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产业结构分析

合集下载

房山未来产业规划发展趋势

房山未来产业规划发展趋势

房山未来产业规划发展趋势房山区作为北京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

随着北京城市建设进一步推进,房山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未来的产业规划中,房山区应重点发展绿色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科技创新产业和现代农业产业,以推动房山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绿色产业发展趋势1. 发展清洁能源产业:近年来,由于环保问题的突出,清洁能源产业成为全球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向。

房山区具备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自然资源,应加快发展风电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产业,推动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逐渐提升。

2. 建设生态城区:房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将生态城区建设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居民幸福感为核心目标。

在城区规划中,应加强建筑节能、废弃物处理等绿色技术应用,提倡低碳出行和循环经济模式,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

3. 推动绿色农业发展:房山区具备广阔的农田资源,应以绿色农业为引领,发展有机农业和特色农业,并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

同时,注重推动农村旅游产业发展,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农业产业融合,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趋势1. 建设文化旅游区:房山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资源,应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旅游区。

通过保护和利用区内的文化遗产,打造一批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文化体验项目,吸引国内外游客,提升区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 发展休闲度假产业:依托房山区秀美的自然环境,发展休闲度假产业是一个重要方向。

规划建设一批高品质的度假村、温泉度假区等休闲场所,提供全方位的休闲娱乐服务,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3.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房山区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自然风光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通过发展文化艺术、设计创意、影视制作等行业,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企业,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的融合。

三、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趋势1. 建设科技新城:房山区作为北京市重要的科技创新区,应加大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力度,吸引优秀企业和高端人才落户,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和配套服务,打造集研发、制造、展示、交流于一体的科技新城。

CRRC-北京市房山区区域分析报告

CRRC-北京市房山区区域分析报告

CRRC:北京市房山区区域分析报告来源:搜狐焦点网2009年12月04日13:58 [我来说两句]北京市房山区区域分析报告研究单位:中国不动产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姗黄蕾免责条款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中心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

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仅供参考。

我中心对任何人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

本报告版权归中国不动产研究中心所有。

未获得中国不动产研究中心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引用或转载。

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中国不动产研究中心,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中国不动产研究中心对于本报告内容和免责条款具有修改权和最终解释权。

本报告全文索取,请发邮件至crrc@,留下您的简介、联系方式和邮箱地址。

结论:2009年9月,中粮万科分别以溢价率162.61%和112.79%摘得了房山区两块住宅项目土地,一时间,房山区备受市场各方的关注,即将交易的房山区长阳镇起步区4号地块也成为热点地块受到开发商的追捧。

通过对房山区区域背景、市场现状和消费者调查,我们的结论如下:1. 综合中国不动产研究中心开展的网络调查结果,我们认为,房山区地价房价仍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

随着轻轨S5线即将开建,交通因素已难以成为阻碍消费者选择房山区置业的障碍。

目前,房山区总体地价和房价均处于较低的水平,没有大量投资者入场的迹象。

随着区域今后综合经济实力的发展,房山区将成为市场关注的新热点,房价地价上涨在所难免。

2.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消费者对近郊置业有一定的认知度和认同感,一小时生活圈也为消费者在置业区域的选择上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作为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房山区,应大力发展区域优势,以吸引不同需求层次的消费者。

3. 在区域方面,由于房山区正处于经济增长的关键时期,恰逢房山线开工建设,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动力。

房山区一般因素分析

房山区一般因素分析

房山区一般因素分析●区域概况房山区位于北京市西南部,东经115°25′-116°15′,北纬39°30′-39°55′之间。

地处华北平原与太行山脉交界地带,北邻门头沟区,南与河北省涿洲市接壤,东部和东北部同大兴区、丰台区毗连,西邻河北省涞水县。

全区总面积2019平方公里,西北部为山区,占全区总面积的65.7%;东南部为平原,占全区总面积的34.3%。

辖25个乡、镇、办事处,462个村,总人口88.6万,户籍人口76.3万人。

房山城镇体系由新城、重点镇、一般镇、中心村四级构成。

新城包括良乡组团和燕房组团,重点镇包括窦店、琉璃河、韩村河、长沟、长阳、阎村、青龙湖、周口店,一般建制镇包括十渡、河北、张坊、大石窝、石楼,中心村指各山区乡政府所在地。

区内呈两核、两带、三廊的空间发展:“两核”为良乡组团和燕房组团,是区域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和客运枢纽;“两带”指山前发展带,作为绿色人居、绿色加工产业、都市农业、生态旅游业的主要发展地区,平原发展带,作为绿色农业、都市工业、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发展地区;“三廊”为南线亲水生态休闲走廊、北线野风奇趣休闲走廊和永定河与小清河温泉休闲度假走廊。

