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系易切削钢质量缺陷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图解钢结构焊接缺陷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

图解钢结构焊接缺陷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

焊接接头的不完整性称为焊接缺陷,主要有焊接裂纹、未焊透、夹渣、气孔和焊缝外观缺陷等。

这些缺陷减少焊缝截面积,降低承载能力,产生应力集中,引起裂纹;降低疲劳强度,易引起焊件破裂导致脆断。

一缺陷名称:气孔(Blow Hole)焊接方式发生原因防止措施手工电弧焊(1)焊条不良或潮湿.(2)焊件有水分、油污或锈.(3)焊接速度太快.(4)电流太强.(5)电弧长度不适合.(6)焊件厚度大,金属冷却过速.(1)选用适当的焊条并注意烘干.(2)焊接前清洁被焊部份.(3)降低焊接速度,使内部气体容易逸出.(4)使用厂商建议适当电流.(5)调整适当电弧长度.(6)施行适当的预热工作.CO2气体保护焊(1)母材不洁.(2)焊丝有锈或焊药潮湿.(3)点焊不良,焊丝选择不当.(4)干伸长度太长,CO2气体保护不周密.(5)风速较大,无挡风装置.(6)焊接速度太快,冷却快速.(7)火花飞溅粘在喷嘴,造成气体乱流.(8)气体纯度不良,含杂物多(特别含水分).(1)焊接前注意清洁被焊部位.(2)选用适当的焊丝并注意保持干燥.(3)点焊焊道不得有缺陷,同时要清洁干净,且使用焊丝尺寸要适当.(4)减小干伸长度,调整适当气体流量.(5)加装挡风设备.(6)降低速度使内部气体逸出.(7)注意清除喷嘴处焊渣,并涂以飞溅附着防止剂,以延长喷嘴寿命.(8)CO2纯度为99.98%以上,水分为0.005%以下.埋弧焊接(1)焊缝有锈、氧化膜、油脂等有机物的杂质.(2)焊剂潮湿.(3)焊剂受污染.(4)焊接速度过快.(5)焊剂高度不足.(6)焊剂高度过大,使气体不易逸出(特别在焊剂粒度细的情形).(1)焊缝需研磨或以火焰烧除,再以钢丝刷清除.(2)约需300℃干燥(3)注意焊剂的储存及焊接部位附近地区的清洁,以免杂物混入.(4)降低焊接速度.(5)焊剂出口橡皮管口要调整高些.(6)焊剂出口橡皮管要调整低些,在自动焊接情形适当高度30-40mm.(7)焊丝生锈或沾有油污.(8)极性不适当(特别在对接时受污染会产生气孔).(7)换用清洁焊丝.(8)将直流正接(DC-)改为直流反接(DC+).设备不良(1)减压表冷却,气体无法流出.(2)喷嘴被火花飞溅物堵塞.(3)焊丝有油、锈.(1)气体调节器无附电热器时,要加装电热器,同时检查表之流量.(2)经常清除喷嘴飞溅物.并且涂以飞溅附着防止剂.(3)焊丝贮存或安装焊丝时不可触及油类.自保护药芯焊丝(1)电压过高.(2)焊丝突出长度过短.(3)钢板表面有锈蚀、油漆、水分.(4)焊枪拖曳角倾斜太多.(5)移行速度太快,尤其横焊.(1)降低电压.(2)依各种焊丝说明使用.(3)焊前清除干净.(4)减少拖曳角至约0-20°.(5)调整适当.二缺陷名称咬边(Undercut)焊接方式发生原因防止措施手工电弧焊(1)电流太强.(2)焊条不适合.(3)电弧过长.(4)操作方法不当.(5)母材不洁.(6)母材过热.(1)使用较低电流.(2)选用适当种类及大小之焊条.(3)保持适当的弧长.(4)采用正确的角度,较慢的速度,较短的电弧及较窄的运行法.(5)清除母材油渍或锈.(6)使用直径较小之焊条.CO2气体保护焊(1)电弧过长,焊接速度太快.(2)角焊时,焊条对准部位不正确.(3)立焊摆动或操作不良,使焊道二边填补不足产生咬边.(1)降低电弧长度及速度.(2)在水平角焊时,焊丝位置应离交点1-2mm.(3)改正操作方法.三缺陷名称:夹渣(Slag Inclusion)焊接方式发生原因防止措施手工电弧焊(1)前层焊渣未完全清除.(2)焊接电流太低.