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煤炭行业现状

合集下载

煤炭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煤炭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煤炭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煤炭一直以来都是世界能源消耗的重要来源之一。

然而,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可再生能源的崛起,煤炭行业正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煤炭行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煤炭行业的现状。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

然而,由于严重的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这些措施包括关闭高污染的煤矿和发电厂,推广清洁能源和能效技术,以及加强环境监管。

这些举措使得煤炭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煤炭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煤炭行业将面临更多的压力。

许多国家已经制定了减少对煤炭的依赖的目标,并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实现这些目标。

例如,一些国家已经开始逐步淘汰煤炭发电,并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此外,新技术的不断突破也将对煤炭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例如,煤炭气化技术可以将煤炭转化为天然气或液体燃料,从而减少对煤炭的直接燃烧。

此外,碳捕获和储存技术也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从而减少煤炭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然而,尽管面临诸多挑战,煤炭行业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煤炭作为一种廉价的能源资源,仍然在一些地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煤炭仍然是主要的能源来源。

此外,煤炭行业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对于一些地区来说,煤炭行业的发展仍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为了应对煤炭行业面临的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环保技术研发和推广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采用清洁能源和能效技术,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其次,政府还应该加强对煤炭行业的监管,确保企业遵守环保法规,减少环境污染。

此外,政府还应该鼓励煤炭企业转型升级,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提高煤炭行业的竞争力。

总之,煤炭行业面临着许多挑战,但也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新技术的发展,煤炭行业将逐渐向清洁、高效的方向发展。

深部煤炭资源开采现状与技术挑战

深部煤炭资源开采现状与技术挑战

深部煤炭资源开采现状与技术挑战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煤炭作为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其开采和利用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特别是在中国,作为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深部煤炭资源的开采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深部煤炭资源的开采现状以及面临的技术挑战,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文章首先界定了深部煤炭资源的概念,明确了研究范围,并简要介绍了中国深部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

接着,文章详细分析了当前深部煤炭资源开采的主要技术方法,包括采煤方法、巷道布置、通风与排水等,并对这些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

在此基础上,文章深入探讨了深部煤炭开采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如高地应力、高温高压、瓦斯突出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技术创新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旨在让读者对深部煤炭资源的开采现状和技术挑战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能够激发更多学者和从业者投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中,共同推动深部煤炭资源开采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二、深部煤炭资源开采现状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和浅部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深部煤炭资源的开采已成为煤炭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当前,深部煤炭资源的开采主要集中在地下数百米至数千米的深度范围内。

在这一区域内,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开采难度和技术要求也相应提高。

开采深度不断增加。

随着浅部资源的减少,煤炭开采逐渐转向地下更深处。

这使得开采环境更加复杂,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也更高。

开采条件更加恶劣。

深部开采面临着高温、高压、高瓦斯、高地应力等多重挑战。

这些恶劣条件不仅增加了开采难度,也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再次,开采技术不断创新。

为了应对深部开采的种种挑战,煤炭行业不断探索和创新开采技术。

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系列适应深部开采的技术体系,包括高效钻进技术、智能采矿技术、瓦斯抽采技术等。

安全生产要求更加严格。

深部开采的安全风险较大,因此对安全生产的要求也更为严格。

企业和政府部门都加强了对深部开采的安全监管,通过制定严格的安全标准和监管措施,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煤炭行业分析报告

煤炭行业分析报告

煤炭行业分析报告煤炭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概况煤炭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以其价格低廉、储量丰富等特点在能源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煤炭行业对国家经济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煤炭行业面临着许多挑战。

二、政策环境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促进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

这些政策主要包括限制煤炭产能过剩、推动煤炭去产能、提高煤炭生产效率、推动煤炭企业进行绿色转型等。

此外,政府还鼓励煤炭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来提升竞争力。

三、市场现状煤炭市场呈现出供需矛盾加剧、价格波动较大等特点。

由于环保压力和替代能源的发展,煤炭需求量逐渐下降,同时煤炭产能过剩问题也未得到根本解决。

因此,煤炭价格波动较大,给煤炭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营压力。

四、竞争态势中国煤炭行业面临着国内国际两个层面的竞争。

在国内市场上,由于需求下降和产能过剩,煤炭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非常激烈。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煤炭企业面临着来自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的竞争。

这些国家的煤炭资源质量更好,同时他们还拥有更先进的采矿和运输技术。

五、未来发展趋势未来,煤炭行业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但同时也有发展的机会。

首先,随着国家环保意识的提高,中国政府将进一步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减少对煤炭的依赖,这将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

