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学视域下“鹤文化”艺术设计的原则

合集下载

生态美学关照下的艺术设计生态观

生态美学关照下的艺术设计生态观

生态美学关照下的艺术设计生态观
王磊
【期刊名称】《艺术探索》
【年(卷),期】2008(22)1
【摘要】生态美学是从人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审美关系出发,并延伸到广义生态角度,涵盖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提出的特殊生态美范畴;艺术设计在生态美学的关照下,明确了绿色设计观、"以人为本"的造物思想,并在"大设计"背景下完善了对艺术设计的社会功用的深化和定位.在整个社会生态系统中,构筑设计与其他生态系统元素间的和谐,成为了现代艺术设计美学追求的不懈目标.
【总页数】2页(P92-93)
【作者】王磊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商学院,山东,威海,2642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529
【相关文献】
1.以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美学观为出发点的环境艺术设计 [J], 陈嬛
2.艺术的存在论意蕴与生态存在论美学观的确立——从海德格尔的思想历程看艺术与生态美学观的关系 [J], 刘旭光
3.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研究——评《生态视角下的环境艺术设计》[J], 赵玢
4.“自然”美学观对当代生态艺术设计的影响 [J], 赖博彬
5.我国自然生态美学的发展及其重要意义——兼答李泽厚有关生态美学是“无人美学”的批评 [J], 曾繁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成都动物园鹤馆生态化设计与展示效果研究

成都动物园鹤馆生态化设计与展示效果研究

现代动物园的职能包括动物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娱乐休闲[1]。

近年来,随着游客对动物和自然的关注度的提高,以及动物园饲养管理技术的进步,动物园的展示方式逐渐从笼舍式、背景式展示,往生态式、沉浸式展示转变[2]。

这种转变体现了动物园职能中动物保护和科普教育的重要性,其主要通过笼舍设计,切实提高动物福利,实现自然、科学的展示效果。

国外的动物园湿地展区理念提出较早,苏黎世动物园在20世纪90年代就建成了湿地展区。

展区复制了欧洲低地湖泊景观,在其中可以近距离观看鹤类、鹳类等湿地水鸟,还有本土鱼类、两栖爬行动物。

在国内,北京动物园最早提出采用湿地景观展出鸟类,其鹤类展示区进行了湿地景观的设计,并根据不同物种的生活习性将展出空间进行了景观划分[3]。

此后石家庄市动物园、郑州市动物园、上海动物园等也开始模拟湿地生态景观,建成了满足各种湿地水鸟需求的人工湿地展区,借助地形形成不同高度的参观层次,同时尝试利用湿地展区资源实现可持续低碳运行模式[4~6]。

但是,以上提到的湿地展区面积都超过3 000 m2,而我国还有很多城市动物园笼舍面积有限。

怎样在有限的空间里提高湿地水鸟福利,增加空间利用率,优化展示效果,并向游客输出野生动物保护理念,更需要深入思考。

因此,本研究针对动物园中的湿地场馆建设开展研究,并以成都动物园鹤馆的生态化设计与展示为例,从动物福利、生境打造和科普展示3个维度,探讨现代动物园生态化场馆设计的方法,以期为空间有限的现代城市动物园提升动物福利和优化展示效果提供借鉴。

1 我国动物园湿地场馆存在问题1.1 湿地类型单一出于对湿地的刻板印象,多数动物园的湿地类型单一,以人工湖为主,景观打造一般离不开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莲Nelumbo nucifera等元素。

实际上,湿地的范畴非常广泛,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滞蓄洪区、河口三角洲、滩涂、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 m的海域地带等均属于湿地[7]。

论环境设计艺术中的生态美学

论环境设计艺术中的生态美学

论环境设计艺术中的生态美学环境设计艺术是指通过对室内外环境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创造出具有美学价值、功能性和舒适性的环境。

而生态美学则是指在环境设计艺术中,注重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以及追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学理念。

