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印度洋安全战略
印度聚焦918(中国向印度洋扩张战略遭遇印度强烈抵抗)

印度聚焦第918期 2015年10月29日中国向印度洋扩张战略遭遇印度强烈抵抗自古以来,海上航线就比陆路交通线更重要,因为它们可以用更少的花费,实现运送更多物品的目的。
一些数据显示,当今90%的洲际间贸易和2/3的石油供给是通过海路运输的。
最终,全球化依赖的是海运集装箱,而印度洋的集装箱运输占世界总量的一半。
随着几亿印度人和中国人加入全球中产阶级的行列,石油消费越来越大,导致波斯湾和南亚、东南亚之间油轮通道正变得越来越拥挤不堪。
预计全球能源需求量到2030年将增长50%,其中将近一半的消费来自中国和印度。
但是,中印两国在迅速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地区竞争。
在21世纪中期之前,印度将拥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为了满足庞大人口的生活需求,除以往从澳大利亚和印度洋其他国家如南非和印尼进口煤炭外,印度从印度洋西南部的莫桑比克进口的煤炭量将大幅度增长。
未来,印度籍船只将会满载大量的液化气天然气从南非穿越西印度洋运抵印度,与此同时,印度还会继续从卡塔尔、马来西亚和印尼进口天然气。
中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在1995年-2005年这10年间,中国的原油需求量翻了一番,在未来的10年或20年间,这种需求还会翻倍。
到2020年,中国每天将进口730万桶原油,这一数量是沙特计划产量的一半。
运往中国的石油有85%以上将跨越印度洋的大片地区并经过马六甲海峡,这也是中国急于寻找通往太平洋的能源替代运输路线,以及寻找从中亚、巴基斯坦和缅甸的陆路运输路线的主要原因。
印度和中国需求大国地位的渴望和对能源安全的追求,迫使他们将目光从陆路上转移到海上。
虽然中印两国没有共同的海上边界,但这并不影响两国的海上竞争。
作为新兴力量,中印两国的现实安全问题分别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但两国的战略范围已经在这两个区域重叠,这导致两国将各自的海上战略触角扩展到了整个亚洲地区。
中国寻求纵向扩张其影响力,即将其影响范围向南扩张至印度洋的温暖水域。
印度则试图横向扩张其影响力,分别向东和向西推进到维多利亚时代英属印度的边界范围,这个边界与印度洋平行。
地缘战略:印度洋的战略地位与影响

地缘战略:印度洋的战略地位与影响
概述
印度洋是世界上第三大洋,自古以来就扮演着重要的地缘政治角色。
其广阔的海域连接着东非、南亚、东南亚以及澳大利亚等地区,因此在国际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印度洋地区的地缘战略地位和影响。
地缘位置
印度洋位于南亚、中东和东非的交汇处,是一个连接东西方国家的重要门户。
它不仅连接着地区内部的贸易和合作,还是连接欧洲、非洲、中东和东南亚之间贸易和运输的要道。
印度洋的战略地位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地缘政治
印度洋地区涉及的国家众多,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
这些国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地缘政治争端和利益关系。
例如,中印边境纠纷、印巴关系紧张等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印度洋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
地缘经济
印度洋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渔业资源等,这些资源的开发将对地区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同时,印度洋还是重要的国际贸易通道,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往来对世界经济至关重要。
地缘安全
地缘安全是印度洋地区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由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海盗活动等因素,印度洋海域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在海上安全领域加强情报共享、联合巡逻等措施,维护印度洋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结语
总的来说,印度洋地区的地缘战略地位不可忽视,其地缘政治、经济和安全形势都影响着世界格局。
各国需要通过合作与谈判解决分歧,共同维护印度洋地区的和平稳定,促进地区的繁荣与发展。
地缘战略:印度洋的战略地位与影响

地缘战略:印度洋的战略地位与影响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印度洋的地缘政治背景及战略地位
