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

合集下载

病毒的特点初中生物

病毒的特点初中生物

病毒(英语:virus)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为类生物,无法自行表现出生命现象,靠寄生生活的介于生命体及非生命体之间的有机物种,它既不是生物亦不是非生物,目前不把它归于五界(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植物和动物)之中。

1、病毒的种类:以寄主不同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病毒结构: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比细胞小的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他们的大小。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里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3、与人类的关系:
害处:引起人类和动植物患病
益处:用于生物防治、基因工程。

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精)

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精)

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
流感病毒
病毒的益处
核心(核酸)
壳体(蛋白质)
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要么是 DNA,要么是RNA. 有的病毒只含一种蛋白质,多数含 有为数不多的几种蛋白质.
电子显微镜下的病毒
杆形
球形
蝌蚪形
病毒的形态结构示意图
杆状 (烟草花叶病毒)
球状 (感冒病毒)
蝌蚪状 (噬菌体)
根据寄主的不同主要分成三类: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1.吸附Leabharlann 2.侵入噬菌体的 生活周期
3.核酸的复制、转录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4.装配 5.释放
噬菌体的生活周期:
SARS
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综合症。
病毒颗粒
SARS病人的肺部影像
病毒的危害
甲型肝炎病毒
甲肝又称黄胆肝 炎,急性肝炎。甲肝 病毒(HAV)抵抗力 强,耐受高温,易随 人的排泄物排出,流 入海域,附着于蚶类、 贝类。
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
制作者:蔡旭燕
020814034
病毒的发现 病毒的特性及形态
病毒
噬菌体的生活周期 正确看待病毒的危害及益处
病毒的发现?
病毒的特征?
病毒的形态?
正常烟草叶
病毒烟草叶
伊凡诺夫斯基,俄罗斯著名 科学家1892年发现烟草花叶 病病源的滤过性
Chamberland氏滤器
病毒的基本结构------核壳体

病毒

病毒

(2)结构简单 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其基本结构为 一个将核酸包裹于蛋白质中的粒 子。故 单个病毒又称病毒粒子。 病毒的化学组成相对简单,基本的 成分是核酸和外壳中的蛋白质。
一个病毒粒子只含一种核酸。所有 的细胞生物,每一个细胞中部含有记录 遗传信息的物质DNA和蛋白质的转录和 翻译所必需的RNA,同一种病毒,所有 病毒粒子都只含有一种核酸,即仅含 DNA或RNA中的一种。至今从未在一个 病毒粒子中发现两种核酸。来自4.2 病毒的形态及结构
4.2.1 病毒的大小和基本形态 病毒的形态依种类不同而不同。动物病毒的形态有球 形、卵圆形、砖形等,植物病毒的形态有杆状、丝状和球 状。噬菌体的形态有蝌蚪状和丝状。 病毒的大小以nm计算。病毒形体微小,测量单位为纳 米(10-9m),(细菌是微米um,10-6m)只有在电子显微 镜下才能观察到。如图中最大的痘病毒体积为 300~450×170~260nm,而球状噬菌体的直径只有30nm。
4.1 病毒的一般特征及其分类
特点: (1)个体非常微小 病毒比细菌更小,直径在10一300nm,也 就是说,最大的病毒(直径约0.3um)和最小的 支原体(直径约0.2~0.25um)的大小相似。所以 需要使用电厂显微镜(em)观察。病毒一般能通 过细菌滤器,其分离方法之一即是将宿主细胞 破碎后用细菌滤器过滤,病毒存在于滤液中。
4.3.3 生物合成
生物合成包括核酸的复制、转录与蛋白质合成。
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立即引起宿主的代谢改 变,宿主细胞内的核酸不能按自身的遗传特异复制 和合成蛋白质,而由噬菌体核酸所携带的遗传信息 控制。
其中较为特殊的一类是RNA病毒.它们能够 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下,以RNA为模板,合成一条 互补的DNA链,这种病毒称为逆转录病毒,大多 为肿瘤病毒.它们的基因中可能含有癌基。 病毒转录出自己的mRNA后,这些mRNA即 开始合成病毒蛋白质,包括催化DNA或RNA的复 制、转录等过程的酶以及组成病毒的结构蛋白。

