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透析中心血液透析滤过护理常规

血液透析中心血液透析滤过护理常规血液透析滤过(HDF)是血液透析(HD)和血液滤过(HF)的结合,具有两种治疗模式的优点,可通过弥散和对流两种机制清除溶质,在单位时间内,比单独的血液透析或血液滤过清除更多的中小分子物质。
一、护理评估1.设备的评估水处理机及血液透析滤过机是否运转正立∏7o2.透析用物的评估透析用物是否正确(应选用血滤器)、是否在有效期,包装是否破损,透析液使用是否正确。
3.对患者进行评估生命体征、水肿情况、尿量、有无出血倾向、体重增长情况、有无其他急慢性并发症等。
4.对血管通路进行评估检查动静脉内疹通畅情况,有无感染和血肿,深静脉插管者检查插管处是否固定良好、有无感染。
二、常见护理问题1血压下降与体重增长过多、脱水量大,对置换液不耐受有关。
5.知识缺乏与健康教育不到位及患者的依从性有关。
6.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血滤器的应用及患者营养补充不足有关。
三、护理措施1做好治疗前的宣教及心理护理,使患者能够配合治疗。
2.正确执行医嘱,正确设置治疗参数,认真落实各项核心制度。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消毒穿刺部位,进行血管通路的穿刺及护理。
4.按操作流程上、下机,正确连接置换液管,妥善固定血路管,治疗过程中逐渐增加置换量,主动询问患者自我感觉,严密监测,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避免交叉感染。
6.条件允许的患者每次治疗时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左卡尼丁,必要时给予人血白蛋白输注。
7.指导患者合理进食,补充优质蛋白及维生素。
四、健康指导1讲解透析滤过的重要性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使患者能够配合治疗。
8.指导患者合理进食,给予优质蛋白、低盐、低磷、低钾、富含维生素及高热量饮食,控制体重增长,透析间期体重的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5%。
五、护理评价1用物准备充分,机器运转正常。
9.责任护士对患者的“十知道”知晓。
10护士执行医嘱正确,观察及时,处理及时,完成计划置换量,记录及时。
血液透析滤过_课件.ppt

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穿刺针有无脱出移位,血路 管有没有扭曲,详细记录。 • (4)观察患者临床反应,如恶心、呕吐、出冷汗、 寒战、发热等,询问患者的自我感觉,警惕置换液 被污染导致热源反应、低血流量、破膜、凝血等, 及时处理 。如果患者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出现明 显变化,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
二、血液透析滤过装置
• 2)置换液的配制 • 配制方式有以下两种: • a、联机法(on-line):为目前主要
方式,反渗水(超纯水)与无菌浓缩 透析液通过比例泵配制成置换液,再 经过滤后输入体内。 • b、用静脉输液制剂制作:因价格昂贵, 临床基本不使用。
三、治疗方式
• (一)治疗方式:前稀释置换法、 后稀释置换法及混合稀释法。
四、血液透析滤过临床应用
• (一)血流动力学稳定 • 1、HDF心血管系统耐受性高于血液透
析。 • 血液透析滤过是及时补充等渗溶液,
体内渗透压变化少,血压影响小。 • 血液透析是体内渗透压变化大,血压
影响大。
四、血液透析滤过临床应用
• (二)清除中大分子毒素 • 清除率远优于血液透析。可以清除血液透析
五、护理
• HDF已成为常规的治疗模式,在常 规的HD同时每周或者每两周进行一 次HDF。我们护士要充分了解它的 治疗原理、适应症、不良反应及并 发症,熟练掌握它的操作规程,有 针对性对患者进行监测和护理。
五、护理
• 患者准备: • 1、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及全面评估,包括症状、
体征、肾功能、血电解质及酸碱平衡、Hb 、凝 血功能等指标。 • 2、首次接受HDF(没做过HD),医生要向患者和 家属解释治疗的目的和风险,签署各种知情同意 书。 • 3、治疗前应检测患者肝炎病毒指标、HIV 和梅 毒血清学指标。 • 4、建立血管通路 • 临时性血管通路:中心静脉导管; • 永久性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移植血管、中心 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等。