如今,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生态美学在环境设计艺术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本文将探讨环境设计艺术中的生态美学,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生态美学在环境设计艺术中的应用,首先体现在建筑设计中。

建筑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也是自然环境与人类的交融之处。

生态美学要求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建筑时,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的特征,如地形、气候、植被等因素,以此来规划建筑的布局、造型和材料,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在设计建筑时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等自然资源,减少对人工能源的依赖,实现节能环保的建筑设计。

生态美学在景观设计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景观设计是环境设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的是人类的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生态美学要求景观设计师在规划和设计景观时,注重保护和弘扬自然环境的特色,让人们在自然景观中感受到与自然的亲近和和谐。

在城市公园的设计中,可以通过合理布局植被、水体、地形等自然元素,打造出与自然环境相契合的景观空间,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妙与恬静。

生态美学还在室内环境设计中体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室内环境设计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场所,生态美学要求在室内环境设计中,注重创造出舒适、健康的环境,并且保持与自然环境的一致性。

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可以通过合理布置室内植物、采用环保材料、设计绿色空间等手段,营造一个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室内环境,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舒适。

生态美学在环境设计艺术中的实践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需要鼓励设计师和规划者深入了解自然环境的特点和条件,加强环境规划和设计的生态意识,以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为出发点,将生态美学理念融入到设计中。

需要倡导和推广生态材料和技术的应用,例如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材料、节能环保的建筑技术等,以此来实现环境设计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美学的定义

生态美学的定义

生态美学的定义生态美学是一种关注自然环境与人类文化的美学理论,它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生态美学的核心思想是,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同时也应该从自然环境中汲取灵感,创造出美丽的文化艺术作品。

生态美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探讨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生态美学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自然美学、环境伦理学和文化生态学。

自然美学是生态美学的基础,它强调了自然环境的美丽和价值。

自然美学认为,自然环境是一种独特的美学对象,它具有自己的美学特征和价值。

自然环境中的山水、植物、动物等元素都是美的来源,它们的存在和变化都可以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和启示。

环境伦理学是生态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环境伦理学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系统,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

同时,人类也应该从自然环境中学习,探索自然环境的美学价值和智慧。

文化生态学是生态美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强调了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文化生态学认为,人类文化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人类文化中的艺术、文学、音乐等作品都可以从自然环境中汲取灵感,表达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赞美。

生态美学的理论框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之间的关系。

生态美学的理论框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让我们更加关注环境问题,更加尊重自然环境,更加珍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生态美学的理论框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创作方式,让我们从自然环境中汲取灵感,创造出更加美丽和有意义的文化艺术作品。

例如,许多艺术家和作家都从自然环境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赞美,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让我们更加关注环境问题,更加尊重自然环境。

生态美学

生态美学

绿色包装设计
绿色包装又称为无公害包装或环境之友 包装,是指既降低成本,又要降低包装废 弃物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包装形式。 它的理念具有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两个方 面的含义。 生态包装是能再使用,或循环再生利用, 或降解腐化,且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 对人体及环境不造成公害的适度包装。
纸包装易于回收再利用,在大自然中也易自然分解,不会污染环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态美学影响下的绿色设计
生态美学是产生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的思想理 绿色设计 论基础,绿色设计是生态观念在设 计艺术领域的具体体现,服从自然 生态逻辑是从事绿色设计的基本前 提。 生态美学指导下的绿色设计应遵循 所有生命都有的美感并各有差异的 多元审美原则,具有充分肯定自然 美感的天然之美认识观和追求自然 原生态与人造形态和谐统一的生态 美评判标准。
2011秋冬 三宅一生 2011秋冬
巴黎时尚周
2011秋冬女装秀的展示从“纸样”到成衣的设计过程,接下来的立体廓型、几何图案、曼 妙的色彩变化,仍将三宅一生 (Issey Miyake) 的设计精髓逐一展现。
插画的生态美学
法国插画家Lotie的作品探讨着生态各种元素的结合运用,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自然 的力量及其不同的生命体系。网站和动画都是名为So Natural的系列作品,动画是结合 了藤蔓,花朵,和羽化蛇皮纹理的动画。
生态美学,就是生态学和美学相应而形 成的一门新型学科。生态学是研究生物 (包括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相互关系的 一门自然科学学科,美学是研究人与现 实审美关系的一门哲学学科,然而这两 门学科在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相互 关系的问题上却找到了特殊的结合点。 简单来讲就是研究“人—自然—社会” 间相互协调统一的一门学科。

