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和竣工验收(新规范)

合集下载

工程质量要求及相关验收规范

工程质量要求及相关验收规范

工程质量要求及相关验收规范一、标准规范目录图纸施工依据:甲方提供的设计效果图、甲方单位提供之经业主书面认可的相应的施工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未注明之处,以较高之标准执行)、甲方提出的有关指令、精装修施工/验收标准/规范、国家及太原市现行最新版之相关规范要求。

如以下不同规范或标准之间有互相抵触之处,以要求高的一个规范或标准为准。

未得业主有效授权人同意,不可取消或替代以下任何规范或标准。

如国家、地方有关当局对规范或标准进行了更新,本合同实施过程中应采用最新的、最全面的规范或标准。

二、建筑装饰技术规范、规程1、《建筑装饰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912、《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十一章装饰工程GBJ-301—883、《高级建筑装饰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BJ01-27-964、《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5、《室内装饰工程质量规范》QB1838-93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7、《房屋渗漏修缮技术规范》CJJ62-95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工程施工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0、《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1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1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2)13、《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14、《建筑给水排水与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15、《建筑电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16、《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1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18、《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19、《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20、《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97)2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2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局部修订2)(GB50222—95)23、《建筑防腐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4-95)2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25、《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26、《民用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J133-90)27、《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JGJ/T16-2008)2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15-88)29、《旅游涉外饭店星级的划分及评定》GB/T14308-1997等30、《木质防火门通用技术条件》(GB14101-93)3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32、《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工艺标准》﹙ZJQ00—SG—<001~010>—2003﹚33、《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三、主要法规类别名称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行业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地方施工现场管理法规及文件汇编地方建设工程文明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地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标准地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保卫消防标准地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标准地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卫卫生标准地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四、施工图设计说明具体内容见价甲方提供的太原万达广场B1区室内装饰设计施工图。

(完整版)最新版的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目录

(完整版)最新版的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目录

(完整版)最新版的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目录1. 总则1.1 目的与依据1.2 适用范围1.3 定义与术语2. 施工前准备2.1 施工图纸审查2.2 施工方案编制2.3 材料准备2.4 设备检查和预验收3. 施工组织3.1 施工队伍组织3.2 施工进度计划3.3 安全技术措施4. 土方工程验收4.1 土方开挖4.2 土方回填4.3 土方压实5. 结构工程验收5.1 混凝土工程5.2 钢结构工程5.3 砌体工程6. 建筑工程验收6.1 墙体与地面工程 6.2 屋面工程6.3 地下室防水工程7. 安装工程验收7.1 给水与排水工程 7.2 电气工程7.3 暖通空调工程8. 装饰工程验收8.1 内部装修8.2 外部装饰8.3 设备安装验收9. 设备调试与试运行9.1 设备调试9.2 试运行10. 竣工文件验收10.1 施工图设计变更 10.2 竣工图纸10.3 施工记录11. 验收与评定11.1 验收程序11.2 验收结果评定12. 检测与检验12.1 材料检查与试验 12.2 施工工艺质量检验 12.3 非破坏性检测附件:1. 施工图纸审查意见书样本2. 施工方案编制表格模板3. 施工记录模板4. 验收报告模板法律名词及注释:1. 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指国家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管理的法规。

2.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指建设单位按照规定获得的规划许可文件。

3. 施工图设计变更:指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时对原设计进行修改。

4. 竣工图纸:指建设单位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绘制的反映工程实际情况的图纸。