印度洋周边国家的地缘政治格局
印度洋周边国家众多,包括印度、巴
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缅
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
印度洋地区存在多个领
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印度洋地区的非传统安全挑战
印度洋地区的非传统安全挑战主要包
括恐怖主义、海盗活动、气候变化等
印度洋地区的非传统安
全挑战对地区稳定和和
平产生了影响
印度洋地区的非传统安
全挑战对全球政治和经
济产生了影响
• 如印度洋海盗、基地组织等恐怖
• 如印度洋地区的恐怖主义活动对
• 如印度洋地区的气候变化对全球
和平产生了影响
印度洋地区的大国地缘
战略竞争对全球政治和
经济产生了影响
• 如印度在印度洋地区的势力扩张、
• 如印度与巴基斯坦的领土争端、
• 如印度、中国等国的经济发展对
中国在印度洋地区的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与邻国的海洋权益争端等
全球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等
• 这些问题对印度洋地区的和平与
• 这些影响对印度洋地区的未来发
05
印度洋地区的国际治理与合作
印度洋地区的多边国际机制与合作
印度洋地区存在多个多边国际机制和
合作
印度洋地区的多边国际
机制与合作对地区稳定
和和平产生了影响
印度洋地区的多边国际
机制与合作对全球政治
和经济产生了影响
• 如印度洋海军论坛、南亚区域合
• 如印度洋海军论坛的合作对地区
一个国家的周边安全环境对这个国家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个国家的周边安全环境对这个国家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稳定的周边环境是我们寻求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
然而不幸的是,近年来我国的周边环境逐渐恶化,领土、海洋争端不断凸显,周边国家政局动荡,恐怖势力蔓延,这些都促使我们必须加紧重视周边安全形势。
我国陆上有10余个邻国,海上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
最为关键的是我国与这些国家都存在着领土和领海的争端。
比较重要的有:与日本的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争端,以及东海石油问题;南海问题;与印度的领土争议;以及来自其他国家的威胁。
可以说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是世界上最复杂的。
我国与日本的争端主要是东海问题。
包括东海划界之争,东海海底油气资源,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土主权归属问题。
钓鱼岛列岛是台湾省的附属岛屿。
自古以来,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而日本却宣称钓鱼岛是其领土,日本极力强化对中国“钓鱼岛”的“事实占领”,并对中国海军穿越琉球群岛公海海域的正常之举一再反应“过敏”,不时大肆炒作中国军舰“突破西太平洋第一岛链”,不断炮制“中国海军威胁论”并在上面修建灯塔等永久设施在南海.中国与东南亚某些国家的双边岛礁争议日趋复杂化,南海总面积达350万平方公里,有丰富的油气和渔业资源,并且南海海域作为国际经济贸易的重要通道,其经济和军事价值不断凸显,因此引起了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南海周边国家的强烈兴趣,进而挑起南海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并发展成一个涉及多个国家且有国际势力插手的复杂问题。
越南与菲律宾等国企图借助美国等域外大国对华施压,并力图将中越、中菲之间的双边争议“变质”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多边争议”,而美国则想方设法“插手”南海问题,企图以此增加对华制衡“筹码。
中印之间主要是边境划界问题:印度与我国存在着领土争端,并坚持不合理的领土要求。
两国边界全长1700公里,双方争议地区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
印度国家战略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称霸南亚,控制印度洋,争当世界一流强国"是印度国家战略长期追求的总目标。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紧紧围绕这一总目标制定和实施,并根据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军事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进行调整。
