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预器漏风率计算(阿斯米-PTC4.3)
过量空气系数、漏风率计算方法及举例

(过剩)空气系数过剩空气系数是燃料燃烧时实际空气需要量与理论空气需要量之比值,用“α”表示。
计算公式:α=20.9%/(20.9%-O2实测值)其中:20.9%为O2在环境空气中的含量,O2实测值为仪器测量烟道中的O2值举例:锅炉测试时O2实测值为13%,计算出的过剩空气系数α=20.9%/(20.9%-13%)=2.6国标规定过剩空气系数应按α=1.8(燃煤锅炉),α=1.2(燃油燃气锅炉)进行折算。
举例:燃煤锅炉,锅炉测试时O2实测值为13%,SO2排放值500ppm,计算出的过剩空气系数α=2.6,那么根据国标规定,折算后的SO2排放浓度=SO2实测值×(α实际值/α国标值)=500ppm×(2.6/1.8 )=722ppm举例:燃油燃气锅炉,锅炉测试时O2实测值为13%,SO2排放值500ppm,计算出的过剩空气系数α=2.6,那么根据国标规定,折算后的SO2排放浓度=SO2实测值×(α实际值/α国标值)=500ppm×(2.6/1.2 )=1083ppm空预器漏风率测算为检测1号炉A侧空预器检修后漏风情况,根据空预器漏风经验公式:AL=(α//-α/)/ α/*90%,对1号炉空预器检修前后漏风率进行测算如下:一、1号炉空预器漏风率:对9月14日16:00运行数据,计算空预器漏风率数据如下表;A侧O2(%) B侧O2(%)实测数据计算DCS数据计算实测数据计算DCS数据计算入口 3.9 2.13 3.15 3.23出口 5.03 4.22 4.47 4.2 漏风率(%) 6.36 11.2 7.19 5.18从上表可以看出2B侧实测和DCS数据偏差不大,2A侧实测和DCS数据偏差较大,省煤器入口偏低1.77%,空预器出口偏低0.81%。
空预器漏风率控制

空预器漏风率控制摘要:本文介绍了应用于火电机组中空气预热器(下文简称:空预器)漏风率控制,通过分析空预器漏风发生的原因并通过控制安装过程提出有效办法,经多个安装项目实际应用证明,严格的过程控制和有效的施工方法,能够保证运行过程中系统的可靠、稳定,能够有效的降低机组空预器的漏风量,为机组安全、环保、高效、节能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空预器、漏风率、漏风控制1、引言空预器作为火力发电厂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提高锅炉热交换性能,降低热量损耗的一种预热设备。
空预器的作用是将尾部中排出烟气中带出的携带热量,通过散热片传导到进入锅炉前的空气中,将空气预热到一定温度,从而提高锅炉的热交换性能,降低能量消耗。
常用的空预器多用于燃煤电站锅炉,一般可分为两种:管箱式、回转式,其中回转式又分为风罩回转式和受热面回转式两种。
本论文中仅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进行讨论。
本论文以杰拉达发电厂350MW机组空预器漏风控制为例,分析可能存在的漏风原因,并在安装过程和调试过程中控制并找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2、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分析及解决办法摩洛哥JERADA 1X350 MW工程安装哈尔滨锅炉厂生产的超临界参数变压直流炉,本项目安装2台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预热器转子正常转数为1r/min,预热器对称布置锅炉尾部。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由外壳定子、转子、换热元件、密封件、轴承、驱动装置、润滑油冷却系统等组成。
该型预热器是利用锅炉排烟的余热加热冷空气的热交换设备。