---1. 引言1.1 编制目的1.2 依据文件1.3 适用范围2. 建设单位责任与义务 2.1 施工图纸审查 2.2 施工方案编制 2.3 材料采购与保管2.4 设备检查与验收3. 施工组织管理3.1 施工队伍组织 3.2 施工进度计划3.3 安全技术措施4. 土方工程验收4.1 土方开挖验收 4.2 土方回填验收4.3 土方压实验收5. 结构工程验收5.1 混凝土工程验收 5.2 钢结构工程验收5.3 砌体工程验收6. 建筑工程验收6.1 墙体与地面工程验收 6.2 屋面工程验收6.3 地下室防水工程验收7. 安装工程验收7.1 给水与排水工程验收 7.2 电气工程验收7.3 暖通空调工程验收8. 装饰工程验收8.1 内部装修验收8.2 外部装饰验收8.3 设备安装验收9. 设备调试与试运行9.1 设备调试验收9.2 试运行验收10. 竣工文件验收10.1 施工图设计变更验收 10.2 竣工图纸验收10.3 施工记录验收11. 验收与评定11.1 验收程序11.2 验收结果评定12. 检测与检验12.1 材料检查与试验12.2 施工工艺质量检验 12.3 非破坏性检测附件:1. 施工图纸审查意见书模板2. 施工方案编制表格模板3. 施工记录模板4. 验收报告模板法律名词及注释:1. 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指国家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管理的法规文件。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文件.doc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文件.doc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2014 年6 月1 日开始实施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是对2001 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后修订的新《统一标准》。

统一标准是对建筑工程各专业工程验收中的共性要求作出的统一准则,起到协调各专业验收规范的作用。

所以学习《统一标准》掌握工程验收的划分方式、单位工程的验收要求、验收的程序和组织形式、重要的原则规定、检验批抽样方案、常用验收表的基本格式和遇到质量问题、资料缺少、使用新技术等如何处理是提高监理工程师实务工作能力的基本功。

为了学好新《统一标准》公司总工办、工程部对新标准对原统一标准修改补充的内容进行介绍,供大学习时参考。

与原《统一标准》修改不大的条款,并对原统一标准不熟悉的同志应逐条认真学习。

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1)适当调整抽样复验、试验数量的规定;(2)增加制定专项验收要求的规定;(3)增加检验批最小抽样数量的规定;(4)增加建筑节能分部工程,增加铝合金结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供暖空调系统、土壤源热泵换热系统等子分部工程;(5)修改主体结构、建筑装饰装修、通风与空调等分部工程中的分项工程划分;(6)增加计数抽样方案的正常检验一次、二次抽样判定方法;(7)增加工程竣工预验收的规定;(8)增加工程质量控制资料缺失时,应进行相应实体检验或抽样试验的规定;(9)增加检验批验收应具有现场验收检查原始记录的要求。

一、调整抽样复验、试验数量的规定,《统一标准》第 3.0.4 条是新增条款,规定符合条件之一时,可按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适当调整抽样复验、试验数量,调整后的抽样复验、试验方案由施工单位编制,并经监理单位审核确认后实施。

符合以下三种情况之一的才能按规定作适当调整。

第一种,对同一项目中由相同施工单位施工的多个单位工程,使用同一生产厂家的同品种、同规格、同批次的材料、构配件、设备;第二种,对同一施工单位在现场加工的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用于同一项目中的多个单位工程;第三种,在同一项目中,针对同一抽样对象已有检验成果可以重复利用。

