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平网和调幅网
传感器实验部分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一一单臂电桥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金届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基本原理: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R/ R = K ;式中AR/R为电阻丝电阻的相对变化,K为应变灵敏系数,&=A 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金届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通过它转换被测部位的受力状态变化,电桥的作用是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电桥的输出电压反映了相应的受力状态。
单臂电桥输出电压U OI =EK&/4。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块、应变式传感器、石去码、数显表、士5V电源、也V电源、万用表(自备)。
四、实验步骤:1、根据图1-1应变式传感器已装丁应变传感器模块上。
传感器中各应变片已接入模块的左上方的R l、R2、R3、R4O加热丝也接丁模块上,可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判别,R1= R2= R3=R4=350Q,加热丝阻值为50 Q左右。
应变片托盘图1-1应变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2、接入模块电源i15V(从主控箱引入),检查无误后,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将实验模块调节增益电位器RW3顺时针调节大致到中间位置,再进行差动放大器调零,方法为将差放的正、负输入端与地短接,输出端与主控箱面板上的数显表电压输入端Vi相连,调节实验模块上调零电位器R W4,使数显表显示为零(数显表的切换开关打到2V档)。
关闭主控箱电源。
3、将应变式传感器的其中一个应变片 R 1 (即模块左上方的R i )接入电桥作为一 个桥臂与R 5、R 6、R 7接成直流电桥(R 5、R 6、R 7模块内已连接好),接好电桥调零电 位器Rw i,接上桥路电源&V (从主控箱引入)如图1-2所示。
检查接线无误后,合 上主控箱电源开关。
调节 Rw i,使数显表显示为零。
O 。
加热4、在电子秤上放置一只石去码,读取数显表数值,依次增加石去码和读取相应的数显 表值,直到500g (或200g )石去码加完。
调频调幅调相

调频调幅调相
调频、调幅、调相是无线电通信中常用的三种调制方式。
它们分别是通过改变载波频率、振幅和相位来传输信息信号的。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种调制方式的原理和应用。
调频是指通过改变载波频率来传输信息信号。
在调频调制中,信息信号被转换成一个高频信号,然后这个高频信号被调制到一个载波信号上。
调频调制的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适用于广播、电视、卫星通信等领域。
调幅是指通过改变载波振幅来传输信息信号。
在调幅调制中,信息信号被转换成一个低频信号,然后这个低频信号被调制到一个载波信号上。
调幅调制的优点是简单易实现,适用于短距离通信和音频信号传输。
调相是指通过改变载波相位来传输信息信号。
在调相调制中,信息信号被转换成一个低频信号,然后这个低频信号被调制到一个载波信号上。
调相调制的优点是抗多径干扰能力强,适用于雷达、导航、通信等领域。
除了以上三种调制方式,还有一种常用的调制方式是脉冲调制。
脉冲调制是指通过改变脉冲的宽度、间隔和幅度来传输信息信号。
脉冲调制的优点是传输速率高,适用于数字信号传输。
调频、调幅、调相是无线电通信中常用的三种调制方式,它们各有
