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缓释技术分类
农药缓释颗粒及其制备方法的制作流程

本技术涉及农业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农药缓释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农药缓释颗粒由原药、喹硫磷、尿素、分散剂、辅助剂和填充剂构成,其中,原药10~60%,喹硫磷5~10%、尿素5~10%、分散剂2~5%、辅助剂2~5%、其余为填充剂。
所述原药的含量为50%。
所述喹硫磷的含量为8%。
所述尿素的含量为8%。
所述包膜材料为树脂、沥青、植物油或不溶于水的聚合物。
农药包膜的厚度为2~10μm。
所述分散剂的含量为3%。
本技术制备的农药稳定可靠,成本低,杀虫效果好。
技术要求1.一种农药缓释颗粒,其特征在于,由原药、喹硫磷、尿素、分散剂、辅助剂和填充剂构成,其中,原药10~60%,喹硫磷5~10%、尿素5~10%、分散剂2~5%、辅助剂2~5%、其余为填充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缓释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药选自以下成分的一种:醚菊酯、氟氯氰菊酯、恶唑磷、毒死蜱、氯菊酯、高效氰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苯醚菊酯、除虫菊素、稻丰散、氰戊菊酯、杀草丹、二嗪磷、丁硫克百威、硫丹、阿维菌素、杀扑磷、哒螨灵、氟硅唑、丙环唑、苯醚甲环唑、甲草胺、乙草胺、丁草胺、野麦畏、二甲戊灵、广灭灵、氟乐灵、仲丁灵、氟硅唑、快灭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农药缓释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药的含量为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缓释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喹硫磷的含量为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缓释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尿素的含量为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缓释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膜材料为树脂、沥青、植物油或不溶于水的聚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农药缓释颗粒,其特征在于,农药包膜的厚度为2~1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缓释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选自以下成分中的两种或者三种以上: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三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类和衍生物酯类、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磷酸盐、苯乙烯苯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高分子疏型的支装共聚物、聚合羧酸盐类。
农药剂型及生产工艺

Schoo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Science, ZAFU Schoo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Science, ZAFU 1、原药、农药制剂概念:由化工厂合成生产的农药有效成分称为原药。
原药为固体的称为原油。
把原药制成可以使用的农药形式的工艺过程称农将一种农药剂型制成多种不同用途、不同含量的产品。
如:敌敌畏乳油(70%、80%):乐果乳油第一部分:两单剂有效成分含量之和第二部分:两单剂名称的第一个字,含量高的在前,含量低的在后第三部分:混剂剂型名称8%杀∙氰乳油(6%杀螟清+2%氰戊菊酯)40%乐∙氰乳油(39.2%乐果+0.8%氰戊菊酯)如为混剂(现只允许二元混配)农药为什么要加工成各种制剂型?•要将极少量的农药原药均匀喷施在广阔的田野中就离不开剂型加工。
提高药剂的附着力(植物和动物表面有蜡质层)。
农药为什么要加工成各种制剂型?•方便使用•提高药剂稳定性农药粉剂、浮游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固体乳(粉)剂、干悬浮剂液制剂2008年乳油(EC) 1963 (DP) 119 (SL) 372 (WG) 131•水性化•粒状化 高效多效加入特效剂,(如保护剂,选择剂,等)乳油(WP)易降解 不含有NP现代农药加工,已不仅仅是为满足农药可以使用的基本条件,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农药加工克服农药品种存在的各种缺陷,进一步提高药效,降低毒性、减少污染、避免对有益生物的伤害、延缓有害生物抗药性的发展,。
因此,(一)以水代替有机溶剂的新剂型传统的农药液剂,以乳油占绝大部分。
而生产乳油又要使用大量有机溶剂(一般用量都在50%以上),这些有机溶剂又以易燃、易爆、对人畜有毒、污染环(二)粉剂向粒剂和悬浮剂方向发展粉剂是使用最早,用量最大的农药剂型,由于其可以直接喷撒使用,工效高,不用水,特别适于干旱缺水的山区或半山区及林地使用,但是粉剂的最大缺点是易飘移污染环境,农药有效利用率低,一般只有20%的粉剂沉积在目标生物上。
农药缓释剂研究进展概述

