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依法行使监督权

合集下载

部编版道德和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和义务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道德和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和义务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知识点第三课公民权利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满足的条件:①年满18周岁。

②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③中国公民。

3、监督权的意义:答:(1)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促进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2)有助于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的主人翁精神。

4、人身自由的含义及其内容和地位?答: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5、人格尊严权内容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6、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内容答(1)财产权(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2)劳动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3)物质帮助权(4)受教育权(教育的作用: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5)文化权利。

(6)平等权。

(7)宗教信仰自由权。

7、公民行使权利有哪些要求?答:(1)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

(2)不能滥用权利。

(3)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

8、公民怎样行使权利?答:(1)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9、遵守正当程序的意义: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10、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哪些?答: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调解(调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仲裁(仲裁决不同于法院判决,仲裁决不能上诉;仲裁案件不公开审理。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和义务知识点归纳复习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和义务知识点归纳复习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地位: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些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3、政治自由的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意义: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4、监督权的内容: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意义: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网上评议政府的意义:(1)网上评议政府,有助于政府接受市民监督和社会监督,促进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2)有助于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的主人翁精神。

6、网上评议政府的内容:(1)工作业绩、(2)工作效率、(3)执行力建设7、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的重要形式: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8、人身自由的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9、人身自由的地位、作用: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10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11、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法律依据: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12、人格尊严权内容: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13、住宅不受侵犯的法律依据: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陕西省2019年中考政治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课时21依法行使监督权212

陕西省2019年中考政治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课时21依法行使监督权212

21 依法履行督
命点督分必
1、(2016· 西中考)开辟取的祖国
【成就煌】回望乙未,章翩。

承十二五之煌,开十三五之新局。

五中
全会,四个全面推。

会,世瞩目。

海峡两岸,联手相。

除去蠹,惟
勤惟廉⋯⋯
上述资料,小秦和同学行了沟通,将空白充完好。

2、(2015· 西中考)行法治之路
【科学立法】下边是小美所在班黑板的部分内容,你充完好。

学《中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内容教材点
立法法第六十七条
定,行政法草案。

当向社会宣布,征
求意。

3、(2014· 西中考)青春践
在研究性学活中 , 小梦采集了一我国人口数据料: 2011 年城人口69 079 万人,村人口 65 656 万人; 2012 年城人口 71 182 万人,村人口64 222 万人; 2013 年城人口 73 111 万人,村人口 62 961 万人。

【求帮助】通剖析数据,小梦“ 村人口多是我国人口状的
特色之一” 生了疑。

小梦能够通哪些门路将自己的疑反应
相关部?
参照答案
1、建议 ( 或监察 )
2、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建议权和监察权。

3、给相关部门写信 ; 经过媒体转达给相关部门。

( 切合题意 , 做法可行即可 )。

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课件:考点24监督权

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课件:考点24监督权
★1.监督权的含义及地位是什么? (1)含义:监督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是 否合法进行监督的权利。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 告权等。①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 议的权利;②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 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2)地位:监督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 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方式。
或: (1)有利于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保证法律有效实施和 司法公正,防止腐败。 (2)有利于政府依法行政,成为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 政府。 (3)有利于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4)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维护合法权利,实现 当家作主。
4.公民行使监督权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1)公民发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没有履行或没有正确履 行他们的职责时,有向他们提出批评、建议的权利。 (2)公民发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失职、违法行为时,有 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述、控告、检举的权利。 (3)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有权向有关部门反映,提出自己 的意见和建议。
①监督权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政治权利,不管我们
采取什么方式,只要达到目的就行。( × )
②网络(微信、微博)监督是行使监督权的最佳方式,
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 )
③未成年人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可以不去行使监
督权。( × )
④公民对国家立法工作提出建议表明公民享有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权。( × )
1.2016年1月,中国政府网发起了“我向总理说句 话”互动。截至3月1日,共收集6万条留言。政府 工作报告起草组对经筛选整理出的意见逐条研究, 最大限度地吸纳到政府工作报告中。这说明

初中政 治公民权利与义务知识汇总

初中政 治公民权利与义务知识汇总

初中政治公民权利与义务知识汇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公民权利与义务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作为初中生,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运行的规则,还能帮助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学习初中政治中的公民权利与义务相关知识。

一、公民权利1、平等权平等权是指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这意味着无论我们的性别、民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等如何,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不受任何歧视。

比如,在升学、就业、参与社会活动等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公平竞争的环境。

2、政治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基本政治权利。

只有年满 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才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通过选举,我们可以选出代表自己意愿的人大代表,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

(2)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这些自由是公民表达自己意愿和诉求的重要方式,但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

3、宗教信仰自由每个公民有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或者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或者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或者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但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4、人身自由权(1)人身自由不受非法逮捕、拘禁、搜查和侵犯。

这是我们能够自由行动、自主生活的基础。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同时也要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3)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家是我们最私密和安全的地方,法律保护我们的住宅不被随意侵犯。

