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亮 全电力战舰讲解

合集下载

全电力战舰.

全电力战舰.

舰船综合电力系统——研究意义
• 有利于提高舰船的隐蔽பைடு நூலகம்:
传统的舰船直接推进系统中,连接主机和推进器的 齿轮箱等传动装置形成了将主机噪声直接向水中传播的 主要导体。 对于电力推进舰船,螺旋桨轴系与推进电动机相连, 推进电机与主机之间只存在电缆构成的柔性链接,取消 了变速齿轮箱系统,切断了主机向外界传播噪声的一个 重要途径。同时集成化发电及环形电网区域配电方式, 减少了舰船特种装置所需要的发电机组、变流机组种类 和数量。这些对于弱化舰船噪声特征、提高作战舰船的 生存力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电力推进舰船中,机械动 力设备的减少,以及主机布置的灵活性有利于提高舰船 的隐蔽性。
全电力战舰综述——优点
• 原动机可以随意安排位置,不再因为要考虑齿 轮箱而有许多要求与限制 • 推进与日常所需电力由一套公用发电设备提供, 不需要专门的日用电供电站 • 电能能够很容易被叠加 • 具有较小直径的推进电动机能够被放置在更接 近船尾,使螺旋桨的轴长减小 • 不需要齿轮箱和变螺距控制器,机械噪声减小 • 高可靠性,高效率
舰船综合电力系统——研究意义
• 为未来舰载高能武器系统的使用提供电力保障:
国内外研究表明,舰船在接近最高航速时,其一般 的推进动力大约只能增加最后10%的航速。例如,一艘 设计为30kn最高航速的舰船,其50%的推进动力被用于 增加最后3kn的速度,达到27kn的航速只需大约50%的 推进动力。 在支持舰载系统的电力需求持续呈几何级数增长的 今天和可预见的将来,舰船电站装机容量需求将从现在 的几千kW达到几万甚至10万kW的规模,电力系统中大 容量电能的产生、变换以及电力推进与其他设备、武器 装备的动力分配与控制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可以肯定地 说,采用综合电力系统方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途径, 它既保证推进时充足的动力,又能提供战斗状态下的高 能电力。