其次,中国的煤炭企业也在积极寻找改造和升级的途径,通过技术革新和绿色转型提高竞争力和降低环境污染。

最后,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煤炭行业还将有机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结论综上所述,煤炭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存在一定的机遇。

煤炭企业需要积极应对国家政策的变化,通过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提高竞争力和降低环境污染。

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最终,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中国的煤炭行业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4年内蒙古煤炭工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内蒙古煤炭工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内蒙古煤炭工业市场分析现状
引言
内蒙古是中国重要的煤炭工业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完善的产业链,
对国内煤炭市场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文将对内蒙古煤炭工业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产能、市场格局和发展趋势等方面。

产能情况
内蒙古是中国煤炭生产的重要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
内蒙古煤炭产量一直居全国前列,占据了国内煤炭总产量的一大比例。

内蒙古的煤炭产能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包头、乌兰察布等地,其中呼和浩特地区的煤炭产能最为突出。

市场格局
内蒙古的煤炭市场格局相对较为分散,存在大型国有煤矿、民营煤矿以及一些小
型煤矿的竞争。

国有煤矿在市场份额上占据主导地位,但民营煤矿在近年来也逐渐崛起,并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市面上供应的煤炭品种相对丰富,包括炼焦煤、动力煤等。

发展趋势
内蒙古煤炭工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首先,内蒙古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
这为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

其次,内蒙古的煤炭质量较好,符合国内煤
炭市场的需求。

此外,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新能源的发展,煤炭工业将朝着清洁高效的方向发展,内蒙古也将积极推动煤炭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总结
综上所述,内蒙古煤炭工业市场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内蒙古的煤炭产能在国内煤炭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市场格局相对分散,国有煤矿和民营煤矿共同竞争。

未来,内蒙古将继续发挥煤炭资源优势,推动煤炭工业的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环保要求。

煤炭行业现状及未来预期

煤炭行业现状及未来预期

煤炭行业现状及未来预期煤炭作为一种重要能源资源,一直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煤炭行业正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煤炭行业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煤炭行业现状煤炭行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是中国能源市场的主力军。

煤炭的高热值和相对低成本使得它成为许多行业的首选能源。

然而,由于燃烧煤炭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煤炭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同时,煤矿事故频发也暴露出煤炭行业的安全隐患。

为了应对环保压力,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限制煤炭使用的政策。

例如,限制煤炭发电厂的建设、提高煤炭资源税收等。

这些政策导致了煤炭需求的下降,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步伐。

二、煤炭行业的挑战与机遇尽管煤炭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但它依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首先,煤炭行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来改善环境问题。

例如,引入洁净煤技术和煤炭气化技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此外,煤炭行业还可以积极推动煤矿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措施的改进,提升行业整体安全水平。

其次,煤炭行业可以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和合作。

目前,许多国家正在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煤炭行业可以通过与可再生能源企业的合作,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例如,煤炭矿山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实现绿色能源的利用。

再次,煤炭行业可以加强国际合作,拓宽市场。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国内煤炭需求的下降必然会对国际市场造成一定压力。

因此,煤炭企业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降低对国内市场的依赖。

三、煤炭行业的未来预期随着全球对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煤炭行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和压力。

然而,煤炭行业仍然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首先,虽然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迅猛,但煤炭作为一种稳定、廉价的能源仍然不可或缺。

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煤炭仍然是主要的能源来源。

因此,煤炭行业有望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中找到新的机会。

2024年煤炭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资料

2024年煤炭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资料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煤炭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然而,在2024年,煤炭行业仍然是中国的重要能源产业之一,具有重要的发展潜力。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2024年的煤炭行业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中国全国煤炭产量为3.64亿吨,比上年减少9.0%。

煤炭消费量为3.87亿吨,同比下降4.7%。

同时,煤炭进口量为2.79亿吨,比上年增长20.6%。

这表明,虽然国内煤炭产量下降,但是对于煤炭的需求仍然存在,需要依靠进口来满足。

其次,我们来分析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煤炭行业面临严格的环保压力。

2024年,中国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煤炭减量化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实施煤炭生产能力过剩的化解工作,积极推进煤矿安全生产和绿色煤炭开发利用。

这意味着煤炭行业需要加大环保投入,提升煤炭生产的环保水平,减少污染物排放。

另一方面,煤炭行业也面临能源结构调整的挑战。

根据《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4》,在2024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为64%,但是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煤炭的地位将逐渐下降。

国家提出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目标,包括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推广电动汽车等。

