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与中心之间

合集下载

关于中心和边缘的作文_高三作文

关于中心和边缘的作文_高三作文

关于中心和边缘的作文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在我看来,这是个人处于边缘和中心态度的最好诠释。

中心与边缘表面上看,是绝对的对立面。

可深究其理,又何尝不存在一种神奇的转化关系呢?如果一味地满足于中心的便捷性,可塑性,那么不仅会被中心所束缚,甚至还遗失基本的常识。

股神巴菲特每年都有与幸运民众共进晚餐的活动,自然引得不少媒体争相报道。

吃饭的场所便成为媒体竞争的中心。

装饰的精美,菜肴的昂贵都成为报道的内容。

然而,挤不进中心场地的小记者,却发现流浪汉正对着垃圾桶里饭店的残渣吃得津津有味,享受度不比与巴菲特共进晚餐的民众逊色。

由此,他领悟到知足常乐,写了一篇与众不同的新闻稿,反而获得了巴菲特的青睐,赢得了报道权。

反观占据中心优势地位的媒体,只一个劲地渲染中心的华丽,忘却最根本的目的。

即使充满便利,也是毫无作用,这是中心边缘化的典型表现。

然而最渺小的边缘却蕴藏着最本质的常识,边缘也因此而中心化。

两者的转化是不经意却发人深思的。

处于中心就要使自己的能力发挥最大化,以给其他人对中心的向往。

左拉是一个作家,他自然饱受人们的关注,一言一行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读者的思维方式。

当他为一个不为人知的个人控告国家,要求国家尊重个人权利的同时,其他人就会意识到这个所蒙蔽的问题,进而就会为它而采取措施,这不可不谓曰“中心效应”。

所以,中心是荟萃认同感的有利地势,有机会便要发挥其光热,也成为它吸引人的闪光点。

位于边缘,则增添一种闲情雅致。

不急不慢的生活方式,往往造就熟能生巧的技艺。

煮饭仙人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守着他的灶台,蒸出了最让人感到幸福的米饭。

不是说有多么出奇,而是对边缘的坚守是常人无法匹敌的。

边缘的质朴熏陶出了如此勤勉的人,也让中心的人因它的存在而倍感舒心。

就我而言,中心与边缘是密不可分的。

它们对彼此都有一种吸引力,好坏之分便是看人对他的态度。

人的态度决定他的处事原则,也决定了他是处于边缘还是中心。

更何况,“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哪里都应该守住最基本的原则。

中心和边缘的议论作文主题

中心和边缘的议论作文主题

中心和边缘的议论作文主题在这个广袤的世界里,似乎总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把人和事物划分到中心或者边缘的位置。

中心,往往被光芒环绕,吸引着无数的目光和资源;而边缘,则常常被遗忘在角落,默默地存在着。

就拿我曾经参加过的一次同学聚会来说吧。

那次聚会,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中心与边缘”的小剧场。

聚会定在了一家豪华的酒店,当我走进那个大包厢的时候,里面已经热闹非凡。

我一眼就看到了被众人围在中间的小李,这家伙如今可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管,西装革履,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他的身边围满了人,大家都在笑着、附和着他说的每一句话,那场景,他毫无疑问就是这个聚会的中心人物。

而在包厢的角落里,我看到了小王,他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眼神有些游离。

小王以前在学校里成绩也不错,可毕业后工作一直不太顺利,如今只是在一家小公司里打着一份普通的工。

他似乎不太愿意参与到热闹的氛围中,只是偶尔抬起头,看看大家,又迅速低下头去。

我找了个位置坐下,听着小李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在公司里的各种辉煌事迹,什么谈成了一笔多大的生意啦,什么得到了老板的赏识啦。

周围的人纷纷投去羡慕的目光,时不时还发出赞叹的声音。

我心里不禁有些感慨,这就是中心的魅力啊,能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让大家都围着他转。