血液透析滤过原理

血液透析滤过原理
血液透析的滤过原理主要是通过人工透析器将患者血液通过半透膜进行过滤、清除废物和多余的液体。
具体的滤过原理如下:
1. 半透膜:透析器内的半透膜具有微孔,可以筛选出一定大小的分子。
这些微孔足够小,可以过滤掉血液中的废物、毒素和多余的液体,同时保留红血球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2. 渗透压差:通过在透析器内建立渗透压差,促使废物、毒素和多余的液体从血液中向透析液中转移。
透析液中的溶质浓度、电解质成分和pH值等与血液进行调整,以确保透析液中的废
物浓度低于血液,从而达到滤过的目的。
3. 对流作用:透析液通过透析器时,通过对流作用将废物、毒素和多余的液体从血液中迅速清除。
对流作用是指溶质由于压差而经由膜的微孔隙流动,从而有效清除体内废物。
通过以上滤过原理,血液透析可以帮助患者清除血液中积累的废物和多余液体,调节体内的电解质平衡,从而缓解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带来的困扰。
高通量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 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树
立治疗信心。
生活方式指导
指导患者调整饮食、运动等生活 方式,促进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谢谢
THANKS
肌酐等。
清除中大分子物质
血液透析滤过相较于高通量透析能 更有效地清除中大分子物质,如β2 微球蛋白等。
清除溶质
高通量透析的清除效果与血液透析 滤过相近,但血液透析滤过对流作 用强,对某些溶质的清除效果更佳。
对血流量的影响
血流量的需求
高通量透析对血流量的需求相对较低,一般在200-300ml/min之间,而血液透 析滤过则需要较高的血流量,一般在300-400ml/min之间。
高通量透析的特点
01
02
03
高效清除
高通量透析能够清除多种 不同大小的毒素,包括小 分子、中分子和大分子毒 素。
改善生活质量
通过高通量透析,患者的 水肿、瘙痒等症状可以得 到显著改善,从而提高生 活质量。
减少并发症
由于高通量透析能够更有 效地清除毒素,可以减少 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如心 血管疾病、肾性骨病等。
02 血液透析滤过介绍
CHAPTER
血液透析滤过的定义
血液透析滤过是一种血液净化技术,通过弥散、超滤和对流 原理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多余水分和毒素 ,以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血液透析滤过结合了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的特点,通过弥散 清除小分子物质,通过超滤清除中、大分子物质,以达到更 全面的清除效果。
血液透析滤过的原理
01
弥散
弥散是血液透析滤过中最重要的原理之一。在弥散过程中,溶质通过半
透膜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从而实现小分子物质的清除。
肾病科血液滤过与血液透析滤过技术指南2023版

血液滤过与血液透析滤过技术指南2023版一、血液滤过与血液透析利用扩散原理清除溶质不同,血液滤过(hemofi1.tration,HF)利用对流方式清除溶质和水分。
HF对中分子尿毒症毒素的清除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面优于血液透析(hemodia1.ysis,HD),但因超滤量限制,对小分子尿毒症毒素清除则逊于常规HDC【原理】HF模仿肾单位的滤过重吸收原理,将患者血液引入膜面积与肾小球滤过膜面积相当的血液滤过器中,在跨膜压力差作用下,血浆水分及其溶质经由滤过膜上侧孔大量滤出。
为补偿被滤出液体和电解质,在滤过器后或前同步输入与正常细胞外液成分相仿的等量或略少于超滤量的置换液。
由于模拟了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球重吸收过程,HF是一种更接近于生理状态的肾脏替代治疗。