can总线在舰艇作战仿真系统中的应用

can总线在舰艇作战仿真系统中的应用

CAN总线在舰艇作战仿真系统中的应用作者:董受全, HU Xi-ding, 郭峰, DONG Shou-quan, HU Xi-ding, GUO Feng作者单位: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辽宁,大连,116018刊名:指挥控制与仿真英文刊名:COMMAND CONTROL & SIMULATION年,卷(期):2008,30(4)被引用次数:0次1.邬宽明CAN总线原理和应用系统设计 20022.邬宽明现场总线技术应用选编 20033.陆铭华舰艇作战模拟理论与方法 20004.邬宽明单片机外围器件实用手册 20001.期刊论文杨希祥.张为华.肖凯.Yang Xixiang.Zhang Weihua.Xiao Kai基于CAN总线的控制系统地面仿真测试平台研究-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09,29(2)针对采用CAN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小卫星和运载火箭控制系统开展地面仿真测试评估研究.基于CAN总线和以太网构成总线网络,构建卫星和运载火箭控制系统地面仿真测试评估平台,给出总线上各仿真节点和实物节点的软硬件设计方案,设计了机内测试模拟方案.仿真验证分析表明,利用该平台可以对卫星和运载火箭控制系统信号、总线运行情况、控制周期和网络时延等进行正确分析,为卫星和运载火箭控制系统方案评估、控制方法和快速测试方法研究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2.期刊论文徐军涛.许化龙基于CAN核的四冗余通信板设计与仿真-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0,""(1)针对市场上的总线通信板实际传输速率低和综合性能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FPGA设计CAN核,并在此基础上进行CAN通信板的设计.该通信板完成PC/104与CAN总线通信,具有"双光双电"的四冗余设计.详细介绍了CAN核的设计、CAN通信板的硬件设计及软件设计,并利用Modelsim对设计进行系统仿真.该CAN通信板具有高速、高可靠的特点,其通信速度、误码率、可靠性等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3.期刊论文闫在春.程夕明.南金瑞.孙逢春.YAN Zai-chun.CHENG Xi-ming.NAN Jin-rui.SUN Feng-chun燃料电池客车CAN通信协议仿真-系统仿真学报2006,18(9)参照SAEJ1939协议设计了燃料电池客车的CAN通信协议,并利用CANoe进行仿真以评估其性能.结合整车和各个节点(电机、DC/DC、燃料电池和蓄电池)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对比了定周期、周期有误差、事件触发、有错误帧以及最坏情况等情况下总线负载变化,验证了协议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车载网络实时通信系统的实际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能降低开发成本并缩短开发周期.4.期刊论文王娜.厉善亨.WANG Na.LI Shanheng船舶电站仿真工作站CAN总线通信的实现-系统仿真技术2009,5(1)采用易学易懂的Visual Basic集成软件开发船舶电站模拟器工作站仿真界面,大大缩减编程时间;采用成本低廉的控制器局域网(CAN)现场总线实现仿真工作站与硬件之间的通信,大大缩减成本.根据CAN总线的物理结构和应用层通信协议,分别采用C和Visual C++语言对CAN底层驱动和CANopen协议进行程序编写,然后制成动态链接库,在Visual Basic中进行调用,成功地解决了基于Visual Basic软件平台的仿真工作站与底层硬件之间的通信接口问题.5.学位论文陆孟雄汽车舒适系统的CAN总线性能分析与仿真2004综述了当前车上网络技术的现状,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CAN和SAE J1850.CAN以其良好的运行特性,极高的可靠性和独特的设计,不但适合现代汽车各电子控制单元之间的通信,而且也逐渐扩展应用到其他领域,并被公认为最有发展前途的现场总线之一.CAN总线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将使汽车的动力性、操作稳定性、安全性、燃油经济性都上升到新的高度.按汽车局域网发展趋势,以CAN为代表的C类网将逐步普及并占据主导地位.分析了CAN总线标准的网络拓扑结构、报文帧格式,并对标准帧和扩展帧进行了比较.比较表明报文扩展帧格式可以标示的数据类型比标准帧格式多得多,但在总线访问时间和总线吞吐量方面,标准帧格式明显由于扩展帧格式,建议在满足数据分类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采用标准帧格式.在CAN协议支持器件中,Philips公司主推新一代功能更为完善的CAN控制器SJA1000,SJA1000和总线收发器PCA82C251/250相结合将组成最为常见的应用系统.分析了位速率的计算方法,位定时参数相互关系;提出了确定位定时参数的一般步骤.要优化CAN网络性能,还必须综合考虑振荡容差、传播延迟和同步的影响.设计出并口CAN适配卡,通过编写动态链接库(DLL),向上层应用软件提供读/写函数接口.基于DELPHI 6高级编程语言,利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开发出"汽车舒适系统CAN性能分析"系统.实验研究表明,汽车舒适系统采用的是容错式CAN总线,即总线内置容错功能.当两条总线中有一条出现严重错误时,网络可切换至单线方式工作.舒适系统的CAN_H和CAN_L之间不存在连接电阻,其连接电阻分别连接到CAN收发器的RTH和RTL脚上.CAN总线上的信号电平与ISO标准规定的信号电平是基本相符的.舒适系统五个节点的ID首位都为1,因而舒适系统通信数据都为非实时数据;五个节点ID从小到大顺序为,中央控制单元、左前门控单元、右前门控单元、左后门控单元、右后门控单元,网络的优先顺序也是这样;每个网络节点发送信息的时间间隔为20ms左右,单线模式下为40ms左右,符合汽车的安全需要;自诊断数据ID为080h,为实时数据,具有最高优先权.仿真分析表明,系统的延迟时间越长,网络负载越小,性能越好;网络波特率越大,网络负载越小,性能越好,它们之间符合关系式:X<,Baudrate>·Y<,Busload>=K=480.6.期刊论文苏宏英.SU Hong-ying CAN总线在先进制造技术仿真教学系统中的应用-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5)CAN总线是一种性能先进、价格低廉和保密性好的现场总线技术,能够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或实时控制串行通信网络;文章介绍了CAN总线技术应用在先进制造技术仿真教学系统的开发过程,说明了系统结构、通信协议及软硬件设计.7.期刊论文丁文涛.刘大维.王玉海.郑旭光.于世友基于CAN总线的AMT在环仿真实验台通信系统研制-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0,39(9)心的控制系统,给出了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通讯模块硬件电路设计,并按照SAE J1939网络通信协议,实现了控制系统各节点之间的信息共享,不仅显著提高了电控单元TCU的开发效率,还满足了实验台内部各模块对信息交换的实时性、灵活性、可靠性的要求.8.期刊论文尹宗润.胡宝成.杨卫军.YIN Zong-run.HU Bao-cheng.YANG Wei-jun基于CAN总线的导弹制导系统嵌入式仿真网络的设计-弹箭与制导学报2005,25(3)基于嵌入式计算机通信网络的仿真系统是导弹控制系统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文中应用CAN总线和嵌入式计算机技术,构建了基于嵌入式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导弹制导系统数字仿真网络,实现了制导系统的数字仿真.9.期刊论文王振华.马岳峰.刘昭度.齐志权.WANG Zhen-hua.MA Yue-feng.LIU Zhao-du.QI Zhi-quan基于CAN总线的汽车驱动防滑控制仿真-计算机仿真2007,24(4)驱动防滑系统是车辆主动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有效快速的对ASR进行控制有利于提高汽车自身的安全性,基于CAN总线的网络具有极高的可靠性、良好的实时性、突出的灵活性和优良的性能价格比.文中通过CAN总线技术实现驱动防滑控制系统同发动机电控系统之间的通信,控制发动机电控单元对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进行调节,在通过ASR的控制实现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和动力性的同时,可以简化执行机构和控制逻辑,提高控制效果,通过仿真实现了CAN通信协议在数据通信中的应用,仿真的效果表明使用CAN总线进行数据传输和控制是可行的.10.学位论文迟瑞娟基于CAN总线的电动汽车网络性能的仿真与分析2006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作为一种串行总线,有结构简单、实时性好、可靠性高、技术成熟等优点,已在国外汽车控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超级战舰》解说文案_令硬科幻迷和军迷满意的作品——《超级战舰》

