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第三章地图制图综合
地图制图综合解读

二、概括
• (一)制图物体的形状概括 • (二)制图物体数量特征的概括 • (三)制图物体质量特征的概括
(一)制图物体的形状概括
• (1)定义 删除制图对象不重要的碎部,保留或适当夸 大其重要特征,使制图对象构成更具有本图 特性的明晰的轮廓。 (2)形状概括的方法 制图物体的形状概括通过删除、合并、夸大、 来实现。
• 制图物体质量特征指的是决定物体性质的特征。 用符号表示物体的方法,不可能对实地具有某种差别的 物体都给以不同的符号,而是用同样的符号来表示实地上 质量比较接近的物体,这就导致地图上表示的物体的分类 和分级。 随着地图比例尺缩小,图面上能够表达出的制图物体的 数量越来越少,这也需要相应地减少它们的类别和等级。 制图物体的质量概括就是用合并或删除的办法来达到减少 分类、分级的目的。 质量概括的结果,常常表现为制图物体间质量差别的减 少,以概括的分类、分级代替详细的分类、分级,以总体 概念代替局部概念。
选取类型
• 选取分为类别选取和级别选取。 • 类别选取受地图用途的限制,是地图内容的设计任 务; • 级别选取,即在同类物体中选取那些主要的、等级 高的对象,舍去次要的等级低的那部分对象。 • 为克服级别选取的主观性,确保同类地图所表达的 内容得到基本统一,使地图具有适当的负载量,需 要拟定出用数量术语确定的选取标准,通常采用资 格法和定额法。
选取标准
• 1、资格法 资格法是按照一定的数量或质量标志作为选取的标准(资 格)而进行选取的方法。 制图物体的 数量标志 和 质量标志 都可以作为确定选取 资格的标志。 (1)优点 资格法标准明确,简单易行。 (2)缺点 ◇资格法只用一个标志作为衡量选取的条件,然而,一个 标志常常不能全面衡量出物体的重要程度。 ◇按同一个资格进行选取无法预计选取后的地图容量,很 难控制各地区间的对比关系。
地图综合

第七章地图综合(generalization)(地图概括):是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制图区域等地理特点、采取一些方法和手段、以概括的、抽象的形式,把制图对象(空间信息)中最主要的、最本质的信息提取出来,把次要的、非本质的信息舍去形成新的空间概念或知识的过程。
影响地图综合的主要因素(重点)一、地图用途的影响,地图的用途和主题是地图综合的主导因素(目的综合)二、地图比例尺的影响三、制图区域地理特征的影响四、数据形式和质量的影响五、地图符号(图解限制)的影响:符号的形状、大小和颜色三要素直接影响地图的负载量,并制约着综合的程度。
§7-3 地图综合的主要方法(重点)一、地图内容的取舍:分为类别取舍和级别取舍两种情况,即有两个取舍的概念。
类别选取:指在资料地图中选取有关的、重要的、本质的事物或现象表示到新编地图上来,而舍去其无关的、次要的、非本质的东西,不将其表示到新编地图上。
级别选取:指在同一类对象中选取主要的、等级高的要素,舍弃次要的、等级低的要素。
地图内容选取主要解决的三个问题:选取程度,选取标准,选取顺序二、制图对象的概括(化简)1.地物形状的概括(外部轮廓的简化和内部结构的简化)2.数量特征的概括(可通过数量分级的减少进行对象数量特征的概括。
其结果:表现为数量标志由详细变得概略。
)3.质量特征的概括:指决定物体性质的特征。
三、地物的位移:随着地图比例尺的缩小,以符号表示的各个物体之间相互压盖,模糊了相互间的关系(甚至无法正确表达),需采用图解的方法加以正确处理,即采用“位移”的方法。
基本原则:尽量保持自然地理要素和重要的地物位置正确;移动人文地理要素和其它次要地物的位置。
实质:经过概括后的地图:以概括、抽象的形式,表示出制图区域最主要的事物和最本质的特征。
制图对象的概括(化简):指对客观事物的形状、数量和质量特征进行化简。
形状化简:是去掉轮廓形状碎部,保留或夸大重要特征;数量和质量特征的化简:就是减少分类、分级的概念。
地图学考试题

第一章地图学概论一、判断题1、地图、航空像片、风景画都具有可量测性。
×2、地图上表示各种信息是通过特殊的地图符号系统来实现的。
√3、地图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核心。
√4、地图上通常用地图符号的图形、色彩的变化来表示事物的质量特征;用地图符号的尺寸变化来表示事物的数量特征。
√5、1:150万普通地图称为地形图。
×6、普通地图是以表示某一项或几项要素为主的地图。
×7、高程基准面和理论深度基准面是重合的。
×8、海洋部分的水深是根据"平均海水面"自上而下计算的。
×9、山头等高线与凹地等高线相套,则相套的两条等高线同高。
√10、石油输出图中,主要采用的表示方法是运动线法。
√11、在计算机制图的条件下,地图原图编绘和地图出版准备仍有严格界限。
×12、地图制作的方法通常为实测成图和数字制图。
×13、编绘成图的主要过程可分为编辑准备、编绘、清绘、制印四个步骤。
√二、选择题1、现代地图学体系由理论地图、地图制图学和_应用地图学_ 三大部分组成。