HF溶质清除率取决于超滤量及滤过膜筛系数,分子体积小于滤过膜侧孔孔径的溶质均能被清除,清除量与溶质血浆浓度成正比,而与溶质分子量无关,即滤除液溶质浓度与血浆浓度相等,又称为等渗超滤;而HD则是通过扩散作用清除溶质,其溶质清除率与溶质分子量成反比,因此超滤液中小分子溶质浓度远高于血浆,又称为高渗超滤。
HF尤其适合于需要清除过多中分子毒素、心血管功能差不能耐受HD治疗的患者。
【方法】HF需要具有良好通透性和生物相容性的滤过膜及血液滤过器、无菌置换液及配备精确容量平衡控制系统的血液滤过机。
1.血液滤过器血液滤过器的构造主要为空心纤维型,滤过膜是由高分子聚合材料制成的非对称膜,即由微孔基础结构支持的超薄膜,膜材料包括聚枫、聚醵枫、聚丙烯睛、聚酰胺等。
血液滤过器及滤过膜应该具备以下要求:①水分通透性高,超滤系数(KUf)M50m1.∕(h・mmHg);②溶质转运面积系数(KoA)及溶质清除率高,尿素清除率>600m1.∕min,p2微球蛋白清除率>60mI∕min;③膜表面积大(1.5m?以上);④截留分子量明确,使代谢产物(包括中分子物质)顺利通过,而白蛋白等仍留在血液内;⑤由无毒、无致热原,具有与血液生物相容性好的材料制成;⑥物理性能高度稳定。
血液透析、滤过、透析滤过

早期预防性透析指在并发症出现 之前即进行透析治疗,患者出现少尿 4日或无尿2日伴有以下情况可进行 急诊HD: 急性肺水肿 高血钾(血清K+≥6.5mmol/l或 心电图提示高钾)
*
高分解代谢型
01
添加标题
即每日BUN上升≥8.25mmol/l,
02
添加标题
CRE上升≥177mol/l,
03
添加标题
现存肾替代疗法的不足之处
*
202X
超净水透析
超净水透析
*
超净水透析
01.
血透用水的AAMI质量标准
添加标题
02.
(透析液微生物学和内毒素标准)
添加标题
超净水透析
透析用水现状
添加标题
70年代早期发现血透病人致热源反应和透析液细菌污染密切相关 RO水和透析器单用的推广显著减少了致热源反应 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细菌学超标情况依然严重 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的内毒素超标情况也很严重
超滤:渗透压超滤;静水压超滤。 血液在透析器内流动具有一定压力,血液侧压力高于透析液侧,若在透析液侧加负压和/或在血液侧加正压,加大两侧压力差,则水由血液侧向透析液侧移动。
*
血液透析工作原理
超滤的影响因素
跨膜压即膜两侧的压力差
血液侧的正压50~100mmHg
透析液侧的负压-450mmHg
血泵
透析器对血流的阻力
*
血液透析、滤过、透析滤过
蒋红利
出典(Table4)より改編 2005年 EDTA開催時の報告より
世界人口和透析
全球人口:约64亿人 透析患者:约137万人
EU
巴西
中国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地阐述观点。
血液透析滤过操作流程

血液透析滤过操作流程
血液透析是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常用方法,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人工装置来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液体,以达到维持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目的。
以下是血液透析的滤过操作流程。
1.准备工作
在进行血液透析之前,需要进行准备工作。
这包括检查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血检化验确认透析前肾功能的状况,确保透析前辅助用水、洗手台、工作台等无菌、清洁,并准备透析机器、透析医疗耗材、透析液等物品。
2.瘘管连接及血流量调整
找到瘘管,确认其通畅,使用消毒剂消毒连接端口。
连接透析机器的瘘管,确保连接牢固。
调整透析机器的血流量,以确保正确的治疗效果。
3.消毒和皮肤穿刺
4.滤过启动
打开透析液的供应阀门,透析液将进入透析器中,形成渗透压梯度,促使废物和多余液体从血液中通过透析膜进入透析液中。
5.监测透析过程
在透析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病人的血压、心率、体温、症状等生命体征,以及透析膜压力、透析液流量等透析机器参数。
同时,还要定期抽血样本进行化验分析,以确保透析过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6.透析终止
经过一定的时间,透析过程将结束。
此时,首先关闭透析液的供应阀门,然后停止透析机器的运转。
然后,将透析针或导管从瘘管中取出,并对瘘管连接点及其周围皮肤进行彻底消毒,以减少感染风险。
