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SCI论文一稿多投的面纱
关于期刊论文一稿多投的切身体会

现在在我国,许多期刊杂志都有了投稿平台,至少可以用电子邮件投电子版,一稿多投现象也是十分普遍。
而且现在的电子版可比以前的纸质版方便多了,不用一字一字抄写。
学术界可以说是严厉打击一稿多投现象,不过有一定梯度的“一稿多投”并非不可以,比如一二个月后投第二个期刊。
在学术界混了这么多年,也应该算是见多识广。
知道别人违反学术道德的事情,也有一些。
当然,通常情况下和别人前无仇,后无恨,也就是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慢慢就淡忘了。
然而,最近一篇学术论文,撞到了我们主办的一个国际会议,一时间勾起无限回想。
单位每年都给我安排“投稿策略”的讲座,在图书馆所开讲座中可说是最受欢迎的讲座之一,往往讲完还有很多人提问和咨询,其中绕不开的就是关于“一稿多投”的问题。
说实话,在讲座中我会讲到这个问题,但一般不把观点写在PPT 上,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也相对谨慎,不希望自己的回答给听众造成误导。
我的主要观点是:可以一稿多投,但应该绝对避免一稿多发。
因为现在高校的情况,无论是研究生还是老师,对发表论文是很有压力的,研究生没有论文就不能申请答辩,老师没有论文就不能晋升职称,但科技期刊,特别是好一点的科技期刊都属于僧多粥少,除非你是大牛,一般的论文作者谁都不能肯定投去的论文一定会被录用,所以大多数论文不可避免会投给多个期刊。
“一稿多投”可以分几种情况,一是先投一个刊,如果被拒了再投另一个刊;二是先投一个刊,还没得到被拒信息时就再投另一个刊;三是论文完成后就同时投多个刊。
第一种情况其实期刊编辑部都是允许的,并没把它归入“一稿多投”,后两种是期刊编辑反对的,站在他们的立场可以理解,但如果站在作者的立场,却也情有可原。
我见过一次特别有意思的一稿“多”投,真的非常有意思。
里面的内容是完全相同的,作者单位相同,但是,作者完全不一样。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两篇稿件同时投给了一个优秀期刊。
很快,该编辑部联系了相关人员,最后撤销了其中一篇。
当然,好像这个责任人没有受到什么惩罚,可能是他的“犯罪”行为在过程中就被揭穿了。
一稿多投的十大好处一稿多投

一稿多投的十大好处一稿多投
一稿多投是指将一篇稿件同时提交给多个期刊或出版社,而不是只投稿给一个目标期
刊或出版社。
以下是一稿多投的十大好处:
1. 提高被接受的机会:一稿多投能够扩大稿件被接受的机会,增加投稿的期刊或出版
社数量,提高稿件被录用的可能性。
2. 节约时间和精力:一稿多投能够节省投稿的时间和精力,不需要逐个期刊或出版社
投稿,能够更高效地推动研究成果的传播。
3. 方便比较和选择:一稿多投后,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期刊或出版社的录用情况和条件,选择最有利的投稿目标。
4. 提高稿件质量:一稿多投可以获得多个编辑和审稿人的反馈和建议,有助于改进和
提高稿件的质量。
5. 加快出版进程:一稿多投能够加快稿件的出版进程,缩短等待期刊或出版社审核的
时间,提前获得学术成果的宣布和发表。
6. 扩大学术影响力:一稿多投可以将研究成果更广泛地传播和分享,增加学术影响力
和知名度。
7. 增加引用机会:一稿多投的多个出版渠道,提高了被其他学者引用的机会,有助于
提高学术声誉和被引频次。
8. 提高合作机会:一稿多投能够与更多的学者和研究群体进行合作,促进学术交流和
合作项目的开展。
9. 扩展读者群体:由于一稿多投能够被多个期刊或出版社接受,能够覆盖更广阔的读者群体,增加研究成果的传播范围。
10. 经济可行性:一稿多投能够增加稿件被接受的概率,从而提高研究经费的回报率,提高经济可行性。
“一稿多投”问题及学术期刊的应对——基于编辑业务视角

