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总需求与总供给
宏观经济学第十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为谨慎。
4.自动(内在)稳定器
自动稳定器 Automatic stabilizers:
财政工具具有一种自动调节、减少经济波动的机制。 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萧条时自动增加需求。
调节经济波动 的第一道防线, 适用于轻微经 济波动。
税收自动 变化
每1元钱的货币创造=1/(1-0.8)=1/0.2=5
一般推导 D=存款总和,R=原始存款,rd=法定准备金率,则有:D=R/rd
货币创造乘数公式:k=1/rd
货币创造乘数公式成立的前提条件 第一,商业银行没有超额准备。商业银行得到的存款扣除法定准备金
后全部放贷出去,自己没有留下用以准备客户提取的现金。 第二,客户将一切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支付完全以支票形式进行。
(2)贴现政策。
策
通过增减贴现贷款数量和贴现利率,来影响货币供给量。
(3)法定准备金。
通过提高和降低准备金率来控制贷款量,增 减货币供给量。
直接货币政策 力度强、见效快
6.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机制: 货币量 利率 总需求与总
供给
扩张货币政策。经济萧条,总需求<总供给。 放松银根,以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刺激总需求,刺激经济发展。
工具: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 放松贴现条件;降低准备率。
紧缩货币政策。繁荣时期,总需求>总供给。 收紧银根,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抑制总需求,降低物价,防止经济过度增长。
工具: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严格贴现条件; 提高准备率。
四、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
1.前奏。
准确判断财政政策取向的预算标准:以充分就业作为目标来确定预算规模。 关注就业。
宏观经济学总需求总供给与政策

图6—15 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石油价格冲击
P AD
AS2
AS1
P1 P0
O
y1 y0
y
Home
案例1
中国投资水平对总供求的影响
据资料计算,在中国投资需求平均占社会总需求的35%左 右,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由于出口需求很小,投资 占社会总需求的比例就大。投资与各主要经济部门有着密 切的关系。首先,投资的增加直接带动工业生产、建筑业、 邮电运输业的扩张。其次,经过再生产的循环,投资中有 40%要转化为消费需求,从而引起消费需求的变动,对商 业、饮食服务业和工业、农业、运输业等其他部门产生影 响。
第五章 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模型
5.1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及变动 5.2 需求管理政策效果的理论分析 5.3总供给曲线的推导及变动 5.4总供求模型
Home
大纲
1. 本章重点: 总需求曲线AD和总供给曲线AS
2. 本章难点: AD—AS模型
Home
5.1.1 需求函数(曲线)的含义及相关效应
• 总需求是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Home
5.2.2 货币政策的效果 1.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在LM曲线形状基本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 LM曲线移动(变动货币供给量的政策所致)对国 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反之,IS曲线越陡峭, 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
Home
图5-7 货币政策的交果因LM曲线的效率不同而不同 图5-6 货币政策的效果因IS曲线的斜率而不同
r
IS
图5-8 财政政策和货
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r0
IS` E`
LM LM`
Home
O
y0
宏观经济学7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数。
联立总需求函数与总供给函数,就可以求出均衡的产出
和价格。
(二)认识的深化与局限
相对于IS-LM模型,AS-AD模 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但还有不足
AE C+I+G
C+I
右图显示了三个宏观
经济模型的关系,总 r 供求模型包容性最大 r2
Y1 IS1
,是封闭经济的最后
完成模型。但是,产 r1
IS2 Y4
(四)长期 AS-AD Model
上述的萧条、过渡繁荣、滞胀状态 等只是在短期内存在
在长期,价格和工资水平具有伸缩 性,意味着经济能够自动恢复充分 就业的均衡状态
扩张的财政和货 币政策只能带来 物价的上涨,对 产量没有任何影 响。注意与古典 区别。
P
P AS
P2 P1
AD’ AD
y*
y
(古典总供求模型)
0
r
则: AD :
y
960 P
3640
A D 曲 线:
y
α P
β
P
y
α
P
β
O
y
(三)AD曲线的移动
y
α P
β
P
y
1. AD曲线的水平移动
如果价格水平不变,由其他原因导致总产出水平的变化,可 以看作是AD曲线在坐标内的水平移动
AD曲线水平移动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 AD曲线的旋转移动
短期总供给曲线
劳动市场:
Nd
N
d(
W P
)
N s N s(W)
W W
生产函数: y f (N, K )
短期总供给曲 线具有正斜率, P 即它是一条向 右上方倾斜的 曲线。
宏观经济学第十五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价格水平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价格水平
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时的价格水平,反映了经济中的货币 价值。
