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色彩基础知识(DOC)
摄影中的色彩理论基础

摄影中的色彩理论基础在摄影艺术中,色彩是至关重要的元素之一,它能够影响观众的情绪、引导注意力,甚至传达故事的情感。
色彩不仅仅是单纯的视觉感受,更是一种传达信息和情感的媒介。
因此,熟练地应用色彩理论成为了每位摄影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色彩的意义色彩在摄影中扮演着独特而重要的角色。
不同的色彩可以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比如红色通常代表激情与力量,蓝色则常与冷静与安宁联系在一起。
通过熟练运用色彩,摄影师可以在作品中引导观众的情绪反应,创造出令人难忘的视觉效果。
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理论是摄影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之一。
最基本的色彩理论包括三原色理论、互补色搭配、冷暖色调对比等。
了解这些理论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选择色彩搭配,创作出更具表现力的作品。
三原色理论三原色理论指的是红、绿、蓝三种颜色是所有其他颜色的基础。
通过不同比例的混合,可以产生出各种不同的颜色。
在摄影中,合理地运用三原色可以打造出生动丰富的作品。
互补色搭配互补色是位于色彩六角形对角线上的颜色,如红绿、蓝橙、黄紫等。
将互补色放在一起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比,增加作品的视觉冲击力。
冷暖色调对比冷色调(如蓝色)和暖色调(如橙色)的对比在摄影中常常被用来营造氛围。
冷色调让画面显得冷静清新,而暖色调则给人温暖舒适的感受。
巧妙地在作品中运用冷暖色调对比,可以增加作品的层次感和视觉吸引力。
色彩在摄影中的应用在实际拍摄中,摄影师可以通过色彩的搭配和运用来传达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比如,在拍摄风景照时,利用蓝色天空和绿色植被营造出清新自然的氛围;在人像摄影中,选择适合的服装和背景色彩可以突出人物特质和情感表达。
色彩是摄影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掌握色彩理论能够帮助摄影师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创作出令人赏心悦目的作品。
摄影师应该不断学习色彩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才能创作出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的作品。
愿每位摄影师都能通过色彩的魅力,让作品更加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色彩,是摄影创作的灵魂所在。
摄影中的色彩理论基础

摄影中的色彩理论基础摄影是一门艺术,色彩在摄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色彩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表达情感,还可以增强照片的视觉吸引力。
了解色彩理论基础对于摄影师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搭配和利用色彩,创作出精美而有表现力的照片。
主色调与情感表达在摄影中,选择主色调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不同的颜色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主色调及其情感表达:红色:红色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充满激情和力量的颜色,它可以传递出热情、爱情、勇气等情感。
蓝色:蓝色给人以冷静、安静的感觉,它可以传达出冷淡、寂寞、悲伤等情感。
绿色:绿色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颜色之一,它给人以平和、生机勃勃的感觉,通常与健康、环境保护等积极向上的形象相关联。
