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课《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学设计-教育文档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2.2《自新大陆第二乐章》|人教新课标(2023秋)

今天在教授《自新大陆第二乐章》这一课时,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的情感。从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
首先,关于音乐主题的辨识。在课堂上,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辨识音乐主题的热情很高,但部分学生在记忆和复述旋律时存在一定难度。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适当的辅导方法,如简化旋律、重复播放等,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音乐主题。
-交响乐结构及乐器组的理解:学生可能对交响乐的结构和乐器组的概念感到抽象,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具体操作来降低难度。
-情感表达的引导: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存在难度,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个性化指导。
举例解释:
-在解决音乐主题辨识与记忆难点时,可以通过简化旋律、分组练习、角色扮演等方式,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关于乐器组的音色特点。通过实物展示和音色对比,学生们对乐器组的音色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乐器音色的区分还不够熟练。为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更多视听结合的练习,让学生在听辨乐器音色的过程中,提高识别能力。
此外,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他们能够围绕音乐情感表达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在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还不够自信。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多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创造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自新大陆第二乐章》的基本概念。这是德沃夏克的一部著名作品,它的音乐主题充满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美洲新大陆的印象和情感体验。它是交响乐中的经典之作,对我们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欣赏“自新大陆”第二乐章教学设计

欣赏“自新大陆”第二乐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听、唱、奏、分析等多种形式的参与,提高学生感受、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2.通过欣赏,了解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并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能够为《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第一主题试着填写歌词。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教学方法】欣赏法、教唱法【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听、唱、奏、分析等多种形式的参与,提高学生感受、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教学过程】1.导入简介:介绍以前我们所学过的欣赏课如《上去高山忘平川》、《拉德斯基进行曲》等等。
2.介绍德沃夏克德沃夏克是捷克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之一。
他于1841年出生在布拉格附近一个贫寒的家庭中。
经过刻苦的努力,他获得了奥地利文化部的奖学金,1891年他任布拉格音乐学院院长,并被英国剑桥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1892年应邀赴美国任纽约音乐学院院长,1895年回国继原任,1904年去世,捷克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他一生写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代表作有《自新大陆交响曲》、歌剧《水仙女》等。
他的作品始终贯串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怀念家乡的深切感情,富有浓郁的斯拉夫民族色彩。
3.介绍《自新大陆交响曲》《自新大陆交响曲》是德沃夏克在美国任纽约音乐学院院长时所作。
新大陆原指南北美洲大陆,作者在这里指美国。
他一踏上美国国土,来到纽约这个新兴的工业城市,脑海里就翻腾着许多新奇、鲜明的印象;他特别关心美国被压迫的黑人和印第安人的生活和命运;他独处异国,十分思念自己的祖国和家乡,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部著名的四个乐章的《自新大陆交响曲》。
第二乐章是本曲的最缓处,为降D大调,4/4拍子,复三部曲试。
这一乐章是整部交响曲中最为有名的乐章,经常被提出来单独演奏,其浓烈的乡愁之情,恰恰是德沃夏克本人身处他乡时,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的体现。
欣赏“自新大陆”第二乐章(教案)

5.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与分享,共同提升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德沃夏克《新世界交响曲》第二乐章的主题旋律辨识与欣赏,强调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旋律特点;
-分析第二乐章的曲式结构,包括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的构成及其功能;
-对于曲式结构中的发展部,教师可对比主题原形与变化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变化手法;
-情感与文化内涵的教学难点,可以通过故事化讲解,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感受音乐情感;
-乐器音色辨识的难点,可以通过游戏或互动活动来加强,如听音辨乐器,提高学生的音色辨识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欣赏‘自新大陆’第二乐章”。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曾经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情感变化?”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德沃夏克《新世界交响曲》中的情感奥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主题辨识和和声分析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半音和声的运用,我会通过对比和声进行中的变化,以及其在情感表达中的作用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音乐情感表达相关的际问题,如“音乐如何影响你的情绪?”