“一稿多投”问题及学术期刊的应对——基于编辑业务视角杨成平【摘要】“一稿多投”现象愈演愈烈,给学术期刊、社会、作者单位甚至是作者本人都带来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并引发了学界热议.学术论文供过于求导致发表难度大、作者自身存在问题、学术期刊建设不完善等是造成“一稿多投”的主要原因.为净化学术空间、规范学术行为、提高学术整体水平,学术期刊有必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应对“一稿多投”行为.减少和杜绝“一稿多投”的根本还在于学术期刊和作者双方素质水平的提升.【期刊名称】《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5页(P85-89)【关键词】学术期刊;一稿多投;编辑业务【作者】杨成平【作者单位】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福建福州35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32近年来,各高校及科研单位对科研越发重视,职称评审和晋升过程中科研成果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教学或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压力倍增。
为了使自己的作品或论文尽快发表,很多作者便选择“一稿多投”,但此现象给学术期刊、社会、作者单位甚至是作者本人都带来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并由此引发了争议。
(一)“一稿多投”的内涵界定一般认为,“一稿多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一稿多投”是指,同一作者将同一件作品投给多家出版单位以图出版的行为。
此定义中的“一稿”范围较广,包括学术论文、美术作品、报刊文章等,也包括用于出版的图书作品;“多投”也包括“多发”,即作者将与已经发表的作品内容相同或相近的作品投给其他出版单位企图再次或多次发表的行为,亦称为“重复发表”“多余发表”或“自我剽窃”[1]。
狭义的“一稿多投”是指,同一作者在法定或约定的禁止再投期间内,同时或先后将同一作品投给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学术期刊以图发表的行为[2]。
在此定义中,作品一般单指学术论文,而不包括其他作品;作品内容可能完全相同,也可能是经作者修改后不完全相同,但主要方法、数据、观点、结论等相同或相似,仍可认定为同一作品。
一稿多投的十大好处一稿多投

一稿多投的十大好处一稿多投
一稿多投是指将一篇作品同时投稿给多个出版社或期刊,它有以下十大好处:
1. 增加作品被接受的概率:通过一稿多投的方式,作品有更多的机会被接受和发表,
增加了作品被选中的概率。
2. 节省时间:一稿多投可以减少投稿的时间,不用为每个出版社或期刊单独准备稿件
和投递。
3. 扩大作品的影响力:一稿多投可以将作品推送给更多的读者,扩大作品的影响力。
4. 获取更多的反馈和意见:当作品被多个出版社或期刊接受后,你可以获得更多的反
馈和意见,提高作品质量。
5. 增加稿费收入:一稿多投可以增加作品被接受的机会,进而增加你的稿费收入。
6. 充分利用资源:一稿多投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你的写作资源,将作品推广给更多的
读者。
7. 增加知名度和声誉:当作品被多个出版社或期刊接受和发表后,你的知名度和声誉
会得到提升。
8. 提高写作能力:接受多个出版社或期刊的反馈和意见可以帮助你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9. 拓宽投稿的机会:通过一稿多投的方式,你可以向更多的出版社或期刊提交作品,
拓宽了投稿的机会。
10. 建立更广泛的合作关系:一稿多投可以帮助你与更多的编辑和出版商建立合作关系,对你的写作生涯有很大的好处。
一稿多投的十大好处一稿多投