《超级战舰》解说文案_令硬科幻迷和军迷满意的作品——《超级战舰》

《超级战舰》解说文案_令硬科幻迷和军迷满意的作品——《超级战舰》美国动作/冒险/科幻电影《超级战舰》,于2012年上映,由彼得·博格导演,埃里希·霍贝尔乔·霍贝尔编剧,影片讲述了故事灵感来自孩之宝同名畅销战棋游戏“战舰攻防战”,电影讲述海军中尉Alex 被上级派往美国飞弹驱逐舰上履行职务,在一次海上演习时,舰队惊动了隐匿在太平洋深海的外星巨形母舰,来者不善,人类为保卫地球,力阻浩劫,在海上与外星战舰展开殊死战斗。

Alex联同未婚妻、任职指挥官的兄长Stone 、海军士官队友兼武器专家Raikes ,以及舰队总司令Shane ,率领一众海军舰队,尽力一搏,与来自外太空的外星战舰震撼开战!。

《超级战舰》总体来说还行,但很多观众不会满意,因为他们不是硬科幻读者或者军事迷。

《超级战舰》的科幻部分是非常硬的宇宙丛林法则,要命的是这仅仅是一个背景,很多观众都忽略了,这恰恰是《超级战舰》最合理的剧情设置。

回想一下,在一个可以使用光速或者亚光速把一支庞大的部队运送到地球的外星文明面前,人类的反抗几乎是没有意义的。

而似乎也只有人类喜欢把自己的位置坐标通过卫星、镀金的光盘或者无线电波向宇宙中扩散。

要知道在可以观测的宇宙中没有向地球一样的宜居星球,也就是说地球是比较少见的。

然后人类向外太空发射地球的坐标,召唤朋友,除非找的一个和地球科技接近的星球,也许会建立QQ网友的关系,但是一旦一方来到了另一方的星球,战争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为什么外星人派小股部队来呢?这很简单,在很多年前(地球时间)无知的人类发了一个信号给外星人,外星人收到了,但是在浩瀚的宇宙中,两个文明之间,谁能保证舰队一定能找到地球,而且在漫长旅途中,地球的科技会不会超过自己。