(3)焊接速度太慢.(4)焊条摆动过宽.(5)焊缝组合及设计不良.(1)彻底清除前层焊渣.(2)采用较高电流.(3)提高焊接速度.(4)减少焊条摆动宽度.(5)改正适当坡口角度及间隙.CO2气体电弧焊(1)母材倾斜(下坡)使焊渣超前.(2)前一道焊接后,焊渣未清洁干净.(3)电流过小,速度慢,焊着量多.(4)用前进法焊接,开槽内焊渣超前甚多.(1)尽可能将焊件放置水平位置.(2)注意每道焊道之清洁.(3)增加电流和焊速,使焊渣容易浮起.(4)提高焊接速度埋弧焊接(1)焊接方向朝母材倾斜方向,因此焊渣流动超前.(2)多层焊接时,开槽面受焊丝溶入,焊丝过于靠近开槽的侧边.(3)在焊接起点有导板处易产生夹渣.(4)电流过小,第二层间有焊渣留存,在焊接薄板时容易产生裂纹.(5)焊接速度过低,使焊渣超前.(6)最后完成层电弧电压过高,使得游离焊渣在焊道端头产生搅卷.(1)焊接改向相反方向焊接,或将母材尽可能改成水平方向焊接.(2)开槽侧面和焊丝之间距离,最少要大于焊丝直径以上.(3)导板厚度及开槽形状,需与母材相同.(4)提高焊接电流,使残留焊渣容易熔化.(5)增加焊接电流及焊接速度.(6)减小电压或提高焊速,必要时盖面层由单道焊改为多道焊接.自保护药芯焊丝(1)电弧电压过低.(2)焊丝摆弧不当.(3)焊丝伸出过长.(4)电流过低,焊接速度过慢.(5)第一道焊渣,未充分清除.(6)第一道结合不良.(7)坡口太狭窄.(1)调整适当.(2)加多练习.(3)依各种焊丝使用说明.(4)调整焊接参数.(5)完全清除(6)使用适当电压,注意摆弧.(7)改正适当坡口角度及间隙.四缺陷名称:未焊透(Incomplete Penetration)五缺陷名称:裂纹(Crack)手工电弧焊(1)焊件含有过高的碳、锰等合金元素.(2)焊条品质不良或潮湿.(3)焊缝拘束应力过大.(4)母条材质含硫过高不适于焊接.(5)施工准备不足.(6)母材厚度较大,冷却过速.(7)电流太强.(8)首道焊道不足抵抗收缩应力.(1)使用低氢系焊条.(2)使用适宜焊条,并注意干燥.(3)改良结构设计,注意焊接顺序,焊接后进行热处理.(4)避免使用不良钢材.(5)焊接时需考虑预热或后热.(6)预热母材,焊后缓冷.(7)使用适当电流.(8)首道焊接之焊着金属须充分抵抗收缩应力.CO2气体保护焊(1)开槽角度过小,在大电流焊接时,产生梨形和焊道裂纹.(2)母材含碳量和其它合金量过高(焊道及热影区).(3)多层焊接时,第一层焊道过小.(4)焊接顺序不当,产生拘束力过强.(5)焊丝潮湿,氢气侵入焊道.(6)套板密接不良,形成高低不平,致应力集中.(7)因第一层焊接量过多,冷却缓慢(不锈钢,铝合金等).(1)注意适当开槽角度与电流的配合,必要时要加大开槽角度.(2)采用含碳量低的焊条.(3)第一道焊着金属须充分能抵抗收缩应力.(4)改良结构设计,注意焊接顺序,焊后进行热处理.(5)注意焊丝保存.(6)注意焊件组合之精度.(7)注意正确的电流及焊接速度.埋弧焊接(1)对焊缝母材所用的焊丝和焊剂之配合不适当(母材含碳量过大,焊丝金属含锰量太少).(2)焊道急速冷却,使热影响区发生硬化.(3)焊丝含碳、硫量过大.(4)在多层焊接之第一层所生焊道力,不足抵抗收缩应力.(5)在角焊时过深的渗透或偏析.(6)焊接施工顺序不正确,母材拘束力大.(7)焊道形状不适当,焊道宽度与焊道深度比例过大或过小.(1)使用含锰量较高的焊丝,在母材含碳量多时,要有预热之措施.(2)焊接电流及电压需增加,焊接速度降低,母材需加热措施.(3)更换焊丝.(4)第一层焊道之焊着金属须充分抵抗收缩应力.(5)将焊接电流及焊接速度减低,改变极性.(6)注意规定的施工方法,并予焊接操作施工指导.(7)焊道宽度与深度的比例约为1:1:25,电流降低,电压加大.六缺陷名称:变形(Distortion)焊接方式发生原因防止措施手焊、CO2气体保护焊、自保护药芯焊丝焊接、自动埋弧焊接.(1)焊接层数太多.(2)焊接顺序不当.(3)施工准备不足.(4)母材冷却过速.(5)母材过热.(薄板)(6)焊缝设计不当.(7)焊着金属过多.