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鉴赏
《诗》韩国电影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诗》中承受苦难的都是女性。
少女因为六个男孩的性侵犯而自杀,成了男性欲望的牺牲者;而他的父亲是缺席的,母亲承担了丧女之痛和来自社会,学校,加害者家属各方的压力;六位家属中只有美子一位女性,其他五位都被赋予了父亲这一极具男权色彩的身份,在多次交谈中,他们态度轻松,关注的始终是如何用用金钱和权力来保护自己的儿子,对儿子的犯罪行为从未进行过评价,而美子则遭受来自金钱压力和罪恶感的双重煎熬。
可悲的是这些女性都没有能力改变这一现状,少女不堪凌辱投河自尽;母亲迫于压力只能被金钱所收买;其他家属拒绝向美子提供经济上的帮助,身体还是成了她唯一的武器,用身体满足男性畸形的欲望来决绝困境,这似乎成了女性一个千百年来不变的悲剧宿命。
那么,美好何在?《诗》是一个探寻美的电影。
电影中诗成了美的隐喻,美子一度直接表达了她对诗的看法:“爱诗就是去寻找美丽的东西。
”既然诗象征着美好,美子写诗就是一个艰难的探索美的历程。
美子一直无法写出一首诗,说明她的生活中没有美好。
那美好究竟是什么?亲情?友情?爱情?李沧东用《诗》不断打破了人们对美好的传统看法。
亲情并非都是美好的:美子和女儿的关系冷淡,她不愿对女儿坦承自己的病情,即使在无法支付巨额赔款的情况下也不愿向女儿救助;电影中美子和孙子有多场对手戏,大部分孙子处在前景的中心位置,美子即使处于前景也往往背对观众,暗示了美子对孙子的无限溺爱,可是她的溺爱让孙子失去了基本的道德准则,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甚至在面对死者的照片时还能镇定自若。
友情并非都是美好的:六个好友共同对少女进行性侵犯,这样的友谊是可怕的;美子和其他五位父亲暂时结成了一个同盟,建立了暂时的友谊关系,这种友谊的成因是为了用金钱和权力收买受害者的母亲,友谊的内部是其他几位父亲拒绝对美子这样一个孤苦的老人提供帮助,谁会认为这样的友谊是美好的?爱情并非都是美好的:脸部瘫痪的老头对美子心存爱慕,所以平日小气的他会偷偷塞钱给她,可是脆弱的爱情战胜不了欲望,老头提出的性要求不仅让爱情面目全非,还演变成一场对金钱的勒索。
影视鉴赏 第十五章 韩 国 影 片

PART
01
佳片 春夏秋冬又一春
春夏秋冬又一春
名片档案
片名:春夏秋冬又一春 时长:103分钟 上映时间:2003年 导演:金基德 编剧:金基德 摄影:白东铉、朴钟哲 主演:金基德(饰成年后的小和尚)、吴英 秀(饰老和尚)、金英民(饰小和尚)
春夏秋冬又一春
知识拓展
《春夏秋冬又一春》是由金基德执 导,金英民、吴英秀、金基德主演的一 部韩国电影。
影片将故事的情节也定格在不同的 季节里,发生在春天里的罪恶和救赎, 夏天里的欲望与放纵,秋天中蕴含的爱 与恨,冬季里的哲学与反思,再到春的 延续,生生不息。
春夏秋冬又一春
一、剧情简介
人生庵里住着一老一小两个和尚。 小和尚天真无邪,老和尚睿智寡言。小 和尚顽皮好奇,缚重石于小动物;老和尚 看在眼里,不动声色,缚重石于小和尚。 “如果他们死了,这块石头将永远压在 你的心上。”
春夏秋冬又一春
二、影片鉴赏
该影片以一个小和尚的成长故事阐 述了人生如四季循环不息的道理。该影 片按照四季分成四个章节,细致表现了小 和尚在从孩童逐渐长大成人乃至慢慢变 老的过程中所经历过的种种七情六欲:小 时候贪玩杀生、年轻时初尝爱情、中年 时杀妻,以及归老时在寺院里苦修。
非常感谢您的收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韩国版2015刺青影评解析

韩国版2015刺青影评解析
昨天看了《刺青》,这不算是部新片,其实很早就有听过这部电影,但是直到昨天才从头到尾完整的看了一遍。
我这个人很少会对电影写些什么,我总认为,电影都是假的,看完,无论剧情怎样,哭或笑,都是虚拟的,过去就过去了。
但是看完这部,却很想说点什么,也许是看之前,其他人的评论或多或少的影响了我,所以我是带着一些评论去看的,没想到看完之后,反而有了自己的想法。
这是一个讲述同性恋的故事,但是却是一个很让人心疼的故事。
主人公有两名,竹子和小绿。
故事围绕刺青展开,竹子是一家刺青店的老板,她认为,每个人的刺青都代表着一个故事,所以她会根据每位客人的特点,来为他们设计刺青。
