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原子簇化合物-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原子簇化合物

原子簇化合物
原子簇化合物
第一节
定义和结构特点
一、定义:簇状配合物是指含有金属-金属键(M—M) 的多面体分子,它们的电子结构是以离域的多中心 键为特征的。
特点:这类配合物不是经典的配合物,也不是一般 的多核配合物。
例:
[Co(NH3)6]Cl3 经典配合物 O C Mn C O O C Mn C O
[(NH ) Co
三角形
四面体
三角双锥
四方锥
2) 簇的结构中心多数是“空”的,无中心金属 原子存在,只有少数例外。如Au11I3[P(p-ClC6H4)3]7 结构中,11个Au中,有一个在中心。
3) 簇的金属骨架结构中的边并不代表经典价键 理论中的双中心电子对键。骨架中的成键作用以离 域的多中心键为主要特征。 4) 占据骨架结构中顶点的不仅可以是同种或 异种过渡金属原子,也可以是主族金属原子,甚至 非金属原子C、B、P等。 5) 簇状配合物的结构绝大多数是三角形或以 三角形为基本结构单元的三角形多面体。
3 3
H O H O H O
Co(NH3)3
]
3+
多核配合物 CO CO CO
OC OC OC
原子簇配合物
二、M—M键的形成条件 能形成M—M键化合物的金属元素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某些主族金属元素,它们生成无配体结合的 “裸露”金属原子簇离子。如:Ge92-、Sn94-、Pb94-等。 它们不属于配合物。 另一类是某些金属元素在形成M—M键的同时, 还与卤素、CO、RNC、膦等发生配位,即为簇状配 合物。
1、金属-金属多重键 M—M多重键的概念由美国学者F. A. Cotton首 先提出。研究的最充分的是:[Re2Cl8]2-和[Mo2Cl8]4-。
结构特点:M—M键极短:Re—Re为2.24 Å, Mo—Mo为2.14 Å。相应金属本身为:Re—Re为2.741 Å和Mo—Mo为2.725 Å。

中级无机化学习题答案已打印

中级无机化学习题答案已打印

第一章、酸碱理论1.下列化合物中,哪些是路易斯酸,哪些是路易斯碱?BH4-,PH3,BeCl2,CO2,CO,Hg(NO3)2,SnCl2解答:路易斯酸BeCl2,CO2,CO,Hg(NO3)2,SnCl2路易斯碱PH3,CO,SnCl22.写出下列物种的共轭酸和共轭碱:NH2,NH2,H2O,HI,HSO4-解答:共轭酸共轭碱NH3:NH4+ NH2-NH2-:NH3NH2-H2O:H3O+OH-HI:I-HSO4-:H2SO4SO42-3.下列各对中哪一个酸性较强?并说明理由。

(a) [Fe(H2O)6]3+和[Fe(H2O)6]2+ (b) [Al(H2O)6]3+和[Ga(H2O)6]3+(c) Si(OH)4 和Ge(OH)4 (d) HClO3和HClO4(e) H2CrO4 和HMnO4 (f) H3PO4和H2SO4解答:(a) [Fe(H2O)6]3+和[Fe(H2O)6]2+路易斯酸性:前者,中心离子电荷高,吸引电子能力大质子酸性:前者,中心离子电荷高,对O的极化能力大,H+易离解;(b)[Al(H2O)6]3+和[Ga(H2O)6]3+路易斯酸性:前者,中心离子半径小,d轨道能量低质子酸性:前者,中心离子半径小,对O的极化能力大,H+易离解;(c) Si(OH)4 和Ge(OH)4路易斯酸性:前者,中心离子半径小,d轨道能量低质子酸性:前者,中心离子半径小,对O的极化能力大,H+易离解;(d) HClO3和HClO4 (e) H2CrO4 和HMnO4 (f) H3PO4和H2SO4均为后者,非羟基氧原子多,酸性越强。

4.应用Pauling规则,(1) 判断H3PO4(pKa=2.12)、H3PO3(pKa=1.80)和H3PO2(pKa=2.0)的结构;(2) 粗略估计H3PO4、H2PO4-和HPO42-的pKa值。