黄色:黄色给人以明亮、活泼的感觉,它可以传达出温暖、快乐、幸福等情感。
通过选择适合主题和情感表达的主色调,摄影师可以更好地营造出所需的视觉效果。
冷暖色调对比除了选择主色调外,冷暖色调之间的对比也是摄影中常用的手法之一。
冷暖对比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和趣味性,同时突出主题。
冷色调:如蓝色和紫色等冷色调给人以冷静、神秘感觉,并适用于表达寂静、郁闷等情感。
暖色调:如红色和黄色等暖色调给人以温暖、活泼感觉,并适用于表达热烈、激动等情感。
通过将冷暖色调巧妙地结合在摄影作品中,可以创造出视觉上更加吸引人的效果。
色彩对比与平衡除了冷暖对比,摄影中还有其他形式的颜色对比和平衡技巧。
互补对比:互补对比是指将位于彩轮相对位置上两个互补颜色放在一起。
例如红绿、黄紫等组合。
这种对比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类似对比:类似对比是指将彩轮上接近位置上两个相邻颜色放在一起。
例如黄橙红这样的组合。
这种对比可以创造出柔和而协调的效果。
单一主题配色:选择一个主题颜色,并使用不同深浅度和明度进行搭配。
这种配色方法在营造统一而丰富的视觉效果方面非常有效。
通过充分运用颜色对比和平衡技巧,在摄影作品中可以创造出生动而富有吸引力的图像。
摄影师的色彩基础知识

会呈现出寒冷感觉。另外,冷暖色的运用亦能带出不同的气氛。暖色,
均为零,就是黑色(黑暗)。这就是加色法原理,加色法原理被应用于早
特殊是颜色较暗的暖色,能够使被摄物产生沉重感与密度感。从另一
期的彩色摄影之中,如今被广泛应用于电视机、摄像头等主动发光的产
方面讲,冷色能够使被摄物产生一种较轻与较亮的感觉。
品中。
(3)营造气氛
部分颜色可以由三种基本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这三种基本色光
讨论指出,色彩具有影响人类心理的能力﹝通称为色彩心理学)。
的颜色就是红(Red)、绿(Green)、蓝(Blue)三原色光。这三种光以相同
例如金黄色与红色能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暖和感,而蓝色与黄绿色则
的比例混合、且到达肯定的强度,就呈现白色(白光);若三种光的强度
魏
第2页共2页
魏
第1页共2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4)增加立体感
另外,色轮上相互邻近的色可描述为「和谐色」,而相对的则称
色彩的另一个作用是影响照片的立体感。暖色给人的感觉是向前进
为「不和谐色」。例如,黄色背景出现蓝色主体或蓝色背景配上红色
的,而冷色给人的感觉则是向后退的。在拍摄时,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一
败,或许,在过程之中,会拍出一些惊为天人的作品!
(1)滤镜的作用
三原色轮同时可以应用于美术及摄影方面。如拍摄蓝色或青色天空
时,可使用黄色或红色滤镜来加深颜色。在黑白摄影上,可以利用黄绿
滤镜使近似的黄绿色物件变浅。总括而言,相反颜色的滤镜可以令物件
颜色加深,而相像颜色的滤镜则可以令物件颜色变浅。
(2)色彩的运用
主体,都能做出突显主体的效果。色轮上距离越远的对比越剧烈,距
色彩镜头知识点总结图文

色彩镜头知识点总结图文一、色彩基础知识1.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和饱和度是构成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是指颜色的种类,如红、黄、蓝等;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净程度。
2. 色彩的三原色色彩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通过这三种颜色的不同组合,可以调配出其他所有颜色。
3. 色彩的冷暖性色彩可以分为冷色调和暖色调。
冷色调给人一种清凉、安静的感觉,暖色调则给人一种热情、活泼的感觉。
4. 色彩的搭配原则色彩搭配需要考虑色彩的对比、协调和统一性。
对比色搭配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协调色搭配则更加柔和、和谐。
