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解析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及带来的影响

合集下载

收复台湾

收复台湾

收复台湾——郑成功
郑成功(公元1624~1662)初名森,字大木,唐王赐姓朱,改名成功,为明末南安人。

荷兰殖民者于1624年(明天启四年)侵占了我国的台湾,对台湾人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并不断骚扰福建、广东沿海地区,激起中国人的无比愤慨。

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郑成功为了抗议荷兰殖民者在海上的掳掠,曾下令禁止商船到台湾贸易,在经济上给荷兰殖民者以有力的打击。

1661年4月,郑成功令长子郑经防守厦门,新率战舰120艘,将士25000余人,在金门料罗湾誓师东进收复台湾。

经过激烈的海战,郑军击沉荷军主力舰“赫克托”号,收复了“赤嵌楼”。

在近一年的争夺中,荷军伤亡近2000人,损失惨重。

1662年2月1日,荷兰侵略军被迫投降,被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重归祖国怀抱。

虎门销烟——林则徐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石磷,溢号文忠,福建侯官人。

早年家境贫寒,受过良好的教育。

嘉庆十六年赐进士。

在为官40年中,他“经世
自励”,廉洁奉公;又重视水利事业,救灾赈民。

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指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

同时,他编译《四洲志》等外文书籍、资料,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先驱。

23《郑成功收复台湾》解析

23《郑成功收复台湾》解析

把荆棘丛生 的荒凉地开辟 出来,这可以 说是功在千秋 的伟业;把荷 兰鬼子从台湾 驱逐出境,真 可谓是同一代 人中的大英雄!
对联赞颂了郑成 功的历史功绩.
小组合作,探究文本:
郑成功是如何收复台 湾的呢?他为什么能取得 这场战斗的胜利?
原因一:准备充分,满怀信心。 • “后来,郑成功成为统率千军万马的将领,
水分蒸发快等优越的晒盐条件。
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 台湾(1624年)
荷兰侵略台湾
1626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又派马尔登·宋克率战舰 “热兰遮”号窜达澎湖。明朝福建巡抚南居益派兵2000 人攻打澎湖。在中国军队的攻击下,荷军约1000人大部 龟缩于妈宫澳,一部分固守凤柜尾城,企图顽抗。为全 歼敌军,福建省巡抚大量增兵打败荷兰侵略军,恢复澎 湖。侵略军头目高文律等12人被活捉,其残兵败将仓皇 逃往台湾南部。
总结方法: 你能总结一下写好一个场面的注意事项吗? 总的来说,写一个场面时一般要做到以下几
点: 第一,要写好场面中的各个人物。写时,要
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描写。 第二,既要勾画出场面的整体情况,又要着
力描写其中一些最精彩的镜头,以突出场面的激 烈。
第三,还要穿插描写战斗时所处的环境,以 烘托出气氛。
② 派 兵 猛 攻 赤 嵌 城 , 切 断 水 源
③ 采 用 围 困 , 强 攻 台 湾 城 。
盘踞(jù)在台湾城的敌军妄 图长期顽抗,等待救援。郑成功 决定采取长期围困的办法逼敌军 投降。在围困八个月之后,郑成 功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荷兰 侵略军粮尽水绝,走投无路,只 好举起白旗投降。1662年初, 敌军头目被迫来到我军大营,签 字投降。在我军将士潮水般的欢 呼声中,荷兰侵略者垂头丧气地 离开侵占三十八年之久的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读后感范文

《郑成功收复台湾》读后感范文

《郑成功收复台湾》读后感范文《郑成功收复台湾》读后感范文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入台湾,开始了他们残暴地殖民统治。

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亲率两万余将士,于4月30日登陆台湾。

由于有台湾民众的大力支持,入侵者很快被逐出台湾。

而后,入侵者几次反扑,都没能在攻入台湾。

1662年2月,荷兰入侵者终于被郑成功一举击溃,一些残兵败将也狼狈的逃走。

从此台湾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击败侵略者,收复了台湾,是依靠他那坚定的信念和意志。

他的进攻强而有力,弹无虚发。

足以表现他收复台湾领土,解放台湾人民的坚定决心。

他面对强大的侵略者,毫不畏惧,依然沉着冷静,一次次给敌人以痛击,最终收服了台湾。

被荷兰侵略者侵占了38年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里。

郑成功,一个英勇无畏的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有许多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中华儿女,他们都为祖国做出了贡献,我们怎能无动于衷?所以,我们要立刻行动起来,奋发向上。