这对煤炭行业来说,意味着需要不断提高煤炭清洁利用的技术水平,如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等。

此外,煤炭行业还面临供给侧的压力。

供给侧强调供给结构的优化和提高供给效率。

在煤炭行业中,供给侧意味着要减少低效、高耗能的煤矿,加大对先进技术的支持和推广,提高煤炭的品质和效益。

综上所述,2024年煤炭行业的现状是产量下降,消费量有所减少,进口量增加。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煤炭生产的环保水平;加强对清洁能源的研发和推广,减少对煤炭的依赖;推进供给侧,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效率。

煤炭行业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有机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煤炭产业发展现状

煤炭产业发展现状

煤炭产业发展现状煤炭产业是我国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但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煤炭产业面临着诸多挑战。

以下是当前煤炭产业发展的现状:首先,产能过剩。

由于过去几十年来,我国快速发展了大规模的煤炭产能,导致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大量的煤炭企业在正常生产之外还处于闲置状态,严重浪费了资源和社会财富。

其次,环保压力加大。

煤炭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煤炭产业的环境保护要求,包括限制煤炭开采和燃煤发电的规模等。

再者,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我国煤炭产业发展存在产业结构单一、技术装备水平低、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为适应新能源发展和环保要求,煤炭企业需要加快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另外,煤炭行业发展不平衡。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而南方地区却依赖进口煤炭。

由于运输成本等原因,南方地区的煤炭价格较高,给企业和居民生活带来了一定的负担。

最后,煤炭产业面临国际竞争的压力。

随着全球能源市场的开放和自由化,国际煤炭贸易竞争加剧,中国煤炭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在国际竞争中,我国煤炭产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等方式提升竞争力。

总体来看,当前煤炭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环保技术装备水平、加大创新投入、调整煤炭产业布局等。

只有通过转型升级,才能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煤炭行业的未来工作与就业趋势了解行业就业的前景与机会

煤炭行业的未来工作与就业趋势了解行业就业的前景与机会

煤炭行业的未来工作与就业趋势了解行业就业的前景与机会煤炭是全球最主要的能源之一,也是中国能源结构的基石。

然而,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和环保政策的推进,煤炭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变革。

本文将探讨煤炭行业的未来工作与就业趋势,并分析行业就业的前景与机会。

一、煤炭行业的未来工作趋势1. 产业结构调整: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煤炭行业将逐步向高效清洁化方向发展。

传统的煤矿企业将面临改造更新的压力,而新能源领域将迎来更多的工作机会,例如煤炭气化、煤炭液化和煤炭清洁化技术等。

2. 智能化与自动化:煤炭行业将加快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这将带来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例如矿井智能化管理、自动化设备维护和大数据分析等领域。

3. 绿色能源转型:全球清洁能源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煤炭行业也将转型发展绿色能源。

在煤炭行业向清洁能源转型的过程中,涉及到绿色技术研发、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绿色煤炭开发等方面的工作机会。

二、煤炭行业的就业趋势1. 就业机会减少:随着煤炭行业的结构调整和环保政策的推进,一部分传统煤矿企业将面临关闭或减产的情况,从而导致部分就业机会的减少。

在传统煤炭行业就业的人员需要转型、获得新的技能。

2. 新兴领域就业增加:尽管传统煤炭行业就业压力增大,但是随着煤炭行业转型的不断深入,新兴领域的就业机会也在增加。

清洁能源领域、新材料领域和新能源技术研发领域将成为煤炭行业就业的新方向。

3. 多元化就业需求:煤炭行业的改革和发展需要各类专业人才,不仅需要矿业工程师和矿业技术人员,还需要环保工程师、机械工程师、信息工程师等各类专业人才。

因此,多元化的就业需求将成为未来煤炭行业就业的趋势。

三、行业就业的前景与机会1. 煤炭清洁化技术:在煤炭清洁化技术领域,将需要大量的环保工程师和化学工程师等专业人才,他们将负责研发新技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

2. 绿色煤炭开发与利用:随着煤炭行业向绿色能源转型,绿色煤炭开发与利用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中国煤炭行业现状李琳1015030108(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710600)摘要: 通过对煤炭行业现状的分析,我们了解到:我国煤炭价格上涨,需求增大以及出口减少和技术落后致使煤炭行业的发展不容乐观。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