7.监测和观察
在透析过程结束后,需要继续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症状,以确保病人的稳定和适应透析治疗。
血液透析滤过流程

血液透析滤过流程血液透析是一种透析治疗方法,用于治疗肾功能不全导致的尿液在消化食物、药物代谢产物、代谢废物和电解质等方面的异常。
该方法通过将血液引入透析器,使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液体通过透析器膜被过滤出来,然后将净化后的血液重新输回体内,从而恢复正常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1.静脉通路准备:透析治疗需要建立一个血液通路,一般通过临时的中心静脉置管或永久的动脉-静脉吻合术等方法建立。
在此步骤中,医生会为患者选择适合的通路,如放置导管或静脉内瘘。
2.透析机设置:透析机是一个用于过滤血液的设备,它包括一个滤器、温度控制系统、抗凝剂等。
医护人员需根据患者的情况,设置相应的参数,如透析时间、透析速度、温度等。
3.防凝剂使用:防凝剂是为了防止血液在透析过程中凝结。
透析机内通常自动使用一种叫做肝素的药物作为防凝剂,以确保血液不会凝结。
4.血液引流:透析治疗开始前,医生会将患者的血液引流入透析机。
这一步骤中,一端连接透析机的导管插入患者的血管中,另一端连接透析机的输液袋。
5.血液过滤:当血液进入透析机后,它会经过一系列的滤器,这些滤器通过透析膜来滤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液体。
透析膜有许多蓝色的小管,称为血液滤过器,它们能够将血液中的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从血液中过滤出来。
6.治疗过程监控:在透析过程中,医生会定期监控患者的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以确保透析过程的安全。
7.净化血液:透析过程中滤除的废物和多余的液体将被收集。
医生会定期检查滤器上的压力,并及时更换。
8.血液回输:当血液透析过滤后,净化后的血液会重新输送回患者的体内,以恢复正常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整个血液透析滤过流程中,医生和护士会密切监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反应,以确保透析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此外,还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对透析过程中的参数进行调整,以满足患者的特定治疗需求。
血液透析滤过是一种常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通过滤除体内废物和多余液体,可以帮助患者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改善肾功能不全导致的各种临床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反超虑:低静脉压、低超滤率或采用高超滤 系数的透析器时,在透析器的出口,血液 侧的压力可能低于透析液侧,从而出现反 超虑,严重可致肺水肿,临床不常见。
预防:调整适当跨膜压及血流量大于 250ml/min
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蛋白丢失:高通量透析膜的应用,使得白 蛋白容易丢失,尤其是后稀释置换法。
血液透析滤过的优点
不同于血液透析的另一种血液净化方法,它模拟 正常人肾脏的肾小球滤过原理,以对流的方式滤 过清除血液中的水分和尿毒症毒素。血液透析则 依赖透析膜两侧的物质的浓度差和渗透压差所产 生的扩散作用来进行溶质和水分的交换。
血液透析滤过是一种比血液透析更接近正 常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肾脏替代疗法。
目的:是在清除小分子毒素的同时,增强对中分
子毒素的清除作用。
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的区别
血液透析的溶质清除主要依靠弥散功能,对 流只占极少比例,而血液透析滤过由于超滤量大 幅提高,溶质通过对流清除的比例明显提高。
血液透析由于膜的孔径较小,只能清除小分子 毒素,而血液透析滤过由于采取高分子合成膜, 孔径较大,能有效清除中分子毒素。
谢 谢!