5、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等。

当我们发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存在问题时,可以通过合法途径提出批评和建议,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九年级政治学会行使监督权PPT教学课件

九年级政治学会行使监督权PPT教学课件

各级政府(行政机关)
各级人民代表大 会及其常务委员

(权力机关)
产生、监督 各级法院(审判机关)
对其负责
各级检察院(检察机关、
法律监督机关)
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人民 中国 人 社 人民 司 政府
代表 共产 民 会 群众 法 系统
大会 党和 政 舆 通过 机 内部
及其 民主 协 论 法定 关 的监
常委 党派 的 的 渠道 的 督
小记者提问“十八大”
探究: 1.小记者们向有关领导反映食品安全问题,说明他们 正在行使什么权利?
监督权:
对象:人民代表、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工作不足
建议
批评
违法、失职
申诉
控告
检举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权力机关)
地方各级 人民代表 大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市人民代表大会; 区人民代表大会; 镇人民代表大会。
有利于促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勤政、廉洁,改进工 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使政府取信于民,国家长治久安;
有利于减少社会腐败现象,打击违法犯罪,推进依法治 国,构建和监
监督 督
主 督 接监 督 察、


审计

等)
探究: 2.如果你是大会小记者,你会向党和政府有关部门 提出哪些问题?阐明问题现象,说明提出问题的原 因。
要求: 要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作好记录,指定中心发言人,时间3分钟。
除了向有关领导当面反映,还有其他的渠道和形式 吗?
2.各级政府:通过“政务公开”、“电视问 政”、“微博问政”、“社会评议”、“化 龙巷市长信箱”等平台,接受群众监督。

初二政治我们也有监督权

初二政治我们也有监督权
律得到了有效的贯彻和实施。
刘涌案件是一个典型案件,它直接关系到公众对 我国司法公正的信心。一方面,我国的司法体பைடு நூலகம்保 证了司法公正,当中级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的 判决有出入时,当公众对案件的判决反响较大时, 最高人民法院及时地介入了案件,提审刘涌案件, 使刘涌案件得到了公正地判决。另一方面,广大民 众的监督权的行使促进了司法公正。当高级人民法 院的判决出来后,民众的意向(如网上调查)成为 最高人民法院提审刘涌案件地直接原因。
依法行政。
课后延伸:
•就你身边存在的某一 个突出问题,谈谈你 准备如何来行使监督 权?
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
全塘中学 平玉弟
阅读课本P083材料
• 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经常遇到类 似的情况?
• 发生这些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某些人的法律意识差和有关执 法力度不够)
• 当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做?
公民批评权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 人员在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有提出批评意见的权
利。
公民建议权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 作人员的工作有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权利。
强行集资案
• 1)、在上述案例中,谁行 使监督权?监督权的行使 产生了什么作用?
• 2)、除了上述监督途径之 外,法律监督还有哪些途 径?在实施监督权的过程 中我们应选择哪些适宜的 方式?
在案例中,全县工薪人员特 别是中小学教师、新闻媒体如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等行 使了监督权。监督权地行使维 护了全县工薪 人员的合法 权益,也促进了 国家机关
公民的检举权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 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揭发检举的权利。
刘涌案件
• 1、刘涌案件的审判 中,法律是如何得到 贯彻实施的?你还能 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九年级政治中考热点专题20依法治国 建设法制国家 之人民听证,依法行使监督权课件全国通用

九年级政治中考热点专题20依法治国  建设法制国家 之人民听证,依法行使监督权课件全国通用
2019年3月15日星期五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成为可能 “在阳光下行使权利” 真正实现
广泛的政治权利
网络问政
26
让 权 力 在 阳 光 下 运 行
政府部门 依法行政 建设服务型政府
公民 积极参政议政 行使政治权利
2019年3月15日星期五
更 有 尊 严
我国的监督体系
人民 代表 大会 及其 常委 会的 监督 27
22
2019年3月15日星期五
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 就不可能成功。[2010—03—05 10:39]
总理这样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政治建设为经济、 文化、社会建设提供了政治保障。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 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
总理这样说
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 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010—03—05 10:52]
19
2019年3月15日星期五
考点链接
角度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两会”是指——————和——————;简称人大会议和 政协会议。今年的两会是指————————和————————。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行使政治权力的机关是 —————————和——————————。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 ————————————————————————————。 4、———————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 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2010中考政治热点专题20依法治国 建设 法制国家 之 人民听证 依法行使监督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依法行使监督权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依法行使监督权
1、公民享有监督权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
公民监督权。

宪法规定,对于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公民有提出
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
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2、公民正确行使建议和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
①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

②通过写信、打电话、发
电子邮件等方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③通过新闻媒
体发表自己的意见。

3、公民在行始监督权时应注意些什么?
①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②要实事求是,不得诬告陷害。

③要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不能采用
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