为我们的祖国做出一份贡献。

宝岛台湾在17世纪的时候,就遭到欧洲荷兰人的侵略。

荷兰人看中了这块宝地,就在1624年侵入台湾建城堡,抢台湾人民的财物,屠杀他们,奴役他们,而明朝政府因为腐败无能,统治不稳,所以侵略者才有机可乘。

郑成功在明朝灭亡以后,曾经组织义军抗清,把福建沿海的厦门,金门和岛屿作为基地。

他得知台湾人民在侵略者的.压迫下十分痛苦,就决定在1661年春天率船队进军台湾,赶走侵略者。

郑成功在厦门又操练官兵,又聚集粮食,为的就是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中国军队乘风破浪,登上台湾,荷兰侵略者大惊失色,慌忙迎战,还是打了败仗,就龟缩在他们建的两座城之内。

郑成功把他们团团围住,并让他们投降,荷兰"总督"竟要求郑成功退出台湾,愿意年年进贡,被郑成功坚决拒绝。

1662年初,郑成功发动了总攻击,他向敌人的阵地猛烈开火,荷兰人民走投无路,只好统统举手投降,离开了台湾。

台湾同胞听说郑成功的军队到了,个个高兴得不得了,他们赠送食物给郑军官兵,郑成功给他们东西表示感谢。

读郑成功收复台湾有感

读郑成功收复台湾有感

读郑成功收复台湾有感读郑成功收复台湾有感郑成功,一个令人敬佩的历史人物。

他不仅是明朝的一位将领,而且还是一位拥有崇高威望的爱国英雄。

他的收复台湾的壮举,是历史上一个光辉的里程碑,值得后人铭记。

郑成功唐突的行动,为了保卫国家领土的完整和民族的尊严,他带领着由各色人等、由起义军、流离、贫苦、散众等组成的军队,胜利地占领台湾,建立了“大明宣和年间台湾洲全境之镇守使司”,标志着台湾身体农业展开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当时,在台湾的人民长期被荷兰、西班牙、日本等国的侵略和欺压之下,没有自己的国家和主权。

虽然在台湾存在有一些土著国家,但其实力很弱,经济、文化、军事都很落后。

而郑成功的到来,给予了他们希望,让他们重新找到了自豪感和尊严感。

郑成功收复台湾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不仅改变了台湾,而且会影响到中国的历史进程。

不仅如此,郑成功的精神力量同样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传承。

首先,郑成功是一个极具愛國主義精神的领导人,对于国家的利益和民族尊严把它摆在前面,视若珍宝,这一个精神是我们这一个时代非常缺乏的。

其次,郑成功的军事策略,具有前瞻性和谨慎性。

他在建立统治基础,以及与外敌打交道的问题上,都有着很高的智慧和眼光。

这对于我们今天的决策者,也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

作为现代中国的公民,我们应当从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事件中汲取教训,加强我们自己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以更加强有力的方式保卫我们祖先留下的一草一木。

同时,我们也应该继承郑成功的工作作风,不可贪恋功名,始终秉持着赤子之心履行自己的使命。

在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路途上,他也曾经历了种种挫折和艰辛,但他的坚定信念和勇气,使他最终实现了收复台湾的梦想。

因此,我们也需要在自己的实践中不断锤炼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信仰,把我们的理想和事业进行到底,继续铸就历史的辉煌。

最后,我们向郑成功和所有用自己的行动和献身精神为国家、为民族作出的贡献的人表示敬意,同时也敬告我们所有的同胞,只有我们能够紧密团结在一起,充满爱国主义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历史责任和重任,才能够推动我们的国家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历史故事-郑成功收复台湾