其工作原理(见图1)是通过转子缓慢旋转,传热元件交替的经过烟气和空气通道,当传热元件通过热的烟气流时吸收热量,通过空气流时,释放储藏的热量,加热进来的冷空气。
烟气向下流动,空气向上流动。
一般空预器漏风的主要原因有两种:携带漏风、间隙漏风,携带漏风是不可避免的,间隙漏风是可以控制的。
但携带漏风不会超过10%,携带漏风由空预器的结构、尺寸大小和转速决定,而这些参数对锅炉是已经设定的,转速越低,携带漏风量越小。
空气预热器漏风率测试要点及计算方法分析

� 漏风率是衡量空气 预热器性能的重要参数之 面应 近 似于 正 方形 取样 点 间 距不 超 过 0. � 914 4 (3 一 直接 影响 锅炉 运行 的经 济性 � 与可 靠性 准确 测量 英尺 ) 根据 烟 道的 不 同 尺寸 及 测 点截 面 距 上 下 流 漏风率对于空气预 � 热器的运行与检修具有重要意 场扰 动点 的位 置确定 最小 取样 点数 义 但 最小 不少 于 目 前 测 量漏 风率 采用 的标 � 准有 10184 88 4 个 若判 断取 样截 面可 能出 现严 重分 层时 应减 少 作为最 终采 用加 权平 均法 计算 烟 若 烟气速 度很 低导 致速 度测 量不 切
� 格排数由 烟道边长确定 � 具体见表 1 对于截面较大的 根据 空气 预热 器漏风 率 的定义 得 �
矩形烟道 可 适当减少排数 但排间距不得大 于 1
" � 1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0 % = � � ( + + ) � � � �
结论
� ( 1 ) 空气 预热 器漏 风率 测试 烟气 分析 取样 点应 � � 严 格采 用网格 法或 多代 表点 法 测点 要有代 表 性 否 � 则 将严 重影响 计算 结果 � (2 )与规程 A SME PT C 4. 3 相比较 规程 G B 10184 � � 88 计 算 中 省 略了 煤 质 空 气湿 度 空 气 预 热 器进 � 口 过量 空气系 数对 空气 预热 器漏 风率 的影 响 � 结 果偏 差非常 小 � (3 )在空 气预 热器 漏风 试验 现场 测试 前须 用标 � 准 气体 对测试 仪器 进行 校准 � 立 即校 验是否 漂移
空预器性能试验 ASME PTC 4.3实施细则

包头新希望热电公司 2X350MW空气预热器运行及维护手册附件一空预器性能试验 ASME PTC 4.3实施细则1.范围本说明的目的是给出在空预器现场试验的实施大纲,以确定下列运行特性:•空气至烟气侧的漏风•烟气与空气的压降•热力性能本细则并未特别规定性能保证值,但在试验前需经各方认可。
2.试验准备2.1人员选择为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所有参加测试人员应有相应的资质并能完全胜任其特定的工作职责,参试单位可指定一人组织试验并负责协调处理诸如测量精度、试验条件及操作方法等不同意见。
指定一人对性能测试及对测试有影响的试验条件负责。
2.2空预器的检查及运行建议试验前对空预器进行全面的检查,特别是要注意对那些对性能有影响的部件的工作状况,需强调的是要对换热元件的状况及清洁度进行仔细检查,空预器在正确的工况下运行。
确保所有的外部空气旁路及再循环挡板的密封效果,必须逐一检查膨胀节的完整性。
试验前要使所有的换热元件都处于商业性洁净状态(符合常规运行的洁净度要求),所有的在线吹灰必须在试验前完成,试验期间严禁进行清扫及吹灰。
2.3测量漏风首选的取样和测量技术测量空预器漏风较好的取样技术就是横穿过烟气入口和出口抽取每份烟气样品进行分析,采用这种方法,就可测到穿过每个管道的取样点包头新希望热电公司 2X350MW空气预热器运行及维护手册每个网格的单独的氧气测量值.该网格中所包括的取样点数量应与A S M E P T C4.3中的要求一致。
同时在烟气出口管道进行皮托管横移以确定在管道内的测量平面内是否有严重的速度分层现象存在,如穿过管道有明显的速度分层现象存在,必须用这些速度测值来计算一下取样平面整体的加权平均值,而不是简单的数学平均值。