小绿是一名webgirl,也就是我们印象中的那种情色视讯聊天。
这两个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人,在小绿某天来到竹子的刺青店后改变。
这部片子,贯穿始终的,是一种浓厚的孤独。
渴望被人记住的小绿,因内疚而背负起弟弟整个人生的竹子。
两个孤独的人走到一起,总是碰撞出淡淡的悲。
空旷的草地上,拿着电话自言自语的小小绿;视讯那边,抱着双膝,哭着哼唱童年记忆歌谣的小绿,还有这边捂着头流泪的竹子;以及突然发现原本以为喜欢自己的人不是竹子,瞬间崩溃痛哭的小绿,是那么的忧伤。
这不是一部有着波起伏剧情的电影,但却让我印象十分的深刻。
我想,、个体会到其中孤单的人,大概都会为剧情而感伤过。
这部电影,需要用心去看。
《2024年从电影三元素探析韩国现实题材改编电影》范文

《从电影三元素探析韩国现实题材改编电影》篇一一、引言韩国电影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以其独特的现实题材改编电影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关注和赞誉。
这些电影不仅反映了韩国社会的现实问题,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真实。
本文将从电影的三大元素——剧情、演员表演和电影技术出发,对韩国现实题材改编电影进行深入探析。
二、剧情元素1. 主题选择韩国现实题材改编电影的主题往往聚焦于社会热点问题,如家庭矛盾、职场竞争、教育问题、性别歧视等。
这些主题的选择使得电影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2. 剧情结构韩国电影在剧情结构上往往采用紧凑、流畅的叙事方式,通过精彩的情节设计,将观众带入故事中。
同时,剧情发展常常以人物关系为纽带,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情感描绘,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
3. 故事背景韩国现实题材改编电影往往以真实事件为背景,通过艺术加工和创作,将故事情节呈现得更加生动和丰富。
这种以真实为基础的创作方式使得电影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三、演员表演1. 角色塑造韩国演员在现实题材改编电影中常常需要塑造具有复杂性格的角色。
他们通过精湛的演技,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呈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角色的情感世界。
2. 情感表达演员在表演过程中需要充分表达角色的情感,包括喜怒哀乐等。
他们通过细腻的表演技巧,将情感传达给观众,使观众能够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四、电影技术1. 摄影技术韩国现实题材改编电影在摄影技术上常常采用高超的摄影技巧,如运用长镜头、跟镜头等手法,将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呈现得更加生动和真实。
此外,电影还注重画面的美感和视觉效果,使观众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能享受到视觉盛宴。
2. 音效与配乐音效与配乐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韩国现实题材改编电影在音效与配乐上常常注重与剧情和人物情感的契合,通过精准的音效设计和动人的配乐,将观众带入故事情境中,增强观影体验。
五、总结韩国现实题材改编电影在剧情、演员表演和电影技术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水平。
韩国电影向日葵观后感

韩国电影向日葵观后感《向日葵》是由韩国导演金基德于2006年执导的一部剧情电影。
该电影讲述了朝鲜时代,韩国人居住在大约150个岛屿上的悲惨故事。