优点,应用范围也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以达到最佳的传输效果。
调频/调幅混合型网点的特点和技术现状

2.柯达公司 的“视方 佳”(Staccato)
随 着克里 奥 并入 柯 达公 司 ,StacCato加网技 术也 成 为柯 达 公司 的加 网技术 产品 。
文 /王 国庆 从上世纪 80年 代 开始 ,调 频 加 网 逐步 进 入印刷复 制 领域 。如图 1-b所示 ,调频 网点同样具备 3个特 征 : 1.网点的面积 恒定 .但其 出现 的空间频率 高低随 图像 深浅变化 ; 2.网点 出现 的空间位 置具有一定 的随机性 : 3.每个 网点 自身的光 学密度相等 。 显 然 .由于 网点 的空间位置 随机性 ,调 频加 网能够避 免 调幅 加 网无 法完 全克 服 的条纹 型干 扰 ,提 升 了图像 细 节 的再现 质量 .使 印刷 图像 与 照片 ”更 加”相像 ,具有 明 显 的优势 。 然 而 ,调频加 网的缺 点也是 明显 的 .这 就是 由于 网点 自身的 ”分散 性”.网点 周长 的总 和大大 高于调 幅网点 。因 此 ,调 频 网点 在 印刷 中 的扩 大相 应 较 为严 重 ,导 致 中 间 调 、暗调 颜色 变深 ,层次 损失 。同时 .在 图像 的亮调 处 .调 频 网点 大 多孤 立 出现 .容 易在 制版 和 印刷 传递过 程 中丢 失 。因为面积 率50%调频 网点在空 间排 布上的 随机 性存在 一 定 限制 ,用调频 网点复制 的中间调 显得粗糙 。
爱克发公 司 的Sublima ̄JH网技术 采用 了面 向阶调 的混 合加 网技术 。它对8%~92%的阶调范 围采用 了调幅加 网技 术 .但 加 网线数 达 ̄fJ340线/英 寸 ,以此降低 了条纹干扰 。与 此 同时 ,对o%~8% ̄D92%~l00%的高光和暗 调区域 采用 调频 加 网 ,而 在高 光 区域 .调 频 网点 的尺 寸 受到 控制 .以 保证其 正常传递 。
调幅加网的三个重要参数

调幅加网的三个重要参数调幅加网(Modulationandcoding)是通信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技术,它可以帮助传输器处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调幅加网的效率可以从有效的数据传输率,信噪比和错码率等三个参数中获得。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调幅加网的三个重要参数。
有效的数据传输率(Symbol Error Rate)是调幅加网中最重要的参数,它指示在信道中能够正确传输的数据量。
它可以用来衡量信道传输快慢,也可以用来评估穿越信道传输所受到的影响程度。
通过将传输信号降采样,可以提高网络的有效数据传输率。
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参数,它指的是系统的有效性能。
它是通信系统中影响通道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它是评估传输质量的指标,它可以指示传输信号是否受到干扰,也可以评估传输信号的稳定性。
信噪比可以通过调整系统中的噪声源,提高系统的效率。
错码率(Bit Error Rate)是另一个被调幅加网技术应用于信道中的参数。
它是衡量接收机对传输信号的准确性的参数,用于评估调制信号或反向调制信号的传输质量。
错码率低的传输系统可以准确地接收到传输的信息,可以有效地处理和控制网络中的信号,可以确保网络的高性能。
通过对调幅加网的三个重要参数:有效数据传输率,信噪比和错码率进行深入理解,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传输效率,达到更高的传输质量。
通过精心设计的编码技术和调制技术,可以改善系统的信号传输质量,降低系统的噪声,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和数据传输速率。
此外,调幅加网也可以改善系统的功耗,降低系统的成本,提高系统的效率。