(8)拘束方式不确实.(1)使用直径较大之焊条及较高电流.(2)改正焊接顺序(3)焊接前,使用夹具将焊件固定以免发生翘曲.(4)避免冷却过速或预热母材.(5)选用穿透力低之焊材.(6)减少焊缝间隙,减少开槽度数.(7)注意焊接尺寸,不使焊道过大.(8)注意防止变形的固定措施.七其他缺陷缺陷名称发生原因防止措施搭叠(Overlap)(1)电流太低.(2)焊接速度太慢.(1)使用适当的电流.(2)使用适合的速度.焊道外观形状不良(B ad Appearance)(1)焊条不良.(2)操作方法不适.(3)焊接电流过高,焊条直径过粗.(4)焊件过热.(5)焊道内,熔填方法不良.(6)导电嘴磨耗.(7)焊丝伸出长度不变.(1)选用适当大小良好的干燥焊条.(2)采用均匀适当之速度及焊接顺序.(3)选用适当电流及适当直径的焊接.(4)降低电流.(5)多加练习.(6)更换导电嘴.(7)保持定长、熟练.凹痕(Pit)(1)使用焊条不当.(2)焊条潮湿.(3)母材冷却过速.(4)焊条不洁及焊件的偏析.(5)焊件含碳、锰成分过高.(1)使用适当焊条,如无法消除时用低氢型焊条.(2)使用干燥过的焊条.(3)减低焊接速度,避免急冷,最好施以预热或后热.(4)使用良好低氢型焊条.(5)使用盐基度较高焊条.偏弧(Arc Blow)(1)在直流电焊时,焊件所生磁场不均,使电弧偏向.(2)接地线位置不佳.(3)焊枪拖曳角太大.(4)焊丝伸出长度太短.(5)电压太高,电弧太长.(6)电流太大.(7)焊接速度太快.(1)·电弧偏向一方置一地线.·正对偏向一方焊接.·采用短电弧.·改正磁场使趋均一.·改用交流电焊(2)调整接地线位置.(3)减小焊枪拖曳角.(4)增长焊丝伸出长度.(5)降低电压及电弧.(6)调整使用适当电流.(7)焊接速度变慢.烧穿(1)在有开槽焊接时,电流过大.(2)因开槽不良焊缝间隙太大.(1)降低电流.(2)减少焊缝间隙.焊道不均匀(1)导电嘴磨损,焊丝输出产生摇摆.(2)焊枪操作不熟练.(1)将焊接导电嘴换新使用.(2)多加操作练习.焊泪(1)电流过大,焊接速度太慢.(2)电弧太短,焊道高.(3)焊丝对准位置不适当.(角焊时)(1)选用正确电流及焊接速度.(2)提高电弧长度.(3)焊丝不可离交点太远.火花飞溅过多(1)焊条不良.(2)电弧太长.(3)电流太高或太低.(4)电弧电压太高或太低.(5)焊丝突出过长 .(6)焊枪倾斜过度,拖曳角太大.(7)焊丝过度吸湿.(8)焊机情况不良.(1)采用干燥合适之焊条.(2)使用较短之电弧.(3)使用适当之电流.(4)调整适当.(5)依各种焊丝使用说明.(6)尽可能保持垂直,避免过度倾斜.(7)注意仓库保管条件.(8)修理,平日注意保养.焊道成蛇行状(1)焊丝伸出过长.(2)焊丝扭曲.(3)直线操作不良.(1)采用适当的长度,例如实心焊丝在大电流时伸出长20-25mm.在自保护焊接时伸出长度约为40-50mm.(2)更换新焊丝或将扭曲予以校正.(3)在直线操作时,焊枪要保持垂直.电弧不稳定(1)焊枪前端之导电嘴比焊丝心径大太多.(2)导电嘴发生磨损.(3)焊丝发生卷曲.(4)焊丝输送机回转不顺.(5)焊丝输送轮子沟槽磨损.(6)加压轮子压紧不良.(7)导管接头阻力太大.(1)焊丝心径必须与导电嘴配合.(2)更换导电嘴.(3)将焊丝卷曲拉直.(4)将输送机轴加油,使回转润滑.(5)更换输送轮.(6)压力要适当,太松送线不良,太紧焊丝损坏.(7)导管弯曲过大,调整减少弯曲量.喷嘴与母材间发生电弧(1)喷嘴,导管或导电嘴间发生短路.(1)火花飞溅物粘及喷嘴过多须除去,或是使用焊枪有绝缘保护之陶瓷管.焊枪喷嘴过热(1)冷却水不能充分流出.(2)电流过大.(1)冷却水管不通,如冷却水管阻塞,必须清除使水压提升流量正常.(2)焊枪使用在容许电流范围及使用率之内.焊丝粘住导电嘴(1)导电嘴与母材间的距离过短.(2)导管阻力过大,送线不良.(3)电流太小,电压太大.(1)使用适当距离或稍为长些来起弧,然后调整到适当距离.(2)清除导管内部,使能平稳输送.(3)调整适当电流,电压值.。

