学发展过程的多形态数据集或材料,而这种数据集或材料的存在形态可能是多样化的。

1.2 数据素养目前,因信息素养难以满足数据社会环境下的数据处理需求素养,业界提出的旨在补充信息素养内涵在数据社会所缺失的数据素养如元素养、媒介素养、数字素养、信息通信技术素养、视觉素养一样都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概念,但业界特别是信息管理科学界及教育界还是针对数据社会的数据行为主体所需的数据技能与知识要求,在数据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最新版的信息素养教育规划等文件中有所体现。

根据美国学校图书馆员协会制定的《共同核心州立标准》、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制定的《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及美国高校开设的数据监护课程体系,笔者认为:数据素养就是数据行为主体符合社会伦理和道德伦理的基础上,能对所面对的数据进行辩证、科学、正确的认识、操作和管理,进而使数据为我所用,以挖掘其蕴含巨大价值的能力。

二、国内外图书馆界的科学数据管理实践与研究1 图书馆界的科学数据管理实践进展尽管自201X年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所资助的科研项目所产生的数据提出管理计划以后,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便积极的参与到了对科学数据的管理实践活动之中。

据基础研究出版公司在201X年7月发布的一项科学数据管理调查报告中发现,美国约有7 22%的高校图书馆提供科学数据管理服务。

从实践的发展规模和图书馆类型来看,高校图书馆是主流,据笔者通过网站浏览和文献查阅发现,截止到201X年6月20日,美国US Nes World Report排名前20名的大学图书馆都提供基本的科学数据管理计划制定、科学数据管理工具下载、科学数据评估等服务,这说明经过两年时间的发展,美国的著名高校图书馆基本都认识到了科学数据管理服务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并提供越来越多的相关服务。

此外,通过相关文献可以发现澳大利亚和英国的一些高校图书馆也加入到了科学数据的管理实践之中。

国内图书馆中则主要有北京大学图书馆、东南大学图书馆和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等为数不多的图书馆,服务主要是通过向用户提供相关讲座、科学数据检索、科学数据咨询等内容,国外图书馆主要提供的服务定制、数据保存等还没有在国内图书馆中开展。

2 图书馆界的科学数据管理研究进展国内图情界对科学数据管理的研究主要包括对国外关于数字化科研和科学数据共享等相关研究的引介以及近年来逐渐展开的科学数据服务研究。

如李娟、陈传夫、王巧玲、杨鹤林、张晓林等人对美国、英国及相关组织,如CODATA、OECD的科学数据共享政策、保障体系、实践进展、发现与关联、利用与再利用等情况进行了介绍;彭洁、黄筱瑾、魏东原、刘细文、李晓辉、杨文等从科技信息机构科学数据研究与服务的可行性、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的实现保障、科学数据的生命周期及服务、图书馆科学数据的管理与服务模式、科学数据与科学文献的关联、整合及聚合等方面研究了科学数据的服务。

国外图情界的科学数据管理研究则主要从科学数据管理概念、科学数据作为信息管理对象的分析以及科学数据管理活动中的一些非技术因素等角度进行。

如:Elizabeth Yakel对NSF等机构关于科学数据管理报告的解读与分析;Andre Trdoar对科学数据不同研究阶段领域的划分、JaneGreenberg对科学元数据如何满足即时共享数据以及长期保存数据的双重需求分析、GailSteinhart和Love对科学数据管理障碍等非技术因素梳理。

三、用户数据素养教育与图书馆科学数据管理大数据时代的用户数据素养,不但与用户的个人因素息息相关,如文化教育程度、从事职业因素等,也与用户在享受图书馆的服务过程中所受到的教育相关,如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是否具有对用户的数据操作技能培养元素、是否为用户提供诸如数据保存和数据获取的讲座与培训等。

国外高校图书馆界的科学数据管理实践和国内部分图书馆的有益探索,不但可以清晰的显示出我国图书馆界的科学数据管理差距,也为我国未来图书馆的数据管理之路提供了借鉴模板。

