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小书包》教案
8《小书包》(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小书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书、包”等9个生字,会写“刀、尺”等4个字和“一、人”等4个偏旁;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体悟、情景表演、联系生活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文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会写汉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爱护文具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美丽的校园画面,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景物,说出自己认识的文具。
2. 引导学生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陪伴我们学习的文具朋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3. 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美。
4. 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三、学习生字,书写指导1. 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2. 教师讲解生字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笔画顺序。
3. 教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跟随书空。
4. 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生字,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小书包》一课,认识了许多新的文具朋友,还学会了如何爱护它们。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珍惜自己的文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学生齐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
二、深入阅读,理解课文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小书包里的文具朋友是谁?它们有什么特点?2. 指名学生回答问题,引导学生用诗歌中的语言描述文具。
3.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诗歌的韵律美,如:押韵、对仗等。
4. 学生齐读课文,再次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三、情景表演,体验情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文具,创编一个爱护文具的小故事。
一年级上册语文版教案 小书包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小书包》部编版1. 教学目标•了解《小书包》的故事情节,能够简单的复述故事内容;•能够体会《小书包》中的爱与友情,理解文化课中珍爱友情的重要性;•能够通过本文对《小书包》中的感人情节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道德教育意识。
2. 教学重点•了解《小书包》的故事情节,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理解文化课中珍爱友情的重要性;•能够通过本文对《小书包》中的感人情节进行深入思考。
3. 教学难点•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地复述《小书包》的故事情节;•理解文化课中珍爱友情的重要性。
4. 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介绍《小书包》的故事情节,并对其中的重要意义进行理解和表达,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复述,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情感教育法:通过讲解《小书包》故事中体现的爱与友情,引导学生关注珍爱友情的意义,在课堂中进行简单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道德教育意识。
5. 教学内容5.1 故事情节介绍《小书包》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它讲述了小明和小高两个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个温馨故事,故事情节如下:故事发生在一个夏日的清晨,小明和小高两个同学一起从家里出发上学。
下了车站,小明突然发现自己忘记了带小书包,于是两个人商量着回家取小书包。
小明向小高说道:“兄弟,为了我迟到功课耽搁,还是你先走吧,我自己赶得及。
”小高闻言,立即答应下来,希望他能赶紧赶上学校的第一课。
小明追着姑娘骑着自行车走在烈日下,满头大汗,期间险些发生意外。
如此追了有好远之后,终于追上了小高和他的班级。
小明喘吁吁地赶到了教室,看到了小高,他激动地说道:“谢谢你,我知道自己有个好兄弟。
”小高也露出了愉快的表情,回应道:“兄弟,我们要好好学习,一起交真心朋友。
”5.2 感人情节的理解在故事中,小明和小高之间的友谊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朋友之间应该互相珍惜和帮助,体现了珍爱友情的重要性。
在学生人生早期,特别是在小学一年级时,朋友之间的关系和友谊至关重要,正所谓:朋友越多,越有可能创造幸福。
一年级统编版语文《小书包》教案

一年级统编版语文《小书包》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书、包、尺、作、业、本、笔、刀、课、早”10个生字。