于是派出一支有必死信念侦察小队是最合理的,如果能到达地球,建立一个前进基地,发送地球详细坐标,那么后来的征服就顺理成章了。

要是失败了,相对一个文明,一支小探险队,这个代价也付得起。

全电力船智能诊断与恢复的系统设计

全电力船智能诊断与恢复的系统设计
算法。
理信 息 系统 ( I ) G S ,故 障评估 系统 (AS ,基 于 F T) 修 复系 统 ( R)的专 家系 统和 知识 管理 系统 。 图 E 1 整个 系统 的框 图 。P 是 IS的实 时检 测数据 可对 GI S 数据 库 中实 时数据 表格 进行不 问 断更新 。实时数 据 由 电力 系统数 据 ( 如线 电流 ,节 点 电压 ,发 电机 频
控 制系统 由导航系 统 ,电力系统和 负载 系统 等 3个 主 要 子系统 构成 【。电力 系统和 负载 系统 应在 船 舶 l
发 生 设 备 故 障 和遭 受 战 斗损 坏 时保 持 正 常 运 行起 决定性作 用 。在 故 障状态 下 ,能够 动 态重新 分配 电 力 , 以优 先满 足变 化 的负载 。从可 运行 角度 来看 ,
中图 分 类 号 :U6 51 6. 2 文 献 标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0 .9 22 1) 40 4 .4 0 59 6 (0 1 0 .060
A src: uuesi tga dP we S s m ( S l b il hrcei db o l o oo i fp w r b tat F tr hp I ert o r yt I )wi ema ycaat z ycmpe tp l e o o e n e e P l n re x gs
S NG AI HIB L N 上海造船 2 1 年第 4期 ( HA H P UIDI G S 0 1 总第 8 8期 )
全 电力船 智 能诊 断 与恢 复 的系统 设 计
郭 皴 ,许 晓彦
(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 2 03 ) 0 15
摘要 :未来船舶综合 电力系统 (P )控件主 要以电力电子器件 的复杂拓扑结构、智能控制和其它不 断演进 的组 IS 件为特征 。 了提高船舶综合电力系统 的故障 诊断和修复能力, 为 为未来全电力船 设计 了一种智 能诊断和修复系统 。 专家系统的基本准则和诊 断的知识管理对于锣能诊断与修 复是极其 重要 的。 关键词 :综合电力系统;专家系统 ;智能诊断与修复;知 识管理

福建舰全电推进系统原理(一)

福建舰全电推进系统原理(一)

福建舰全电推进系统原理(一)福建舰全电推进系统福建舰是中国海军第一艘使用全电力的推进系统的舰艇。

下面将从浅入深解释全电推进系统的原理。

全电推进系统是什么?全电推进系统是一种使用电力将船体推进的能源系统,完全取消了传统燃料推进系统中使用的发动机、传动系统等部件。

全电推进系统原理在全电推进系统中,电能存储在多个电池组中,通过电线连接到船体各个电动机,由电动机产生推进力,推动船体前进。

优点相对于传统燃料推进系统,全电推进系统具有以下优点:•环保:不会产生尾气和污染物•高效:电动机效率高,发热少,能量损失小•安静:电动机运转时噪音低,航行时可避免风浪声和机械震动•灵活:具有多档位调整推进力的能力,可以匹配不同的航行速度和航行状态福建舰的全电推进系统福建舰使用的是一种名为“魔法方盒”的全电推进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航行状态,并为舰艇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该系统不仅包括电动机和电池组,还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变频器和船首尾水平推进器。

结论全电推进系统是一种环保、高效、安静和灵活的能源系统。

福建舰使用的全电推进系统在提高舰艇灵活性的同时,也有望在中国海军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全电推进系统与传统燃料推进系统的比较全电推进系统相较传统燃料推进系统的优势表明了它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前景,下面来对两者进行比较。