谢谢
流速
血流速度:大于250ml/min 透析液流速:500-800ml/min
抗凝
调节时应考虑如下因素:后稀释法的肝素 用量要比前稀释法用量大
普通肝素:一般首剂量0.3-0.5mg/kg,追 加剂量5-10mg/h
低分子肝素:一般选择60-80IU/kg,推荐 在治疗前20-30分钟静脉注射,无需追加剂 量
血液透析滤过的技术要点
血液透析滤过体外循环的建立和透析部分 的操作与血液透析相同,连接置换液时注 意无菌操作
血液透析滤过根据置换液输入方式不同分 为前稀释法和后稀释法
置换液在透析滤过器动脉口之前输入为前 稀释
在透析滤过器静脉口之后输入为后稀释
血液透析滤过
前稀释法
优点: 液体流变学和压力参数更为安全 中空纤维内血液被稀释,流量增加,剪切 力降低,有助于保持滤过膜的通透性
迅速清除血钾,纠正酸中毒 技术相对成输,价格相对便宜 容易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对中分子的清除效率差
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
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透析滤过(HDF):用高通量的透析膜
在血液透析(弥散)的基础上,同时提高超滤率, 从血中超滤出大量含毒素的液体(对流),同时 输入等量置换液的一种血液净化疗法。
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净化的原理
溶质清除原理:弥散、对流、吸附 水的清除原理:渗透、超滤
溶质清除
弥散:溶质分子由浓度高的一侧作跨膜运动,
溶质的弥散运动的能源来自溶质的分子或 微粒自身的不规则运动
溶质清除
1. 对流:通过压力的作用将水分从膜一侧挤
到另一侧,小于膜孔的溶质也同事被挤出。
溶质清除
吸附:指膜依靠范德华力,亲水性及疏水性、 膜孔亚结构等将溶质固定于膜上。
缺点: 对流和弥散清除率下降
后稀释法
优点: 后稀释对于中分子物质的清除高
缺点: 在超滤较高时导致滤过膜通透性下降从而 使超滤率下降
治疗时间
一般治疗时间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时间相 同,为4-5小时
患者净超滤量为总超滤量减去置换液量
置换液量
前稀释置换液量为30-50L
后稀释置换液量为15-25L左右 (需根据血流量和跨膜压进行调整)
水的清除
超滤:水在压力差下做跨膜运动,超滤量与 膜两侧的水压梯度成正比。
水的清除
渗透:膜两侧渗透梯度使水油渗透压低的向 渗透压高的一侧做跨膜运动,称之为渗透。 在血液净化中,渗透脱水作用甚轻。
血液净化模式
血液透析 血液滤过 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灌流
. . .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
对尿素、肌酐等小分子毒素有较高的清除 率
血液透析滤过的适应症
适用于所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血液透析高危患者:老年,心血管系统欠
稳定,心肌病变,糖尿病等 常规维持性透析不能控制的体液过多,高
血压,心力衰竭,浆膜腔积液和尿毒症脑 病等 常规透析易发生低血压和失衡综合征的患 者 已出现血液透析慢性并发症的患者
相对禁忌症
严重血容量不足及休克 严重心脏病变 严重出血 恶性肿瘤晚期 精神异常,不能合作者
缺失综合征: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增加可溶 性维生素、蛋白、微量元素和小分子多肽 的丢失。因此,在进行血液透析滤过时, 因及时补充营养。
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血液透析滤过由于输入大量置换液,如无菌操作 不当,或换液质量有问题,极易发生寒战发热
少数患者在首次行血液透析滤过时,出现头昏、 胸闷及全身不适等非特异症状,偶有心动过速, 可能是由于血液透析滤过同时清除体内某些有用 物质有关,暂时减少血流量,减少置换量可减轻 症状,大多数患者经数次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后会 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