轧钢质量缺陷、产生原因心得

轧钢质量缺陷、产生原因心得

轧钢质量缺陷、产生原因心得
轧钢产生质量缺陷这一问题,我对此有所体会。

我认为轧钢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1.板坯加热制度不合理或加热操作不当生成较厚且较致密的铁皮,除鳞时难以除尽,轧制时被压入钢板表面上。

2.由于高压除鳞水压力低、水咀堵塞、水咀角度安装不合理或操作不当等原因,使钢坯上的铁皮未除尽,轧制时被压入到钢板表面上。

3.氧发生较多,含硅化铁皮在沸腾钢中较高的钢中易产生红铁皮。

4.轧辊表面粗糙。

5.辊形曲线不合理,轧辊磨损不均匀。

6.压下量分配不合理。

7.轧辊辊缝调整不良或轧件跑偏。

8.轧辊冷却不均。

9.轧件温度不均。

10.卷取机前的侧导板开口度过小等。

11.板坯上原有的裂缝、针状气孔等缺陷未清理干净,轧制后残
留在轧件表面上。

12.含铜钢因加热温度控制不当,易产生网裂。

13.因轧辊受热不均、冷却不当及疲劳破坏等,造成轧辊产生裂纹,轧制后在轧件表面上呈凸起的龟纹。

对于轧钢质量问题我总结出以上可能造成的原因,我相信,只要合理规避这些问题,就能很好地解决轧钢质量缺陷的问题。

1215MS易切削钢盘条翘皮成因

1215MS易切削钢盘条翘皮成因

1215MS易切削钢盘条翘皮成因余国松(杭州钢铁集团公司技术中心 ,浙江 杭州 310022)摘 要:针对连续 4批 1215MS盘条均存在翘皮缺陷的现象 ,首 先调查了该 4 批盘条对应浇次连铸坯投轧盘条情 况 ,排除了整个浇次钢坯均存在质量问题的可能 。

接着对化学元素 、皮 下气泡 、炼钢工艺和轧制工艺等翘皮影响因 素进行了排查 ,筛选出产生本次翘皮的重点嫌 疑因 素 :轧 制 温 度 、钢 坯 表 面 质 量 、夹 杂 物。

然后通过生产试验和实 验室研究 ,确定了产生翘皮的主要因素 ,最后通过生产实践进 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 ,本 次 1215MS 易切削钢盘条翘 皮与轧制温度 、钢的洁净度相关 ,与 钢坯针孔 、振痕无明显相关性 。

适当提高轧制温度可避免产生盘条翘皮。

关键词 :1215MS易切削钢盘条翘皮 ;轧制温度;钢的洁净度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6-9356(2014)04-0026-05 Causesof1215MSFreeCuttingSteelWireRodeWarpingYU Guo-song(TechnologyCenterofHangzhouIronandSteelGroupCo.,Hangzhou310022,Zhejiang,China) Abstract:Therearewarpingin4consecutivebatchesof1215MSfreecuttingsteelwirerode.Firstly,theresultofinvesti- gationonthequalityoftheotherbatchesofwirerodemadefromthesamecastnumberbilletswhichthe4batchesbelongto excludesthepossibilityofthewholecastbilletswithqualityproblem.Secondly,factorswarpingconcerneg.composition, rimhole,smeltandrollingprocessareinvestigated.From whichrollingtemperature,billetssurfacequality,inclusionhas becomethefocusofthesuspectedfactors.Thirdly ,themainfactorisdeterminedbyproductionandresearch,andcon- firmedbyproductionfinally.Theresultsshowthat1215MSfreecuttingsteelwirerodewarpingiscausedbyrollingtem- peratureandpurityofsteel,thereisnoevidentrelationbetween warpingandbilletsurfacedefectsasbin-hole,oscillation mark.Higherrollingtemperaturecanavoidthewirerodewarpingdefectoccur. Keywords:1215MSfreecuttingsteelwirerodewarping;rollingtemperature;purityofsteel 翘皮是存在的夹杂物(氧化物)、皮下气泡、表面缺陷使金属表面局部与基体断开 ,在伴随基体延展 过程 中 形 成 的。

钢板常见质量缺陷及原因分析

钢板常见质量缺陷及原因分析

钢板常见质量缺陷及原因分析一、热轧钢板1辊印:是一组具有周期性、大小形状基本一致的凹凸缺陷,并且外观形状不规则。

原因:1)一方面由于辊子疲劳或硬度不够使辊面一部分掉肉边凹;另一方面可能是辊子表面粘有异物,使表面部分呈凸出状;2)轧钢或精整加工时,压入钢板表面形成凹凸缺陷。

2表面夹杂:在钢板表面有不规则的点状块状或车条状的非金属夹杂物,其颜色一般呈红棕色、黄褐色、灰白色或灰黑色。

原因:1)板坯皮下夹杂轧后暴露,或板坯原有的表面夹杂轧后残留在钢板表面上;2)加热炉耐火材料及泥沙等非金属物落在板坯表面上,轧制时压入板面。

3氧化铁皮:氧化铁皮一般粘附在钢板表面,分布于板面的局部或全部,呈黑色或红棕色;铁皮有的疏松脱落,有的压入板面不易脱落;根据外观形状不同有:红铁皮、块状铁皮、条状铁皮、线状铁皮、木纹状铁皮、流星状铁皮、纺锤状铁皮、拖曳状铁皮和散状铁皮等,其压入深度有深有浅。

原因:1)压入氧化铁皮的生成取决于板坯加热条件,加热时间逾长,加热温度愈高,氧化气氛愈强,生成氧化铁皮就愈多,而且不容易脱落,产生一次铁皮难于除尽,轧制时被压入钢板表面上;2)大立辊设定不合理,铁皮未挤松,难于除掉;3)由于高压除鳞水管的水压低,水咀堵塞,水咀角度不对及使用不当等原因,使钢板表面的铁皮没有除尽,轧制后被压入到钢板表面;4)氧化铁皮在沸腾钢中发生较多,在含硅较高的钢中容易产生红铁皮。