a、地图的分析b、地图制印学c、应用地图学2、地图按内容分类,可分为____b_____ 和专题地图。
a、地形图b、普通地图c、专门地图3、地图的内容包括____c______。
a、地理要素、自然要素、数学要素b、数学要素、自然要素、图外要素c、数学要素、图形要素、图外要素4、普通地图的内容要素包括___b_______ 。
a、数学要素、专题要素、图外要素b、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图外要素c. 地理要素、专题要素、图外要素5、水系可分为_____a____ 。
a 、海洋要素和陆地水系b 、河流,井、泉,湖泊c 、海岸,海底地貌6、地形图上蓝色表示____a______ 。
a 、水系b 、植被c 、地物7、土壤图的主要表示方法是_____a_____ 。
a、质别底色法b、范围法c、分区统计图表法8、数字化的主要两种方式为___c_______。
(完整版)地图学第三章

Cii = ( Bi+ Bi+1 ) / 2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3章 地图概括
等 选取间隔 距离分级
比
长短分级
数
> An
列
… B1 ~ B2 B2 ~ B3
Bn-2 ~ Bn-1 Bn-1 ~ Bn
C11
模
An-2 ~ An-1
C21
C22
式
…
… ……
A1 ~ A2
Cn-1,1
… Cn-1,2
Cn-1,n-1
⑴ 符合方根规律,尺寸缩小: C1 = 1 ⑵ 不符方根规律,尺寸相同 :
√ 线状 C2 = MA / MB
√ 面状 C3 = (MA / MB )2
⑶ 不符方根规律,尺寸不同 :
线状 C2 = ( SA / SB ) ·√MA / MB
√· 面状 C3 = ( fA / fB ) (MA / MB )2
⑷选取级x的调整可适当弥 补地理差异的影响。
河流选取指标
河流条数 指标
比例尺
NA NB
1:10万 → 1:25万 X=2 59 25 (24)
1:25万 → 1:50万 X=3 25 11(9)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3章 地图概括
§3 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 3.1 分类 —— 聚类或分群的过程
1. 层次归类 2. 数量分级 3. 等级合并 4. 降维转换 5. 分区选取
行化简 形状、数量、质量 概括的目的:突出制图对象的类型特征,
抽象出其基本规律,使用地图图形传递 信息,并延长地图的时效性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3章 地图概括
§1 地图概括概述
1.1 地图概括的性质
地图概括(generalization):也称制图综合,就是 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 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地图学复习要点归纳

地图学复习要点归纳第⼀章地图与地图学1.地图的基本特征:具有特定的数学法则(地图投影)——地球曲⾯到地图平⾯的转换;采⽤符号系统表⽰地物或现象——表现信息的语⾔⼯具对信息进⾏综合(制图综合)——解决复杂的海量信息和有限的平⾯容量的⽭盾2.地图的定义:地图是空间信息的载体,是将空间信息按特定的数学法则定位于平⾯,并经科学提炼和有机概括后以符号化的形式描述在平⾯上地图形。
3.地图的构成要素:数学要素,地理要素,辅助要素数学要素是地图数学法则的具体表现形式。
决定了地图上物体的分布位置。
(1)坐标⽹:地理坐标⽹:我们常说的经纬度就是⼀种地理坐标,它标定了物体在地球椭球⾯上的位置,可约略认为是物体在地球表⾯上的位置;平⾯直⾓坐标⽹:在⼤⽐例尺地形图上,还绘有棋盘状的⽅格⽹,俗称“⽅⾥⽹”,是地图上的平⾯直⾓坐标⽹,主要⽤于图上快速判定物体间的距离。
(2)⽐例尺:⽐例尺是指地图上线段长度与相应的实地长度之⽐,它标志着地图模型的缩放程度,通过它,我们才能将图上量测的距离换算为实地的距离。
(3)测量控制点:测量控制点是地图测量和绘制时的控制基础,只出现在⼤⽐例尺地形图上。
每个点都有准确的平⾯坐标和地⾯⾼程,是确定周围地物的控制和依据。
地理要素是地图内容的主体部分。
它表⽰了图区范围内各种⾃然和社会经济要素的分布、联系及变化状况,是地图使⽤者阅读的⽬标和主要信息。
辅助要素是⼀些帮助我们阅读和使⽤地图的⼯具,类似于产品的使⽤说明。
包括地图名称、图例、制作和出版单位、出版时间等。
4.地图分类(1)按照内容的不同,地图家庭有两⼤分⽀: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普通地图:各种基本地理要素(⽔系、地貌、⼟质、植被、居民地、交通⽹、境界等)齐全,且内容详细程度相对均衡,能满⾜多⽅⾯的应⽤需求,因⽽也是最基本的地图,是制作专题地图的基础地图。
