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物理化学处理法
污水的处理方法

污水的处理方法污水处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环保工作,它关系到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水资源的保护。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污水处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那么,针对污水的处理方法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将从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方面来介绍污水的处理方法。
首先,物理处理是指通过物理手段对污水进行处理。
物理处理的方法主要包括网格过滤、沉淀、过滤和吸附等。
网格过滤是通过设置网格来拦截大颗粒的污染物,如树叶、纸张等,以减少对后续处理设备的损害。
沉淀是利用重力作用使悬浮物沉降到底部,通过沉淀池将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去除。
过滤则是通过过滤介质将悬浮物截留下来,如砂滤、活性炭滤等。
吸附则是利用吸附剂吸附污染物,如活性炭、树脂等。
其次,化学处理是指通过化学手段对污水进行处理。
化学处理的方法主要包括中和、氧化、沉淀和消毒等。
中和是指将酸性或碱性废水中的酸碱度调节到中性,以便后续处理。
氧化是通过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如臭氧氧化、氯氧化等。
沉淀是利用化学试剂将废水中的悬浮物沉淀下来,如铁盐沉淀、铝盐沉淀等。
消毒则是通过化学消毒剂将废水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杀灭。
最后,生物处理是指通过微生物对污水进行处理。
生物处理的方法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法和植物处理法等。
活性污泥法是将含有细菌的活性污泥与废水混合,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生物滤池法是将废水通过填料层,利用微生物在填料表面的膜生物反应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植物处理法则是利用水生植物吸收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净化水质。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才能有效地净化污水,保护水资源,改善人类生活环境。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污水处理工作,共同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污水的物理化学分离方法

一、理论产气量的计算 1、根据废水有机物化学组成计算产气量
2、根据COD与产气量关系计算 CH4 + 2O2 —— CO2 + 2H2O V1 = 22.4/64 = 0.35 (L/gCOD) V2 = T2V1/T1 VCH4 = V2[Q•(S0-Se) — 1.42QWx] •10-3 Vg = VCH4 /P
四、负荷率 容积负荷率:反应器单位有效容积在单位时间内接纳的有机物量,单位为kg/m3·d或g/L·d。有机物量可用和VSS表示。 污泥负荷率:反应器内单位重量的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接纳的有机物量,单位为kg/kg·d或g/g·d。 投配率:每天向单位有效容积投加的新料的体积,单位为m3/m3·d。投配率的倒数为平均停留时间或消化时间,单位为d。投配率有时也可用百分数表示,例如,0.07m3/m3·d的投配率也可表示为7%。
123.3
吸附容量(mgCODcr/g膨润土)
31.2
31.7
35.6
36.1
实验结果表明,膨润土对有极性结构的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乳化剂TX-8和乳化剂OP)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吸附容量可达200~300mgCOD/g膨润土。对非极性的聚醚210、220也有一定的吸附容量(20~50 mgCOD/g膨润土)。
五、厌氧流化床
池内充填粒径为0.5mm左右的挂膜介质,全部悬浮于上升水流中,废水常需回流。负荷率高(10~40kgCOD/m3•d),反应器内VSS浓度可达60g/L,容积小,抗冲击负荷能力强。但管理较复杂。
酸化和甲烷化在两个反应器进行。两个反应器内可以采用不同反应温度。能承受较高负荷,耐冲击。运行稳定。
甲烷化阶段
温度条件
二、pH值 一般认为,实测值应7.2~7.4之间为好。低于7.0时,pH值并不稳定,有继续下降的趋势。低于6.5时,将使正常的处理系统遭到破坏。 如果有机物负荷太大,水解和产酸过程的生化速率大大超过气化速率,将导致挥发性脂肪酸的积累和pH值的下降,抑制甲烷细菌的生理机能。最终使气化速率锐减,甚止停止。 一般原液的pH值为6~8。系统中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以乙酸记)以不超过3000mg/L为佳。 重碳酸盐及氨氮等物质是形成厌氧处理系统碱度的主要物质。一般要求系统中碱度在2000mg/L以上,氨氮浓度以介于50~200ng/L为佳。