2.会写“早、书、刀、尺、本”5个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小书包里的学习用品,养成整理书包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和珍惜学习用品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10个生字,会写5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养成整理书包的好习惯。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直观演示法、游戏法。
四、教学过程1.谜语导入,激发兴趣教师出谜语:“它是我的好朋友,每个同学全都有,笔墨书本帮我拿,可我还得背它走。
”(谜底:书包)引出课题《小书包》。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书包里有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注意字音和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指出读得不准确的地方。
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3.识字教学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可以采用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巩固生字的读音。
讲解生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让学生书空。
例如,“书”是独体字,笔画顺序是横折、横折钩、竖、点;“早”是上下结构,由“日”和“十”组成。
用生字组词,让学生理解生字的含义。
例如,“书”可以组成“书包”“书本”“读书”等;“早”可以组成“早上”“早晨”“早点”等。
4.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教师带领学生逐句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我的小书包,宝贝真不少。
”引导学生理解“宝贝”指的是书包里的学习用品。
“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
”让学生说一说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的作用。
“上课静悄悄,下课不乱跑。
天天起得早,陪我去学校。
”引导学生体会学习用品的重要性,养成爱护学习用品、整理书包的好习惯。
5.朗读指导,背诵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韵律。
可以采用范读、领读、齐读、分角色读等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课文的趣味。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小书包》教案范文(优秀10篇)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小书包》教案范文(优秀10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8《小书包》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书、包”等11个生字,会写“尺、本”等5个生字,认识3偏旁“勹、亻、?”。
2.过程与方法通过猜谜、学习儿歌、实际活动(整理物品)来完成本课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一些学习用品,知道它们的作用。
养成自己整理书包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认识11个生字,会写“早、书、刀、尺、本”。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书包、课本、文具【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谈话激趣:同学们每天上学放学时都背着什么呢?那小书包是用来干什么的呢?2.拿出里面的学习用品,向大家介绍它的作用。
指名介绍书包里学习用品的作用。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小书包二、自主识字,合作学习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文中的生字、新词作记号。
2.说说在哪里遇到过这些生字,引导学生识记。
3.小组交流识字方法,认识新偏旁“勹、亻、?”。
4.检查汉字,认词情况,指导学生用各种方法识记生字的字形。
5.课件展示生字词语,学生以不同方式认读字词。
生字:早、书、包、作、业、笔、课、本、尺、刀、校词语:早上、书包、学校、转笔刀、尺子、作业本、铅笔、笔袋(1)开火车认读。
(2)点名随机认读。
(3)小组竞赛读。
(4)学生齐读。
三、熟读课文,深化理解1.自由读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2.归纳:“宝贝”、“静悄悄”,要求学生互相讨论,自我解答。
小组讨论交流:“宝贝”是指学习用品,是我们心爱的东西。
3.再读课文,讨论解决问题:课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学习用品,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4.全班展示读课文。
5.指名向大家介绍自己书包里的的一种学习用品的作用或使用方法。
四、感情朗读,加深体验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精品】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小书包》教案

《小书包》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8课【教材分析】《小书包》由6个词语和一首活泼、生动的儿歌组成。
6个词语是学生常见的学习用品,贴近儿童生活。
儿歌节奏明快,浅显易懂,不仅展示了“小书包”里的各种文具,还告诉学生这些学习用品陪伴他们的学习,是他们读书写字的好伙伴。
本课共有11个生字,教学前,可通过调查,了解哪些字对于学生识记有难度,基于学情分析,聚焦几个难字,寻找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突破识字难点。