欣赏“自新大陆”第二乐章(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欣赏教材中“自新大陆”第二乐章的内容。这一章节聚焦于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第二乐章,旨在让学生感受和理解交响乐中的旋律美、和声美及节奏美。具体内容包括:
1.了解德沃夏克及其《新世界交响曲》的创作背景;
六年级上音乐教案-“自新大陆”第二乐章2人教新课标(2014秋)[模版]
![六年级上音乐教案-“自新大陆”第二乐章2人教新课标(2014秋)[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14cc8f4a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4.png)
六年级上音乐教案-“自新大陆”第二乐章2人教新课标(2014秋)[模版]第一篇:六年级上音乐教案-“自新大陆”第二乐章2人教新课标(2014秋)[模版][教学目标]1、感受体验“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的主题音乐,使学生对欧洲交响乐产生兴趣,喜欢聆听德沃夏克的交响作品,愿意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认识英国管,能辨听音色。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参与形式,带领学生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初步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及内容,提高学生感受、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以及想像力。
3、通过欣赏“自新大陆”交响曲、演唱《念故乡》,感受音乐作品浓郁的思乡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故乡的情感;能对思念、热爱故乡的艺术作品产生兴趣。
[教学过程]一、铺垫导学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音乐吗?能听懂音乐吗?音乐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不同的音色、不同的旋律、不同的演奏(演唱)技巧、不同的艺术处理等,能够传递出不同的内容,为我们留下不同的感受和记忆。
今天,这节欣赏课的音乐作品将为我们讲述些什么呢?让我们用心来聆听、感悟。
1、连连看:请同学们辨别几个片段的主奏乐器是什么?设计意图:开门见山“以听为主”,通过“辨别音色、模仿演奏姿势、探究、联想”等环节的设计,让学生熟识“自新大陆”第二乐章的两个主题及各乐器组的经典片段,为后面大段欣赏做铺垫;通过有目的、有梯度的加深学生对乐曲旋律的印象,帮助大篇幅的音乐作品“瘦身”,让学生感到亲切易接受,为交流对作品的感悟提供了充分的感知基础。
教学建议:每段音乐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考虑聆听的次数。
(1)铜管组关于第一主题的片段。
师:铜管乐器的音色是怎样的?(大气、深远、恢宏……)铜管乐器属于西洋乐器还是民族乐器?你还认识铜管组的哪些乐器?再听,大家可以自由地跟随视频模仿演奏。
(2)木管类的第二主题片段。
师:请你用一种线条来描述音乐,同学们会选择什么?为什么?音乐的什么特点给出了怎样的感觉?(旋律线的发展走向、情绪、气氛)是怎样的情绪或气氛?(激动、跳跃……)音乐中有哪些木管乐器在演奏?同学们可以任选其一进行模仿。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结构及特点;•理解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及特点;•熟悉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的旋律和节奏;•掌握人音演唱的基本技巧和要求。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及特点;•熟悉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的旋律和节奏;•掌握人音演唱的基本技巧和要求。
三、教学准备•放映设备、音响设备;•选取自新大陆唱片公司出版的人音版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音频;•相关教学素材。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引领学生回顾交响乐的基本知识,介绍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及特点。
2.学习第二乐章播放第二乐章的音频,让学生仔细聆听,理解其旋律和节奏特点。
3.教学人音演唱教师介绍人音演唱的基本技巧和要求,让学生模仿音频中的演唱,并纠正其演唱中的错误。
4.组织集体演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演唱,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人音演唱的基本技巧和要求。
5.总结反思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知识,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教学扩展教师让学生自行搜索第九交响曲的相关信息,撰写一份交响乐的介绍或是自己的感受,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交响乐的基本结构及特点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及特点人音演唱的基本技巧和要求七、教学评价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掌握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的旋律和节奏,掌握人音演唱的基本技巧和要求,并能够进行集体演唱。
