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三姐妹——解读家庭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和历史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看完《宋家王朝》,感慨还是蛮多的!
遥远的东方有三个姐妹,一个爱钱,一个爱国,一个爱权。

她们是权利的缔造者,是财富的主宰者,拥有至高的社会地位。

他们就是宋氏三姐妹。

最近,我发现很多人都有一种民国情结,张爱玲、陆小曼、林徽因、徐志摩、张学良、赵四小姐、宋庆龄等纷纷进入公众的视野。

前几日,我也有幸参观了宋庆龄故居。

这座小别墅是建国以后共产党送给宋庆龄的。

小楼是上下两层,大约700多平,有人说大,有人说小,与北京的故居相比,确实小了些,但在上海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又恰好在徐汇区,能有这么大的房子也实属不易。

据说当时很多共产党建国元老争着想要此屋,后来听说房子赠给了宋庆龄,便也无话可说。

因为她是最有资格做这栋房子的主人。

谈起宋庆龄,大家很多会想到宋氏三姐妹或者宋氏家族。

而我,首先是想到的确是这个家族的缔造者——宋嘉树,也就是他们的父亲。

宋嘉树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传教士,是一个有胆识有魄力的男人,是一个白手起家的企业家。

学贯中西的教育背景以及社会打拼经历让他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并且认识到“贫穷是最大的疾病”。

所以在之后对孩子的教育中,他也是敢为天下先,他要把女儿们培养成新时代的独立女性。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从孩提时代起,宋嘉树和倪桂珍(近代教育家徐光启的后裔)就对孩子进行中英文双语训练,宋嘉树常对孩子们说,学好英文是为了更好地睁开眼睛看世
界,同时中文一定要好,他坚信未来的杰出人物一定是学贯中西的。

在那个年代采用这样先进教育方法的家庭的可谓凤毛麟角。

倪桂珍喜爱弹钢琴,宋嘉树喜欢引吭高歌,于是周末举办家庭晚会成了宋家的惯例。

宋蔼龄继承了父亲的唱歌,并拉得一手小提琴,宋庆龄则继承了母亲弹得一手好钢琴,妹妹宋美龄则学会了跳舞画画,这也为日后三姐妹的社交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正是这样的家庭环境,宗教、田园、钢琴、英语和民主精神,使这个带有基督教严格生活秩序的家庭较当时千千万万的普通家庭相比较,多了些和谐、欢乐、诗情画意。

为了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宋嘉树会带着孩子去雨中受淋,雪中跳舞,野外徒步,一起禁食。

正是这种常人难以理解的怪诞行为,逐渐磨炼出了孩子们日后积极进取、坚韧不拔、勇于创新、敢于接受挑战的精神和信念。

少年时代,三姐妹便被父亲送到美国读书,宋蔼龄是当时中国第一位赴美留学的女子。

1905年,随姨父温秉忠出席美国第26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白宫举行的宴会。

就这样,宋霭龄成了宋氏家族与美国历届总统接触和交往中会见美国总统的第一个人。

在宴会上,罗斯福总统问这个16岁的中国姑娘觉得美国怎么样。

宋霭龄说:“美国是个非常美丽的国家,我在这里很快活。

但是,你们为什么说美国是个自由的国家呢?”随后迅速把自己在旧金山被扣的遭遇简略地叙述了一遍。

“如果说美国真是那么自由的话,为什么要把一个中国姑娘拒之门外呢?我们决不会这样对待到中国去的客人。

”罗斯福大感意外,喃喃地说自己感到很遗憾,然后就转向了下一个客人。


二天,华盛顿的报纸报道了这件事。

宋霭龄学成归国时,在她启程的前一日,在《梅肯电讯报》上刊发了大半版称赞她的文章,甚至预言:“宋小姐将会成为中国领袖的夫人。

”回国后,由于成绩优异、精通五国语言,在父亲的推荐下,便担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直至嫁给孔祥熙。

伟大的历史总是在一系列的偶然中缔造。

宋嘉树与孙中山是至交,是革命的拥护者,孙先生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之后流亡日本,宋嘉树举家追随至日本。

在日本,宋嘉树遇到了孔祥熙,一番交谈后,宋嘉树认定这是自己未来女婿的不二人选。

在宋蔼龄看来,她一直等待着的就是像孔祥熙这样实际有经营头脑却又能驾驭的男人。

而孔祥熙也正需要像宋蔼龄这样一位有胆识有见识的女子相助。

于是两人便结为夫妻。

婚后宋蔼龄此去秘书一职,全力辅佐丈夫。

而秘书一职就落给了即将毕业归国的宋庆龄身上。

这段忘年恋曾一度让宋嘉树与孙中山断绝往来,与宋庆龄断绝父女关系。

在宋庆龄的病榻前曾有人问过她是否后悔当初的抉择,她说如果重新来过,她还是会作出这样的决定。

她与先生相差27岁,两家交情深深,孩子之间也是玩得很好,这在当时不被理解也是情有可原。

相处十年后,先生辞世,留给宋庆龄的仅有一座朋友赠送先生的房子和书籍。

对于宋庆龄来讲,先生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是尚未完成的革命以及建设新中国的宏愿。