区政府所在地良乡是《北京市总体规划》中首都四个中心卫星城之一,距市中心22公里,区位优势突出。

●交通条件房山区内贯通京广、京原两条铁路干线及四条铁路支线,有大小客货站24个;贯通京石高速路、107、108国道等公路干线,区、乡、村级公路总里程为1480多公里,公路覆盖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公里,居全国区县之首。

房山区公交体系不断完善,公交车917、922、616、971、321等直达市中心,建设中的北京城市六环路贯穿良乡卫星城;轨道交通房山线于2008年6月已通过市规划委的审查,根据目前的规划方案将与地铁九号线衔接。

房山线为本市2015年轨道交通网的建设项目之一。

根据该规划线路方案,房山线起点设在良乡城南长虹西路和苏庄大街(翠柳大街)交叉口,沿长虹东路向东至长于路北转,至世界公园站,最后至郭公庄站与地铁九号线起点站衔接。

房山稻田发展前景

房山稻田发展前景

房山稻田发展前景
房山是北京市的一个县级市,以其广阔的稻田而闻名。

自古以来,房山的稻田种植一直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活动之一。

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房山的稻田发展前景依然令人乐观。

首先,房山的稻田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作为北京市的一个县级市,房山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政策支持。

政府投资在农业发展方面大力支持稻田的发展,提供优惠的土地租赁政策,为农民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其次,房山的稻田具有较高的生产潜力。

房山地处于华北平原,土地肥沃,水源丰富。

加之气候适宜,有利于稻米的生长和丰收。

房山独特的地理和自然条件为稻田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再次,房山的稻田在市场需求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对于优质稻米的需求不断增加。

而传统的稻田种植方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需要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和生产模式。

房山正积极引进科技与知识,改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最后,房山的稻田发展还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稻田是房山农业的主要产业,发展稻田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农民的收入。

此外,稻田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提升,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房山的稻田发展前景非常乐观。

政府的大力支持、
地理和自然条件的优越性、市场需求的增加以及经济发展的潜力都为稻田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房山的稻田有望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带动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房山沟域经济情况

房山沟域经济情况

房山区沟域经济发展情况简介【字体显示:大中小】房山区沟域经济发展情况简介随着山区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推进沟域经济建设已经逐渐成为山区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房山区紧紧围绕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战略任务和建设生态涵养区的功能定位,大力发展沟域经济,使其成为推进山区产业发展的平台。

现将近年来我区沟域经济发展总体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房山区山区、半山区面积1327.2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66%,涉及16个乡镇、293个村,总人口37.87万人。

2006年以来,随着煤碳、石材等资源型产业逐步退出,区委、区政府提出以发展沟域经济为平台,推进山区替代产业建设。

很多乡镇根据自身的优势,积极探索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目前,蒲洼“京郊小西藏”生态休闲沟、张坊仙栖谷、佛子庄上水文化养生谷等特色沟域项目建设迅速推进,工程效果日趋显现,其他沟域建设也呈良好势头。

2008年,蒲洼沟域被列为市级沟域经济建设试点。

通过发展沟域经济,促进山区群众就业增收,2008年底,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8746.8元,比2006年增长了12.7%,并带动1.8万户劳动力就业。

二、主要作法和成效(一)摸清底数,沟域经济发展做到有的放矢我们首先以乡镇为单位,对全区的沟域情况进行调查摸底。

对每条沟域内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遗迹、产业发展状况等逐一进行调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我区山区可分为拒马河流域、大石河流域和山前暖区三个大的区域,内含上百条沟域。

目前,已经进行开发建设和具备开发条件的沟域有40条,总面积1408平方公里。

沟域内有旅游景点69处,宾馆、渡假村44个,民俗村51个、民俗接待户4318户,观光果园160个;沟域内自然环境优美,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良好,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有人文遗迹59处。

然后再根据不同沟域的发展情况,制定全区的沟域经济发展计划,做到有的放矢。

(二)科学规划,沟域经济建设高标准为了能更好地利用沟域内的自然景观、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扩大产业资源基础,把沟域建设成内容多样,产业融合、特色鲜明的产业带。

房山区一般因素分析

房山区一般因素分析

房山区一般因素分析房山区是北京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北京市的西南部,是北京市面积最大的一个区。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房山区的一般因素进行分析。

地理因素:房山区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北京市的西南部,距离市中心较远,被群山环绕,自然环境优美。