化 学 防 治是 农 作 物 病虫 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害 防 治 的主 要 方法 .
持一 定 的残 留就必 须 施用 高 于 有 效剂 量 的药 量 . 或 增 加 施药 次 数 , 这样 既 易 产生 药 害 , 大 残 留 , 染 增 污 环境 , 又费 工费 时 , 不经 济 。为 了发挥 残效 期短 的 很 农药 的作 用 . 以通 过农 药加 工手 段 . 可 根据有 害 生物 的发 生规 律 、 害特 点及 环境 条件 , 农药按 照 需要 危 使
的 剂 量 、 定 的 时 间持 续 稳 定 的释 放 , 特 以达 到 最 经
在农 业 生产 中发挥 着 重要 的作 用 , 带 来 了诸 如 农 也 药残 留 、 境 污染 及抗 药性 等 问题 。在 大 力发 展 无 环 公 害农业 的今 天 . 不 意 味着排 斥农药 的使 用 。 并 在无 公 害农 产 品 的生 产 中仍 然 需要 使 用 农 药 . 是 对其 只 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求 。农 药 常规剂 型一 般利 用率 只有 2 %~ 0 在 释放 到靶 标 物过 程 中的损 失 率在 5 % 0 3 %. 0 6 %t 农 药 常 规 剂型 存 在有 效 成 分 释放 速 度 快 、 0  ̄ 药 效持 效 时 间短 、 药量 大等 缺点 , 用 不仅 在经 济上 是
Ab t a t h lw— ee s omu ai n o e t i e i mo e S c e su h n o h rp sii e fr l t n i u r n p l— sr c :T e s o r l a e f r l t fp si d s o c r u c sf lt a t e e t d o mu ai n c re ta p i c o c t n a d i l a sg e t h n e n t d t n l e t i efr lt n sr c u e T e c a a trs c n l si c t no o - ai , n d r a a g si a i o a si d mu ai t t r . h h r ce t sa d c a s i ai f l w- o te c r i p c o o u i i f o s rl a e fr lt n o e t i e ae rv e e . e e a y e fso r la e p s cd e e d s rb d T e c a ln e n ee s o mu a i fp si d r e iw d S v r ltp s o l w— ee s e t i e w r e c i e . h h e g sa d o c i l d v l p n f tw— e e s e t i efr l t no e t ie a ea l ic se i ril . e e o me t o rl a ep si d o mu ai f s cd r sod s u s di t s t e os c o p i nh a c Ke r s P si i e S o r l a efr u ai n e t i efr u ain ywo d : e t d ; l w- e e s m lto ;P s cd m lt c o i o o
缓控释农药推广现状

云 浮 市 大 唐 农 林 科 技 有 限
பைடு நூலகம்
00 药在 一些地 方纷 纷 面市 , 据称 这 能 够 使 农 药 的 原药 成 分 包 裹 在 公 司 老板 唐 建 锋 种植 桉 树 50 他 至 种农 药利 用 一 种 名 为 “ 囊 技 囊 壁材 料 中 , 径 可达 到 卜5 0 多 亩 , 表 示 , 今 只 听 说 有 缓 微 粒 0
防 治机理 都 有要求 。 ”
基本 不存 在残 留问题
的试 验 考核 , 码 是 在 安全 使用 起
范 围 内的 。 公司 ( 原徐 州 市瑞 隆 化 工有 限 公
一
对 于一 些农 民所 担心 的“ 喷 了这 种 农 药 ,不 能立 马 看 到 死 个误区, 这类 农 药虽 然 是长 时
问 的掌握 也 有 一定 要 求 , 比如 , 了不错 的效果 。 另 外 , 农 户 直接 就 对“ 有 缓 “ 你要 根 据作 物 的 收成 时间和 药
张 依 然 说 , 其 实 可 以通 过 例说 , 比如 防 治番 薯 害 虫 , 药 用
还 缓控 释 ” 术” 的剂 型 技 术 , 将 农 药 有 效 微米 的水平 , 后再 制 成液体 或 控 释肥料 , 从未 知道“ 可 然 “ 农药 多 为 农 药 。“ 不知 道 是不是 厂 家在炒 成分 释 放 得 更 缓 慢 、 持 效 期 更 者 固体 剂型 。 缓控释 ” 辛硫磷和 毒 死蜱 的微 囊悬 浮 剂 , 作 概 念 ,反 正对 其效 果 不太 信 长 , 防治地 下 害虫 等方 面取 得 在 了不俗 的效果 。
源 环 境 学 院农 药 系 教 授 胡 美 英 合选 用 该类 药 的原 因 。 ” 还表 上 的试用 效 果上 看 , 种功 能 的 他 该
纳米缓释技术可大幅减少农药用量