一、印度洋与印度国家安全战略地缘要素影响和制约着国家的安全战略。
印度次大陆相对封闭而独特的地理环境对印度的国家安全,特别是海上安全战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潘尼迦认为印度的安全系于印度洋,如果印度洋被他国控制,印度就失去了自由,印度的未来如何与印度能否发展为海权大国紧密相连。
从地缘环境来看,印度雄踞南亚次大陆核心,国土三面环海,海岸线超过6000公里,其领土的主体部分印度半岛呈倒立的等腰三角形如一把利剑插入印度洋约1700公里,将印度洋北部分割为西部的阿拉伯海和东部的孟加拉湾。
印度洋北部地区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区,是印度洋最为重要的区域,印度正好锲居于这个区域的中心。
印度最西端到阿拉伯海波斯湾外口直线距离不到1000公里,到索马里半岛(亚丁湾)不到2000公里。
印度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环扣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的出口。
从自然资源来看,印度洋地区除了蕴藏有世界半数以上的石油和35%的天然气外,还有其他丰富的战略矿物资源。
截至目前,已探明印度洋沿岸地区储藏了超过世界60%的铀、40%的金矿和80%的钻石资源;此外,印度洋地区的锂、铍、镍、钴及磷酸盐等矿物资源也极为丰富。
一位分析家就认为:“美国工业所需54种原材料中超过40%都来自印度洋地区。
”由于印度洋沿岸国家大都属于欠发达国家,缺乏勘探和开采的技术和资金,印度洋地区众多储量巨大的资源等待开发。
在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印度洋在国际体系中的战略重要性愈发显要,印度洋成为有利害关系的大国关注的焦点。
处于印度洋中心地位的印度,更将印度洋视为印度国家安全“生死攸关”的战略区,是“印度的生命线”,印度的“未来有赖于保持这个海区的自由”。
纵观印度史,四分五裂的时间多于统一的时间,“印度”更多意义上是一个地理概念。
影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之印度

三明学院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论文影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之印度姓名:院系:年级:专业:学号:提交日期:年月日影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之印度摘要:中印两国的关系很受世界的关注,两国的关系其起起伏伏。
从世界范围讲,中印关系是当今重要的大国关系之一。
从地区安全角度讲,它对亚太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但这么重要的双边关系过去几十年一直处于冷淡状态,直到最近几年,才出现转暖迹象,但依然热度不够。
中印关系的独特性集中体现在既相互需要又有所疑虑的矛盾心态上。
两国关系是个错综的复合体,既相互需要,又相互戒备;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
正是在这种错综矛盾的心态下,中印关系的转暖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可望而不可即。
关键词:周边安全印度的地区霸权战略竞争合作中国作为邻国最多国家,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存在巨大问题。
同我们毗邻的印度与我们在发展上存在着诸多的相似,我们同样是发展中国家也同样是人口大国。
本该建立亲密无间友谊的中印却冲突不断,这是为什么呢?印度有又为何插手藏独问题?印度的对华政策将对两个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一、中印形势概况中国和印度在1996年决定建立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于2003年6月两国签署《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宣言》,2005年4月11日,中印签署联合声明,确定中印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
谈起印度和中国的关系不得不先分析一下南亚的的形势。
南亚的人口数量庞大,贫穷和落后充斥着南亚的每个角落。
但是在这里存在两个核大国——巴基斯坦和印度。
同样两国又是人口大国。
两国在上个世纪几度爆发战争,印度将巴基斯坦肢解,直到现在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两个无法达成一致。
巴基斯坦作为中国最好的朋友之一,面临着美国和北约的要挟和恐吓。
巴基斯坦成为中国出入印度洋最重要的路线之一,一旦南亚发生战事,中国必须不惜一切支持巴基斯坦,一旦巴基斯坦西化或者被印度占领,中国整个西南都将受到不可避免的威胁。