房山区境内有云居寺、青龙湖等名胜古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同时,房山区还拥有大片的农田和果园,农业资源丰富。

经济因素:房山区的经济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导。

农业方面,房山区的土壤肥沃,适宜耕种,是北京市的重要农业基地。

旅游业方面,房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如宽客湖、周口店等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人口因素:房山区是北京市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之一,人口众多。

由于距离市中心较远,房山区的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居住环境较为宜居。

近年来,随着北京城市功能的不断扩展和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房山区购房安居,进一步推动了房山区的发展。

教育因素:房山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为丰富。

该区拥有多所中学和小学,教育质量较高,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可。

同时,房山区还有多所大学和高等职业学校,为当地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交通因素:房山区的交通便利度相对较低,距离市中心较远,交通不够便捷。

目前,随着城市规划的不断优化,房山区的交通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例如,地铁9号线的延伸到房山线,使得进出房山区更加便利。

此外,多条公交线路和高速公路也贯穿房山区,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环境因素:房山区的自然环境较为优美,空气质量相对较好。

房山区拥有大片的绿地和山水资源,是北京市的重要绿肺。

同时,房山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得较好,水质和环境指标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房山区的一般因素分析可以得出,地理位置优越、经济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人口众多、教育资源丰富、交通不够便捷、环境优美等是该区的主要特点。

通过对房山区各方面因素的了解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推动该区的发展,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研究——以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产业结构创新为例

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研究——以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产业结构创新为例
充分 就业 。
3 .铸 造 融 都 市农 业 、生 态旅 游和 文化 创 意 产业 于一 体 的新产 业 体 系 ,可 以加 快镇 域 经济 总
泥 、石灰 等建材 和城郊 农业 为主导 产业 。2 0 03 年以来 ,该镇先后关 闭了 2 余家粘土砖厂、17 0 0 家石灰厂、砂石场 、石材厂等资源型企业 ,集体 经济严重滑坡 ,新的替代产业尚未完全形成 。但 随着北京市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 的调整 ,其功能 定位发生了巨大变化 ,必须 以生态循环经济 的发 展为根本方 向。新 的发展思路 以发展都市农业 、
“ 十一五” 以来 ,青龙湖镇都市农业和生
态 旅 游 业 发 展 较 快 。20 07年 ,全 镇 设 施 大 棚 、 日光温 室 总数 达 到 213栋 ,林 果 总 面 积 达 到 7 22万 亩 ,十鲜 果 品总产 量 达 到 60万公 斤 。 以 . 8 餐 饮 、垂 钓 、观光 、采 摘为 重点 的 民俗 旅游 发展
劳动力 总数 的 1. %。在未 就业劳动力 中,有 58 就业需求 的劳动力 ( 富余 劳动力 )l 9 5人 ,占 2 劳动力总数的 6 3 . %;无就业需求 的劳动力2 4 9 9 人 ,占劳动力总数的 1. %。无论是都市农业 、 81 还是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 ,均属于劳动密集 型产业 ,所 以 ,通 过发 展融 都 市农业 、生态 旅游 和文化创意产业于一体 的新产业 ,可以实现 区域
人 均纯 收 入 实 现 8349元 , 比上 年 增 长 3 ; 7. %
固定资产投资 4 7 .9亿元 ,比上年增 长 1. %。 04 经济结构逐渐趋向合理。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力铸造融都市农业 、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于

房山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概况及未来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房山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概况及未来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房山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概况及未来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概述房山区位于北京市的南部,是首都经济圈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

房山区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迅速,成为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本报告将对房山区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探讨未来投资的可行性。

一、房山区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现状1.数字经济产业的规模逐年扩大,增长速度明显房山区数字经济产业规模逐年扩大,增长速度明显。

2019年,房山区数字经济产业规模达到了537亿元,同比增长29.8%。

其中,信息技术、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产业等是房山区数字经济产业的主要领域。

2.数字经济企业不断涌现,创新能力提升房山区数字经济企业不断涌现,创新能力逐年提升。

随着政府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身数字经济产业,推动创新型企业的崛起。

目前,房山区已形成了一批以京津冀为辐射的数字经济企业,如北京辰森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亿联互动科技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的成长为房山区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政府对数字经济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房山区政府对数字经济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近年来,房山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发展数字经济产业。

同时,政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房山区数字经济产业未来发展趋势1.数字经济产业的规模将不断扩大未来,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数字经济产业的规模将继续扩大。

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数字经济产业的支持力度,扩大数字经济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培育更多的数字经济企业。

