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重点知识归纳
生药学内容重点

药用植物学:是以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为对象,研究他们的形态,组织,生理功能,分类鉴定,资源来发和合理利用的一门学科植物的细胞形态和基本机构1一个典型的植物细胞外边包围着一层比较坚韧的细胞壁,壁内物质总称为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总称,基本结构主要包括细胞核,细胞质,质体等。
2植物细胞的后含物有哪些?如何鉴别?植物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的活动产生的各种非生命物质,统称为后含物,包括:(1)淀粉贮藏淀粉是以淀粉粒形式贮藏在植物根,块茎和种子等薄壁细胞中。
直链淀粉:水有更强的亲和性支链淀粉二者遇水膨胀不一,从而显示出了折光上的差异鉴别:1含有支链淀粉的淀粉粒遇稀碘液显蓝色,支链淀粉显紫红色。
2用甘油醋酸试液装片,置偏光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粒常显偏光现象,已糊化的则无偏光现象。
(2)菊糖有果糖的分子聚合而成。
多含在菊科,桔梗科和龙胆科部分植物根的细胞里。
能溶于水,不溶于乙醛。
在显微镜下观察,在细胞内可见成类圆形或扇形结晶的菊糖。
鉴别:菊糖遇25% a-萘酚溶液再加浓硫酸显紫红色而溶解。
(3)蛋白质植物细胞中的贮藏蛋白质通常是以糊粉粒的状态贮存在细胞质或胞液里,体积很小。
鉴别:贮藏蛋白质遇碘呈暗黄色;与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水溶液显紫红色。
(4)脂肪和脂肪油由脂肪酸和甘油结合而形成的酯,固态或半固态的称为脂肪;液态称为脂肪油。
成小油滴状态分布在细胞质里,二者均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遇碱则皂化鉴别:与苏丹3溶液显橙红色,红色和紫红色,遇锇酸变成黑色(5),晶体:1草酸钙结晶①单晶②针晶③簇晶④砂晶⑤柱晶2碳酸钙结晶:形成钟乳体,形状如一串悬垂的葡萄。
区分:1草酸钙结晶不溶于醋酸,但遇20%硫酸便溶解,并形成硫酸钙针状结晶析出。
2碳酸钙结晶加醋酸,则溶解并放出二氧化碳气泡,可与草酸钙结晶区别。
3其他结晶:硫酸钙结晶、靛蓝结晶、芸香甘结晶等3细胞膜:根据形成的先后和化学成分的不同分为三层: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4纹孔和胞间连丝次生壁在加厚过程中并均匀增厚的,在很多地方留下没有增厚的空隙,称为纹孔。
生药学知识点资料

⽣药学知识点资料绪论⼀、名词解释⽣药学:研究⽣药的基源鉴定、⽣产加⼯、活性成分、药理作⽤、品质评价及资源利⽤等问题的科学。
⽣药:也称“天然药物”,指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或只经简单加⼯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
从⼴义上说,⽣药包括⼀切来源于天然的中药、草药、民族药和提制化学药物的原料药材,兼有⽣货原药之意。
道地药材: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优选出来的,在特定地域,通过特定⽣产过程所产的,较在其他地区所产的同种药材品质佳、疗效好,具有较⾼知名度的药材。
⼆、四⼤怀药(⼭药、地黄、⽜膝、菊花)四⼤皖药(牡丹⽪、⽊⽠、菊花、⽩芍)浙⼋味(⽩术、⽩芍、浙贝母、杭⽩菊、延胡索、⽞参、笕麦冬、温郁⾦)三、⽣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1、准确识别、鉴定⽣药基源种类同名异物东北蓼科蓼蓝华东⼗字花科菘蓝⼤青叶华南蕨床科植物马蓝江西、湖北等地马鞭草科路边青同物异名穿⼼莲:⼀见喜、榄核莲、苦草、四⽅莲、圆锥须药草⼈参:古名:⿁盖、神草、⼈微、⼟精、⼈衔、地精产地不同:⽯柱参、东洋参、⾼丽参、长⽩参加⼯⽅法不同:⽣晒参、⽩⼈参(糖参)、红参野⽣和栽培:野参、圆参三七:⼭漆、⾦不换、⾎参、春七、冬七、⽥三七2、调查、考证⽣药资源新药⽤植物或同种植物新的⽤途、新的成分、功效不断被发现:萝芙⽊(降⾎压利⾎平)、长春花、喜树、红⾖杉(抗癌成分长春新碱、喜树碱和紫杉醇)。
3、评价⽣药品质、制定质量标准质量标准(真实、有效、安全)4、为中药材⽣产规范化服务《中药材⽣产质量管理规范》第⼀章⽣药的分类与记载⼀、⽣药的分类按⾃然系统分类法优点:这种分类法便于学习和研究同科同属⽣药在形态、性状、组织构造、化学成分与功效等⽅⾯的共同点,并⽐较其特异性,以揭⽰其规律性,有利于寻找具有类似成分、功效的植(动)物,扩⼤⽣药资源。
如蓼科⼤多含蒽醌类成分、五加科⼤多含皂苷。
缺点:⽣药的性状和显微鉴定不易掌握按天然属性及药⽤部位分类优点:商品学⾓度⽐较便利(药房管理)。
生药学知识整理