非细胞型微生物--亚病毒

非细胞型微生物--亚病毒

一、类病毒
2 概述 ➢ 如番茄簇顶病、柑橘裂皮病;
二、拟病毒

概述
➢ 又称类类病毒,卫星RNA或卫星病毒; ➢ 寄生在真病毒内的小型环状RNA分子,只含不具单独侵染性的RNA组分,只有借
助真病毒的帮助才能复制; ➢ 丁型肝炎病毒(HDV)就是一种拟病毒,它的宿主就是乙型肝炎病毒(HBV)。
三、朊病毒
微生物学基础
单元四 非细胞型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
项目二 亚病毒
1 基本概念
➢ 凡在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中,只含其中一种成分的分子病原体,称为亚病毒;
➢ 包括三类:类病毒、拟病毒(卫星RNA或卫星病毒)、朊病毒。
项目二 亚病毒
一、类病毒
1 概述 ➢ 1971年T.O.Diener阐明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的病原是一种具有感染性和自主复 制能力的低分子RNA; ➢ 是一个没有衣壳包裹的裸露RNA单链环状分子;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 ➢ 目前只在植物体中发现,如番茄簇顶病、柑橘裂皮病、菊花矮化病等;

概述
➢ 一类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分子,因能引起宿主体内现成的同类蛋白质分子发生 与其相似的构象变化,导致宿主得病;
➢ 朊病毒引起的疾病有:羊瘙痒症、牛海绵状脑病(疯牛

畜牧微生物学 第三章 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

畜牧微生物学 第三章 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

第一节 动物病毒的形态、大小和结构 (一)病毒的形态—— 群体形态
单层动物细胞受到肿瘤病毒 的感染后,会使动物细胞恶 性增生,形成类似细菌菌落 的病灶,称为病斑。
-12-
人工培养的单层动物细胞感染 病毒后,也会形成类似噬菌斑 的动物病毒群体,称为空斑。
第一节 动物病毒的形态、大小和结构 (一)病毒的形态
病毒的增殖与人工培养
-10-
第一节 动物病毒的形态、大小和结构 (一)病毒的形态—— 群体形态
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使细菌 细胞破裂死亡,连续重复感 染使大量的细菌死亡,在培 养细菌的平板上,可以看到 一个个透明不长细菌的小圆 斑,称为噬菌斑。
-11-
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 草后,在叶片上出现 的一个个坏死的病灶, 称为枯斑。
-6-
-7-
Outline 病毒的类型
病毒具有宿主特异性,根据宿主可以分三类: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噬菌体(如细菌病毒)
在一定条件下,病毒的宿主特异性会发生变化,结果导致··· ···
-8-
Outline 病毒的类型
中国科普博览
/gb/lives/viruses
-30-
第三节 病毒的抵抗力 病毒的保存 低温对病毒无影响,所以常用超低温冰箱(-80℃) 或液氮罐(-196℃)保存病毒。 甘油有抑制细菌繁 殖的作用,但绝大 多数病毒对甘油都 能抵抗,所以常用 50%甘油生理盐水 保存含病毒的病料。
-31-
第四节 病毒的增殖与人工培养 (一)病毒的增殖 病毒是严格的胞内 寄生生物。 病毒的复制: replication
病毒的主要成分为核酸(DNA或RNA)和蛋白 质。有的病毒还含有脂质、糖类等其他组分。
-24-
第二节 病毒的化学组成 (一)nucleic acid 核酸是病毒的遗传物质;控制着病毒的增殖及对 宿主的感染性;