常见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常见污水处理工艺介绍一.物理法:1.沉淀法:主要去除废水中无机颗粒及SS2.过滤法:主要去除废水中SS和油类物质等3.隔油:去除可浮油和分散油4.气浮法:油水分离、有用物质的回收及相对密度接近于1水的密度近似1的悬浮固体5.离心分离:微小SS的去除6.磁力分离:去除沉淀法难以去除的SS和胶体等二.化学法:1.混凝沉淀法:去除胶体及细2.中和法:酸碱废水的处理3.氧化还原法:有毒物质、难生物降解物质的去除4.化学沉淀法:重金属离子、硫离子、硫酸根离子、磷酸根、铵根等的去除三.物理化学法:1.吸附法:少量重金属离子、难生物降解有机物、脱色除臭等2.离子交换法:回收贵重金属,放射性废水、有机废水等3.萃取法:难生物降解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4.吹脱和汽提:溶解性和易挥发物质的去除.重点介绍随着各种工艺不断改进,原有缺点不断被修正,因此只列出各种工艺的优点四.生物法1.活性污泥法:中微生物micro-organism悬浮在水中的各种方法的统称.1SBR法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图: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优点:1工艺简单,节省费用2理想的推流过程使生化反应推力大、效率高3运行方式灵活,脱氮除磷效果好4防治污泥膨胀的最好工艺5耐冲击负荷、处理能力强2CASS法CASS法是SBR法的改进型,特点是占地小、运行费用低、技术成熟、工艺稳定. CASS法是在CASS反应池前部设置生物选择区,后部设置可升降的自动滗水装置.工艺流程图:3AO法AO工艺法也叫厌氧好氧工艺法,AAnacrobic是厌氧段,用与脱氮除磷;OOxic是好氧段,用于除水中的有机物.工艺流程图:优点:1系统简单,运行费低,占地小2以原污水中的含碳有机物和内源代谢产物为碳源,节省了投加外碳源的费用3好氧池在后,可进一步去除有机物4缺氧池在先,由于反硝化消耗了部分碳源有机物,可减轻好氧池负荷5反硝化产生的碱度可补偿硝化过程对碱度的消耗4AAO法AAO法又称法,是英文Anaerobic-Anoxic-Oxic第一个字母的简称厌氧-缺氧-好氧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可用于二级污水处理或三级污水处理,以及中水回用,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工艺流程图:优点:1本工艺在系统上可以称为最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总水力停留时间少于其他类工艺2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丝状菌不能大量增殖,不易发生污泥丝状膨胀,SVI值一般小于1003污泥含磷高,具有较高肥效4运行中勿需投药,两个A段只用轻轻搅拌,以不增加溶解氧为度,运行费用低5氧化沟法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其曝气池呈封闭的沟渠型,所以它在水力流态上不同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它是一种首尾相连的循环流曝气沟渠,污水渗入其中得到净化,最早的氧化沟渠不是由钢筋混凝土建成的,而是加以护坡处理的土沟渠,是间歇进水间歇曝气的,从这一点上来说,氧化沟最早是以序批方式处理污水的技术.工艺流程图:优点:除具有一般活性污泥法的优点外,还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1流程简化,一般不需设初沉池.氧化沟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龄较长,有机物去除较为彻底,剩余污泥高度稳定,污泥一般不需厌氧消化.2氧化沟具有推流特性,因此沿池长方向具有溶解氧梯度,分别形成好氧、缺氧和厌氧区.通过合理设计和控制可使N和P得到较好地去除.3操控灵活,如曝气强度可以通过调节转速或通过出水溢流堰来改变曝气机的淹没深度;交替式氧化沟各沟间交替运行的动态控制等.4在技术上具有净化程度高、耐冲击、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简单、运行管理方便、维修简单、投资少、能耗低等特点.2.生物膜法:利用固着在惰性材料表面的膜状生物群落处理污水或废气的方法.生物滤池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转盘法均属于此种方法.1生物滤池一种用于处理污水的生物反应器,内部填充有惰性过滤材料,材料表面生长生物群落,用以处理污染物.优点:1生物滤池的处理效果非常好,在任何季节都能满足各地最严格的环保要求.2不产生二次污染.3微生物能够依靠填料中的有机质生长,无须另外投加营养剂.因此停工后再使用启动快,且能迅速恢复最佳使用效果.4生物滤池缓冲容量大,能自动调节浓度高峰使微生物始终正常工作,耐冲击负荷的能力强.5运行采用全自动控制,非常稳定,无须人工操作.易损部件少,维护管理非常简单,基本可以实现无人管理,工人只需巡视是否有机器发生故障.6生物滤池的池体采用组装式,便于运输和安装;在增加处理容量时只需添加组件,易于实施;也便于气源分散条件下的分别处理.7此类过滤形式的生物滤池能耗非常低,在运行半年之后滤池的压力损失也只有500Pa左右.2生物转盘一种好氧处理污水的生物反应器,由水槽和一组圆盘构成,圆盘下部浸没在水中,圆盘上部暴露在空气中,表面生长有生物群落,转动的转盘周而复始接触污水和空气中的氧,使污水得到净化.