二、色彩在摄影中的运用1. 色彩的情绪表达色彩在摄影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比如暖色调可以渲染温暖、热情的氛围,冷色调则可以营造冷静、沉思的氛围。
2. 色彩的构图作用色彩在构图中可以起到引导视线、突出主题、营造氛围等作用。
通过巧妙运用色彩,可以使照片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
3. 色彩的后期处理后期处理是摄影的重要环节,色彩的后期调整可以使照片更具表现力。
通过调整色相、明度、饱和度等参数,可以使照片的色彩更加生动、饱满。
三、色彩镜头的分类1. 色彩定焦镜头色彩定焦镜头是指在焦距固定的情况下,可以调整色彩表现的镜头。
这类镜头通常具有高清晰度和高对比度,能够呈现出真实的色彩效果。
2. 色彩变焦镜头色彩变焦镜头是指在焦距可调焦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焦段来改变色彩效果的镜头。
这类镜头可以根据不同拍摄主题选择适合的色彩表现方式。
3. 色彩特殊镜头色彩特殊镜头是指根据特定的需求设计的镜头,比如鱼眼镜头可以呈现出独特的色彩效果,微距镜头可以捕捉细微的色彩细节等。
四、色彩镜头的选购和使用技巧1. 选择适合的色彩镜头在选择色彩镜头时,需要根据自己的拍摄需求和风格来选择适合的镜头。
比如喜欢拍摄人像的摄影师可以选择色彩柔和、细腻的镜头,喜欢风光摄影的摄影师可以选择色彩饱满、鲜艳的镜头。
2. 熟练运用色彩镜头熟练掌握色彩镜头的使用技巧可以让拍摄更加得心应手。
摄影色彩基本知识

摄影色彩基本知识摄影色彩基本知识一、色彩来自哪里物体为什么有各种颜色?物体之所以会有颜色,这取决于它对不同波长光线的吸收、反射和透过能力,是由物体本身的特性决定的,所有的色彩都是来自物体本身对各种色光的反射。
看起来太阳光和灯光似乎没有什么独特的颜色,只是一束束“白光”而已。
但是,如果使光线通过棱镜,就可以发现光线实际上包括了所有的颜色。
比如一张干净的白纸,它能够反射所有的色光,这些色光组合成了白光,所以你看到它是白色的。
树叶之所以看起来是绿色的,是因为树叶只反射光线中的绿色光并吸收了其它色光。
我们为什么能看到色彩?-人眼的视觉原理视网膜通过两种类型的细胞来接受不同地方传来的光线,分别叫杆细胞和锥细胞。
亮度、颜色和位置等视网膜收集起来的信息被传送到视神经,它能把这些信息送到大脑的视觉皮层,翻译成我们自身的意识。
(怎么成上生理课了^_^)杆细胞是比较简单的一种,它只用来感知光线的位置和亮度。
本质上,杆细胞是色盲,它只能识别黑白。
其实也不是真正的黑白,它所感知的只是光线的亮度罢了。
在光线的刺激下,杆细胞产生大量的神经传递素,光线越强,神经传递素就越多。
锥细胞是另外一种细胞,更加复杂。
它有三个基本部分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依据不同波长的光线的强度产生不同数量的不同的神经传递素。
基本上,锥细胞的三种受体分别用来吸收红色、绿色和蓝色波长的光线。
每一种受体都根据不同波长的光线的强度释放不同类型的神经传递素。
紫色是红色和蓝色的混合,因此红光和蓝光受体都释放不同数量的神经传递素,而绿光受体则一点儿都不释放。
这些信息传到大脑皮层,你就“看”到了紫色。
二、色彩的三要素自然界的色彩虽然各不相同,但任何色彩都具有色相、明度、饱和度这三个基本属性。
■色相: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是指各种颜色之间的区别,是色彩最显著的特征,是不同波长的色光被感觉的结果。
光谱中有红、橙、黄、绿、蓝、紫六种基本色光,人的`眼睛可以分辨出约180种不同色相的颜色。
摄影中的色彩理论基础

摄影中的色彩理论基础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摄影中的色彩理论基础。
色彩在摄影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丰富照片的表现力,还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传达情感和意义。
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吧!1.色彩的基本概念在摄影中,色彩由三个基本元素构成: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色相指的是颜色的种类,比如红色、绿色、蓝色等;明度表示颜色的明暗程度,越接近白色明度越高,接近黑色则为低明度;而饱和度则代表颜色的纯度和鲜艳程度。