多少人为了这个愿望丧命,又有多少人活在敌人的恐吓中。

宋庆龄曾多次被恐吓过,但是没有人真正敢动她,因为她特殊的身份与地位。

她是孙先生的夫人,是宋氏家族的二小姐,是宋美龄的姐姐。

钱钟书先生曾将婚姻比作“围城”,在这里,我将“名门望族”比作围城,外面的
人拼了命的向往里进,只有里面的人最清楚这里的痛楚。

小时候如此亲近的三姐妹,谁能想到会演变成今天这样?美龄的婚礼庆龄没有参加,同样庆龄的葬礼美龄也没有到场。

宋美龄可谓是集权利、智慧、财富与美丽于一身的女人,这个上流社会的佼佼者,在大姐联姻山西首富、二姐嫁于先生之后,自是着手物色适合人选。

此时富家子弟名流大亨纷纷向宋小姐表示爱慕之情,而她却不为所动,直到遇到蒋介石——一个已有三个妻室的男人。

宋美龄曾说过,“如果不能嫁给真正喜欢的人,就嫁给名利。

”那么她嫁给蒋介石究竟是因为喜欢还是因为名利?宋美龄的婚姻是姐夫孙中山促成、大姐宋蔼龄一手策划的,自古权钱不分家,宋蔼龄深知此理,在扫除重重障碍后,宋美龄嫁给了蒋介石,至此,宋蔼龄成为了蒋宋孔三大家族的大姐,一跃成为当时中国实际权力最大的女人。

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三个家族发生内部摩擦,闹得不可开交时,只有她这个大姐可以出面仲裁解决。

她平日深居简出,不像宋美龄那样喜欢出头露面。

可是她的势力,直接可以影响国家大事,连蒋介石遇事也让她三分。

用宋庆龄的话说“倘若大姐是个男人,委员长恐怕早就死了,她在15年前就会统治中国。

”宋蔼龄的掠夺性远不止这些,1942年发生在民国最大的贪污案就是最好的证据。

在宋蔼龄的操作下,利用孔祥熙财政部长的职位,半年内5000万美金公债被鲸吞完毕。

在1944年,把5000万美金公债换算成美元是6亿2千5百万美元,兑换成法币是125亿法币。

1973年,宋蔼龄在美国逝世。

《纽约时报》在她死时形容她:“这个世界上一个令人感兴趣的、掠夺成性的居民昨天在一片缄默的气氛中辞世了。


是一位在金融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妇女,是世界上少有的靠自己的精明手段敛财的最有钱的妇女,是介绍宋美龄和蒋介石结婚的媒人,是宋家神话的创造者,是使宋家王朝掌权的设计者。


继宋庆龄之后,宋美龄成为了第一夫人。

这也是最为欧美人所熟知的来自中国的“第一夫人”。

蒋介石是一个很有军事才能的人,但在社交和外交方面十分欠缺,这点正好由夫人为之弥补。

所以在蒋介石的是生命里,宋美龄不仅是他的夫人,更是他的左膀右臂,是他与西方国家进行交流的桥梁,是他一次次化解危机的武器。

1936年的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兵谏蒋介石,时在南京的宋美龄心急如焚,听到消息后,先稳住南京政府,随后搭乘专机飞往重庆,解救被软禁的蒋介石,这件事让蒋介石很是感动,同时也明白了自己不能没有宋美龄。

抗战的胜利也于这位第一夫人息息相关。

1943年2月18日,宋美龄登上美国国会,发表了一场近20分钟的演讲,成为第一位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的中国人,并在美国刮起“宋美龄旋风”。

宋美龄长达7个月的巡回演讲,为中国筹得的5亿美元借款以及大量军事物资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说,这笔巨额借款,不仅超过了美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对华借款的规模,甚至也超过了历次对华借款的总和。

1943年3月1日的《时代》周刊以宋美龄单独作为封面人物,封面上说:“蒋夫人——她和中国懂得何谓坚忍。

”那是她生命的高峰时期。

1949年8月16日,美国艺术家协会公布了一条消息。

宋美龄当选为“全世界十大美人”之一,并且名列榜首。

晚年的宋美龄离开了政坛,移
居到了美国,开始了平淡的生活,阅读书报、画画、写毛笔字是宋美龄主要消遣。

宋美龄最爱国画,加之很有绘画天赋,学的时间不长,就已卓然有成了。

零零散散的描述了这个影响中国走势的大家族。

我一直认为家族的繁荣,离不开这个家族的传统以及家庭教育。

不管是看宋氏家族、曾国藩、还是我们所熟知的林徽因、梁思成、张爱玲,这些人的成功都离不开自小的家庭教育。

记得之前在某篇文章上看过一句话“中国教育的最大失败之处就在于对家长的教育。

”这句话我表示很赞同,父母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为其形成了左右其一生的价值观。

父母的眼界影响了孩子的眼界,父母的格局决定了孩子的格局。

不管我们今天是已为父母还是即将要加入这个行列,我都希望大家能有所感悟!
2015年1月6日
随笔
的宣传努力——据说有25万美国人听过她的演说——使得美国朝野和公众相信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相信蒋委员长确是为自由与日本毒龙奋战的圣乔治,从而为中国争取到更多的美援。

宋美龄作为“第一夫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以至于对蒋介石不屑一顾的宋庆龄说:“没有美龄,蒋介石现在会更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