优点:1具有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2能耗低、处理效率高3管理方便、操作容易特别适用于中小型畜禽加工厂污水处理3生物接触氧化池结构包括池体,,布水装置,.工作原理为:在中设置填料,将其作为生物膜的载体.待处理的废水经充氧后以一定流速流经填料,与生物膜接触,生物膜与悬浮的活性污泥共同作用,达到净化废水的作用.优点:1容积负荷高,耐冲击负荷能力强2具有膜法的优点,剩余污泥量少3具有活性污泥法的优点,辅以机械设备供氧,生物活性高,泥龄短4能分解其它生物处理难分解的物质5容易管理,消除污泥上浮和膨胀等弊端3. :包括厌氧消化、池、UASB等.厌氧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将污水中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低分子化合物,进而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的有机污水处理方法,分为酸性消化和碱性消化两个阶段.在酸性消化阶段.由产酸菌分泌的外酶作用,使大分子有机物变成简单的有机酸和醇类、醛类氨、二氧化碳等;在碱性消化阶段,酸性消化的代谢产物在甲烷细菌作用下进一步分解成甲烷、二氧化碳等构成的生物气体.这种处理方法主要用于对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和粪便污水等处理.优点:1能耗低2可回收生物能源沼气3每去除单位质量底物产生的微生物污泥少4整个过程不需要氧气,因而不受传氧能力限制,对有机物具有很高的负载力4.自然条件下的生物处理法1稳定塘将土地进行适当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并设置围堤和防渗层,依靠塘内生长的微生物来处理污水.优点:1能充分利用地形,结构简单,建设费用低.2可实现污水资源化和污水回收及再用,实现水循环,既节省了水资源,又获得了经济收益.3处理能耗低,运行维护方便,成本低.4美化环境,形成生态景观.5污泥产量少.6能承受污水水量大范围的波动,其适应能力和抗冲击和能力强.2土地处理法用土壤和植物改善水质的方法的统称.同时利用废水的水分和养分滋养土地.土地处理法主要有灌溉、漫灌和高灌率渗透三个方法.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分析法等.整个过程为通过粗的原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经过格栅或者砂滤器,之后进入沉砂池,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以上为一级处理即物理处理,初沉池的出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有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器有,氧化沟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和生物流化床,生物处理设备的出水进入二次,二沉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级处理,一级处理结束到此为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包括生物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最后利用.。
实验室污水处理方法

实验室污水处理方法标题:实验室污水处理方法引言概述:实验室是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但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含有各种有机物、重金属和化学试剂,如果不得当处理,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实验室污水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实验室污水处理方法,帮助实验室科研人员有效处理废水。
一、物理处理方法1.1 沉淀法:通过加入适量的沉淀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浑浊物质沉淀到底部,然后进行过滤或沉淀分离,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1.2 过滤法:利用过滤介质将废水中的固体颗粒截留下来,如砂滤、活性炭滤等,有效去除悬浮物和颗粒污染物。
1.3 蒸馏法:将废水进行蒸馏,利用不同挥发性的成分在不同温度下蒸发,然后重新凝结收集,达到分离和净化的效果。
二、化学处理方法2.1 氧化法:通过加入氧化剂如过氧化氢、臭氧等,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害的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2 中和法:利用中和剂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调节废水的酸碱度,中和有害物质,使其变为中性物质,降低废水的毒性。
2.3 沉淀法:通过加入沉淀剂如氯化铁、硫酸铝等,使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形成沉淀,然后分离沉淀物,达到去除重金属的目的。
三、生物处理方法3.1 厌氧处理:将废水置于无氧环境下,利用厌氧菌降解有机物,产生甲烷等气体,实现废水的净化。
3.2 好氧处理:将废水置于富氧环境下,利用好氧菌降解有机物,加速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和分解。