近年来,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

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现正处于整合阶段。

关键词:煤炭煤炭行业现状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China's coal industryLilin 1015030108(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 'an shaanxi province have established, 710600) Abstract :through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al industry, we know that: China's coal prices, demand and export to reduce and outdated technology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al industry is not optimistic. Coal is the basis of energy in our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China's coal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quantity presents the fast growth momentum. The coal industry market concentration is low, is now in the stage of integration.Keywords: coal coal industry status quo1 中国煤炭行业未来几年发展或将以整合为主1.1 在能源生产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我国是“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这一特点决定了煤炭将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且长期不会改变。

目前我国煤炭可供利用的储量约占世界煤炭储量的11.67%,位居世界第三。

我国是当今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的35%以上。

我国也是世界煤炭消费量最大的国家,煤炭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原料,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煤炭始终占一半以上。

1.2 需求和供给:供需总体平衡,局部供不应求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煤炭消费国。

根据煤炭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04年至2006年,我国煤炭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3%,2006年、2007年上半年我国煤炭总产量分别为23.8亿吨和10.82亿吨。

受煤炭进出口税率变化、国内煤炭需求旺盛和人民币升值影响,预计中国煤炭未来一定时期内出口量进一步减少,进口量进一步增加。

近年来,我国沿海省份的煤炭需求量一直很大。

但我国约90%的煤炭资源和生产能力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

煤炭消费结构日趋多元化并向关键行业集中。

目前我国的煤炭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长期以来电力、冶金、化工和建材4个行业是主要耗煤产业,四大行业煤炭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70%左右,其中电力行业煤炭消费量(动力煤)占总消费量的50%以上。

据煤炭市场分析统计,2006年在我国煤炭消费总量中各个行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电力52.6%、建材14.7%、钢铁17.3%、化工5.7%、其它9.7%。

从火电、钢铁行业的产能增量释放来看,需求仍旧非常旺盛;而煤变油、煤化工的发展,将对煤炭需求结构产生战略性的影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煤炭市场在今后很长时间内仍存在着较大的需求空间。

主要耗煤行业均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拉动煤炭需求强劲增长。

2007年前三个季度,主要耗煤行业火电、焦炭、粗钢、水泥行业的累计产量同比增幅分别为16.7%、19.4%、17.6%、15%,都远远大于同期原煤产量11%的增长率。

随着电力新投装机容量进入高峰期,建筑施工逐步进入高潮,水泥及其它建材产品产量和钢铁产量都将较快增长,煤炭总需求高增长势头将得以延续。

预计未来几年煤炭需求的增长将继续快于煤炭有效供给的增长。

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近年来我国煤炭供需缺口呈现扩大的趋势。

我们预计未来较长时间里,煤炭呈现大体供需平衡、轻微的供不应求局面,同时局部地区、部分煤种、个别时段出现供应偏紧的情况难以避免。

1.3 运输:瓶颈长期存在中国煤炭运输呈现“西煤东运”和“北煤南运”的格局。

煤炭资源和需求的地理分布不均衡使煤炭运输成为制约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虽然我国政府在增加铁路运力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并将对国有铁路系统进行进一步扩能,但目前仍不能完全满足煤炭运输的需要,运力短缺的局面在近期内仍然难以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因而,使得拥有稳定而充足的运输能力的煤炭公司具备了重要的竞争优势。

1.4 煤炭的价格:上升趋势显著在国内2007年年初的煤炭产运需衔接会上,非电煤价格平均上涨10-30元/吨,上涨幅度达到3-5%,电煤价格平均上涨30元/吨,上涨幅度高达8%。

受“一金两费”预期,山西省煤炭合同价格上涨最大,平均高达40元/吨。

一季度,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商品煤平均售价318.57元/吨,同比上涨15.99元、增长5.3%;供发电用煤平均售价230.05元/吨,同比上涨13.29元/吨、增长6.1%。

从不同煤炭品种来看,一季度动力煤、炼焦煤、化肥用煤和焦炭全国平均出厂价格比去年四季度分别上涨4.64%、5.52%、6.63%和1.81%。

5月下旬之后,无论是山西煤炭坑口价格,还是中转地秦皇岛煤炭价格,均出现了一波反弹行情,主要品种每吨5元的上涨幅度。

5月30日中日煤炭价格谈判结果显示,我国煤炭出口价格大幅上升。

其中,动力煤离岸价格为67-67.5美元/吨;冶金煤合同价在103-106美元/吨之间,与日本商定的动力煤长期协议出口价为每吨上升了14.03-14.53美元/吨,上涨幅度近30%。