综上所述,调幅加网的三个重要参数:有效数据传输率,信噪比和错码率,在信号传输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传输系统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提升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
它们体现了调幅加网技术的重要地位,也鼓励着我们不断的努力,探索更完美的调制加网技术。
三种印前加网技术的区别

与调幅加网相比较而言,调频加网有诸多优点。在胶印、柔性版印刷、新闻印刷等领域,有着极佳的发展前景。但由于调频加网着墨点很小,因而对纸张、油墨及设备的适性要求高,在推广应用上存在难题。
二、高保真真彩色加网技术
为进一步提高印刷工艺水平,提高印刷设备的分辨率,充分发挥计算机制版技术的优势,从根本上提高印刷品的复制质量。随之而产生了高保真真彩色的加网技术。高保真网点是为调频网点技术设置的新标准,是一个纯软件的方法。高保真真彩色采用调频网点,使用超过四色的分色技术,在色彩再现范围、印刷密度、清晰度和层次等方面与四色加网技术相比都有重大的改进。高保真加网技术是未来加网技术的主流。
三、调幅加网(SAM)
调幅加网技术是以网格中心元素为基础,相邻两网点的中心距离不变,网点的排列遵循一定的规律,网点形状是人为设计的点型。像素值的大小,控制着网点面积的大小,它在加网网点数目不变的情况下,以改变网点的大小来表达图像层次的深和浅。
计算机调幅加网与电子分色机加网技术基本相同。网点形状的精细调整、网点形状调整算法是调幅加网在多色套印时,易产生干涉条纹,必须严格控制分色版的网屏角度。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三种印前加网技术的区别
一、调频加网(SFM)
调频加网技术是一些微粒点子作为独立的像素单位。它们随机的分布在一个特定的单位区域,其面积根据计算方法的不同而有差异。
调频 调幅

图解印刷网点基础知识简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调频网点调屏网点是90年代以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加网方式,它和调幅网点不同之处在于:调屏网点的网点大小是固定的,它是通过控制网点的密集程度来实现阶调。
亮调部分的网点稀疏,暗调部分的网点密集。
图片如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浅谈调频加网技术印刷中网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网点可以传递图像的阶调、层次、色彩的变化,任何反射稿或透射稿,均以颜料颗粒或银粒分布的密度,构成连续性晕染的色调。
这种晕染的色调、层次必须借助于照相或其他的方法,将图像剖解分割为大大小小的网点表现出来。
网点是印版上最基本的构成图文的单位,它担负着再现原稿色调及组织层次和图像轮廓的作用。
按网点的作用原理可分为调幅网点和调频网点两类,其中前者到目前为止的运用面相当广泛。
利用各种方法(玻璃网屏、接触网屏、电分技术)可获得此种类型的网点,因其加网工艺简单、快捷、成像效果好等优点而得以大范围推广使用。
与此同时,人们也清楚地认识到了它的不足,如绝对不可能消除龟纹等,所以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了另一类型的网点——调频网点。
调频加网理论的产生已有一段时间,在1993年初,Agfa分司、Linotype-Hell公司正式推出了调频加网技术,1993年8月我国北大方正也开发出自己的调频加网技术。
调频加网技术是图像经扫描输入后,经处理,通过输出装置时以同样大小的点随机分布在不同空间内,其点的多少和疏密即网点出现的频率高低,以此来表现图像的密度和层次的技术方法。
因此,它所表现的图像的精细程度,不再以每厘米内有多少黑白相间的线来说明,而是以点子的大小来定义,网点尺寸越小,能表现的图像精度就高,清晰度越好。
该技术所生成的图像,更接近照相效果。
因照相过程中,曝光量的强弱不同,同一区域内已感光的银盐颗粒就有多少的不同。
调幅网详细教程

有效的控制网点的扩张
150 lpi Staccato
调频加网对墨量的变化不敏感
有效的控制网点的扩张