3.3 植物净化法:利用植物的吸收作用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去除,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四、综合处理方法4.1 聚合物絮凝法:通过加入聚合物絮凝剂,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聚集成较大的絮凝体,方便后续的沉淀或过滤处理。
4.2 超滤法:利用超滤膜对废水进行过滤,将微小的颗粒和有机物截留下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4.3 高级氧化法:利用高级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等,对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提高废水的净化效果。
污水处理的几种方法

污水处理的几种方法污水处理是指将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水经过一系列处理工艺,使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1. 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的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活性污泥法。
该方法将污水与活性污泥混合,通过曝气搅拌使微生物附着在有机物上进行降解,最终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2. 物理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主要通过物理和化学反应来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
常见的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吸附和氧化等。
沉淀是指利用重力作用使污染物沉淀到底部,过滤则是通过滤料将污染物截留下来。
吸附是指利用吸附剂吸附污染物,氧化则是通过添加氧化剂使污染物发生氧化反应。
3.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利用特殊的膜材料将污水中的溶质和溶剂分离的方法。
常见的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
微滤是通过微孔滤膜截留大分子物质,超滤则是通过较小的孔径截留溶解物质。
纳滤则可以截留更小的分子,而反渗透则是通过半透膜将溶剂从污水中分离出来。
4. 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是利用化学药剂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处理法包括氧化、还原、中和和沉淀等。
氧化是指利用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无机物,还原则是将有机物还原为无机物。
中和是指利用酸碱中和反应使污水的pH值达到中性,沉淀则是将污染物沉淀到底部。
5. 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指利用高级氧化剂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常见的高级氧化剂包括臭氧、过氧化氢和紫外光等。
这些氧化剂能够产生强氧化性,能够有效地降解有机物和杀灭细菌。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污水处理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污水类型和处理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结合多种方法进行处理,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此外,污水处理过程中还需要考虑能源消耗、处理成本和处理后的废物处理等因素,以实现经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电厂污水处理方法

电厂污水处理方法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电厂所排放的废水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
因此,电厂污水的处理变得至关重要。
本篇文章将探讨电厂污水处理的方法,涵盖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以及现代的生物处理技术。
一、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1. 沉淀法沉淀法是最常见的处理电厂污水的物理化学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添加化学混凝剂,使悬浮物颗粒凝聚成较大的团块,然后利用重力沉降的原理将其分离出来。
通过沉淀池和沉淀池后隔离单位的结合,电厂所排放的废水能够去除大部分悬浮物质。