上述的取样横移方法是按照A S M E P T C4.3进行的,是建立后面标准中采用的固定网格法取样的必要准备。
A S M E P T C4.3中固定网格法取样的优点是在性能试验中可感知大多数烟气样本速度的增加。
关于空气预热器漏风测定方法的探讨

【 关键词】 空气预 热 器 漏风 率
测 试 方 法
1 前 言
空气预热器漏风率测试是锅炉机组大小修前 后 必 须进 行 的项 目.由于 空气 预 热器 出人 口没有
足够 的直 管段 , 且尺 寸 巨大 , 测量 烟风 量 的方 而 用
维普资讯
电力标 准化与技术经 济
A- t ×0 9 () 3
等式左边的含义为漏人空气预热器的干空气 量与人 E干空气量之 比再乘 以 k l :等式右边的含
义 为漏 人 空 气 预热 器 的 空 气 量 与 人 口烟 气 量 之
式 中 : 、R ” …相 应 烟道 进 、 口烟气 RO O … 出
k / g; gk
不失简单的方法。 在推理过程 中发现长期以来 , 一
直广泛应用的空气量 、烟气量等等 的综合计算体 系, 忽略了 自 然界的最基本 的定理 , 即质量守恒定 理, 究其原因仅仅是两个 自相矛盾的设定。当然 ,
解 决 了矛 盾 问题 就迎 刃 而解 。
44
k/ 表示相对每公斤煤 的, gg k 本文所有的计算 空气 、 烟气体积、 质量都是相对每公斤煤而言的。 同时测定相应烟道进出 口烟气的三原子气体 (0 ) R 2 体积含量的百分率 , 并按经验公式计算
2 误差 的原 因分析
要分析原因 , 首先要 了解附件。
21附件的 主要 内容 .
空气预热器漏风率 ,为漏人空气预热器烟气 侧 的空气质量与进人该烟道的烟气质量之 比率 .
即
‘ | I l
法求得漏风率显然太难 。国标 G 0 8— 8 B1 14 8 附录 K推荐 的用漏 人干空气量 比人 口干 空气量乘 以 9, O 表示空气预热器漏 风率 的方法 , 因其简便 , 得 到广泛的应用 。 但是 , 空气量 与烟气量之间的数量 关系, 因煤的组成不同而不同, 所以推荐的方法原 理上欠妥。 出于对国标的尊重 , 通常认为, 9 有 O这 个乘数可能使结果符合不 同煤种 , 并有较高精度。
空预器漏风试验方案

贵溪电厂#5炉空预器漏风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测取#5机组空预器柔性密封改造后空预器漏风率,对比改造前后的相关数据,为机组经济运行提供可靠性建议二、试验依据GB10184-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三试验条件及要求1.确认锅炉各主、辅机能正常运转并满足试验要求;2.确认锅炉机组的烟、风系统无泄漏;3.确认锅炉机组所有在开始试验前均保持正常运行时的清洁度,试验前进行全面吹灰;4.确认试验前机组系统已经与其他非试验系统隔离;5.试验期间,炉膛压力表和氧量表等表计能投入并指示正确;6.锅炉燃用与设计煤种相近煤种,煤种基本稳定;7.试验期间尽量保持锅炉各参数的稳定,负荷波动±3% ECR,汽温波动小于+5-10℃,主汽压波动小于±2%;8.调整到试验工况,不再进行风压、风量的调整,不进行制粉系统的切换;9.试验期间锅炉不吹灰、不排污,不进行影响锅炉稳定的调整;10.试验期间锅炉暖风器停用;11.试验时间不小于2小时,每次调整到试验工况,至少稳定运行1小时再进行试验。
12.实验期间要求AGC解列。
四试验过程及方法依据国家标准GB10184-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测试和计算,测试内容和方法如下:1空预器出口烟气取样及分析在空预器出口至电除尘的水平烟道上均匀布置烟气取样测孔,每侧 6个测孔,共计 12 个测孔。
每个测孔取3个点进行采样测量,共计 36 个测点。
试验期间,利用烟气测点中抽出的烟气分析烟气中的O。
22空预器入口烟气取样及分析在每侧空预器入口水平烟道上均匀布置5个测孔,共计10 个测孔。
每个测孔取3个点进行采样测量,共计 30个测点。
试验期间,利用烟气测点中抽出的成份。
