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用来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
在土地资源管理中,GIS可以提供有关土地利用、土地所有权、土地利润等信息,帮助农业、城市规划、土地开发等领域做出科学决策。
以下是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首先,GIS可以用来收集土地利用数据。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不同土地用途的分布情况、用地面积等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从而了解整个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
这对于土地资源合理规划和利用非常重要。
其次,GIS可以用来评估土地适宜性。
通过对土壤质量、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分析和组合,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生成土地适宜性评估图。
这样,在农业生产中可以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种植区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此外,GIS可以帮助农业保护和管理土地。
通过对农田的信息进行采集和整理,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生成农田基础地理数据库,包括土地利用情况、土地所有权、土地坡度等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农业保险的定价和理赔,也有助于农业划定农田保护区和农田土地利用规划。
此外,GIS还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
通过对城市土地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提供城市用地类型、用地分布情况等信息。
这对于城市建设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通过GIS技术,城市规划者可以更好地规划道路、公共设施、住宅区等,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的效益。
另外,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应用于土地调查和监测工作。
通过对土地资源进行调查,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提供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变化趋势等信息,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
同时,GIS还可以结合遥感技术,对土地资源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定期更新数据,实现土地资源动态管理。
综上所述,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GIS技术,可以收集土地利用数据、评估土地适宜性、帮助农业保护和管理土地、应用于城市规划以及进行土地调查和监测工作。
石河子市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K y od: e r I f mtn ye ;ad u p ni ; a t a e r g0 a l io i sm l — 瞻 l n Ln d a s w s g pi nn o s t c n a n g d ab e
引言
方法 , 和信息数据 , 便于石河子的土地利 用管理 。 使
A h嘣 : h n —uep n 1 ad m ngm n i t pr n m st t ret t n ':r .T en T el d 且 l [ n aae et s h i o at 咖 a po c el ditl e h od a a g em t h t s h a e Mc  ̄ s
i eL n Il u n 圊 nt ad—ligmm agi 坷∞西ct h sI n i y
WAN ig , I i o G Ln ‘ LU Ha —ln
( . eam n oC nr h eces o ee h ei n e i 。 h ei Xnag 820 。 h a 1D pr et f , a ydT ahr Clg 。Si zU i rt Si z。 ii 。 303 C i ; t e p g l h v sy h jn n 2Xn agh lue0 Eo g n e . ii ui t f cl yadG 唧 ,C i s cdm f c ne。Uu ci ii g 30 1 C ia jn t t o h eeA ae yo Si cs rm h Xn a 0 1 。 hn) n e jn 8
维普资讯
第 1 6卷 第 6期 2 0 年 第6 0 6 期
兵 团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J NAL 0F 瑚嗍G l J ED ATI ‘II l r AN UC t ON NS I 1 r I I ' Y E I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LUO u L o g-hu xu Y — a Y IY n s iH