通货膨胀
货币价值的下降,表现为商品和服务的普遍和持续的价格 上涨。
关系
当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价格水平上升,可能导致通货膨 胀;反之,当总供给超过总需求时,价格水平下降,可能 导致通货紧缩。
政策实践中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应用
04
政策含义与实践应用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货币政策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影响家庭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决 策,从而影响总需求。
财政政策
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政策,影响家庭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进而影 响总需求。
政策效果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果取决于经济环境和政策工具的运用,例如 在经济衰退时期,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刺激总需求。
3
相反,资源短缺或政策限制可能导致总供给曲线 向左移动,即在同一价格水平下,总供给量减少。
03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模型的假设条件
01
假设价格水平是灵活变动的,即 价格水平能够迅速调整以适应供 求关系的变化。
02
假设货币供应量是外生变量,不 受经济系统内部因素的影响。
假设整个经济中的货币流通速度 保持稳定。
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均衡时,M=L 和 Y=C+I+G 相等,解这两个方程可 以得到总需求函数或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原因包括:政府购 买增加、税收减少、货币供应量增加 等。
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表示经济社会在 更高价格水平下达到总需求量增加; 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表示经济社会在 更低价格水平下达到总需求量减少。
中国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宏观经济学)

r
亦反是。
r1
结论: 扩张性财政政策使AD r0
右移。反之亦反是。
引申: i、g、x使IS右移,y
增加,称为“注入”;相 P 反,s、t、m使IS左移,y P0
减少,称为“漏出”。
E1 E0
IS0 IS1
Y0 Y1
Y
E0
E1
AD0 AD1
20
货币政策(LM移动)导致AD移动
r
前提: P不变,M变动
∵假设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可以迅 速或立即自行调剂, 使得实际工资(W/P)总处 于充分就业所应有的水平。
实际工资(W/P)处于充分就业应有的水平。 ∵古典学派一般研究事物的长期状态, 而在长
期中, 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被认为是具有充分 的时间来进行调整的。
40
四、古典总供给曲线的含义
10
国际替代效应(蒙代尔-弗莱明效应):
当一国价格水平上升时,在其它国家生产的 产品就会变得相对便宜,本国居民就会用外国产 品来替代本国产品,增加对进口品的需求;而外 国居民则会用本国产品来替代外国产品,减少对 出口品的需求,因此,净出口需求量减少。
P↑→本国商品相对昂贵,外国商品相对
便宜 →出口↓,进口↑
企业将选择一个就业水平
N0, 使劳动的边际产出等 y
于实际工资, 此时, 利润最
大。
利润
企业就业低于N0时, 劳动
的边际产品就将超过实际
工资, 因而存在着增加利 润的机会。反之, 利润会
O N0
减少。
Pf (N,K )
工资 总额WN
N
29
宏观经济学中的劳动需求
W
Nd Nd (
表示劳动需求量
宏观经济学总需求总供给

引申:潜在产量又称充分就业的产量 Y*——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水平条件下,
经济社会的潜在就业量(充分就业量)
所能生产的产量。
生产函数也有长、短期之分
二、AS与生产函数
❖西宏方观经生济产学函家数假:定假宏定观一生个产经函济数社式会有在两一条定重的要技的性 术水平下使用总量意义下的劳动和资本两种要
公式: AD=C+I+G+(X-M) 总需求=GDP=总支出
其中国内需求=C+I+G,简称内需
(二)总需求函数
总需求函数表示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 的关系,表示在某个价格水平上,社会 需要多高水平的产量。
函数表达式:y=AD=f(P)
总需求曲线与微观意义的需求曲线基本相同。 总需求与一般物价水平反方向变动。
扩张的货币政策与AD线移动
r
LM
LM1(P0)
E1
IS
Y P
P0
AD AD1
Y1 Y2
Y
结论:货币政策(LM移动)导致AD移动
前提:P不变,M变动 过程:M↑→LM右移→Y↑,若P不变
→AD右移。反之亦反是。 结论:扩张性货币政策使AD上升;反
之亦反是。
AD曲线移动小结
变化
AD曲线
自发投资
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形成
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 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与横轴的交点即为充分 就业的产量。
假如一国的物价水平上升,在外国消费者看来,该国的商品价格相对
上升,就会减少对该国商品的消费,从而导致该国出口(X)减少;同
时,在该国消费者看来外国的消费品价格相对下降,增加对外国商
品的消费,并导致进口(M)增加;一增一减,该国净出口下降,导致
总需求减少。
宏观经济学7总需求总供给

4、长期总供给(新古典供给曲线)
在古典经济中,由于价格、工资可以灵活变动,因此所
有的生产要素都被充分利用,即资本不存在闲置,劳动 力达到充分就业,这时经济的产出称为潜在的产出水 平,这就是长期总供给。因此,长期总供给曲线(Long— run aggregate supply curve ,简称LAS)表现为一条与 横轴垂直的直线。垂直的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一个社会 长期总产出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而是由技术进步和资 本、劳动等要素投入数量决定。由于生产要素都得到了 充分利用,因此,在长期总供给水平上失业率等于自然 失业。