最新版施工及验收规范

最新版施工及验收规范

现行主要施工及验收规范(2012年)一、建筑工程验收规范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12)4、《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年版)》(GB50204—2002)6、《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7、《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9、《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1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1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1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14、《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15、《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16、《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17、《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1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19、《自动喷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20、《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1-2009)二、市政工程验收规范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2、《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4、《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5、《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DB42/T546—2009)6、《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03年版)》(GB50299—1999)7、《盾构法隧道工程施工及验收工程》(GB50466-2008)8、《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9、《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11、《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12、《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GB18445—2001)13、《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28:90)14、《盾构隧道管片质量检测技术标准》(CJJ/T164—2011)15、《钢管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28—2004)16、《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技术规程》(CJJ101—2004)三、施工技术规范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3、《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4、《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5、《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42/269—2003)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范围》(GB50666—2011)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9、《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GJ/T178—2009)10、《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11、《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12、《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789—2009)13、《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11)1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15、《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16、《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范》(JFJ/T223—2010)17、《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18、《钢结构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19、《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20、《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182—2011)21、《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22、《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621—2010)23、《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JGJ/T251—2011)24、《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JGJ7-2010)25、《膜结构技术规程》(CECS158:2004)26、《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技术规程》(DB42/T636—2010)27、《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110—2008)28、《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235-2011)2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30、《地下工程渗透治理技术规程》(GJG/T212—2011)31、《无机轻集料砂浆保温系统技术规程》(JGJ253—2011)32、《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J103-2008)33、《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34、《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JGJ190—2010)35、《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36、《民用建筑工程部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3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38、《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范》(JGJ/T104—2011)39、《给水排水工程混凝土构筑物变形缝设计规程》(CECS117:2000)40、《武汉市市政工程细部施工操作指南》(桥梁工程)2012.7.1实施41、《武汉市市政工程细部施工操作指南》(道排工程)2012.1。

GB50209-202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完整)

GB50209-202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完整)

GB50209202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完整)一、总则1.1 编制目的本规范是为了提高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确保工程的安全、耐久和美观,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而制定的。

1.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建筑地面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

1.3 验收原则验收应遵循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二、基本规定2.1 施工前准备2.1.1 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施工能力,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

2.1.2 施工前应进行施工图纸的审核,确保图纸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1.3 施工前应进行施工现场的勘察,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2.2 施工过程控制2.2.1 施工单位应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2.2.2 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整改。

2.2.3 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记录,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质量情况。

三、验收要求3.1 基本要求3.1.1 地面工程应平整、光滑、无裂缝、无空鼓。

3.1.2 地面工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符合工程安全、耐久和美观的要求。

3.2 验收程序3.2.1 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交验收申请,并附上施工记录和竣工图纸。

3.2.2 验收单位应组织验收小组进行验收,验收小组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组成。

3.2.3 验收小组应按照验收标准进行验收,验收结果应记录在验收报告中。

四、验收标准4.1 地面平整度4.1.1 地面平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

4.1.2 地面平整度验收应使用相应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应符合规范规定。

4.2 地面裂缝4.2.1 地面裂缝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允许裂缝宽度应符合规范规定。

4.2.2 地面裂缝验收应使用相应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应符合规范规定。

4.3 地面空鼓4.3.1 地面空鼓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允许空鼓面积应符合规范规定。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是指在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前,利用验收方法和手段,检查工程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规范、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标准的检查活动。

合格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工作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下面是关于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1000字详解。

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目的和基本要求1. 目的:通过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全面检查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设计标准和有关规范要求,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规定的技术标准和预期设计指标。

2. 基本要求:(1)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坚持依法、公正、公开原则,确保验收过程公平透明,通过权威验收,提高工程质量。

(2)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要求验收,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3)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由具有相应资质和专业技术的验收人员进行,验收结果应以合同、规范、标准和法律法规为依据。

二、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程序和方法1. 程序(1)申请验收:施工单位应按照工程完成的程序和时间节点,及时向建设单位提出施工质量验收申请,并提供相关资料。

(2)组织验收:建设单位应组织验收组织人员,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价,并填写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报告。

(3)验收结果:验收组织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标准,将工程施工质量判定为合格、不合格或其他结论,并开具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意见书。

(4)验收结果的处理:建设单位应根据验收结果,及时处理合格工程、整改不合格工程,并记录整改情况。

2. 方法(1)文件审查:验收人员应查验施工单位提供的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等,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

(2)现场检查:验收人员应进入工程现场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施工质量是否符合技术标准、规范和合同要求,并记录检查结果。

(3)检测分析:验收人员可根据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分析,如取样检测、实验室检测等,以获取更准确的结果。

(4)资料查阅:验收人员可以查阅施工单位提供的有关施工质量的资料,如质量检查记录、施工日志等,以了解施工过程和施工质量情况。

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及验收规范

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及验收规范

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及验收规范一、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及验收规范是怎样的?(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应按下列要求进行验收:1、建筑工程质量应符合本标准和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