历史故事-郑成功收复台湾

历史故事-郑成功收复台湾南明隆武帝在福州建立政权之后,他手下的大臣黄道周一心抗清,想帮助隆武帝出师北伐。

但是掌握兵权的郑芝龙只想保存自己的实力,不愿出兵。

过了一年,清军进军福建的时候,派人向郑芝龙劝降。

郑芝龙贪图富贵,抛弃了隆武帝,向清朝投降,隆武政权也就灭亡了。

郑芝龙有个儿子叫郑成功,当时才二十二岁。

郑芝龙投降清朝的时候,郑成功苦苦劝阻。

后来,他见父亲执迷不悟,气愤之下,就独自跑到南澳岛,招募了几千人马,坚决抗清。

清王朝知道郑成功是个能干的将才,几次三番派人诱降,都被郑成功拒绝。

清将又派他弟弟带了郑芝龙的信劝他投降。

他弟弟说:“如果你再不投降,只怕父亲的性命难保。

”郑成功坚决不为所动,写了一封回信,就此跟郑芝龙决绝。

郑成功的兵力渐渐强大起来后,在厦门建立了一支水师。

他跟抗清将领张煌言联合起来,率领水军十七万人乘海船开进长江,分水陆两路进攻南京,一直打到南京城下。

但是清军用假投降的手段欺骗他,郑成功中了计,最后吃了败仗,只能又退回厦门。

郑成功回到厦门时,清军已经占领了福建大部分地方,他们用封锁的办法,要福建、广东沿海百姓后撤四十里,断绝对郑军的供应,想困死郑成功。

郑成功在那里招兵筹饷都遇到困难,就决定去台湾发展。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明朝末年,欧洲的荷兰人趁明王朝腐败无能,霸占了台湾的海岸,修建城堡,向台湾人民勒索苛捐杂税。

台湾人民不断反抗,遭到了荷兰侵略者的不断镇压。

郑成功少年时期就跟随父亲到过台湾,亲眼看到台湾人民遭受的苦难,早就想收复台湾。

这一回,他下决心赶走侵略军,就下命令要他的将士修造船只,收集粮草,准备渡海。

恰好在这时候,曾在荷兰军队里当过翻译的何廷斌,赶到厦门来见郑成功,劝郑成功收复台湾。

他说,台湾人民受够了侵略军的欺侮压迫,早就想反抗了。

只要大军一到,一定能够联手把敌人赶走。

何廷斌还送给郑成功一张台湾地图,把荷兰侵略军的军事布置都告诉了郑成功。

郑成功有了这个可靠的情报,进攻台湾的信心就更足了。

历史上的收复台湾:1662年郑成功驱逐红毛收回台湾

历史上的收复台湾:1662年郑成功驱逐红毛收回台湾

历史上的收复台湾:1662年郑成功驱逐红毛收回台湾
17世纪初,号称“海上霸王”的荷兰侵略者(台湾民众蔑称为红毛),开始把魔爪伸向台湾。

先是以经商互市为诱饵,于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得到福建地方官允许,在台湾筑城作为贸易场所。

继而通过利诱、威胁、武力恫吓等手段。

不断蚕食扩张,最终将整个台湾置于其殖民统治下。

在厦门坚持反清明的郑成功,眼看满清统一大陆已成定局,便将收复台湾的大计付诸
实施,以建立抗清根据地,并解救荷兰统治下的高山族等各族同胞。

清世祖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3月23日,郑成功率大小战船200余艘,军士2万5千人横渡台湾海峡。

船队抵达台湾西部海港鹿耳门,适逢涨潮,郑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登陆,经激烈战争,占领了海边阵地。

台湾城是岛上的第一大城市,又是荷军总督揆一的大本营,城垣高大坚固,配备有西洋大炮。

郑成功为避免过多伤亡,下令斩伐竹木,在台湾城四周编树栅栏,并挖掘深壕,将城中与外界隔绝,使敌不战自乱,束手就擒。

揆一狗急跳墙,曾几度突围,但每次都损兵折将,不能前进一步。

延至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1月,台湾城中弹尽粮绝,荷军或战死,或饿死、病死,只剩十之二三的兵力。

郑成功审时度势,发起总攻。

揆一为求活命,扯起白旗投降,并于2月1日在投降书上签字。

随后,带领残兵败将滚出台湾。

被荷兰殖民者霸占了38年的台湾,复归中国所有。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不朽功绩,永垂青史!。

郑成功驱荷复台的故事

郑成功驱荷复台的故事

郑成功驱荷复台的故事郑成功是一位民族英雄,关于郑成功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收复台湾。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郑成功驱荷复台的故事。

驱荷复台的立场和功绩永历六年九月,台湾发生郭怀一起义,郑成功多方支持台湾人民这一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被忽视的福摩萨》有如下的记述:“岛上中国居民认为受公司压迫过甚,渴望自由。

他们受到国姓爷方面的鼓励,认为可以得到国姓爷的支援,于是举行了一次危险性的暴动。

中国人民的叛乱虽然很快被镇下去,地方秩序也已恢复常态;但公司仍然怕中国人会再次发生叛乱,甚至取得更大的成果……”台湾人民也期望郑成功能早日赴台,赶走荷兰殖民者;郑成功也更坚定驱荷复台的决心。