( I n ier g etr f o tw sJ o n iesy C e g u 10 1C ia G SE gn ei ne S uh eti t g nC o a o Unvri , hn d 03 , hn) t 6
Ab t a t Co sd rn ec mp e aa s u c , to gp o e so a n w r i ge ce c f u r n v r l ln sr c : n i e i g t o l xd t o r e sr n r f s i n l d l wo k n f in y o r e t e al a d h a o i c o u e p a n n ,t e o e a l ln s ln i g i f r t n s s m s d sg e n e e o e t h t o f s ln i g h v r l a d u e p a n n n o ma i y t o e i e i n d a d d v l p d wi t e me h d o h c mp n n a e e o d r e e o me tu i g GI ,d tb s , ewo k a d . T tc n l g .T e g n r lf n t n o o e tb s d s c n a y d v l p n s S a a e n t r n NE e h o o y h e e a u c i n a o
[ 关键 词 ] 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 划 土地 管理 ;G S I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课件

服务器
用于存储土地信息的硬件设备, 确保数据安全
软件系统
由数据库、系统平台、信息输 入/输出模块等构成,实现土地 的管理与应用功能。
用户界面
向用户提供土地资源的查询、 展示和交互等功能。
系统构建与维护
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确保系 统运行稳定。
系统功能
土地用途管理
统计分析土地利用`情况,辅 助制定土地用途规划。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土地管 理信息系统
提供独立的地理信息系统接口及 各种查询统计功能。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土地管 理信息系统
实现土地变更的在线申报、审核、 审批和管理工作。
未来发展趋势
可视化展示技术
采用虚拟现实、三维模拟等技 术,以3D图形的形式展示土地 信息,增强用户体验。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
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土地资 源配置,建立智慧城市,提升 土地利用效率。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 PPT课件
本课件介绍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作用、优势、应用案例以及未来发展 趋势。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概述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是指对土地进行全面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包括土地资源、 土地规划、土地利用、土地登记等。其作用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 利用效率,推进土地管理现代化。
系统架构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集成遥感技术、地图绘制技术、 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土地 空间分布的三维显示。
结语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也是全社会参与的公共事业,其影响不断扩大和深化。 我们期待,在不远的将来,土地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更加完善、高效地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助力国家绿色、可 持续发展的目标。
精确的土地管理
2
证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基于GIS的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二 次 开发 , , 的研 究与开发模 式 , 开发 出基 于G S NVi a B s I s l ai u c和Ma if ev r e
结 构的- Kz  ̄ # 用规 划 管理信 息 系统 , 系统 的设计 及各 个功能模 块 的 实现方 法进 行 了探 讨 和 l kg4 l - 对
高效 的计 算能 力 , 实现 有关 数据 的提 取 、 析 分
和计算, 避免数据重复输入 , 实现报表的 自动生成. 同时能对相关数据进行检查.4 ()为保 障系统安全, 对 不 同身份 的用 户设 置不 同的权 限. 每个 用 户只能进 入 各 自权 限 内的功能模 块 , 只能对 有权 限 的数据进 行相
进行 [ .
