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下册知识点练习第十三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用灼烧的方法区别棉花和羊毛
C、“低碳生活”倡导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鼓励人们多开汽车出行
D、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
【答案】:
【解析】:
下列一步转化中,必须与酸反应才能实现的是( )
A、CaCO3→CO2
B、Fe2O3→FeCl3
C、Zn→ZnSO4
D、BaCl2→BaSO4
【答案】:
【解析】:
归纳和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下列归纳或演绎合理的是( )
A、Na2CO3、K2CO3、CaCO3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B、硫酸、盐酸电离时都能产生H^+,所以电离能产生H^+的化合物是酸
C、金属Fe、Zn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实验过程中,先打开K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装置A中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后,停止加热,待装置A冷却到室温后关闭K,实验测得装置A中固体质量减少了ag,装置B中液体质量增加了bg。
回答下列问题:
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能判断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的依据是:装置B的质量增加且______;
若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不考虑水的蒸发且该样品中所含杂质不参加反应,则a ______b(填“>”“=”或“<”);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下册知识点练习第十三篇
C、H2、CO三种物质有如下转化关系:①C→CO2;②H2→H2O;③CO→C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转化均说明三种物质具有还原性
B、三种物质都跟氧气发生反应才能实现以上转化
C、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D、若三种物质都用来冶炼金属,则以上转化中的反应均为置换反应
产生CO2的质量是多少克?(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如果10%的盐酸密度为1.1g/mL,消耗盐酸的体积是多少毫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
【解析】: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Na2CO3、Na2SO4、KCl、Ba(NO3)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如图甲所示;
A、由甲图像可知:该瓶溶液已发生部分变质,物质R为KOH
B、瓶内溶液质量与滴加稀盐酸的质量正确关系图像应该为乙图
C、原瓶内溶液中R与另一种溶质的质量之比为69:112
D、溶液的溶质在m、n点时分别有2种、3种
【答案】:
【解析】:
如图是碳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判断X是( )
A、O2
B、CH4
C、H2CO3
D、CO
【答案】:
【解析】:
下列实验操作中能与实验预期结果相一致的是( )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检验Cl^-
C、配制溶液时量取水
D、干燥氧气
【答案】:
【解析】:
钛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等领域的一种重要金属.在一定条件下,钛由四氯化钛(TiCl4)和金属镁反应而制得:TiCl4+2Mg═Ti+2MgCl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实验过程中,先打开K通人一氧化碳再加热;装置A中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后,停止加热,待装置A冷却到室温后关闭K,实验测得装置A中固体质量减少了a克,装置B中液体质量增加了b克。请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装置A中发生的一个反应方程式:______。
能判断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的依据是:装置B的质量增加且______。
②了解到某些难溶性盐的溶解能力和颜色。
【实验取证】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AgNO3溶液,再加入过量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往该试管中加入少量KI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
【分析讨论】
为什么要加入过量的NaCl溶液?请说明理由______。
写出加入少量KI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
【解析】: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进行“Fe(OH)2制备”实验,由于Fe(OH)2(白色絮状沉淀)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Fe(OH)3(红褐色沉淀),因此实验存在一定难度。为此实验采用如所示的改进装置,使用该装置能在较长的时间内观察到生成的Fe(OH)2白色絮状沉淀,据图装置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D处为收集尾气的装置,应选择______装置(填“甲”“乙”或“丙”).