2.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利用活性炭对有机物质的吸附作用来处理电厂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通过将废水通过活性炭床,有机物质会附着在活性炭表面上,从而达到去除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3. 化学氧化法化学氧化法利用化学物质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常用的氧化剂包括氯气、臭氧和过氧化氢等。
通过与废水充分接触并进行化学反应,电厂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可以得到有效去除。
二、现代的生物处理技术1. 厌氧处理技术厌氧处理技术是将废水置于无氧条件下进行处理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厌氧菌会分解有机物质并产生甲烷气体。
相较于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厌氧处理技术具有更好的能源回收效果,并且对于一些难降解的有机物质也能够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2.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利用好氧菌来分解废水中有机物质的方法。
在好氧条件下,好氧菌通过代谢将有机物质分解成较小的无害物质,同时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除了能够有效去除有机物质外,还可以提高废水的氧化还原潜力。
3. 植物处理法植物处理法是利用植物的生长和代谢作用来处理电厂废水的方法。
通过将废水引入植物园区,植物的根系能够吸收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并降解其中的有机物质。
该方法具有适用范围广、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综上所述,电厂污水处理方法可以采用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如沉淀法、活性炭吸附法和化学氧化法,也可以使用现代的生物处理技术,如厌氧处理技术、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和植物处理法。
3-污水处理方法-物理化学篇

氧化沟工艺
工艺组成
原理:A/O工艺的多级串联 A段:距曝气机下游较远的区域; O段:距曝气机下游较近的区域; 特点:循环水流—混合条件好, 传质效果佳。
氧化沟 回流污泥 污 泥 污泥泵房 剩余污泥 预处理后的污 水 转刷 二沉池 处理水
工艺变革
工艺变革:前端增设厌氧池,相当于A2/O工艺; 设备变革:出现微孔曝气氧化沟;
交换吸附:溶质的离子由于静电引力作用聚集在吸附剂表面的带电点上。 物理吸附:溶质与吸附剂之间由于分子间力(范德华力)而产生的吸附
化学吸附:是溶质与吸附剂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牢固的吸附化学键和表
面配合物的过程。 活性炭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吸附剂。
7
微孔
大孔
中孔
中孔
微孔
粒状活性炭
5E功能材料
吸附质 吸附相 纤维本体
采用本法前废水一般均需预处理,先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油渍、有
害气体等,有时还要调整pH,以便提高处理效果。
3
物理化学处理法的常用工艺形式
物理化学处理法的常用工艺形式:
离子交换 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水中某种离子优先交换的性能而去除水中某些
离子的方法。常用工艺形式有阳床、阴床、混床等;
膜分离 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电渗析等; 吸附 分物理吸附、化学吸附、离子吸附三种类型,常用活性炭吸附塔、 炉渣或粉煤灰吸附塔等; 萃取、吹脱、气提
消化池 污泥脱水机械 沼气利用设备 典型污泥处理工艺 剩余污泥→浓缩→(消化)→脱水→(干化) →资源源利用或填埋或焚烧
生物处理法还可去除营养元素氮和磷。
分解代谢 (异化作用) 微生物的 新陈代谢 合成代谢 (同化作用) 微生物增殖
15
复杂物质分解 为简单物质 + 能量
物理化学法处理废水

物理化学法处理废水
所谓的物理化学法主要依托于物理、化学等反应原理,用来处理煤化工废水内部的杂质、污染物等,主要的反应包括:吸附、抽离、沉淀、萃取等,这些反应都有自身的过程和原理。
1萃取法:所谓的萃取法就是凭借和水无法相溶,以及很少相溶的溶剂,和煤化工废水有效融合,从而确保溶解在废水内部的有害物质、杂质等再次分解、分配,并逐渐传输至溶剂中,在此基础上使溶剂和所祛除的污染物煤化工废水分开,这样就实现了废水清洁化,也能对污染物加以回收、再利用。
萃取法实际应用中有着多重优势,体现在:大量处理水、设备结构简明,方便进行自动化调控,而且能够安全操作,降低成本。
2吸附法:吸附法主要借助气体流动的性质同多孔的物质之间接触,从而让流动状态下的污染物能够有选择性地分离。
对于煤化工废水处理来说,一般采用以下吸附剂:硅藻泥、树脂、炭纤维、矿渣等,最常见的吸附剂为:活性炭,可以通过吸附法来对应有效处理废水,这样一方面可以除掉煤化工废水内部的污染物,另一方面也能还原水体颜色,排除其中的不良颜色、杂质等。
3膜分离法:主要借助于半透膜来将废水隔离开来,并将内部的污染物向外渗透的方法。
主要的膜分离法包括:微滤法、反渗透法、渗析法等。
4化学沉淀法:借助容易溶解的化学性药剂,将其添加到煤化工废水内部,经过化学沉淀最终形成一些沉淀物,例如:氢氧化物、盐等。
