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 浙江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往来在区域间

合集下载

2019秋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讲义:第一单元第二课乡村与城市

2019秋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讲义:第一单元第二课乡村与城市

第二课乡村与城市第1节乡村聚落、城市聚落一、聚落的含义与分类1.含义: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并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2.分类:聚落的主要类型为乡村和城市。

二、乡村聚落1.含义:即村落,是乡村地区人们的居住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2.乡村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及其表现(1)分布与形态:乡村聚落的分布、形态等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2)表现(举例)①乡村聚落的分布受自然环境的影响②乡村聚落的形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平原地区的村落密集,多呈团状分布;山谷中的村落一般沿山谷呈带状分布。

③房屋建筑:传统乡村聚落中的房屋建筑,往往体现出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

(图见课本P10)(3)生产生活方式①成因(关系):由于所处自然条件的差异,乡村里的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各不相同,人们的生活也各具特色。

②举例:平原地区的乡村,人们主要从事农业(种植业);傍水而居的乡村,人们有的主要从事渔业;山区的乡村,人们有的从事林业;高原地区的乡村,人们主要从事牧业。

(图见课本P10)三、城市聚落1.形成(1)基础:一般来说,城市聚落是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2)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乡村聚落里逐渐出现了商业,成为所在地区的行政管理中心,居民中增加了许多从事农业以外职业的人。

这样,城市聚落就出现了。

乡村聚落――→随着社会发展有些乡村聚落里逐渐出现了商业,成为所在地区的行政管理中心, 居民中增加了许多从事农业以外职业的人――→随着社会发展城市聚落2.城市景观的特征(或:与乡村景观的区别)有规模宏大的公共建筑,楼房高而密集(密集分布的住宅楼群),交通发达(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密集呈网状),人群熙攘的商业中心(人口密集),错落有致的园林绿地……3.城市功能(1)城市有大有小,人口有多有少,特色与功能各异。

特色不同:①有的城市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以政治活动为主,如北京;②有的城市工商业发达,偏重于经济活动,如上海;③有的城市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在文化艺术方面富有特色,如法国巴黎;等等。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1.2乡村与城市教材解读与知识提升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1.2乡村与城市教材解读与知识提升新人教版

第二课乡村与城市第1节乡村聚落、城市聚落一、聚落的含义与分类1.含义: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并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2.分类:聚落的主要类型为乡村和城市。

二、乡村聚落1.含义:即村落,是乡村地区人们的居住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2.乡村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及其表现(1)分布与形态:乡村聚落的分布、形态等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2)表现(举例)①乡村聚落的分布受自然环境的影响②乡村聚落的形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平原地区的村落密集,多呈团状分布;山谷中的村落一般沿山谷呈带状分布。

③房屋建筑:传统乡村聚落中的房屋建筑,往往体现出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

(图见课本P10)(3)生产生活方式①成因(关系):由于所处自然条件的差异,乡村里的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各不相同,人们的生活也各具特色。

②举例:平原地区的乡村,人们主要从事农业(种植业);傍水而居的乡村,人们有的主要从事渔业;山区的乡村,人们有的从事林业;高原地区的乡村,人们主要从事牧业。

(图见课本P10)三、城市聚落 1.形成(1)基础:一般来说,城市聚落是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2)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乡村聚落里逐渐出现了商业,成为所在地区的行政管理中心,居民中增加了许多从事农业以外职业的人。

这样,城市聚落就出现了。

乡村聚落――→随着社会发展有些乡村聚落里逐渐出现了商业,成为所在地区的行政管理中心,居民中增加了许多从事农业以外职业的人――→随着社会发展城市聚落2.城市景观的特征(或:与乡村景观的区别)有规模宏大的公共建筑,楼房高而密集(密集分布的住宅楼群),交通发达(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密集呈网状),人群熙攘的商业中心(人口密集),错落有致的园林绿地……3.城市功能(1)城市有大有小,人口有多有少,特色与功能各异。

特色不同:①有的城市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以政治活动为主,如北京;②有的城市工商业发达,偏重于经济活动,如上海;③有的城市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在文化艺术方面富有特色,如法国巴黎;等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乡村与城市教学课件5 (共22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乡村与城市教学课件5 (共22张ppt)