道地药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生长环境适宜,品种优良,栽培(养殖)、加工合理,历史悠久,生产规模大,且质量优于其它产地的药材。
道地药材:●四大怀药——山药、地黄、菊花、牛膝、●四大南药——益智仁、槟榔、巴戟天、砂仁、●四大皖药——丹皮、木瓜、菊花、白芍、●浙八味——白术、白芍、菊花、麦冬、浙贝、玄参、延胡索、郁金、炮制●根据临床用药目的,药材自身特点以及贮存、配方和制剂的要求,需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以满足医疗需要。
●这些加工处理方法,统称为炮制。
水制●水制是用较低温度的清水或用其他液体辅料处理药材的一种炮制方法。
●水飞:是将不溶于水的矿物或贝壳类药材粉碎后,置于乳钵或碾槽内加水反复研磨,制取极细粉末的加工方法。
火制●火制是指将药物直接用火加热,或与辅料(液体或固体)拌炒的加工方法。
炒法:有清炒和加辅料炒之分。
煅法:●是指将药物与武火直接或间接煅烧的炮制方法。
煨法:●是将药材用湿纸或湿面粉包裹后,置于火灰中烫至熟透的方法。
烘焙:●是指将药材用微火加热,使之干燥的方法。
水火共制法:●利用水或液体辅料与火共同对药材进行加工的方法。
包括淬、蒸、煮等。
其他制法:如制霜、发酵、发芽等。
三焦:上焦为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心、肺;中焦为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下焦为脐以下部位,包括肾、膀胱、大小肠、女子胞等。
四气: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寒凉药:凡是能够减轻或消除热症的药物,如石膏、知母等。
温热药:凡是能够减轻或消除寒症的药物咸味:有软坚散结和软坚泻下作用。
,如附子、干姜等。
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用以反映药物补泻散敛等作用性质,是中药性能的一部分。
辛味: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特点。
甘味:具有补虚、和中缓急止痛、缓和药性和调和药味等作用。
补虚药、缓和药性的药物标以甘味。
酸(涩)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苦味:能泄、能燥淡味:具有渗湿利水作用。
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一或某些部位(脏腑及其经络)的选择性作用,是用以表示药物作用部位、作用范围的一种性能。
生药学 复习重点

1绪论道地药材指特定产区主产的货真质优的生药。
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东汉末年,收载药物365种,分上、中、下三品。
是现知我国最早的药物著作。
《唐本草》(《新修本草》):唐代,是我国乃至世界的首部药典。
《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收载药物1892种,药学巨著。
生药的拉丁名命名方法。
♥拉丁名构成:药用部位名+生药名♥名词的第一字母均需大写1、以属名命名,指一属中只有一个品种作药用或一属中几个种作同一药用。
2、以属种名命名,指同属中几种植物作不同生药使用。
3、药用部分包括两个器官时,把主要的或多数地区习用的置于前,用et和seu连接。
4、修饰药用部分的形容词置于最后。
5、直接以属名或种名,或俗名命名。
生药的分类方法1、按自然分类系统分类2、按中药名称首字笔画排列3、按药用部分分类4、按化学成分分类5、按功能分类2生药的鉴定生药鉴定的意义1.真伪鉴定——确保临床用药的准确2.纯度鉴定——保证药材的质量3.品质优良度的鉴定——保证药材符合药用标准生药鉴定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部颁标准⏹地方标准⏹药材输出国的药典或有关标准生药鉴定的主要内容(真实性、纯度、品质优良度、有害物质鉴别)1、真伪鉴定2、纯度鉴定3、品质优良度鉴定4、有害物质鉴定常见的异常构造双子叶植物的根和根茎中除了正常的初生构造、次生构造外,产生的一些不多见的构造——异常构造。
髓束木间韧皮部多环维管组织复合维管束对一生药进行真实性鉴定应从哪四方面入手?来源鉴别性状鉴别理化鉴别显微鉴别3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存生药采收原则。
1、根与根茎类:秋、冬季地上部分即将枯萎时或初春发芽前采收,如怀牛膝、黄连等。
但有些药枯萎早则在夏季采收,如半夏、太子参。
2、茎木类:秋冬时采收,如关木通、大血藤等。
有些全年可采,如苏木、沉香等。
3、皮类:干皮在春末夏初采收,如黄柏、厚朴;根皮一般在秋季采收,如牡丹皮等。
4、叶类:多在植物生长旺盛期,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如艾叶;少数秋冬时采取,如桑叶。
生药复习资料