该技术具有成本低 、效率高 、环境 友好等优势 ,为农药减施增效提供 了有 效技术支撑 ,为培育环保农药新产业提 供 了新途径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为加 快推进畜牧业 转型升级 ,农业 部将启动现代 化示 范牧场创 建 ,推进 现 代畜禽种业振兴 ,提升中小养殖场 (户 ) 的生产经 营水平 ,健全饲料 质量安全保
出一种 以多孔碳酸钙为载体的纳米缓释 农药 ,可显著提高农药利用率 ,减少农 药用量 ,降低使用农药引发的农业面源 污染 ,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 意 义 。
农 业 部 将 继 续 实 施 整 县 推 进 粪 污 资 源化利用项 目,增加资金投人 ,扩大覆 盖范 围 ,支持 200个左右畜 牧大县开展 集 中整治 ;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 创 建活动 ,新增 50个示 范县 ,示 范引 领畜禽 粪污资 源化利用 工作全 面铺开 。 同时 ,以 “镰刀弯”地区和黄淮海玉米 主产区为重点 ,扩大粮改饲政策覆盖面 和实施 规模 ,完成 粮改 饲 1200万 亩以 上 ;因地制宜发展人工种草 ,集成推广 牧草丰产栽培技术 ,建设一批标准化牧 草丰产栽 培示范基地 。
技 术 生 物 所 吴 正 岩 研 究 员 课 题 组 ,研 制
针对我 国畜牧业结构 中农牧结构上 种养分离 、区域结构上与■资- 源■环■ ■境 匹配 度差 、畜种结构上 “一猪独大 ”的耗粮 型结构特征 明显 、产 品结构上高端产 品 和特色产 品生产跟不上市场需求 、功能 结构 上生产 强生态 弱等不平 衡的 问题 , 农业部 日前提 出重构新型种养关系 、支 持畜牧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打造畜牧 业 发 展 新 模 式 。
农药助剂分类

农药助剂分类
农药助剂是指与农药配方混合使用,提高农药活性、增加使用效果的物质。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用途,农药助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溶剂类助剂:主要用于稀释农药原料、调整农药配方的浓度,常见的溶剂有水、有机溶剂等。
2. 吸附剂类助剂:用于增加农药在作物叶面或土壤中的吸附性,提高农药的持效性和防治效果。
常见的吸附剂有硅胶、粘土、膨润土等。
3. 分散剂类助剂:用于增加农药在水中的分散性,使农药更好地均匀分散在溶液中。
常见的分散剂有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
4. 粘附剂类助剂:用于增加农药在作物叶面上的粘附性,使农药更好地附着在叶片表面,提高农药的防治效果。
常见的粘附剂有胶体硅酸铝、洗涤剂等。
5. 渗透剂类助剂:用于增加农药在作物叶片上的透入性,促使农药更好地进入叶片内部,提高农药的防治效果。
常见的渗透剂有表面活性剂、双酮类化合物等。
6. 稳定剂类助剂:用于增加农药稳定性,防止农药在储存、输送等过程中发生分解或降解。
常见的稳定剂有防水剂、抗氧化剂等。
7. 缓释剂类助剂:用于延长农药的释放时间,提高农药的持效性。
常见的缓释剂有补充剂、缓释膜剂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农药助剂适用于不同的农药和防治对象,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助剂使用。
纳米缓释技术可大幅减少农药用量