150 lpi Staccato
调频加网对墨量的变化不敏感
有效的控制网点的扩张
150 lpi Staccato
调频加网对墨量的变化不敏感
有效的控制网点的扩张
150 lpi Staccato
调频加网对周围的水量变化敏感
150 lpi Staccato
Clear centered
秘诀: 秘诀:Staccato 受套准精度影响小
150 lpi Staccato
Clear centered
秘诀: 秘诀:Staccato 受套准精度影响小
150 lpi Staccato
Dot centered
秘诀: 秘诀:Staccato 受套准精度影响小
10 x 10 微米
80 x 80 微米
秘诀: 秘诀:Staccato 扩大色域
秘诀: 秘诀:Staccato 扩大色域
有效吸收光线 扩大中间调色域 纸张白度对颜色影响小 效果更一致 更多纸张选择
相同色调时的油墨使用量
100%
100 lpi 50% 150 lpi Staccato
0 0 50% 100%
Implementation
Plating:
Use Staccato for stability on-press
Press:
6-color wide-gamut
6 colors
专色印刷成本更低
Staccato - Spotless™
避免 • 换墨 • 停机 • 多次过纸 • 多层墨槽 • 油墨库存 可实现 • 复杂作业 • 更高的印刷机功 能 • 印刷机利用率更 好
调平网和调幅网

终于在网上找到了相应的介绍了。
呵呵。
如有留意网屏公司广告的,便可以看到混合加网和传统网点的比较及其效果,网屏公司推出的视必达加网,是一种代表数码时代的全新混合加网技术。
视必达加网可在不影响生产效率及不改变常规175线印刷条件的情况下显著提高印刷质量。
如果使用热敏CTP版输出,正常2400dpi的视必达加网可达到极高线数加网的同等质量。
视必达加网使充分发挥调幅和调频两种加网方式的优点成为可能。
调幅加网,作为现在使用最普遍的加网方式,其网点的位置和角度是固定的,通过网点的大小变化获得连续调的复制效果。
相反,调频加网(或称随机加网)网点大小是固定的,但它们的位置是随机变化的,通过单位面积内的网点数量的变化获得连续调的复制效果。
用调频加网方式印出非常精细的印品,可以消除调幅加网中遇到的莫尔纹或断线现象。
采用视必达加网,便能同时拥有调频和调幅加网的最佳效果,且能在印刷的每个页面和图像上体现出这些优势。
使用传统调幅加网时,服饰中的图案产生莫尔干涉纹(moire)和改变纹理。
这些问题在数码打样中是没法发现的,而“视必达” 加网则可有效消除莫尔纹现象。
对于具有许多鲜艳饰物特点的原稿,要表达好这些饰物的细节,必须突出其“精致”和“鲜艳”的主题。
采用“视必达”加网就可以表现出丰富层次,使原稿中金属首饰的亮调,丝巾的质感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于地图的印刷,涉及大量文字及细线条,在四色印刷时,使用传统加网,由于网点大而有规律排列的特性,地图细线条常常出现锯齿状边缘和断线。
但是,采用“视必达”网点四色印刷已经可以很清晰地表现文字和线条。
『视必达』可让印刷商用常规水准的设备制作高档的印刷品,看到用这种加网方法制作出来的印张,任何人也能意识到,它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强大的竞争力,所提供的是一种卓越的生产方式。
网屏在期刊广告中便使用了无敌局部加网技术,把两种不同的加网(视必达加网及传统加网)在同一页面上混合使用,从而达到最理想的印刷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终于在网上找到了相应的介绍了。
呵呵。
如有留意网屏公司广告的,便可以看到混合加网和传统网点的比较及其效果,网屏公司推出的视必达加网,是一种代表数码时代的全新混合加网技术。
视必达加网可在不影响生产效率及不改变常规175线印刷条件的情况下显著提高印刷质量。
如果使用热敏CTP版输出,正常2400dpi的视必达加网可达到极高线数加网的同等质量。
视必达加网使充分发挥调幅和调频两种加网方式的优点成为可能。
调幅加网,作为现在使用最普遍的加网方式,其网点的位置和角度是固定的,通过网点的大小变化获得连续调的复制效果。