2、建筑工程施工应符合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要求。

3、参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备规定的资格。

4、工程质量的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的基础上进行。

5、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有关单位进行验收,并应形成验收文件。

6、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7、检验批的质量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8、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应进行抽样检测。

9、承担见证取样检测及有关结构安全检测的单位应具有相应资质。

10、工程的观感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并应共同确认本条提出了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基本要求,这主要是:参加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各方人员应具备的资格;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应在施工单位检验评定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检验批质量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进行验收;隐蔽工程的验收;涉及结构安全的见证取样检测;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的抽样检验以及承担见证试验单位资质的要求;观感质量的现场检查等。

(二)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3、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应完整。

4、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应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5、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

二、工程验收的基本程序(一)竣工验收的组织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工作,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竣工验收实施监督。

(二)验收人员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竣工验收小组。

验收组组长由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或其委托的负责人担任。

验收组副级长应至少有一名工程技术人员担任。

验收组成员由建设的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建设单位项目现场管理人员及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与项目无直接关系的技术负责人或质量负责人组成,建设单位也可邀请有关专家参加验收小组。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规范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规范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规范一、总则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是指在施工单位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后,依据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对工程进行检查、检验和评定的过程。

其目的是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符合设计要求,达到规范规定的技术和质量要求,以保证工程的正常使用和生命周期。

二、验收程序1. 验收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建筑工程竣工验收之前,施工单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提交全部设计文件和其他相关图纸资料;(2)提供完整的工程质量检测报告和相关试验数据;(3)整理完善工程操作手册和维修保养手册;(4)清理工地并将其恢复原貌;(5)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竣工验收工作。

2. 验收的主要内容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单位的资质和相关证明文件;(2)工程项目设计文件的合规性和合理性;(3)主要构件和材料的质量;(4)工程结构和安全性;(5)工程设备和系统的安装和调试;(6)工程部位的卫生和环境保护;(7)工程的运行和使用说明。

3. 验收的方法和标准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应根据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进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2)国家建筑工程质量标准;(3)相关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

三、验收结果与评定1. 验收结果的判定根据实际验收情况,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的结果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合格验收:工程符合设计要求,达到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2)有条件验收:工程的某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不会影响工程的正常使用;(3)待整改验收:工程存在一些重要问题,需要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后重新验收;(4)不合格验收:工程严重不符合设计要求,未达到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2. 验收结果的评定根据验收结果,对建筑工程进行评定,可分为以下等级:(1)优秀:工程达到优秀水平,质量卓越;(2)良好:工程达到良好水平,质量可靠;(3)合格:工程达到合格水平,质量符合规范;(4)不合格:工程未达到合格水平,质量严重问题。