解答:(1)根据pKa值判断,应有相同非羟基氧原子。

(2)H3PO4:一个非羟基氧原子,pKa值约为2;H2PO4-pKa值增加5,约为7;HPO42-pKa约为12。

日照市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

日照市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原子簇是若干原子的聚集体,有望开发成新材料,某铝原子簇由13个铝原子构成其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40时相对稳定,下图为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该稳定铝原子簇的微粒符号是A.Al3+B.13Al3+C.13Al-D.Al13-2.关于如图所示实验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说法组合是()①该实验用到了对比的方法②该实验能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③该实验能证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④片刻后可观察到试管A中溶液变红⑤加热后氨分子的能量升高⑥加热后氨分子的质量变小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⑥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3.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A.酒精挥发B.冰雪融化C.玻璃破碎D.过氧化氢分解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就变成稀有气体元素氖的原子B.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就变成了与氩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阴离子C.两种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化学性质一定相同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5.事物的宏观表象是由其微观性质决定的。

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中,二者不相符的是()A.成熟的菠萝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D.水沸腾时能掀开壶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6.下列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出的信息正确的是()A.①②两种元素化学性质相似B.只有③④具有相对稳定结构C.③④都属于阴离子D.②③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种粒子7.下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质子数为12B.有2个电子层C.该粒子是原子D.属于相对稳定结构8.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准确读出液体体积B.探究分子运动C.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D.氧气的验满9.能量的改变会引起分子运动的速率发生改变。

第5章 非金属原子簇化合物

第5章 非金属原子簇化合物

5.3 硼烷衍生物
2.金属碳硼烷
强碱 1,2- C2B10H12 7,8- C2B9H12-
7,8- C2B9H12- +NaH 7,8- C2B9H112–+Na++H2
此阴离子的开口面上, 3个硼原子和 2个碳原子各提供1条sp3杂化 轨道, 轨道都指向多面体的假想第12个顶点, 共有6个离域电子。 这与环戊二烯阴离子的 π体系相似。按此思路,得到第一个金属 碳硼烷及系列化合物。
富勒烯的笼状结构系列
5.4 富勒烯(Fullerenes)化学
NMR 谱中,C60 仅有一条化学位移为142.7的峰, 表明分子 中所有的碳原子都是等效的。 C70形似橄榄球,相当于C60半球通 过10碳原子桥联形成,共有5种类型的C原子,结构复杂。
13C
138pm
145pm
5.4 富勒烯(Fullerenes)化学
5.3 硼烷衍生物
金属可以作为一个 多面体的顶点。 两个同样的开式碳硼 烷阴离子将一个金属 离子夹起来, 得到一 种夹心型的金属碳硼 烷。 如果金属还含有空 轨道, 它还可接收 其他的配体。
5.3 硼烷衍生物
3.金属硼烷
5.3 硼烷衍生物
5.3 硼烷衍生物
4.硼烷衍生物的应用
均相催化方面:对不饱和烃的氢化、氢硅化等反 应有优良的催化活性;
1.闭式(closo)
B
B B
B B
B
B
B
B
5.2 Wade规则
高元硼烷中的化学键 (5种)——styx规则
H B H HB B H H H B H H B H
表示方法: 巢(开)式
BnHn+4
s——4个BHB

金属有机化学 第5章 羰基配合物

金属有机化学 第5章 羰基配合物

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多核配位化合物,并不一定是原子簇化合物,因一般 的多核体系中,M 与 M 之间不一定存在 M-M 键。例如 Cr2O7= 并不是簇合物,因 Cr 与 Cr 之间由O来键合。上世 纪的60年代以前仅合成了几个簇合物,如 K3W2Cl9,Fe2(CO)9 等。但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已合成出了数百个结构新颖 的簇合物。
侧基配位的情况比较少, 此时, CO可认 为是一个四电子给予体, 它一方面以5孤 对电子同M1配位,同时又以1电子同M2 配位。

C :
O

M1
M2
12
2) 边桥基配位 在双核或多核羰基化合物中,用符号“-CO” 表示,CO作为两电子配体,能够同时和两个金属原 子的空轨道重叠;另一方面金属原子充满电子的轨 道也能同CO的*反键轨道相互作用,形成反馈键。 结果是CO作为桥将两个金属联结到一起.
7
(2)与酸作用生成羰基氢化物
(3)配体取代反应 Fe2(CO)9+4NO
(4)氧化还原反应 Mn2(CO)10 +Br2
羰基配合物的成键: CO哪些分 子轨道上的电子能给予中心原子 形成配位键? (sp-sp反键)
(二重简并) (sp(C))
(二重简并)
(sp-sp成键) (sp(O))
8
4 轨道由于电子云大部分集中在CO核之间, 不能给予其它原子。 能给予中心金属原子电子对的只有3、1和 5电子。 3电子是 属于氧的孤对电子,由于氧的电负性比碳原子大, 除少数情况之外, 氧很难将3电子对拿出来给予中心金属原子, 因此,能与中心金 属原子形成σ 配键的分子轨道就只有1和 5了。
29
硼烷簇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structure type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1.1 扼要归纳典型的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与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1.2NaCl 与KBr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的溶液与NaBr 及KCl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是否相同?如将CH 4 及CCl 4各1mol 混在一起,与CHCl 3及CH 3Cl 各1mol 的混合物是否相同?为什么?答案:NaCl 与KBr 各1mol 与NaBr 及KCl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相同。