发展迅速的印度,战争实力与潜力巨大,两国的历史和地理原因使得两国成为敌人,如果印度得不到有效地遏制,中国迟早会遭到印度的打击。
国家周边形势安全及其战略远瞩

国家周边形势安全及其战略远瞩在2011年,美国宣布重返亚太,虽然没明说针对中国,但专家都认为这与中国日益提升的经济军事能力密切相关。
美国的重返亚太使很多的亚太问题复杂化、扩大化了。
使问题更加的尖锐和激化!故在2011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呈现出五大基本特征:朝鲜半岛局势陷于僵局,海上问题矛盾激化,美日同盟关系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相互刺激军备竞赛,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
近些年,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形势趋于复杂,各种挑战趋于严峻。
中国作为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在北部、西部、南部、东部和东南部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
目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突出而又迫切的问题主要有:中亚五国与中国安全之间的问题,俄罗斯与中国的安全,中日关系存在历史问题、钓鱼岛主权之争和东海大陆架划分问题,南海地区与东南亚国家存在岛屿主权和海域划分问题,朝鲜半岛核危机问题,中印关系存在严重领土争端,以及中国的内政——台湾问题,美国力图建立新的反华包围圈以全面遏制中国。
在中亚五国独立后,由于中亚显要的地缘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世界各国势力在中亚展开了角逐。
这也进而使中亚的政治局势更加不稳,另一方面也使中国西北边疆的安全环境复杂化。
虎踞在北方俄罗斯,与中国有着极为广阔的领土接壤。
从沙俄时期到至今,一直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邻国和影响中国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从地缘政治上,中俄之间有漫长的边境线;从综合国力上看,俄罗斯仍是世界性大国,并有可能再度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而作为俄罗斯的邻居,中国尤为关心,复兴后的俄罗斯所奉行的对外战略是否会一如从前的咄咄通人。
况且中俄之间在历史上,即便是在苏联时期也有战争经历,俄罗斯也是一个雄踞于中国北方有威胁的国家。
朝鲜半岛问题是东北亚地区最大的战争发生因素。
进入21世纪,美国政府对朝鲜采取强硬姿态,最终导致朝美核问题的第二次集中爆发,半岛局势再度趋紧。
新世纪初期的半岛局势仍将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
论中印关系中的印度洋问题

正如 罗 伯 特 ・ .基 欧 汉 ( oe . e. 0 R br 0 K o t
hn ) 约 瑟 夫 ・ (oehS y ,r) 出的 ae 和 奈 Jsp .N e J. 指
收 稿 日期 :0 91 —5 修 订 日期 :0 9 1-9 2 0 —11 ; 20 -20 。 基金项 目: 困家 社 科 基 金 ( 7 G 04) 中 国 发 展 海权 战 略研 究 。 0 C J0 : 作者简介 : 刘新 华 (9 O ) 男 , 17 一 , 湖北 孝 感 人 , 教 授 , 士 , 剐 博 主要 研 究 方 向 : 地缘 战 略 和 围 际安 全 。
有 益于 中 印关 系 。 关键 词 : 中国; 印度 ; 印度 洋
中图 分 类 号 : 2 D8 0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O 4—8 4 ( 0 0) 1—0 4 1O 0 重 要 和 最 棘 手 的 问 题 是 什 么 ?毫无 疑 问 , 边 界 争 端 是 5 “ 0多 年 来 的 中
第 1 8卷
第 1期
太
平
洋
学
报
V1 8 N. o i, o1 .
J n r 01 a uay 2 0
21 00年 1 月
P I I OUR AC F C J NAL
论 中 印 关 系 中 的 印度 洋 问题
刘 新 华
( .中 南 财 经 政 法 大 学 , 北 武 汉 4 0 7 ) 1 湖 30 3
印关 系 发 展 进 程 中 的 核 心 问 题 ” 中 印之 间 的 。
还 有 所谓 的 “ 藏 问 题 ” 西 ④。虽 然 很 少 有 人 提 到 印度 洋 问 题 , 并 不 意 味 着 中 印关 系 中 的 印 度 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印度洋的安全战略(有史以来分数最高的一篇文章,98
)
索马里海盗在亚丁湾的活动严重影响我国商人利益,为了打击海盗,中国派出两批亚丁湾护航舰队。
这一举动引起美国与印度的警惕,认为中国有意争夺印度洋的制海权。