在小李的光芒下,小王显得更加黯淡无光。

我看到有人过去跟小王搭话,也只是简单几句就又回到了小李那边。

小王的脸上始终带着一丝尴尬的笑容,那笑容里似乎藏着无奈和落寞。

吃饭的时候,这种中心和边缘的差别就更加明显了。

小李坐在主位上,大家纷纷向他敬酒,说着各种讨好的话。

而小王呢,默默地吃着饭,很少有人主动跟他交流。

我注意到他夹菜的动作都显得有些小心翼翼,仿佛生怕引起别人的注意。

后来大家开始唱歌,小李自然是当仁不让地第一个拿起话筒,一展歌喉。

他的歌声其实也不算特别好听,但大家都鼓掌叫好。

小王坐在一旁,几次想拿起话筒,可最终还是放下了。

聚会结束的时候,小李被一群人簇拥着往外走,大家还在热情地邀请他下次再聚。

材料作文“中心与边缘”及范文(2) 胡高清

材料作文“中心与边缘”及范文(2)  胡高清

材料作文“中心与边缘”及范文(2)胡高清胡高清">材料作文“中心与边缘”及范文(2)胡高清胡高清(好友唐德光书法近作)材料作文“中心与边缘”及范文(2)——高三(2)班作文展台(121)胡高清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心是令人向往的地方,处于中心地带往往有诸多便利、机会和认同。

当然也有人在中心地带迷失,最终边缘化。

边缘是让人平静的地方,它的质朴和别样让生活其中的人受益良多,甚至还吸引中心的人们探寻它的魅力。

只要不沉沦,边缘也可以是中心。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李鑫中心令人向往,机会,便利,资源,无一不闪着诱人的光泽,吸引着人们趋之若鹜,纷至沓来;边缘使人平静,质朴,别样,洒脱的生活别有一番精彩。

中心与边缘在地域上的分化鲜明而真实地存在,我们的人生也就自然无法绕开这一选择——是跻身中心还是安居边缘?在“熙熙皆为利来,嚷嚷皆为利往”的社会,价值观念物化,精神世界外化的现代人更趋向于物质丰盈的中心。

其实,追求中心本无错,但若沉溺中心,对梦想的追求就往往偏执成过分依赖资源或极力拉拢人脉的无谓挣扎。

当人们习惯于通过身居中心而获得与众人同行的安全感以及虚无的自我认同时,中心的机遇便很难为失去初心的人们所利用把握。

相反,中心的繁华,却极易让人迷失。

多少人忘记了“堂皇转眼凋零,嚣腾是短命的别名”的忠告,沉湎于追名逐利的激烈竞争中,在飞逝的岁月中遗失了梦想,迷失了自我;又有多少人在中心浮夸风气的熏染下,将物欲的满足看做最大需求,因精神的匮乏难以获得最纯净的精神满足,难以享受最简单的幸福。

因此,我认为,相比于极易导致内心贫瘠的中心,能为精神提供富足养料与自由空间的边缘更应成为人们的选择。

我也更赞同陶渊明诗中所写的“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

正如寂静山谷中,鲜花得以开得繁盛,流水依旧自在从容一般,拥有极大创造力的人又何尝不能于静寂的边缘获得自我生命价值的最大展现?山“空”如何?只要信念不空,一分一秒的努力与沉潜也会让人生充实而丰满;处于边缘又如何?只要初心未变,一点一滴的沉静与积淀也会成就心灵的丰盈与繁盛。

中心计算+边缘计算

中心计算+边缘计算

中心计算+边缘计算中心计算(Centralized Computing)和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是两种不同的计算模式,它们在数据处理和计算资源分配上有所区别。

中心计算是指将数据和计算任务集中在中心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处理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终端设备(如个人电脑、智能手机)主要用于数据的输入和输出,而实际的数据处理和计算任务则由中心服务器完成。

这种模式下,数据需要通过网络传输到中心服务器进行处理,然后再将结果返回给终端设备。

中心计算模式适用于需要大量计算资源和存储空间的任务,例如大规模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训练等。

边缘计算是指将数据处理和计算任务分布到离终端设备更近的边缘节点上进行处理的模式。

边缘节点可以是智能手机、路由器、物联网设备等。

在这种模式下,数据可以在边缘节点上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减少了数据传输的延迟和带宽消耗。

边缘计算模式适用于需要实时响应和低延迟的应用场景,例如智能家居、无人驾驶等。

中心计算和边缘计算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差异:1. 数据处理位置,中心计算将数据处理任务集中在中心服务器上,而边缘计算将数据处理任务分布到离终端设备更近的边缘节点上进行处理。

2. 延迟和带宽消耗,边缘计算可以减少数据传输的延迟和带宽消耗,因为数据可以在离终端设备更近的边缘节点上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而不需要传输到中心服务器。