因为两者溶液中均为Na + , K + , Br -, Cl -离子各1mol 。

由于CH 4 与CCl 4及CHCl 3与CH 3Cl 在水中是以分子状态存在,所以是两组不同的混合物。

1.3 碳原子核外及氢原子核外各有几个电子?它们是怎样分布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

当四个氢原子与一个碳原子结合成甲烷(CH 4)时,碳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是用来与氢成键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及甲烷分子的形状。

答案:C+624HCCH 4中C 中有4个电子与氢成键为SP 3杂化轨道,正四面体结构CH 4SP 3杂化2p y2p z2p x2sH1.4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Lewis 电子式。

a. C 2H 4b. CH 3Clc. NH 3d. H 2Se. HNO 3f. HCHOg. H 3PO 4h. C 2H 6i. C 2H 2j. H 2SO 4答案:a.C C H H H HCC HH HH或 b.H C H c.H N H Hd.H S H e.H O NOf.O C H Hg.O P O O H H Hh.H C C HHH H HO P O O H HH或i.H C C Hj.O S O HH OH H或1.5 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

a. I 2b. CH 2Cl 2c. HBrd. CHCl 3e. CH 3OHf. CH 3OCH 3 答案:b.ClClc.HBrd.He.H 3COHH 3COCH 3f.1.6 根据S 与O 的电负性差别,H 2O 与H 2S 相比,哪个有较强的偶极-偶极作用力或氢键? 答案:电负性 O > S , H 2O 与H 2S 相比,H 2O 有较强的偶极作用及氢键。

原子簇化学

原子簇化学

普化无机试卷(原子簇化学) 答案一、填空题1. (2213) (2),(3),(6)2. (2214) (1),(3)3. (2215) (1),(4)4. (2216) 三,硼5. (2218) (D)6. (2226) B 6H 10巢式硼烷7. (2227) 丁硼烷(10)、戊硼烷(9)、1,2-二碳代-十二硼烷(12) 8. (2231) 7和8,巢式(n + 2)型和蛛网式(n + 3)型 9. (2232) 4 ⨯ 9 + 2 = 38个电子(19对),排除基团上的9个孤对得10对骨架电子,为n + 1型,闭合式簇合物。

10 (2233) B 2H 6 < B 5H 9 < B 10H 14 11. (2257) (2),(3),(4) 12. (2258) (1) 2 (2) 3 (3) 4 (4) 3.5 13. (2259) (1),(4)二、计算题 ( 共 3题 15分 ) 14. (2237)B H n n 2-,(BH)H n 222--,n = n ,m = 2,c = 2n - c = n - 2 = s + tm - c = 2 - 2 = 0 = s + x n -m 2+ c = n -22+ 2 = n + 1 = t + y s t y x 0 n -2 3 0所以B —B 键数等于3,BB 数等于n - 2。

15. (2238)B H 38-,(BH)H 361--,n = 3,m = 6,c = 1b =12(3 ⨯ 2 + 5 + 1) = 6 = 3 + 3,n + 3型,蛛网式结构。

n -c = 3-1 = 2 = s + t m -c = 6-1 = 5 = s + xn -m 2+ c = 3-62+ 1 = 1 = t + ys t y x 2 0 1 3 1 1 0 4 三个硼不可能有4条切向B -H 键B H H H B HH B H H H 2013 16. (2239)(1) (BH)n 2-,n = n ,b =12(2 ⨯ n + 2) = n + 1,闭式, 命名:闭式-n 硼烷阴离子(2-)(2)(BH)H 105-,n = 10,b =12(2 ⨯ 10 + 5 + 1) = 13 = 10 + 3,蛛网式,命名:蛛网式-十五氢癸硼烷阴离子(1-)(3) (BH)11S ,n = 11 + 1 = 12,b =12(2 ⨯ 11 + 4) = 13 = 12 + 1,n + 1型,闭式,命名:闭式-一硫代十二硼烷(11) 三、问答题 ( 共44题 242分 ) 17. (2200)(1),(2),(4),(5) 18. (2201)(1) 四方锥 (2) 三角双锥 (3) 单帽三角双锥 (4) 八面体 19. (2202)(1) 按照PSEPT 的(v + x -12)经验式处理: 3Fe(CO)3 6e Rh(CO)2 1e η5 - C 5H 5 5e12e ,6对 该簇合物的价电子数为: 3Fe 24e Rh 9e η5 - C 5H 5 5e 11 (CO) 22e 60e所以两结构规则均预期为四面体骨架。

