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ICU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的思考

合集下载

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理念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76例ICU收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81.58%高于对照组的60.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观察组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良好率92.11%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5.7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对ICU患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文关怀护理;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体会;护理效果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将危重患者集中管理的一种治疗模式,从人力、物力、经济及技术上给予最佳或特殊的保障,以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1,2]。

但由于ICU收治的患者都是较严重的患者,其患者本身病情的特殊性、复杂性、多边性,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4]。

人文关怀理念是目前临床较提倡的,切关注度极高的护理理念。

人文关怀护理理念不仅满足了患者的治疗需求同时满足了患者的心理关怀和人性化服务。

本研究选取本院ICU收治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ICU收治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

对照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38~65岁,平均年龄(49.32±7.88)岁,ICU住院时间3~28 d,ICU 平均住院时间(15.23±4.28)d,观察组男26例,女12例,年龄35~66岁,平均年龄(52.21±6.98)岁,ICU住院时间5~32 d,ICU平均住院时间(16.78±5.12)d。

关于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的思考

关于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的思考

关于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的思考刘观丰 (赣州市于都县人民医院,江西于都 342300)重症监护室主要接收的是病情危重患者,而家属在多数情况下是不能进入的。

因此,他们对重症监护室相关护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疑虑。

通常情况下,重症监护室主要是采用人文关怀的护理方式。

此类护理方式是以患者为中心,从心理和疾病层面进行全面护理,从而提高整体护理效果。

那么,重症监护室护理中人文关怀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又有什么样的作用?下面为大家进行介绍。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的方法即刻关怀的护理由于重症监护室患者普遍病情非常严重,随时有生命危险,所以在人文关怀护理的过程中,会采用即刻关怀的方式。

首先,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后,面对陌生、封闭的环境,心理层面会发生巨大的改变,感到焦躁、不安。

此时,医护人员会为其详细介绍周边环境和治疗措施等,讲解虽然疾病很严重和很危险,但是重症监护室有非常先进的治疗措施和技术,能够迅速控制病情发展,同时介绍成功治疗的案例,从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接下来的治疗。

其次,重症监护室中有各类仪器设备运行的声音,整体环境非常特殊,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比较大的心理压力。

而在人文关怀即刻护理期间,为了患者营造较为良好的环境,会对仪器设备声音进行控制,病房内的光线处于柔和状态,并按照患者实际情况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或是电视节目,以消除紧张感;同时,护理人员还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消除其孤独感,减少焦虑情绪。

最后,即刻关怀护理方式的应用,重点在于分析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后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状态,根据医嘱的要求用药、监测体征指标,一旦发现有异常现象,快速进行处理;同时,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沟通交流等方式,减轻其不安和烦躁的情绪,从而达到即刻关怀的目的。

规范性护理从实际情况出发,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除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关心安慰外,还会采用规范性护理的方式,为治疗的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

首先,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会保持良好的形象,不对病情进行评论,给予患者尊重和关爱。

护理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研究

护理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研究

护理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研究护理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研究已经逐渐受到重视。

人文关怀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强调在护理过程中关注患者的身心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在重症监护病房中,患者病情严重,身心状况较为脆弱,因此更需要人文关怀的支持。

在重症监护病房中,人文关怀护理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护理: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常常面临生死考验,心理压力大,容易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疼痛管理: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常常需要忍受各种疼痛,如手术疼痛、创伤疼痛等。

护理人员需要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有效的止痛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

3.舒适护理: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容易出现身体不适和压疮等问题。

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舒适状况,提供舒适的护理环境,定期协助患者翻身、按摩等,预防压疮的发生。

4.尊重患者意愿: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虽然病情严重,但仍有自己的意愿和需求。

护理人员需要尊重患者的意愿,
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

通过人文关怀护理的应用,可以显著改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身心状况,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护理水平,推动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总之,护理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心理健康。

关于ICU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的思考

关于ICU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的思考

关于ICU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的思考摘要:ICU,即重症监护室是一种特殊的护理单元,建立重症监护室的主要目的是适应重症疾病的护理、治疗需要。

与普通护理单元不同,重症监护室的护理环境、护理性质、护理对象具有特殊性,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也具有独特性。

加强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不仅可以满足患者与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需求,还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护理水平、护理质量,从而可以减少医疗纠纷。

本文主要对ICU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作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ICU;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重症监护室是为了满足重症疾病的护理、治疗需要而建立的一种特殊的护理单元,重症监护室集中显示了护理行业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理论知识,集中了众多先进的急救设备与监护仪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关注医疗技术、护理技术,也提高了对护理人文关怀的重视程度。