生态美学对环境设计的影响研究

生态美学对环境设计的影响研究

生态美学对环境设计的影响研究生态美学是指在设计与表现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

环境设计是指通过布置、改造环境空间,使之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旨在探讨生态美学对环境设计的影响,并对相关研究进行探讨。

生态美学强调自然环境与人的和谐共生。

生态美学认为自然界的各个元素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强调人与自然的平衡与和谐。

在环境设计中,考虑自然环境因素,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成为重要的设计原则之一。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采用可再生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可以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和绿化带来美丽的自然景观,并提供良好的生态系统功能。

生态美学的影响使得环境设计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美学鼓励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与体验。

在生态美学的视角下,环境设计应该激发人们对自然的体验与认知。

人们可以通过与自然互动,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力量,增强对环境的敏感度与保护意识。

在环境设计中,可以通过创造多样化的空间布局和景观元素,鼓励人们与自然互动,例如设置户外活动区、健身设施、自然景观等。

通过使用自然元素如水、石、木材等,营造出柔和的光线与空气流动,创造出舒适的生活环境。

这种与自然互动的设计方式增强了人们对自然的感知与保护意识。

生态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

生态美学认为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深刻的情感联系,人们应该以敬畏之心来对待自然。

在环境设计中,可以通过创造具有情感意义的空间与元素,引发人们的共鸣与体验。

可以在公共空间设置艺术装置、雕塑、绘画等,使人们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无尽的创造力,进而激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关注。

可以在设计中融入当地的文化与传统元素,强调人与自然的传承与共生关系,增强人们对环境的情感连接。

生态美学对环境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强调环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倡与自然互动与体验,并强调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

生态美学的影响使得环境设计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自然体验与情感共鸣。

城市景观设计的生态美学原则

城市景观设计的生态美学原则

城市景观设计的⽣态美学原则城市景观设计的⽣态美学原则 ⼀个具有⽣态美的城市景观并⾮就是⾃然美,⽽是代表的⼈与城市景观的和谐。

适宜⼈居住的建筑、宽阔平坦街道以及公共设施相映成趣,整体感与多元化相得益彰的城市轮廓线的美。

那么城市景观设计的⽣态美学原则⼜是什么呢? ⼀、城市景观设计和谐化的⽣态美学原则 现代城市景观⼤多是⼈为设计建造⽽成的,在建筑物的基础上进⾏景观规划,⼤部分不会顾及到原有的⾃然地貌,现代城市较多地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钢筋混凝⼟成了城市的特有标志。

⽬前,很多设计师开始追求⾃然的⽣态美,⾛绿⾊、低碳、⽣态的景观之路。

⾃然与城市的环境都是⼈类⽣存的宝贵财富,城市为⾃然增添了浓烈的历史⼈⽂底蕴,⽽⾃然则为城市增添了许多感性与诗意,⾃然与城市环境如同两⾯价值之镜互相映衬对⽅之意义并反衬⼰⾝之内涵,最终有助于⼈类⾃⾝的和谐发展。