4厚薄不均:钢板各部分厚度不一致称厚薄不均,凡厚度不均匀的钢板,一般为偏差过大,局部钢板厚度超过规定的允许偏差。

原因:1)辊缝的调整和辊型的配置不当;2)轧辊和轧辊两侧的轴瓦磨损不一样;3)板坯加热温度不均。

5麻点:钢板表面呈现有局部或连续的凹坑叫麻点,其大小不同,深度不等。

原因是加热过程中,板坯氧化严重,轧制时铁皮压入表面,脱落后形成细小的凹坑。

6气泡:钢板表面上有无规律分布的圆形凸包,有时呈蚯蚓式的直线状,其外缘比较光滑,内有气体;当气泡轧破后,呈现不规则的细裂纹;某些气泡不凸起,经平整后,表面光亮,剪切断面呈分层状。

钢结构加工中产生的缺陷及防护措施

钢结构加工中产生的缺陷及防护措施

钢结构加工中产生的缺陷及防护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钢结构凭借其短施工周期、大承重强度和快施工速度在建设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钢结构工程当中钢结构的加工环节十分重要,甚至决定了钢结构的质量、成本,同时也对钢结构工程的质量管理、造价控制、安全防护与施工周期的控制产生了重要影响。

但是,目前在钢结构加工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此,本文就钢结构加工中产生的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与措施。

标签:钢结构;加工;缺陷;措施一、钢结构的性能及加工中容易产生的问题(一)钢结构的性能在建筑结构中使用最多的刚才是合金钢与低碳钢,刚作为刚才的基本元素之一包含了有铁、锰、硅、硫、氧、氮等元素,正是由于这些化学成分及元素的组合,所以才组成了刚才特有的力学性能。

一般而言,建筑领域中使用的刚才自重较轻、具有良好的韧性,加上简单的制作步骤与较短的施工周期,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青睐。

但是由于钢结构耐腐蚀性不强,在低温条件下很容易出现断裂问题,通常钢材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裂、氧化、切痕、微孔等缺陷。

(二)钢结构加工中常见的问题1. 钢材矫正时出现的冷热硬化问题;2. 切割施工前没有达到加工要求,导致切痕出现;3. 加工中精度不够造成孔径或孔中心偏差;4. 钢结构进行冷加工时出现发裂问题;5. 钢结构进行热加工时受到残余应力影响;6. 冲孔环节中容易出现裂纹和硬化区。

正因如此,在钢结构的加工过程当中应该严格按照要求、规范进行操作,尽量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

二、钢结构焊接产生的区及防护措施(一)钢结构焊接产生的缺陷1. 焊接过程中,温度过热容易对钢材的塑性、韧性造成影响,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容易出现脆化、开裂和硬化问题;2. 钢结构焊接易受到残余应力影响;3. 开裂、烧穿、咬边、带渣、未融合与焊透都是焊接当中存在的缺陷;4. 应力集中问题导致钢材出现裂纹,甚至导致母材断裂。

(二)克服焊接缺陷应采取的防护措施1. 正确选用焊接结构为了保证在焊接过程出现不必要的焊缝,就必须在结构设计环节中对焊缝进行一个大致、合理的安排,尽可能的使焊缝同钢材界面的中轴保持对称,同时在焊接过程中,也应该采用间断焊接的方式,从而避免焊缝过于集中,影响刚才韧性。

圆钢剪切缺陷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圆钢剪切缺陷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圆钢剪切缺陷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圆钢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建筑工程、汽车制造等领域。

在生产过程中,圆钢剪切缺陷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不仅会影响产品质量,还可能导致安全事故。

对圆钢剪切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圆钢剪切缺陷的原因分析1. 设备问题:圆钢剪切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如果存在磨损、老化或者不合理的设计,都会导致剪切缺陷的产生。

比如刀具磨损不均匀、切割速度过快等问题都可能引起剪切缺陷。

2. 材料问题:圆钢的质量和性能会直接影响到剪切的效果,如果材料本身存在缺陷或者不符合标准要求,也会导致剪切缺陷的产生。

比如材料硬度不均匀、内部夹杂物等都可能引起剪切不良。

3. 操作问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细节也是引起剪切缺陷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操作不规范、工作失误、操作疏忽等都可能导致剪切不良。

4. 环境问题:生产环境的干扰和影响也会对剪切缺陷产生影响。

比如温度、湿度、粉尘等环境因素都可能引起剪切不良。

二、圆钢剪切缺陷的改进措施1. 加强设备维护:定期对剪切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刀具的锋利度和机器的正常运行。

对设备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改进,能够提高剪切的效果。

2. 优化材料选择:对圆钢的材料选择和采购过程进行严格把控,保证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排除有缺陷的材料。

3. 加强操作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细节,确保操作的规范和精准。

对操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其对剪切工艺的认识和理解。

4. 控制生产环境:加强生产现场的管理,保证生产环境的整洁、安全和稳定。

对生产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参数进行严格的控制,减少外部环境对剪切的影响。

三、结语圆钢剪切缺陷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只有通过对其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才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加强设备维护、优化材料选择、加强操作培训和控制生产环境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圆钢剪切缺陷的产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圆钢剪切缺陷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圆钢剪切缺陷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圆钢剪切缺陷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圆钢是工程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材料,但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缺陷,其中剪切缺陷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剪切缺陷会对材料的性能和安全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对圆钢剪切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改进措施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材料本身问题圆钢本身存在裂纹、夹杂物等缺陷,这些缺陷在剪切过程中可能会放大,导致剪切缺陷的产生。