这部电影是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的,以其真实而残酷的描绘而闻名。
观影后,我深受震撼,对这部电影的深思不已。
电影的主人公是一对年轻夫妇,他们从大陆迁居到一个东小岛上。
他们的梦想是在这个遥远的岛屿上开设一家小酒馆。
作为新来者,他们遭到了当地人的歧视和欺凌。
这种歧视不仅来自于当地居民,还来自于政府和军队。
为了生存,夫妇们不得不屈从于当地权势集团的压力,为他们做苦力。
电影通过夫妇们的努力,展现了朝鲜时代庶民的生活困境。
他们不得不在恶劣的环境中劳作,甚至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
整个岛屿都被当地权势集团控制,民众的生活几乎完全受他们支配。
这种权力的滥用和不公平的待遇使我深感愤慨。
在整个电影中,对权力滥用的描绘非常真实和无情。
导演通过拍摄当地居民的生活场景,展示了他们的贫困、无助和无望。
军队驻守在岛上,他们经常强迫岛民做军粮和进行勤务,而军队官员则享受着他们的权力和地位。
这种对普通人残酷的压迫和剥削揭示了那个时代的黑暗面。
《向日葵》的故事情节充满悲剧性,但也有一些令人感动的片段。
在电影中,夫妇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终于在岛上开设了一家小酒馆。
尽管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难,他们仍然坚守自己的梦想和信念。
这种顽强的精神令人敬佩,也给了观众一丝希望。
电影的另一个亮点是其出色的拍摄和表演。
尽管故事背景在朝鲜时代,但导演通过精心的布景和道具,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特定的时期。
演员们的出色表演也为电影增添了许多情感和震撼力。
电影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之一是一个高悬悬崖的镜头。
在那个场景中,夫妇们试图逃离那个岛屿,他们望着悬崖上方的灿烂太阳,希望能找到新的希望和自由。
这个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象征着人类对自由的追求和对不公正的反抗。
《向日葵》这部电影以其真实的历史背景和残酷的描绘赢得了许多观众的赞誉。
韩国情感电影《失乐园》剧情介绍解说词

韩国情感电影《失乐园》剧情介绍解说词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部韩国情感电影。
男主工藤是一家出版社的高级编辑,他的妻子铃木松美为陶制品做设计,他们还有一个在医院里工作的女儿,他们的女儿由于平时工作繁忙很少回家,工藤渐渐的感到家庭生活乏味,夫妻之间总是客客气气的,就像对待客人一样。
时间一长,工藤感觉对妻子有些厌倦,他们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加深,工藤对这样的婚姻生活感觉很是疲惫。
没过多久工藤就认识了女子百惠,百惠是一个业余书法教师,她气质高雅,而且还是个聪慧的女人,可惜百惠嫁了一个毫无情趣的医生作为自己的丈夫,平时丈夫大野总是冷冰冰的,也很少有时间陪伴百惠,这让百惠觉得孤独寂寞,因为她被自己的丈夫冷落了,这也导致两人的婚姻变得空虚,于是她决定找别人排解心中的寂寞,就这样两个对爱情仍然有渴求的人,经历了婚姻的平淡,再次尝到了激情的甜头后,便开始一发不可收拾,他们越来越对彼此有感觉,也越来越觉得无法分开,可是百惠的丈夫并不愿意离婚,她要百惠被婚姻的牢笼禁锢,让百惠永远背负偷情的罪名,另一边工藤的妻子提出了离婚,但是工藤感觉愧疚,他没有勇气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虽然他和百惠不能光明正大的相爱,但是他们却有着一种默契,那就是都没有想过要和对方结婚,他们的恋情被发现后,选择用特别的方式解决。
在一番思考之后,他们最终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决定,在爱的巅峰状态下,一起结束自己的生命,影片结束。
如果两个真心相爱的人,又怎么会在乎世俗的闲言蜚语呢?但是得到爱情