11 1 业 务调查 与分 析. C UP S的业务 分析 过程 中 , .. 在 L MI 采用结 构化 分析 方法来 进行 系统需 求 分析 , 以 便 理清 业务关 系 , 明确 业 务 职 能 , 立业 务 流 程. 构 化 分 析方 法 的主 要 策 略 是 “ 建 结 自顶 向下 , 逐步 求 精 ” . C uP S的结构 化 系统分析 的具 体实施 步骤如 下 ; 一步 , L MI 第 确定 系统 的 主体 业务 . 二步 , 主要 业 务进 第 对
土 地资源 是人 类赖 以生存 的不可再 生 的资源 , 是人类社 会可 持续发 展 的基础 . 随着 城 市化过 程 的快速
发展, 土地利用发生了剧烈变化 , 众多土地信息瞬息万变. 如何全面、 高效地进行土地管理 , 成为刻不容缓
的问题 . 用地理 信 息 系统 和 数据 库管理 系统 等相关 技术 , 运 结合 土 地利用 规 划 管理 工作 的业务 需 求 , 立 建 基 于 G S的县 级土 地利 用规 划管 理信 息系统 , 以解决 目前 由于土地 资源 的迅 速 变化 而 带来 的 大量 信 息 I 可 的变化 问题 , 足 土地动 态信息 数据 系统管 理的需要 [. 了达 到以上 目标 , 满 1为 ] 在研 究开 发 中, 文 将 以系统 本 论 为指导 、 用 系统 工程 与软 件 工程 相结合 的方 法 , 运 用面 向对象 的软 件设 计 开 发方 法 和“ 引进一 用 一 次 应 二 开发 ” 的研究 与开发 模式 , Maif 把 pno的主要 功能嵌 入 到 Vi a B s . s l ai 6 0开发 平 台上 , u c 构建 一种 基 于 GI S 的县级 土地利 用规 划管理 信息 系统 [. 2 ]
土地信息系统的名词解释

土地信息系统的名词解释土地信息系统(Land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LIS)是一种用于收集、管理和分析土地相关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它可以帮助政府、企业以及个人更好地了解土地资源状况、利用规划和决策,并提供有效的土地管理和监测手段。
本文将对土地信息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解释,包括定义、功能、应用和前景。
一、定义土地信息系统是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技术的专业应用系统,它通过收集、整理和管理土地相关数据,并利用空间分析和可视化手段展示这些数据,从而提供土地资源管理和决策支持。
它不仅包括土地的空间属性(如位置、边界、土地利用类型等),还包括土地的非空间属性(如土地权属、土地产权等)。
二、功能1. 数据管理:土地信息系统可以集成多种土地相关数据,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变化、土地所有权、土地价格等信息。
通过数据管理功能,用户可以方便地存储、查询、更新和分享土地数据。
2. 空间分析:土地信息系统通过空间分析功能,帮助用户理解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探索不同空间区域的土地利用差异,以及评估土地利用的潜力和限制。
例如,可以进行土地利用状况评估、土地适宜性评价等分析。
3. 可视化展示:土地信息系统提供可视化展示功能,可以将土地数据以地图、图表、表格等方式呈现给用户。
通过可视化展示,用户可以直观地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变化情况,从而更好地掌握土地资源信息。
4. 决策支持:土地信息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运算,为土地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它可以协助政府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土地开发评估和预测、支持土地资源管理和保护等决策。
三、应用土地信息系统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场景:1. 土地管理: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可以利用土地信息系统对土地资源进行监测和管理。
它可以帮助划定土地界线、管理土地使用权、监测土地利用变化等。
2. 土地规划:城市规划师可以利用土地信息系统进行土地规划和设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

( 3 ) 规 划成 果 管 理 功 能 。 包 括 规 划 基 期 土 地利 用 现 状 图 和 各年
度 土 地 利 用 现 状 图 的调 阅 、 查询和统计 ; 总 体规划 图 、 专题 图、 专项规 划图的存档 பைடு நூலகம் 总 体规划 图、 专题 图、 专 项 规 划 图 按 项 目、 土 地 用途等的查 阅、 统计 ; 总体规划 图、 专 题
面 各 模 块 在 功 能 上 相互 独 立 ; 另一 方 面 , 各 模 块 又 通 过 数据 共 享 、 功能调用 、 界 面 集 成