3.1 存在的问题从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数据管理进展来看,数据素养教育视角下的科学数据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方面体现在对科学数据管理与用户数据素养教育之间的关系缺乏认识与理解。

虽然欧美的图书馆等均在用户服务中有所体现,但更多的图书馆并没有真正立足于用户的需求与教育视角,而是根据科学数据的生命周期等内在规律与图书馆服务需求等去设计所提供的服务。

这一点在国内体现的也更为充分,如在201X 年东南大学图书馆孟祥保、李爱国进行了相关的数据管理与数据素养研究后的快两年时间里再未有相关新成果出现,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对该问题的认识在这段时间里没有出现积极的变化;差距的另一方面则主要体现在科学数据管理缺乏相应的数据素养教育元素设计。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与设计,一些欧美高校所招收的数据工程等专业学生也没有固定统一的课程体系,以致影响到高校图书馆所提供的数据管理也没有统一的用户培训课程体系,进而影响到了用户的数据素养教育。

3.2 发展的途径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数据素养教育视角下的图书馆科学数据管理需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第一,了解用户需求,通过服务使其认识数据素养、数据管理及其关系。

对图书馆数据管理服务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调研,有助于图书馆对其内容的设计与实现,也有助于提高用户的服务粘结度,进而通过满足用户需求的服务来实现用户观念的转换,让用户真正认识到大数据时代用户数据素养的重要性和图书馆数据管理服务所提供的教育培养途径。

第二,注重协作与合作,设计既统一又多样的教育数据管理与用户教育的共同实现,还需要图书馆与业界、教育界、企业、政府的协作合作才能有效完成。

基于用户培训教育的课程、服务,也需要在政府、教育部门、业界联合会或联盟的统一规划下进行设计,各个图书馆则在统一范围内根据自身服务特色与用户的个性化特征去完善和补充,使其既具统一性也具多样性。

附送:用户服务部副经理竞争上岗演讲稿用户服务部副经理竞争上岗演讲稿演讲稿竞争上岗演讲稿用户服务部副经理竞争上岗演讲稿用户服务部副经理竞争上岗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我竞争的职位是用户服务部副经理。

从心里来说,我非常希望得到这个机会,因为我渴望在公司服务事业上能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我认为我的条件符合用户服务部副经理职位要求。

我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年富力强、经验丰富;我多年来一直从事管理工作,具有较高的协调能力和管理水平;我熟悉用户服务部的工作业务,在用户服务部的几年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当然,成绩的取得主要归功于上级的领导和同事的支持。

对于我,更增添了成熟的经验。

所有这些,给了我今天参加职位竞争的信心。

我相信,给我机会,我就能再创辉煌!用户服务部在公司来说,是一个窗口部门,在接待用户,开展业务,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认为,服务部的工作,归纳起来就是协调人的关系和做好事务性工作。

接待、咨询、受理投诉等都属协调关系范筹。

应热情服务,做到以诚相待、以心换心;要体现以人为本、客户至上。

所谓金杯银杯不如用户的口碑,要靠一点一滴的细致工作赢得客户信赖,在客户心中树立服务优质品牌。

做销售、安装、维修等事务性工作时。

首先要诚信守时,做到一诺千金;其次工作要细致、严谨,处处为客户着想,时时将安全记心;最后,要能吃苦,要有奉献精神,这样通过高质量的工作,赢取用户最大的满意。

重要的工作岗位,激励人去奋斗,去创造成绩,成就辉煌。

我希望通过竞聘,在这一岗位上做出一番成绩,实现我的理想,那就是服务用户、奉献。

如果竞聘成功,我将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去,将工作做得更出色。

我的工作思路是:全力协助部门经理工作,倡导耐心、细心、用心服务,让用户安心、放心、舒心;以人为本,以客户为中心,打造优质服务品牌。

首先,推进部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落实制度的监督执行,用先进制度促进部门工作。

要进一步规范工作人员职责,做到人定职、岗定责,事事有人管、处处讲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