【答案】:
【解析】:
科学课上,小金同学总结出“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盐通常是可溶的”。老师告诉小金同学有“通常”就有“例外”,能否找到某些可溶性盐和难溶性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的证据呢?小金同学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水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一般朝着溶液中离子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多少)减小的方向进行。
D、若Ⅱ、Ⅲ均有明显现象,则说明样品一定完全变质
【答案】:
【解析】:
将红色的铜丝放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铜丝表面变为黑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红色铜丝表面变黑,是因为生成了氧化铜
B、红色铜丝表面变黑,是因为铜发生了还原反应
C、立即把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中,溶液会出现蓝色
D、红色铜丝变为黑色后,总的质量增加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答案】:
【解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永远不变
B、空气中的氧气处于动态平衡
C、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越高越好
D、氧气有百利而无一害
【答案】:
【解析】:
在①化合反应②分解反应③置换反应④复分解反应这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化学反应中,生成物一定不含单质的是( )
【答案】:
【解析】:
氢氧化钾与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很相似。现有一小瓶已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的氢氧化钾溶液,逐渐滴加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整个过程中会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而且测得溶液中物质R的质量与滴加稀盐酸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m、n是曲线上的点,乙、丙为滴加稀盐酸过程中溶液质量与稀盐酸的两种关系图。试结合实验及关系图像进行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氢氧化钠应放在位置______上。
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上述物质除了发生从A到G的化学反应外,常温下,还能相互发生反应的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当G换成另一个与G同类别的物质时就能将花束传回起点A,它是______(填物质名称)。
【答案】:
【解析】:
如图是指小凡用手势OK表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中生成水的不同方法,要求手指上的物质分别通过某种反应的基本类型直接生成水(如图中的H2O2、O2),则物质X一定不可能是( )
A、H2
B、H2CO3
C、KOH
D、CH4
【答案】:
【解析】:
下列做法或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回收废旧电池,既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
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AgI在水中的溶解能力______AgCl(选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
【得出结论】某些可溶性盐和难溶性盐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答案】:
【解析】:
实验过程中,有气体放出,还可以看到的明显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在实验过程中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多少克?
生成沉淀多少克?
反应恰好结束时,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
【解析】:
微型化学实验使用药品的量很少,产生的废弃物也少,因此被誉为绿色环保的化学实验。用右图微型仪器完成制取并检验CO2的实验只消耗了0.73g10%的盐酸。求:
【答案】:
【解析】:
归纳总结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硫酸锌、氧化镁和硫酸都能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含镁化合物M。
物质M属于______(选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请写出③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无
【解析】:
如图所示为A、B、C、D、E五种不同类别物质卡片组成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的(或其溶液)间能发生反应。(本流程涉及均为初中科学常见的反应)
D、因为水是氧化物,所以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答案】:
【解析】:
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如右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分析和结论正确的是( )
A、若D为气体,则加入甲溶液的目的是证明样品已变质
B、若D为白色固体,则溶液A是Na2CO3溶液
C、若D为白色固体,且溶液C为红色,则样品一定是部分变质
A、该反应是制取金属钛的一种途径
B、反应前后镁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氯原子数在反应前后发生了改变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答案】:
【解析】:
A、A
B、B
C、C
D、D
【答案】:
【解析】:
关于温室效应,有下列说法:①温室效应有利也有弊;②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大气层中臭氧层受到破坏引起的;③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引起的;④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可以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⑤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恒定,适于动植物生存;⑥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所以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可以消除温室效应。其中正确的是( )
若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不考虑水的蒸发且该样品中所含杂质不参加反应,则a______(填“>”“=”或“<”)b。
D处为收集尾气的装置,应选择______填“甲”“乙”或“丙”)装置。
【答案】:无
【解析】:
已知碳酸亚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加热,则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碳.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炼铁过程,并测定某样品中碳酸亚铁的含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B中氢氧化钠溶液足量)。
Ⅱ.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
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BC段可观察到的现象、C→D段过程中杯中溶液的PH变化分别是______。
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
D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解析】:
物质王国举行击鼓传花的游戏。某学习小组由铁、氢气、氧化铜、二氧化碳、稀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铜七名成员组成。游戏的规则是: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就可以进行传递。请把上述成员安排在A-G的相应位置上,使花束能从A传到G。其中A为组长,其固体俗称为干冰,F为副组长,其为黑色固体,请回答:
A试管中的反应开始时,打开止水夹,观察到B试管内液体内冒气泡,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在A试管中的反应进行足够长时间后,关闭止水夹一段时间,B试管内出现白色沉淀,试解释该过程产生的现象______。
写出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选写一个)。
【答案】:
【解析】:
已知碳酸亚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加热,则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碳。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某样品中碳酸亚铁的含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B中氢氧化钠溶液足量)
参照上述平图,写出制备氯化铁的2种方法:______、______。
从初中科学知识的角度,根据图判断:符合甲+乙→盐+水的组合是______(填序号);属于复分解反应的组合是______(填序号)
①A+B ②A+C ③C+D ④A+E ⑤A+D ⑥D+E
【答案】:无
【ຫໍສະໝຸດ Baidu析】:
在一烧杯中盛有l00gB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问答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