( 1 ) 数据库框架设计 。 管理信 息系统 必须将准确 、 可 靠 和 安 数据库 包含图形、 属性 、 文 档 等 多种 格 全 放 在 第 一位 。 为 了保 护 数据 , 本 系统 从硬 而 紧密 相联 , 如 图2。 式数据 , 属 性 数 据 用 关 系 数 据 库 存 储 和 管 件 环 境 、 软 件 环境 、 程 序 设计 和组 织管 理 制 ( 1 ) 基 础数 据处 理 功 能 。 理, 图 形 数 据 通 过 空 间数 据 引 擎 存 放 到 关 度 四 个方 面 综 合 考 虑 其 安 全 保 密 性 。 实现基 本的数 据处理 功能 , 包 括 基 本 系数 据 库 中 , 文档数据( 文字、 影像 、 图 形 资 对 于 硬 件 系统 和 软 件 系 统 , 已 经 有 非 图 形操 作 、 数 据输 入 、 数 据 编辑 、 数据 输 出 、 料等 ) 以 长 二 进 制 数 据 格 式 存 放 在 关 系 数 常 成 熟 的 商 业 产 品 , 这 里不 再赘 述 。 仅 讨 论 数 据 交换 、 对 上 级 系 统 的数 据 上 报和 更新 、 据库 中, 或 者 以文 件 形 式 存 放 。 在程 序设 计 中 如 何提 高 系统 的 安 全性 。 ( 1 ) 专题图制作 、 业 务 统计 报 表 制 作 等 。 系统数 据库 内容包 括基 础地理信 息 、 系统 的数 据 库 操 作 需 要 充分 利 用 数 据 库 的 土地 利 用 规 划 基 期 信 息 、 土 地 利 用 规 划 信 事 务 提 交 和 回 滚 机 制 , ( 2 ) 规划修编功能。 确 保业 务 处 理 的 完 实现规 划方 案拟定 、 方 案 比 较 及 成 果 息 、 土 地 规 划 实 施 信 息 以 及 管 理 数据 。 其 中 整性 和一 致 性 。 ( 2 ) 系统 的数 据 结 构 应 充 分 输 出 等 规 划 辅 助 编 制功 能 。 基础地理 信息库 反映 了城市 地理环境( 自 利用存储空 间, 在 不 同的 用 户 之 间 通 过 数
如何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农田规划和农业生产管理

如何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农田规划和农业生产管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在农田规划和农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GIS以其强大的数据整合和空间分析能力,为农田规划和农业生产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GIS进行农田规划和农业生产管理,并探讨其应用前景。
一、农田规划农田规划是指根据农业发展需要和土地利用要求,合理布局和设计农田空间的过程。
传统的农田规划依靠人工勘测和经验判断,效率较低且容易出现错误。
而利用GIS进行农田规划,可以将地理信息的空间分布数据与农田规划需求相结合,实现自动化和精确化。
通过GIS分析,可以确定不同农作物的种植适宜区域,合理配置农田面积和农作物结构,提高农田利用效率。
在进行农田规划时,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地理信息数据。
这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质量、气候数据等。
可通过现有的卫星遥感图像和地面调查数据获取这些信息。
接下来,需要将数据导入GIS软件中,并进行数据清洗和处理。
通过空间分析功能,可以根据农作物的光照、湿润度等要求,筛选出适宜种植的区域。
同时,GIS还可以模拟不同农作物的产量和收益,在考虑市场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农田规划方案。
二、农业生产管理农业生产管理是指对农田进行全面管理和监测,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传统的农业生产管理往往依赖于人工的判断和经验,存在主观性和局限性。
而GIS可以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相互关联起来,实现全程监控和精细管理。
通过GIS,可以实时监测农田土壤湿度、温度等指标,帮助农民科学浇灌和施肥。
此外,GIS还可以结合气象数据,提前预测灾害风险,为农民制定灾害防范措施提供依据。
农业生产管理需要在现有的土地利用和气候条件下,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和轮作。
GIS可以对不同种植方案进行模拟和分析,评估种植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通过分析不同农作物的需求和生长特点,可以合理安排不同地块的种植,提高农作物的适应性和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引言 土地规划是对土地利用的构想和设计,它的任务在于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因地制宜的原则,运用组织土地利用的专业知识,合理地规划、利用全部的土地资源,以促进生产的发展。具体包括:查清土地资源、监督土地利用;确定土地利用的方向和任务;合理协调各部门用地,调整用地结构,消除不合理土地利用;落实各项土地利用任务,包括用地指标的落实,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指标的落实;保护土地资源,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协调城乡用地之间的关系,协调耕地保护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关系。 土地利用规划是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是在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规划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土地资源的供给状况、土地的人口承载潜力和土地的利用战略的研究成果,提供规划年所应实现的土地利用目标。 在日常的土地规划管理中,由于成果资料和档案资料的种类较多,数量较大,沿用常规的手上方式来管理和应用已不能满足当前经济发展对土地管理的需要。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是根据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的具体特点,利用计算机及GIS技术结合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业务,建立的集GIS和办公自动化(OA)为一体的专业化信息系统。该系统以土地规划管理为核心,兼顾用地计划管理、土地审批管理、图文互查以及项目办案,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工作效率,为土地利用规划的动态实施和信息化管理提供科学保障。