3. 可靠性和安全性,中心计算通过集中的服务器提供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边缘计算则需要依赖边缘节点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 计算资源限制,边缘节点通常具有较低的计算资源和存储空间,而中心服务器可以提供更强大的计算资源和存储空间。

5. 应用场景,中心计算适用于需要大规模计算资源和存储空间的任务,而边缘计算适用于需要实时响应和低延迟的应用场景。

综上所述,中心计算和边缘计算都有各自适用的场景,选择哪种计算模式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和资源限制。

在某些情况下,中心计算和边缘计算也可以结合使用,形成混合的计算架构,以充分利用中心服务器和边缘节点的优势。

中心-边缘基础上的全球化博弈

中心-边缘基础上的全球化博弈

中心-边缘基础上的全球化博弈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世界正处于一个中心-边缘基础上的全球化博弈阶段。

这种博弈不仅在经济领域展开,也涉及到政治、文化和科技等多个领域。

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之间的博弈关系,不仅影响到各国的发展和利益分配,也对整个国际社会的格局和秩序产生深远影响。

中心-边缘基础上的全球化博弈体现在经济领域。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心国家和边缘国家之间形成了一种分工合作的经济模式。

中心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资本,通过跨国公司和国际贸易,将生产基地转移到边缘国家实现成本最小化,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

边缘国家则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扩大出口来获取经济利益。

在这种经济博弈中,中心国家通常占据着主导地位,而边缘国家则面临着被剥削和被外部依赖的风险。

中心-边缘基础上的全球化博弈也表现在政治领域。

中心国家通常通过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实力来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影响力,在国际事务中占据主导地位。

而边缘国家则通过各种联盟和外交手段来争取更多的资源和空间,以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发展利益。

在当前国际关系中,中心国家通常占据着话语权和决策权,而边缘国家则只能在国际舞台上充当配角,难以影响国际事务的走向。

中心-边缘基础上的全球化博弈还在文化和科技领域有所体现。

中心国家通过文化输出和科技创新,传播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产品,主导着全球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而边缘国家则承受着来自中心国家文化侵入的压力,难以维护本国的文化特色和创新能力。

在科技领域,中心国家拥有世界领先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边缘国家则通常面临科技依赖和知识输出的困境,这也使得全球化博弈的不平等问题更加突出。

中心-边缘基础上的全球化博弈反映了当今国际体系中的不平等和非对称性。

中心国家通过自身的优势资源和权力,压制和剥削边缘国家,造成了全球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和社会经济的不公正现象。

这种博弈关系不仅加剧了全球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也给国际社会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危机。

面对中心-边缘基础上的全球化博弈,边缘国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

中心与边缘作文

中心与边缘作文

中心与边缘作文英文回答:The center and the edge are two concepts that are often contrasted and juxtaposed in literature, art, and philosophy. The center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stability, order, and power, while the edge is associated with instability, chaos, and freedom.In the novel The Great Gatsby, Nick Carraway, the narrator, observes that West Egg, where Gatsby lives, is a place of "elaborate ritual". The mansions are all the same, and the people who live in them are all trying to conform to the same standards of behavior. In contrast, East Egg, where Nick lives, is a place of "careless wealth". The people who live there are more relaxed and less concerned with appearances.Nick's description of West Egg and East Egg can be seen as a metaphor for the center and the edge. West Egg is thecenter, where people are trying to impose order on the world. East Egg is the edge, where people are more free to express themselves.The center and the edge are also contrasted in the film Blade Runner. The film is set in a dystopian future where the city is divided into two sections: the rich andpowerful live in the center, while the poor and oppressed live in the edge. The center is a place of order and control, while the edge is a place of chaos and violence.The film's protagonist, Rick Deckard, is a blade runner, whose job is to hunt down and kill replicants, which are artificial humans who have escaped from the off-world colonies. Deckard initially believes that his job is necessary to protect the center from the edge. However, as he gets to know the replicants, he begins to question the morality of his actions.The film's ending is ambiguous, but it suggests thatthe center cannot ultimately control the edge. Thereplicants are able to escape from the city and find a newhome for themselves.The center and the edge are two important concepts that can be used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around us. The centeris the place where power and order reside, while the edgeis the place where chaos and freedom can be found.中文回答:中心与边缘是文学、艺术和哲学中经常对比和并列的两个概念。

