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仔猪腹泻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仔猪腹泻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1 . 猪球虫病 .1 3 主 要 是 由 艾 美 属 和 等 孢 子 属 的 球 虫 寄 生
1 . 病毒性腹泻 .1 2 () 1传染 性 胃肠炎 : 本病是猪 的一种 急性高度 接触 性肠
道 疾病 。临 床 上 以厌 食 、 吐 、 重 腹 泻 、 为 特 征 。 l 日 呕 严 失水 0
1 猪红痢 : c型魏氏梭菌 的外毒素引起 。 由 主要发生 于 1 龄以内的仔猪 , 1 周 以 ~3日龄新生仔猪多见 , 偶尔发生 2 ~4周龄以下 的仔猪 。发病仔猪 以排 出红色稀粪便 为特征 ,
病程短 , 亡率高。 死
1 寄生虫性腹泻 - 3
1 . 细 菌性 腹 泻 .2 2
13 综上所述 , .. 3 仔猪 的腹泻不是单一 因素造成 的 , 是多 而 种 因 素 共 同作 用 的结 果 。
2 仔 猪 腹 泻 的 防治 措 施 21 非传 染性 腹 泻 的防 治措 施 . 211 生理 性 腹 泻 的防 治 .. ( ) 好 饲 养 管理 。 证 舍 内 的温 湿 度 和 环 境 卫 生 ; 1搞 保 断奶
( ) 流行性腹泻 : 2猪 由猪 流 行 性 腹 泻 病 毒 引 起 的 猪 的一
种急性 接触性肠 道传染病 。各 种年 龄的猪都 可发生 , 小猪易 患此病 , 哺乳仔猪 死亡率达 5 %~10 0 0 %。其特征 为呕吐 , 腹 泻 。在寒冷的季节里对断奶前后的仔猪危害最大 。 () 3 轮状病毒感染 : 毒经 口进 入机 体内 , 病 存于易感 动物 的肠道 内 , 抵抗蛋 白分 解酶和 胃酸 的作用 , 双糖特 别是乳糖 消化障碍 , 电解 质 从 细 胞 外 液 转 移 至 肠 腔 , 而 导 致 水 样 腹 从 泻 。8 周龄 以内的仔猪发病率高 , 一般为 5 % ~ 0 若有大 0 8 %, 肠埃希氏菌混合感染更严重 。

仔猪腹泻的原因剖析及防治

仔猪腹泻的原因剖析及防治

降低仔 猪断奶后腹泻的发生率 , 改善饲料的利用率 ,
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 对产前母猪和初生仔猪进行有针对性 的免疫疫 苗接种 。对感染过本病且 尚有些免疫力的母猪 , 可在
其临产前 1 星期 , 进行加强免疫 , 以保护仔猪安全度 过易感期 。康复母猪或人工感染发病 的母猪 , 其初乳 中抗体滴度很高 , 可使仔猪获得保护。可用康复猪抗 凝 全血每天注射 l 0 毫升 , 连续 3 天, 可起到一定 的
l 泻的基础。针对性疫苗
和敏感
猪腹泻的技术关键。

养殖技术顾问 2 0 1 3 . 9
预防作用。 仔猪腹泻一旦发生 ,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 以治疗 。首先 , 保证仔猪有洁净充足的饮水 , 并投给
含量超标 ,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不足 , 饲料配方不 科学都可引起仔猪腹泻 , 造成生长滞缓 。 猪 品种本身对某种疾病具有易感性 ,没有足够 的抵抗力 , 易引起腹泻。仔猪消化系统不健全 , 所含 消化 酶的活性较低 , 胃酸较少 , 消化能力较低 , 而引 起腹泻。由于仔猪免疫系统不健全 所含母源抗体又 随时间推移而成倍下降 , 降低 了仔猪对疾病 的抵抗 能力 , 导致病原微生物乘虚而人 。如仔猪黄 、 白痢、 副 伤寒沙门氏菌 、 猪细小病毒、 伪狂犬病 、 弓形虫病 、 焦 虫病 、 慢性猪瘟 、 冠状 、 轮状病毒等引起腹泻 。分群 、 捕捉 、 组群 、 惊吓、 去势、 气候多变等应激而引起体质 下降 , 消化不 良, 会导致腹泻
奶, 保持断奶前的饲喂次数和方式。断奶后 1 星期 内
3 小 结 由于仔猪 的腹泻是多种 因素共 同作用 的结果 。
防治仔猪腹泻 , 主要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仔猪腹泻
的发生、 发展与饲养管理密切相关 , 保持猪舍及用具 清洁卫生 , 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工作 , 一旦发生仔猪腹 泻应立即隔离和治疗 , 及时清除粪便和污染物 , 防止 病原 的传播 ,注意仔猪的防寒保பைடு நூலகம் ,把好仔猪初乳