烟气分析烟气中的O23计算公式:A L=(a″-a′)/ a′×90%=(O2″- O2′)/(21- O2″) ×90%公式中 A L——————漏风率,%;a′、a″___________烟道进出口烟气过量空气系数;O2′O2″____________烟道进出口烟气含氧量。
电站锅炉空预器漏风率测试试验作业指导书.doc

电站锅炉空预器漏风率测试试验作业指导书编号Q/AEPRLZY751.2-RD/05-2005编制批准生效口期年月日1试验目的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率是锅炉的重要经济指标之一,空预器的漏风率过大,将引起锅炉送、引风机的电耗增加,严重的漏风甚至会导致锅炉燃烧所需的风量不足,并可能引起空预器后的尾部烟道的低温腐蚀,空预器漏风率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考察锅炉空预器漏风率的大小,判断空预器的运行状况,为空预器检修提供参考。
2试验范围木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锅炉机组大小修前后空预器漏风率的测试试验。
3引用标准3.1 GB10184-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4工作程序4.1试验依据及试验条件的确认4.1. 1试验依据试验依据GB10184-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中有关空预器漏风率测试的相关内容,用分析法确定管式或回转式空预器的漏风率。
4.1.2试验条件的确认4.1.2. 1锅炉机组运行稳定,空预器进、出曰附近烟风道上无泄漏点。
4.1.2.2试验所需的测点已按大纲要求布置好,测试现场的环境应便于试验工作的开展,如试验延续到晚上,测试现场的照明条件应能满足试验需要。
4. 1. 2. 3试验开始前1小时对空预器正常吹灰一次。
4. 1.2.4试验前锅炉至少维持试验负荷稳定运行半小时以上,试验期间应保持锅炉的燃烧状况、配风及总风量的不变。
4. 1.2.5试验前应保持合适的粉位和制粉系统运行方式,以确保试验中没有制粉系统的启停工作,同时在试验中制粉系统的运行应始终保持稳定。
4.1. 2. 6在试验中不得进行锅炉吹灰、打焦等影响试骑的工作。
4. 1. 2.7试验期间锅炉燃用煤种应保持稳定。
4. 1.2.8试验前3小时,由试验人员通知电厂化学人员取原煤样,进行分析。
4.2试验内容4. 2.1分析法空预器漏风率测试;4. 2. 2根据现场情况完成空预器烟风侧阻力测量;4. 3试验方法4. 3. 1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10184-88)作为空预器漏风率测试试验依据,同时参照美国ASME标准PTC4. 3部分。
空预器漏风率计算

79.5
器
出
口
烟
气
量
空预器漏风率计算表
空
根据ASME PTC4.3
预
项目名称
器
出
干空气量
口
烟
气
干烟气量
量
烟气中水分
符号 [WA′]15
[WG′]15 [WmG]15
单位 kg/kg
kg/kg kg/kg
计算公式 [28.02×[N2]15×(Cb+0.375
×Sar)]/[9.23× ([[([4C4O.2]0115×+[[CCOO]21]51)5]+-13.23.001×× [O2]15+28.02×[N2]15+28.01
原煤化验值
大气压力
Pa
kPa
试验实测值
干球温度
td
℃
试验实测值
湿球温度
tw
℃
空
相对湿度
φ
%
气
饱和蒸汽压力[td]
Pb
kPa
参
数
试验实测值 查表
查表
空气含湿量
WmA
kg/kg
查表
飞灰比率
rf
%
灰
炉渣比率
rs
%
渣
可
燃
物
取定 取定
数值 0.6032 0.0312 0.0747 0.0072 0.0162 0.1333 0.1342 22750 100.42
×[CO]15)×(Cb+0.374× 8.936×SHaarr)+]/[[W1A2′.0]115××WmA+mf