城市景观价值的集中体现就是景观的宜⼈性,即⽐较适于⼈类的⽣存,包括⾛向⽣态⽂明的⼈居环境、可⽤空间拥挤度、景⾊优美度、环境整洁度和景观通达度等。

⽣态美学已发展成为引领国内外设计领域的主流思想,当今设计师最重要的职责之⼀,就是促使⼈们采⽤可持续的⽣活⽅式来解决环境危机。

可持续设计需要在不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前提下,具备良好的使⽤功能。

设计的建筑物能与⾃然的背景相和谐,使得建筑美能够基于房屋与⾃然的和谐,⽐如芬兰的设计师阿尔托的设计⽅向――外部空间是内部空间的延续。

⾃然再现的理念在阿尔托的设计中反复出现。

在⽣态这⼀概念出现之前,阿尔托就早已在他的建筑设计中体现出了⽣态建筑的理念。

现代城市景观的设计就是要回归⾃然,只有将⾃然重新拉回城市,只有在城市建设中善待⾃然,才能将整座城市打造成⼭⽔园林城市,我们才能⾔及⾃然与城市环境的和谐以及⼈类⾃⾝发展的和谐。

⼆、城市景观⽂化传承性的⽣态美学原则 ⽂化是城市的灵魂,今天的城市时刻经历着来⾃全球的互动和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的精神⽂化⽐城市的地理位置更加重要。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生态艺术设计是一门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的艺术设计学科。

它主要通过艺术作品的呈现和传播来唤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并引导人们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环境。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是一种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它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

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体现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在设计理念上,生态思维要求将环境保护与艺术设计相结合,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和归宿。

艺术作品的设计要考虑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在表达方式上,生态艺术设计要以自然和生态景观为创作实践的主要对象,通过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展示来传递环保意识和生态信息。

这些艺术作品可以是雕塑、绘画、装置艺术等多种形式,通过艺术的视觉、听觉等感官魅力,唤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关心。

在实践过程中,生态艺术设计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目标,探索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生态材料的应用等新技术和新理念,推动环境艺术设计的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

生态艺术设计的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这个过程中,生态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生态思维要求人们超越人类中心主义,意识到人类只是地球上众多生物的一员,与自然环境是相互依存和共生的关系。

生态思维要求人们关注和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和节律,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避免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干扰和破坏。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思维要求设计师更加关注艺术作品对环境的影响和反响,将环境与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一个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艺术空间。

生态艺术设计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取多种策略和手段。

可以通过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展示来传递环保意识和生态信息。

艺术作品可以利用环境材料和自然元素进行创作,例如利用可再生能源驱动艺术作品的发光装置,或者利用植物、水等自然元素进行创作。

这些艺术作品通过其独特的形式和表达方式,引起观众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美学视域下“鹤文化”艺术设计的原则 研究生态美学,我们把自然、生态作为必不可少的内容。有学者认为生态美学就是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基础,然后涉及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因此,我们又把它叫做生态存在美学。生态美学视域下的“鹤文化”艺术设计,就应该以生态美学、景观生态学、生态文化学和后现代艺术作为基础理论,这些理论主要从三个方面指导具体的“鹤文化”艺术设计。

标签:生态美学;鹤文化;设计原则 [生态美学,就是生态学和美学相应而形成的一门新型学科。是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美学,将生态学的重要观点吸收到美学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形态。它有狭义与广义两种认识。狭义的生态美学着眼于人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审美关系,提出特殊的生态美范畴。广义的生态美学是在后现代语境下,以生态哲学为指导与观照,从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出发,涉及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等多重审美关系,试图建立起一种人与自然和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共生的生态美学观。它研究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美学。

如此看来,生态美学视域下的“鹤文化”艺术设计,就应该以生态美学、景观生态学、生态文化学和后现代艺术作为基础理论,这些理论主要从三个方面指导具体“鹤文化”艺术设计, 即自然生态原则、社会人文原则与经济功用原则,自然生态原则包括气候、生态、水文等方面因素的设计原则,而社会人文原则包括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方面因素的设计原则,经济功用原则包括土地使用的经济原则、品牌使用的经济原则、公共活动的功用原则等。

一、自然生态原则 “鹤文化”艺术设计的自然生态原则包括维持城市生命与非生命系统、维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气候和调节城市水文平衡四个原则。