1、总需求曲线与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相交
2、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相交
3、总需求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相交
4、短期总供给变动的影响
1、总需求曲线与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相交
在这种情况下,总需求增加会使Y增加,而价格水平不
变;总需求减少会使Y减少,而价格水平也不变,即总需
求的变动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动,只会引起Y的同方向 变动。 用曲线表示如下:总需求曲线从AD0到AD1,总需求增加, Y增加,而价格不变;总需求曲线从AD0到AD2,总需求减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一、总需求 二、总供给 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
一、总需求
1、总需求的定义 2、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及AD曲线
3、AD曲线的经济含义
4、总需求曲线的变动
1、总需求的定义
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是指社会在一定价格
水平下所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也就是对国 内生产总值的需求。总需求反映了价格水平和总需求 量之间的关系。 AD=C+I+G
图示
CASE
设某一三部门的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200+0.75Y,投资
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例题和知识点总结一、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概念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AD)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外国部门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总量。
总需求由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和净出口(NX)构成,用公式表示为:AD = C + I + G + NX 。
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AS)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企业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总供给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和技术水平等因素。
二、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与总需求之间的关系。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这意味着物价水平下降会导致总需求增加,物价水平上升会导致总需求减少。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财富效应:当物价水平下降时,货币的实际价值增加,消费者感到更富有,从而增加消费支出,导致总需求增加。
2、利率效应:物价水平下降会导致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投资和消费增加,总需求增加。
3、汇率效应:物价水平下降会使本国利率下降,汇率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净出口增加,总需求增加。
三、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与总供给之间的关系。
总供给曲线可以分为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
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原因在于粘性工资、粘性价格和错觉。
在短期内,工人的工资和企业的产品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当物价水平上升时,企业的利润增加,会增加产出,导致总供给增加。
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表示在长期中,经济的潜在产出水平是固定的,不受物价水平的影响。
长期总供给取决于劳动、资本、技术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
四、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是指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相交的点,此时的物价水平和产出水平称为均衡物价水平和均衡产出水平。
当总需求增加时,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会导致物价水平上升和产出增加;当总需求减少时,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会导致物价水平下降和产出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编辑ppt
23
5、货币量与GDP成正比
在人们的消费基金不足,而供过于求的 情况下,增发货币,增加人们的工资有 利于刺激需求,但超过限度,将引发通 货膨胀。
物价与实际货币量成反比,物价与总需 求成反比,因而实际货币量与总需求成 正比。
可编辑ppt
20
2.利率与总需求反方向变动
低利率→储蓄↓ → 消费需求↑ 。 高利率则相反。 低利率→企业增加贷款,投资需求↑。 高利率则相反。
可编辑ppt
21
3、价格的效应