浅谈仔猪腹泻原因与防治

浅谈仔猪腹泻原因与防治

用 葡萄 糖 氯 化 钠 注射 液 , 入 适 量 碳 酸 氢 钠 、 酶 A、 生 素 B 、 加 辅 维 6 1 . 他 4其 对传染性 发 霉 变 质 的饲 料 产 生 的 黄 曲 霉 毒 素 可 导 致 仔 猪 发 生 出 血性 地塞米松等混合后根据体重或脱水程度适量腹腔注射 。 不 原 可 病 腹 泻 : 传 染 性 胃肠 炎 、 猪 流行 性 腹 泻 、 状 病 毒 病 、 瘟 、 环 病 毒 或 中毒 性 腹 泻 . 宜过 早 止 泻 , 发 病 治 愈 后 , 很 快 好转 。 猪 严 轮 猪 圆 需 可 = 1 也 病等。 以及 大 肠 杆 菌 、 门 氏菌 、 沙 C型 魏 氏梭 菌 、 痢疾 密 螺 旋 体 重 脱 水 时 . 要 及 时 止 泻 , 采 取 鞣 酸 蛋 白 I服 或 拌 料 . 可 肌 肉 猪
一 一 ● 一 一 一 一 - _ 一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 _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文 献标 识 码 : A
一 - - 一 一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仔猪 腹 泻 一 直 是 困扰 猪 场 和养 殖 场 的一 个 难 题 , 然生 产 工 虽
下 降 , 种病 原 容 易 乘 虚 而 入 , 重 威 胁 猪 群 的安 全 , 各 严 因此 , 格 控 严
f产前 、 3 1 产后 过 1 在 母 猪 饲 粮 中添 加 利 高 4 或 支 原 净 、 周 _ 4 阿
产仔 当天 注射 长 效 土 霉 素 1 L净化 猪 体 , 止 0m 防 制 仔 猪 的腹 泻 仍 是 猪 场 的 头等 大 事 ,以下 就仔 猪 腹 泻 发 生 的 原 因 莫 西 林 等 抗 生 素, 母 猪 的乳 房 炎 、 宫 内膜 炎 、 乳综 合 症 及 其 它 感 染 的发 生 , 证 子 无 保 及 防 治 对 策做 一 些 探 讨 。

浅谈仔猪腹泻病的防治措施

浅谈仔猪腹泻病的防治措施

1 预防措施
1 做好 仔猪饲 料与 营养 的合 Jt 制 日粮 中抗原 的暂 . 3  ̄e ,
时过敏 是诱 发仔 猪早期 断奶 腹泻 的先 决 因素 。如在 断奶
前给 小猪补 料 ,其肠道 免疫 系统 会产 生耐 受性 ,可使 仔
1 做好猪的环境消毒及生活管理工作 切实做好初生 . 1
( 收稿 日期:2 1- 2 2 ) 0 1 0 - 8
21 0 1年第 5期 ( 总第 1 2 ) 7期
病菌 感染 性腹泻 。微 生态 活菌制 剂可及 时补 充幼猪 胃肠 道 正常机 能所 需的有 益菌群 ,通 过竞 争机制 ,产 生大量 的挥 发性 脂肪酸 、过氧 化氢 和 多肽 类抗 菌成 分 ;微 生态 制剂 在 胃肠 道 内可产 生多种 消化 酶 、维 生素 、氨基 酸和
舍 要清 洁干燥 ,防寒保 暖 ,勤换 垫草 ,饲养 器械 要勤 冲
洗 、 打扫 ,保证 饲料 卫生质 量 。饲料 营养全 价 ,配方 合 理 , 不喂发 霉变 质 、有毒饲 料 ,减少 一切应 激 因素 。发 现 病猪 ,及 时 隔离 治疗 ,病 死猪 要深 埋或 梦烧 , 防止 病 原微 生物 的扩散 。