(一) 维持生命与非生命系统原则 自然环境是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新陈代谢的介质,而城市中的后文化景观作为自然化人工环境,和公园绿地共同维持着城市生命系统和生命活动的整体联系,与生态平衡密切相关。齐齐哈尔地处祖国的北部边陲,属于寒地气候区域,具有寒地城市的一般特征:气温低,日照和白昼时间短,风大、雨水少,通常以雪的形式降水,季节变化明显等。这些气候特征决定了“鹤文化”艺术设计要考虑其地域的气候、自然风貌等特点,注重高寒地区城市公共空间的承载力和生命承受力。

“鹤文化”艺术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河流、土地、阳光、空气等自然要素在空 间上的紧密结合,使其成为城市人类与其他生物维持生存,以及城市良好生态环境长久存在的不可缺少的要素,而这正是城市维持生命与非生命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

例如,齐齐哈尔市扎龙湿地由乌裕尔河下游流域的一大片永久性季节性淡水沼泽地和无数小型浅水湖泊组成,周围是草地、农田和人工鱼塘,地貌类型以沼泽为主,植物群落以芦苇为主。多年来,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极其重视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和生态设计,重视“鹤文化”生态保护和艺术设计同城市生命系统和生命活动的整体联系,与生态平衡和谐一致,形成了完善的生态循环系统。

(二) 维护城市生物多样性原则 维护多样物种生态美是人与其自身生存环境的协调共生之美,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生命关联和生命共感。生态美体现的是主体(人)与客体(自然)的和谐依存关系,主体既从属于客体,又独立于客体具有一定的自发性,主体参与到客体的生态过程中,以自身的行动对客体的发展施加影响,当影响促进客体发展时,则被视为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而引发的一种生命的共感与欢歌,即物种多样性的和谐共生。

例如,齐齐哈尔扎龙自然保护区,有鱼类46种,隶属于9科。两栖类有四科六种,分别为极北鲵、大蟾蜍、花背蟾蜍、无斑雨蛙、黑斑蛙、黑龙江林蛙。爬行类有鳖和麻蜥两种。兽类21种,隶属5目9科。昆虫类277种,隶属于11目65科。鸟类约260种,隶属17目48科。这里成为各种鸟类生息繁衍的乐园:栖息着重点保护鸟类4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8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33种。全球鹤类15种,在扎龙就有6种,占全国鹤类种数的66.7%。扎龙是丹顶鹤最为重要的繁殖地,全世界现存丹顶鹤2000多只,本区就有500多只的繁殖种群,占全球丹顶鹤总数的四分之一。

(三) 改善城市气候原则 对于“鹤文化”艺术应用来说,应该合理的保留原场地自然野生植被,利用野生植被有效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以及各种有害物质,并适度栽培易成活的人工植物,合理布局绿化,使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和绿地形成防风林带,有效地改善周边微气候环境。

例如,齐齐哈尔市劳动湖全长7.5公里,水域面积达320公顷,是许多候鸟的栖息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对劳动湖水域进行综合治理改造,形成了北起城防堤入水闸门,经北湖公园、秀水公园、西泊公园、卜奎公园、龙沙公园、嫩江公园和泄水闸门至嫩江的独特景观带。这些举措,极大地改善了齐市市区的气候环境。

(四) 调节城市水文平衡原则 在调节城市水文方面 ,L.B. Leopold 指出:“所有土地使用的变化都会影 响一个地区的水文状况,其中,城市化影响最为强烈”〔1〕。 “鹤文化”艺术设计,一般是由湿地、浅滩、透水性铺装和硬质铺装等组成,合理地分布这些景观区域,对于削减洪峰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鹤文化”艺术设计中,必须合理地分布这些与水相关的要素,才能调节城市的水文平衡,使城市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社会人文原则 “鹤文化”艺术设计的人文性是整个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艺术成果和文化结晶,是人类对自身发展过程科学的、艺术的概括,是物化的历史。“鹤文化”艺术设计要强调景观的文化性和人文特性,这是鹤文化历史的再现。景观是物质基础,是人文的载体,人文是内涵,是精神层面的东西。“鹤文化”艺术设计的人文性体现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具有审美价值和审美意义 。广义来讲,它包括影响城市文化的思想意识、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生活习俗以及价值观、审美观等,具有深刻的文化语义。(一)改善城市景观的美学原则