1.护理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在终极意义上对人的身心健康、人的生命、人所体现的一种关爱、尊重、敬畏。

信仰、艺术、人文与科学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四大支柱,在这四大精神支柱之中,“人文”融悟性、感性、理性于一体,它所追求的是爱,给人一种真诚的感觉,使人产生和谐的感悟,体现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人文”其标志着人性。

从医学方面来说,人文关怀体现在患者利益的最大化、医疗卫生服务的人性化、技术水平与医疗质量的进步性等等方面。

医学上的护理人文关怀还处于比较复杂、抽象的阶段,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本土化的、统一的、能体现我国基本国情与文化特征的护理人文关怀概念。

有相关研究人员经过分析后提出了护理人文关怀的相关知识:护理人文关怀的范围包括满足患者的个性需要、协调患者的人际关系、表达护理人员的关爱情感、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理解患者的文化背景这五大要素,这五个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互相依赖的关系;其本质是人文关怀的文化理念在专业性医学关怀行为中的一种体现,人文关怀理念以体现“人的生命价值”为本;护理人文关怀的特征为患者生命的脆弱性、护理人员关怀的专业性、护患关系的超越性与医护关系的合作性。

关于人文关怀护理在重症监护室实施的效果分析

关于人文关怀护理在重症监护室实施的效果分析

关于人文关怀护理在重症监护室实施的效果分析一、人文关怀护理的概念和特点人文关怀护理是一种注重患者尊重、关爱和情感支持的护理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将患者视为整体的个体,注重患者的人文关怀需求。

与传统的医学模式相比,人文关怀护理更强调与患者的沟通、支持和情感交流,注重患者的生活品质和心理健康。

人文关怀护理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重视患者的主观感受。

人文关怀护理注重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愿,尊重患者的个人价值观,重视患者的主观感受和心理需求。

2.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

人文关怀护理通过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积极应对疾病和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压力,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

3. 强调团队合作和多学科交流。

人文关怀护理强调医护人员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倡导多学科交流,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重症监护室是医院中最特殊、最复杂的护理环境之一,患者大多处于生命垂危的状态,需要接受高度专业化的医疗护理。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文关怀护理如何实施?其效果又如何呢?1. 建立患者中心的护理理念。

在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需要把患者置于首位,以患者为中心,全方位关注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在护理过程中,要充分尊重患者的个人意愿和选择,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并提供心理支持和慰藉。

2. 加强团队合作和交流。

重症监护室的护理涉及多学科合作,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团队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制定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服务。

在此过程中,人文关怀护理的理念可以促进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护理支持。

3. 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重症监护室的患者由于病情复杂,每个患者的需求都可能有所不同。

人文关怀护理注重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并保持与患者的密切沟通,及时调整护理方案,以保证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效果。

2. 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在重症监护室,患者需要接受各种各样的治疗和护理服务,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护理护士等。

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措施分析

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措施分析

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措施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措施。

方法:将2017年2月~2017年8月在我院ICU治疗的76名患者纳入本组研究中,分为人文关怀组(n=38)与常规护理组(n=38),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人文关怀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渗透人文关怀的理念,对比两组康复指标。

结果:人文关怀组在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生存满意度评分与出ICU时ADL完成个数上,都优于常规护理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重症监护室病房的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该种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人文关怀;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应用措施重症监护室对护理质量的要求非常高,护理人员不仅要应用先进仪器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提供不间断的护理服务。

在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下,对于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需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至重症监护室,时刻以患者为中心,促进患者的康复。

为了探讨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现将我院重症监护室的护理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7年2月~2017年8月在我院ICU治疗的76名患者纳入本组研究中,男43例,女33例,年龄为18~73岁,平均年龄(55.3±11.2)岁。

在病因上,肿瘤术后19例、急性肾衰竭23例、急性心力衰竭17例、急性呼吸衰竭17例。

在APACHE II评分上,为14~33分,平均评分(18±5)分。

排除标准:①透析治疗患者;①姑息治疗者;按照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将76名患者分为人文关怀组(n=38)与常规护理组(n=38),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因、APACHE II评分等相关指标上,无显著差异(P>0.05),不会影响护理质量。

ICU护理融入人文关怀探讨

ICU护理融入人文关怀探讨

· 科普与经验交流 ·1812020年 第28期有一定效果。

3、器械治疗:(1)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nasal-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适应症:①AHI ≥15次/小时的患者。