2.色彩搭配原则在摄影中,合理的色彩搭配可以提升照片的视觉效果。
常见的色彩搭配原则包括对比色搭配、同色系搭配、补色搭配等。
对比色搭配可以营造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色系搭配则会带来和谐舒适的感觉,而补色搭配则能让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3.色彩心理学色彩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它还具有深刻的心理学意义。
不同颜色会引起人们不同的情绪和反应,比如红色代表激情和力量,蓝色则给人平静和安宁的感觉。
合理运用色彩心理学可以让照片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4.色彩在构图中的应用在摄影构图中,色彩的运用也至关重要。
通过色彩的对比、平衡和重复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突出主题,营造氛围。
合理处理色彩的分布和比例可以让画面更加有层次感,让观众在瞬间被吸引。
5.摄影后期处理中的色彩调整除了拍摄时的色彩控制,后期处理也是影响照片色彩效果的重要环节。
通过后期软件对色相、明度和饱和度进行调整,可以让照片更贴近个人审美,表达拍摄者的独特视角。
色彩在摄影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不仅是照片的基本构成元素,更是表达情感和意义的重要途径。
合理运用色彩理论,可以让我们的摄影作品更具表现力和吸引力,引导观众进入我们的世界,感受我们想要传达的信息。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对摄影中的色彩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在拍摄中更加灵活运用色彩,创作出更具有艺术感的作品。
让我们一起享受摄影带来的色彩盛宴吧!。
摄影色彩基础

6
第四章 摄影色彩基础
6.1.1 设施布置的内容
在进行设施布置决策要考虑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物流和物料搬运设备。确定物流的重要性和形式,采用何
种设备,是传送带、起重机、自动仓库还是自动小车来发 送和存储物料。并考虑物料在不同工作单元间移动的成本。 • 容量和空间要求。只有先确定了人员、机器和设备的要求 后,才能进行布置,为每一作业单位分配合理的空间,并 考虑通道、洗手间、餐厅、楼梯等附属设施的要求。 • 环境和美学。布置决策也要求确定窗户、分隔高度、室内 植物等环境因素,以降低噪音、改善空气流通和提供隐密 性等。 • 信息流。通信交流对公司都是很重要的,布置必须方便交 流,在办公室布置中尤其重要。
心可以是工段或班组,如车床工段;也可以是柔性制造单 元(FMS)。 • 通中常心部级门的级布的置布是置详指细的布是置块图状(D布eta置ile图d L(Bayloocukt)。Layout),工作 • 工是成作最。中小心作由业单工位作,站它(W一ork般st由atio一n台)组机成器。和工/作或站一也个称作工业作人地员,组
• 它不仅决定了布置的总体结构, 也与设施内通道 和进出门的设置紧密相关。
第四章 摄影色彩基础
第四章 摄影色彩基础
3.分别拍摄以红色、绿色、蓝色为主的暖调、中间调、冷调的摄影画面。 4.拍摄具有色彩对比效果的摄影画面。
第四章 摄影色彩基础
6.1 设施布置概述
• 设施布置与设计是决定企业长期运营效率重要的决策。
• 设施布置设计对生产系统极为重要,据测算,物料搬运和 布置有关的成本占工厂生产总运营成本20~50% 。采用有效 的布置方法,可以使这些成本降低30%,甚至更多。
• 工作地布置是整个布置的基础,工作站面积大小和形状对 上面几个层次的布置影响很大,一般通过人机工程、工作 测量和机器本身的尺寸和输入输出要求来确定工作地的面 积和其他要求。
色彩摄影基本知识

色彩摄影基本知识摄影的世界中充满了无限丰富和不断变化的色彩,摄影的艺术表现力包括很多的方面,而摄影色彩的准确表达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什么是色彩摄影基本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色彩摄影基本知识:色彩的三要素是什么?色彩三要素又称色彩三属性,即色别、明度、饱和度。