专题地图:重在表⽰某⼀种或⼏种专题要素,这些作为地图主题的要素通常⽐普通地图中详细得多,包含了普通地图上所没有⽽属于专业领域特殊需要的内容。
地图学知识点(南京师范大学)

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地图: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裴秀制图六体:“制图之体有六焉:一曰分率,所以辨广轮之度也;二曰准望,所以正彼此之体也;三曰道里,所以定所由之数也;四曰高下;五曰方邪;六曰迂直,此三者各因地而制宜,所以校夷险之异也。
”3、裴秀制图六体的解释:分率为比例;准望为方位;道里为路程里数;高下(高程)、方邪(曲折)、迂直(迂回)是地形、道路形状对里程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天文经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位置,用天文经度和天文纬度表示。
2、天文经度:观测点天顶子午面与格林尼治天顶子午面间的两面角在地球上定义为本初子午面与观测点之间的两面角。
3、天文纬度:在地球上定义为铅垂线与赤道平面间的夹角。
4、大地经纬度:地面点在参考椭球面上的位置,用大地经度、大地纬度、大地高表示。
5、大地经度:参考椭球面上某点的大地子午面与本初子午面间的两面角。
东经为正,西经为负。
6、大地纬度:指参考椭球面上某点的垂直线(法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北纬为正,南纬为负。
7、地心经纬度:即以地球椭球体质量中心为基点,地心经度同大地经度,地心纬度是指参考椭球面上某点和椭球中心连线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y 。
在大地测量学中,常以天文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
8、大地控制网:大地控制网由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组成。
包括具有精确测定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典型的具有控制意义的点,它是测制地图的基础。
9、平面控制网:采用平面控制测量确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即大地经度(L)和大地纬度(B)。
其主要方法是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
10、三角测量:在平面上选择一系列控制点,建立三角网,经测量由已知推算未知。
制图综合的理论基础

为了补充说明地图上的某些信息,可以添加必要的注记,以 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地图内容。
03
制图综合的步骤与流程
确定制图目的和要求
01
02
03
明确地图用途
了解地图将用于何种目的, 例如规划、研究、教育等, 以便选择适当的内容和表 示方法。
确定地图主题
根据用途,确定地图的主 题或重点,以便在选择要 素和表示方法时有所侧重。
地图符号设计
根据地图内容,选择合适 的符号表示各种地理要素, 如点、线、面等。
地图内容概括
根据地图用途和比例尺, 对地图内容进行概括和简 化,突出主要特征。
地图色彩与注记
合理运用色彩和注记,提 高地图的可读性和易读性。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数据整合与处理
将不同来源和格式的数据进行整 合与处理,满足地理信息系统对
确定地图内容与要素
1 2
收集数据
根据制图目的和主题,收集相关的地理数据。这 可以包括数字高程模型(DEM)、卫星图像、人 口统计数据等。
选择要素
根据需求,选择要包括在地图上的要素,例如行 政边界、水体、交通网络等。
3
确定要素的表示方法
根据要素的特点和制图目的,选择适当的符号、 颜色和样式来表示各个要素。
02
制图综合涉及地图上所有要素的 处理,包括点、线、面等各类要 素的取舍、移位、夸大、缩小、 变形等操作。
制图综合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制图综合的目的是在有限的地图空间上,以合理的表达方式展示地图主题和重 点信息,同时保持地图的完整性和可读性。
意义
制图综合是地图制作的关键环节,它能够提高地图的质量和实用性,使地图更 好地服务于各种应用领域,如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
(完整版)地图学考试题

第一章地图学概论一、判断题1、地图、航空像片、风景画都具有可量测性。
×2、地图上表示各种信息是通过特殊的地图符号系统来实现的。
√3、地图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核心。