同时,学生能够对第九交响曲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学习,使他们的音乐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
欣赏课《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学设计

欣赏课《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
学设计
《自新大陆交响曲》是美国作曲家辛普森·莫里森创作的第五首交响曲,于1996年首演。
这首交响曲共有四乐章,第二乐章名为《生机勃勃》。
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够欣赏《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的音乐,并对这首乐曲的音乐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准备:
•准备一份乐谱,方便学生跟随着乐曲的节奏跟唱。
•准备一份音乐解析的资料,供学生参考。
教学过程:
1.让学生观看乐曲的演奏视频,让他们感受乐曲的氛
围。
2.让学生跟着乐曲的节奏唱出来,帮助他们感受乐曲的
节奏。
3.讲解乐曲的基本信息,包括作曲家、作品名称、乐章
名称等。
4.讲解乐曲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场、主体、结尾等部
分。
5.讲解乐曲的音乐特点,例如旋律、和声、节奏等。
6.让学生自由讨论,分享自己对乐曲的感受。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自新大陆”第二乐章》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自新大陆”第二乐章》教案一. 教材分析《“自新大陆”第二乐章》是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感强,富有情感。
歌曲以五线谱的形式呈现,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掌握了五线谱的基本知识,但对这首歌曲的理解和演绎还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感受歌曲的美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
但《“自新大陆”第二乐章》这首歌曲的旋律复杂,情感丰富,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自新大陆”第二乐章》的旋律和节奏。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感受歌曲的美感。
3.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旋律的掌握。
2.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2.讨论法:分组讨论歌曲的节奏、旋律、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3.分析法:教师对歌曲的旋律、节奏、结构等进行详细分析。
4.实践法:让学生分组练习,教师点评指导。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五线谱、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所需的音响设备。
3.乐器:钢琴、吉他等,用于教学演示和伴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自新大陆”第二乐章》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五线谱,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旋律和节奏。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歌曲的节奏、旋律、情感等方面进行讨论,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六年级上音乐教案-“自新大陆”第二乐章-人教新课标(2023秋)

1.教学重点
(1)认识德沃夏克及其作品《自新大陆》第二乐章的基本信息,了解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点。
-学生需掌握德沃夏克的生平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了解《自新大陆》的创作背景。
-强调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情感表达、旋律变化和和声创新等特点。
(2)学习第二乐章的主要旋律、节奏和和声,能准确演唱或演奏。
但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稍显拘谨。为了鼓励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讨论,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给予肯定和鼓励,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
最后,我认为音乐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音乐技能和知识掌握,还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和人文素养。通过音乐教育,让学生们学会欣赏美、创造美,这才是音乐教育的真谛。我会继续努力,让音乐课堂成为学生们喜欢的乐园。