印度洋与中国的能源安全密切相关,如何制定在这一海域的安全战略,对我国的国家利益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印度洋沿岸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印度洋的“石油运输线”是大国经济的“战略生命线”,随着全球能源危机不断加深,印度洋在各大国中的战略地位也凸显。
中国的能源进口大部分需要经过印度洋,但是马六甲困境以及印度洋周边不稳定的局势给中国的能源安全带来挑战。
而且近年来中国面临越来越多的来自海上的挑战,包括东海和南海的领土争端。
这些能源与领土的不安全,必然使日益发展的中国海军向更广阔的海洋发展。
而太平洋已被美国,日本等大国控制,且我国在太平洋与其他国家的争端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洋成了中国发展海上势力的最佳选择。
目前印度洋的局势是美国因能源以及反恐战略的需要,依靠强大的实力在印度洋建有海军基地,而印度依靠其位于印度洋中心的地理优势以及日益上升的国力,想通过控制印度洋走向世界从而实现其世界一流大国的梦想。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中国在印度洋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打击索马里海盗,保障海上交通线的安全以及追求印度洋的制海权。
中国在处理海盗问题时应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因为海盗横行严重损害了各国利益,打击海盗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在这个问题上各国没有利益冲突,而且合作可以使打击海盗更有效率,我国的商船队也会更安全。
现在,中国印度洋海上交通线面临严重的挑战。
即使克拉地峡方案能够解决马六甲之困,中国石油安全仍然受制于印度洋。
印度洋日益复杂的局势给中国的石油通道安全带来越来越多的不稳定性。
任何一个国家控制印度洋,就意味着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有两条路可选:一个是自己控制印度洋,这种方法最有利于中国石油安全;另一种方法是与印度洋上有能力影响中国石油安全的国家保持友好关系,使其不会动用措施干预中国石油安全。
第一种方法是中国在印度洋的长远目标,下面将会讲到。
第二种方法则要考虑这些有能力的国家有哪些。
现阶段,这些国家主要是控制马六甲海峡的东南亚国家以及在印度洋上占据重要地位的美国与印度。
其他国家与中国在印度洋没有
太大的冲突,所以对中国的石油安全也没有太大的威胁。
中国在印度洋的长远目标控制印度洋的制海权,因牵涉到其他国家生死攸关的利益,所以各国竞争非常激烈,不可能有合作,即使是合作,也是为了联合起来反对其他国家对印度洋的控制。
中国要想在印度洋发展势力,首先应考虑的是印度与美国的反映。
美国作为拥有绝对优势的亚太大国, 无疑占有主动。
尽管如此,由于美国本土远离印度洋, 即便在印度洋拥有基地, 在海湾、中东拥有强大驻军, 但要独霸印度洋难免吃力且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而印度在印度洋占有天然的地理优势,把持着印度洋的要害部位,控制印度洋一直是印度的战略目标,随着印度国力的上升,获得印度洋的制海权的愿望必定更加强烈。
所以,中国更应该注意对印度的政策。
和印度在印度洋的现状相比,中国并不占优势,这就决定中国暂时还不能采取强硬措施来扩大自己的势力。
中印之间因为边界,历史冲突,巴基斯坦以及双方崛起所面临的利益冲突导致两国互相猜疑,竞争大于合作。
中印争夺印度洋的制海权,使得两国在印度洋上追求相对利益而不是绝对利益。
双方追求绝对利益就会导致双方互相猜疑,不能合作。
中国要消除这一困境有两种方法:一是向印度展示自己的实力,对印度造成威慑,使其不敢轻举妄动;另一种方法是采取措施,消除印度对中国的警惕。
这两种方法都是有风险的,都可能带来战争。
如果采取第一种措施,则对印度具有最大威慑的应是中国强大的海军装备以及中国与印度洋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后者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威慑力,一是因为良好的周边环境对一个国家在本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中国帮助斯里兰卡,缅甸等国家修建港口,可以有效地对印度造成包围,如果中国与这些国家关系紧张,必然难以借助这些国家抵抗印度;另一方面是与周边国家的冲突是印度在印度洋的软肋,尤其是其与巴基斯坦的关系,这些与印度有矛盾的国家必然不希望印度控制印度洋,所以他们会抵制印度对印度洋的控制。
中国现在不断展示自己海军实力的发展,派大批优秀舰队到亚丁湾护航,这些都会对印度造成威慑。
对于第二种方法,中国现在主要能做的就是向印度表明自己不称霸的决心,使其消除顾虑。
印度洋对于中国的国家安全意义重大,制定安全战略,应依据中国在印度洋的战略目标以及长短期利益,分清事态发展的轻重缓急,在总的战略的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做出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