√4、地图上通常用地图符号的图形、色彩的变化来表示事物的质量特征;用地图符号的尺寸变化来表示事物的数量特征。
√5、1:150万普通地图称为地形图。
×6、普通地图是以表示某一项或几项要素为主的地图。
×7、高程基准面和理论深度基准面是重合的。
×8、海洋部分的水深是根据"平均海水面"自上而下计算的。
×9、山头等高线与凹地等高线相套,则相套的两条等高线同高。
√10、石油输出图中,主要采用的表示方法是运动线法。
√11、在计算机制图的条件下,地图原图编绘和地图出版准备仍有严格界限。
×12、地图制作的方法通常为实测成图和数字制图。
×13、编绘成图的主要过程可分为编辑准备、编绘、清绘、制印四个步骤。
√二、选择题1、现代地图学体系由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和_应用地图学_ 三大部分组成。
a、地图的分析b、地图制印学c、应用地图学2、地图按内容分类,可分为____b_____ 和专题地图。
a、地形图b、普通地图c、专门地图3、地图的内容包括____c______。
a、地理要素、自然要素、数学要素b、数学要素、自然要素、图外要素c、数学要素、图形要素、图外要素4、普通地图的内容要素包括___b_______ 。
a、数学要素、专题要素、图外要素b、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图外要素c. 地理要素、专题要素、图外要素5、水系可分为_____a____ 。
a 、海洋要素和陆地水系b 、河流,井、泉,湖泊c 、海岸,海底地貌6、地形图上蓝色表示____a______ 。
a 、水系b 、植被c 、地物7、土壤图的主要表示方法是_____a_____ 。
a、质别底色法b、范围法c、分区统计图表法8、数字化的主要两种方式为___c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 不同区域具有景物各异的地理特征。
例如我国江南水网地区,由于河网过密,势必影响其它要素 的显示。因此在制图规范中对这些地区需要限定河网密度,一 般不表示水井、涵洞。在我国的西北干旱区,河流、井、泉 附近成为人们生活和生产的主要基地,对这些地区规定必须 表示全部河流、季节河和泉水出露的地点。
制作符号:使空间信息成
为视觉可见的图形——视
觉化
实施地图概括的四个步骤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
一、分类
• 1.层次归类 地图上的归类可分为两种情况,对于普通地图,制图部
门独立的制定图例、图式,使普通地图要素按不同的比例尺纳入规范
要求;对于专题地图,遵从该专题的学科分类。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地图主题决定某要素在图上的重要程度,因而也影响地 图概括。同一地理要素的选取也受地图主题的影响。 水资源图与交通图(水系和居民点的选取) 地势图、行政图、经济地图(居民点的选取)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华北地区教学挂图
• 1:100万,内容简单,符号粗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华北地区行政地图
• 1:100万,内容详细 ,符号细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不同主题地图上的居民点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地图比例尺 地图比例尺是决定地图概括数量特征的主要因素。比
例尺限定了制图区域的幅面,限制了图上能表示要素的总 量,因而也决定了要素数量指标的选取。
1km2的实地面积对应1:5万、1:25万、1:150万地图 上的图面面积
地图比例尺的变更,也制约着图上地物的质量特征。 大比例尺地图上和小比例尺地图上的河流特征表达
根据地理信息的不同,在集合成类的过程中, 既有归并,也有拆分。
一般地说地图内容的分类是依照地物的属性
划分的,这种划分由需要及图解限度而定。定 性特征的概括,例如中国土地资源分类。
分级,即空间信息进行统计时,数据划分为
数学定义的级别。例如地貌的划分。 平原:0-100m;丘陵:100-500m;低山:
500-1000m 山地:100-3000m;高山:3000m以上
广州中大国学土地地理资科源学图学的院分类系统
2.简化
实施地图概括的四个步骤
显示空间信息的重要特征,删弃次要的细部 比例尺概括:——地理信息的取舍和图形化简
依据比例尺变化而设定取舍标准。
目的概括: 依据制图目的、区域特征的空间信息选取。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江南地区和西北干旱地区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4.数据质量 地图概括的过程都是以空间数据为基础的。数据的种 类、特点及质量都直接影响地图概括的质量。制图时若资 料收集完备和准确,则有利于地图概括方法的选择。 空间数据的形式也会对地图概括的过程和方法产生影 响,手工制图时,数字数据必须改变或创作成草图以后才 能参与编图。而计算机制图时,地图数据需要数字化以后 才能进行屏幕编辑。