2.剪切刃口形状问题刀口受到磨损影响后,可能会导致刀口直径变小,切割角度过大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圆钢的切口质量,从而形成剪切缺陷。

3.操作人员技术问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技巧可能会影响到圆钢的切割质量,过大的切割力、不当的切割速度和切割频繁会导致剪切缺陷的发生。

4.设备问题如果设备的切割机械结构设计不合理、维护不当或者自身存在故障,那么就会对圆钢剪切质量产生影响,进而导致剪切缺陷的产生。

1.选择优质材料针对圆钢本身存在的缺陷,选择高质量的材料,可以有效地降低缺陷的产生率。

2.注意保养切割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维护,确保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处于最佳状态可以有效地避免因设备自身问题而引起的剪切缺陷。

3.控制切割力度控制好切割力度,避免过度施力,可以有效降低剪切缺陷的产生率。

4.正确操作设备操作人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点,减少人为操作失误引起的问题。

5.升级及更新设备增加设备的实用性和更新率,使用性能更佳的高新技术设备直接影响圆钢剪切质量的提高,从而降低剪切缺陷的发生率。

三、结论经过分析,圆钢剪切缺陷的形成原因是比较复杂和多方面的。

解决剪切缺陷的关键是全面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的改进措施,不断优化设备、人员和材料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圆钢的切割质量,使其达到更高的使用效果和性能。

圆钢剪切缺陷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圆钢剪切缺陷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圆钢剪切缺陷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圆钢剪切是指将圆钢进行切割加工,常用于机械零配件的加工生产中。

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圆钢剪切缺陷,如切口不规整、切口处出现裂纹等,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对圆钢剪切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改进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对圆钢剪切缺陷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圆钢剪切缺陷原因分析1.刀具磨损严重圆钢剪切过程中,刀具的磨损情况直接影响着切口的质量。

如果刀具磨损严重,就会导致切口不规整、出现裂纹等缺陷。

刀具磨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切割过程中的摩擦和磨损,以及刀具材质的选择不当等。

2.切割速度过快在圆钢剪切过程中,切割速度过快会导致切口处温度升高,从而引起材料的退火现象,造成形变或裂纹。

切割速度过快还会导致刀具与工件之间产生的摩擦增大,刀具的使用寿命减少,造成切口质量不佳。

3.材料质量不良圆钢在生产过程中,如果材料自身质量不良,比如含有太多的夹杂物、气泡或者杂质,会导致切口处出现裂纹或不规整的情况。

材料的硬度、韧性不匹配,也会影响切口的整体质量。

4.切削工艺参数不当切削工艺参数不当可能是导致圆钢剪切缺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刀具的切削角度、切割深度、进给速度等参数的选择不当,都会导致切口质量不佳。

二、改进措施1.选用优质刀具为了避免刀具磨损导致的切口质量不佳,可以选择质量较好的刀具进行剪切加工。

常用的刀具材料有高速钢、硬质合金等,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选用合适的刀具材料,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提高切口质量。

在进行圆钢剪切时,需要对切割速度进行适当控制,避免过快的切割速度导致切口处温度升高,从而影响切口的质量。

可以根据材料的硬度、切割深度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速度选择,确保切口质量。

在生产加工之前,对圆钢的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检测,确保材料质量良好。

可以采用超声波探伤、X射线检测等技术手段,排除不良材料的使用,从而避免材料质量不良导致的切口质量问题。

对于切削工艺参数不当导致的切口质量问题,可以利用专业的数控设备,进行优化切削工艺参数的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系易切削钢质量缺陷原因分析朱占涛,张文俊(河北钢铁集团宣钢公司技术中心河北宣化075100)摘要:通过对试样质量缺陷的宏观观察,显微组织检验,夹杂物种类及级别的检测,硫系易切削钢质量缺陷类型主要有:表面疤、表面裂纹、经加工所形成的纵向扭转及扭转麻花状断续开裂、心部裂纹等。

认为这些缺陷与钢材表面、近表面、心部硫化物及硅酸盐类夹杂物的聚集分布等有关。

关键词:易切削钢,质量缺陷,原因,分析。

Analysis On Quality Defect Cause in Sulphur Free-CuttingSteelZHU Zhan-tao,ZHANG Wen-jun(Technology Center of Hebei Iron and Steel Group Xuanhua Iron and Steel Co,Xuanhua075100,Hebei,China)Abstract:Though macroscopic observation to quality defect of specimen,inspection on microstructure,detection on type and level of inclusions,the main type of sulphur free-cutting steel quality defect including:the surface scar,the surface crack,vertical torsion and torsion twist plume intermittent crack by machining and formatting,the center crack etc. we reguard those defects are relationshiped with aggregation distribution of sulphide and Silicate inclusion in the surface,the next surface,the center of the steel.Key words:free-cutting steel,quality defect,cause,analysis.1易切削钢特点简介易切削钢是以降低机加工成本、提高切削质量、降低切削抗力或者在机械加工的自动机床中改善切削处理性为目的的钢种,是机械工业发展中应用日趋广泛的节能材料。