2. 色彩摄影基本知识:试述三原色与三补色及其相互关系。
三原色:红、绿、蓝 R、G、B三补色:青、品、黄 C、M、Y所谓一种原色的补色即为除此原色外另外两种原色的和色。
三原色中,红与绿的和色为黄,绿与蓝的和色为青,红与蓝的和色为品。
3.色彩摄影基本知识:色温的意义是什么?色温是借用完全辐射体的温度来表示光源的光谱成分的。
当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与完全辐射体(也称绝对黑体)在某一温度时光谱成分一致或接近,就用完全辐射体的温度来表示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这就是色温的意义。
4. 色彩摄影基本知识:简述常见光源的色温概数。
自然光——日光:5500K 晴天的阴影处:6000K左右阴天:6500K 以上日出日落的阳光:2000K人工光——聚光灯:3200K 家用灯泡:2600K 蜡烛光:1850K 新闻灯:3200K 电子闪光灯:6000K5. 色彩摄影基本知识:光源色温与彩色摄影摄像之间的关系如何?光源色温的高低直接影响物体颜色的明亮程度,也就是说同一颜色的物体在不同色温的光源照明时,会呈现出不同的明亮程度。
光源色温的高低在彩色摄影摄像中直接影响画面的色彩还原。
总之,在彩色摄影中,光源色温的高低都是以感光材料或摄影机规定的平衡色温为基础的。
因此,光源色温与彩色摄影摄像之间的关系,概括起来就是当光源色温与感光材料的平衡色温一致,画面中景物色彩还原正常;当光源色温较高,画面色调会偏蓝、青;当光源色温较低,画面的色调偏橙红。
6. 色彩摄影基本知识:简述在摄影中校色温滤光片的类型与使用。
校色温滤光片分为降色温滤光片和升色温滤光片。
降色温滤光片中的色温平衡滤光片,在实际拍摄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色彩基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由于眼睛强大的适应能力,忽略一些由阳光或不同类型灯泡引起的细微的色彩变化,不过这些变化却能在摄影中被数码相机或者胶片忠实的记录到您的彩色照片中。
如果您对光线与色彩变化的这些自然规律了解不足,不能把握这些色彩细微变化对成像的影响,往往拍摄出来的照片会出现偏色,严重的将影响最终出片的质量。
为了能够更好地使用色彩,拍摄出理想的作品,您必须了解一些有关色彩科学的知识。
色彩的根基(三原色)原色,又称为基色,即用以调配其他色彩的基本色。
原色的色纯度最高,最纯净、最鲜艳。
可以调配出绝大多数色彩,而其他颜色不能调配出三原色。
三原色分为两类:色光三原色,颜料三原色。
人的眼睛是根据所看见的光的波长来识别颜色的。
可见光谱中的大部分颜色可以由三种基本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这三种基本色光的颜色就是红(Red)、绿(Green)、蓝(Blue)三原色光。
这三种光以相同的比例混合、且达到一定的强度,就呈现白色(白光);若三种光的强度均为零,就是黑色(黑暗)。
这就是加色法原理,加色法原理被应用于早期的彩色摄影之中,现在被广泛应用于电视机、监视器等主动发光的产品中。
而在打印、印刷、油漆、绘画等靠介质表面的反射被动发光的场合,物体所呈现的颜色是光源中被颜料吸收后所剩余的部分,所以其成色的原理叫做减色法原理。
减色法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被动发光的场合。
在减色法原理中的三原色颜料分别是青(Cyan)、品红(Magenta)和黄(Yellow)。
色彩的特性尽管我们拍摄照片的色彩与被摄物的真实色彩客观上是存在差异的,但你还是非常希望观者相信你所拍摄照片上的色彩是真实、精确的,或者说你希望观者在看到你的摄影作品时,能够产生某种情绪上的反应。
在拍摄与后期中,你对色彩的掌控会直接影响你对图片的阐释,尝试着去寻找出对色彩的最佳掌控方式。
而在调控色彩时,有三项非常重要的指标,是每一位摄影人都需要高度关注的,这就是色彩的三个特性——色调(色相)、明度与饱和度。
色调(色相)就是对色彩的一种直观感受,通常我们用某一被摄物的名称来表示(例如:一辆蓝色的汽车,一顶红色的帽子等)。