绿地与水域是指用以栽植树木花草、水体所占有的区域和布置的配套设施,并被赋以一定的功能与用途的场地。城市绿地与水域能够提高城市自然生态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提高城市生活质量,调试环境心理;增强城市地景的美学效果;增加城市经济效益;有利于城市防灾;净化空气污染。绿地与水域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被称为城市的“肺”,具有调解环境、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重要作用。开辟“鹤文化”艺术设计景观区,不仅是齐齐哈尔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也是齐齐哈尔市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鹤文化”艺术设计景观多样性对一个城市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生存适宜度的提高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 丰富城市生活的社会原则 “鹤文化”艺术设计应满足人们多样性的活动需求。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中的娱乐场所逐渐减少、自然区域不断消失,己经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活质量,“鹤文化”艺术设计应为缓解这种局面起到重要作用。如:鹤泉园原是齐齐哈尔市区内的一个常年阻塞的烂泥水塘,后经整顿清理,成为一座清净典雅的园林,园中有池,池内养有丹顶鹤,池上有桥,小巧别致,更有一座长廊位于北侧,供人们休息赏景、文体娱乐。

(三) 塑造城市特色的文化原则 “鹤文化”是齐齐哈尔市打造文化品牌的重要内容,多年来“鹤文化”的建设,使得“鹤文化”长期融入城市生活,不仅塑造了城市的物质形态,更塑造了城市的文化精神,体现了城市的历史积淀。彰显出鲜明的地方特色。据不完全统计,齐齐哈尔市区就有鹤主题的雕塑、壁画达100多处,带有“鹤”、“鹤城”字样的牌匾、广告标语更是星罗棋布。已初步形成了浓厚的“鹤文化”特色景观。如:彰显着“鹤文化”的齐齐哈尔市文化大街上的典雅的路灯,不仅对市区道路进行了美化,而 且向市民传递着鲜明的“鹤文化”主题信息。 三、经济功用原则 “鹤文化”艺术设计还应注重经济功用原则,即从经济和功能角度出发来设计“鹤文化”的景观区、城市雕塑、建筑、路标、服务设施等,以最小的资源代价换取最大化的休息、散步、慢跑、滑水、溜冰等活动的场地。所以,“鹤文化”艺术设计中的开发利用、场地的功能安排和绿地环境等是决策的关键,也是城市更新与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土地使用的经济原则 “鹤文化”艺术设计所需的土地是城市的稀缺资源,由于其非可再生的资源特性,应通过合理规划、有效使用,发挥土地的最大经济价值,这是“鹤文化”艺术设计的重要目标。也就是说,应该合理规划、有效使用,发挥土地的最大经济价值。

(二)品牌使用的经济原则 品牌意味着市场定位,意味着产品质量、性能、技术、装备和服务等经济价值,它最终体现了企业的经营理念。品牌是有灵魂、有个性、有环境特征的,是活生生的,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据统计,截止到2005年末,齐齐哈尔市以“鹤”命名的企业有146家,经国家注册含有“鹤”字的产品与服务商标有200多个〔2〕。这些品牌已经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公共活动的功用原则 “鹤文化”艺术设计应具有开放性、文化性、自然性和景观性等多样性的特点,因而,对被包围在高密度建设环境中的人们来说,具有特殊的公共活动使用价值。如:在齐齐哈尔市区建筑一批标志性的集约化、艺术化、现代化的“鹤文化”主题广场、“鹤文化”休闲公园、“鹤文化”艺术走廊、“鹤文化”休闲娱乐中心、“鹤文化”旅游度假村等,既彰显了“鹤文化”主题,又为市民提供了公共活动的场所。

〔参 考 文 献〕 〔1〕 王向荣.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2〕 李允光.做好鹤文章让鹤城更富强〔J〕. 理论观察,2007,(02).〔责任编辑:谭 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