在生产易切削钢时,需要添加易切削元素S、P、Pb、Se等。

本文主要介绍硫系易切削钢,含硫易切削钢种界面张力小,钢渣混合后难以分离,铸坯易产生夹渣和粘渣。

由于钢中硫含量偏高,使钢材的热加工性能变差,易打滑,易产生裂纹,因此轧制时的温度控制比较关键。

轧钢时要尽量避免在硫化物的脆化敏感温度区间(830~1050℃)进行变形。

通过选择合适的钢坯加热温度和开轧温度、控制轧制速度,避免出现劈头。

钢中硫含量较高时易生成FeS或FeS与Fe低熔点共晶混合物,其中FeS熔点为1190℃,而FeS与Fe的共晶体熔点约为980℃。

当钢加热至1000~1200℃进行轧制时,沿晶界分布的Fe+FeS共晶体局部已经开始熔化,晶粒间的结合力遭受破坏,产生所谓的沿晶裂纹,导致“热脆”现象的发生。

钢中加入锰,可消除硫的有害影响,因为硫与锰的亲合力较硫与铁亲合力强,锰能从FeS 中夺走硫形成MnS,而MnS的熔点达1620℃,在钢正常轧制温度下不会产生沿晶熔化现象。

但上述硫化物类夹杂中同时存在MnS与FeS,二者质量比约44:5,即FeS质量分数约.占10%。

因FeS熔点约为1190℃,加热炉的均热温度为1240℃,FeS己经熔化,在轧件表面熔融态的FeS起润滑作用,所以在前面2个道次轧制时打滑较严重,造成咬入困难。

国内外均着重研究改变硫化锰长宽比(L/W),希望硫化物成纺锤状或近似圆形。

精确控制结晶器液面,采用较低的拉速,保证钢液面平稳,严格控制钢液卷渣形成大型皮下夹杂。

2硫系易切削钢冷加工质量缺陷类型及成因分析目前所碰到的硫系易切削钢冷加工过程中出现过的质量缺陷大致有以下几种:表面裂纹、表面麻坑、表面疤、劈裂、麻花状扭转、心部孔洞裂纹、机加工过程中工件纵向开裂。

2.1 劈头试样该试样是在经过轧制过程中的数次剪切后到成品仍出现的劈头现象。

金相试样共镶了6个样:1试样在劈开段上截取,且为纵向样;2试样也在劈开段上截取,和1试样紧邻,且为纵向样。

3、4试样紧挨劈开区域,但未劈开,其中3试样为横向样;4试样为纵向样。

5、6试样为离劈开位较远处(视为正常区域),其中5试样为横向样;6试样为纵向样。

各试样取样位置如下图所示。

1,2 3,4 5,6图1 各试样取样位置示意图从金相检验来看,处于1、2号位置(劈开位)的试样,其纵向样有3条纵向贯通的大裂纹,裂纹内有硫化物存在,裂纹较宽处则表现为孔洞,稍窄处则里面充满着硫化物夹杂,该位置的试样还分布数量偏多的大尺寸硫化物夹杂,由此推断钢材在该位置存在严重的硫的偏聚,致使该处形成了熔点较低的二元共晶产物(Fe+FeS),其熔点约988~989℃,或熔点更低的三元共晶产物(Fe+FeO+FeS),其熔点约940℃。

这两种多元共晶产物其熔点都低于钢坯的正常加热及轧制温度,因而就出现了轧制过程的热脆现象及轧制终了的开裂现象。

3、4号位置(紧邻劈开位)的试样,其纵向样有一条纵向贯通的裂纹,裂纹内充满着硫化物夹杂,裂纹长度方向中间有一孔洞,该位置的试样也分布数量稍多的大尺寸硫化物夹杂,由此推断钢材在该位置也存在较为严重的硫的偏聚,情况和1、2号位置类似,但硫的偏聚程度较1、2号位置处有所减轻。

5、6号位(视为正常区域)的试样无论纵横截面夹杂物分布则较为均匀细小。

综合三个位置取样经金相检验的结果来看三处都含有大尺寸硫化物夹杂,并且1、2、3、4位置还有尺寸大得多的裂纹,有的位置甚至扩展为裂缝(孔洞),因此,该试样的劈裂与局域严重的硫的偏聚,从而生成了低熔点二元共晶产物(Fe+FeS)或熔点更低的三元共晶产物(Fe+FeO+FeS)有关。

有关图片如图2、3所示。

图2. 劈头纵面心部孔洞及裂纹内夹杂图3. 劈头横面热脆形成的心部孔洞2.2半成品纵裂透裂纹首先了解一下用户的主要加工过程:易切削钢原材首先经行冷拔,然后截成合适的长度,再在小微机床上进行车削加工,整个过程全为冷加工,异议样上的缺陷正是在这一道工序上产生的。