推动未来煤价进一步上升的刚性因素。

决定煤价的最主要、直接因素是:有效的供给、需求。

未来较长时间里,煤炭仍然存在全局、或局部的供不应求态势,市场价格必然上扬。

1.5 行业竞争态势:市场集中度较低在我国,除了大型国有煤炭生产企业以外,还有数量众多的小型企业进行煤炭开采和销售。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能源紧缺的问题愈加凸现,安全、环保和煤炭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鉴于上述原因,我国政府加快煤炭行业整合的调控力度,促进加快发展大型煤炭基地和大企业集团,坚持整顿关闭小煤矿。

国家发改委规划2007年底前将3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全部关闭。

尽管目前我国煤炭产业集中度较低,但未来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必将成为煤炭工业结构的主体,对平衡国内市场供需关系起重要作用。

根据安监总局的统计数据,2006年我国最大的10家煤炭生产企业的产量总和为595.0百万吨,约占当年国内煤炭总产量的25.6%。

煤炭行业竞争的趋势将由价格竞争转为资源竞争。

近几年,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对煤炭产品的需求逐年递增,煤炭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情况得到缓和,由价格竞争转为对资源的竞争。

国务院正在大力整合煤炭资源,规划建设十三个国家级煤炭基地,涉及14个产煤省区,拥有煤炭保有储量6,908亿吨,占全国70%,规划2010年年产量达到17亿吨,届时我国煤炭企业将形成较为集中的市场态势,煤炭市场竞争格局将得到根本改变。

煤炭销售量主要受市场需求、自身生产能力和运输能力的影响,煤炭企业在煤炭供应的稳定性、供货的可靠性和及时性、客户服务、煤炭质量和价格等方面面临来自于国内其他煤生产商激烈的市场竞争。

1.6 行业利润水平:平稳增长2001-2006年,煤炭行业在煤价、产销量大幅上涨的大好形势下,行业盈利能力呈稳步上升趋势,实现利润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平均水平。

2006年,受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的影响,煤炭价格平稳,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实现利润677亿元,同比增长25.3%,增幅回落53.5个百分点,比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幅低5.7个百分点,比电力、冶金、建材等下游耗煤行业增幅分别低18.1、5.3和21.8个百分点。

煤炭行业正步入业绩平稳增长期。

1.7 行业监管:范围广,要求严煤炭行业受到政府的监管,这些监管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煤炭相关的投资、勘查、开采、生产、销售、贸易、运输和出口等。

目前,国家发改委负责拟订煤炭行业发展战略和规划、产业政策,调节经济运行等职能,会同有关部门加快组织实施煤矿大集团、大公司战略;安全监管总局和煤矿安监局对地方相关煤炭行业管理和煤炭企业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指导。

按照“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原则,煤矿安监局履行煤矿安全监察和检查指导地方政府监管煤矿安全工作的职能。

国土资源部负责对煤炭资源勘查、开采的监督管理,对无证非法开采、超层越界开采等乱采滥挖煤炭资源违法行为的查处。

另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协助政府制定煤炭行业规范和标准,推动和促进煤矿企业加强安全基础管理。

煤炭价格的确定。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转轨过程中,我国政府逐渐放松了对煤炭定价的管制。

1993年1月以前,国家煤炭调配计划内的煤炭价格由政府制订。

此后,我国政府放松了对大部分煤炭产品价格的控制,转而通过制订国家指导价格的方式继续控制电煤的价格,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02年。

2001年7月,原国家计委宣布,从2002年1月1日起取消对电煤的国家指导价。

从2002年起,煤炭产品的价格主要由市场力量决定。

煤炭上市公司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煤炭资源整合、资产注入给煤炭上市公司带来了机遇,国家逐步推行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促使煤炭类上市公司再次升值;在做大做强煤炭主业的同时,选择向下游非煤产业延伸,将使发展的空间有效扩大。

在煤炭行业整合的过程中,煤炭上市公司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其发展空间不断扩大,业绩将大幅提升,投资价值与日俱增。

2 国际煤炭企业的基本特点主要有三个:2.1 世界煤炭工业实施战略性重组。

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及南非等国的煤炭企业逐渐重组为几家大型煤炭销售跨国公司,控制世界80%的煤炭出口量。

2.2 生产趋向集中化、大型化。

生产趋向集中化,带来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生产效率逐渐提高,生产成本逐渐降低,市场竞争能力逐渐增强,市场份额逐渐增大,导致煤炭企业大型化。

2.3 煤炭资源利用趋向综合化。

由于经营范围和规模经济的形成,煤电一体化、煤化一体化、煤路港航一体化、煤炭的深加工、煤炭的综合利用等联合生产经营,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已成为国际化大型能源企业的发展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