生药复习资料生药复习资料生药学是药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研究药物的来源、采集、加工、质量控制以及药物的性质和功效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药学学生来说,掌握好生药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药物的研发、生产和使用。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生药学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一、药物的来源药物的来源主要有植物、动物和矿物三大类。
其中,植物药是最常见的一类药物,它们通常以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部位作为药材。
植物药材的采集需要注意采集时机、采集方法和采集地点等因素,以确保药材的质量和有效成分的含量。
动物药主要来自于动物的器官、组织、分泌物等,如蜂蜜、蜂蜡、蟾蜍皮等。
在采集和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动物资源,合理利用药用动物。
矿物药主要来自于矿石、矿泉水等,如硫磺、雄黄等。
矿物药的采集和加工需要注意矿石的来源和纯度,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二、药材的加工药材的加工是将采集到的生药材进行处理,以提高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常见的加工方法有炮制、炒制、曝晒、蒸制、煮制等。
炮制是将药材进行炮制处理,通常是用火烘烤或炙烤,如炮制枸杞子、炮制白术等。
炮制可以改变药材的性味和功效,提高其药效。
炒制是将药材进行炒制处理,通常是用沙锅或铁锅进行炒热,如炒制白芍、炒制茯苓等。
炒制可以去除药材中的水分,增加药材的稳定性和药效。
曝晒是将药材暴晒在阳光下,以去除水分和杂质,如曝晒龙眼肉、曝晒地黄等。
曝晒可以使药材干燥,提高保存期限。
蒸制是将药材进行蒸制处理,通常是用蒸锅进行蒸煮,如蒸制人参、蒸制枸杞子等。
蒸制可以增加药材的柔软度和渗透性,提高药效。
煮制是将药材进行煮沸处理,通常是用水进行煮煎,如煮制当归、煮制黄芪等。
煮制可以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增加药效。
三、药物的质量控制药物的质量控制是确保药物质量和疗效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质量控制方法有外观检查、理化性质检查、含量测定、指纹图谱等。
外观检查是通过观察药物的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气味等,来判断药物的质量和真伪。
执业药师考试《生药学》重要知识点解析及例题分析

生药的分类,记载,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合成第一节绪论◆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1、掌握生药的概念及与中药的不同2、理解生药的研究内容3、了解生药学的起源和发展一、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中药:收藏于历代诸家本草中,依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天然药物。
草药:一般指草药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
生药:来源于天然、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
二、我国古代重要本草著作简介《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唐本草(新修本草)》《本草拾遗》《开宝本草》《本草纲目》等三、生药学的起源与我国生药学的发展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开展了三次(1959-1962,1970-1972,1983-1987)全国中药资源调查及品种整理工作。
例题分析:例题1:名词解释:生药解析1:生药是指来源于天然、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
例题2:名词解释:地道药材解析2:特指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生药,是中药材质量控制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的体现。
如浙八味,四大怀药等。
例题3:单选题:明代对药学贡献最大的本草巨著是()A《本草纲目》B《本草纲目拾遗》C《晶珠本草》D《神农本草经》解析3:A。
BC为清代巨著,D为东汉末年巨著第二节生药的分类与记载◆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1、掌握生药的各种分类方法及优点和不足,理解各种分类下常见的代表性生药(植物、动物、矿物类)2、理解生药的记载包含的方面3、理解生药的拉丁命名方式。
一、生药的分类可以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按自然系统分类,按药用部分分类,按化学成分分类,按功效或药理作用分类,其他分类法二、生药的记载(一)记载项目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名称2、来源3、植物形态4、采制5、产地6、性状7、显微特征8、化学成分9、理化鉴定10、药理作用11、功效12、附注(二)生药的拉丁名通常由两部分组成:1、药用部位的名称用第一格表示,常见的有根Radix ,根茎Rhizoma,茎Caulis,木材Lignum,枝Ramulus,树皮Cortex,叶Foliun,花Flos,花粉Pollen,果实Fructus,果皮Pericarpium,种子Semen,全草Herba,树脂Resina,分泌物Venenum2、来自动植物学名的词或词组用第二格表示,有多种形式原动植物的属名,原动植物的种名,兼用原动植物的属名和种名,原植物和其他附加词有些生药的拉丁名中没有药用部位的名称,则直接用原动植物的属名或种名,例如海藻,茯苓,蛤蚧,芦荟,麝香,五倍子等。
生药学知识点(二)2024