非细胞形态的生物ppt课件

非细胞形态的生物ppt课件
非细胞形态的生物 —— 病毒
淋 巴 瘤
Reiter综合症 消瘦

屑 病
鹅口疮
卡博西肉瘤
艾滋病病毒
• 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 由它引发的疾病叫做
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症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2009年初,中国多省爆发“手足口病 ”。
2009年4月,墨西哥爆发“甲流”,全球蔓 延。
近年来大规模病毒性疾病频发, 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5 ……¥#:; !@*%$)
1. 没有必要扎堆接种流感疫苗。 2. 充足睡眠、勤于锻炼、减少压
力、足够营养; 3.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特点
1)个体微小,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2)一种病毒的毒粒内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者RNA。 3)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没有自身的核糖体,没有个体生 长,也不进行二均分裂,必须依赖宿主细胞进行自身的核 酸复制,形成子代。
4)不具有细胞结构,一般由核酸和蛋白质衣壳组成。
5)大部分病毒没有酶或酶系极不完全,不含催化能量代谢 的酶,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作用。
伊波拉病毒
“伊博拉”病毒的形状宛如中国古代的“如意”, 极活跃,病毒主要通过体液,
如汗液、唾液或血液传染,潜伏期为2天左右。 感染者均是突然出现高烧、头痛、 咽喉疼、虚弱和肌肉疼痛。 然后是呕吐、腹痛、腹泻。 发病后的两星期内,病毒外溢, 导致人体内外出血、血液凝固、
坏死的血液很快传及全身的各个器官, 病人最终出现口腔、鼻腔和肛门出血等症状, 患者可在24小时内死亡。患者死亡率高达80%以上。

病毒

病毒

病毒病毒(virus)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营寄生生活的生命体。

概念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基本信息概述病毒病毒是颗粒很小、以纳米为测量单位、结构简单、寄生性严格,以复制进行繁殖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是比细菌还小、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在细胞中增殖的微生物。

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多数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毒素。

“virus”一词源于拉丁文。

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其主要特点是:①形体极其微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滤器,因此病毒原叫“过滤性病毒”,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②没有细胞构造,其主要成分仅为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故又称“分子生物”;③每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不是DNA就是RNA④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⑤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⑥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生物大分子状态存在,并长期保持其侵染活力⑦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⑧有些病毒的核酸还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并诱发潜伏性感染。

简单理解:病毒,是一类不具细胞结构,具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的微生物。

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的能力,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有高度的寄生性,完全依赖宿主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离开宿主细胞,它只是一个大化学分子,停止活动,可制成蛋白质结晶,为一个非生命体,遇到宿主细胞它会通过吸附、进入、复制、装配、释放子代病毒而显示典型的生命体特征,所以病毒是介于生物与非生物的一种原始的生命体。

病毒的分类:从遗传物质分类:DNA病毒、RNA病毒、蛋白质病毒(如:朊病毒)从病毒结构分类:真病毒(Euvirus,简称病毒)和亚病毒(Subvirus,包括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从寄主类型分类:噬菌体(细菌病毒)、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动物病毒(如禽流感病毒、天花病毒、HIV等)从性质来分:温和病毒(HIV)、烈性病毒(狂犬病毒)。

“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一节的教学

“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一节的教学

认识病毒 的形态 、 结构特点 和生活方式 等 通过参与科学家研究发 现病 毒的过程 , 认
基本生物学特征 。 识病毒的的生物学特征 。
3 教学过 程
进一步提 问: 何看到 病毒 的真 面 目?引出电子 如 显微镜的发 明, 体会科学与技术 的关 系。
最后 引导学生 发散思维 : 利用 电子 显微镜看 到 了 病毒的面 目, 会就 病 毒 的哪 些方 面继续 展开 的科学技术水平是密 切相关 的 。因此 本 节内容是学生体会科学本质的一个理想载体 。
I 教学 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病毒 的基本 特征 , . 理解生命
的本质和 多样 性。②通 过具体 的事例 , 客观 认识 病毒
与人类 的关系 。
病 毒 ” 节 的教 学 一
升价值观 。根据不 同科 学史 的教育功 能的不 同、 生 学 知识基础和思维能 力 的情况 , 同时考 虑到学生 的个 体 差异 , 对不同的科 学史采取不 同的教学模式 。 () I 病毒的形 态大小 首 先呈现 以下材 料 :1 8 “ 86
年 , 欧洲的一些烟草种植 园里 , 在 发现烟草上 出现了一
维普资讯

2 ・ 4
生物 学教 学 20 年( 2 第l期 0 7 第3 卷) 2
“ 细 胞 形 态 的 生 物 非
“ 非细胞形态的生物—— 病毒 ” 是上海市高 中《 生 命科学》 第一册第 3章中的教学 内容 【j 1。课时安 排为
1 课时。本 节 是在 学 习 了细胞 的结 构 与功 能 的基 础
田翠平 张秋蓉 ( 海 卢 高 中 2 o ) 上 市 湾 级 学 o 2 o3
上 , 习 自然界另一类结 构更简 单的非细胞 形态 的生 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