中心-边缘基础上的全球化博弈

中心-边缘基础上的全球化博弈

中心-边缘基础上的全球化博弈全球化博弈是指各种利益相关方在国际经济和政治体系中相互争夺权力、资源和影响力的过程。

这种博弈既包括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合作,也包括企业和社会团体之间的竞争和合作。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心国家和边缘国家之间的博弈尤为突出。

中心国家通常指经济、技术和政治实力相对较强的国家,而边缘国家则相对较弱。

本文将从中心-边缘基础上的全球化博弈这一视角展开探讨。

一、全球化的背景全球化是指国际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和技术等领域的交流和融合过程。

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包括跨国公司的兴起,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增加,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文化交流的加强等。

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各种资源和信息得以跨国流动,国际经济和政治体系变得更加相互依存。

而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心国家和边缘国家之间的差距逐渐加大,博弈的角力也越来越激烈。

二、中心-边缘的经济博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心国家的经济实力往往比边缘国家更为强大。

这种差距导致了中心国家在国际经济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而边缘国家则更多地处于被动接受外部资源和规则的境地。

中心国家通过掌握科技、资本和市场等资源,获得了更多的竞争优势,而边缘国家则难以摆脱资源匮乏和技术落后的困境。

在全球化的经济博弈中,中心国家往往主导着国际市场和产业链的布局,通过跨国公司和贸易规则对边缘国家进行控制和影响。

中心国家也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进行资源获取和投资,这进一步加剧了中心-边缘之间的经济不平衡。

边缘国家为了争夺国际经济发展的机会,往往被迫接受不公平的贸易条件和金融规则,甚至成为中心国家的“附庸”。

在全球化的政治博弈中,中心国家往往通过各种方式影响全球政治格局和国际规则,以维护自身的国际利益和地位。

这种政治博弈不仅表现为中心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合作,也包括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之间的博弈。

中心国家通过国际组织、军事联盟和外交手段,对边缘国家进行政治压力和干预,以达到自身政治目标和战略利益。

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从二里头和二里岗时期的中心和边缘之间的关系谈起

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从二里头和二里岗时期的中心和边缘之间的关系谈起

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从二里头和二里岗时期的中心和边缘之间的关系谈起编者按: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在中华文明史和国家形成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延伸中国历史轴线、增强中国历史可靠性、丰富中华文明历史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为深入探讨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历史脉络和规律,准确阐释中华文明的本质和基因谱系,充分展示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编辑部邀请四位学者就中原中心的形成、二里头的文化渊源和宗族等与中国早期文明相关的核心问题进行探讨,二里头遗址和夏历史的发掘,二里头和中国青铜文明的诞生,以期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做出贡献。

众所周知,中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核心区域。

这一地区不仅孕育了三代灿烂的文明,还先后发展了秦、汉、隋、唐等大一统王朝。

中原中心的形成是中华文明起源中的一个大问题。

自百年前中国考古学诞生以来,它已成为考古学家致力于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考古发现的出现,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仍在探索之中。

一、王朝乃中原中心之始的基本认识由古典文献记载与地下出土文字材料对证,进而得到确认的最早的中国古代王朝遗存,是商代后期的殷墟遗址。

至20世纪50年代,发现早于殷墟而文化特征与之相似的二里岗文化及其中心都邑郑州商城,把考古学上的商文化又往前推了一步。

但一旦脱离“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的互证,郑州商城究竟属商王朝中期抑或早期都邑,学术界聚讼纷纭。

显然,殷墟文化与二里岗文化之间,是中原地区“历史”时代与更早的“原史”时代的分界点。

1959年,徐旭生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率队踏查“夏墟”,又发现了位于中原腹心地区洛阳盆地的二里头遗址,熟谙古典文献的徐旭生却推断该遗址应为商王朝的开国君王汤所都。

此后学术界围绕夏文化和夏、商王朝分界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论争,至今仍莫衷一是,从中可以显见考古学参与狭义史学探讨的局限性。

但缺乏或全无当时确切文字材料的“原史”时代,恰恰是考古学可以扬长避短、大显身手的研究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缘与中心之间
【摘要】:从符号学意义上讲,真正的符号所触及的是人类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本文试图运用符号学理论研究澳大利亚小说家伊丽莎白·乔丽的作品,认为乔丽小说的主要意义在于对西方传统二元论的消解与超越。