采取“全进全 出” 和“空栏消毒、间歇1 的原则 。 周” 1 做好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猪 的断奶 工作 断奶 时常 出现腹 泻 的一关 , . 2
断奶 体重控制在65 7 k ,断奶 时间在4 5 ,技术和管 .— . g 5 ~周 理 条件 较好 的 ,可 以提 前断 奶 ,不到体 重应 推迟 断奶 时 间 具 体做法 有 多种 ,较好 的方法 是去 母 留仔 ,即仔猪 体 重达 到 ,将 母猪 从育 仔栏移 开 ,留下 仔猪在 育仔 栏 中

仔猪腹泻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预防措施

仔猪腹泻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预防措施
紊 乱引起 腹泻 。
13仔 猪消化 系统 发育 不全 . 仔猪 的消化 器 官在 出生 时虽 已形 成 , 结构 及 但 机能 尚不 完善 ,主要 表 现在 唾液淀 粉 酶 的活性 低 ,
胃液分 泌量 少 , 胃内消 化 酶种类少含量也不足( 特别
是 胃蛋 白酶的含量很少 ) 其 对饲 料蛋 白质 消化 不 ,使
1仔 猪的 生理特 点 11仔猪 阶段生 长发 育迅速 , . 物质 代谢旺 盛
12仔猪 体温 调节机 能不 完 善 ,对寒 冷的应 急 .
能 力差 仔 猪 由于大脑 皮 层发 育不 全 , 节体 温 和适应 调
环 境 的能力 较 差 。此 外 , 猪皮 下 脂 肪 薄 , 毛稀 仔 被 少, 抗寒 力弱 , 当外 界 温度寒 冷 时 , 致消 化机 能 的 导
足或不 能完 全被 消化 , 因消化不 良而 导致腹 泻 。 终 14仔猪 免疫系 统不健 全 . 仔 猪 以 被动 免 疫 为 主 , 初 乳 中的抗 体 ( 源 靠 母
仔 猪 出生体 重 一般 为 08~1 k , 6周 时体 . . g到 5
重可 达 8~1 k ( 床养 猪 一般 6周龄 断 奶转 至 保 2g高
31 . 出生关 .. 1 2
重点 是做 好保 温和 哺喂初乳 工作 。 仔猪 刚出生 时 , 境 温度 要保 持在 3 ℃ ~3 ℃( 环 0 2 最好 是 仔猪 保 温 箱 )以后 每周 降低 2 ~3 , 终保 持 在 2 ℃ , ℃ ℃ 最 2

仔 猪缺 乏某 些维 生素 、 矿物 质或 其 它必需 的微
物(0 8%支原净 15+强力霉素 2 0 ̄吨饲料 , g 2 0g 后备母 猪、 配种怀孕猪 及公 猪每 季节保健 1 , 用药物 为 次 选 ( 泰农 15g 磺胺二甲 1O)吨饲料 , 7 1 20+ g/ l 连用 ~0天。