四、验收的监督和管理1. 监督机构和责任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的监督工作由相关部门负责,具体责任如下:(1)政府监管部门:负责对建筑工程竣工验收进行监督和管理;(2)专业监理机构:负责对工程建设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测;(3)业主委员会或业主代表:参与工程竣工验收过程,确保其权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划分示例
二、市政工程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
❖ 1 检验批及分项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 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 说明:检验批和分项工程是市政工程质量的基础,因此所有检验批和分 项工程均应由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验收,验收前 施工单位先填好“检验批和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记录”(有关监理记录 和结论不填),并由项目专业质量检验员和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分别在 检验批和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记录中相关栏目签字,然后由监理工程师组 织,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验收。
❖ 本条给出了检验批质量合格的条件,共三个方面: 资料检查、主控项目检验和一般项目检验。质量控 制资料反映了检验批从原材料到最终验收的各施工 工序的操作依据检查情况以及保证质量所必须的管 理制度等,对其完整性的检查实际是对过程控制的 确认,这是检验批合格的前提。
❖ 为了使检验批的质量符合安全和功能的基本要求、 达到保证市政工程质量的目的,各质量验收规范对 各检验批的主控项目、一般项目的子项合格质量给 予明确的规定。
两者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性质,只是批量的大小不同而已,因 此将有关的检验批汇集构成分项工程。分项工程合格质量的 条件比较简单,只要构成分项工程的各检验批的验收资料文 件完整、并且均已验收合格,则分项工程验收合格。
❖ 3、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 (1)分部子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 (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 (3)涉及结构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 ❖ (4)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 ❖ 说明:分部工程的验收在其所含各分项工程验收的基础上进行。本条给出了分部工程验收
补充:
❖ 四、当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
❖ 1 经返工重做或更换器具设备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
❖ 2 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 (如:砼试块强度不合格,实体检测合格)
❖ 3 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 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即质量管理中所 称的“让步验收”,也就是说,本工程属于不符合原设计的质量要求, 但仍能使用,这类工程虽然仍列入通过验收的范畴,但与正常通过验收 的工程在质量上是有区别的。
合格的条件:首先分部工程的各分项工程必须已验收合格、且相应的质量控制资料文件必 须完整,这是验收的基本条件;此外由于各分项工程的性质不尽相同,因此,作为分部工 程不能简单地组合而加以验收,尚须增加以下两类检查项目:涉及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项目 应进行有关见证取样送样试验或抽样检测,关于观感质量验收这类检查往往难以定量只能 以观察触摸或简单量测的方式进行并由各个人的主观印象判断检查结果并不给出合格或不 合格的结论,而是综合给出质量评价。对于差的检查点应通过返修处理等补救。
三、市政工程质量验收合格要求
❖ 1、检验批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
❖ (2) 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等原始资料及质量 检查记录
❖ 说明:检验批是工程验收的最小单位,是分项工程 乃至整个市政工程质量验收的基础。检验批是施工 过程中条件相同并有一定数量的材料构配件或安装 项目。由于其质量基本均匀一致,因此可以作为检 验的基础单位、并按批验收。
❖ 检验批的合格质量主要取决于对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检验结果。主控 项目是对检验批的基本质量起决定性影响的检验项目,因此必须全部符 合验收规范的规定。一般项目合格率应达到80%及以上,且不合格点的 最大偏差值不得大于规定允许偏差的1.5倍。
❖ 老规范: ❖ 主要检查项目在项目栏列有者的合格率应达到100%; ❖ 非主要检查项目的合格率均应达到70%且不符合本标准要求的点,其最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与新规范配套检验评定用表
常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胡锋) 二00九年九月
❖主要内容:
❖ 一、市政工程划分与质量验收的程序、 组织、合格判定标准
❖ 二、道路、桥梁、给排水管道新规范配 套检验评定用表
一、市政工程划分与质量验收 的程序、组织、合格判定标准
❖ (一)市政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 ❖ (二)市政工程质量验收的程序和组织 ❖ (三)市政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的条件 ❖ (四)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的处理程
❖ 引申:桥梁桩基、天然地基基础验收:勘察应参加。
❖ 3 单位工程验收
❖ (1)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 查评定并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
❖ 说明:本条规定单位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首先要依据质量 标准、设计图纸等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自检,并对检查结果进 行评定,符合要求后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和完整的 质量资料,请建设单位组织验收。实际做法(也即本规范之 规定+施工质量竣工验收):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报监理 →监理约请相关人员进行预验收,并据结果完成评估报告, 报建设单位→施工质量竣工验收(增项)→建设单位组织进 行竣工验收。