②AHI<15次/小时,但白天嗜睡等症状明显者。

③手术治疗失败或复发患者。

④不能耐受其他治疗方法者。

禁忌症:昏迷、肺大疱、咯血、气胸和血压不稳定者。

(2)双水平气道内正压(BIPAP)治疗。

(3)自动调压智能(Auto-CPAP)呼吸机治疗。

(4)口腔矫治器(oral appliance,OA)治疗。

适应症:①单纯性鼾症。

②轻、中度OSAHS 患者。

③不能耐受其他治疗方法者。

禁忌症:有颞颌关节炎或功能障碍者不宜采取。

4、手术治疗:(1)鼻手术;(2)腭垂软腭咽成形术;(3)激光辅助咽成形术;(4)低温射频消融术;(5)正颌手术。

医院中ICU 科室的地位举足轻重,亦是非常特殊的科室,由于ICU 接受的患者均为危重症患者、高危患者、重症患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病情急、病情重,都是普通病房中无法提供有效救治方案的患者。

在ICU 接受治疗的患者,不仅需要承担身体带来对的痛苦,同时还要承担心理的痛苦,可谓是双重压力。

南丁格尔说道:“护理是一门艺术,在艺术创作中需要全身心的付出,并做好精心的准备,就像雕刻家和画家创作艺术品那样,而护理的对象是人,为此需要最精细的艺术”。

社会的不断发展,患者在诊疗过程中,接受的服务质量也相对提升,如何在患者满意度提升的前提下,使病患在整个诊治的过程中被感动,并给予精神上的支持。

人文护理以实施优质护理为前提,护理内容围绕“患者为上”的原则,运用自身所学,给予患者全方位精细的服务,让患者卸下心理和思想的负担,积极的治疗。

那么,ICU 患者在工作中怎样融入人文关怀护理?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一直困扰着ICU 护理人员,下面笔者将带领大家了解怎样在ICU 护理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

ICU患者的人文关怀

ICU患者的人文关怀

护理人文关怀的本质、特点
本质:以病人为中心。 特点:创造性、个体化、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 式。 核心内容: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 人隐私。
目的: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使患者 在就医全过程中感到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都 处于健康而满足的状态 。
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1、人文关怀是人的本质属性要求。
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中的实施
2、营造舒适温馨的环境
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提供合适的温湿度,促进 患者的舒适感。
具体措施:工作服的颜色可以制成淡蓝色或淡绿色的, 减少患者对白色的恐惧。墙壁上可张贴温馨宁静的壁画 或令人安心的标语;光线柔和,与昼夜节律相一致;可 在患者看得见的地方悬挂时钟或主动告知时间,增加患 者的时间感;ICU仪器设备多,应将仪器尽量放置在患者 不易看见的地方,暂时不用的仪器尽量关掉,减轻患者 的感觉负荷。
分两类: 客观的支持,指可见的或实际的,包括物质上 的直接援助、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等;
主观的支持,是个体的情感上感受到的支持。 指个体在社会中受到尊重,被支持与理解的情感 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
ICU是危重患者集中的单 元,病情变化迅速,需要 多种诊疗和监护措施。自 身疾病的伤痛、持续的监 护、抢救以及封闭式的管 理,均加重患者的生理和 心理应激。 ICU工作中,医护人员比 较注重抢救生命、病情监 护,却忽略了患者的情感 需要和感受,忽略了对患 者的人文关怀。
ICU患者常见的心理反应
绝望感
危重患者由于生理功能受损,生存 目标受挫,感觉到自己疾病的危重,产 生无助和绝望。
矛盾
长期慢性疾病,病情常反复发作而 住院时,往往既惧怕死亡,又怕连累家 属。从而产生求生不能、求死不成的矛 盾心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ICU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的思考
摘要:ICU,即重症监护室是一种特殊的护理单元,建立重症监护室的主要目的
是适应重症疾病的护理、治疗需要。

与普通护理单元不同,重症监护室的护理环境、护理性质、护理对象具有特殊性,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也具有独特性。

加强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不仅可以满足患者与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需求,
还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护理水平、护理质量,从而可以减少医疗纠纷。

本文主要对ICU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作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ICU;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
重症监护室是为了满足重症疾病的护理、治疗需要而建立的一种特殊的护理单元,重
症监护室集中显示了护理行业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理论知识,集中了众多先进的急救设备
与监护仪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关注医疗技术、护理技术,也提高了对护理人文关怀的重视程度。

1.护理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在终极意义上对人的身心健康、人的生命、人所体现的一种关爱、尊重、
敬畏。

信仰、艺术、人文与科学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四大支柱,在这四大精神支柱之中,“人文”融悟性、感性、理性于一体,它所追求的是爱,给人一种真诚的感觉,使人产生和谐的感悟,体现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人文”其标志着人性。