2 需求分析
2.1 业务描述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主要业务包括:建设用地预审、建设用地规划审查、开发整理复垦项目规划审查、规划调整审查和规划成果管理。 1、建设用地预审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流程需要在市、县级国土管理部门内部进行审批,需要经过业务受理、项目预审、规划科项目审查、勘测定界、安置补偿等环节。业务受理环节主要是填写项目申请表,上载项目电子材料,打印回执单及业务流转单;项目初审环节主要进行项目的初步审查,浏览、补充项目台账,对明显不符合规划的项目进行退件;项目审查环节主要进行项目的详细审查,用大致的红线图分析出项目现状信息与规划信息,如果通过就拟定预审意见,不通过则退件;勘测定界环节主要是输入勘测定界成果;安置补偿环节主要输入征用补偿方案。 2、建设用地规划审查 建设用地规划审查需要在市、县级国土管理部门内部进行审批后,然后申报市级、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批准。在县级国土资源局内部分别需要经过组件批次、权属审核、规划审查、组织上报方案(一书四方案)、项目报批、计划核销等环节。组件批次环节从建设用地项目集合中选取。组成新的用地批次,完成批次项目台账;权属审核环节进行项目权属审核,编制土地利用现状权属审核表;规划审查环节进行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表与农地转用计划通知书;组织方案环节进行一书四方案的编写;项目报批环节进行材料的输出,并进行计划预核销;计划核销环节是项目报批后,如果通过审批,发出供地传递单,否则取消计划核销。 3、开发整理复垦项目规划审查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规划审查是指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专题规划,进行申报和组织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的过程。在县级国土资源局内部分别需要经过业务受理、规划审查、立项入库、项目验收等环节。业务受理环节主要进行填写项目申请表,上载项目电子材料,打印回执单及业务流转单;规划审查环节主要进行判断是否符合专题规划,确定项目规划位置,若不符合则退件,立项入库环节主要形成项目库,改变项目状态;项目验收主要是完成项目验收,改变项目状态。 4、规划调整审查 规划调整审查是乡镇人民政府向县级人民政府提出要求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报告,并按规定提交审报材料,县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门对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进审查,符合要求的由同级人民政府上报市人民政府。规划调整审查在县级国土资源局内部分别需要经过业务受理、项目初审、规划审查、项目报批、修改规划图等环节。 5、规划成果管理 规划成果管理是指对经批准的土地利用规划成果及在规划实施中形成的相关规划成果的管理,包括图件成果管理、文档成果管理和指标管理。图件成果管理主要是对总体规划图、专题图或专项规划图的调阅、,文档成果管理主要是对规划文档的查阅、存档以及输出等指标管理主要是对规划指标的年度计划管理。
2.2 功能需求 系统的功能主要是为满足土地利用规划业务需求中的规划、设计、实施、项目验收、监控、管理等多个方面。系统要实现以下6方面的功能。 1、基本功能 建设一套完整的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和各项专题规划数据库,以及基础地图数据库。包括地图的编辑、更新、维护、面积计算与分析等基本GIS功能。同时系统能够根据资料管理的实际需要,快速地生成利用规划等多种专题图。 2、查询统计功能 系统能以多种形式进行快速查询检索(图形查属性、属性查图形等),提高工作效率。并能根据业务需要按照各种指标进行统计汇总;提供常见的地类分析等功能。 3、土地规划业务审批、审查 系统能按流程实现建设用地预审、建设用地规划审查、开发整理复垦项目规划审查、规划调整审查等功能。 4、规划成果的管理 实现对土地利用规划和在规划实施中形成的相关图件、文档、指标等成果的管理,提供查询、统计、分析、调整修改以及输出等功能 5、辅助设计与决策支持 系统具有土地利用规划的辅助设计能力,有利于土地规划的合理布局与科学调整。提供缓冲区分析与叠置分析,以便快速理解土地规划的可行性等。 6、系统性能需求 性能要求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处理时间、对主存和外存的限制等。系统具备高度的可靠性。程序设计时充分考虑容错能力,限制不规范的操作。系统维护时完全满足数据的淮确性、一致性和完备性要求。
3 系统建设目标和原则