交流领域 事例
物产 舟山水产品销往国外
经济
舟山参加长三角地区工业经济交流合作 座谈会
文化 教育 人才
舟山国际沙雕节
Xx去北京上大学
舟山招聘海外高层次人才(舟山海外高 层次人才交流推荐会在狮城举行)
3.依据舟山交流联系之路,说说如何进行区域 交流联系?
①要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交流联系计 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
课程标准:
观察不同区域之间的人员流动、物资 交流、信息传播、文化融汇等方面的 联系,认识区域联系在人们生活中的 重要意义。
浙安 江徽 江重 苏庆
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各地有什么特产?
我们能在舟山买到来 自全国各地的特产、商品, 这说明了什么?
区域之间是有联系的。
第二课 第三框 往来在区域之间
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一初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14、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②不但要发扬优势,还要吸收外地优势— —加强区域联系,优势互补
知识点回顾
区域联系的原因 区域联系的内容 区域联系的意义(必要性)
当堂检测
1、山区需要从平原、盆地地区掉进粮食、 棉花等农产品;平原地区需要从山区和 丘陵地区调进大批林木产品。这表明区 域之间需要( B ) A、在自然条件上保持一致 B、在经济发展上优势互补 C、在文化、信息上保持联系 D、在物产上保持一致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第二课乡村与城市课件1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第二课乡村与城市课件1新人教版
的信息 D、内地青少年代表到香港参加文艺演出
3、下列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中,属于文化交流的是 ()
A、浙江西湖藕粉销往海外 B、江苏某医院专家与美国同行进行网上会诊 C、山东省派干部支援西部大开发 D、内地青少年代表到香港参加文艺演出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下面四个人的话分别反映了 区域之间哪些方面的联系。
尖子生好方法:听课时应该始终跟着老师的节奏,要善于抓住老师讲解中的关键词,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利用老师讲课的间隙,猜想老师还会讲什么,会怎样讲, 怎样讲会更好,如果让我来讲,我会怎样讲。这种方法适合于听课容易分心的同学。
2019/5/27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31
thank
you!
2019/5/27
老师没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就应当立即主动地去思考,积极地寻找答案,然后和老师的解答进行比较。通过超前思考,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对这些“难点”的理解 上,保证“好钢用在刀刃上”,从而避免了没有重点的泛泛而听。通过将自己的思考跟老师的讲解做比较,还可以发现自己对新知识理解的不妥之处,及时消除知识 的“隐患”。
2、我们在超市里能买到 各地生产的商品,这个 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想一想:
山 西 陈 醋


西



自然条件
物产
海 南
自然条件
物产
重 庆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社会生活
自然条件
物产
自然条件
物产
一、区域联系的必要性 商店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品,这 说明了什么?
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 物产也有所不同。为了满足人们 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 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 补。
社区小调查 区域差异产生交流的需要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多种多样的社区共50页文档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多种多样的社区共50页文档

谢谢!
(2) 明阳小区和王村 同为社区,你能列举 具体有哪些不同点?
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有 明阳小区 街心花园、邮局、商场、 的特点是: 学校,设施齐全,是典型
的城市社区。
依山傍水,有大面积的农
王村的特点是:
田和旱地,生长着许多农 作物,村里还有大批果园,
有卫生院、商店、邮局和
学校,是典型的农村社区。
社区类型 社区规模 主要产业
名称:生 活小区
总是与一定的 地理区域相联 系的。
二、往来于区域之间
你经常逛超市吗? 你最喜欢买什么商品? 这些商品是哪里出产的呢?
山 东 花 生
山 西 陈 醋
杭 州 茶 叶
为什么一些外 地调运的东西 为什么在本地 区不能生产?
为什么要调运外地的商品呢?
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 同,物产也不同,但为了满足 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 各区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 现优势互补。
研单位以及ຫໍສະໝຸດ 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分布
地区。主要
中 关 村
从事教育、 科研和高新 技术产品的 研制工作。
名称:高 新科技园 区
B区
主要特征: 是商业中心 所在地。主 要从事商业 活动。
名称:
商业区
C区 主要特征:是工业企业的集中地,主要从事 产品生产。
名称:工业区
D区
主要特征: 是芳庄小 区,是居 民居住的 地方。
一、识别不同的社区
美丽的牧区
繁华的商业区
村落
城镇
村庄
小城 镇
大都 市
城市
(一)不同类型的社区
社区 类型
划分 依据
功能社区
自然社区
行政社区
举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1.2乡村与城市(共3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1.2乡村与城市(共39张PPT)
信息联系
的是(