现代研究者多将Na2HPO4以及硫酸镁充当沉淀剂,从而对一系列污染物,例如:硫酸铵等进行沉淀处理,从而达到脱氮的目标。
化学沉淀法是一种优良的废水处理方法,能对污染物加以处理,最终生成无法溶解的盐以及其他物质,从而达到煤化工废水净化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物理化学处理法
物理化学法(简称物化法),是利用萃取、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技术、气提等物理化学的原理,处理或回收工业废水的方法。
它主要用分离废水中无机的或有机的(难以生物降解的)溶解态或胶态的污染物质,回收有用组分,并使废水得到深度净化。
因此,适合于处理杂质浓度很高的废水(用作回收利用的方法),或是浓度很低的废水(用作废水深度处理)。
利用物理化学法处理工业废水前,一般要经过预处理,以减少废水中的悬浮物、油类、有害气体等杂质,或调整废水的pH值,以提高回收效率、减少损耗。
同时,浓缩的残渣要经过后处理以避免二次污染。
常用的方法有萃取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膜析法(包括渗析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超滤法等)。
(1)萃取法
萃取法是向污水中加人一种与水不相溶而密度小于水的有机溶剂,充分混合接触后使污染物重新分配,由水相转移到溶剂相中,利用溶剂与水的密度差别,将溶剂分离出来,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的方法。
再利用溶质与溶剂的沸点差将溶质蒸馆回收,再生后的溶剂可循环使用。
使用的溶剂叫萃取剂,提出的物质叫萃取物。
萃取是一种液-液相间的传质过程,是利用污染物(溶质)在水与有机溶剂两相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的。
在选择萃取剂时,应注意萃取剂对被萃取物(污染物)的选择性,即溶解能力的大小,通常溶解能力越大,萃取的效果越好;萃取剂与水的密度相差越大,萃取后与水分离就越容易。
常用的萃取剂有含氧萃取剂、含磷萃取剂、含氮萃取剂等。
常用的萃取设备有脉冲筛板塔、离心萃取机等。
(2)吸附法
吸附法处理废水是利用——种多孔性固体材料(吸附剂)的表面来吸附水中的一种或多种溶解污染物、有机污染物等(称为熔质或吸附质),以回收或去除它们,使废水得以净化。
例如,利用活性炭可吸附废白水中的盼、隶、错、氧等剧毒物质,且具有脱色、除臭等作用。
吸附法目前多用于污水的深度处理,可分为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两种方法,即在污水分别处于静态和流动态时进行吸附处理。
常用的吸附设备有固定床、移动床和流动床等。
在废水处理中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磺化煤、木炭、焦炭、硅藻土、木屑和吸附树脂等。
以活性炭和吸附树脂应用较为普遍。
一般吸附剂均呈松散多孔结构,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
其吸附力可分为分子引力(范德华力)、化学键力和静电引力三种。
水处理中大多数吸附是上述三种吸附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吸附剂吸附饱和后必须经过再生,把吸附质从吸附剂的细孔中除去,恢复其吸附能力。
再生的方法有加热再生法、蒸汽吹脱法、化学氧化再生法(湿式氧化、电解氧化和臭氧氧化等)、溶剂再生法和生物再生法等。
由于吸附剂价格较贵,而且吸附法对进水的预处理要求高,因此多用于给水处理中。
(3)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是利用离子交换剂的离子交换作用置换污水中的离子态污染物质的方法。
随着离子交换树脂的生产和离子交换技术的发展,由于效果良好,操作方便,近年来在回收和处理工业污水中的有毒物质方面,得到一定的应用。
如用阳离子交换剂去除(回收) 污水中的铜、镍、镉、锌、汞、金、银、铂等重金属。
离子交换法多用于工业给水处理中的软化和除盐,主要去除废水中的金属离子。
离子交换软化法采用Na+交换树脂。
(4)膜析法
电渗析法。
电掺析法是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溶液中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即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膜只允许阴商子通过),使一部分溶液中的离子迁移到另一部分溶液中去,使得溶液中的电解质与水分离,从而达到浓缩、纯化、分离的一种水处理方法。
电渗析法是在离子交换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方法,除用于污水处理外,还可用于海水除盐、制备去离子水(纯水)等。
反渗透法,反渗透法巳用于含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污水的深度处理及海水淡化等。
在世界淡水供应危机严重的今天,反渗透法结合蒸馆法的海水淡化技术前景广阔。
它的另一重要用途是与离子交换系统联用,作为离子交换的预处理方法以制备去离子的超纯水。
在废水处理中,反渗透法主要用于去除与回收重金属离子,去除盐、有机物、色度以及放射性元素等。
目前在水处理领域内广泛应用的半透膜有醋酸纤维素膜和聚酷胶膜磺化聚苯醋等高聚物。
常用的反渗透装置有管式、螺旋式、中空纤维式及板框式等。
渗透水可重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