预计到2025年,房山区数字经济产业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2.数字经济产业的创新能力将继续提升未来,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数字经济产业创新能力将继续提升。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探索数字经济产业的新模式、新应用和新业态,这将推动数字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2 北京市各产业增加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5000.00 20000.00 15000.00 10000.00
22569.3
20574.9
18302.00 16627.04 15348.61 13768.70 12439.50 10665.20 8410.70 9232.00
关键词:产业结构;产业效率;产业关联;产业生态 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 A
近些年,北京市整体在第一、二、三产业都 有长足的发展,但各区域也存在发展不均衡、发展 动力不足等问题。根据现有研究结果,用电量、工 业利润和税收能够较好地反映地区的产业结构,并 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的抓手。因此,本文通过对房山 区和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和三个主要经济指标进行 对比分析和探讨,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产业发展现 状。
TONGJIZHISHENG| 统计之声|
(亿元)
图1 房山区各产业增加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400
395.4
350
323.7 336
300 250
277.4 280 308 237.7 259.5
259 271 216.8
200 150 100
5000.00 2592.90 2804.20 3325.703678.003962.60 4292.56 4544.80 4526.40 4944.4 5310.6 0.00 111.40 116.80 122.70 134.40 148.10 159.64 158.99 140.20 129.8 120.5
中国国情国力|ZGGQGL
北京市房山区产业结构分析
◎胡鸿雁 朱建明
摘要:结合北京市房山区经济发展和产业规划状况,本文从产业总体结构、产业内部结构、产业 效率结构及产业关联结构四个应用维度对房山区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进行了初步梳理,通过房山区和 北京市产业间和区域间的数据对比,得出研判,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150.8
102.9 84.1
90.4
119.3
156 141.3
184.5 193
50 13.3
13.8
14.4 15.2 15.9
17.2 18.3
14.2 13.7
13.1
0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图3 房山区农林牧渔业产值
76 Ⅰ2018/04
2.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1)第一产业中,房山区和北京市渔业增加值 占比都不大。截至2012年之前,林业增加值占比较 小,至2014年房山区和北京市林业经济均呈现快速 发展趋势(见图3、图4),2014年后呈现小幅度下 滑(2017年的官方数据未出)。 (2)第二产业中,本文选取了房山区增加值变 化较大的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与北京市 进行对比分析。2008-2017年房山区石油加工、炼焦 和核燃料加工业的产值基本占到全市的75%-85%, 且占比呈现小幅递升趋势。因此,可以认为房山区 是北京市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的主要承 载区。此后,随着燕山石化产业布局调整效应的显 现,2015年房山区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的规模缩减。由于产业政策的延续性和时滞性, 2016年房山区该行业的规模仍在递减,直到2017年 才得到一定的提升(见图5、图6)。 (3)第三产业中,对生产型和消费型服务业进 行统计数据分类分析比较有价值,但数据抽取工作 量较大。因此基于数据可得性条件,侧重分析了批 发和零售服务业二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图7、图8比较,可以直观看出产业层级差 异。一是规模差异。房山区10年内批发和零售服务 业营业收入平均约为全市的1/50,远低于房山区地
农业产值 林业产值 牧业产值 渔业产值
25
21.74
22.73 20.94 20.82
20
18.77 19.09
19.01 19.46 19.25
17.55
16.79 16.91 17.18 17.2 12.23
800.00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00
641.64
765.86 742.77
741.23
683.42
643.01
546.48
531.14
537.8
472.71
(亿元)
(亿元)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房山区和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1.总体结构分析 本文研究范围除第二产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 燃料加工业外,房山区其他产业规模经济性、结构 稳定性与发展可持续性均低于北京市平均水平,产 业发展规律较难捕捉,即十年来的发展呈现一定的 跳跃性,这同特定阶段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有较 大关系,也同经济结构单一、产业层级较低以及与 经济波动周期相关度较高有较大关系(见图1、图 2)。 总体分析,房山区三次产业结构是以第二产业 为支撑,且增速与第三产业基本持平,即房山区保 持二、三产业同步发展的节奏。而北京市三次产业 结构则是以第三产业为支撑,呈现第三产业比重稳 定增长,第二产业比重小幅萎缩的发展规律。
图4 北京市农林牧渔业产值
农业产值 林业产值 牧业产值 渔业产值
180 160 140 120
140.5146.1136.1154.1239.1663.4162.71661.354.2170.1454.8155.1152.7
14.06 12.69
10 7.95 6.82 5.45
5
1.7 0.7
1.21 0.72
1.23 0.92
1.210.98
1.52
0.73
0.93 0.69
0.72
0
(亿元)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图5 房山区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