金属原子簇化合物

金属原子簇化合物

•M-M键还存在如何确定键级问题,即如何 确定M-M键是单键、双键、叁键或四键?一
般通过将键长、键能的实验测定与理论分析 相结合的办法来确定。
3、 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的分类
• (异核1)簇按F成e2R簇u原(C子O)类12 ,型F分eR:u2同(C核O)簇12Fe3(CO)12 ; • (2)按结构类型分:开式结构多核簇;闭式
•(3)键能:M-M键能>80KJ/mol才是簇 状化合物(同族中原子簇的M-M键能从上到
下增大)
•Mn2(CO)10 Te2(CO)10 Re2(CO)10 Fe3(CO)12 Ru3(CO)12
Os3(CO)12 104KJ/mol 180
187
82
117
130
•(4)其它:振动光谱、Βιβλιοθήκη 电子能谱、电子 能谱2、特点:
• (1)存在M-M金属键
1935年, C. Brosset
K3W2Cl9 中, W—W 240pm (2.40Å)
W单质中, W—W 275pm (2)分子的立体结构一般 都是三角多面体或欠完整 的三角多面体,骨架成键 电子以离域多中心键形式 存在。(具有M-M键的两 个核配合物并不算原子簇)
-癸硼烷(14)
• D、硼烷离子命名时,在其母体后括弧中指明离子所带 的电荷。如:B12H122-闭式-十二硼烷阴离子(2-)
二、硼烷的结构和化学键
• 1、乙硼烷B2H6结构的成键要素
• 若与乙烷相似形成BH3BH3,有7 个共价单键,需14个 电子,但分子中只有12个电子。
• 在乙硼烷分子中B:2S22P1,采用SP3杂化,(1)每个 硼原子使用两个SP3杂化轨道和两个电子与氢原子形成 两个σ 键(2c-2e),两个硼原子形成了两个BH2基团, 且位于同一平面内;(2)每个硼原子还剩有一个价电 子和两个杂化轨道,且垂直于BH2平面,两个氢原子分 布在剩下的4个SP3杂化轨道组成的平面内,并将两个 硼原子桥联起来,(每个氢原子提供一个电子和一个 1s轨道,两个B原子提供两个SP3杂化轨道和一个电子) 形成两个B-H-B键( 3c-2e),且分别位于BH2平面 的上下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或控制条件,通过热解B2H6制得:5B2H6 ⎯△⎯→ 2B5H11+4H2 (5)K[BB6H11]+HCl ⎯△⎯→ B6H12+KCl
或控制条件,通过热解B2H6制得:3B2H6 ⎯△⎯→ B6H12 + 3H2
5.4 在硼烷结构中,含有哪几种键型?请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 解:
69
BH 2c-2e
m 解:乙烷与乙硼烷在结构上的区别主要是前者为非缺电子化合物,后者为缺电子化合物; co 前者存在 C-C 键,后者不存在 B-B 键,而存在 3c-2e 的 B-H-B 键。在性质上,乙硼 w. 烷为路易斯酸,易与路易斯碱发生劈裂反应,而乙烷不具有此性质。 .khda 5.3 请写出下列各硼烷的制备方法: www (1)Na[BH4 ];(2)BB2H6;(3)B4B H10;(4)BB5H11;(5)B6B H12
还原为B9C2H112-后,b增大为 13,n不变,b变为n+2,因此为巢式结构。
71
5.10 什么叫金属原子簇化合物?举例说明金属原子簇化合物与普通的多核配合物和多核化 合物的主要区别。
解:金属原子簇特指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金属键直接键合形成的多面体原子骨架的化合 物。金属原子簇化合物含有金属-金属键,这是金属原子簇化合物与普通的多核配合物和多 核化合物是的主要区别。例如,双核簇Re2Cl82-中存在Re与Re之间的四重键,而Al2Cl6、μ -氨基μ-硝基八氨合二钴(Ⅲ)等化合物中,两个金属原子是靠配体桥联而形成二聚体, 分子内不存在金属-金属键,因此不属于金属原子簇。