对于新出现的偏旁,借助微课、实物展示等方式,注意加深学生的学习记忆。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孩子还没有自主识字的能力,教师要顺应儿童心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巧妙创设有趣的情境,顺延轻松有趣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用联想、比较、拆分、组合、组词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记生字,提高识字效率,并在识字过程中创设游戏与表达的机会,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玩语文、用语文”的乐趣。
【教学目标】1.借助图文对照、汉字溯源、游戏识字等方法,认识“书、包、尺、作、业、本、笔、刀”8个生字和“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3个部首。
会写“书本”,注意笔顺和关键笔画的位置。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前半首儿歌。
3.爱惜文具,学着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
【学习重点】借助图文对照、汉字溯源、游戏识字等方法认识生字和部首。
【学习难点】学着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
【教学预案】一、导入课文、整体感知(一)猜谜揭题1.揭题导入(1)揭题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新朋友,瞧(出示绘本人物“大卫”),我们来认识认识他吧——画外音:小朋友们好!我是大卫,这节课我将和你们一起学习。
初次见面,我还带来了一则谜语呢!一起来猜一猜吧,比比看谁有一双金耳朵。
准备好了吗?竖起耳朵仔细听哦!谜语:它是我的好朋友,每个同学全都有,书本文具帮我拿,天天上学背它走。
是什么?他猜的对吗?不仅猜对了,书的翘舌音都读出来了呢!(2)识字我们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所以我们背的是——书,翘舌音,发音真准确。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课 《小书包》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课《小书包》(教案)一、教材分析1. 教材基本情况•课本: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时:第八课•标题:《小书包》2. 教学目标•认读生字词:书包、书、本、钢笔。
•能够简单读懂小学生的书包。
•学生能够了解书包的作用。
3. 教学重点认读生字词,了解书包的作用。
4. 教学难点能够简单读懂小学生的书包。
二、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小学生的书包、大红袋子、小笔。
2. 教学环境教室内。
三、教学流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大红袋子,提问:“这是什么?”,然后让学生猜猜袋子里面装了什么。
2. 学习内容1.认读生字词“书包、书、本、钢笔”,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读。
2.教师向学生展示自己的书包,让学生看一看,看看自己的书包和教师的书包有什么不同。
3.以小学生的生活为切入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书包,问问自己的同桌有什么样的书包,从而了解书包的作用。
4.教师把书包里的书和钢笔取出来,让学生看一看,让学生自己想想,这些东西都是用来干什么的。
3. 练习1.让学生站起来,自己带上书包,然后按照教师的指示做动作。
比如,教师说:“将书包放在桌子上。
”,学生就要将书包放在桌子上,用语言和实际行动形成联系,加深记忆。
2.分组练习,让同桌来回谈谈自己的书包,谈起来至少要谈5分钟,提醒学生语言要清晰流畅。
4. 总结简单总结一下学习内容,加深学生对于书包的理解和使用。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讲的是《小书包》,是一节非常基础的语文课,因此让学生多想一下、多说一下非常重要。
课程的重点在于认识书包和书包内的物品,了解书包的作用及其意义,对孩子的德育意义也比较显著。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情况,及时纠正偏差,让学生慢慢跟进。
小书包 〔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小书包(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掌握“小书包”这一物品的名称,并通过绘画、言语、表演等形式表达其认识和理解;2.能够在教师指导下,正确认识小书包的作用、维护方法,并保持书包的整洁和美观。
二、教学内容1.认识小书包–辨认书包的外表形状、材质、颜色等;–理解书包的作用和意义;–通过绘画、讲解、游戏等活动形式加深对书包的认识和理解。
2.学习小书包的维护方法–清理书包的方法与步骤;–了解防盗方法;–讲解如何保持书包的美观和整洁。
三、教学重点1.积极主动地认识和理解小书包的作用和意义;2.学习清理书包的方法和步骤。
四、教学难点1.如何加深小学生对书包的认识和理解;2.如何引导小学生掌握清理书包的方法和步骤。
五、课程设计第一课时:认识小书包教学内容1.看图片:引导小学生看不同种类的书包,并引导他们表达它们区别;2.讲解书包的作用:引导小学生说出书包的作用、意义,并举例说明;3.练习写字:引导小学生模仿教师书写字母“书包”;4.绘画:引导小学生通过绘画图画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书包的认识和理解;5.游戏:让小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对书包的理解,如“捉迷藏”的游戏。
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讲授法、借助图片、游戏等多种形式。
教学手段黑板、书包实物、图片、美工纸、彩笔、玩具等第二课时:学习小书包的维护方法教学内容1.清理书包的方法与步骤:引导小学生逐步学习清理书包的方法与步骤,并加以实验;2.防盗方法:讲解不让书包丢失或被盗的方法;3.保持书包的美观和整洁:讲解如何保持书包干净、整齐、漂亮。