相反,调频加网(或称随机加网)网点大小是固定的,但它们的位置是随机变化的,通过单位面积内的网点数量的变化获得连续调的复制效果。
用调频加网方式印出非常精细的印品,可以消除调幅加网中遇到的莫尔纹或断线现象。
采用视必达加网,便能同时拥有调频和调幅加网的最佳效果,且能在印刷的每个页面和图像上体现出这些优势。
使用传统调幅加网时,服饰中的图案产生莫尔干涉纹(moire)和改变纹理。
这些问题在数码打样中是没法发现的,而“视必达” 加网则可有效消除莫尔纹现象。
对于具有许多鲜艳饰物特点的原稿,要表达好这些饰物的细节,必须突出其“精致”和“鲜艳”的主题。
采用“视必达”加网就可以表现出丰富层次,使原稿中金属首饰的亮调,丝巾的质感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于地图的印刷,涉及大量文字及细线条,在四色印刷时,使用传统加网,由于网点大而有规律排列的特性,地图细线条常常出现锯齿状边缘和断线。
但是,采用“视必达”网点四色印刷已经可以很清晰地表现文字和线条。
『视必达』可让印刷商用常规水准的设备制作高档的印刷品,看到用这种加网方法制作出来的印张,任何人也能意识到,它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强大的竞争力,所提供的是一种卓越的生产方式。
网屏在期刊广告中便使用了无敌局部加网技术,把两种不同的加网(视必达加网及传统加网)在同一页面上混合使用,从而达到最理想的印刷效果。
如广告的图像中为了加强日本娃娃部份的层次感,便使用了视必达加网,而背景部份却使用了传统加网,以保持原来的平滑效果。
相信“视必达”定能满足印刷客户的要求。
光位和深位
光位和深位部分,由於採用隨機分佈的,且不同網點的大小也會有所不同,從而表現出畫面中層次的變化,值得注意的是,網點的位置都經過特
別的計算處理,以保證不會互相重疊,又不會出現網點之間空隙過大的現象。
這樣更可防止粗糙的顆粒性。
當輸出設備的分辨率為2400dpi時,最小網點的直徑約為10.5微米(即
1/2400 inch),雖然可以把這些細點曝光在印版上,但印刷過程中的不穩定因素,往往導致丟失現像。
但這種新型網點的計算方法:利用多個細小的點子組合成一個較大的點子,兩個或三個最小點子(每個直徑為10.5微米)組合成的大點子的直徑就是21或32微米。
這樣大小的點子才適合於印刷,更可提高印刷的再現性和穩定性。
兩個或三個最小點子(每個直徑為10.5微米)組合成的大點子的直徑就是21或32微米。
這樣大小的點子才適合於印刷,更可提高印刷的再現性和穩定性。
中間調部分
在中間調部分會像FM Screening 隨機地安排網點的位置,但層次的深
淺則利用AM Screening的方式來表現,也就是通過網點大小的變化,由於借助先進的計算,這些網點的形狀都很圓滑,因此,印刷適應性會更好。
此外,還採用了特別的方式來防止網點發生重疊現象,這又能解決粗顆粒性的問題。
AM/FM混合型網點的特長:
這種革命性的網點,不但能夠顯著地提高印刷質量,卻又不影響生產效率,只需要沿用常規的2400 dpi/175 lpi的生產工序和設備就能實現300 lpi高線數網點的印刷質量。
過往在實施高線數網點印刷時,各工序都必須要加以嚴格的控制。
提高印刷質量
1. 地圖、人物的髮絲和精緻花邊等線條更清晰,沒有鋸齒邊和斷線現象。
2. 徹底避免了服裝上的布紋、屏幕、音響和木紋等圖案和網紋交錯而產生撞網問題。
3. 消除大黑位或淺色背景等出現的網花。
4. 漸變效果表現更自然,平網和光位更平滑。
5. 提高衣服、水果、鮮花等物品的色彩度。
AM/FM混合型網點「視必達」,是網屏結合了AM Screening和FM Screening的所有優點而成,再配合高度的外鼓式CtP和超硬調特性的熱敏版材,更進一步地發揮CtP印刷技術的優勢。
从过往手工分色工艺,到电子分色机,再进入九十年代的照排输出机,一直沿用传统网点的技术,虽然期间曾研发出调频网点的技术,并曾引起业界的重视,但由于受到印刷条件的操作难度的限制,因此一直未能够被广泛采用。
今日,迈进CTP数码年代,市场上趋向高精细、高品质的印刷质量,一种崭新的网点技术应运而生。
调幅网点(AM Screening)
目前彩色制版所采用的传统网点称为调幅网点(AM Screening),原文全称为Amplitude Modulation Screening(如图一),这包括方形网、链网、圆形网等。