动力性能全电推进系统由于电动机运作起来操作灵活方便,推进力大、效率高,而且工作时噪音低,稳定安全,因此在船舶聚集区载客、停泊时,能更好的配合整体工作、造福社会。

传统燃料推进系统在发动机功率不高时,效率较低,而全电推进系统运作时主要使用的就是电池组,效率会提高,且功率的损失会少很多。

超纯空气排放全电推进系统是纯电动的,没有发动机,并且由于是靠电动产生推进力,完全不需要燃料,也就意味着不会产生尾气和污染。

它可作为满足环保要求的一种良好选择,受到环保部门和消费者的青睐。

传统燃料推进系统使用的是燃料,燃烧后会同时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造成空气污染,影响人们的健康。

舰载机着舰侧向回路的滚动时域控制

舰载机着舰侧向回路的滚动时域控制
优化算法可以很好 的实现舰载机着舰侧 回路非线性 系统 的航迹跟踪与姿态跟踪。 关键词 : 舰载机 ; 自动着舰 ; 虚拟现实 ; 滚动时域控制 中图分类号 : V 2 4 9 . 1 1 文献标识码 : B
Ai r c r a f t La t e r a l Re c e d i n g Ho r i z o n Co n t r o l Du r i n g P o we r e d Ap p r o a c h
t h a t r e c e d i n g h o r i z o n c o n t r o l c a n a c h i e v e t r a j e c t o r y t r a c k i n g a n d a t t i t u d e t r a c k i n g o f n o n l i n e r a a ia i n g
第3 O 卷 第 6 期
文章编号 : 1 0 0 6— 9 3 4 8 ( 2 0 1 3 ) 0 6— 0 0 9 0—0 4



仿

2 0 1 3 年6 月
舰 载机 着舰 侧 向 回路 的滚 动 时域 控 制
姜星伟 , 朱齐 丹 , 闻子侠 , 张 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自动化学院 , 黑龙 江省 哈尔滨 1 5 0 0 0 1 )
s y s t e m.
KEYW ORDS: Ai r c r ft a ; Au t o ma t i c l a n d i n g ; Vi r t u a l r e li a t y; Re c e d i n g h o i r z o n c o n t r o l
摘要: 舰 载机着舰 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难题 。由于航母 的斜角 甲板只有几十米宽 , 故 而舰载机要降落 在航 母上需要十分

舰船综合全电力推进系统标准规范分析

舰船综合全电力推进系统标准规范分析
分析 。
. 大 容 量 的 电站 系统 ;分 布 式 环 型母 线 结 构 的配 电 网 21 发 电模 块 水 面舰船 综合全 电力推进 系统 主发 电机组未 来 的 络 ;永 磁 、多样 化 的大功率 推进 电机 ;拓扑结 构优 化
的变 流器 ;采用集 成模 块方 式 的系统 设计 和新 的推 进 发展 方 向是采用 以燃气 轮机为原 动机 的高速发 电机组 , 特别是采用永 磁和高温超导 的高速发 电机组[ 目前 , 1 1 , 方 式等 。 发 展综 合全 电力 推进 系统 的主要 目的是 开发 新 的 有关 永磁 和高温 超导 的高速 发 电机 组还处 于实验 室研 推 进 系统 ,将 发 电和 能量管 理系统 一体化 ,采 用最先 究 阶段 ,相关技 术 问题 还有 待进一s r ct onTe c
舰船综合全 电力推进 系统标准规 范分 析
张 平’ 陈 , 涛
(. 1海军驻广 ̄4 7 1 厂军事代表室 ,广州 50 1 ;2海军驻江南造船有限公 司军事代表室 ,上海 20 1 ) 2 1 5 . 7 00 1
摘 要 :本文首先介绍 了舰船综合全 电力推进技术的主要特点、意义及 国内目前相关标准规范的现状, 然后详细分析 了各分系统现有标准适用性情况,最后提 出了综合全 电力推进技术的标准化 制修订建议。 关 键 词 :舰船 ; 综合 全 电力 推进; 标 准
Ke r : aie I tg ae lee ti po u s n(F ) S a d r y wo ds M rn ; ne rtdf l lcr r p li I EP ; tn ad u c o
1 概 述
综 合全 电力 推进 技术 的特点 主要 包括 :高 电压 、
及 推进 电机模块【,以下是各模 块相关标准 的适用情况 2 】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应用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应用