明度(有时被称为亮度或照明度)是对色彩明暗度的一种衡量或是对灰度(在色调被去除的情况下,就如黑白摄影一样)的一种衡量方式。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辆蓝色的汽车与一顶绿色的帽子的明度,或许它们的明度几乎相同。
饱和度(或色度)通常指色彩的纯度、生动度或强度。
是对色彩纯度的描述。
你可以找一个西红柿和一块红砖,它们或许具有相同的色调(西红柿可能偏绿一点,红砖可能偏红一点)。
但是,从色彩饱和度上讲,西红柿的红色则更加纯一些,要比红砖的红色更加显眼一些。
此外,影响色彩饱和度的因素也比较多。
相机拍摄出的照片的色彩饱和度取决于拍摄场景中被摄物的物理特性以及场景的照明度。
摄影师:MARIA ROBIEDO 《奶酪》这张食品摄影《奶酪》,便是一张大胆运用低饱和度色彩,来突出显示食品本身质感与优良口味的成功制作,非常值得大家学习。
色温不管你是采用数码相机还是胶片、进行拍摄,色温是影响照片视觉冲击力与视觉效果的重要因素。
即色温仅有细微的改变也能使画面的效果产生巨大的变化,从而直接影响到观者对照片的感受。
例如我们的肉眼看到的白衬衣就是白色的,无论在阳光下或灯光下。
但是这两种光源的色彩倾向却完全不同,而我们的大脑则会用相同的方式对这一不同进行补偿,所以才会使我们感觉物体位于不同的光源下颜色相同,只有相机才会忠实的纪录不同光源色温带给物体的色彩变化,因此,先知道什么是色温是非常重要的。
色温定义色温究竟是指什么? 我们知道,通常人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7种色光的光谱所组成。
但其中有些光线偏蓝,有些则偏红,色温就是专门用来量度和计算光线的颜色成分的方法,是19世纪末由英国物理学家洛德·开尔文所创立,他制定出了一整套色温计算法,而其具体确定的标准是基于以一黑体辐射器所发出来的波长。
低色温光源的特征是能量分布中红辐射相对说要多些,通常称为“暖光”;色温提高后,能量分布中蓝辐射的比例增加,通常称为“冷光”。
一些常用光源的色温为:标准烛光为1930K(开尔文温度单位);钨丝灯为2760-2900K;荧光灯为3000K;闪光灯为3800K;中午阳光为5500K;电子闪光灯为6000K;蓝天为12000-18000K。
实拍实例对比使用日光彩色胶片在正午阳光(色温为5500k)下拍摄模特,色调基本还原略微偏蓝(如图左起第1张)。
在被阴处拍摄的模特照片(左起第2张)效果偏蓝色(因为蓝天的光线要比直射阳光的色温更高)。
如果在钨丝灯光下(色温约2800k)使用日光彩色胶片拍摄,最终效果会比较红(左起第3张)。
第4张照片是在荧光灯下拍摄,效果要比日光下拍摄效果更加偏绿。
在拍摄每张照片时,人物后面都有一块白卡纸作为背景,并且T恤相同。
利用色温差拍摄出色照片混合不同色温的色彩能够制造出一种特有的彩色效果。
上图中室内钨丝灯发出的橘黄色与庭院中的幽暗冷光线(清晨的光线,具有较高的色温)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
色彩偏离(环境色)的应用几乎每一位摄影师都发现过一次或几次这样的情形——照片中被摄物上倒映有其周边物体(其表面具有强烈的色彩,例如:墙面与帐帘)反射出的色彩。
在色彩较为强烈的被摄物上不易发现色彩的偏离,但是在一些自然物(雪或人类的皮肤)中则较为容易发现色彩的偏离。
有时,色彩偏离能使照片产生令人渴望的效果。
如下图,略带蓝色的光线使雪从感觉上变的更为寒冷。
而倒映在河面上的落日的光线照射在山上的景象则为整个画面增加了温暖感。
但有时,色彩偏离则会影响画面的效果,例如当被摄人站在树底下拍摄时,由于阳光照射到绿叶后,叶子会过滤太阳光的颜色,并且会把绿叶的颜色照射到人上,人物就会呈现出一种绿色基调。
摄影师:DAVID MUENCH 《倒映在Merced河中的Capitan山脉》在岩石与雪直受到太阳与高色温天空反射光的照射下,本照片的阴影区中出现令人惊讶的蓝色,这在被摄物本身颜色并不强烈的时候较容易出现,对比阴冷的雪景,倒映在水中的山脉则呈现出鲜艳的暖色掉,与冷色的画面构成明显的对比,不过映在水中的天空却极具蓝色。
画面中两种色调(暖与冷)的鲜明对比为图片本身增加了很多的乐趣。
摄影师:JOHN UPTON 《牌坊与游泳者》中午的阳光非常明亮,此时你可能可以在被摄物上看到你所预期的色彩。
色彩应用Tips:1:色彩心理应用。
色彩具有影响人类心理的能力(通称为色彩心理),金黄色与红色能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温暖感,而蓝色与黄绿色则会呈现出寒冷感。
但是,在某种条件下还能产生出除色温之外的其他感觉。