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演示法、讲授法等多种形式。
教学手段书包实物、清洁用品、黑板、彩笔、磁铁等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对小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能力进行评价;2.对小学生学习和掌握维护方法的能力进行评价;3.教学过程的评价(如教学方法、手段、是否吸引了小学生的注意力等)。
七、教学反思教学中需要注意巩固小学生对书包的认识和理解,以及维护方法的掌握与练习。
《小书包》(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书包和学习用品的基本概念,学会了如何正确书写生字,以及如何整齐地整理书包。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书包的认识。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爱护自己的书包和学习用品。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小书包》(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1.教学重点
-生字学习: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生字的学习,包括“书”、“包”、“本”等字。这些生字是学生掌握汉字书写的基础,教师需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理解字义,并正确书写。
-词语理解:课文中出现的“书包”、“书本”、“铅笔”等词语,需让学生理解其含义,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语言表达:在表达自己书包里的物品时,学生可能存在词汇量和句子构建的困难,需要教师引导和鼓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如实物展示、游戏互动、角色扮演等,以确保学生能够理解透彻,并在实践中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流程
《小书包》(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字义理解:对于一些抽象的字义,如“干净”、“整齐”,学生可能难以理解,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例子和情景教学帮助学生体会。
-拼音辨析:拼音学习中,相似音的辨析如“sh”与“s”,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个难点,需要教师设计有趣的活动帮助学生区分。
-课文理解:一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有限,对课文深层意义的理解存在挑战,例如理解书包不仅是学习的工具,还象征着学习的责任和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小书包
课题小书包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课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开课时,我让学生们比一比谁的小书包漂亮、实用?让学生兴趣高涨,然后交流小书包里都放了些什么,它们分别是干什么用的?这样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作好铺垫,通过自己学字,老师针对性地指导,让学生掌握生字;游戏“我是小小售货员”中认识文具的名称,介绍文具的作用,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学前准备1.教学课件。
(教师)
2.预习课文,了解每件文具的作用。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会认11个生字,认识偏旁“勹、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认识一些学习用品,知道它们的作用。
学习重点1.会认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
学前准备1.教学课件。
(教师)
2.预习课文。
(学生)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用时:6分钟)
1.谈话激趣:同学们
每天上学放学时都背着什
么呢?那小书包是用来干
什么的呢?
2.教师:拿出里面的
学习用品,向大家介绍它
的作用。
1.学生答:背着小书包。
小书包是用来装学习用品、书
本的。
2.点名介绍书包里学习
用品的作用。
二、自主识字,合作学习。
(用时:13分钟)
1.让学生自由读课
文,把文中的生字、新词
作记号。
2.说说在哪里遇到过
这些生字,引导学生识记。
3.小组交流识字方
法,认识新偏旁“勹、亻、
”。
4.检查汉字,认词情
况,你们与这些新朋友交
上朋友了吗?
5.课件展示,用鼠标
点字认字,点词认词。
(1)开火车认读。
(2)点名随机认读。
(3)小组竞赛读。
(4)学生齐读。
1.读课文,圈出生字、新
词。
2.讲生字的特点。
3.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4.学生自豪说:我们成为
了好朋友!
5.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认
读生字。
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
音,打“√”。
书(shūsū)
包(pāobāo)
尺(cǐchǐ)
作(zuòzhuò)
本(běnɡběn)
刀(diāodāo)
课(kètè)
早(zǎozhǎo)
学(xuéxié)
校(xiàoxào)
2.给字找朋友。
书袋
尺本
作业笔
铅子
笔包
三、熟读课文,深化理解。
(用时:11分钟)
1.自由读文,要求:
(1)把字音读准;
(2)把不理解词找出
来。
2.归纳:“宝贝”、“静
悄悄”,要求学生互相讨
论,自我解答。
3.再读课文,讨论解
决问题:课文中向我们介
绍了哪些学习用品,它们
分别有什么作用?
1.学生朗读课文,说出不
理解的词语。
2.小组讨论交流:“宝贝”
是指学习用品,是我们心爱的
东西。
3.讨论解决问题。
4.全班正确、流利地朗读
课文。
5.介绍自己的学习用品。
3.我会照样子给生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