交 通 科 技2008年7月T r anspor tation Science&T echno log y Jul.2007收稿日期:2008 03 10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应用韩秋平 曾凡其(海南三亚92823部队 三亚 572021)摘 要 介绍了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现状及电推进的概念、特点,对船舶电力推进的原动力和推进电机的功能分别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电力推进系统在船舶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 船舶 电力推进 原动力 特点1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应用现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领域的突飞猛进,即固态半导体技术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动力半导体装置,使得电力推进船舶成为现实。

此外,电磁机械应用材料的发展成果,如强磁场永久性磁铁和高温超导体,为能量密度和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机会;燃料电池等电力直接转化技术的出现,为高燃料效率、低热辐射和低噪声的电力资源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如今电力推进从原来小范围应用发展到许多的商业船舶应用领域,例如运输油船和石油钻探船。

同样的变革正扩展到海军领域,巡洋舰、两栖舰和军辅船的电力推进变得越来越规范,在世界范围内包括荷兰、英国和美国采用电力推进的舰船已开始服役。

英国海军新的45型( 果敢号)防空驱逐舰将是第一艘具有全电力推进(FEP)特点的作战舰艇,现行的CVF号航空母舰的2种竞标设计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案。

参与美国DD-2项目的竞标商都选择了大致相同的综合电力系统(IPS)方案,这种方式也可能被DD(X)项目所沿袭使用,也有可能应用于将来的CV(X)型航空母舰的设计。