数值 10.52
11.08 0.57
湿烟气量
[WG]15 kg/kg
[WG′]15+[WmG]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ASME PTC4.3
项目名称
符号 单位
计算公式
碳
Car
kg/kg
原煤化验值
氢
Har
kg/kg
原煤化验值
煤
氧
Oar
kg/kg
原煤化验值
质
氮
Nar
kg/kg
原煤化验值
数 据
硫
Sar
kg/kg
原煤化验值
水分
mf
kg/kg
原煤化验值
灰分
a
kg/kg
原煤化验值
低位发热量
LHV kj/kg
烟气中水分
[WmG]14 kg/kg 8.936×Har+[WA′]14×WmA+mf 0.56
湿烟气量
[WG]14 kg/kg
[WG′]14+[WmG]14
10.90
氧
[O2]15
%
试验实测值
6.6
二氧化碳
[CO2]15
%
试验实测值
13.9
空
一氧化碳
[CO]15
%
试验实测值
0
预
氮
[N2]15
%
100-[O2]15-[CO2]15-[CO]15
×[CO]15)×(Cb+0.374× 8.936×SHaarr)+]/[[W1A2′.0]115××WmA+mf
数值 10.52
11.08 0.57
湿烟气量
[WG]15 kg/kg
[WG′]15+[WmG]15
11.65
空预器漏风率
AL
%
([WG]15-[WG]14)/[WG]14×100
6.9
从水蒸气 表中取值 依据 GB1018488 P36中 空气绝对 湿度计算 公式
取定
取定
23 18 85 2.81
0.015
90 10
空预器漏风率计算表
根据ASME PTC4.3
灰
项目名称
渣
飞灰可燃物
可
炉渣可燃物
燃
灰渣平均可燃物
物
干灰渣量
符号 Cf Cs Cav Wdp
单位 % % %
kg/kg
计算公式 试验实测值
试验实测值 rs×Cs/(100-Cs)+rf×Cf/(100-
a×100/C(f1)00-Cav)
79.5
器
出
口
烟
气
量
空预器漏风率计算表
空
根据ASME PTC4.3
预
项目名称
器
出
干空气量
口
烟
气
干烟气量
量
烟气中水分
符号 [WA′]15
[WG′]15 [WmG]15
单位 kg/kg
kg/kg kg/kg
计算公式 [28.02×[N2]15×(Cb+0.375
×Sar)]/[9.23× ([[([4C4O.2]0115×+[[CCOO]21]51)5]+-13.23.001×× [O2]15+28.02×[N2]15+28.01
数值 2 3
2.15 0.14
实际烧掉的碳
Cb
kg/kg
Car-a×Cav/100
0.6003
氧
[O2]14
%
试验实测值
4.7
二氧化碳
[CO2]14
%
试验实测值
14.88
空
一氧化碳
[CO]14
%
试验实测值
0
预 器
氮
[N2]14
%
100-[O2]14-[CO2]14-[CO]14
79.98
[28.02×[N2]14×(Cb+0.375
入 口 烟
干空气量
[WA′]14 kg/kg
×Sar)]/[9.23× ([[([4C4O.2]0114×+[[CCOO]21]41)4]+-13.23.001××
9.89
气
干烟气量
[WG′]14 kg/kg [O2]14+28.02×[N2]14+28.01 10.34
量
×[CO]14)×(Cb+0.374×
原煤化验值
大气压力
Pa
kPa
试验实测值
干球温度
td
℃
试验实测值
湿球温度
tw
℃
空
相对湿度
φ
%
气
饱和蒸汽压力[td]
Pb
kPa
参
数
试验实测值 查表
查表
空气含湿量
Wபைடு நூலகம்A
kg/kg
查表
飞灰比率
rf
%
灰
炉渣比率
rs
%
渣
可
燃
物
取定 取定
数值 0.6032 0.0312 0.0747 0.0072 0.0162 0.1333 0.1342 22750 1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