六年级上音乐教案-“自新大陆”第二乐章-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教学内容
《人教新课标(2023秋)》六年级上音乐教案——“自新大陆”第二乐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认识交响乐《自新大陆》及其作者德沃夏克,了解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点;学习第二乐章的主要旋律,掌握其节奏、和声及情感表达;分析音乐结构,理解音乐中的故事情节;进行音乐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培养学生音乐感知与欣赏能力,提高音乐表现与创作能力,强化音乐文化理解与传承意识。通过学习《自新大陆》第二乐章,使学生能够感受乐曲的情感变化,理解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运用音乐语言进行表达与创作,提升个人音乐素养;了解德沃夏克及其创作背景,认识到音乐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与价值,激发学生对音乐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从而使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念和人文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欣赏课《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欣赏《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
[教学目标] 1、感受体验“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的主题音乐,使学生对欧洲交响乐产生兴趣,喜欢聆听德沃夏克的交响作品,愿意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认识英国管,能辨听音色。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参与形式,带领学生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初步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及内容,提高学生感受、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以及想像力。
3、通过欣赏“自新大陆”交响曲、演唱《念故乡》,感受音乐作品浓郁的思乡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故乡的情感;能对思念、热爱故乡的艺术作品产生兴趣。
[教学过程]
一、铺垫导学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音乐吗?能听懂音乐吗?音乐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不同的音色、不同的旋律、不同的演奏(演唱)技巧、不同的艺术处理等,能够传递出不同的内容,为我们留下不同的感受和记忆。
今天,这节欣赏课的音乐作品将为我们讲述些什么呢?让我们用心来聆听、感悟。
1、连连看:请同学们辨别几个片段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以听为主”,通过“辨别音色、模仿
演奏姿势、探究、联想”等环节的设计,让学生熟识“自新大陆”第二乐章的两个主题及各乐器组的经典片段,为后面大段欣赏做铺垫;通过有目的、有梯度的加深学生对乐曲旋律的印象,帮助大篇幅的音乐作品“瘦身”,让学生感到亲切易接受,为交流对作品的感悟提供了充分的感知基础。
教学建议:每段音乐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考虑聆听的次数。
(1)铜管组关于第一主题的片段。
师:铜管乐器的音色是怎样的?(大气、深远、恢宏……)铜管乐器属于西洋乐器还是民族乐器?你还认识铜管组的哪些
乐器?再听,大家可以自由地跟随视频模仿演奏。
(2)木管类的第二主题片段。
师:请你用一种线条来描述音乐,同学们会选择什么?为什么?音乐的什么特点给出了怎样的感觉?(旋律线的发展走向、情绪、气氛)是怎样的情绪或气氛?(激动、跳跃……)音乐中有哪些木管乐器在演奏?同学们可以任选其一进行模仿。
(3)弦乐类第一主题片段。
师:请用演奏姿势告诉老师:在弦乐演奏的音乐片段中,除了小提琴,还能听出什么乐器的演奏?如果从酸甜苦辣中选择相应的感觉来描述弦乐的演奏,你会选择什么?(酸、苦)音乐中的什么元素传递出了酸楚、苦涩的感觉?(音色、速度)你联想到了怎样的画面?(恋恋不舍、思想起伏,深有感触、缠绵……)
设计意图:用最浅显、贴切的线条和“滋味”,引导、拉近学生与作品间的距离,帮助学生理解、感悟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鼓励学生敢于在音乐中进行充分地想象和探索。
(4)英国管短小的几个乐句。
2、英国管简介:
师:听到的旋律是否熟悉?请分享英国管的音色是怎样的?(圆润、柔和不刺耳,含蓄、内在、不张扬,忧伤的,听起来如泣如诉、田园风光般的……)猜猜看,当英国管出现在管弦乐队时,它要演绎的会是一种怎样的特定情境呢?
(3)感受第一主题:把学生分成四组(铜管、木管、弦乐、打击)分别扮演称职的演奏家。
要求:任选乐器;及时随指挥进入演奏;用心用情地演奏,在感染别人之前首先努力感动自己。
师:同学们知道像这样四大类乐器都齐备的乐队叫什么名字?(管弦乐队)
二、积累点拨:交响乐与交响曲(两个不同的概念,交响乐包括交响曲)
师:管弦乐队的“演奏”(交响乐)意思是由多件乐器“共同发声”。
交响性音乐的名称来源于希腊。
交响曲是一种具有奏鸣曲特点的、由管弦乐团演奏的大型器乐套曲。