生药学知识点(二)引言概述:生药学知识点(二)是对于药物的生产和利用中的一些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概述,旨在帮助读者了解药物的生产过程及其应用。
本文将从药物鉴定、药物纯化、药物分析、药物质量控制和药物文献检索等五个方面,详细介绍相关的知识点。
一、药物鉴定1.药物鉴定的概念和意义2.药物鉴定的基本原理3.药物鉴定的方法和步骤4.药物鉴定中常用的检测技术5.药物鉴定的应用和局限性二、药物纯化1.药物纯化的定义和目的2.药物纯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药物纯化中的色谱技术4.药物纯化中的结晶技术5.药物纯化的优化及其影响因素三、药物分析1.药物分析的概念和重要性2.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常用的药物分析技术和仪器4.药物分析中的质量控制与标准化5.药物分析在药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中的作用四、药物质量控制1.药物质量控制的意义和目标2.药物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和要求3.药物质量控制中的常用方法和技术4.药物质量控制中的合规性和合理性5.药物质量控制的监测和评估方法五、药物文献检索1.药物文献检索的意义和作用2.药物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常用的药物文献检索工具和数据库4.文献检索中的关键词和检索策略5.药物文献检索的注意事项和技巧总结:生药学知识点(二)对药物的生产和利用过程中的关键知识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概述。
通过了解药物鉴定、药物纯化、药物分析、药物质量控制和药物文献检索等方面的知识,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和应用相关的知识,提升药物生产和利用的效果和质量。
同时,本文还对每个大点下的小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和技术。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生物药学相关知识点总结

生物药学相关知识点总结一、生物药物的定义和分类生物药物是由生物体内分泌的复杂蛋白质、抗体、核酸、细胞等制备而成的药物,它们通过调节体内生物代谢和功能来治疗疾病。
根据其来源和制备方法的不同,生物药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重组蛋白药物: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人类基因和真菌、细菌或哺乳动物细胞中的DNA 相结合,合成所需的蛋白质。
如生长激素、干扰素、免疫球蛋白等。
2. 生物类似物和生物等效药物:是指与已上市的生物药物在临床应用上具有相似疗效和安全性的制剂。
这类药物需要进行临床试验,才能被批准上市。
3. 把人类组织或动物组织分离、纯化及灭活的制剂:如疫苗、血液制品、酶制剂。
4. 基因治疗: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引人外源基因来治疗某些遗传疾病和疾病的形成。
二、生物药物制备与技术生物药物的制备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工程技术、克隆技术、蛋白质纯化技术、细胞培养技术等。
其中,基因工程技术是生物药物制备的核心技术,通过对细菌、真菌或哺乳动物细胞进行转染,将外源基因导入细胞内,使其产生所需的蛋白质。
蛋白质纯化技术则是将蛋白质从细胞培养液中分离出来,去除杂质并提高纯度。
细胞培养技术是生物药物制备中的重要环节,通常会选择真菌、细菌或哺乳动物细胞作为生物药物的生产细胞。
通过对细胞培养条件的优化和控制,可以提高生产菌株的产量和纯度。
除了以上技术外,生物药物的制备还涉及到疫苗制备技术、抗体工程技术、基因治疗技术等。
三、生物药物的质量控制生物药物的质量控制是保证生物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的重要环节。
生物药物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原料药物的质量控制:原料药物是生物药物制备过程中的重要原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制剂的质量。
因此,对原料药物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2. 产品的质量控制:包括蛋白质的纯度、活性、稳定性等指标的监测和检测。
3. 生物药物的稳定性研究:生物药物在制剂中的稳定性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需要进行加速稳定性研究和长期稳定性研究,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药学重点知识归纳
生药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原料的来源、有效成分及其获取、贮藏、加工、鉴定和药理作用的学科。
以下是生药学的重点知识归纳:
1. 药用植物:了解常见的药用植物及其药理活性成分,如中药材、草药等。
2. 药用动物:了解常见的药用动物及其药用部位,如动物胚胎、动物脏器等。
3. 药用矿物:了解常见的药用矿物及其药理活性成分,如矿石、矿泉水等。
4. 药用菌藻:了解常见的药用菌藻及其药理活性成分,如灵芝、草菌、螺旋藻等。
5. 药物提取与制备:掌握药物的提取方法,如水提法、酒提法、酸碱提取等,并了解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如干燥、粉碎、复配等。
6. 贮藏与保存:了解不同类型药材的贮藏和保存方法,如冷藏、避光、密封等,以确保其有效成分的保存。
7. 鉴定与检测:学会对原料药材进行鉴别、纯度和质量检测,如显微镜鉴定、化学分析、生物活性评价等。
8. 药理学:理解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如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副作用等。
9. 新药开发:了解新药开发的流程和方法,如药物筛选、药效学研究、临床试验等。
10. 中药学与中药制剂:了解中药的组成、功效、配伍规律和制剂方法,如煎剂、散剂、丸剂等。
这些是生药学的重点知识,掌握了这些知识,对于研究和应用药物原料、药物制剂以及药物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