法国、德国和荷兰等国家也正在进行电力舰船的研究试验。

2 电力推进的概念电力推进是指采用电动机(或电动机组)带动船舶螺旋桨旋转的推进系统。

电动机由发电机供给电能,发电机又由其他源动力提供能量。

例如英国海军 诺福克号护卫舰的柴油发电机组和燃气轮机联合装置的布置方案。

综合电力系统也称为集成(全)电力驱动,是一种既为电驱动推进提供动力,同时也为舰船日用用电系统提供电源的一种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语
• 随着世界各国对舰载新型武器研究和未来战争 对舰船作战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新型全电力 战舰已经成为未来海军的必经之路,而舰船综 合电力系统作为核心技术,必然要进行更加深 入的研究和实践。 • 智能电网是未来舰船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随 着我国舰船的型号、吨位和数量不断增加,对 电力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展智能电网技术 研究是舰船发展的必然和需求。
智能电网——舰船智能电网的应用
• 智能综合电力
• 将日常配电系统与全电力推进系统、高能买宠物其发射 系统等有效组合以减小舰船设备总体尺寸重量 • 采用模块化、系列化、标准化产品,降低建造阶段的采 购费用 • 综合管理舰上能源,减少能源消耗及机器磨损,能量分 配及设备的操作控制更加灵活 • 通过先进的点击设计和电力电子调速控制技术灵活高效 低控制舰船航行状态 • 利用电容飞轮等储能技术装置提供瞬时高能脉冲
• 综合电力系统是将舰船发供电与推进用电、舰 载设备用电集成在一个统一的系统内,从而实 现发电、配电与电力推进用电及其他设备用电 统一调度和集中控制,其典型结构如图:
舰船综合电力系统——研究意义
• 有利于优化舰船总体设计 • 有利于简化舰船动力系统结构 • 有利于提高舰船的隐蔽性 • 对舰船作战使用产生重大影响 • 为未来舰载高能武器系统使用提供电力保障
智能电网——舰船智能电网的应用
• 智能规划与重构
• 规划设计合理而灵活的供配电电制和网络结构形式,发 展交直流混合供电和区域配电系统,根据当前舰船工况、 系统运行状态以及符合优先等级,利用约束条件和目标 函数优化选择供电路径,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 快速隔离故障和自我恢复,具有智能化自愈性能,提供 全面、优化、系统的故障恢复决策,重新构建配电网络, 保障舰船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 精确检测大家舰船的武器,并对舰船造成损伤的位置进 行预测,在遭受打击前进行重构操作,减小对电力网络 和电气设备的潜在损坏
智能电网——舰船智能电网的应用
• 智能综合保护
• 根据网络结构、系统状态和故障类型在线实时修改保护 设备动作整定数值,满足继电保护可靠性、快速性、选 择性、灵敏性要求 • 引入陆地电网的差动保护和方向保护技术,改善发电机 保护、母线保护和基本网络保护的选择性 • 设计先进的故障电流限制器,迅速识别故障并限制电流, 改善断路器切断容量不足的问题 • 与电力变换模块相结合,集成电能转换、检测控制、故 障限流及保护于一体
舰船综合电力系统——关键技术
• 智能化管理的环形电网区域输配电及监控管理 技术:
采用环形电网区域配电系统取代干馈式配电系统, 必须为各类舰船研究设计适当数量和容量的发电模块, 确定输配电方式,适时地根据全船符合工况调控各发电 模块运行方式。 主要研究内容:舰船电站设计和应用研究,环形区 域电力系统中多电站并联运行特性研究,电力系统状态 监测与集中控制,环形电网区域配电系统各种保护准则。
全电力战舰综述——新概念武器
• 舰载电热化学炮:使用电能大脉冲启动和控制 能量推进剂的燃烧,使用电能和化学能组合的 混合式推进过程 • 舰载电磁炮:以电能为动力、采用电磁发射技 术使弹丸获得高速的发射装置 • 舰载高能激光武器:利用定向发射的激光束直 接摧毁目标的光束武器
舰船综合电力系统——概述
舰船综合电力系统——研究意义
• 有利于提高舰船的隐蔽性:
传统的舰船直接推进系统中,连接主机和推进器的 齿轮箱等传动装置形成了将主机噪声直接向水中传播的 主要导体。 对于电力推进舰船,螺旋桨轴系与推进电动机相连, 推进电机与主机之间只存在电缆构成的柔性链接,取消 了变速齿轮箱系统,切断了主机向外界传播噪声的一个 重要途径。同时集成化发电及环形电网区域配电方式, 减少了舰船特种装置所需要的发电机组、变流机组种类 和数量。这些对于弱化舰船噪声特征、提高作战舰船的 生存力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电力推进舰船中,机械动 力设备的减少,以及主机布置的灵活性有利于提高舰船 的隐蔽性。
舰船综合电力系统——研究意义
• 有利于优化舰船总体设计:
电力系统在舰船总体设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传统电力系统设计将发供电、电力推进和舰载设备用电 各系统之间相互割裂,不利于总体设计得优化,而综合 电力系统的设计思想是系统化、模块化和集成化,它将 系统各部分联系起来,统一研究,为舰船总体设计提供 了总体优化的基础。 它可以节约舰船的有限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增 加舰船燃料和弹药的携带量,增强舰船的续航能力和战 斗力;可以优化装备的空间布置,如灵活布置原动机, 增加舰船的稳定性,提高舰船的适航性、抗沉性等性能; 可以增强动力系统的防护能力等。