从医学方面来说,人文关怀体现在患者
利益的最大化、医疗卫生服务的人性化、技术水平与医疗质量的进步性等等方面。

医学上的
护理人文关怀还处于比较复杂、抽象的阶段,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本土化的、统一的、能体
现我国基本国情与文化特征的护理人文关怀概念。

有相关研究人员经过分析后提出了护理人
文关怀的相关知识:护理人文关怀的范围包括满足患者的个性需要、协调患者的人际关系、
表达护理人员的关爱情感、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理解患者的文化背景这五大要素,这五个
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互相依赖的关系;其本质是人文关怀的文化理念在专业性医学关怀行
为中的一种体现,人文关怀理念以体现“人的生命价值”为本;护理人文关怀的特征为患者生
命的脆弱性、护理人员关怀的专业性、护患关系的超越性与医护关系的合作性。

2.护理人文关怀在ICU中的具体体现
2.1 ICU患者的人文关怀需求
疾病的产生使患者处于不舒适、不平衡、不协调的状态之中,给患者一种独特的体验,重症监护室的患者需要面对更多的恶性刺激,对患者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早日康复造成
了大量的负面影响,所以,ICU患者具有人文关怀需求。

为满足ICU患者的人文关怀需求,
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护理人员应有良好的护理技术,在护理操作的全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

重症监护室的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因此具有更多的侵入性操作,为了减轻患者的损伤
与痛苦,护理人员应当在强化仪器操作训练、急救技能的同时,更加重视人文关怀的训练,
如护理前耐心解释、护理中体现关爱、护理后进行评价等。

第二,应当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

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融入交接班规范、日常礼仪等现代化的职业礼仪,从而使护理人员
可以在日常的行为动作中体现人文关怀,此外,护理人员还应积极地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沟通,做到及时了解、有效解决患者的需求。

第三,应当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大多数
的重症监护室实行的是封闭式管理方式,只有营造以患者的需要与利益为中心的、充满人性
化的人文环境,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满足患者的人文关怀需求。

例如,可以在ICU中设立温馨
提示园,公布饮食指南、爱心祝福、天气预报及其他信息;播放舒缓、优雅的背景音乐;配
置可视对讲器、电视机等设备,使患者与外界保持联系;通过利用以上措施可以使患者感受
到人文关怀与关爱。

2.2 ICU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需求
重症监护室特殊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性质,使护理人员承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其心理
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所以,在护理人员给予患者人文关怀的同时,其本身也极易产生人文关
怀的需求。

为满足ICU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需求,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实施人性化的管
理方式。

及时了解护理人员的家庭、身体、心理的变化情况,按照科室工作量、个人需求实
施弹性排班制度;在深造、晋升和工作待遇等方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向ICU护理人
员倾斜;尊重其合理建议、意见等。

第二,营造和谐、温馨的工作氛围,体现“以人为本”的
管理理念。

加强情感交流,理解、关爱护理人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组织有益于健康的、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促进同事间的相互关心、支持、理解。

3.加强ICU护理人文关怀
3.1加强人文素质培养
加强人文素质培养需要长期的努力,可以通过鼓励护理人员参加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培训班等再教育活动,提高护理人员的基础知识;通过组织人文观影、订阅人文书籍与报刊
等活动,为护理人员营造一个具有良好人文气息的医院环境,从而可以使护理人员可以在日
常的工作中践行、体验人文关怀。

同时还可以征求医生、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等多方面
的意见,了解护理人员、医院人文关怀的执行情况,这对提高护理人员的行为技能、知识水
平与职业态度有积极的意义。

3.2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觉性
对护理人员实施的管理教育知识外在力量,护理人员自身提升人文素养的自觉性与意
识是加强ICU护理人文关怀的内在动力。

因此,护理人员应该树立良好的自觉学习意识与人
文关怀意义,主动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学习人文学科的基础知识;自觉参加人文教育、实
践活动,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服思想,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体现人文关怀的价值。

结语:
ICU的护理对象大多是病情复杂、多变的急性危重患者,极易发生特殊的心理需求、心理反应,重症监护室特殊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性质,使护理人员承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极易
产生人文关怀的需求,所以,在ICU重症监护室护理过程中,人文关怀的体现是患者及护理
人员的共同追求。

参考文献:
[1]柳琴,张银玲,雷鹤,徐巧玲,曹宝花,史瑞洁.关于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的思考[J].
全科护理,2012,02:152-153.
[2]孔豪博.关于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的思考[J].中国医药指南,2012,36:693-694.
[3]巩妮.关于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的思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0:17+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