之后,却选择与之俱焚,这样的选择未免有些让人伤心,爱情本就应该是甜蜜可爱的,如果这样的爱情出现在你的世界里,你会怎样做出选择呢?今天介绍的电影就到这里,有喜欢的可以留言点赞评论,我们下期再见。
燃烧韩国电影深度解析

燃烧韩国电影深度解析燃烧是一部由韩国导演李滋演执导的电影,该片于2018年上映,经历了韩国、戛纳等多个国际电影节的角逐,最终斩获韩国电影大奖最佳电影奖项。
燃烧这部电影让观众们体验了一个破碎而又复杂的人性故事,下面我们将从故事情节、角色塑造和电影风格三个方面进行深度解析。
一、故事情节燃烧讲述的是三个主要人物的故事,分别是背负着罪恶感的俊泽、同时爱上俊泽的艺高以及被俊泽所伤害的少女池恩。
影片通过三个主要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向观众展示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其中包含着自我救赎、人性复杂等主题,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断思考、揣摩。
二、角色塑造在此电影中,每个角色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品格。
俊泽被塑造为一个对内心感觉和情感保有距离的人,他的内心复杂但外表却极为冷静,使得观众一直徘徊在这种阴翳和明亮之间。
艺高则是一个充满爱心又带有独立自主个性的女孩,她在爱情和人生中经历了许多的痛苦,但仍然保持着温暖的心态。
池恩则是一个深受伤害的少女,她的家庭背景和特殊的经历让她的性格异常矛盾,在被扭曲的人生环境下,她依旧能够拥有不被腐蚀的美好向往。
三、电影风格燃烧的电影风格非常独特,它巧妙地运用了意识流的手法来展现内心复杂和矛盾的人物形象,在情感上使得观众更能深入地了解角色。
同时,电影还采用了非线性叙述的方式,将情节的前后顺序进行了颠倒,让观众在情节层面上参与了进来,其悬念和反转更在情节上深入印象观众。
总之,燃烧是一部非常具有深度的电影,它不仅展示了强烈的情感冲击,还在故事情节、角色塑造以及电影风格上都表现得非常出色。
它让观众感受到了生命、爱情与压抑对人类的影响,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深入思索,真正意义上体验了电影所传递出来的意义。
韩国电影 奸臣

韩国电影奸臣韩国电影《奸臣》是一部于2010年上映的历史剧情片,由刘亚仁执导,李政宰、强东健和柳俊烈等人主演。
影片以朝鲜王朝末年为背景,讲述了权力斗争和背叛的故事。
通过深入剖析人性的复杂性,电影展现了权力的腐败和个人欲望对人性的扭曲影响。
电影的主角是朝鲜智正大夫强瑞庆,他是国王正祖的亲信和顾问。
然而,强瑞庆逐渐陷入了权力的漩涡中。
他被诱惑,被背叛,最终变得堕落不堪。
影片刻画了他深入权力核心并不断向下堕落的过程,展现了人性的黑暗面。
《奸臣》通过对朝鲜王朝末年政治斗争的描绘,以及人物的塑造,揭示了权力对一个人的摧毁力。
导演通过电影中角色之间错综复杂的互动,展现了权力斗争的复杂性。
影片中的角色都有自己的目标和动机,通过争斗,背叛和勾心斗角,他们不断试图通过权力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影片中的人物形象精心塑造,每个角色都有独特的性格和动机。
强瑞庆作为主角,他开始时是一个道义高尚的人,但随着他逐渐获得权力,他逐渐迷失了自我,被权力彻底腐化。
他成为了一个无情的统治者,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不惜背叛自己的朋友和亲人。
这种转变既让人不忍卒睹,也让人不禁思考最初的理想和权力的关系。
电影的叙事手法也令人印象深刻。
导演运用令人目不暇接的剪辑和大胆创新的切换手法,使得观众无法预测故事的走向。
这种戏剧性的展示方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得观众更加沉浸在故事的发展中。
另外,《奸臣》还揭示了一个社会的黑暗面。
在这个以权力为中心的社会中,个人的利益往往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