案 5.12 合成金属原子簇的常用方法有哪些?试各举一例说明之。
答 解:合成金属原子簇的方法很多,以下三类为常用方法:
(1)加热缩合

课 例如:3Ru(CO)5 △ Ru3(CO)12+3CO
又例:2Re+5Cl2 → 2ReCl5

3ReCl5
Re3Cl 9+3Cl2
(2)还原聚合
例如:6RuCl3+9Zn+24CO ⎯C⎯1HM3⎯POaH⎯→ 2Ru3CO12+9ZnCl2
(3)配体取代:
例如:Ru3(CO)12+3PPh3 ⎯C⎯H△3⎯OH⎯→ Ru3(CO)9(PPh3)3+3CO
72
5.13 请分别举出低价卤化物原子簇中属于双核、三核、六核原子簇的化合物各二例。 解:双核簇例:[Re2Cl8]2-和[Mo2Cl8]4- 三核簇例:[Re3Cl12]3-和Re3Cl9 六核簇例:[M6Cl8]4+(M:Mo、W)和[M6Cl12]2+(M:Nb、Ta)
om 成一个Re-Reσ键,另一个dp杂化轨道指向相反的方向,成为非键轨道。同时,两个Re原 .c 子的dxz和dyz轨道在xz和yz平面内分别形成π键,而两个dxy轨道则“面对面”地重叠形成一 aw 个δ键。结果在[Re2Cl8]2-中,Re与Re间形成了四重键。为了有利于形成δ键,有利于最大程 hd 度形成π键,两个Re原子的配位Cl原子必须呈重叠构象。 www.k 5.15 运用Wade规则预言原子簇(η5−C5H5)RhFe3(CO)11及[Re4(CO)16]2-的结构类型?
khd B5H9
B H 2-
6B 6
B9B C2H11 B9C2H112-
BB4C2H6
B3H8-
B4H10
B1B 0H14
B10H15-
w. B5H94- BB6H10 B8B H16 BB10H18 B3B C2H7 B5H11 B12H122- B10CPH11 B9SH11
ww 解:闭式(closo-):BB6H62-、B9C2H11、B4C2H6、B12H122-、B1B 0CPH11
(8)BB10H14+NaH → Na[B1B 0H13]+H2 (9)BB10H14+NH3 → [NH4][B1B 0H13]
(10)(CH3CH2)3B ⎯N⎯aOH⎯H2O,H2⎯2O⎯→ CH3CH2OH
5.9 说明为什么由多面体B9C2H11经还原得到的B9C2H112-离子具有开口的巢式结构? 解:还原过程为:B9C2H11+2e 还原 BB9C2H112- 根据Wade规则,B9C2H11的骨架成键电子对数b为 12,n为 11,b=n+1,为闭式结构。
5.11 为什么第二、第三系列过渡金属元素比第一系列过渡金属元素更容易形成原子簇化合
om 物? .c 解:M-M 键主要靠 d 轨道重叠形成。当金属处于高氧化态时,d 轨道收缩,不利于 d aw 轨道的互相重叠,因此 M-M 键通常出现在金属原子处于低氧化态的化合物中。此外,d hd 轨道在空间的伸展范围是另一个重要因素。第二、第三系列过渡金属元素的 4d 和 5d 轨道在 w.k 空间的伸展范围大于第一系列过渡金属元素的 3d 轨道,更加利于 d 轨道重叠,因而第二、 ww 第三系列过渡元素更容易形成原子簇。
w.k 解:(1)BB2H6 + 2(CH3)2O → 2(CH3)2OBH3 ww (2)BB2H6+2NH3 → [H2B(NH3)2]++[BH4]- 网 (3)BB4H10 +2(CH3)3N → H3BN(CH3)3+H7B3N(CH3)3 案 (4)BB4H10+2NH3 → [H2B(NH3)2]++ [B3H8]- 答 (5)BB5H9+X2 ⎯A⎯lC⎯l3→ 1-XB5H8+HCl 后 (6)BB5H9+NaH → Na[B5B H8]+H2 课 (7)BB5H9+2P(CH3)3 → B5B H9[P(CH3)3]2
5.16 试举例说明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的重要应用。 解:金属原子簇化合物应用非常广泛,例如:
(1)作为高活性、选择性好的新型催化剂。例如:钌簇合物是使水煤气变换反应进行得更 好的催化剂。CO+H2O Ru3(CO)12 CO2+H2