1)利率效应: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 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 反方向变动的现象。
IS
y1
y2
y
P
P1
D1
P2
D2
y1
y2
y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可编辑ppt
12
例题
设某一三部门的经济中,消费函数为 C=200+0.75Y,投资函数为I=200-25r, 货币需求函数为L=Y-100r,名义货币供 给是1000,政府购买G=50,求该经济 的总需求函数。
可编辑ppt
13
6.AD曲线的经济含义
5. 总需求函数(AD)曲线的推导
1)IS
r=(a+e)/d - (1-b)y/d
2)LM
r=ky/h - m/h
以前假定物价水平P=1,即M=m;若P≠1,则 M=Pm,或m=M/P;LM曲线为:
3) r= ky /h - M/(Ph)代入:
M d [d kh(1b)y ]h(ae) P
上式可写为:
AD=C+I+G+(X-M)
这里总需求就是GDP;总需求也是总支出。
可编辑ppt
5
3、总需求曲线的简单推导
1)价格总水平为P0时,均衡的总支出 =总收入=y0,这样首先确定一个总需 求点A。
2)价格水平变动,如从P0上升到P1。假 设其他要素不变,价格上升导致消费支 出、投资支出下降,总支出下降=总收 入=y1,是新的均衡收入B点。
可编辑ppt
14
7、总需求曲线的变动
1)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假设其他因素不变, 而只有价格变动导致GDP沿着需求曲线移动;
2)AD曲线的水平移动。如果价格水平不变, 由其他原因导致总产出水平的变化,可以看 作是AD曲线在坐标内的水平移动。主要原因 是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3)AD曲线的旋转移动。涉及AD曲线的斜率, 表示总产出对价格水平变动的敏感程度。斜 率(绝对值)越大,总产出对价格水平变动 的反应越迟钝。反之,则越敏感。影响AD曲 线斜率的主要因素是d、k、h、b等参数。
E1
y1
y2
y
扩 张 性 财 政可编政辑p策pt 对 A D 的 影 响
17
LM i
LM’
A B
IS QD
P
QD’
QD
可编辑ppt
18
QD
二、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因素
可编辑ppt
19
1.实际货币量与总需求同方向变动
货币量是居民与企业所持有的通货、银 行存款和在其他金融机构存款的总量。 实际货币量是建立在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基础上的货币量: 实际货币量=名义货币量(1-通货膨胀 率)。
1)AD曲线是一条描述总需求达到宏观均衡即 IS=LM时,一个国家总产出水平与价格水平之 间关系的曲线。
2)AD曲线表明总产出y与价格水平P之间存在 着反向变化关系。
3)AD曲线反映了价格水平影响实际货币供给, 实际货币供给影响利率水平,利率水平影响 投资水平,投资水平影响产出水平或收入水 平这样一个复杂而迂回的传导机制。
总供
给的
总供给
各种
业
策
与
经济
管
增长
理
因素
与经
济周
期
可编辑ppt
4
2、总需求的定义
指一定时期内国内与国外对本国产品与劳务 的需求总量,它包括国内消费需求、投资需 求、政府购买需求和国外对本国产品与劳务 的需求(出口)。
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出口,即:
AD=C+I+G+E
通常出口指净出口,出口减进口(X-M),
可编辑ppt
2
1、鸟瞰宏观总量分析
宏观经济学解决的根本问题是要保证总 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因而总需求与总 供给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问题。总需求 与总供给分析的基本框架或宏观经济学 分析的基本框架如下:
可编辑ppt
3
影响
货币与
总需
通货膨
求的
总需求
各种
因素
胀
宏
观
失业
经
宏观经济均衡
与充 分就
济 政
影响
第六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
一、总需求 二、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因素 三、总供给 四、总供给的变动
可编辑ppt
1
一、总需求
1、鸟瞰宏观总量分析 2、总需求的定义 3、总需求曲线的简单推导 4、总需求曲线图示 5、总需求函数(AD)曲线的推导 6、AD曲线的经济含义 7、总需求曲线的变动 8、扩张性财政政策对AD的影响
2)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使 得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货币固定 价值衡量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 会变动相对贫穷,消费水平相应减少的 现象。
可编辑ppt
22
4.汇率与总需求反方向变动
汇率是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交换的比率,或 本国货币购买外国货币的价格,一般用直接 标价法,即与一般商品的标价相同的标价, 所以外汇市场也可以理解为特殊商品市场。
3)两点连线。得到总需求曲线。
可编辑ppt
6
AE A
B
y1
y0
P
B P1
A P0
450 线 y
y1
y0
y
总需求曲线的简单推导
可编辑ppt
7
4、总需求曲线图示
总需求曲线与微观意义的需求曲线基本 相同。
总需求与一般物价水平反方向变动。曲 线形状如下:
可编辑ppt
8
P
可编辑ppt
Y=AD=GNP 9
可编辑ppt
15
8、扩张性政策对AD的影响
无论是扩张性的财政还是货币政策,都 会使AD曲线右移。
增加政府支出后,IS曲线右移。 在原来的价格水平下,形成新的均衡,
利率升高,收入增加。 相同的价格下,收入增加后的AD曲线右
移。
可编辑ppt
16
r
r2
E2
r1
E1
IS1 IS2
y1
y2
y
P
P0 E2
y h(ae) Md d kh(1b) [d kh(1b)P ]
可编辑ppt
10
若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h(a e)
dk h (1 b )
d
[ dk h (1 b )]
5)即总需求函数或AD曲线的函数表达式:
y M
P
可编辑ppt
11
r
E1
L M ( P 1)
r1 r2
E2
L M ( P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