暖色,特别是颜色较暗的暖色,能够使被摄物产生沉重感与密度感。
从另一方面讲,冷色能够使被摄物产生一种较轻与较亮的感觉。
2:影响画面纵深感的色彩。
暖色给人的感觉是向前进的,而冷色给人的感觉则是向后退的。
在拍摄时,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来增加画面的纵深感—将暖色的物体安排在前景,将冷色的物体安排在背景。
补充知识这篇内容主要讲解一些与摄影有关色彩知道,有于录入上的问题可能有些文字换行或错位,但不影响阅读,由于我、对摄影的见解不一定全面所以编写的东西难免有些疏漏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正.一、色彩在摄影中的表现力色彩的魅力黑白摄影虽然能在现宇宙万物的形象,但它只能把被摄体的色彩关系表现为明暗不同的黑,白、灰影调,尽管它的影调层次能够在现得非常丰富,但对表现被摄体的色彩却无能为力。
彩色摄影却可以做到这一点。
由于增添了色彩这一种造型表现手段,彩色摄影可以真实的,更有艺术表现力的在现丰富的生活,增加摄影作品的形式美,渲染气氛表现意境。
对彩色摄影者的要求第一、要具备一定的色彩学的修养和美术的知识第二、要通晓彩色摄影的有关科学知识二、影响照片色彩的因素固有色:物体自己身的色彩白光(红光+绿光+蓝光)假如一个物体将白光中的红、绿、蓝都吸收而不反射,我们看上去就是黑的。
对红、绿、蓝吸收的极少,基本上全反射,看上去就是白的。
倘若对红、绿、蓝光等量的吸收一些,又等量的反射一些,看上就是灰的。
黄光与蓝光是互补的黄只吸收不反射蓝红+绿=黄品色与绿色是互补的品只吸收不反射绿红+蓝=品青色与红色是互补的青只吸收不反射红绿+蓝=青投射光的性质:硬光=直摄光软光=散射光判断光的性质主要看被摄体的影子,影子轮廓清晰颜色较深的是硬光,反之影子轮廓很柔和颜色较浅淡的是软光。
硬光对固有色有影响被摄体的表面结构:球体、光滑体容易失掉固有色,粗糙的面不易丢失固有色投射光的强度(量):为了使物体固有色表现的好光的强度要适当被摄体的距离:远近会影响物体的固有色,饱和度高低光源的色彩:投射光的颜色光源的色彩影响被摄体亮面的色彩。
被摄体亮面的色彩是固有色与光的混合自然光的色彩在一天中是不同。
黎明时的光线带有蓝青色,接近日出时又在蓝青中带一点品色,日出及日出不久的光线带有橙红色。
在中午及前后的光线是白色的。
黄昏和日落是有带有橙红色。
夜幕来临前的一小段时间内光线有带一点蓝青色。
室内外的钨丝等是橙红色的尤其是家用的40瓦左右的灯更为暖环境色:在强光下被摄体离鲜艳的颜色近被摄体会带一点它的颜色胶片的色彩还原性能:胶片的感光度越低颜色还原性能越好(避免使用高速片)一般使用200的胶片感光度越高颗粒越粗。
胶片的保存条件等也会使胶片的色彩表现不同。
滤光镜的影响:UV镜与滤光镜是没有颜色的,有颜色的滤色镜会使被摄体的颜色改其他因素:胶片的储存情况(一般在-18度保存)没有拍过的的胶片叫生片互易律失效:不同的光圈速度的组合例:f16 60与f11 125得到的曝光量是一样的,这是互易律,但在高速或很慢速度的时候会失效,这就是互易律失效。
由于互易律失效所得的曝光量不准确影响照片的色彩.为了避免失效可变换曝光量多拍几张。
曝光量不足及过度:也会影响色彩效果(不足会偏茄子皮色,过度饱和度会下降)洗印加工的条件是否标准材料的性能:不同的胶片其表现的色彩是不同的观看的条件是否标准应该在白光下观看。
看到光的颜色光与彩色摄影:人眼的可见光的波长是400—700毫微米分别是红、橙、黄、绿、青、蓝、紫。
人眼感觉最明亮的光是555毫微米的黄绿光眼睛的色适应:长时间在一种光线下观看会对其产生适应,导致误差平衡色温:长时间在灯光下工作要平衡色温且需要色温表。
电压的不同及灯的使用寿命都会影响色温。
不够300w的灯色温不够3200k。
要提供长时间连续照明的灯国产的不行色温不准确。
常用光源的色温光源色温(K)微倒度值晴朗蓝天10000—20000 100—50发蓝的云天8000—10000 125—100云天7000 143透过簿云的阳光(中午)6500 154上午10点至下午3点5500—5600 182—179早晨或下午的阳光4000—5000 250—200日出或日落2000—3000 500—333电子闪光灯5500 182摄影强光泡3400 294石英碘钨灯3300 303摄影钨丝灯3200 313150瓦的家用灯泡2800 357烛光1930 518常见照明条件的色彩特征:家用的管灯用日光片拍会发绿带点棕色,用灯光片拍有点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