(2)作为模拟生物固氮的模型。例如: MoFe3S3。 (3)作为无机固体新材料。例如:MMo6S8(M=Pb2+、Cu2+等+2 价阳离子)是强磁场中 的良好超导体,对磁场的衰减电流作用具有很强的抵抗力。
5.14 简述[Re2Cl8]2-的成键过程,并说明它的构象为什么是重叠型的?
解:将Re-Re键取作z轴,Re3+为d4构型,每个Re原子用其 d x2 − y2 轨道与s、px、py轨道杂
化,组成 4 个近似于dsp2的杂化轨道,接受 4 个Cl-配体的孤对电子,形成 4 个σ配键。Re
原子的 d z2 和pz轨道杂化后组成两个dp杂化轨道,其中一个dp杂化轨道在两个Re原子之间形
第五章 原子簇化合物
【习题答案】
5.1 为什么硼烷及其衍生物也可以算是原子簇化合物?请举例说明。 解:原子簇是指原子间互相成键形成笼状或多面体结构的一类化合物。广义地讲既可包
括金属原子也可包括C、B、P非金属原子形成的多面体结构的化合物。例如B4H10、B5H11、 B12H122-等。
5.2 乙烷与乙硼烷在结构上有什么区别?它们在物理化学性质上有什么不同?
网 解:(1)4NaH+B(OCH3)3 ⎯2⎯50°⎯C→ Na[BH4]+3NaOCH3 案 (2)3NaBH4+4BF3 ⎯二⎯甘⎯醇二⎯甲⎯醚→ 2B2H6+3NaBF4 答 (3)2B2H6 ⎯1⎯0100°⎯CM,Pa⎯H2 → B4H10 + H2 课后 (4)3B4H10 ⎯△⎯→ 2B5H11+B2H6+H2
(1)LiBH4;(2)BB12H122-;(3)1,2-B10C2H12;(4)(MeC)2B7H9;
(5)[(η5-B9C2H11)2Fe]2-
解:(1)2LiH + B2H6 乙醚 2LiBH4
二甘醇二甲醚
(2)5B2H6+2NaBH4 180℃
2Na++B12H122-+13H2
(3)BB10H14+2SEt2 → B10H12(SEt2)2+H2
73
解:(η5−C5H5)RhFe3(CO)11:n=4,N=9+8×3+5+2×11=60
网 b=1/2(N-12n)=1/2(60-12×4)=6,b=n+2 案 为巢式结构。 答 [Re4(CO)16]2-:n=4,N=7×4+2×16+2=62 后 b=1/2(N-12n)=1/2(62-12×4)=7,b=n+3 课 为蛛网式结构。
B10H12(SEt2)2+C2H2 → 1,2―BB10C2H12+2SEt2+H2
(4)2B6H12 +2MeC≡CMe → 2(MeC)2BB7H9 +B2H6
(5)2(1,2―BB9C2H12-)+2H- THF 2(1,2―B9B C2H112-+H2
70
2(1,2―BB9C2H112-)+Fe2+ THF [(η5―B9C2H11)2Fe]2-
5.8 完成下列各反应: (1)BB2H6+(CH3)2O → (2)BB2H6+NH3 → (3)BB4H10+(CH3)3N → (4)BB4H10+NH3 →
(5)BB5H9+X2 ⎯A⎯lC⎯l3→
(6)BB5H9+NaH →
om (7)BB5H9+P(CH3)3 → .c (8)BB10H14+NaH → aw (9)BB10H14+NH3 → hd (10)(CH3CH2)3B ⎯N⎯aOHH⎯2,O2H⎯2O⎯→
BB 2c-2e
HBBຫໍສະໝຸດ 3c-2eBB
B
3c-2e
B
B
B
B
B
5c-6e
5.5 何谓拓扑图象?试画出B5H9的拓扑图。 解:所谓拓扑图像或拓扑图示,指在保持化学键不断裂的前提下将硼烷的立体图像平摊
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所得的图像。B5H9的拓扑图如下:
5.6 运用 Wade 规则说明下列物种所属的结构类型(闭式,巢式,蛛网式,敞网式)
网 巢式(nido-):BB5H9、B9C2H112-、B1B 0H14、B6H10、B3C2H7、B9SH11 案 蛛网式(arachno-):BB3H8-、B4H10、B10H15-、B5H11 答 敞网式(hypho-):BB5H94-、B8H16、B10H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