3.1 建设目标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开发一个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县市级土地规划数据的管理,为规划管理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信息支持,为土地资源进行深度利用,为用地、法规、监察、档案管理、用地计划和决策等提供更好的服务。 具体目标如下: (1)建立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标准,利用信息系统对已有的土地规划文档资料和图形资料进行分类管理,提高资料的查询、检索速度和使用效率,为业务工作提供信息保障。 (2)利用信息系统实现国土资源局内规划业务办公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增加行政工作的透明度,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3)面向多用户,实现土地利用规划成果的数据共享,并辅助于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摸索应用信息系统手段辅助管理的工作模式,利用信息系统对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和了解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状况。
3.2 建设原则 1、规范性原则 (1)工作过程的控制,应以规划部门现有的技术规程为基础,确保系统在工作流程上符合规范; (2)输入/输出符合行业标准; (3)软件工程和数据库建设符合行业规范。 2、实用性原则
(1)市局内业务流转过程实现无纸化; (2)界面设计尽量模拟人的工作习惯,随时提示; (3)业务处理的操作功能要简单、易于操作;同时也应提供复杂但功能强大的操作功能,供系统维护人员使用。 3、先进性原则
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和技术方法的先进性: (1)硬件设备的先进性:硬件设备应选用性能价格比高的设备,并有很高的可靠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2)软件的先进性:软件应当采用目前国际上通用并符合发展趋势的软件,为以后的功能扩充打下基础; (3)技术方法的先进性: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和理论,设计实用、可靠、具有先进理论水平的分析模型和应用模型。 4、安全性原则
由于系统业务涉及不同权限的职能部门、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系统的安全保密性是系统设计的重要原则。系统应采用权限控制和网络控制两种方法,保证整个软件系统不会出现非法访问和各子功能的非法使用: (1)权限控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按岗位权限设置功能三级控制;使系统本身对于数据库中数据存取进行控制,防止无关用户对数据的有意或无意破坏以及对数据的非法存取,并采用数据备份等技术,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2)网络控制采用内网从物理上和外网分开,通过防火墙同外网进行隔离的网络建设方案;网上申报通过电子证书认证及用户名和密码的检验来保证安全。 5、可靠性原则
包括数据的可靠性和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1)数据可靠性: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应是准确可靠的,这一点由数据库施工方案所设计的技术路线以及数据库施工组织来保证; (2)系统可靠性:系统应有很强的容错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致于因某个动作或某个突发事件导致数据丢失和系统瘫痪。 6、可扩展和可开放性原则
(1)系统应具有良好的接口和方便的二次开发工具,以便系统不断地扩充、求精和完善; (2)设计优化的系统结构及灵活的数据库系统,使各功能模块在相互关联的基础上尽可能独立操作运行; (3)系统在输入、输出方面应具有较强的兼容性,能进行各种不同数据格式的转换。
4 系统架构 目前多数管理信息系统中,大多数都采用简单的C/S(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端)技术构架,这种体系结构采用的是开放模式,具有较强的信息共享能力,但在特定的应用中Client端和Server端都需要特定的软件支持,同时C/S结构的软件还需要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系统开发不同版本的软件,而且纯C/S的网络运行模式对系统维护要求高、操作复杂,有时会出现管理人员维护不当而使系统出错甚至使系统崩溃。 B/S(Browser /Server,浏览器端/服务器端)结构是C/S的进一步扩展,采用三层结构,Browser/Web服务器/数据库。这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以目前的技术看,局域网建立B/S结构的网络应用,并通过Internet/Intranet模式下数据库应用,相对易于把握、成本也是较低的。 鉴于B/S和C/S方式各具有优缺点,并结合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实际业务需求,同时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系统数据涉及和省级、部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的交互,本系统将采用B/S和C/S混合模式的体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