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共62页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一、产业结构定义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一定区域内各产业的 组合状态、发展水平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 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二、产业结构分类
1、三次产业分类: 一次产业——大农业 二次产业——工业、建筑业 三次产业——流通部门、为生产生
活服务部门、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 素质服务的部门、为社会公共服务的部门
(4)低附加值——高附加值——更高附加值。
3、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诱因
区域产业结构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导 致这种变化的因素很复杂,主要有需求结 构、供给结构、供给与需求平衡因素、区 域贸易、区域政策等。
(一)影响产业结构成长的因素 (1)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演变
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需求改变,消费结构发 生变化。(吃穿——耐用消费品) 日本 滞后消费、内需市场小——海外市场
(2)供给结构因素
区域资源禀赋(自然资源、劳动力和科学技术) 与产业结构演变
自然资源丰富,资源开发型 自然资源稀缺,资源加工型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
(3)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因素
较好的市场销售条件; 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二)促进产业结构整体成长的因素
(1)区域分工和比较优势
例如,国际区域分工体现在国际贸易,而国际 贸易则通过本国产品出口(比较优势产品)刺激 本国需求增长和外国产品的进口以增加国内供给 (新产品新技术)来影响本国产业结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外贸易的扩张,不 断隐含着各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动。
关联产业
为主导产业提供产前、产后服务的产业
后向关联(产前服务)主导产业前向关联(深加工)
旁侧关联(产中服务)
支柱产业
一般是指在区域产业结构系统中,对社会经 济发展起支撑作用的产业,一般来说,它也 是在区域总产出中占有较大份额的产业。
2019年最新-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精选文档

2019/5/23
第八章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
13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1.产业的比较优势度
B2 =L1 /L2 L1 为研究区域某行业的劳动生产率的年增长 率;L2 为较高层次区域同行业的劳动生产率的年增 长率;B2 为研究区域某行业某一时期内的劳动生产 率上升率。 B2>1,说明研究区域这个行业具有比较优势;B 2<1,这个行业不具有比较优势。
7.相关系数
2019/5/23
第八章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
15
第二节 二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2019/5/23
表二 现重
结 构 的 内 涵 与
原二 和二 化产 因重 消重 业 及结 失结 结 消构 构 构 极形 的 的 影成 变 高 响的 化 级
第八章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
16
第二节 二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8
2019/5/23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价区 域 产 业 结 构 总 体 评
析区 域 产 业 结 构 多 层 次 分
量区 分域 析产
业 结 构 的 定
第八章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
9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2019/5/23
一、区域产业结构总体评价
第八章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
10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机床(26.8)工具业这3个行业,其现代化水平最低,不仅
低于我国整体工业现代化水平,甚至未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的30%,未完成现代化进程的1/3的路程。
2019/5/23
第八章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
7
工业现代化水平
• 我国工业行业之间现代化水平差距较大。 • 在重点研究的15个行业中,处于前3位的行业是船舶制造(62.8)、钢铁
产业结构及区域经济结构分析

产业结构及区域经济结构分析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是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进行分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分布情况,包括各个产业的比重和产业之间的关系。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
通常将产业结构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产业(农业、渔业、林业等),第二产业(工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和第三产业(服务业、商贸业、金融业等)。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差异较大,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或地区第一产业占比较低,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较高。
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第一产业的占比过高,说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滞后,产业结构不够现代化,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工业化和服务业的发展来推动经济的现代化。
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过高,可能会出现产业过度集中的问题,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因此,调整产业结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步骤。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个地区经济活动的分布情况。
不同地区的经济结构差异较大,一般情况下,发达地区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较高,而落后地区的第一产业占比较高。
这是由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较早,工业和服务业较为发达,而落后地区发展滞后,农业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区域经济结构的不平衡发展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发达地区集中了大量的资源、技术和人才,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企业,导致经济集中度较高,而落后地区面临人口流失和资源荒缺的问题。
这就需要通过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地区的均衡发展,我们需要推动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
首先,需要政策环境,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和机会,吸引投资和企业进入落后地区,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
其次,需要加强区域协调发展,通过跨地区的合作和协调,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转移,促进地区间的经济一体化和共同发展。
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