浅谈仔猪腹泻的原因及综合防治

浅谈仔猪腹泻的原因及综合防治

山楂 开 胃精 、穿 心 莲 散 等 可 健 胃开 脾 、清 热解 毒 的 散 剂 。治
疗 :建 议 整 群 用 2种 以 上 抗 菌 素 拌 料 或 饮 水 添 加 .磺 胺 、庆 大 、氟 苯 尼 考 、复 方 氧 氟 沙 星 等 可 交 替 使 用 ;重症 不 食 者 用
上 药 肌 肉 注 射 ,2剂 , d ,连 3 ~ 5 d ;重 症 脱 水 明 显 的 仍 需 静 脉
生 .显 著提 高仔 猪 成 活 率 。
重 肌 肉注 射 或 口服 , 配 合 补 液 盐 腹 腔 注 射 效 果 更 佳 。 ( 2 )
仔 猪 白痢 。预 防 : 以调 配母 猪 日粮 、改 善 母 乳 质 量 人 手 。增
关键 词 :仔 猪 腹 泻 ;致 病 因素 ;母 源 抗 体 ;防 治
包 括 猪 大 肠 杆 菌 ;猪 梭 菌 性 肠 炎 ;猪 痢 疾 蛇 形 螺 旋 体 ( 猪 痢疾 )病 ;猪 沙 门 氏菌 病 。
2 . 1 . 1 猪 大 肠 杆 菌
致 病 原 为 大 肠 杆 菌 。革 兰 氏 阴性 菌 ;显 症 即最 常 见 的 仔 猪 黄 、 白 痢 , 仔 猪 水 肿 病 。仔 猪 黄 痢 ,高 发 群 1 ~ 3 日龄 仔
化 。 主 要 用 抗 菌 素 治 疗 ,轻 症 口服 、 重 症 肌 肉 注 射 。磺 胺 、 庆 大 、 卡 那 皆 可 ,用 量 按 药 物 标 签 说 明 ,2剂, d ,连 3 ~ 5 d , 不 超过 5 d ; 口服 葡 萄 糖 和 碳 酸 氢 钠 混 合 液 , 1剂, d ,连 3 ~ 5 d ; 每 头仔 猪 口服 大 黄 苏 打 片 1 ~ 2片 或 健 胃消 食 片 1片 , 可 助 消 化 ;收敛 止 泻 可 口服 石 榴 皮 煎 剂 或 辣 蓼 注 射 液 肌 肉 注射

仔猪流行性腹泻毕业论文

仔猪流行性腹泻毕业论文

仔猪流行性腹泻毕业论文标题:仔猪流行性腹泻及其防控研究摘要:仔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猪类疾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通过对仔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病理变化以及防控措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仔猪流行性腹泻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消化道传播,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消化道黏膜损伤和腹泻。

针对该疾病,可采取生物安全措施、环境改善、疫苗注射等综合防控策略,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本论文可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控制仔猪流行性腹泻的依据。

关键词:仔猪,流行性腹泻,病理变化,防控措施引言:仔猪流行性腹泻,也称为新生猪腹泻,是一种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急性胃肠道疾病。

此病可在仔猪的早期阶段发生,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消化道传播,造成明显的腹泻,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和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对于仔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病理变化以及防控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仔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仔猪流行性腹泻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消化道传播。

可通过猪只之间的接触、粪便污染的饲料、水源等途径感染。

此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对于仔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特别是在冬季或寒冷地区,该疾病更容易传播和暴发。

二、仔猪流行性腹泻的病理变化仔猪流行性腹泻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消化道黏膜损伤和腹泻。

病毒感染后,会导致小肠黏膜细胞的破坏和消融,使得肠道吸收功能下降,腹泻现象明显。

同时,腹泻导致电解质平衡的失调,影响了体内液体的平衡,导致猪只脱水和全身衰竭。

三、仔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控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仔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生,可以采取如下防控措施:1. 实施生物安全措施:严格控制猪只流动,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加强对猪舍、饲料、水源和器械的消毒,保持环境的清洁和无害化。

2. 改善猪舍环境:保持恒温、干净、通风良好的饲养环境。

合理调节饲料的营养配方,增强仔猪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浅谈仔猪腹泻病因及其防治