合格 ❖ (2) 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 (3) 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
能的检测资料应完整 ❖ (4) 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应符合相关专业质
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 (5) 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 ❖ 规范后附:质量控制资料表、安全和功能检测记录
表、外观检查记录表;监理预验收时应完成并提供;
❖ 现规范:
❖ 1 单位工程的划分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 (1)具备独立施工条件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
建筑物及构筑物为一个单位工程,在市政工程中每 一独立合同应作为一个单位工程。 ❖ (2)建筑规模较大的单位工程可将其能形成独立 使用功能的部分为一个子单位工程。
❖ 2 分部工程的划分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二、道路、桥梁、给排水管道新 规范配套检验评定用表
❖ (一)道路新规范验收评定用表 ❖ (二)桥梁新规范验收评定用表 ❖ (三)给排水管道新规范验收评定用表 ❖ (四)表格填写说明
❖ (一)(二)(三)说明见具体表格
(四)表格填写总体说明
❖ 1、表格填写时分为文字描述、填写具体数据 两种;
❖ 主控项目有文字描述,或填写实测值; ❖ 一般项目有文字描述,或填写偏差值; ❖ 2、作为文字描述时,该条款未分格(小格进
❖ (2)建设单位收到工程竣工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 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含分包单位)、设计、监理 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单位子单位工程验收。验收 组组长由建设单位担任。
❖ 说明:本条规定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应由建设单位负 责人或项目负责人组织,由于设计、施工、监理单 位都是责任主体,因此设计、施工单位负责人或项 目负责人及施工单位的技术质量负责人和监理单位 的总监理工程师均应参加验收。勘察单位虽然亦是 责任主体,但已经参加了地基验收,故单位工程验 收时可以不参加。工程设施运行管理单位应派员参 加验收。
❖ 这4条内容也是按验收统一标准模式拷贝的,上述第3条对应于市政工程中的功能性试 验,主要是指管道闭水、水压、道路弯沉、桥梁动静载。因此,对于用弯沉(设计文件有 明确指标)检查是否合格来作为评判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与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 存在法理依据的。
4、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的质量应验收
行合并); ❖ 需填写实测值或偏差值时,数据填在小格
中;
❖ 3、主控项目不允许有偏差,必须100%合格 (如压实度,必须全部合格);
❖ 4、主控项目、一般项目,在规范中均有检查 方法、检查频率或数量的具体规定,实际填 写时按规范要求执行即可;
❖ 5、钢筋加工、成型与安装检验评定表,已编 制入桥梁表式中。在道路挡墙、给排水砼检 查井等结构物中如涉及钢筋的内容,参照桥 梁表式,不再单独编制;
❖ (3)当参加验收各方对工程质量验收意见不一致时,可请 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协调处理。
❖ (4)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将 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有关文件报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 说明: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是加强政府监督管理,防 止不合格工程流向社会的一个重要手段。建设单位应依据建 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部有关规定,到县级以上人民政 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备案,否则不允许投入 使用。
❖ 房建工程中:子分部较多,如结构主体分部:砼子分部、砖 切体子分部、钢结构子分部、木结构子分部等。
❖ 3 分项工程应按主要工种材料、施工工艺、设备类别等进行划分:如:路基中软 基处理、路基填土属于两个先后顺序的分项工程;路面基层中的10%灰土与二灰 碎石同样如此。
❖ 分项工程可由一个或若干检验批组成。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 需要进行划分
❖ 2 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 和技术质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分部工程的勘察、设计单 位工程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也应参加相关分部工程验收。
❖ 说明:本条规定了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的组织者及参加验收的相关单位和人员。 工程监理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因此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 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技术质量负责人及有关人员进 行验收。因为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的主要技术资料和质量问题是归技术部门和质量 部门掌握,所以规定施工单位的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参加验收是符合实际的。由 于地基基础、主体结构技术性能要求严格、技术性强,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 因此规定这些分部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也应参加相关分部的工程 质量验收。
❖ (1) 分部工程的划分应按专业性质建筑部位确定
❖ (2) 当分部工程较大或较复杂时可按材料种类、施工特点、 施工程序、专业系统及类别等划分为若干子分部工程
❖ 说明:
❖ 如:按照新规范要求,道路可分为路基、基层、面层、人行 道等分部工程;一般情况下道路工程无需划分子分部工程, 但路面工程中沥青路面和水泥砼路面可视为两个独立的子分 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