之前听到、演奏过的音乐都是这节课我们要欣赏的一部交响曲(板书)中的片段。
设计意图:实践出真知,通过让学生充分的参与、体验音乐,帮助学生在熟悉主题旋律的基础上,轻松领悟枯燥的专业名词
“管弦乐队”“交响曲”“交响乐”,一举多得。
三、感知《自新大陆交响曲》
1、探索第一主题:随琴视唱。
师:作曲家在饱含深情的创作中吸取了美国黑人和印第安人的音乐特点,旋律起伏不大、音调简单,力度(柔和)、速度(慢),听起来别具一格。
同学们,假如你是作曲家,你会选用一件什么乐器来表达这个主题?在唱它的过程中,你的内心又多添了哪些新的感悟?(悲凉、愁思、低回、婉转、思念的、忧伤的,感人至深……)
2、简介德沃夏克――捷克作曲家。
师:德沃夏克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小时候非常喜欢听自己故乡的民歌,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获得了剑桥等很多名校的荣誉,他的作品始终贯穿着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怀念家乡的深切感情,富有浓郁的斯拉夫民族色彩。
《自新大陆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就是他非常著名的代表作。
3、简介《自新大陆交响曲》及其第二乐章。
师:“新大陆”是哪里?原本指南北美洲大陆,德沃夏克在这里特指美国。
1892年,德沃夏克应邀赴美出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院长,他一踏上美国国土,来到纽约这个新兴的工业城市,产生了新奇、鲜明的印象;他特别关心美国被压迫的黑人和印第安人的生活和命运;也十分思念自己的祖国和家乡,于是百感交集地写下了这部非常著名的《自新大陆交响曲》。
4、欣赏第二主题。
(1)初听第二主题。
师:第二乐章是整部交响曲中最有名的乐章,被称为“一切交响曲慢板乐章中最动人的一个”。
我们分享一下这个乐章的另一段主题(听)。
熟悉吗?(木管组一长笛、双簧管)。
(2)再听第二主题。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伸出右手食指,跟随音乐把你心中的曲线感觉描画出来。
(3)三听第二主题。
师:老师也在心中勾勒了一副曲线图,并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蝶恋花),现在,把它展示给大家。
设计意图:“参与”是帮助学生体验音乐的最有效途径,通过肢体语言的表达,除了督导学生更凝神地欣赏,更锻炼了他们将内在感受外化表现出来的能力。
5、简介创作背景。
师:在创作第二乐章的中间部分时,作曲家是从一首长诗中汲取了灵感,诗中描写海华沙心爱的妻子在饥荒与瘟疫的双重威胁下,奄奄一息,同思念中的丈夫诀别时的痛苦心情。
那种动人的感情强烈地震撼了德沃夏克先生,他将从诗中获得的感受全部倾注到了音乐创作中,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波西米亚故乡的无限怀念和眷恋之情。
四、领悟《自新大陆》
师:同学们,《自新大陆交响曲》创作至今已经有100多年
的历史了。
据说首演时许多听众都被感动的热泪满襟。
同学们虽然没有赶上首演,但这节课老师把世界著名指挥家卡拉扬先生和维也纳爱乐乐团现场演奏也“请进了”我们的课堂。
1、参与:完整地欣赏《自新大陆交响曲》的第二乐章。
每当第一主题出现,请跟唱表达心中的情绪;第二主题以不同的形象共出现了3次,每当感觉到它的存在,请伸出食指描画出感悟到的曲线。
2、综述:
(1)第一主题在整个《自新大陆》的第二乐章中共出现了几次?这种大结构中套着小结构的曲式叫做复三部曲式。
(2)第二乐章的速度(慢板)
师:它漫漫地倾诉了作曲家的祖国情、故土情和亲情。
德沃夏克先生从对故土、亲人的遥想、思念中回到现实,看到的是印第安人的悲惨生活,他感到十分心痛,柔软的乡愁浸透了孤独,惆怅、悲痛、呜咽和惨淡的气氛,于是慢板的最后是重重的哀叹!
(3)《自新大陆》的美誉。
师:整部《自新大陆》交响曲博得了全世界人民由衷的喜爱,并将它誉为“德沃夏克最受欢迎的交响曲”、有人称它为“捷克第一交响曲”,成为了德沃夏克的代名词。
设计意图:完整地聆听时长约13分钟的《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个极大地挑战,在此过程中,利用学生对一、二主题的有效记忆,充分地调度学生自主参与到音
乐欣赏的全过程中;另外,教师在恰当之处巧妙地加入解说,最大限度地保持学生对作品的注意,最佳地优化鉴赏的结果。
五、情感升华:演唱《念故乡》
师:同学们,尽管新大陆很精彩,但德沃夏克时时刻刻都在怀念伏尔塔瓦河畔自己的故乡。
“念故乡,念故乡,故乡真可爱,天甚清,风甚凉,乡愁阵阵来。
故乡人今何在,常念念不忘,在他乡一孤客,寂寞又凄凉。
我愿意回故乡,重返旧家园,众亲友聚一堂,同享从前乐。
”
教学建议:教师声情并茂地示范并示意学生齐读歌词,表达、升华对音乐作品主旨思想的感悟和理解,将思想教育润物无声地沁入其中,在本堂课的尾声处,将情感推向一个小高潮。
师:怀念遥远祖国的愁思化作朴实优美、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再加上我国著名的音乐家李抱忱先生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填写的歌词,使这首《念故乡》也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
一起来欣赏这首《念故乡》,会唱的同学可以随着轻声的跟唱。
六、小结
师:同学们,思乡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也是一种厚重的民族情怀。
再过几年,你们也要背起行囊、离开家乡去开创属于自己的辉煌,老师希望:到那时,大家还能够再想起这首《自新大陆交响曲》,想起《念故乡》,还能够想起今天老师送给你们的“蝶恋花”,想起我们今天一起共渡的时光;也希望今后无论你们身在何方,都能够像作曲家一样永远热爱自己的祖国和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