,
。
,
、
势 互 补 的 角度 来研 究 自身 的产 业结 构
,
对于 突破了
, ,
肠嚼翻
行 政 区 划 界 限 的经 济 的 自然 联 系 应 有 超 越 于 行 政
、 ,
区 划之 上 的 眼 光
魄 力和 办法 加强 联 系 互 利 互 惠
共! 司发 展
。
, , ,
。
、
,
,
,
。
就原
沿海 地
材料 的 价值 而 言 有 吨 计 型 的 也 有 克计 型 的 还 要 看有 没有 集 中 了有 关 科技 力 量 的 区 位 优 势
, ,
区
口
与内陆 地 区 通 达 之 地 与 偏远 之 地
, ,
。
日
岸城 市 与 七
岸 的城 市 产 业 结 构 肯 定 不同 这 正 是 区 位 优势 所
、
决 定的 二 资源 状况 胸 怀 全 局 还 要脚 踏 实 地 实 地 在 这里 首 先 指 资 国 家鼓 励 发 展 的 产 业 在某 地 可 能 是 全面 开 花
, , , , ,
。
在 另 一 地 则 可能 是 有 所 为也 有所 不 为 这 就 要 看 有 没 有相 应 的 资源 条 件 即使 是 全面 开 花 也 要视 资源 及 开发 能 力的 不 同 而 因 地制 宜 有 所侧 重 资源 状 况 在 产 业 结 构 的设 计 当 中是 首 当 其 冲 的约 束 条件
、
,
。
三 历 史 沿革 睡个 地 方 都 有 自己 的 传 统 产 业 这 是 当 地 的 人 民根 据 实 际 条 件 加 以 选 择 在 历 史过 程 中 逐 渐 形 成 的 作 为土 生 土 长的 产 业 它 有广 泛 的群 众 基础 和 很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

第三,地方这一极要依托和服务于中央企业与国家的重 点建设 ,加快发展步伐。 第四,在中间这个环节上,加强中等城市的经济实力, 充实它们的经济功能。
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是向增长速度、效益更高 一级的产业结构推进。 1.动态比较费用论 日本的经济学家提出,认为产品的比较成本是可 以转化的。在重点发展传统的具有相对优势但技术层 次较低的产业的同时,必须扶持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产 业,使之逐渐发展成为主导产业。
1.产业的比较优势度 (1)比较成本:
B 1 =c 1/c 2
c1 为研究区域某行业某产品的销售成本;c2 为较研究区域 层次更高的区域同行业同产品的销售成本;B1 为研究区域某行业 某产品的比较成本。 B1<1,这个行业的这个产品具有比较优势,B1>1,不具备比 较优势。
(2)比较劳动生产率上升率: B2 =L1 /L2
第二节 二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一、二重结构的内涵与表现 1.两个方面的含义: 量上讲:一方面存在着少数处于垄断地位的大型企业,一 方面存在着数量和比重很大的中小型企业; 质上讲:一方面是少数占垄断地位的现代化大型企业,一 方面是带有前资本主义特征或自然经济特征的中小型 企业。 二重结构: 在一国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 现代化的领域同时并存,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着 相当大的断层。
2.雁行形态说 日本经济学家提出,认为后进国家的产业,应当遵 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更替发展,促 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市 场
进口
国内生产
出口
产业结构的雁行形态
时间
3.产品循环说 以本国工业开发的新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的出现为出 发点 ,表现: 第一,新产品推出、扩大市场直至饱和; 第二,,这一产品将出口到国外,开拓国外市场; 第三,资本和技术的出口,在输入国发展了这种产品。 第四,这种产品以更低的价格打回到本国市场,使得原 先开发这种产品的国家转向更新的产品开发。
第8章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 (《区域经济学》PPT课件)