对于收复台湾的任务,郑军诸镇的看法很不一致。

为了统一议取台湾的决心,郑成功于永历十五年正月,召集各镇畅开门路,议取台湾:吴豪、黄延等人认为台湾航行险恶,台地又多瘅疬,居住困难,而且红夷[指荷兰人]船坚炮猛,很难取胜,因而反对东征;陈永华、马信、杨朝栋等人则极力赞成东征,收复台湾,认为这是一项正义的举措。

在经过一番辩论之后,高瞻远瞩的郑成功庄重声明:“本藩矢志收复台湾,故冒波涛进取不服之区,非贪恋海外,苟延安乐。

”并坚决地宣布:“台湾非吾亲征不可!”经过一番议率之后,终于取得一致的意见,决定东征复台。

人物简介郑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

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

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

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

郑成功坚持抗清斗争及收复台湾

郑成功坚持抗清斗争及收复台湾

郑成功坚持抗清斗争及收复台湾郑成功在永历旗号下进行的抗清斗争和对台湾的收复是明清之际最重要的事件。

郑成功本名森,隆武帝见到他很是喜爱,赐姓朱,后来他就被称为“国姓爷”。

郑芝龙降清,他深以为耻,举起“背父救国”的大旗,招集义军。

他的队伍开始用隆武年号,后改用永历年号。

郑成功将中左千户所(今厦门)改为思明州,作为根据地,积极筹备北伐。

到顺治十五年(1658)为止,他三次北伐,九征闽、粤,成为清廷在东南的心腹大敌。

与此同时,张煌言也屡次出师北伐,与郑成功相配合。

顺治十六年,郑成功自任招讨大元帅,以张煌言为监军,联合北伐。

此次军事行动出动水陆大军十七万,分八十三营,声势迅猛。

义军在崇明岛登陆以后,破瓜洲、镇江,包围南京,震动江南。

最终由于轻敌和指挥上的失误,对南京的围攻被瓦解,郑成功退回福建。

向徽州进军的张煌言势孤力单,被清军击败。

张煌言返回浙东一带坚持反清斗争,康熙三年(1664)被捕,在杭州城外就义。

郑成功退回福建以后,决定攻取在荷兰殖民者统治下的台湾岛,作为反清的根据地。

荷兰人进入台湾是在明天启四年(1624),他们先侵占台湾南部,后来又从西班牙殖民者手里夺取了台湾北部。

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台湾人民不断进行着反对荷兰殖民者的斗争。

顺治十八年(1661),郑成功率领舰队,渡过海峡,直驶台湾,经过几个月的战斗,终于迫使荷兰殖民者投降。

郑成功在台湾创建政府,制定法律,开办教育,奖励生产,对台湾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这一事件的意义,不但在于郑成功父子以台湾为根据地,又进行了二十年的抗清斗争,更在于收复了被西方殖民主义者侵占的这块领土,在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历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
解析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及带来的影响

导语: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处于明末清初时期的一个的将领,收复失
地台湾也是由他发起的。郑成功收复台湾过程是怎样的呢? 郑成功收
复台湾过程主要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处于明末清初时期的一个的将领,收复失地台
湾也是由他发起的。郑成功收复台湾过程是怎样的呢?
郑成功收复台湾过程主要是由于郑军攻打南京失败,郑成功带着疲
惫不堪的将士们满目踌躇,明朝的疆土稳固在先,如何才可以解决作
战中的粮食供给问题呢?在荷兰统治下38年的中国台湾一直是国家的
心病,收复失地既可以免去国家的心病,于是经过满朝文武的战前议
政,最终攻打台湾收复失地的战事被提上日程。
三月初,郑成功率众将士2.5万直取台湾,面对荷兰侵略者他们面
不改色,分别乘坐几百艘战船冒着大风大浪一路出发越过台湾海峡,
历经澎湖之后全面调节整装待发以最佳状态直取台湾,驻守在台湾的
荷兰侵略者们也获取到了郑成功要收复台湾的消息,也开始担忧起来,
虽然他们也把部队集结起来在赤嵌城和台湾城内,另外在港口也设置
障碍阻止郑军上岸,但是郑军依然成功趁海水上涨的时候上岸围攻了
赤嵌城,切断了台湾城内援军到来的必经之路,在战斗过程中郑成功
一挥号令,60多只战船同时开炮击沉了荷兰侵略军的“赫克托”号战舰,
荷兰军面对援军无望,在经历八个月的垂死抗争之后最终被郑军打败。
这就是郑成功收复台湾过程,荷兰侵略者抵抗失败全面投降,郑成
功成功收复失地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影响
郑成功收复台湾成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这一伟大的军事斗争,
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