一稿多投的十大好处一稿多投
一稿多投指的是将同一份稿件投向多个期刊或媒体,并允许在多个地方同时发表。
以
下是一稿多投的十大好处:
1. 提高发表机会:一稿多投可以同时向多个期刊或媒体提交,增加了稿件被接受和发
表的机会。
2. 加快发表速度:通过一稿多投,可以更快地发布研究成果或文章,提前与同行分享
重要信息。
3. 增加曝光度:多个期刊或媒体同时发表同一份稿件,可以增加其曝光度和影响力。
4. 扩大读者群体:在多个期刊或媒体发表,可以吸引更广泛的读者群体,提高知名度
和影响力。
5. 获取多重专业意见:不同期刊或媒体的读者和专家群体不同,可以获取多个专业领
域的反馈和意见。
6. 提高学术声誉:在多个期刊或媒体上发表同一份稿件,可以增加个人或机构的学术
声誉和知名度。
7. 节省时间和精力:一稿多投可以避免重复编写和修改稿件,节省时间和精力。
8. 增加合作机会:同时向多个期刊或媒体投稿,可能会引起其他学者或研究者的注意,有可能会带来合作机会。
9. 探索不同领域:将同一份稿件投向不同期刊或媒体,可以进入不同领域,了解其他思想和观点。
10. 提高稿件质量:多次修改并通过多个期刊的审稿流程,可以不断改进稿件质量,提高发表成功的概率。
需要注意的是,一稿多投也存在一些风险和限制,例如不同期刊的审稿标准、版权协议等问题,所以在进行一稿多投时需仔细阅读相关规定和协议,并确保合规。
”一稿多投“的界定

1.“一稿多投”的定义国内定义:(1)一稿多投是指一篇内容相同或基本相似的稿子,由一个作者投往多家宣传媒体,犹如一女嫁多夫是件不道德和很不光彩的事。
(2)一稿多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一稿多投是指作者将同一件作品投给多家期刊社的行为包括在法定或约定禁止再投期限以外或在明知自己的作品己经或将要发表情况下将同一件作品投给其他期刊社的行为。
狭义上的一稿多投是指作者在法定或约定的禁止再投期间同时或先后将同一件作品投给两家或两家以上期刊社的行为。
(3)一稿多投是指作者在法定或约定禁投期间,或者在期限以外获知自己作品已经发表而将同一作品或改头换面投向多家报刊社以供使用的行为。
(4)一稿多投是指将内容相同、基本相同或部分内容相同的论文稿件,同时或相继投向两家以上刊物企图发表的行为。
国外定义:同样的信息、论文或论文的主要内容在编辑和读者未知的情况下,于一种或多种媒体(印刷或电子媒体)上同时或相继报道一次或多次。
国外学界对“一稿多投”或“一稿两投”的行为有许多不同的称谓,最常见的是“重复发表”(repetitivepublieation),有的学者称作“自我剽窃”(self-plagiarism),甚至有的学者称其为“剽窃”(plagiarism)。
美国生物学编辑委员会(CBE,现扩大为科学编辑委员会,CSE)下属的编辑政策委员会1996年推荐用“多余发表”(redundantpublieation),因为其适用于无论重复发表事实上是否已经发生(即己经重复投稿)的情况。
在Harvard Continuing Edueation Home Page关于((学术诚信和到窃))讲义和演讲中有这样一段话:“当你剽窃的时候,你是在拐走另一个人的脑产儿(braln child),不仅如此,你还在对其他人声称:这是你自己的脑产儿(brain child),你利用它给你自己并没有真正去做的工作赢得声誉,所以你又是在说谎和诈骗,你从原作者那里不公平地窃取了本应属于他的认可和荣誉。
一稿多投:研究概况、概念与成因分析