截至目前所发生的异议样都为轴心螺纹孔,有圆螺母、六角螺母及圆柱上加工出一纵向平台样,所有内螺纹处均呈裂透状,金相观察螺纹透裂处的纵切面裂纹呈一节节首尾连接状,每一节呈近似规则的长方形状,两端较平齐,但节与节之间呈横向错开状,裂纹两侧,其中一面相对于另一面有沉降现象,说明沉降部分是受刨刀向下顶锻力之作用。

裂纹错开两部分之间有断裂线,断裂线是沉降部分受刨刀向下顶锻力(横向剪切力)之作用,强行将两部分剪断的断裂线,有的地方裂纹内还有金属粘连,圆柱处的横截面上裂纹呈曲折延伸且尾部较尖,属于应力裂纹,裂纹两侧无氧化及脱碳;另外金相观察试样金相组织存在带状,这使试样性能上存在各向异性,特别是横向冲击韧性显著降低,另外硫系易切削钢属于高硫钢,且硫元素易形成偏析,在硫化物及其它类夹杂物聚集的区域极易造成较高的应力集中,因此当受到横向的冲击力时就极易在组织薄弱区或硫化物聚集区产生裂纹,在加工过程中其外表面会受到车刀的环向冲击力,如果冷却润滑不好,或是零件轴心对中不好就会使工件表面受到车刀跳动而产生冲击力的作用,形成纵向裂纹,这正好符合刀头冲击形成裂纹的形貌特征。

综合以上因素认为裂纹主要属于机加工裂纹。

有关图片如图4、5所示。

图4. 半成品裂和截面图5. 六角纵裂纹处2.3扭转麻花状及表面疤试样试样出现两次,均为端面六方长条试样发生的扭转开裂情形,宏观观察,整个试样呈断续开裂状。

金相试样取裂开后的拼合之横断面、纵切面,未裂处的横断面、纵切面。

金相检验观察劈裂的两部分拼合处(无论纵横截面)、试样表面、近表面、其它处都存在较多大尺寸C类夹杂物及由它们引起的裂纹,由于试样中存在数量较多且聚集分布的大尺寸硅酸盐类夹杂物,破坏了金属的连续性,使夹杂物两侧金属在受外力的机械作用时变形协同性不一致,同时由于夹杂物两侧的金属体积也往往不均衡,这就事实存在夹杂物两侧金属抵抗外力的强度极限值存在差异,使得原材料在后续的拉拔过程中,由于模具各处冷却润滑不均匀从而产生环向附加应力,这就极易使拉拔材发生扭转变形,夹杂物两侧金属体积小的部分更易变形,于是小体积部分就会缠绕着金属体积大的部分发生变形而形成麻花状。

对比观察,没有发生扭转的部分,金相组织中无大尺寸C类夹杂物。

而没有大尺寸C类夹杂物分布的地方则不发生劈裂而保持完好,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试样呈断续扭转状。

有关图片如图6~9。

图6. 结疤处纵向大尺寸夹杂图7. 扭转样表面裂纹及近表面夹杂图8. 近表层聚集分布夹杂物图9. 疤附近表层夹杂物引起的裂纹2.4表面麻坑纵裂纹及心部裂开试样(经过冷拔)表面有麻坑,零散分布,局部集中,且基本成一条直线分布,金相观察麻坑处除了通常的硫化物夹杂外,尚有氧化铝类夹杂物,这些夹杂物在试样表面的局部区域集中分布,且在冷拔加工过程中受机械振动从金属表面脱落,从而在试样表面形成麻坑。

表面裂纹及心部裂开试样(经过冷拔),表面有纵裂纹且成一直线分布,端头有一段被车削加工成更细的一段且呈裂开状,裂开处和表面纵裂纹成一条直线分布,金相试样取自较粗段,金相观察其横断面没有裂开,而心部有长约2.3mm的孔洞加裂纹相连的缺陷,端头细段裂开也正是由于存在心部孔洞造成,同时观察到近心部孔洞附近有数条硅酸盐类夹杂,因此认为该试样表面裂纹及端头细段裂开是由于存在心部孔洞及硅酸盐类夹杂物的局部聚集分布造成的。

有关图片如图10~13所示。

图10. 表面裂纹横截面形貌图11. 心部孔洞及裂纹总长约2.3mm+ 图12. 拉拔样横面心部孔洞及微裂纹图13. 心部孔洞及聚集分布的夹杂3结论综合以上结论认为1)头部劈裂试样主要是由于硫系易切削钢硫元素含量高,更由于硫元素的聚集分布从而在晶界形成了熔点较低的二元共晶产物(Fe+FeS),其熔点约988~989℃,或熔点更低的三元共晶产物(Fe+FeO+FeS),其熔点约940℃。

这两种多元共晶产物其熔点都低于钢坯的正常加热及轧制温度,因而就出现了轧制过程的热脆现象,出现了沿晶界劈裂,使金属发生分离,出现轧制终了的劈裂现象。

2)半成品纵裂透裂纹,主要是由于机加工过程中,润滑不良、工件对中不精确等原因造成跳刀,从而使工件环向局部受冲击力作用而形成与刀刃成一条直线的纵裂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