2.数量分级 分级越多,地图概括的程度越小。 3.等级合并 经过层次归类的空间数据,有明确的先后层次 顺序,随着比例尺的缩小,按数据的质量和数量特征来合并
等级,减小级数扩大级差。分类的等级合并方法是在它适中 的位置上(如重心、质心等)选择一个新点代替这个分群。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4.降维转换:点状符号是一种0维的数据,线状符号1维和面 状符号是二维的数据,比例尺缩小或同级比例尺的制图目的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二、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
• 地图的用途和主题 • 比例尺 • 地图区域特征 • 数据质量 • 图解限制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1.地图的用途和主题 编制地图的目的与任务不同,需要在图面上反映在空间
数据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同,因此地图的用途是地图概括的 主导因素。
行政地图与教学挂图(内容和表示方法)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因比例尺变化产生的简化概括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3.夸张
实施地图概括的四个步骤
—— 提高或强调符号的重要特征
编图目的影响内容详简化
图例设计中的夸张
强调重要的地物,符合 审美和寓意的需要。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4.符号化
——将空间信息通过 分类、简化、夸张等方 法所获得的记号,根据 其基本特征,相对重要 性和相关位置制定成的 各种图形。
制图综合的实质
– 就是解决广阔制 图区域内繁多的地理 事物完整无缺地显示 在地图上。
正确处理和解决两个方面 的矛盾:
– 地图的详细性和概括性的矛
盾 – 地理各要素的几何精度与地 理适应性的矛盾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一、地图制图综合的概念
地图概括是对地理信息从感知到理 性认识的抽象过程。它解决了将空 间信息庞杂多维的客观信息,清晰 表现在有限的2维图面上,实现由地 理数据向抽象、概括的形象符号的 转变。
• 地图在不同用途和比例尺变换过程 中势必删繁就简、舍末逐本,以求 客观反映地理实体,达到地图内容 详细性与清晰性的对立统一,几何 精确性与地理适应性的对立统一。
不同时,运用符号表示数据的图形产生维量的变化,称图形 等级转换,它对地图的载负量影响很大。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5分区选取 是一种不等精度的选取方法,由于地理位置的 差异,在同一图幅范围内进行定额选取是要采用不同的分类 标准。 (开方根规律的x系数选择不同的标准)
第三章 地图制图综合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制图综合又称制图概括 • Generalization——概括(地图概括)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1 地图制图综合概述 §2 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 §3 地图概括的数量分析方法 §4 地图概括的现代发展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1 地图制图综合概述
地图概括(generalization):也称制图综合。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图解限制 地图的内容受符号的形状、尺寸、颜色和结构的直接影响,
并制约着概括程度和概括方法。 符号的最小尺寸也决定了地物的选取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三、制图综合的基本步骤
1.分类选取 2.化简 3.夸张 4.符号化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1.分类选取
实施地图概括的四个步骤
—— 空间数据的排序、分级或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