浅谈仔猪腹泻病因及其防治
冰 冻 即 未 经
蒸 熟 的 豆 制 品 。料 中维 生 素 、矿 物 质 缺 乏 等 也 可 导致 仔 猪 腹 泻 。
3 诊 断 要 点
要 时 隔 离 ,避 免 相 互 传 染 。一 旦 发 病 要 具 体
情 况 具体 分析 ,以作 出正 确 的判 断 和处 理 。
实做 好 防 疫工 作 ,在 仔 猪 时 获 得 被动 免 疫 ;
( 5 )减 轻 断 奶 仔 猪 应 激 , 饲 喂 适 合 的 饲 料等 。
4 . 2 治 疗
和 身体 中毒 而 死 亡 。
2 病 因分 析
( 1 )猪 圈寒 冷 、 潮 湿 、污 秽 不 洁 、密 集 饲 养 .机 体 受寒 感 冒等 : ( 2 )妊 娠 母 猪 饲 料 过 差 ,导 致 母 猪 营 养 不 良 .进 而母 乳 中 球 蛋 白含 量 高 引 起 消 化 机 能 障碍 导 致 腹 泻 : ( 3 )新 生 仔 猪 允 食 初 乳 过 晚 、乳 量 不 足
状 :起 初 仔 猪 粪 便 稀 薄 ,仔 猪 不 断 排 粪 ,后
转 为 水 状 。粪 中 混 有 粘 液 , 粪 便 多 呈 淡 黄
色 、灰 黄 色 或 绿 色 .伴 有 酸 臭 、腥 臭 、腐 臭
味 ,严 重 时肛 门 张 开 , 粪 水 呈 喷 泄 状 涌 出 , 不 时 呕 吐 .1 ~ 2 d后 体 重 极 度 下 降 ,常 因脱 水
o t t O 、 o 0 t O
( 1 )抗 菌 消 炎 ,调 整 胃肠 机 能 ,补 液 解 毒 :选用 新 霉 素 、博 落 回 、磺 胺 、 喹诺 酮 等
消 炎 药 .辅 以 助 消 化 的 酵母 片 、大 黄 片 、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 郑秋明 浙江省嵊州灯塔种猪公司 地址:嵊州市三界镇沈塘村 邮编:312452

摘要:仔猪腹泻是现代规模化、集约化养猪生产条件下的一种常见的多因素性疾病。该病是目前最为严重的仔猪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急、治愈率低和死亡率高等特点,给养猪业生产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在规模化猪场的工作实践中,现将该病的发病原因、预防和治疗措施做如下总结。 关键词:仔猪腹泻;发病原因;防治措施