一稿多投:研究概况、概念与成因分析摘要:一稿多投是国内编辑出版行业和学术界研究、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国内相关研究经历了起步、缓慢发展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
其内涵可以从强调行为、强调结果、强调时间限定、强调时间限定或获得准许等不同角度作出界定并有效区分相关概念;其外延可以按目的、出版行业认同、投稿形式、内容结构等作出不同分类;其成因涉及出版者、作者、编撰互动、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关键词:一稿多投;概况;内涵;外延;成因一、一稿多投的研究概况一稿多投是报刊、图书等知识、资讯传播媒介编辑出版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并伴随着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而愈演愈烈。
长期以来,人们对此现象及其发展态势争论不断,渺无定论。
截止到2012年4月,利用百度和Google搜索引擎搜索的“一稿多投”相关资讯记录分别达到210万条、220万条,利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CNKI)进行“一稿多投”的全文搜索和主题搜索,分别获得记录38782条、2458条。
通过CNKI获得的相关主题文献包括573篇论文和1885篇非论文文献(指涉及一稿多投的稿约、声明、公告等),文献分布广泛,基本覆盖各大学科门类和众多具体学科领域。
可以说,一稿多投已经成为社会公众和学术界研究、讨论的又一个重要话题。
据CNKI提供的文献记录,国内关于一稿多投的相关探讨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成果不断增多,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可以分为起步(20世纪80年代)、缓慢发展(20世纪90年代)和快速发展(2000年迄今)三个阶段。
前两个阶段的探讨视野比较狭窄,集中于对一稿多投现象的批评与辩护,成果数量较少且普遍篇幅不大,论述比较简单。
在第三个阶段,对于一稿多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表相关论文,文献数量超过历年总和的75%,尤其是体现业界实践探索水平的非论文文献数量从2005年开始超过论文数量并逐年递增。
浅析一稿多投产生的原因及其合理性

浅析一稿多投产生的原因及其合理性【摘要】本文通过对一稿多投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了学术资源匮乏、评价体系不健全、研究经费压力、部分期刊引用率要求不足等因素对一稿多投现象的影响。
结合一稿多投的合理性与可持续性进行了讨论。
在提出了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以及科研人员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等对抑制一稿多投行为的建议。
对于防止一稿多投现象的发生,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强监管,维护学术诚信,确保学术质量和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关键词】关键词:一稿多投、学术资源、评价体系、研究经费、引用率、学术道德、可持续性、科研人员、学术观念、合理性1. 引言1.1 一稿多投现象的普遍存在一稿多投现象是当前学术界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
随着科研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学术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一稿多投现象愈发普遍。
许多研究人员为了提高自己的科研产出和学术声誉,常常会将同一份研究成果同时投稿给多个期刊,以增加被接受的可能性。
这种做法不仅存在伦理道德上的问题,也容易造成学术资源浪费和学术不端行为的滋生。
对于一稿多投现象的普遍存在,有必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并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以维护学术界的正常秩序和学术环境的健康发展。
1.2 对一稿多投的定义一稿多投是指某篇研究成果或学术论文被同一作者或同一团队同时或者连续投稿给多个期刊进行发表,以期获得更多的发表机会或者提高论文的被引用率。
这一现象在学术界中并不鲜见,尤其是在一些学术资源匮乏、评价体系不健全、研究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更为常见。
虽然一稿多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论文的曝光度和被引用率,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稿多投不仅容易导致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破坏了学术诚信,也容易造成期刊审稿质量下降,降低了学术研究的可信度和质量。
对于一稿多投现象,学术界应该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探讨其合理性及可持续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内容将主要围绕一稿多投现象展开深入分析和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CI论文投稿方式中的投稿方式有在之前的文章中简单介绍过,并且多次强调一稿多投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的严重性,很多读者有疑惑到底为什么不能使用一稿多投的方式,下面小编系统的整理出了3个原因来解决读者疑惑。
(1)一稿多投相当于重复发表,意味着会牵扯到版权问题,对于这种情况的处理轻则退稿,重则在一定时间内禁止投稿,并且会连带导师等科研单位列入黑名单。
这样害人不利己的事还是不要做的好。
(2)这种做法有违学术道德,是会受到科研领域同行谴责的行为,而且也不利于个人的长远发展。
(3)一篇科研论文从筹划到结束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最后一个环节急功近利,铤而走险把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毁于一旦是不值得的,要把这笔账算清楚,孰轻孰重。
在SCI 论文投稿前可以安排出一定的时间来收集相关资料,做好充分准备避免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分享一篇之前的写过的文章给大家《SCI论文投稿失败案例借鉴》。
SCI论文一稿多投在同行看来其实是一种投机取巧的方式,所以大家在投稿时切记不可以存有侥幸心理,因为部分期刊的审稿人和编委是同一个人,文章被同一个人拿到虽说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也是有发生的机率的,劝告大家一句:no zuo no d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