[4】 周 佳 民 ,张 天 术 ,朱 校 奇 ,等 .不 同叶 面 肥 对卷 丹 生长 特性及 鳞 叶产 量 的影 响[J1.中药材 ,2015,38(6):1139—
110.
[5】 徐 学 军,梁玉 文 ,唐 大为 ,等 .叶 面追 肥对 兰州 百合 植株 生 长及鳞茎产 量的影响 [J].长江蔬菜 ,201 1(10):59—61.
【6] 王 惠 群 ,萧 浪 涛 ,李 合 松 ,等 .矮 壮 素对 马 铃 薯 中薯 3号 光 合 特 征 和磷 素 营养 的 影 响 【J】.植 物 营 养 与肥 料 学 报 ,2007,13(6):1 143—1 147.
【7】 MOBIL M,BANINASAB B.Effects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on grow th and carbohydrate accum ulation in shoots and roots of two almond rootstock seedlings[J].
Fruits,2008,63(6):363—370.同
纳米 缓释 技术可大 幅减 少农药用量
2018年2月5日, 中科 院合 肥 物质 科 学研 究 院 吴 正岩 课 题 组研 制 出一 种 以多孔 碳 酸 钙为 载 体 的 纳米 缓 释农 药,相关成果 已被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Engineering))接收发表 。
我国每年农 药用量高达数百万吨 ,但是 ,传统农药易通过 药滴滚落、粉尘飘移、雨水冲刷等方 式流 失进 入 环 境 ,导 致利 用 率 仅 为30%左右 。 多次 大 量 施用 农 药 ,不仅 拉 高 了生 产 成本 ,而 且 导 致严 重 的 环 境 污染 和 农 残超 标 ,成 为 制 约农 业 可 持 续发 展 的瓶 颈 问题 ; 因此 ,迫 切 需 要发 展 农 药缓 释 技 术 ,提 高 农 药利 用 率 ,降低 农 药使 用 量 。
缓释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 S c h o o l o f C h e m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P e t r o l e u m, S h a n d o n g Q i n g d a o 2 6 6 5 8 0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S l o w r e l e a s e t e c h n o l o g y wa s t h a t i n a p a r t i c u l a r s y s t e m t o o k c e t r a i n me a s u r e s t o s l o w t h e r e l e a s e r a t e o f a p a r t i c u l a r s u b s t a n c e .T h u s ,i n a c e ta r i n p e r i o d,t h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o f t h e s u b s t a n c e c a n ma i n t a i n t o i mp r o v e t h e u t i l i z a t i o n e ic f i e n c y .T h e me c h a n i s m o f l o w —r e l e a s e 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 me t h o d s wa s s u mma r i z e d,a n d t h e wi d e l y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o f s l o w— r e l e a s e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ma n y a s p e c t s w e r e d e s c r i b e d, s u c h a s p h a r ma y,a g r i c u l t u r e,c h e mi c a l i n d u s t r y a n d o t h e r a r e a s .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a n a l y s i s ,t h e f u t u r e d e v e l o p me n t t r e n d wa s p r o s p e c t e 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药缓释技术分类
一物理型:利用农药与高分子化合物之间相互作用,是农药在适当的时间缓慢释放出来。
1,微胶囊体:微胶囊剂是以水作为基质的非均相体系,农药有效成分包含在分散的油相之中,在分散的有油性粒子外层包以高分子聚合物构成的极薄的囊波。
PLA-PEG-PLA共聚物是近些年来制备微囊粒剂原料之一,这主要是忧郁聚乳酸(PLA)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同事聚乙二醇(PEG)具有良好的两亲性和生物相容性。
农药微囊粒剂的释放适度可以通过界面聚合反应的时间,微囊粒子的大小,农药和囊材的不同用量比等因素进行控制和调节。
军一体的制造方法大多采用热处理,即用农药与高分子化合物或橡胶等基质中热熔,成型的方法。
2,均体: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将原药均匀的分散于高分子化合物或弹性基质等其他基质中,将原药和高分子化合物混为一体,形成固溶体,凝胶体或分散体,然后按照使用需要加工成型,支撑高分子化合物与农药的复合物。
3,包结化合物:包结化合物通常是用B-环糊精作为包裹材料。
制作工艺是将环糊精用水溶解后,加入农药搅拌均匀,再加水使沉淀从溶液中析出,过滤干燥即得到环糊精包覆的农药产品。
4,吸附性制品:吸附性制品是将药剂吸附于无机,有机或天然吸附性载体中作为贮存体,如:氧化铝,膨润土,沸石,硅藻土,锯末,高分子交换树脂或合成的粒状载体。
二,化学型缓释剂:化学型农药缓释剂将农药与含有-OH,-OOH,-NH2等活性基团的聚合物之间采取酯键,醚键,酰胺键及胺盐等共价键和离子键相结合。
纤维素淀粉海藻酸盐。
1,原药与高分子化合物直接结合。
2,通过交联剂与高分子化合物结合。
3,原药与化合物形成络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