随着我国养猪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仔猪腹泻性疾病是仔猪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疾病。如果不能够做出及时的合理治疗和预防措施,则会导致猪场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提高。据有关资料统计数字表明,30KG以下的仔猪全年平均发病率可达46.5%,死亡率可达10.3%,由腹泻引起的仔猪死亡数占仔猪死亡总数的39.8%,其中哺乳仔猪至断奶前发生腹泻而引起死亡的约占20%—25%。由此可见,仔猪腹泻对养猪业的发展危害之大,造成的经济损失之巨大。为了提高养猪的整体优化效益,如何有效的防治和控制仔猪腹泻以及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已成为养猪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1、 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 1.1、 传染性腹泻 引起仔猪腹泻的传染性因素主要包括病毒性腹泻、细菌性腹泻和寄生虫性腹泻。其中病毒性腹泻主要是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等。细菌性腹泻常见的有黄痢、白痢、红痢、副伤寒和猪痢疾等。寄生虫性腹泻以球虫病和蛔虫病比较多见。 1.1.1、病毒性腹泻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以呕吐、严重腹泻、失水和10日龄以内仔猪死亡率极高为特征,5周龄以上猪的死亡率很低,成年猪几乎没有死亡。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常呈现地方性流行。患病仔猪突然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胃内充满凝乳块,胃内粘膜出血、肠壁变薄发亮,充满泡沫状液体和未消化的凝乳块。随着日龄的增长,其死亡率逐渐降低。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肠道疾病,其特征为呕吐、腹泻和脱水。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都能感染发病,多发生在寒冷季节,特别是12月和翌年1月发生最多,传播速度快,但病死率低。 猪轮状病毒病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以2-5周龄仔猪多发,病猪开始食欲缺乏,精神萎靡,常有呕吐,继而发生腹泻,粪便水样,呈黄色或暗黑色,持续2-4天。若无继发感染,死亡率一般在10%左右。 1.1.2、细菌性腹泻 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仔猪,以1-3日龄最为常见,死亡率高达70%以上,同窝仔猪发病率达90%以上,死亡率100%。该病发生率急,突然拉稀、排出黄色浆状稀粪,内有凝乳小块,很快消瘦,最后脱水而亡。 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一般发生在10-30日龄的仔猪。该病在饲养管理及猪舍卫生条件差,气温多变,阴雨连绵季节等情况下多发生,且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以排出乳白色或灰白色腥臭的糊状稀粪为特征。 仔猪红痢是由C型或A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仔猪急性、坏死性肠类疾病。主要侵害1-3日龄仔猪,7日龄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病。该病以排出浅红色或褐红色稀状粪便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快、病程短、死亡率高。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急性病例表现为败血症,亚急性型和慢性型以顽固性腹泻和回肠炎为特征。多发生在2-4月龄仔猪且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能发生,多雨潮湿季节发病较多。 猪痢疾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其特征为大肠粘膜发生卡他性出血炎症,有的进而发展为纤维性坏死性肠炎,以7-12周龄的仔猪发生较多,呈血性下痢。 1.1.3、寄生虫性腹泻 以球虫、蛔虫引起的腹泻较为多见,发生于20日龄以上的猪只,一般呈慢性发展,通常伴有食欲不振、呼吸困难、咳嗽贫血等症状,有的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或有体温升高,病猪发育不良、衰竭而死或成为僵猪。 1.2、 非传染性腹泻 引起仔猪腹泻的非传染性因素主要有仔猪生理性因素、饲养管理性因素、应激性因素等。 1.2.1、仔猪生理性因素 新生仔猪胃肠功能不健全,消化器官发育程度低,消化机能不完善,胃肠道环境的生态平衡脆弱,容易发生消化道感染。新生仔猪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预防疾病的能力主要是依赖母乳的被动免疫,若仔猪不及时以母乳中获得一定量的抗体,病原菌即可在肠道繁殖而达到致病水平。仔猪自身体温调节能力差,怕冷,对环境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25℃以上饲养有利于乳汁中的保护性抗体在肠道的正常移动,另外仔猪断奶进入保育期后由于饲料的改变,加上断奶应激和消化酶不全,易发生消化不良而引起腹泻。 