影片中的角色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不惜背叛他人甚至自己的亲人。
这种社会现象让人深思,引发了观众对人性和社会道德的反思。
除了叙事和人物塑造之外,《奸臣》还通过精心构建的场景和服装设计展现了朝鲜王朝末年的生活细节。
影片以精美的画面展示了当时的宫殿、街道和人们的生活环境,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
纤细的笔触刻画了朝鲜王朝末年的画面,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和观众的代入感。
总的来说,韩国电影《奸臣》以权力斗争为主线,通过对主角强瑞庆由正直到堕落的刻画,让观众深思权力对人性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国战争片《向着炮火》观后感1200字
最近看了一部韩国战争片《向着炮火》,感触颇深。
故事改编自1950年在朝鲜战争中浴血保护家园的“学生兵”的感人事迹。
1950年8月,朝鲜人民军一路南攻大韩民国,被逼得没有退路的韩国决定集中所有兵力死守关系战争命运的洛东江战线,等待联合军的救援。
守护浦项的姜锡泰的部队就在此时接到了死守洛东江的命令,但是浦项此时已成为了战火前线不能放弃。
姜锡泰只好留下71名学生兵在此,并任命唯一上过战场的吴长范为队长,带领七十名稚嫩的学生兵守护家园。
与此同时,朝鲜人民军的精锐部队正在向浦项进发,浦项命悬一线。
但是最开始少年意气的学生兵们没有意识到危险的逼近,他们还沉浸在战争所带来的刺激感觉中。
然而被夜半枪声惊醒后的他们开始思考如何守护浦项,保护自己。
经历不和、争吵、斗殴,学生兵们终于用自己的生命守住浦项,并且歼灭了劲敌。
电影中有太多令人落泪的微小镜头,它们痛斥战争的无情冷酷,反映出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电影中,学生兵队长吴长范寡言少语,但是有大量因思念母亲而产生的内心独白,“母亲,我今天打死了一个人民军。
母亲,我不理解为什么要打仗,朝鲜人民军不是想画像上画的那样长着獠牙,他们用和我们一样的声音呼唤着母亲。
”我们看到了一个兵面对战争的迷惑和无奈。
电影中有这样一幕让我印象最深,学生兵们半夜被枪声惊醒后全副武装出去勘察,他们出于保护自己的本能而用乱枪扫射死了一支巡夜的朝鲜人民兵,枪声过后,朝鲜人民兵中只剩下一个人在垂死挣扎,他嘴里喃喃叫着母亲,这引起了吴长范的恻隐之心。
但是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他回望了身后那些稚嫩的脸庞,最后还是开了枪。
这件事几乎成为了吴长范心里的巨大阴影,他不断地对记忆中的母亲诉说:“母亲,这是为什么?战争多么无情,同样是生命,有些人毫发无伤的享用胜利的果实,有些人却用躯体筑起战场的城墙,至死都说不清自己拼上了性命是为了什么。
”就是这样一个细节深深打动了我,开始的我还迫切的渴望看见韩国军队大破敌军的气势,但是此时,我知道无论是哪方胜利,那些流过的鲜血也会把战胜带来的些许喜悦完全淹没,战争就是让所有的人流眼泪,无论成败,因为失去的就真的再也找不回来。
这部影片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它没有从历史的角度去评判这场战争的对错,而是从纯朴简单的学生兵的视角去看战争带来了什么。
在姜大尉赶来救援前,学生兵们用生命阻止了敌人前进的铁蹄,这真的是一队出色的学生兵,就是他们歼灭了久经战场的精锐部队。
但是我想,杀人后的学生兵们心情一定矛盾复杂,恐怕
连重创敌军的快感也没有吧,因为就在他们进入战斗状态的那一刻起就已注定他们开的每一枪的结局都会是残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没有选择。
回想起影片的种种,心情再次变得沉重。
老实说,我们是幸福的一代,在和平年代成长,没有经历过战火带来的兵荒马乱,再多的文字描述或是影片重现,给我们的至多是视觉上的冲击,以及面对惨烈死伤的悲伤情绪,只有真正经历战争年代的人才能够在心灵上产生共鸣,因为他们亲身感受了那种生死一线的悲怆。
而我们这些幸运的人能做的就是好好珍惜当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