这是她的小说反传统意义的出发点,也是批评家认为她的作品晦涩难懂的主要原因。

很多批评家对乔丽的小说态度炽热,但多少都停留于感性层面,并未洞见其文字背后的哲学深度。

这主要是缺乏对于反传统思维的文学趋势的理性把握。

符号学理论思考有助于在西方二元认知法框架之外理解乔丽的小说、考察其动力机制和文化涵义。

论文试图通过对乔丽的五部小说和一部自传性文集的符号学分析,廓清乔丽创作阶段分期的难解之谜,揭示其作品至今不为人认识的某些内涵,以及乔丽为社会边缘人代言的深远意义。

论文由引论、正文(共七章)和结论组成。

引论部分回顾了迄今为止人文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主义)对乔丽的研究。

由于乔丽的小说超越了人文主义批评理念,人文主义批评自身的局限容易导致对小说的误解与误读。

批评家从后现代角度评价乔丽小说的方法,具有更大的意义和价值。

乔丽小说所探索的固然也是女性主义所关注的富有争议的社会问题,但是乔丽小说的主题显然更具有普遍性。

对乔丽小说研究最有意义的方法是后殖民主义批评方法。

该方法研究边缘与中心问题,这恰恰是乔丽在作品中力图消解的二元思维方式。

而采用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则可以更好地破解乔丽小说中边缘与
中心背后所隐藏的深刻涵义。

引论中对如何应用该方法作了进一步的理论阐释。

第一章关于边缘与中心概念的理论探索可追溯至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两分认知法。

它有两个起源:哲学和宗教。

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和基督教教义是两分式思维方式的始作俑者。

二者的目的都是权力中心引导人们在两分法的框架内形成对世界的判断方式:否定的或肯定的。

肯定的一方是权力方,即中心;否定的一方则是非权力方,即边缘。

这也是边缘与中心超越其空间能指的一个体现。

作为符号,边缘与中心的概念是随着殖民主义的扩张而产生的,表现了意识形态斗争的历史性变化:从表现为阶级斗争到东方与西方的斗争,而当前【关键词】:伊丽莎白·乔丽边缘中心符号学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611.074
【目录】:Acknowledgement20-23Introduction23-36Ⅰ.AReviewofCriticalStudyonJolley23-30Ⅱ.ASemiologicalApproach30-32Ⅲ.MethodofApplication32-36ChapterOneMarginandCenter36-74Ⅰ.DichotomousConceptualizationoftheWorld38-48
Ⅱ.DefinitionofMarginandCenter48-59Ⅲ.RelationshipbetweenMarginandCenter59-69Conclusion69-74ChapterT woElizabethJolleyandSenseofMargin—CentralMischief74-108
Ⅰ.ClaimsofBeingMarginal76-88Ⅱ.Self-discoveryAndDualDivision88-98Ⅲ.MarginalRepresentationinJolley’sFiction98-104Conclusion104-108Ch apterThreeSilenceintheShadowofPower—Mr.Scobie’sRiddle108-140Ⅰ.SilenceAsInstrumentofInsensibility113-123Ⅱ.SilenceintheGenerationGap123-129Ⅲ.SilenceintheFormofPower129-136Conclusion136-140ChapterFourMy thsofMarginandCodesofPowerlessness—MilkandHoney140-181
Ⅰ.MythsofIdealandInstrumentofPower145-159Ⅱ.MythsofMarginandMysteryastheOther159-169Ⅲ.CodesofPowerlessnessandOppositestoMythConclusion169-181Chapte rFiveDemystificationofthemyths—Palomino181-219
Ⅰ.Lesbian—AShunnedExistence184-194Ⅱ.SexualityasDynamic—DemystificationofHeterosexuality194-207Ⅲ.SexualEquality—FromLesbianVisibilitytoCorporealSubjectivityConcl usion207-219ChapterSixChangingperspectivesonmargin—AnInnocentGe ntleman219-252Ⅰ.MarginalizedPersonality222-232Ⅱ.DeminishedPersonality232-240Ⅲ.Live-and-let-livePersonalityConclusion240-252ChapterSevenANewPe
rspectivebetweenMarginandCenter—TheOrchardThieves252-288
Ⅰ.ReconsideringtheTwoDimensions—MarginandCenter256-267Ⅱ.TranscendingtheTwoLayers—IndividualandSocietal267-276Ⅲ.BreakingthroughtheDichotomy—Integration-in-DiversityConclusion2 76-288ConclusionBoundaryBlurred—ConcurrentCosmos288-298Publica tions298-299Bibliography299-319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