研究适用于大型舰艇电力系统的中高压多相交流发 电机整流集成发电技术;
研究交直流电力集成多绕组发电机发电技术,主要 有:不同交直流容量比的交直流电力集成双绕组发电机、 交流双电压双绕组发电机以及交流双频率、双电压双绕 组发电机;
研究高功率密度和高品质舰艇集成发电技术,如高 速异步整流发电机技术、舰船电机蒸发冷却技术。
舰船综合电力系统——研究意义
• 对舰船作战使用产生重大影响:
其一,综合电力系统可以实现推进和舰载武备系统 之间的电能分配的集中控制,特别是采用环形电网加区 域配电系统的供电模式,提供了电能合理流动的物理途 径,这对进一步提高舰载武器装备的可靠性是十分有利 的。它为舰船战斗使用提供了更大的选择范围,增强在 高威胁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和作战效能。 其二,综合电力系统采用电力推进方式,既弱化了 舰船的噪声特性,又使舰船可以采取更加灵活的机动形 式,对作战方式产生积极的影响。
舰船综合电力系统——研究意义
• 为未来舰载高能武器系统的使用提供电力保障:
国内外研究表明,舰船在接近最高航速时,其一般 的推进动力大约只能增加最后10%的航速。例如,一艘 设计为30kn最高航速的舰船,其50%的推进动力被用于 增加最后3kn的速度,达到27kn的航速只需大约50%的 推进动力。 在支持舰载系统的电力需求持续呈几何级数增长的 今天和可预见的将来,舰船电站装机容量需求将从现在 的几千kW达到几万甚至10万kW的规模,电力系统中大 容量电能的产生、变换以及电力推进与其他设备、武器 装备的动力分配与控制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可以肯定地 说,采用综合电力系统方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途径, 它既保证推进时充足的动力,又能 电力推进电动机及变频调速技术:
舰船电力推进系统主要包括推进电动机技术和系统 监测与控制技术。 需要开展的研究内容有:大功率电力推进电动机技 术如交流永磁推进电动机的结构性能及设计、电力推进 系统监测与控制技术(直流推进电动机最有调速控制技 术、多相永磁交流同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系统、多相交 流电动机变频调速控制策略及控制技术)。
舰船综合电力系统——研究意义
• 有利于简化舰船动力系统结构:
传统的舰船动力系统中,舰船推进是由大型主机完 成,而供电系统则是另外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综合电 力系统的推进形式为电力推进,将主动力系统与供电系 统合并,大大压缩了各种热机的数量;同事由于电能的 优势,易实现集成和灵活控制,使各系统高效效率运行, 必将大大简化舰船动力系统的结构。
舰船综合电力系统——关键技术
• 高功率密度的交流或直流发电模块化技术 • 智能化管理的环形电网区域配电及监控管理技 术 • 电力推进电动机及其变频调速技术 • 大容量电能的静止变换技术 • 独立电力系统的电磁兼容技术 • 电力集成技术
舰船综合电力系统——关键技术
• 高功率密度的交流或直流发电模块化技术:
智能电网——舰船智能电网的应用
• 智能检测控制
• 依赖先进的分布式传感测量和宽带信息通信技术,进行 电气设备信息的无缝连接、高度集成和互动共享,实现 先进的三维、动态、可视化电网电镀和高级能量管理 • 通过优化计算分析进行有效的实时潮流控制和负荷监控, 为操作人员提供智能决策和综合调控方案 • 集成保护和重构体系,提高紧急情况下电力系统使用管 理水平,优化快速地恢复系统运行,避免人为吴操的发 生 • 与其他系统和部门之间进行有效信息交换,完善和提高 电力用户需求相应和需求侧管理,达到资源和设备的优 化利用
全电力战舰综述——优点
• 原动机可以随意安排位置,不再因为要考虑齿 轮箱而有许多要求与限制 • 推进与日常所需电力由一套公用发电设备提供, 不需要专门的日用电供电站 • 电能能够很容易被叠加 • 具有较小直径的推进电动机能够被放置在更接 近船尾,使螺旋桨的轴长减小 • 不需要齿轮箱和变螺距控制器,机械噪声减小 • 高可靠性,高效率
舰船综合电力系统——关键技术
• 独立电力系统的电磁兼容技术:
舰船设备分布密集,电力系统容量有限,系统内的 电磁兼容问题十分突出,直接关系到系统和用电设备的 可靠安全运行,这也是决定综合电力系统成败的关键。 需要开展的研究有:电力集成化模块中的电磁干扰 研究、舰船直流电力系统电磁兼容研究、舰船交流电力 系统电磁兼容研究、舰船壳体及电缆屏蔽网形成的地电 网对电力系统电磁兼容性能的影响研究、整个综合电力 系统电磁兼容性研究。
舰船综合电力系统——关键技术
• 大容量电能的静止变换技术:
主要研究大容量变流器的拓扑结构形式、新型电力 电子器件的使用、数字控制策略研究,关键是开发配套 的新型电力电子器件。 美国海军研究局使用氢氧化物、集成电路、电力半 导体、电力电子技术对模块化电力电子标准组件进行设 计和制造;采用宽带隙半导体材料代替硅,以提高电力 电子标准组件的运行温度和电压。
全电力战舰
舰船综合电力系统
报告人:郭晓亮 指导老师:周凯
目录
• 全电力战舰综述
• 舰船综合电力系统
• 智能电网在舰船电力综合系统中的应用
全电力战舰综述——概念
• 全电力舰船(AES): 传统舰船的动力系统和电力系统是相对独 立的,动力系统通常由常规的热机和其他机械 装置构成,电力系统一般是作为辅助能源,与 舰船推荐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全电力舰船是将 电力系统与推进系统相结合的舰船。
智能电网——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