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导向理论
(二)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面是: 1.利用新技术改造现有传统产业 2.建设和发展高技术产业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4.抓好区域农村产业结构的总体改造
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导向理论
二、不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导向
产业结构的调整,首先要加强资源导向;同 时通过资源的综合开发、综合利用,有选择地、 适度地发展一些加工制造业。 有两种观点要进 一步研究 1.不现实:各个地区、各个领域,都应该引进 采用高精尖技术,跳过传统工业化和传统技术 阶段,以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 2.现实:加工增值。这是强化资源导向、并向结 构导向转化的一个中心环节,但也要适度。
现代化的领域同时并存,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着 相当大的断层。
第二节 二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2.在西方,二重结构的主要表现是:
(1)劳动力状况:体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雇佣劳动者 所占比重不到一半。
(2)劳动力市场状况:一个是为现代化大企业提供劳动 力的市场,劳动力主要是有文化、有技术的青年;一 个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劳动力的市场,主要是文化低、 技术低的中老年。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2.工业化结构比重数 3.产业专门化 4.区位商 5.产业专业化系数 6.产业结构变化率 7.相关系数 8.相似系数 9.产业结构效益 10.结构影响指数 11.效益超越系数 12.偏离—份额分析
第二节 二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一、二重结构的内涵与表现 二、二重结构形成的原因及消极影响 三、二重结构的变化和消失 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B1<1,这个行业的这个产品具有比较优势, B1>1,不具备比较优势。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课件

分析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产业 结构的优化和增长的重要性。
结论和展望
总结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的重点和主要发现,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课 件
探索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关键因素和优化策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区域经济概述
了解区域经济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探索它与国家经济的关系。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
解读并说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 概念和作用。
重要性
探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在就业、 经济增长和创新方面的重要性。
2
市场竞争
分析市场竞争全球化
解读全球化对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挑战和机遇。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策略
多元化
多样化产业
探索多样化产业对区域经济产 业结构的优化和风险分散的作 用。
协同发展
合作与联盟
评估合作与联盟对区域经济产 业结构的优化和竞争力提升的 影响。
创新驱动
协同发展
解释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如何促进 企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和合作。
常见的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类型
1 农业驱动型
分析农业驱动型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类型的特点和优势。
2 制造业集聚型
探讨制造业集聚型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影响和挑战。
3 高科技发展型
评估高科技发展型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潜力和机遇。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地理位置
解释地理位置对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影响和定 位的策略。
人力资源
分析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影响和引 导的战略。
政策支持
探讨政府政策在塑造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方面的 重要性。
市场需求
评估市场需求对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驱动作用 和策略。
第七章--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

2021/10/14
7
2、区域产业系统的功能,是否能承担起全国地域分 工的重要任务,对全国或上一区域层次产业结构的 优化和协调做出独特的奉献。任何一个区域都是社 会、经济地域分工的产物,都有着不同层次和假设 干区域子系统。如果不同子系统都能发挥各自自有 的优势,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和产业结构,也就形 成了多样化的专业化分工,形成区域主导产业,从 整体上形成社会化分工和协作。
2021/10/14
23
4.农业行业结构分析
大农业
种植业 畜牧业
林业 渔业
经济作物 饲料作物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蔬菜、瓜果
麦类 豆类 稻谷 薯类 小杂粮类
早稻 晚稻 …
2021/10/14
24
5.工业结构分析
工业按所有制划分,可分为乡镇工业、地 方工业、国有工业、私营工业、“三资〞 工业 工业也可以划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
Q<l,那么该产业部门不是研究区域的专
业化部门。 2021/10/14
33
• 5.产业专业化系数
C 1 (Q i1Q i2)
• 式中,Qi为某产业部门i在整个产业中所占 的百分比,下标1、2分别为不同的区域; ∑为将计算结果具有相同符号〔即正或负〕 的百分数绝对值加在一起;C1为区域产业 专业化系数。
商业、科学技术、文教卫生以及其他公用事业等部门,即为生
产和消费者提供各种效劳的部门。
2021/10/14
20
1.区域社会总产值结构分析
社会总产值是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邮电业和商 业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总值,这个层次,主要是 分析区域产业结构中,农业与非农产业的比例关系的 协调性。非农产业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也 从一个侧面反映区域工业化的进程和已有的工业化水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