1.2.2、饲养管理性因素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加大母猪饲料中的能量饲料比例,导致乳汁过于浓稠,乳脂含量高,造成仔猪胃肠道消化吸收机能紊乱而引起腹泻;其次饲料污染,营养不均匀都易引起仔猪发生腹泻;另外,仔猪开食后,如果不及时补料供水,会导致仔猪误食粪尿污水而感染细菌从而发生腹泻。 1.2.3、应激性因素 断奶后母仔猪分离,合群,食物改变,阉割,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等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最易导致仔猪因采食量下降、消化不良而发生腹泻,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导致仔猪死亡,发生发育迟缓。 2、 仔猪腹泻的鉴别 2.1、根据临床症状判断 白痢粪便为白色或灰白色,有腥臭味;红痢粪便为红色或红褐色并含有坏死组织碎片;黄痢粪便为黄色或淡黄色,内含凝乳状小片,有腥臭味;猪副伤寒腹泻初便秘后腹泻,粪便中多含有半透明胶冻样、血液、凝血块,呈咖啡色或黑红色;流行性腹泻粪便开始黄色、粘稠,后变成水样并混有黄白色凝乳状块,有呕吐运动僵硬;猪轮状病毒病腹泻的粪便以黄色、白色到黑色;猪传染性胃肠炎粪便水样呈黄色、绿色、白色,恶臭或腥臭。 2.2、根据剖检结果判断 通过剖检肠系膜糜管,若里面无脂肪则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轮状病毒引起;肠浆膜表面发绀者多为梭菌性肠炎,透明样多为猪传染性胃肠炎;肠粘膜明显出血或淤血者为沙门氏菌病和梭菌性肠炎,有纤维样坏死者为球虫病。 2.3、根据发病日龄判断 仔猪首次发生腹泻的日龄可大致判断出病因,出生后1-3日发生的腹泻可能是大肠杆菌或梭菌性肠炎引起的。球虫性腹泻最早发生于5-7日龄。地方流行性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性肠炎、猪痢疾、沙门氏菌病引起的腹泻常发生在1周龄以后。各种日龄的仔猪发生急性严重腹泻的是地方流行性传染性胃肠炎,无明显发病时间并可感染各种日龄仔猪的不太严重的腹泻可能是由大肠杆菌病和轮状病毒性肠炎引起的。 3、 仔猪腹泻的防治措施 3.1、传染性腹泻的防治 3.1.1、病毒性腹泻 尚无有效治疗药物,可采取用免疫母猪,使仔猪吃母乳而产生被动免疫。对患病仔猪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如口服补液盐,投服止泻剂适用磺胺类抗菌药物和氟哌酸等抗生素进行治疗,可防止继发感染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和碳酸氢钠治疗脱水和酸中毒。另外供给大量清洁饮水和易消化吸收的饲料,加强消毒,做好猪舍清洁卫生,加强饲料管理,一般都会收到良好效果。 3.1.2、细菌性腹泻 在发病初期,仅出现下痢,尚有一定的食欲与饮欲,可在肌肉或皮下注射一些抗菌药物,如土霉素长效注射液、恩诺沙星、痢菌净、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青霉素、链霉素及磺胺类药物等。如果单独用药效果不是很明显,可采取一些联合用药,如肠炎净—青霉素钾、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氟本尼考—地塞米松等。同窝中有一头发病,应全窝同治。 在发病中期,对不吃不喝而脱水的仔猪应及时补充体液。可选用2%的葡萄糖补液盐,口服或腹腔注射,在补液的同时给仔猪补充微量元素可提高疗效。同时在饲料和饮水中加入适量抗菌药物,让其自由采食饮水并加强护理。 在上述治疗的同时应搞好猪舍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保持圈舍干燥通风,并注意防寒保温,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给仔猪创造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 3.1.3、寄生虫性腹泻 制定合理的驱虫程序是防治该类疾病发生的基础。怀孕母猪应在产前3个月和产后1周进行驱虫,后背、空怀母猪每年驱虫3—4次,30—70日龄的仔猪应驱虫1—2次。经常清扫猪舍,保持干燥通风,将粪便集中到粪便池发酵消毒。 3.2、非传染性腹泻的防治 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严格控制引种,抓好母猪产前产后和仔猪的饲料管理和护理,新生仔猪要注意及早哺喂初乳和防寒保暖,保证仔猪饲料的营养性和适口性并有助于消化吸收,提供大量清洁卫生的饮水,及时清除粪便,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减少各种应激刺激,同事加强母猪产前产后的预防免疫等,以上措施均能有效地减少仔猪腹泻的发病率。 4、 总结 对于仔猪腹泻应采取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在生产实践工作中,应根据仔猪的生理特性经行科学饲养管理,抓好生产中的每个环节细心护理,减少应激刺激,合理使用药物。对于疾病的发生,要详细分析原因,根据疾病的发生特性鉴别该类疾病,及时对症治疗,采取抗菌、止泻、助消化和补充体液等综合性措施,实践证明这些防治措施对于控制仔猪腹泻的发生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第四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46-216 【2】 韩俊文.养猪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1999,146-149 【3】 徐翠红.胡桂霞,仔猪腹泻的病因与防治措施,中国畜牧种业,2009,2:60-62 【4】 罗应良.杨玉山.李志敏.仔猪腹泻综合征的防治措施,中国畜牧种业,2009,1:60-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