A、浙江余姚的杨梅销往上海
B、浙江温州的居民到四川投资建厂
C、北京某大学生在网上查询有关人才市场
的信息
D、内地青少年代表到香港参加文艺演出
3、下列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中,属于文化交流
的是(

A、浙江西湖藕粉销往海外
B、江苏某医院专家与美国同行进行网上会

C、山东省派干部支援西部大开发
D、内地青少年代表到香港参加文艺演出
历史文化 积淀厚重 (巴黎)
北京市的功能区
三、往来在区域之间
比一比:
1.农村与城市相比有哪些物资上 的优势和劣势?
2.城市比农村有哪些物资上的优 势和劣势?
3.怎样能够让双方的人们生活的 更美好?
城市农村之间的往来:
城市
农村
物资 经济 文化 信息 技术 人才……
物资联系
图1-30 不同区域的物资流动
第二课乡村与城市
依山傍水,有大面积的农田和 旱地,生长着许多农作物
高楼大厦密集分布,交通网 络纵横交错。。。。。。
请同学们谈谈两幅图各自的景观差异。
小结: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
乡村
城市
景观
建筑物(高度、 密度等) 公共实施(类 型、数量、便 利程度等)
人口(人口数 量、人口密度、 职业等)
❖乡村聚落
农村 林场 牧村 渔村
请同学们总结:
• 乡村聚落与自然环境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乡村聚落的很多方面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城市聚落
城市的形成
①灌溉农业发达地区
③出现劳动分工,集市开始出现
②农业技术得以创新
④集市逐渐演变为城市城市特色源自政治活动为主 (首都北京)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课乡村与城市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课乡村与城市 教案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本节课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对城市与乡村的历史演变、城乡关系的变化等方面存在理解上的困难。此外,学生可能对乡村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等现实问题感到困惑。针对这些困难,老师需要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解答心中的疑惑。
《乡村社会学》:该书从社会学角度研究乡村的发展、乡村社会结构以及乡村问题,适合学生深入了解乡村社会的特点和问题。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乡村与城市的未来发展:让学生思考乡村与城市在未来发展中的趋势,如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
乡村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让学生探讨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护和发展乡村文化,弘扬乡村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5.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内容: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乡村与城市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乡村与城市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作业反馈:
1.阅读材料:检查学生是否能够理解乡村与城市的起源和古代城市的发展,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批改和反馈。
2.案例分析:检查学生是否能够分析所熟悉的乡村或城市案例,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
3.城乡差异调查:检查学生是否能够进行城乡差异的调查,对学生的调查结果进行批改和反馈,并给出改进建议。
4.保护乡村文化的建议: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提出关于如何保护和发展乡村文化的建议,对学生的建议进行批改和反馈,并给出改进建议。
3.实验器材:如果本节课涉及实验环节,要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城乡调查的实践活动,准备调查问卷、录音设备等器材,保证学生能够安全、顺利地完成实验。

(完整word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目录详细

(完整word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目录详细

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4------81从社区看我家2在社区中生活第二课乡村与城市9------151乡村聚落2城市聚落3往来在区域之间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16------22 1带着地图定向越野2带着地图去旅行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第一课大洲与大洋24------291人类的栖息地2海洋对人类的影响第二课自然环境30------411地形多样2气象万千3众多的河湖4风光迥异第三课世界大家庭42------521人口与人种2语言与宗教3国家和地区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53------561观察地球仪2使用地球仪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一课家住平原58------631稻作文化的印记2用机械种庄稼第二课与山为邻64------691垂直的生计2山地之间第三课傍水而居70------751耕海牧鱼2水上都市第四课草原人家76------811逐水草而居2现代化的牧场第五课干旱的宝地82------871石油宝库2沙漠绿洲综合探究三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88------921确定区域的位置与范围2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3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4感受区域的发展第四单元文明中心-------城市第一课美国政治的心脏:华盛顿94------96第二课文化艺术之都:巴黎97------100第三课IT新城:班加罗尔101------103第四课汽车城:蔚山104------106第五课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107------109综合探究四如何认识城市------以莫斯科为例110------1131描述城市的位置和环境2归纳城市的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