在网点的位置和排列角度固定不变的情况下,利用网点的大小变化来表现图像的深浅。
它需要控制网线的密度和网角,两个色版的网角必须有30度或以上,才可避免撞网的情况,通常会把C 版放在15度,M版:45度,K版:75度(M版或BK版可调换),而Y版放在90度,这情况下Y版会与其它色版只有15度相隔,由于它较其它三色为浅,就算有撞网也不会明显。
AM Screening一方面可以得到稳定的印刷再现,同时又容易产生网花(Rosette),图像网纹之间的干扰龟纹(Moires),色彩跳跃(Tone jump),文字和细微层次的再现性等问题。
此外,在印刷方面也要求极高的套印精度。
调频网点(FM Screening)
几年前,各Image setter生产厂家开发出一种称为调频网点(FM Screening),全文是Frequency Modulation Screening(如图二)。
这些细点的直径介乎8-30微米之间,每个细点的大小相同,颜色深浅的表达方式与调幅网点不同,按密度来表现图像的深浅,点的密度愈大,颜色则愈深,其方法是将这细点进行无规则的分布。
FM Screening具有的优点:
1.不会出现撞网和网花。
2.所产生的小网点,能显示更细节。
3.消除中间调的Tone jump。
4.套准问题不会影响颜色平衡。
FM Screening存在的缺点:
1.光位层次和平网容易产生粗糙,颗粒感。
2.中间调的网点密度极高,网点扩大率难控制。
3.需要高精细和苛刻性的印刷条件。
4.菲林输出的稳定性,细点的再现性和清晰度。
5.晒版时,光位容易丢失,深位容易阻塞。
混合型网点(Hybrid AM/FM Screening)
在网点百分比1-10%的光位和90-99%的深位地方,它会像FM Screening一样,(如图三)使用大小相同的细网点,并通过这些网点的疏密程度来表现画面中的层次变化,在10-90%的中间部分,又会像AM Screening,对网点的大小进行改变。
但所有网点的位置都具有随机性,固此不需考虑「网线角度」的问题。
光位和深位
光位和深位部分,由于采用随机分布的,且不同网点的大小也会有所不同,从而表现出画面中层次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网点的位置都经过特别的计算处理,以保证不会互相重迭,又不会出现网点之间空隙过大的现象。
这样更可防止粗糙的颗粒性。
当输出设备的分辨率为2400dpi时,最小网点的直径约为10.5微米(即1/2400inch),虽然可以把这些细点曝光在印版上,但印刷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往往导致丢失现像。
但这种新型网点的计算方法:利用多个细小的点子组合成一个较大的点子,两个或三个最小点子(每个直径为10.5微米)组合成的大点
子的直径就是21或32微米。
这样大小的点子才适合于印刷,更可提高印刷的再现性和稳定性。
两个或三个最小点子(每个直径为10.5微米)组合成的大点子的直径就是21或32微米。
这样大小的点子才适合于印刷,更可提高印刷的再现性和稳定性。
中间调部分
在中间调部分会像FM Screening随机地安排网点的位置,但层次的深浅则利用AM Screening的方式来表现,也就是通过网点大小的变化,由于借助先进的计算,这些网点的形状都很圆滑,因此,印刷适应性会更好。
此外,还采用了特别的方式来防止网点发生重迭现象,这又能解决粗颗粒性的问题。
AM/FM混合型网点的特长:
这种革命性的网点,不但能够显著地提高印刷质量,却又不影响生产效率,只需要沿用常规的
2400dpi/175lpi的生产工序和设备就能实现300lpi高线数网点的印刷质量。
过往在实施高线数网点印刷时,各工序都必须要加以严格的控制。
提高印刷质量
1.地图、人物的发丝和精致花边等线条更清晰,没有锯齿边和断线现象。
2.彻底避免了服装上的布纹、屏幕、音响和木纹等图案和网纹交错而产生撞网问题。
3.消除大黑位或浅色背景等出现的网花。
4.渐变效果表现更自然,平网和光位更平滑。
5.提高衣服、水果、鲜花等物品的色彩度。
AM/FM混合型网点「视必达」,是网屏结合了AM Screening和FM Screening的所有优点而成,再配合高度的外鼓式CtP和超硬调特性的热敏版材,更进一步地发挥CtP印刷技术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